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论文

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论文

一、低效度的师资培养制约了课程改革

1.其教育决定性因素是一线教师。但如今,在师资成长的培养和培训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制约着课程领导新模式的有效实施。首先,师资培养的职前教育阶段存在问题。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绝大多数师范院校坚守师范阵地,精耕细作地进行师范生培养,即使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逐步出现了非师范学生,也是在师范院校的基础上办非师范,非师范处于从属和边缘地位。最近10余年,几乎所有师范院校都发展成为了综合性院校,在近百个专业中,非师范的10余个专业渐趋边缘化,加之师范专业学生就业困难,在综合性大学基础上办师范专业的现实逐渐呈现,导致教师教育的相关专业逐渐弱化,师范院校的办学兴奋点脱离了教师教育,师范院校的师资培养水平随着办学实力的提升而不断下降。此外,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国40%左右的本科师范生由非师范院校培养,73所教育硕士培养院校中非师范占40%以上”,同时,每年数以万计的非师范生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使初任(生手)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教学能力更加弱化,甚至出现初任教师根本不会上课,而需要老教师传、帮、带,进行从教技能引领的尴尬局面,由此,何谈课程改革的推进?其次,教师职后教育存在着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以“国培计划”及“省培计划”的推进为标志,师资职后培训工作在大面积铺开,但培训工作的针对性不强、脱离一线教师需求及脱离工作实际等问题十分突出。通过对江苏省泰州市1300多名教师进行的调查问卷显示,73.86%的培训学员认为高端专家的理论讲座虽然必要,但不可过多;91.32%的学员希望得到来自一线的优秀同行的课例示范;83.55%的学员希望在培训中获得论文写作和课题申报方面的专家支持。如果职后培训工作不在针对性方面加以调整,那么教师职后培训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从而影响师资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阻碍课程改革的高效推进。

2.课程领导的社会合作机制有待真正形成“课程领导系课程变革过程中不同课程利益相关者通过民主合作而进行的创新性课程工作,旨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个性发展。”而高效的课程领导模式需要校长、教师、家长和社区共同承担起课程领导的责任,都成为课程主体的参与者,以提升课程领导实施的力度。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传统的课程管理为了追求所谓的效率仍然在发挥作用,课程领导意识并未真正形成。“是追求教育事务的效率还是追求教育创新,这是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内涵的分水岭。”在当前的课程领导模式中,校长的课程领导权力相对得到了保障,但教师课程领导的主动性和能力并未得到有效发挥。依靠教师推动的校本课程虽然有所推进,但体现教师个性和创造力的真正的校本课程却远远不够;“班本课程”的推进尚有极大空间,教师被高考指挥棒牵着鼻子走的局面尚未根本消弭。此外,社区与家长的课程领导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大范围推行,家长几乎不参与学校课程的设置与改革,是绝对的课程改革边缘化群体。可以这样说,如果不能有机形成社会合作机制,那么课程领导的新模式也就难以立足。

二、构建基础教育课程领导新模式的改革思路

1.构建多元统一的课程领导新体制是课程改革的基础作为不同利益相关者,通过民主合作进行创新性课程工作,课程领导各要素要求把民主合作与课程探究进行有机结合,使课程领导的合作主体校长、教师、家长和社区有机结合,实现四位一体。首先,校长作为学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课程领导的影响力最大,因此在课程领导的模式中,校长要贯彻自己的办学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发展规划。具体而言,校长要有宽广的教育视野、敏锐的感知能力和完善的知识结构,要拥有除教育学和心理学之外的多学科知识与科学决策能力,以适应课程改革迅速发展的时代要求,切实抓好新课程建设;校长要善于开发校本资源,利用好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努力成为教师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和第一践行者,并通过组织教师团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的成长。其次,教师要善于在新课程领导模式中营造积极互动的课堂生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品质;教师还要积极参与课程决策,及时规划学校课程的设置,同时积极构建潜性课程系统,在潜移默化中育人。再次,在新的课程领导模式中,家长可以为学校提供各种课程资源,促进校本课程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和自主学习。可以说,家长是课程改革最强有力的监控者。最后,社区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通过社区,学校可以获得重要的课程资源,包括地域意义的资源、风土人情资源和先进典范人物资源等,这些资源具有可接近、易于接受等特点,能够为育人发挥特殊作用。对这些资源的发掘,可以转化为校本课程或班本课程。

2.培养卓越师资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推进课程改革、实现课程领导新模式的过程中,教师是永恒的核心因素,是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在职前培养阶段,首先,要扎实构建师范生的知识与技能基础。在面向师范生开设的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三大领域,都应该科学设置课程,其目标都应该是追求卓越,以有效扩展师范生的视野,提升师范生的专业技能。其次,要把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与基础教育一线密切结合,给师范生广泛的空间和充裕的时间进入中小学课堂,与一线教师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带着思考学习、带着问题实践,实现与中小学的无缝对接,改变毕业入职后作为生手教师需要一线教师传帮带,甚至是手把手教起的被动局面。再次,师范生经过四年左右的学习应实现下列师范生培养目标:高尚的人格魅力。师范生要能够以高尚的情操引领学生全面发展,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和影响,并给学生树立起学习与奋斗的榜样。完整的知识结构。师范生应当具有宽广的知识视野,能够引导学生探究并发现知识。娴熟的教学技能。师范生应当能够以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进行素质教育,具备良好的学校、班级管理能力和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师范生要善于吸收最新的科学成果,并积极运用到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善于学习并以独创见解引领学生成长、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在职后教师培养上,要善于运用多种模式促进在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在课改专家讲座的基础上,职后师资培训要综合运用以下手段:对一线优秀教师的课例实录进行研讨分析,使教师学有榜样。进行同课异构。通过不同的教师上同样内容的课,促进一线教师相互之间进行借鉴、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实现沟通和提升。外出游学。通过到课改先进学校走访调研,可以使教师获得丰富的课程资源,得到启发和提高。要积极组织课题申报与科研论文写作方面的专家指导活动,进行理念上的总结与反思,提高一线教师的科研能力,实现教学工作层次的提升。

3.变革现行高考招生制度是课程改革的源动力评价与考试是制约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推进的瓶颈,而要积极探索创新,就必须实现高考招生政策的多样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把招生和考试相分离,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局面。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在考试入学选择的形式和内容上都有所改革和突破,变教师对考试负责为对教育对象即学生负责。具体措施有:一是要加大高校自主招生的数量,给高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和选择权,给高校自主科学选拔英才的自由和空间,让学生有更多可以选择的机会,使考试更加客观真实,成为促进课程领导模式构建的正能量。二是要增加考试的宽度。让引领课程改革的高考内容更加灵活,更加趋向于考查学生综合素质,更加科学地评量学生的知识面、能力和水平。三是要注意调整考试科目,对科目设置进行科学规划并组织实施。四是高考命题应该指向考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避免学生陷于死记硬背的错误学习方式,改变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的不良倾向,引导整个基础教育发生生态性的改变。综上所述,基础教育课程领导模式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十余年改革取得一定成就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实现全社会共同促进基础教育改革,营造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的大环境,值得思考和实践。也惟有创新的科学举措,才能实现课程领导模式的科学构建,成就基础教育的美好明天。

作者:崔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