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路经济

公路经济范文精选

公路经济

公路经济范文第1篇

1树立市场经济理念

作为国有企业,要勇于面对市场,树立市场理念,针对部门员工思想落后的情况,要加强学习,做好管理,从干部抓起,提升职工素质。首先,建设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用先进的市场理念武装管理人员,使他们跟上时代的步伐。在管理层中形成团结、学习、和谐的氛围,推动公路发展经济。公路管理部门要引进市场规则,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调动他们主动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根据现代管理的动力原则,突出人本中心。依据市场运行原则,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竞争激励机制,打破原有的用人制度,实施人才招聘制度,确保招聘正常化、规范化、市场化;以项目带动岗位设置,合理设置公路岗位,以公开招聘的形式竞争上岗,采用合同制,严格考核工程建设和管理;管理层要重视人才管理,在员工中树立人才为上的理念,使员工自觉养成“比、学、赶、超”的风气,强化竞争意识,使员工感受到危机感,通过奋发有为,凭真本事、凭工作业绩打拼出路,真正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激发员工的潜能,从而带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2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公路经济效益的提升需要完善的管理体制做保障,公路部门要完善公路的管理制度。为提高公路的经济社会效益,首先应完善传统的管理制度,不仅要健全公路管理机构,还需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规范其行为,确保公路组织机构的科学、严密及其权威性,保证营运管理工作能够规范、顺利的进行,实现公路顺利收费还贷的目的,从而实现公路经济社会效益的大幅度提高。目前,国家针对公路管理已制定的规章有《公路安全保护条例》《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路政管理规定》《财务审核管理办法》等。这些法律法规和制度在公路各项管理工作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基层单位应以当地具体情况为依据,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办法,通过实践对其进行验证和补充,使其更加完善,同时,确保公路营运的管理工作能够更加科学有序、有章可循。

3加大融资渠道建设和养护

公路只依靠国家拨付款显然不够,要拓展公路建设和养护渠道,解决政府投资不足的问题,提升公路内部和社会经济效益。社会的发展对公路的质量和数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给公路建设和养护所需的费用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地方政府在建设公路的时候可通过申请补助或向银行贷款解决资金不足问题,也可通过争项目或招商引资的形式将部分公路建设项目分给有实力的企业,使其对建设的公路进行管理,政府收取相应费用,以解决资金不足问题。也可通过集资的形式,以政府相应政策优惠为筹码鼓励民间企业融资用于公路建设和养护,从而解决资金短缺问题;通过节省开支的形式,合理的预算和核算公路所需的材料、设备和人员等成本,将资金的效用发挥到最大。

4做好县域公路规划

要想富先修路,这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近年来,各地形成了修路高潮,为此,公路管理局要积极做好管理规划,坚决避免修了扒、扒了修,三年修两年扒的情况出现。根据县域整体公路建设部署,会同设计部门做好科学规划设计,争取公路建设社会效益最大化,坚持政府主导、分层负责。在中央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的同时,明确地方各级政府的责任,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分层负责、联合建设,社会各方共同参与,推进公路建设。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出行的实际需要出发,综合考虑国土资源有效开发和综合治理,与农村城镇化发展要求相协调,有步骤、有重点、分步骤实施。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需求特点、自然地理条件,合理确定发展目标、重点和技术政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公路建设要具有战略性发展眼光,具有前瞻性。建设中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实现与自然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5搞好公路建设和养护

公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公路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公路发展要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优化结构、注重质量,打通公路“断头路”和“瓶颈段”,并把建设资金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公路“三分建、七分养”,要构建资金保障体系,积极推动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大力提升公路管理养护水平。公路是“窗口行业”,要着力提高服务水平,加强服务区建设管理,及时提供出行信息服务,让人民群众顺畅出行、舒心出行。公路安全运行责任重大,要组织实施好道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提高公路防灾抗灾和应急处置能力,严打超限超载行为,全面提高公路安全防护水平。

二总结

公路经济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公路经济效益;问题;措施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公路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对公路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公路经济效益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公路部门十分重视以及紧迫的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提高公路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才能够从根本上促进公路经济效益的快速发展,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最终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目的。

一、公路经济效益的概述

公路经济效益主要可以分为公路系统的内部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其中内部经济效益主要就是指公路系统从公路养护以及管理等活动中强化内部管理,不断地提高公路的建设、养护等工作,其主要作用就是改善职工工作以及生产条件,通过先进技术的创新利用以及福利待遇的提高,能够充分地体现出经济实力。社会经济效益主要就是指公路为社会经济服务的能力,其主要可以表现在为社会、车辆以及行人提供安全、舒适的交通公路环境,达到节约行驶时间以及降低交通肇事率的目的,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

二、影响公路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

1.并没有认识到公路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由于我国在初期阶段一直处于计划经济的模式,进而导致目前公路管理体制依然受到了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造成公路部门的员工在思想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不能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并没有树立正确的市场经济观念,依然存在着诸多十分落后的思想,如靠、要以及等思想。无法充分地发挥出公路部门的主观能动性,从某种程度上压制了员工们的创造性以及积极性。

2.公路系统的管理体制没有理顺

目前,我国大部分公路系统体制依然选择了半下放的管理形式,所使用的建设和养护所需要花费的资金都是由省厅实现的。省厅对公路行业进行直接管理,地方仅是对人事以及行政等方面进行管理。虽然能够积极地调动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但是依然存在着缺点,无法满足省里的计划要求的同时也无法满足地方经济发展所需求的公路建设和养护标准。

3.资金投入不足

在进行公路工程进行养护工作的时候,无论是资金还是维护人员都没有得到满足,每年计划所投入的费用并不足;另外,随着材料价格的上涨,也会从根本上提高了公路工程养护的成本,并且已经形成了公路部门的挂账资金,往往会选择负债的形势来支持公路的建设和养护工作。

4.公路部门人员超编现象严重

随着我国公路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公路系统中各个部门的人员在快速增长,逐渐呈现出人员过剩的现象,甚至出现了人吃路的现象。另外,由于本身的市场竞争意识和能力比较差,导致公路经济效益增长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三、造成我国经济效益出现问题的原因

1.相关部门的职能不明确

公路管理内容所涉及的方面比较多,十分的复杂,并且是由不同的部门执行的,比如交通部门主要负责公路的修建以及保修,公安部门主要负责交通安全以及交通秩序。但是,虽然不同的部门负责自身的职责,看似很有条理性,但是其本质是缺乏统一的管理,进而导致诸多不良现象的存在。甚至会出现部门重复设置的现象存在,或有些部门全都没有,不仅会造成工作人员的浪费,在出现责任事故的时候出现相互推诿现象的发生,甚至还会造成两个部门之间发生矛盾,给公路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隐患,不利于提高公路经济效益。

2.公路运行管理方面的体制尚未完善

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公路管理体制,甚至相应的公路养护资金还是由省厅直接拨发,地方来进行具体工作的负责,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依然存在着诸多弊端,公路工程本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是由于部门的不同导致职能分裂现象的出现。

四、提高公路经济效益的措施

1.提高公路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

目前,我国大部分公路系统部门的工作人员普遍的存在着一种思想,即进入公路部门之后工作就稳定了,没有必要进行学习了。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也随之不断进步,学无止境,公路人员必须要积极进行自我提高,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将自身的水平提高到更高的台阶。公路部门的人员必须要与时俱进,摒弃传统的陈旧思想,积极采取先进的市场经济观念和管理方法,促进整个公路系统的快速发展,最终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提高公路经济效益。

2.树立公路经济发展思想

目前,我国公路经济发展的思想主要就是一体两能与一体两制,一体两能主要就是指公路系统作为养护机构以及经济实体,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履行自身的养护、建设和管理责任;另外,还应该进行多种经营,重视自身的经济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公路内部经济效益。一体两制主要就是指公路行业的管理制度运用到公路建设和养护方面,并且在公路之外的产业要积极开展,并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保障两者之间能够共同进步、共同促进发展。必须要结合公路系统的实际路况以及财力等条件为依据,确认公路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的轻重缓急,并且做好公路系统长远发展的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进行指导,从根本上保障路率指标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不断地提高我国路况。

3.对公路系统进行多方融资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和养护要求的不断提高,目前主要的重点工作集中到扩大较高等公路的主框架一级公路网的规模,促进公路系统的深度得到了空前地提高,尤其是当今时代,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如果还沿着传统由省级或上级单位进行公路建设和养护工作的拨款是无法满足当今时代公路系统的快速发展,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多种渠道的融资来保障公路系统快速发展的资金,其中比较常见的融资渠道有银行贷款、申请补助以及招商引资等手段,进而才能够从根本上保障公路经济的快速发展。

4.加强公路系统的养护管理

在进行公路系统管理的时候,必须要不断加强养护和建设活动;另外,要保障公路系统的好路率能够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不断地提高公路的社会经济效益。另外,必须要不断地挖掘公路内部的潜力,做好公路养护工作时相关技术人员、设备以及资金等诸多方面的准备工作,保障公路养护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在进行公路建设和养护工作的时候,必须要科学、合理地编制计划,充分地将有限的资金发挥出其最大化的作用。

5.实行多种经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公路经济活动进行的时候必须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要求,并且需要对公路系统的内部结构进行及时调整,逐渐转换经营机制,进而才能够保障非养护单位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从而促进公路经济新型增长点。

6.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

为了能够保障公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必须要保障其具有先进的技术,在公路设计和建设阶段,必须要积极引用先进的技术,才能从根本上降低投资成本,并且还有利于后期的养护工作。随着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的来临,应该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智能科技,实现公路状况的实时检测,从最大程度上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进而保障公路运输的畅通无阻,最终实现公路经济效益的提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时代的来临,公路系统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公路经济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促进我国公路经济效益的发展,必须要不断地深化我国公路网规模,保障整个公路系统更加通达,尤其是高速公路方面的成效,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公路的经济效益,不仅有利于我国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还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姜丕军.交通运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探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2]于春荣.经济增长与交通运输关系的理论与实质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0(6).

公路经济范文第3篇

(一)公路客货数量不断提高

2013年,我国公路共完成220.7亿人次的运送乘客任务,和2012年相比提高7.6%,周转旅客量共计12636亿人公里,和2012年同期相比提高9.8%,公路货运快速提高。货运总量实现181.8亿吨,提高10.9%,全国全年物流共周转货物量为1299.8亿吨,总体提高14.5%。

(二)公路建设规模不断提高

从2009年到2013年,我国用于建设港口、航道、公路的资金多达5万亿元,其中97.6%的投资用于公路项目,我国公路里程增加10万公里,高速公路延长6433公里,农村公路里程也增加了很多,西部地区有78%的村可以通公路。各地区从2009年开始加大资金建设公路的力度,以收取燃油附加费为筹集资金主要模式,同时选择专项投资外的其他融资方式,如以公路建设为目标的信用额度、公路收费站等,进而转变传统公路建设投资方式少、负债多等问题。在未来,我国公路投资量不断增加,建设力度逐步提高。

(三)公路运输全局状态较好

公路运输环境体现出明显的特点:宏观经济发展的速度放缓,固定资产投资的数量不断增加,价值变得更加平衡,汽车生产和销售量快速增加,增长速度较为稳定。公路运输条件较好,为公路经济持续、稳定运营和发展建立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二、公路经济运营存在的问题

(一)公路职工缺乏先进的理念

我国公路受国家行政部门的控制与管理,造成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束缚了公路体系职工的思想理念。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初步建立起来,公路系统职工的意识难以符合公路经济发展的具体要求。

(二)公路管理体制较为粗放

目前我国公路是半下放型管理,其养护资金以财政拨款为主,所以公路仍由行政和人事部门予以管理,此体制在政府管控和市场经济两个方面间平衡与协调,造成建设和养护的公路既难以符合市场经济提出的要求,也没有完全符合地方政府发展的需要。

(三)投放到公路建设养护方面的资金较少

公路的顺利运营需要对公路进行建设和维护,近几年来,我国建设和维护公路却遇到人工、物料价格提高的问题。因成本逐步增加而导致压力不断增大,另外财政投入较少,让公路的建设和养护特别困难,甚至举债维持。

(四)冗员现象影响

公路经济发展公路经济运营因为冗员现象遇到很大的困难与压力。现在公路体系各个部位都出现人员超编和激增的现象,既提高公路运营的人力成本,也因为从业人员过剩而降低公路运营效率,影响公路经营的持续、稳定发展。

三、公路经济运营发展势态

(一)建立起完善的公路经济体制

不管选择哪一种所有制形式,当社会化生产发展到某个阶段时就会产生市场经济,各种体制都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运行与发展。公路经济要持续、稳定的发展,就要符合时展提出的要求,构建起全新的公路经济机制,进而成为社会化生产与商品经济的重要组织部分。

(二)将公路定位为公共品

公路经济与其他经济的差异在于,其建设与管理需要特别巨大的资金,只靠单一力量难以获得全面发展。另外公路具有公益性和外部性特点。要科学定位公路作为公共产品的性质才能更好的体现出其社会与经济效益。就公共资源和公共产品的排他性和竞争性而言,公路在满足交通量的基础上,其消费体现出非竞争性和共享性。另外国家投资修建公路获得公路所有权;或者引进外部资金,根据合同具有公路的所有权。所以运用其所有权能够对公路开展收费活动,具有排他性。总之,公路体现出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特征,国家拥有公路,有责任养护与建设公路,也能推动公路更好的体现出自身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三)重视物流业的作用

公路经济体系中现代物流是重要环节,物流发展能够提高公路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现在建设完善的区域性交通枢纽是促进物流产业升级、推动其发展的前提。建设交通枢纽时首先要重视设计完善的物流运输架构,建立起物流集散、中转、分拨中心,交易物流资源中心以及物流企业聚集中心等三个中心,以中心建立起物流运输的顶层设计。其次对公路市场主体进行培育,构建起“公路港”,研究发展物流新模式。再次提高物流企业主体建设、发展信息化的进程。最后政府部门要创造出适合物流发展的社会环境,提高财政资金和政策支持的力度。

(四)改革与创新运营机制

第一、经济运营以政府引导为前提。公路运营涵盖的部门多、范围广,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有密切关系,其社会责任较大,公路运营要特别强调防控风险、协调发展,必须联合邮政、物流、公路、交通局等部门共同发展,这就需要政府的规范与引导。第二、大力发展公路副业,进而提高公路经济。在公路沿线上树立广告牌、建设服务区,以开拓更多的经济增长点。最后区域经济和公路经济共同发展。公路能带动沿线区域内的工业、旅游业、养殖业、种植业的发展,进而拉动经济。而公路沿线经济的发展也会增强公路运用率,促进公路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与公路经济共同发展,才能有效提高公路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公路经济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经济效益制约因素措施研究

一、影响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公路经济效益的制约因素

1.思想认识方面的制约因素。

在新时期,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不断深化发展,但同时也受到思想认识方面的制约,我国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在高速公路经济效益方面并没有实现最大化和最优化。面对新的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变化带来的高速公路经济发展理念创新,部分高速公路管理部门领导认为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没有深刻认识到区域经济高速公路产业带结构调整变化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模式的变化,拘泥于做好本职工作的思想观念,对于高速公路的经济发展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和应有的重视和关注。在工作过程中,思想观念的制约导致了在管理工作模式上的滞后,难以保障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在经济发展中的实际效益,更谈不上区域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的实现。

2.传统思想观念守旧。

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公路效益发展的制约表现在拘泥于传统的思想观念中,对于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发展带来的产业带的变化,以及大量的人流物流的集聚没有进一步深化到高速公路经济效益发展规划中。在工作观念和管理理念中,始终受到高速公路建设投资规模大的影响。为了保证实现高速公路在经济效益的上的回报率,在高速公路经济带发展上,始终考虑经济效益回收期较长,开发调整周边高速公路网带来的经济效益增长缓慢等原因,不肯进一步深化发展。高速公路产业带的经济效益发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受到传统的保证经济稳定发展的观念理念的制约,过分考虑到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的投资发展带来的风险,制约了高速公路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实现。

3.管理体制的制约。

在高速管理体制方面的制约,也进一步限制了区域高速公路经济产业带的发展创新。在行政管理体制中,高速公路部门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效益存在阶级差的问题认识不深刻,有些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为了实现所谓的经济效益,对于高速公路一些收费站乱收费、超载现象治理不严格等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做法,大大制约了高速公路区域经济的发展。管理体制的漏洞进而影响到经济投资主体对于该区域高速公路的投资信心。高速公路的管理主要是依靠国家行政部门的管理,在管理体制中的不合理、不科学、不规范的做法进一步影响到对国家财政部门投入资金的调动,往往不能最大限度地投入到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的发展建设之中,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和高速公路产业带发展缓慢。

4.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

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的经济效益得不到最大化、最优化原因还在于相关的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受到传统的思想观念制约,在工作方法和工作理念中拘泥于传统的模式,固步自封,在接受新观念、新理念方面的适应期较长。高速公路作为国家大力资金投入建设的国民经济项目,是国有经济发展的重要命脉,由政府部门管理进行高速公路的运营。一些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的原因,还来自于面对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产生的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变化加大了经济管理投资的风险,不能够承担相应的风险责任。为了保住高速公路这个“铁饭碗”,在高速公路管理改革中不肯突破创新,导致了高速公路经济效益始终得不到最优化发展。

5.投入资金的制约。

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发展,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才能够保证高速公路经济网直接的产业集聚和功能辐射。但是,我国在高速公路管理中,每年的财政资金投入是有限的,财政资金运用到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工资发放、高速公路的运营养护、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处理以及相关行政治理中,所剩下的资金很难应用于高速公路经济网的发展建设中,制约了高速公路经济网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高速公路是国家管理控制的国有经济部门,在资金投资主体方面主要还是来源于国家,对于非国有经济投资主体以及投资控股方面管理严格,也大大制约了相关民间投资方对于区域高速公路经济带的投资。

6.养护管理成本提高。

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发展效益缓慢,还受到了高速公路本身发展条件的制约。高速公路相比于普通公路,具有线路长、道路平稳、运输速度效率高以及能源消耗低的优势。但是,由于在高速公路运营中,汽车、货车等交通运输工具行驶速度的加快,导致了高速公路运营中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而大型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往往造成区域内高速公路的封闭,影响了经济效益的增长。同时,为了保证高速公路的平稳,汽车在进入高速公路运输效率的提升,需要对高速公路定期进行养护以及面对大型交通事故造成的路面破环处理,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资源进行管理维护,也成为高速公路经济效益发展制约的因素之一。

7.人员管理的制约。

人员管理也成为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经济效益增长缓慢的重要因素。随着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和区域高速公路产业带之间的建设,大量的人力资源投入到管理运营中。高速公路部门管理人员过多,造成了管理成本的增加。同时,由于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一岗多工的局面被打破,管理工作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力过剩增加了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管理运营的成本。同时大量劳动力过剩增加了部门管理的成本,人员冗多造成了工作效率低下,管理工作岗位之间相互推诿的现象,区域高速公路经济效益很难得到提升。

8.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的建设发展,需要投入大量的高技术、高素质人才,才能保证实现区域高速公路经济效益快速发展。而目前一些管理部门和工作部门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在工作管理方式和工作理念创新上较为滞后,在认识新理念,创新工作新方法方面有待提升。同时,大部分高速公路管理人员在岗位操守、职业素质等方面的能力不能与时俱进,拘泥于传统的、陈旧的职业职能认知和工作思路模式。因此,在区域高速公路经济发展转型,区域高速公路带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高速公路经济全面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高速公路的管理部门必须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实现区域高速公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二、提高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公路经济效益的措施

1.突破思想观念的制约。

突破传统思想观念制约,积极创新改革工作方式和工作理念。加快出台并实施国家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的发展规划政策,形成我国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建设的指导性意见。从国家管理层面上实现工作方式理念的创新突破,从而保障我国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的建设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区域高速公路管理理念上不断与时俱进,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发展区域高速公路的先进经验与管理模式,从思想观念上摒弃传统的、守旧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组织广大员工积极学习先进思想,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渗透到广大员工中,提高广大员工在新时期对于区域高速公路经济快速发展的认识。

2.不断改进管理方式。

高速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必须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加强区域高速公路的管理运营的创新发展。不断完善和建立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的发展管理体制,根据制度做事、管人。同时,根据本部门实际发展情况,结合发达国家或地区先进的管理理念,在工作管理方式上不断创新调整。在高速公路不断提升工作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在人员设置、资金投入方面实现科学合理调度,不断规范各区域经济带高速公路的管理工作。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将新型的工作管理模式和方法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另外,根据部门实际发展情况,制定提升经济效益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提升发展效益。

3.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

充分利用高速公路线形好,起伏小,路面平整的发展特点,加大对高速公路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在道路运输管理中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的运输率,促进高速公路在经济运营模式中实现全方位、多领域的投资经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国家政府部门投资占主体地位的情况下,鼓励多元投资化建设发展,积极引进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主体投入到区域高速公路经济发展运营中,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主体在区域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重要性。为区域高速公路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和动力,增强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的发展空间和发展领域,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发展。

4.提高员工的职业能力。

在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投资主体进一步多元化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发展的机遇,不断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定期开展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发展的新工作宣传讲座,统筹兼顾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案,提升员工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组织开展员工职业技能培训,从科学技术、工作理念、工作方式模式上进一步加深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员工之间的认同感,积极向上级领导汇报员工的职业学习情况和职业能力提升情况。对于在工作领域有重大突破、有创新型的员工要给予奖励,提高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从而构建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一体化管理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管理方式的创新为道路运输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在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大背景下,合理、科学地调整配置区域高速公路资源,加快构建高速公路产业带,有利于促进整个高速公路系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最终实现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徐晓清.高速公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财经界(学术版),2015(5)

公路经济范文第5篇

积极培育高速公路及公路网的“点”域

1以高速公路为主干线轴的公路网的“点”,在形式上是两条或多条主干线公路构成的节点,其中具有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位并能方便利用高速公路的关联区域,是构成区域发展极的较理想区位,如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周边区域。

2根据区域社会经济特点和发展需要,建设不同类型的增长极: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大中小型点式增长极;以交通干线为轴心的线型、条带型增长极;城市密集分布型的城市圈增长极;各类区域内优势行业主导的产业增长极,以及工业型、高新技术园区型、知识中心型、旅游特区型、生态经济型等特色经济增长极。

3高速公路建设的外部效益尤其是社会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影响区域发展所产生的综合效应。高速公路立体交叉周边区域有无创新企业,有无发展潜力的项目,对于高速公路上的“点”的功能发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高速公路所涉及的“点”应是区域发展极的主体所在地,轴是区域发展所依托的基础设施体系。只有后者而无前者的区域是不会产生高速公路点-轴效应的。辖区或更高级的政府部门应当重视依托高速公路的区域成长中心地的培育。

积极构建结构合理的高速公路经济带增长极网络

1促进增长极形成合理的等级结构。点-轴型系统吸引与扩散范围是高速公路对所涉及的中心城市、城镇、立体交叉出入口周边地区形成的次一级中心地。只有高速公路主干线,缺少接近高速交通的配套公路形成公路网,即未成网的区域也是不会产生点-轴效应的。在不同时间区段、受高速公路影响的不同类型区域所能聚集产业要素的能级也是不同的,即同一高速公路沿线的不同类型区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加深对此的认识,是有效利用高速公路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