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word论文

计算机word论文

计算机word论文

计算机word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Word;Excel;PowerPoint;PDF;Photoshop

当前,计算机在大学中得到较多的普及,但是很多大学生对于计算机常用软件(比如编辑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幻灯片制作软件PowerPoint等等,当然它们也是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并不是十分熟悉。考虑到这些软件对于学生未来工作、学习及各种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因此展开对常用、通用的计算机软件的分析,期望为大学生掌握基本技能抛砖引玉。

这里总结的通用软件,主要是源自学习、教学和实际工作的经验。大学生计算机通用软件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PDF、Photoshop等。其中,Word、Excel、PowerPoint三个软件分为微软Office和金山WPS两个版本。而PDF和Photoshop软件,市场上主要使用Adobe公司的产品。这些通用软件的掌握有利于完成大学学习及走入社会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Word

Word软件是最常用的计算机软件之一。Word软件应该重点学习其字体、段落、样式、表格制作、页眉和页脚、文本框及艺术字、符号及公式编辑、页面设置、目录、脚注、批注、修订和更改等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做毕业设计(论文)、编写学术论文及书籍、排版设置、制作简历等具有极大的帮助。

Word的学习难点在于格式编排,特别是论文的编排,需要较多的实际操作才容易掌握。Word的排版有很多技巧,后面的Excel、PowerPoint与Word都是一脉相承的。

此外,针对考研考博的学生,因为以后会牵涉到写大量论文,而期刊论文出版社排版需要在作者本人排版基础上再进行优化,这时,排版软件TEX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并且现在很多接受论文也希望使用TEX,所以还应该学习一下TEX系列的软件,因为未来相当一部分投稿都是只需要TEX格式,不需要Word格式。

二、Excel

Excel软件也是很常用的。Excel应该重点学习的内容包括字体、样式、单元格、表格、插图、图表、文本设计、符号、页面设置、公式、数据连接、排序和筛选、编程计算、批注和更改等内容。

这些操作和Word非常类似,如果将Word学好,Excel上手也非常容易。Excel对于数据统计分析具有极大帮助,和Word之间的配合使用也较多。

Excel的难点主要在于公式与函数、编程计算和数据连接操作,需要一定的编程基础。

三、PowerPoint

PowerPoint与Excel、Word是办公软件最常使用的三个组合。PowerPoint应该学会幻灯片的设计及效果、字体、段落、绘图、插入图像、文字、符号、媒体、动画等内容。PowerPoint主要用于展示自己需要演讲的内容,例如求职面试、授课等。

PowerPoint的设计是难点之一,特别是字体和色彩及模板的搭配,需要一定的审美眼光和实践经验。

四、PDF

PDF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只是一个阅读软件,实际上功能远远超出想象的范围。以Adobe PDF为例,其具备将PDF转换成为Word格式的功能,并且PDF上可以进行批注、插入签名、添加勾型、文本编辑等操作。

PDF的主要难点在于添加签名,如何将设计的签名准确无误地添加到PDF上。

五、Photoshop

目前,PS技术(Photoshop简称,通用平面美术设计,可以设计和美化图像)使用非常广泛。Photoshop衍生出了许多类似于电脑上的“美图秀秀”、手机上的“美颜相机”等软件。

如果学生可以掌握Photoshop的基本操作,将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各种图形设计效果,包括自行设计各种方案。

Photoshop的主要难点在于图像细节处理、图层操作等。

六、总结

通过分析Word、Excel、PowerPoint、PDF和Photoshop的特点和难点,有利于大学生在课程和业余学习中有的放矢。这些软件的学习可以通过网络、购买书籍、与老师及同学的交流,特别是课外时间的实践来增强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是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中,也可以通过一些将这些常用软件交互使用的实例,来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相信通过这些通用软件的分析,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求知欲,举一反三,提高对于软件使用的熟练度,也更加有利于学生借助软件帮进一步深造或走入社会。

参考文献

[1]侯捷.Word排版艺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邓芳.Excel高效办公:数据处理与分析(修订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计算机word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一案到底;教学法;Word软件课程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2.13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2-0-02

“一案到底”教学法由“案例教学法”发展而来,是案例教学法的一种特殊形式,近年来在多个学科的教学中得到应用。“一案到底”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具有脉络清晰、教学系统的优点,能够将教学目标分步骤清晰地呈现出来,学生易于形成系统认知和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1 “一案到底”教学法

“一案到底”教学法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教育界比较认可的说法是教师根据课程需求和授课知识点选取一个典型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构建系统认知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现在“一案到底”教学法比较多地运用在初中、高中阶段的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践中。该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能够达到案例设计与传授知识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知识与实际需求的结合、考试和评价的结合,非常适合一些高校开设的计算机课程的教学需求。

2 Word软件教学现状

2.1 计算机课程教学法综述

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多种教学法在计算机课程教学应用中的研究,比如2002年,湖北省荆门市财经学校朱云霞进行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介绍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及其在计算机教学中的优势,提出了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注意事项;2003年,广东省东莞市东城职中肖胜阳进行了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开展项目教学法的研究,着重开展了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设计研究和教学实践研究;2006年,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詹自胜进行了案例教学法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设计了一种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流程,探讨了案例教学法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中的效果。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然而,在计算机课程中采用的教学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经常需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比如在Word软件教学中应用“一案到底”教学法就是一个很适合的选择。

2.2 Word软件教学现状

Word作为微软公司开发的Office办公软件中最重要的一个组件,在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Word是计算机基础课程,一般在新生入学第一学年开展,目前Word软件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教学案例老旧,缺乏连贯性,部分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已经进行了初步学习,如果教学内容浅显、缺乏实用性,学生很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对于实用性极强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来说,在教学中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案例十分重要,“一案到底”教学法十分适合Word软件课程内容的教学需求。

3 “一案到底”案例设计

3.1 “一案到底”总体设计

Word软件课程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大高校本科生各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和了解计算机知识,掌握计算机技能的重要课程。Word软件课程操作性很强,通过课程学习能够培养学生掌握在信息社会中必需的计算机技能,巩固、加深已有的计算机知识,为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做好铺垫。

“一案到底”教学法在Word软件中教学应用的立足点在于“一案”,恰当的案例能够串联多数知识点、突出难点知识点、强化重点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教学设计依据的是本次课的各个教学知识点,争取串联起本次教学内容绝大多数知识点,同时要做到有重点、有层次,不能单纯为了加入知识点而进行生硬的教学案例设计。“一案到底”教学法在Word软件中的教学应用的中心点在于“到底”,优秀的案例设计不仅可以串联单次课程的重难点内容,还可以将多次课程的内容进行有机链接,让学生在新知识点的学习中进行原有重点内容的强化和复习,将多次课程内容形成一个既可以独立又能够紧密连接的整体教学案例,在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独立知识点的同时形成体系化认知,真正在理解课程内容}络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其总体教学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3.2 案例

列举一个Word软件教学中“一案到底”教学法的设计案例。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按照逆向的“‘一案到底’知识体系”“‘一案’知识块”“分散知识点”进行总体设计,按照“分散知识点”“‘一案’知识块”“‘一案到底’知识体系”顺序进行实际授课。

根据Word软件课程教学计划,教学一般按照知识点“Word软件简介”“Word文档操作”“文档编辑”“表格编辑与应用”“图文混排”“长文档编排”“页面设置与打印”的顺序进行。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要构建一个囊括所有重要知识点的“一案到底”整体案例,再按照课程需求和“一案”结构进行分割,形成单独的“知识块”,每个知识块包含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散知识点”。

根据“Word软件简介”“Word文档操作”…“页面设置与打印”的教学顺序与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和本科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一案到底”的“毕业论文”整体教学案例。将“毕业论文”分割成“文本编辑”“图文混排”“表格制作”“长文档编排”等多个“一案”知识块,在每个知识块中强化练习重点内容,比如在“表格制作”知识块中重点加强“表格线独立设置”“表格文本对齐方式”和“单元格合并与分割”这些分散知识点的教学与练习;在“长文档编排”知识块中重点加强“设置多级标题”“使用分节符”“使用分页符”这些分散知识点的教学与练习。授课时依据分散知识点的顺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这些知识点组成的独立知识块,最终学会Word软件的整体操作使用方法。“一案到底”的“毕业论文”整体教学案例结构如图2所示。

4 结 语

“一案到底”教学法不仅适用于Word软件教学和计算机课程教学,也同样适用于多个其他学科教学。“一案到底”在实际教学中的成功应用需要依靠优秀的案例设计和教学设计,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案例进行不断的打磨和修改,也需要根据当代学生的特点,及时对案例和教学手段进行调整。“一案到底”教学法的串联知识点、整合知识点,直至形成知识体系是该教学法的灵魂所在,在教学中恰当运用“一案到底”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提高教学效率的良好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邓先礼.“一案到底”教学法在软件设计课程中的实施[J].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4(7).

计算机word论文范文第3篇

做个漂亮的论文表格

Word里建表格。先打开Word,点击“绘制表格”按钮,然后在Word里画出自己的表格,如N行N列。并在里面输入数值。保留最后一行和最后一列为空,用它们来显示计算表格行或列的结果(见图1)。点击一下表格,让其左上出现“”图标,将鼠标移到“”图标上并右击,点击“平均分布各行”。再用同样的方法来“平均分布各列”。再将鼠标到最后一列的最上方,当鼠标变成一个向下的箭头时,点击鼠标即可选中该列。OK,现在右击鼠标,并选择“加框和底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进入“底纹”标签卡,在“填充”里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颜色,如红色。同样,再选择最后一行(当鼠标变成向右的箭头),用如上所述的方法对最后一行设置颜色。

(1)

计算行或列数据平均值

在论文中,我们要经常统计平均值。现在先来统计平均值,以计算第一行的平均值为例,先将第一行的平均值放在最右边的行里。再将光标插入到右边的单元格里。按下“Ctrl+F9”打开域特征字符“{}”,在里面输入“=Average(left)”(不包括引号),完成后按下“F9”键刷新,即可获该行的计算平均值。

计算列平均值方法和计算行相似,如要将计算结果放在第二列的最下边一行,我们可以按下“Ctrl+F9”打开域特征字符“{}”,我们先以算平均值为例,在里面输入“=Average(above)”,最后按“F9”键刷新即可,即可将第二列的平均值显示在最后一行。

对数据进行大小比较

有时在论文中,要计算出数值总合,或者要比较最大值、最小值。只要把公式(域代码)中的函数名称改为Sum、Max和Min等即可。以计算第一行的最大值,第二行的最小值,第一列的和,第二列的和为例。只需要分别输入“=Max(left)”、“=Min(left)”、“=Sum(above)”和“=Sum(above)”(见图2)即可,按“F9”键刷新即可得到数据。现在我们来改变原始数据,只需再点击域函数,按“F9”键刷新即可得到新的计算结果。如果要得该列的和,并将值放在该列的最上边,只需在该列的最上边一行公式改为“=Sum(below)”即可。

(2)

特殊计算的实现

有时要进行抽样调查,需要计算指定单元格的值。单元格的标记方法与Excel中一样,表格第一行从左起,第一至三个单元格分别是A1、A2、A3,第二行三个单元格即是B1、B2、B3,以此类推。我们要想第一行所有三个单元格,第二行第二列的单元格,第三行第三列单元格中的数值之和,只需在存放计算结果的表格里先按“Ctrl+F9”插入域,然后输入“{=Sum(A1:A3,B2,C3)}”,再按下F9更新域后即可获得到抽样调查的结果。

很多时候数据不仅仅是计算,还需要进行分析与判断。比如要计算每行数据的总和,如果总和大于或等于某值,我们就输出为总和的值,如果小于某值,就计算出该行总和并加上20。OK,现在只需在第三列里先插入域,再输入“{=If(Sum(A1:A2)

(3)

再在B行里也进行上述操作,将所有的A改成B即可。即先插入域,再输入“{=If(Sum(B1:B2)

巧用域与公式,让Word实现了计算功能,这克服了因数据的修改而带来的种种麻烦,也将你的数据统计和数据分析整合到了一起,真正实现了在Word里实现数值运算。

在Word 2003里单击“工具自定义”选项,然后在“自定义”窗口里单击“命令”项,在左边单击“插入”,在右边找到“公式编辑器”,将它拖到工具栏或菜单栏的某个位置,再将“自定义”窗口关闭。

现在单击刚刚拖出来的“公式编辑器”按钮,会提示是否安装公式编辑器,然后插入Office光盘。安装完成后“公式编辑器”就可以使用了。另外,你也可以直接运行Office的安装文件,然后选“添加或删除功能”,接着展开“Office工具”,将“公式编辑器”设为“在本机运行全部程序”,再单击“开始更新”。更新完后,公式编辑器就可以用了,通过公式编辑器也可以实现计算。

小提示:让结果显示在第一行

如果要将计算的结果显示在数据最上面。只需在第一行的表格里将公式修改为“=Average(below)”即可。

小提示:让结果显示在第一列

如果要计算某行的平均值,并将值放在该行的最左边,只需按上述方法在紧靠数据左边的表格里插入公式“=Average(right)”即可。

计算机word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分层考试;分析;启发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273-03

一、背景

计算机基础作为大学新生计算机知识的入门课程,在建立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训练计算机的基本技能以及丰富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如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教师认识不统一,以及学生水平差异而造成的分层或分类教学等问题。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各个高中阶段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同、以及学生个体差异等原因,大学新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显著的不同。实施分层教学是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

因此,2013年我校组织了的新生计算机基础分层考试,从考试结果中准确掌握大学新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现状,据此设立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并规划相应的教学内容,从而建立大学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体系。本文重点就计算机分层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并给出一些重要结论。

二、题目设置

本次分层考试采用计算机题库方式进行,设置了三种题型,分别为单选题、填空题和操作题,总分为100分。其中,单选题和填空题侧重于考察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基本结构、数值编码及二进制运算、操作系统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等,总分为25分;操作题主要考察Windows操作、Word操作、Excel操作和PowerPoint操作,总分为75分;其中,Windows操作部分占25分,Word操作部分占20分,Excel操作部分占15分,PowerPoint操作部分占15分。

理论题部分设置有单选题和填空题两种形式,其中,单选题涉及二进制运算、ASCII编码、数制及数制转换、文本压缩、IP地址及分类、MAC地址及其与IP地址的转换、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设备管理、处理器字长和冯诺依曼原理等内容;填空题涉及多媒体文件存储容量计算、计算机网络协议、绝对路径及相对路径、计算机工作原理和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等。操作题部分包括Windows操作、Word操作、Excel操作和PowerPoint操作四个部分,其中,Windows操作主要考察文件夹的创建、删除和修改、快捷方式及其创建、记事本软件相关操作、计算器软件相关操作以及文件的复制、重命名和删除等,Word操作主要考察文字格式设置、指定内容查找、文字的基本编辑、表格制作及格式设定以及图片插入及格式调整等,Excel操作主要考察单元格格式设置、基本公式(含求和、求平均数以及四则混合运算等)的运用、数据区域选择及图形生成、背景设置和自动筛选等,PowerPoint操作主要考察模板设置及应用、文字格式设置、动画设置、放映方式设置和背景设置等。这些内容的设计基本符合国家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规划和要求。

此外,考虑到大一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没有系统地掌握,而在平时生活中相对比较多地接触计算机的相关软件操作,将基础理论题与操作应用题的分值比例设置为1:3。

三、考试结果的分析

(一)总体结果分析

总体考试结果的平均分为47.19分,看似这一成绩还算不错。考虑到基础理论题与操作应用题的分值比例设置为1:3这个前提,一方面说明当前大学新生对常见操作软件并不是非常陌生,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缺乏一个系统全面的掌握。Windows题目得分率为83.27%(按照百分制进行折算,其他类似),说明绝大多数大学新生对Windows操作系统都能够有很好地掌握;Word题目得分率为51.96%,说明接近一半大学新生对Word的基本使用,如输入、简单格式排版和替换等基本操作有所掌握;Excel题目得分率为12.54%,说明绝大多数大学新生没有接触Excel软件操作,没有建立数据处理的理念;PowerPoint题目得分率为44.51%,略差于Word题目得分率,说明大学新生对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也有所掌握;理论题得分率为28.66%,说明绝大多数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全面的掌握;及格率仅为18.82%,说明绝大多数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理论和操作)的系统掌握还很不够。特别需要重点说明的是,本次分层考试的题库中,操作题和理论题的难度都相较于期考考试标准有了较大程度的降低。如果按照常规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的要求来进行的话,可能在各项指标上还要有较大程度的下降。总体考试结果说明,大学新生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还很不够,尤其对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是非常欠缺的,本门课程的设置非常必要。考虑到计算机对于大学生未来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性,取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不合适的。

(二)分类结果分析

本次分层考试还对考试结果进行了分类统计。考试结果按照三类进行统计,即信息类、非信息理工类和非信息文管类。其中,信息类选择的班级包括计算机1301、通信1301、物联网1301、信息安全1301、自动化1301、测控1301和人工智能1301等共计14个班级;非信息文管类的班级包括工商管理1301、经济1301、企业管理1301、社工1301、法学1301、行政管理1301和日语1302等共计14个班级。由于非信息理工类学生人数在全校占据绝大多数,所以选择了更多的班级,具体包括土木工程1301、采矿1301、环境工程1301、矿加1301、机械工程1305、能源工程1301、安全工程1301、工业设计1301、物流工程1301、材料工程1305、生物技术1301、数学1301、物理130和化学1302等共计28个班级。从以上选择的班级可以看出,这些班级基本上涵盖了学校在信息类、非信息理工类和非信息文管类中的所有学生,样本具有显著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对于及格率,信息类为23.81%,非信息理工类为15.55%,非信息文管类为16.71%。信息类学生在及格率指标上高于非信息理工类学生和非信息文管类学生,这得益于信息类大学新生在理论题得分率、Windows得分率等其他指标上也高于非信息理工类学生和非信息文管类学生。究其原因,信息类大学新生可能在高中阶段对计算机较为感兴趣,对计算机相关知识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但是,这一及格率指标的绝对值还是很小的。单纯从这一指标上来看,不管是取消信息类,还是取消非信息类大学新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这一课程都是不合适的;对于Windows得分率,信息类为83.96%,非信息理工类为82.27%,非信息文管类为82.85%。信息类和非信息类大学新生对Windows基本操作的掌握都比较良好,这得益于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对于Word得分率,信息类为54.00%,非信息理工类为50.13%,非信息文管类为52.68%。信息类和非信息类大学新生对Word基本操作的掌握还比较欠缺,这是由于大多数大学新生没有对Office相关软件进行系统的学习,Word等软件的学习可能是自发的和随意的,这不利于对Office软件的系统掌握;对于Excel得分率,信息类为16.03%,非信息理工类为11.27%,非信息文管类为11.34%。绝大多数信息类和非信息类大学新生对Excel的基本操作还没有涉及,对数据处理的概念还没有形成,而考虑到数据处理对于大学生未来学习、科研和工作的重要性,对Excel软件操作的掌握和数据管理概念的形成具有特别的意义;对于PowerPoint得分率,信息类为47.31%,非信息理工类为43.63%,非信息文管类为44.90%。信息类和非信息类大学新生对PowerPoint基本操作的掌握也是比较欠缺的,而随着大学新生步入社会,利用PowerPoint作为平台来展示自己或介绍产品或规划项目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理论题得分率,信息类为29.82%,非信息理工类为28.50%,非信息文管类为27.59%。绝大多数信息类和非信息类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理论都没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基于这样的基础是无法完成后续计算机相关软件和硬件课程的进一步学习。

四、考试结果的启发

本次分层考试目标是选拔优秀大学新生组成快班,进行差异化和针对性的教学。这里,我们不涉及有关分层教学体系的内容,主要是从本次分层考试的数据结果分析中,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并没有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考虑到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于未来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取消大学计算机基础这一课程是不合适的。

2.就理论知识来说,绝大多数大学新生对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掌握非常欠缺,需要在课程学习中加强计算机工作原理、编码、多媒体、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3.就应用操作来说,虽然绝大多数大学新生对Windows操作都有比较良好的掌握,对常见的Word操作和PowerPoint操作的掌握仅限于对一般的文字编辑操作上,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对Excel操作则非常陌生,没有形成数据管理的基本概念。因此,需要在应用操作方面继续完善Word和PowerPoint等常见办公软件的高级操作的练习,并重点加强数据管理操作软件的学习,如Excel或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4.信息类和非信息类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相当,作为入门课程可以采用基本相同的教学体系。当然,如果考虑到信息类学生未来专业学习的需要,可以适当引入一些专业化的内容,并进行差异化教学。

5.总体来说,大学新生对计算机操作软件的掌握要好于计算机基础理论,考虑到基础理论中有关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知识的抽象性,可以适当地增加相关操作软件的学习,如Photoshop或网络模拟软件等,以便具有形象化的学习效果。

五、小结

对计算机分层考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包括总体分析和分类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取消大学计算机基础这一课程是不合适的;绝大多数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的掌握比对计算机及基础软件操作的掌握更加欠缺;信息类和非信息类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相当。

参考文献:

[1]姜茸.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取得的成绩及问题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2007,29(s2).

[2]吴宁.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部分问题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7,(8).

计算机word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考试系统 VBA 对象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及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纸质考试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越来越影响了考试的公平性和实用能力的判定,特别对于《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而言操作能力的培养占据了主要的内容,而现有的考试形式很难在这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由此就引出了高分低能,死记硬背的问题。此外对于教师的教学活动考核也难以从考试数据中得到准确的体现。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各种无纸化考试系统以及高校教师考评体系的现状和不足,结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析设计出一套基于C/S结构的局域网考试方案,并在此研究基础上,基本实现了一个较为实用的无纸化网络考试系统。接下来通过对考试的数据进行数据挖掘以形成决策来改进教师的教学活动。

二、无纸化考试系统系统设计

整个系统功能分为:单机练习、单机模拟考试、上机考试、数据分析、题库管理五个部分,如下图1:

三、无纸化考试系统系统实现

整个系统采用Visual Basic 6.0进行编程,后天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采用的关键技术主要是针对于各种题目的评卷。系统运行图见图2,图3。

VBA( 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 是Office 自带的新一代的标准宏语言, 是VB( Visual Basic) 的子集。本系统利用VB调用Word的Application对象,用VBA 语句对有关对象及其属性做出判断,以实现教学效果智能评判。

1.word题评卷

Word题型归纳为7大类,分别为:段属性、段替换、页面设置、文字替换、脚注和尾注、分栏,图片。Word题评卷的第一步就是要建立所有该题题目所涉及到的属性结果,并由此建立起评卷属性,以下以“加上标题:'计算机技术',三号宋体,居中。”为例生成的评卷属性有:1、第一段的状态为“标题”,且第一段的内容为“计算机技术”,

ActiveDocument.Paragraphs(1).Format.Style=”标题”

ActiveDocument.Paragraphs(Int(Left(parastr, 1))).range.Text=”计算机技术”

涉及到的VBA对象包括以下:

Application 对象: Word2000中最高层对象, 它代表的是Word2000 应用程序本身。

Range 及Selection 对象: 完成文档中指定区域的选择, 以便对该区域进行操作。

Font 对象: 设置文本的字体格式, 它包含了字体各种属性, 如名称、大小、颜色等。ParagraphFormat 对象: 包含段落所有格式, 如对齐、缩进等属性。

PageSetup 对象: 包含文档的页面大小、页边距等属性。

2. excel题评卷

Excel题型归纳为6大类,分别为:公式复制、行列高、sheet属性、版面、特定单元格属性、单元格拷贝。以下介绍公式复制:

公式复制的评卷代码如下:

Do While Len(cellstr) > 0 ‘cellstr为多个单元格的正确值字符表示

If InStr(cellstr, ";") > 0 Then

If ActiveSheet.range(Left(cellstr, InStr(cellstr, ";") - 1)).HasFormula Then

If Format(CDbl(ActiveSheet.range(Left(cellstr, InStr(cellstr, ";") - 1)).Value), "0.00") = Format(CDbl(Left(valuestr, InStr(valuestr, ";") - 1)), "0.00") Then

' Picture1.Print "计算正确"

okcount = okcount + 1

Else

Picture1.Print "公式复制计算值错误"

analyshow.List1.AddItem (Left(cellstr, InStr(cellstr, ";") - 1) & "公式复制计算值错误")

errorcount = errorcount + 1

End If

Else

errorcount = errorcount + 1

End If

cellstr = Right(cellstr, Len(cellstr) - InStr(cellstr, ";"))

valuestr = Right(valuestr, Len(valuestr) - InStr(valuestr, ";"))

Else

On Error GoTo myError11

If ActiveSheet.range(cellstr).HasFormula Then

If Format(CDbl(ActiveSheet.range(cellstr).Value), "0.00") = Format(CDbl(valuestr), "0.00") Then

okcount = okcount + 1

Else

errorcount = errorcount + 1

End If

Else

myError11:

errorcount = errorcount + 1

End If

End If

Loop

四、基于《计算机基础》网络考试系统的数据分析

数据挖掘分析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网络考试成绩, 可以找出未能通过考试考生的考试得分以及学生的专业年龄、任课教师等特征,给出决策分类树, 并提供给《计算机基础》所在的计算机公共教研室以及各个任课教师有针对性的改进教学工作,并提供给人事部门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考评提供参考数据。

数据预处理

通过本文设计的《计算机基础》网络考试系统,以及任课教师的相关资料,进行必要的数据化处理。然后设置Class和Attributes, 以成绩评价作为CLASS,成绩评价是根据总成绩而来,具体的表示如下:

if 总成绩>=90 then 成绩评价=‘优’

Else if 总成绩>=80 then 成绩评价=‘良’

Else if 总成绩>=70 then 成绩评价=‘中’

Else if 总成绩>=60 then 成绩评价=‘及格’

Else成绩评价=‘不及格’

Endif

Attributes的参数有: 学生学号、专业编号、年龄、性别、任课教师编号、选择题得分、打字题得分、WORD题得分、EXCEL题得分、POWERPOINT题得分, 其中选择题得分、打字题得分、WORD题得分、EXCEL题得分、POWERPOINT题得分为连续数值, 其他输入为离散数值。

算法采用ID3-IV(Quinlan-1986), confidence level选定为0.05,生成的决策树如下:

图 4

由整体的决策树可以看出

(1 )word题得分超过19分及格率超过95%,

(2) word题得分超过19分且EXCEL得分超过10分及格率为100%,

(3)word题得分低于19分不及格率超过32%,

(4) word题得分低于15.5分不及格率超过57%,

由此决策树可以看出来,word题总分虽然只有20分但word题目的得分好坏基本上决定了该同学接下来题目的得分趋向,这一点在计算机公共教研室的历年教学讨论会中都得到了认知上的共识,查看会议纪要是这样描述的:

五、结论

本文针对现今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考试的现状,研究开发了一个简洁、方便、灵活的《计算机基础》考试系统和《计算机基础》考试练习系统,为高校对学生的计算机的操作能力考核提供手段。后续工作将紧密围绕学生的考试数据进行数据挖掘,以得出数据,并通过此项数据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考核提供决策。

参考文献:

[1] 萨师煊 王珊著:《数据库系统概论》,清华出版社[M].2000年

[2] Mike Gunderloy著:《ADO与编程指南》[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