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分析

摘要: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文章在调研大学生思想现状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思想偏差和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模糊认识,探索通过“贯穿一条主线,强化三个责任,着力搭建三大平台,实施五大工程”的思路,以求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

新形势下,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抓手,以创新发展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课题组从大学生思想现状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维度,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辅导员、访谈学生等方式,对河北省30余所高校的3000余名师生进行了调研。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主流思想积极健康向上,有朝气、有梦想,富有生机活力;高校思政工作整体上是有效的,能够达到育人的效果。但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高校要坚持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会议精神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中心环节,牢守高校意识形态主阵地。为此,我们可以通过“贯穿一条主线,强化三个责任,着力搭建三大平台,实施五大工程”的思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贯穿一条主线: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贯穿于整个高校思政工作及教育教学全过程首先,高校思政工作要实现深入学习全覆盖。高校党委可以通过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和党的精神,不断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高校各党总支可以积极通过集中学习、举办知识竞赛等多元化方式,组织广大师生认真学习重要讲话精神。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要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积极做好灌注工作。把强化理论灌输、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作为主攻方向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高校可以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第一课程来抓,特别是将党的精神融入课堂中;举办党委书记上党课、党总支(支部)书记上党课,邀请专家教授作专题讲座,进行宣讲和解读;加强新媒体建设,充分利用学校官方媒体,传播校园正能量。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实现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入思政内容。通过实施“思政基因工程”,将具有教育意义、与学生成长成才紧密相关的思政基因元素融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强化三个责任:党委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师生责任

强调,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从学校顶层力量角度而言,要持续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加强高校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确保党委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尤其是意识形态阵地的话语权,进而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从学校关键少数角度讲,要强化基层总支和支部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化(包括教师)参与、全过程融入、创新发展驱动,着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从学校一线角度讲,要强化师生责任担当。教育教师认同正确理论,增强政治意识,不发表负面言论;教师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生干部以身作则,带头示范,以实际行动带动影响周围同学。

三、搭建三个平台:理论研究平台、网络思政平台、双创教育平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理论指导,搭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平台十分必要。整合学校马克思主义课程师资资源,着力解决当前高校“注重业务,轻视思想研究”的问题,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可以通过制定思政课题规划、设立专项基金等措施,推进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出专家、出成果,服务教学改革,服务学校办学定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思政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应结合学生成长成才特点和规律,搭建网络思政基础平台。加大网络建设力度,对校园网络基础设施提质升级,力争实现高校无线全覆盖,为实施实名制入网,掌控网络舆情,净化网络空间,推动网络思政提供载体基础。同时搭建快速高效的网络基础学习平台,也可以为教师移动课堂、学生移动学习提供技术支撑。双创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搭建。高校要用好用足国家创新创业政策,切实发挥政策效益,积极为学生创新创业搭建有力平台。借助平台可以将学生的课余时间和精力吸引到创新创业上来,这样既满足了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又为他们未来的发展积蓄了正能量。

四、实施五大工程:基因植入、课程创新、教师培养、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等工程

一是思政基因植入工程。整合学校资源建立思政基因库,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故事、道德规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涵分解为成百上千的思政基因元素,并将这些基因元素融入包括基础课和专业课在内的所有课程;使所有课程都散发出“思政味道”,实现“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由“思政教师”向“教师思政”转变,推动形成同向同行、协同发声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二是思政课程创新提升工程。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探索实行教育管理学分制模式。在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劳动实践和宿舍文明建设等方面分别予以量化对比,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可以采取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开放式教学模式,运用“互联网+”课堂,采取以一定的时间比例分配理论讲解和开放式交流的时间,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运用实践项目教学,让理论更接地气,实现实践教学全覆盖。精心设计项目,倡导让学生从课堂走出去感知社会。比如可以采用毕业生访谈、道德模范宣讲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展示等方式,探索实现学生从课堂到社会,从校内到校外的转换。积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采用专题化教学,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三是教师培养提升工程。高校思政工作教师不仅包括辅导员在内的党政管理干部,也包括专业教师在内的一线教师。思政教师能力培养提升的路径是多元化的,比如开展辅导员业务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致力于教师发展,提升教师综合能力,通过对新入职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强化自身使命和职责,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等等。四是文化育人提升工程。高校要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扎实推进文明校园建设,持续优化育人环境。可以通过对校园进行绿化和美化,建设校史馆、文化长廊等,加强高校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全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道德规范和学校办学理念,以此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积极打造精品校园。认真做好公共区域环境的文化提升,把校园整体环境文化设计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实习实训项目,让师生参与设计全过程。在打造校园文化的同时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实现以文化人。五是实践育人工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单纯地依靠思想灌输是很难达到育人效果的,离不开实践育人,实践育人更容易使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中受到思想教育。高校可以通过团委和学生社团开展多种多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三下乡活动、志愿者活动,如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学雷锋活动月、读书宣传月等,让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同时感受正能量,陶冶情操,进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针对性,是指导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是我们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根本遵循。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我们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此精神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在育人实践中不断探索思政育人新思路、新方法。

作者:王紫薇 李飞 赵琳捷 单位: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