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企业成本管理的市场化研讨

企业成本管理的市场化研讨

一、成本管理的市场化

1.成本确定的市场化

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企业和产品完全按照计划价格。它是根据生产企业的产品成本加一定的利润来确定产品的价格。计算公式是:产品销售价格=成本+成本×成本利润率(利润计划)。这是一个完全非市场定价机制。在这里,企业的高成本决定价格水平。成本成为决定价格的基础。为了控制价格自然指定成本的企业规模,企业的成本管理已经很自然地在国家宏观管理的需要。目标成本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成本管理也不例外。产品的价格由市场决定,企业的成本只有接受市场的考验,而且比市场价格低,效率可以表示为成本效益。这种思想变化,似乎只是数学变换,但它的本质是体现在企业的成本管理思想的重大转变,反映了市场费用的确定。这是成本管理市场的逻辑起点,也是目标成本法的本质。目标成本法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成本管理思维,它以具有竞争性的市场价格和企业目标利润倒推出目标成本。这里的“目标利润”体现了企业长远发展战略要求,而“竞争性市场价格”则体现了市场导向。市场价格的确定本身是一博弈过程,它既是企业本身应接受的价格,又是企业现有和潜在竞争对手应接受的价格。由此所确定的目标成本就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应该达到的成本水平,它将企业内部发展战略与企业外部的市场有机结合起来,以市场为导向全面指导企业内部成本管理工作,从而将企业成本管理提高到战略的高度。目标成本法的进步之处在于它将企业外部市场价格导入企业内部成本管理,是一种动态的成本管理过程。因为企业外部市场环境多变,企业成本管理以市场为导向必须时刻注意外部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内部发展战略,不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水平,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持续改善。

2.作业成本法

随着企业现代化,自由化,计算机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对传统的成本管理要适应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难以实现成本管理的目标。因此,对各种产品技术含量的差异,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的现代企业实施作业成本管理。是作业消耗资源和产品消耗作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确定目标成本,成本管理。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作业成本管理实施更重要。从作业消耗资源,成本是通过各种活动所造成的资源消耗,从一定的人力,技术,材料,方法和环境资源;从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成本取决于需求的大小,每完成一个任务是要消耗一定的资源,并在同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输出转移到下一个工作。

3.产品的市场化

由于成本只代表效率,而效率只有接受市场检验才能转化为效益,成本承担的客体是产品。因此,要使企业内部的高效率能够转化为企业的高效益,企业必须保证成本承担客体———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性,即成本承担客体———产品的市场化。也就是企业首先要以市场为导向,面对具体的顾客群体,决定应该生产何种产品以及如何生产。只要是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都有必要高效益地生产出来;市场不需要的产品,企业的效率越高损失越大。在产品定价方法中,除了目标成本法外,还有“成本加成法”,即先计算“成本基数”,再在此基础上加一定的“加成额”得到目标销售价格。我国计划经济时代采用的产品定价方法,就其基本思路而言,体现了“成本加成法”。但这并不意味着“成本加成法”就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关键在于这里所确定的“目标销售价格”是否就是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

二、结语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基础上的成本价格确定产品的销售价格基本上是。这是一个完全非产品定价。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实施了“成本”,然而,销售价格的目标只是一个参考或指导价,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供给与需求等因素,适当调整价格弹性,使确定的价格符合或接近市场的价格。检查是“成本”确定的目标销售价格必须接受市场。市场是无情的,企业按“成本加成法”确定的目标销售价格要通过市场的检验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保证所生产的产品符合市场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成本管理,尽力降低成本。从这点看,“成本加成法”也体现了市场化,这就是成本承担客体———产品的市场化。因此,目标成本法与成本加成法都体现了成本管理的市场化,两者实际上殊途同归。成本加成法以成本为基础,通过市场决定产品销售价格。市场决定了加成额大小,从而决定以成本为基础的目标销售价格的市场接受程度。而目标成本法直接以市场为基础,决定企业内部效率的高低。它们的目的都是促使企业内部的高效率转化为高效益。

作者:唐军单位:江苏无锡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