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创新教育

高校创新教育范文精选

高校创新教育

高校创新教育范文第1篇

[摘要]高校创新教育是创新教育的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光荣使命,我国高校创新教育是社会主义的创新教育,必须坚持创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创新教育中,着眼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型人格。高校创新教育必须两条腿走路,一是搞好专门的常新教育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二是搞好渗透在各学科中的创新教育,要求全体教师用创新精神来从事教育。[关键词]高校创新教育;传承教育高等学校创新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全新模式,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与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高等学校创新教育在整个高等学校的教育活动应该处于一个什么地位,应该用什么导向来进行创新教育,根据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的实际,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路径来开展创新教育,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将决定着高校创新教育能否持之以恒、行之有效地开展下去,因此必须认真加以研究。一、高校创新教育的定位创新教育和创新型教育是有区别的,但人们往往不加区别,造成不少混乱。创新型教育是相对于传统型教育而言的,创新教育是相对于传承教育而言的。所谓传承教育是指以文明传承为教育目的,以现有的知识、现行的社会规范为主要教育内容的教育。所谓创新教育是指以文明发展为教育目的,以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创新能力为主要教育内容的教育。高校创新教育是高校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现阶段由传统型教育向创新型教育转变过程中高校创新教育担负着推动教育观点创新、推动教育队伍创新、推动教育制度创新的重要任务。高校创新教育是一种方法论教育。创新教育与数学、哲学、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方法论等学科一样,归根结底是一种方法论教育。所不同的是,数学课培养的是逻辑思维,哲学课培养的是辩证思维,而创新教育课则是培养人们的创新思维。高校创新教育是一种能力教育。能力是对知识的运用,高校创新教育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校创新教育是一种人格教育。创新型人格是指主体在后天学习活动中逐步养成,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和发展起来,对促进人的成长和促进创新成果的产生起导向和决定作用的优良的理想、信念、意志、情感、情绪、道德等非智力素质的总和。甘自恒认为创新型人格可概括为以下几项素质:“(1)为人类造福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2)对祖国、人民和亲友赤诚的爱心;(3)善于对他人交流互补,友善合作的精神;(4)善于抵制继承、综合创新的精神;(5)勇于反思、质疑,发现问题的探索精神;(6)敢冒风险的大无畏勇气;(7)重实验、重实效的求实精神;(8)百折不挠,持之以恒的毅力;(9)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精神;(10)独立思考、敢为人先,敢争第一的开拓精神;(11)热爱事业、创岗位一流的敬业精神;(12)知难而进、自信、自强的精神;(13)扶贫助残、救死扶伤、助人为乐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二、高校创新教育的导向创新是人的本质要求,人类开始步入知识社会,也意味着步入了创新社会,创新社会化,社会创新化。创新开始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可以说一个人人创新、时时创新、事事创新、处处创新的时代即将来临。面对即将到来的创新化浪潮,高校开展创新教育是正当其时的。创新是一种社会活动,必须有相应的社会规范来引导和约束。高校创新教育不能只重技能不重伦理。我们需要创造力丰富的大学生,但更需要具有良好道德的创新者。创新能力的开发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没有相应的创新伦理、创新制度来规范约束创新活动,那么创新能力就像一个“潘多拉的盒子”,各种丑恶现象会打着创新的幌子改头换面,招摇过市,危害社会。

社会主义国家的创新教育应坚持创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导向。高校创新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品德。创新品德指勤奋、坚毅、人道、理想、奉献以及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努力的品质。创新应以推动社会发展,造福于人类为取向的。违背推动社会发展和造福人类这个取向的创新是创新品德所不允许的。富兰克林“乐于用自己的发明为别人造福”。爱因斯坦提出,“科学的目的就是为人类造福”。他说:“一切人类的价值基础是‘道德’,‘道德’是对全人类更加幸福的命运的善意的关怀。”数学家控制论创始人维纳认为,把巨大的能力用于卑鄙的目的就是犯罪。创新伦理是规范导引创新活动的理论。创新活动包括科研学术创新、文学艺术创新、知识产权创新、生产创新、生活创新等多方面。创新伦理就是规范这些活动的伦理。最基本的伦理规范就是创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具体说来,包括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不违法乱纪,不违反社会公德,尊重他人的创新权,尊重已有的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等等。创新伦理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学术界还鲜有论述。在进行创新伦理教育时,可以以科技伦理为例子进行教授。创新伦理教育既要在创新教育中强调,也要渗透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要鼓励学生创新能力,要反对滥用创新能力危害社会。三、高校创新教育的路径选择社会变迁存在着路径依赖,还有以制度、文化来限定变迁的路径选择。许多高校的教育者其教育理论还没有转变过来,高校创新教育也是雷声大雨点小,能够长期坚持并取得实效的高校并不是很多。我们认为,弥补教育质量方面的缺失和促进创新需要有一系列的相关措施。教育行政部门在创新教育方面显得有些动作缓慢。创新教育还没有成为所有高校的公共选择课,国内也没有一所师范院校开设创新教育本科专业来为创新教育培养师资。虽然现状不容乐观,但是事在人为。高校创新教育应该积极主动地开展起来。高校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有很多,但说起来有两条,一条是专业化,一条是学科化。所谓专业化,就是通过开设《创造学》、《创业学》、《创新学》、《创造心理学》、《创新教育学》、《创造工程学》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谓学科化,就是将创新精神渗透在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这两条要并行坚持,双管齐下。创造学是研究创造主体、创造发明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对于指导创造性教育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方法具有直接而有效的作用。建议教育部把创造学列为正式学科和正式课程,要求大,中、小学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开设不同层次的创造学课程;把创造学教育作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核心方式,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逐步实施创造性教育。把创造学作为公共课,十分必要,但仅靠一门公共课是很难取得很好的创新教育效果的。必须积极探索把各种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创新教育思想相互渗透、紧密结合并融会贯通的路子。只要处理得当,不仅不会影响专业课的教学效果,反而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对专业课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记忆更加牢固,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取得两全其美的实际效果。近年来,许多关心专业课创新教育的专家、学者们对课堂教学提㈩了很多好的建议和具体方法,如改变传统的一言堂式的教学方式,采取启发式、提问式、讨论式等创新性教学方式,以便在课堂上活跃创新思维,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环境氛围,激励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发现问题等,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的。

高校创新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创新教育;着力点

一、明确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素质

高校创新教育就是要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开拓受教育者的智力存储和思维潜能,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精神,使受教育者不仅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知识素质和人文素质,而且善于在实践中将这些素质以高度综合的形式加以升华和应用,并转化为生气勃勃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从知识发展的角度看,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一种能够长期起作用的、对人的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品质和能力[1]。高校办学的目的决不是要使学生成为“书厨”,成为知识的“匣子”,成为只会沿着线性思维单纯寻找因果关系的模仿沿袭者,而是要应用、要创新、要不断地形成新的观念,产生新的东西,实现新的飞跃。因此,高校创新教育要围绕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展开,充分开发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潜力,使学生获得扎实而灵活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和进行知识创新的能力,使培养的人才具有广博而合理的知识结构,敏锐而准确的观察力,严谨而科学的思维能力,丰富甚至是奇异的想象力,也就是要有高度的灵性,能充分运用大脑智慧,凭借多元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立足于科技前沿[2],不断开拓创新。

人文素质是一种深层次的内在结构,一种积淀,它是创新教育的内在动力。科学与人文是共生、互动、互通的,李岚清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的一次会议上,告诫中国的大学师生不要只“精于科学,荒于人文”。科学是“立世之基”,人文是“为人之本”,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已是时代潮流与历史的必然要求。因此,高校创新教育的另一个任务是在赋予学生创新能力的智力因素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培养对大学生今后的事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作用的人文素质,这些素质包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尚实精神、崇真精神、探索精神、团队精神以及创新精神等等,由此使他们成为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对国家、民族和社会具有高度责任感,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人才。

二、抓住关键——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校创新教育要突出以人为本,既切实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是高校创新教育实施的关键。具体来说,在创新教育中,不仅要在理念上而且要在教育实践中真正做到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定位于引导和被引导的关系,把教师的角色从以“教”为主逐渐转化为以“导”为主,把学生的角色从被动的以“听”为主转变为主动的以“取”为主。实现创新教育,取决于教师的创新素质和主导作用,要求教师激励自己努力追求新知,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从“为考试而教”转变到“为创新而教”;要求教师通晓创新的方法和方式,教会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则,即“要学”比“学好”更重要,“会学”比“学会”更重要;要求教师将教学和科研融合在一起,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学科前沿的知识,学到科学研究的方法。

实现创新教育还取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保证。在大学阶段,大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深刻性、批判性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原始的创造精神使他们对探求未知、寻求真理有着较强烈的兴趣和追求,这正是需要大学创新教育者去呵护、开掘和发展的。因此,高校进行创新教育,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即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不把学生看作消极的管理对象,不把学生当作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是把每一个学生都看作是具有创造潜能的主体,具有丰富个性的主体,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扩展学生具有张力的思维空间。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个性教育和个性发展,鼓励和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和发掘自我优势和潜能,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

三、强固基础——重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就培养模式的主体而言,一部分是课堂教学,另一部分是实践教学,二者互为补充,互相渗透却不能互相取代。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主要是靠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来完成。

课堂教学是筑牢学生创新能力根基的最重要的环节,抓好这一环节,关键又在于创新课堂教学、活化教学过程。因此,课堂教学必须突破传统的强调系统性、完整性的宜道式讲授法,引人体现知识的发现、发生、发展过程的“发现式”教学方法,寓创新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必须营造积极自由的课堂氛围,留出“时间空白”,在课堂教学中不把学生紧紧束缚在过去和现在之中,不用现实去锁定学生的思维,不以“告诉”的方式让学生“占有”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把学生看成消极被动地被塑造的客体,而是使教育过程成为学生不断地认识、追求、探索、发现和完善自身、形成个性特质的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体现创新教育的真谛。

要创新就必须重视实践。实践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相关的创新技能,而且能培养学生通过亲身的观察、体验来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现在的大学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仍是书本理论,而将实践教学看成是课堂教学的附属环节,以验证理论为主,对实践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1]。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言,实践教学可能比课堂教学更重要。因此,大学的教学模式应该是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三者并重,大学的实践教学要像课堂教学一样,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有相应的条件和实施方案[1],使学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得到启迪,产生智慧,进发创新的灵感。

四、构筑平台——加强创新教育的软环境和硬环境建设

创新教育的软环境包括校园精神、学术环境和管理环境等,应该体现出宽松和谐、民主自由、开放进取等特点。从校园精神来说,必须具有倡导创新、鼓励创新、追求创新的办学理念,建设推崇创新的校园文化,从而形成创新教育的合力效应;从学术环境来说,应该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搭建多学科相互融汇、各种学术思想交流的平台,形成促进创新思想火花进发的氛围;从管理环境来说,关键在于尊重人的主体性,即“教学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形成有利于调动师生创新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创新教育硬环境的建设是创新教育的物质基础,是师生创新活动的有力保障,主要体现在基础条件和教育资源的建设上。近年来硬环境建设在高校创新教育中得到较为充分的重视,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其效益,力求让学校的物质资源充满着创新的智慧和功能。

创新教育既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又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目标,面对这项涉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和培养环境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必须找准改革的着力点,努力实现传统型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变,从而更好地担负起为国家、民族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

[参考文献]

高校创新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

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做好学生党建工作历来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大强调,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一代新人的迫切需要;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的重大举措;是以党建为核心、全面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为有效的途径。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加上近年来高校的连续扩招。大学生党建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遇到了新的挑战。积极创新高校学生党建的工作,探索新思路、新模式和新途径,是摆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站在战略的高度,提高对学生党建创新工作的认识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教育工作的主体是学生,大学生党员队伍又是一支最富有朝气与活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的主力军,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党员质量、党员队伍的群体形象直接反映学校党建工作状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给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对大学生党员队伍的素质和党员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例如,在社会经济变革的冲击下,大学生申请入党的动机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如何做好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和考察工作,关系到党员的质量和党的纯洁性。我们在日常的管理服务工作中也发现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党员模范作用不突出,基本素质和理论水平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些都迫切需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建工作。

()大学生党建工作关系高校培养目标和教育方向

高等教育必须始终如一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式,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这就决定了学校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的高尚的道德品质,在思想观念、知识结构等方面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高等教育不仅要为国家输送优秀的建设人才,而且要培养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合格的共产党员、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这关系到党的基本路线能不能坚持一百年不动摇,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的大事。

(3)大学生党建工作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目前,高校学生党员的比例低于社会上党员的比例,这与大学生将来要承担的历史使命是不相称的,也与这支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是不相称的。在学校,他们绝大多数是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学习目的明确、积极进取、愿为党的事业奉献终生的优秀青年,不少人迫切要求早日加入党组织。同时,大学生在校期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在重要的定型时期,积极、正确的思想不去影响他们,消极、错误的思想必然去侵害他们。因此,学校党组织必须坚持鲜明的政治方向,以正确的思想教育、引导、激励他们,使他们将来成为合格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口。

、以科学发展观,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全面创新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巨大成果,蕴涵着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立足点之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尤其需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认真观察研究学生群体特点,推动高校党建工作创新。高校学生群体年龄一般在8~4岁,心智已基本成熟,具备了相对独立的价值观和生存方式。在社会转型期,由于竞争机制及利益驱动,人生价值取向趋于务实,个人功利意识增强,少数学生政治信念淡薄,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不关心国家大事。这就要求党组织从实际出发,及时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抓住契机,适时地向他们传授党的纲领、党的章程及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结合时政教育,采取“早抓、狠抓、全面抓”的教育方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正确的专业思想,为组织发展工作铺路搭桥,为党建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指明了方向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并提出要着力加强基层党建工作,要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学生党建工作也是如此。随着高校各项改革工作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更加重要。不创新,学生党建工作就不可能有新的发展,就不可能使高校党组织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我们必须站在长远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对待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这一崭新的课题。

二、关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的理性思考

、教育模式创新是加强和完善学生党建工作的前提

高校各级党组织在开展学生党建工作中应该努力做到四个转变: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由被动型向自主型转变,由课堂型向实践创新教育型转变,由学校型向社会型转变。学校应改变单纯的“灌输”模式,采用风格各异的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鼓励、支持学生参与有组织的社会实践和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们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在实践中认识国情、体察民情、了解社会,让实实在在的先进理论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贴近他们的生活,贴近他们的思想,贴近他们的情感,贴近他们的实际。学校还应积极利用校园广播、报纸、网络等传播媒体,开设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道德建设等方面的教育讲座、专题论坛等。

、内容创新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发展和完善的基础

内容创新是指在坚持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前提下,研究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结合高校培养人才的实际,不断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充实新的内容,使之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

在注重党建内容创新的同时,应明确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教育引导学生追求政治进步,靠近党组织。这一阶段的教育形式主要以开展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国情教育为主,向学生正面传输社会主义意识和共产主义思想,组织他们学习党章,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增强人党的信心。第二个层次是帮助已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自觉接受组织的教育培养,尽快地成长为入党积极分子。第三个层次是确定重点培养对象,对他们进行更高层次的教育培养,同时提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经过三个层次循序渐进的教育培养,把其中优秀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中来,这不仅使“面”与“点”有机结合,还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使他们主动用自己手中的“钥匙”去开启党组织的大门,这样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就走向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口。

3、机构和制度(范文)创新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发展和完善的关键

高校学生党建的机构设置和制度(范文)化建设创新,应该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学科性质、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合理设置学生党组织机构,切实完善学生党组织一团组织一年级集体(班级)、学生公寓、学生社团等三个工作层面,同时设立入党联系人制度(范文)、入党前公示制度(范文)、入党后责任制度(范文)等,通过科学、合理的机构设置来建章立制,有效落实,实现学生党建工作的良性互动,以好的机制、好的作风来促进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发展。

三、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要紧紧抓住三个结合点

、学生党建工作与时代要求相结合

高校作为培养和选拔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其中极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与造就一批优秀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这是时代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要求。本着这样的职责意识,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对大学生党员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赋予更新的时代特色,是学生党建的着眼点和重要任务。具体应从三个层面上展开:首先是政治理论层面。提高学生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认识,并强化他们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其次是思想道德层面。帮助学生党员解决好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树立遵守道德规范的意识,大力弘扬奉献精神,在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等方面起到典范作用;第三是学习实践层面。着重培养学生党员必备的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能够在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中脱颖而出,具有更强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学生党建工作与创新素质教育相结合

在新的形势下,发展既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又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入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的一个重要举措。党支部首先要转变观念,主动与思想品德好、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交朋友,关心他们的全面成长,鼓励和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其次,在党支部内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团结更多的有创造精神的优秀青年,形成合力。一方面,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党员参加各种创新活动和实践;另一方面,党支部给党员安排一定的党内外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学生工作中的骨干作用,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检测他们的实际工作水平,为学生党员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锻炼机会。

3、学生党建与校园网络工作相结合

高校创新教育范文第4篇

何为“TRIZ”

TRIZ是什么?它是俄文缩写转换为拉丁文字,其意义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也有中国专家给它取了一个中国化的名字叫“萃智”理论。

“举个例子,要让干果、种子的外壳和果实分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专家对许多物理现象和发明专利进行研究后发现,通过缓慢加压(大气压)然后瞬间减压,就可以使紧贴在一起的物理性状不同的物质分离开。掌握了这个规律,许多问题就触类旁通了。TRIZ就是这样一门研究发明创造背后的规律、培养创新思维的理论。”创造学专家张武城教授说。

据介绍,TRIZ理论是前苏联学者阿奇舒勒历经50多年,对数以百万计的专利文献加以整理、归纳、提炼和重组,建立起的一整套实用的理论方法体系。

在前苏联,以TRIZ为核心的创新方法学的教育非常普及,TRIZ是理工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修课。

目前美国、韩国、日本和北欧及西欧一些国家,不仅在高校开设TRIZ相关课程,还面向不同年龄青少年开展相关创新教育。

在我国,以TRIZ理论为基础的创新教育刚刚起步。高校开展的TRIZ理论教育培训,都选择了与目前市场上唯一的专业咨询服务机构---亿维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该公司创新产品业务部总经理林岳,就是中国第一位专门研究TRIZ理论的博士。

创新理论应用成效明显

“TRIZ是解决发明创新问题最有力的理论工具,而CAI(计算机辅助创新)是解决发明创新问题最有力的信息化工具,二者的结合解决了无数的工程难题,也为高校创新教育提供了现实路径。”林岳说。

目前国内已经有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大学、东北林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30多所高校与安世亚太公司合作,引人TRIZ和CAI开展创新教育。目前,我国高校中开展的TRIZ理论相关教育,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开设选修课或与高校开设的设计类课程相结合,选修课一般32个学时,学生修完可获得2-3个学分;另一种形式是以TRIZ理论为指导,结合CAI,辅助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或辅助有课题的在校师生进行创新设计。

TRIZ作为一种舶来品,能否与中国教育顺利嫁接?林岳介绍说,前苏联国家的TRIZ教育重在数理分析,而中国高校在开展TRIZ培训时,弱化推理而强调兴趣引导,注重生活案例和工业案例分析。

在开设TRIZ课程或进行毕业设计时,教师要求学生提交具体问题,在学习期间运用TRIZ理论获得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被激发,一大批成果脱颖而出。2007年4月,北京联合大学在毕业设计中引入CAI高校解决方案,学生全部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撰写和答辩,其中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学生刘峰完成的“手机电池弹片塑料热熔焊接机设计”目前正在申请专利;天津工业大学2004年下半年开始在创造学课程中开展创新能力拓展培训,20余名大学生在校期间就申请了专利;东北林业大学31名博士、教授在TRIZ师资培训的过程中,申请了两项专利。

与此同时,一大批接受TRIZ培训的学生在全国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奖。

创新教育需进一步拓展范围

创新理论教育要想在高校中产生更大影响,尚需进一步拓展范围。在日前举办的一场创新教育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TRIZ理论培训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它是一种思想武器和“方法论”,不仅仅适合理工科学生,而是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据了解,复旦大学正计划将TRIZ理论引入艺术人才的培养领域。

以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为宗旨的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加强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在一次高职高专院校的会议上,70多所高职院校的领导表示希望引人TRIZ理论培训。将创新理论教育与高职的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培养的人才不仅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而且头脑思维灵活,富有创意。

高校创新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等院校科技创新创新主体

高等院校是我国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之一,但与企业以及独立的研究机构相比,其科技创新主体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其内在结构是由“教学组织(院系)——科研组织(所、中心、研究室、实验室…)——教师”三者构成,而且只有在教学组织的基础上,科研组织才能有效组建,而各研究者往往隶属于某一专业,其组织基石是以学科方向为纽带而构成,而企业与独立研究机构的组织架构则是以项目为核心构成。高等院校往往特别强调“学科方向”,注重教学与科研并重,而企业与独立研究机构则要突出“项目方向”。基于高等院校组织结构与其职能上的独特性,要将我国传统上以教学为主的高等院校塑造成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机构,就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独特作用。

1调整与凝练目标,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主体的特色与优势

科技创新包括原创性创新、引进技术的消化创新和集成创新三个层次。高等院校应将自身创新目标重点放在原创性创新和集成创新上,而非技术消化吸收之后的再创新。从高等院校之所以要将科技创新的目标定位在原创性创新和集成创新上,是因为这两个层次的创新既能有效规避高等院校科技创新主体的弱点,又能充分将其特点和优势发挥出来。首先,高等院校拥有极为丰富的,具有明显异质性的人才资源,极为有利于理论和技术的原创性创新。其次,高等院校的学术氛围宽松,学术空气浓厚,文化氛围比较自由,谋取短期利益的市场压力相对较小,这使高等院校的科技创新主体能较好地从事具有长远价值的原创性创新。再次,高等院校文献资源极为齐全而丰富,这为原创性科技创新提供了必备的条件。最后,高等院校是科研力量比较集中的机构,由于学科门类齐全,易于形成学科交叉,创造出新的知识及知识体系,形成了强大的集成创新优势。

而消化吸收之后的再创新则往往是企业内部研究机构的专长,由于企业不断进行的技术引进,使其内部研究机构有较多机会接触到新技术、新设备,给消化吸收之后形成再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由于核心技术往往无法进行引进,所以这种创新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就是往往缺乏原创性创新,是一种持续的小修小改,是在别人划定的藩篱内的创新,而集成创新由于企业缺乏足够异质性研究人才往往难以有效展开。高等院校应充分认识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在科技创新目标定位上与企业优势互补,各展其长。

2着眼基础,不断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

任何创新活动都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合理的制度安排是培育科技创新优势的关键,能够使科技创新尤其是原创性创新的价值得到尽可能的体现、尊重和激励,从而使原创性科技创新的供给不断增加,使其可以得到快速发展甚至实现跨越式发展。高等院校应该针对原创性科技创性和集成创新的特点,构建并不断完善有利于此类创新的制度环境,其核心是需要完善学术评价机制与构建合理的激励体制。

高校的科技创新主体肩负着双重任务,一是教学,二是科研,高校在建立科技创新主体的评价机制时既要区别对待这两种任务又要力争将其有机融合,使二者能互为促进,要尽力避免使二者出现相互割裂的倾向。在教学评价机制方面,应该从教与学这两个方面入手,既看教师的授课方法是否得当、内容是否有新意、手段是否多样化等;又要看学生是否掌握了该课程的核心知识、是否得到了课本以外的但与本课程有关的知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高涨等。针对科研的评价机制,高校应当将学术评价制度的改进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引导科研人员将学术研究的重心放在科技创新成果的质量与效益之上,切实转变目前学术评价方面唯数量是从,忽视质量与效益的浮噪气氛。

制度构建要充分关注人的心理需求,使制度真正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根据人的行为动机的起源可以把科研主体的科研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指人们对活动本身感兴趣,活动能使人们获得满足,活动是对自己的一种奖励与报酬,无需外力的推动;外在动机是指不是由对活动本身产生兴趣而产生动力,而是由活动以外的刺激对人们诱发出来的推动力。从这两种动机的定义可以看出,激励的切入点主要是激发行为主体的内外部动机,尤其是内部动机,以达到组织的要求。高等院校科研主体可分为两类:一是社会科学类的科研主体;二是自然科学类的科研主体。不同类别的科研主体其科研动机是不同的,因此激励模式也应该不同。社会科学类的科研主体进行科研,一方面是兴趣使然,另一方面是社会责任感和获得声誉的愿望。自然科学类的科研主体的科研动机,除了内部动机即自身的兴趣外,则是获得声誉、利益和发展空间的愿望。高等院校应该制定出合理的激励模式,有针对性地对科研主体的科研活动进行激励。要相信大部分教师的科研自觉性和高级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及自我实现动机的功能,对一部分高层次研究人员的年度科研业绩考核,应逐渐倾向于以定性为主的考核指标,并试行年薪制,改变急功近利,过分强调成果数量,单一按科研成果数量分配资源的考核政策。

3凝聚高素质人才,优化学术组织建设

确定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方向,构建和谐的研究梯队以及培养能够激发灵感的学术气氛,是科研创新的三大要素。高校的科研主体除了以教师个体为表现形式外,一般是以学术组织的形式存在,如课题组、研究室、项目组、研究所、实验室等等。高校的学术组织应该为科研主体营造有利于科研创新的团队组织因素,构建和谐的研究团队。优化学术组织,应关注以下要素:①充分的自由度。指学术组织的科研个体有足够的权利决定自己做什么和如何做,以及科研个体能控制自己工作主观感觉,不能因外在压力扭曲其研究行为。②富有挑战性。指学术组织的科研目标应该具有前瞻性、重要性,同时又有一定艰难性。③充足的资源。这里的资源主要是指科研主体为了科研创新所需要的人力资助以及信息等资源。④优秀的领导风格。学术组织的领导能够平等地与成员进行学术交流,能根据科研个体的具体情况为组织成员设置适当的工作目标,并积极地支持科研个体的工作,重视科研人员的贡献并能够成为充满智慧和热情的工作榜样。⑤发扬合作风格。协调的团队合作是组织活动成功的重要因素,学术组织也是如此,要鼓励组织内的科研人员彼此信任,互帮互助,互相竞争,杜绝反对分歧的现象,形成知识和技能的互补,以增强学术组织的凝聚力。⑥合理的奖励认可方式。对科研人员的评价不能论资排辈,不能存在对工作的完全否定或威胁性的评价体系。⑦构建具有宽容和支持奇思妙想与异想天开的组织氛围和机制。

4注重创新质量与效益,切实扭转“唯论文是从”的导向

高校对科技创新主体的培育,目的是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条件,排除因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合理等阻碍科技创新的因素,让科技创新主体在良好的科研环境下进行科研活动,并能拿出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成果。然而目前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高校虽然出了大量的科技创新成果,但拿到市场上时,发现许多都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成果仅仅满足了科研主体评职称的需求,这就造成了人力、财力、时间上的极大浪费。综观其原因,大多是由于高校的科研人员固守科研模式,认为搞科研只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写论文、评职称,不注重挖掘科技成果转化的价值,缺乏市场意识,仅仅“唯论文是从”,因此高等院校在培育科技创新主体时应该高度注重科技创新的质量与效益。一方面,要从根本上改变科研人员的思想观念:认为搞科技创新的成果是其写论文、搞鉴定、评奖金的依据,应该引导科研人员树立科研质量、市场意识,尽快扭转过去在高校形成的科研与市场经济两张皮的现象,高度关注市场需求,避免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现象的产生。另一方面,高等院校应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立项机制。作为科技成果产出方的高校,要想产生出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成果,从而顺利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就必须把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放在首位,改变过去科研体制下高校只注重科研立项数量,忽视其研究成果效益的状况,做到科研选题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使科技成果自立项研究、中试、直到产业化都同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紧密结合,从而提高科技成果的效益,在制度层面上防止科研人员出现研究的方向性偏差。

5衔接技术创新与产业化,促进成果转化

与企业不同的是,高等院校的科技创新主体由于距离市场较远,其成果的产业化远比企业困难。而科技创新的真正价值在于科技成果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现实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

当科技创新成果具备市场价值时,高等院校应该为科技成果转化搭建平台。一方面,应积极创办大学科技园,高校创办科技园的优势是:①解决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中试基地问题,使科技成果顺利找到转化平台。②大学科技园作为技术开发平台、创业孵化平台,为大学的科技人员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大大激发科技人员的发明创造直至成果转化的积极性。③扩大学校的科技规模,开辟科技成果的转化经费筹措渠道,从而进一步激活高校的科技资源,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另一方面,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强高校与企业的联合,也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作为高校,具有知识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而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面临着产品更新换代、技术改造等多方面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找准产、学、研结合的需求点,逐步形成一个紧密的结合体,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合作。合作的形式可以采取:①由企业、大公司、集团为高校提供资金,资助研究,高校的科技成果无偿供其使用。②由企业、集团根据自身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难题提出来,与高校联合组织科研力量进行攻关。③高校的科研人员带科研成果、技术进入企业、集团。除以上两个措施之外,高校还可以通过获得政府支持,增加政府对高校科技创新的投入,同时,还可以吸引风险投资,解决科研资金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侯自新.抓原始性创新开好高校科技创新的活源头[J].中国高等教育,2005(10)

2赵菊扬,戴志敏.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思考[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1)

3侯自新.抓原始性创新开好高校科技创新的活源头[J].中国高等教育,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