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计算机基础教材的完善

计算机基础教材的完善

如果老师讲课不对照教材,学生也可能无所适从,对上机实践和课后的复习都带来了不小影响。所以,过时的教材对课堂教学效果以及普及计算机技术都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

教材内容偏向理论而忽视操作目前大高校所使用的计算机基础教材统计,其内容基本包括计算机的发展应用、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多媒体和网络安全等章节,各个章节在内容安排上大部分都是偏重于理论的讲解而忽略了实际操作,所以学生在学习过后并没有真正的体会到应用的乐趣,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最终并没有达到学以致用,这严重背离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教材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多数教材的编写安排中,往往只是灌输给学生一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些教材只是列举一些很简单,很容易实现的方法和问题,而对于需要用心思考,仔细动脑筋操作才能解决的问题却涉及很少。应用型本科院校力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材的安排当中应适当加入一些有难度有深度的知识和操作,从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课后习题和实验操作安排的不合理有些教材课后习题的难度与教材介绍的内容不相符,或者多数题目在教材中根本找不到答案。书后的实验不能完整反映教材安排的教学内容,实验单一枯燥,安排操作内容不实用,有的过于简单,这样就使得学生上机内容不饱满,迅速完成某实验内容后就不知所为,大部分时间都被白白浪费掉,所以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影响了教学质量。

计算机基础教材的改革思路及优化办法

哈尔滨剑桥学院从2004年招收统招三表本科学生,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所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我院各专业最重要的公共课程之一,主要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该课程安排在大一学年第一学期,整个教学过程突出了办公过程中所需要的计算机相关知识与技能,体现了各种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为了更好的适应我院学生自身的特点,在全体计算机系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以及学院领导们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对该课程进行了大胆改革。

在内容设计上,对课程内容进行全面调整,重点围绕着贴近实际应用,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出发,以提高技能为宗旨进行内容整合和提高,使课程内容既体现了先进性、实效性和应用性,又照顾了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专业中能够借鉴、引入计算机科学中的理念、技术和方法,学生能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利用、认识并处理计算机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为了避免教材内容陈旧,我们紧跟计算机技术发展步伐,将计算机技术最新知识融入教材内容,力求实用、明确、新颖,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知识体系结构上,科学完整、文字精练、图文并茂、重点突出,为学生留下了足够的思考空间。每章的课后,有相应的习题和上机实验指导书,上机实验中给出详细的操作步骤,使学生在学习中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实验安排上,注重案例教学。由于教学过程是教师将教材内容创造性地再现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在上机操作中引入问题式学习模式。如,学习Word一章,要求学生掌握创建文档、文字编辑、文档排版、在文档中插入图片和艺术字、使用公式编辑器、Word表格的处理、邮件合并、页面设置与打印等技能,因此,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收集典型的Word文档案例,在讲授“Word”前,向学生介绍一些案例,以一个为例讲授使用Word的基本操作,课后让学生从身边的报刊杂志上找寻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作为实践课练习课题。学生在整个案例的实践过程当中,很快掌握了“面向应用”的学习方法。

在检验学习成效上,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吻合。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后,检验学习效果的最好方法就是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因此,教材紧扣最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精选例题,精心设计强化训练题,对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有针对性帮助,从而提高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

结束语

经过两年多的教材改革,《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从内容章节到习题实验、上机指导,完全适应国家教育部对培养高校学生提高使用计算机的能力,掌握计算机实际应用水平的需求,集课堂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于一体,有完整的习题以及实验内容和操作步骤,非常益于组织课堂教学和上机实践。《大学计算机基础》在2010年8月面向全国出版发行第一版后,不断引入本校及兄弟院校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的新成果,适时更新教材内容,2011年6月出版发行第二版。用户主要是哈尔滨剑桥学院和东北石油大学华瑞学院,教材出版以来,深受使用单位欢迎。今后我们将更加努力,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进行进一步优化,以适应更多用户的需求,推进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建设。

作者:朱莹泽王会英张丹宋伟单位:哈尔滨剑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