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业学院计算机教学方法探索

农业学院计算机教学方法探索

通过平时的教学和了解发现,大部分学生所谓“懂”计算机只是停留在聊天,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等。[3]对于基础计算机技能的掌握,还远远没有达到计算机基础作为基础性和导向性知识教学的目标。

教材内容陈旧,很难贴近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基本千篇一律,教材内容陈旧,很少能跟着时代的发展进行内容改进和扩充。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泛在化,学生所渴望的知识也在不断变化。目前的计算机教学很少能够结合学生的专业来设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随着高校的综合性发展,学生的专业有着越来越大的区别,而计算机基础课的内容没有区别,这很难让不同专业的学生意识到学习它的作用。

重视程度不够,上机实践时间少很大一部分学生在潜意识中,认为大学里的“共同课”和“选修课”不重要,只有“必修课”和“专业课”才是他们该重视的。这导致很多学生在上“共同课”和“选修课”时不认真听讲甚至是逃课。而计算机基础课在高校中是作为必修共同课来设置的,这就需要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共同努力,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计算机知识在自己专业中的重要性。计算机本身是一种实践性学科,要求操作性很强。然而,大多数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都会分为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部分高校注重理论课,忽略了实验教学,也就忽略了计算机课程的本身特点,直接导致了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探讨

(一)转变教学理念,调整教学内容兴趣是最好的导师,要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做到让学生在兴趣中找到学习乐趣。[4]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时刻贯彻以学生学习为主的教学思想,把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逐步转变为主动获取者。将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帮助者,教师讲内容只是抛砖引玉,目的是启发、引导、鼓励学生的主动式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是导向性和基础性的课程。那么,在农业院校,根据学生实际和专业特色,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应该有针对性的改进,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要求学生对计算机掌握的程度、内容不同。[5]教师在讲授课程内容的时候,要针对自己所教学生的专业性质,来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适当地扩充和简化教学内容。即使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共性内容,教师也要在所举的案例上下工夫,案例要结合学生专业特点,让学生觉得计算机知识和本专业知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样才能使得所讲授的知识更贴近学生专业,提高学生对于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1.交叉分层教学法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交叉分层教学法来提高教学效果。[4]交叉分层教学法的核心是针对学生计算机水平分层,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分层。该方法的有效必须有优越网络教学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室做基础。教室内装有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它具有一般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功能,可方便地锁定学生机进行互动,使教师能够针对课堂实时情况进行分组教学。随着教学深入,可进行多级分层教学。2.任务驱动教学,探究式学习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强调“学”和“用”是两个独立的过程。教师可以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设计出有价值的任务,让学生主动思考、尝试解决,而教师只起到辅助的作用。在任务的解决中,学生应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性,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计算机知识、社会生活知识,[4]对任务做出合理解释和结论,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案。教师的工作重点则放在对“任务”的设计和选择上,任务的选定不仅要贴近专业,也要结合生活实际。3.“讲”与“练”有效结合在实际教学中要将“讲”与“练”恰当地结合,达到互相促进的效果。教师要在“讲”字上下工夫,讲的内容要重点突出,“练”的内容要精心挑选。案例要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相关。这些案例的完成,使学生意识到动手“练”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学生最大价值地应用网络资源,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个性化发展。要让学生认识到,在信息时代,获取知识的途径不拘泥于课堂,从网络获取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

(三)要针对课程特点,恰当地选择教学地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的上机实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上机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在创新能力和意识的培养方面实践教学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基于此,教学环境应由教室改为实验室。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理论知识并不是很多,教学地点可以选择在实验室,这样可以边讲边练,大大增加了学生上机操作的机会。

结语

在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勤于思考,多接触学生,多了解学生,针对农业院校特点和学生特点调整教学方法,更新教育理念。如何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每一个讲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都应主动关心和研究的问题。

作者:艾洪福单位:吉林农业大学信息化教学与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