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企业异质性及贷款风险防控

企业异质性及贷款风险防控

本文作者:和军1张德昌2作者单位:1.辽宁大学经济学院2.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经管学院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一直处于“强位弱势”的尴尬境地,其中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信贷融资困境成为困扰其发展的最大难题。信息不充分、信用风险高是中小企业的基本特征,信息经济学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解释文献众多,大多数学者都把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信贷风险作为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重要成因,认为“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事先的逆向选择和事后的道德风险问题是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一个根本性的原因。”[1]相关文献的研究通常认为某种信贷配给是降低信贷市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重要手段,信贷配给也是大量国外中小企业融资文献的主题。现代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理论认为,信贷合约的设计包括利率和抵押两个变量,两个变量的不同搭配形成不同的信贷合约,而对应中小企业的信贷通常采用信贷抵押配给。逆向选择模型认为,抵押品是鉴别高质量借款者的标志,因而,抵押品与违约率负相关。“低违约风险的借款者会用抵押品显示自己,以获得更加有利的信贷条件。”[2]“银行要求提供抵押品能够缓解逆向选择问题,抵押品起到信号作用,有助于降低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3]道德风险模型认为,抵押品与较高的信贷风险相联系。如英国学者Menkhoffetal认为“抵押品有助于降低借款人的违约动机,从而降低道德风险。”[4]但一些实证研究表明,抵押贷款具有较高的违约率。日本学者Ono&Uesugi实证研究发现,在中小企业中,“抵押与高风险的借款者成正相关关系。而且银行过度依赖抵押品并不能解决违约率问题,还会引发很多其他问题。”[5]美国学者Scott认为“抵押价值与企业破产可能性成正比”[6];美国学者Freundetal认为“这种信贷模式将导致信用危机,银行过度依赖抵押升值而缺乏严格信用分析的激励。”[7]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为降低信贷风险,将中小企业统一视为高风险群体,设定严格的抵押条件,实行抵押性信贷配给。然而,由于缺乏资产抵押是中小企业的共同特征,从而造成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境。虽然逆向选择模型认为抵押品有助于降低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但对于普遍缺乏资产的中小企业而言,信用状况好的优质中小企业无法利用抵押的信号功能。显然,传统的逆向选择模型缺乏说服力。在信用等级和信用风险上,尽管中小企业存在异质性,但统一的抵押型信贷配给将信用等级高、低风险的中小企业也同时驱逐出信贷市场。如果商业银行能够甄别中小企业异质性,对中小企业信贷实行分类管理,则既有助于降低信贷风险,也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面临的信贷融资困境。传统的道德风险模型认为抵押品有助于降低道德风险。然而,一些实证研究表明,抵押贷款具有较高的违约率,说明抵押对降低事后违约的道德风险的作用有限,反而可能引发逆向选择问题。正是基于这一原因,我国商业银行实行的普遍抵押信贷配给对降低信贷违约风险的效果也亟待验证。显然,假如抵押配给对降低信贷风险的作用有限,则信贷抵押并不是降低信贷风险的良好工具。如果上述假设成立,则在目前中小企业普遍面临信贷融资困境的情况下,有必要进一步探讨降低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可行路径,突破其融资困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二、中小企业信贷配给分析

信息不充分、信用风险高是中小企业的基本特征。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严重,经营不稳定、违约率和倒闭率较高,且普遍采用有限责任的治理结构,债务融资成本较大,中小企业信贷存在很高的交易成本(信息搜寻成本和保证贷款履约的监督成本)。中小企业信贷是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的一种信贷合约行为,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间签订的合同为标准债务合约。现代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理论认为,信贷合约的设计包括两个变量:信贷利率和抵押要求。一般而言,在存在很高的信息搜寻成本和保证贷款履约的监督成本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提高贷款利率予以补偿。

1.中小企业信贷利率配给

假定企业的风险都是中性,只关心投资一个项目的预期收益Ee,商业银行的预期收益是Eb。同时假定所有中小企业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相等,但它们的风险程度不同。设项目成功的概率为pi,则失败的概率就是(1-pi);项目的贷款额为L,贷款利率为rL,项目失败时无利润,项目成功时的收益为R。商业银行的预期收益是:Eb=pi(1+rL)L+(1-pi)L=L(1+rLpi)企业借款的预期利润函数为:Ee=pi[Ri-(1+rL)L]。企业的“参与约束”条件是:Ee≥0。在企业模型中,假设:n1个低风险低收益的企业拥有项目1,即:R1=130,p1=2/3;n2个高风险高收益的企业拥有项目2,即:R2=140,p2=1/2,L=100。据已经假设的条件,投资项目1企业的“参与约束”为:Ee(1)=2/3[130-(1+rL)100]≥0,解得rL≤30%。同样,可以解得投资项目2企业的“参与约束”条件为rL≤40%。可以看出,当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小于等于30%时,投资项目1和投资项目2的所有企业都会申请贷款;但当商业银行利率提高到超过30%,但小于等于40%时,只有高风险投资项目2的企业才会申请贷款,低风险投资项目1的企业将退出借款者行列,即发生了逆向选择效应;如果利率超过40%,则没有企业愿意到商业银行借款。由此可见,当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利率时,问题的关键不仅在于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急剧下降,更重要的是随着利率的提高,会有更多的“好的”中小企业被挤出信贷市场,剩下的借款者中,总体风险程度不断提高。根据上述分析,利率的提高往往会导致严重的逆向选择效应。同样,根据不对称信息下的信贷配给理论,不对称信息下的逆向选择使银行被迫采用信贷配给而不是提高利率以使供需平衡。即使在利率自由化的国家,银行从来也只收2%—3%左右的利差,向上是封顶的,更高利差的提议往往被银行视为有问题的信号而不被接受。虽然我国已经开始逐渐实现利率市场化,但是利率的提高可能会导致严重的逆向选择效应,利率的风险补偿机制有限。另外,部分中小企业对资金需求旺盛,又普遍缺乏风险意识,因而,对贷款利率的敏感程度较低,即使银行的贷款利率水平上浮,中小企业仍愿意付出更高的贷款成本,但同时也使信贷风险加大。

2.中小企业信贷抵押型配给

根据上述分析,提高利率往往会导致严重的逆向选择效应,甚至会加剧道德风险。显然,只进行利率设计的信贷合约会陷入困境,为防止信用风险的发生,银行会选择拒绝贷款,或者执行某种信贷配给政策。为了避免逆向选择,银行必须全面了解客户的真实信息,可是,获取真实的信息要付出较高的成本。这样,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抵押作为信贷配给的标准,以能否提供足够的抵押担保来判断贷款的可行性。抵押既可以作为信用风险的有效补偿机制,还可以减少监督成本。但是,“我国的要素禀赋特点决定了我国的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一些技术和市场都比较成熟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8]我国中小企业自身资产规模不大,在总资产中,大约60%是应收账款和存货等动产,不动产很有限且大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价值低,变现率低,难以转让,使得自身无法提供足额有效的抵押。一些高新科技企业,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的比重较大,可作为抵押品的不动产更少。显然中小企业无法满足信贷合约的抵押要求,这是造成银行“惜贷”和中小企业信贷困境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三、对中小企业抵押信贷配给的实证研究

根据传统的道德风险模型,信贷抵押能够降低违约的道德风险,学术界对此尚存在争议。以下研究试图检验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实行的抵押信贷配给对降低信贷违约风险的实际效果。

1.不同类型贷款的违约情况和资产质量

由于专门的中小企业的微观信贷数据很难获得,本文所用数据来自于辽宁省某工商银行2006年至2009年的各类企业贷款数据。虽然数据来自于各类企业的贷款,但是所分析的结果同样可以说明中小企业抵押型信贷与违约风险之间的关系。从表1的统计结果上看,抵押贷款占贷款总比数的48.64%,占比最高,是银行贷款的主要类型。抵押贷款违约率为14.14%,远高于其他类型贷款。本文不仅关注抵押对违约率的影响,也关注抵押对贷款质量的影响。根据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贷款分类指导原则》,根据借款人的偿还能力,贷款质量分为五级,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其中,正常和关注贷款归为正常类贷款,其他形态为不良贷款。本文界定的企业异质性以综合性的信用等级反映,企业信用等级对贷款质量有重要影响。从表2的统计结果上看,根据贷款的五级分类标准,在抵押贷款中,正常贷款的比例为62.00%,低于其他类型的贷款。除损失类贷款外,抵押贷款中的其他不良贷款类型均高于其他贷款形式。因此,相对于其他类型贷款,抵押贷款的违约率最高。

2.异质企业的抵押贷款与违约情况

为简化分析,本文界定的企业异质性体现为信用等级的不同。为了考察抵押对不同信用等级企业的违约影响,根据银行的信用评级,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三类:高信用等级(AAA、AA)、中等信用等级(A)、低信用等级(B、D)。图1显示,评级在AA级以下企业的抵押贷款比例比较高。而且,AA级和D级企业的贷款抵押比例都高于居中的A级企业和B级企业。这说明,相对于中等信用等级企业,信用等级最低和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贷款采用抵押的比例较高。高信用等级企业愿意提供抵押品,因为提供抵押品主要是为了显示企业的高信用等级,谋求优惠的信贷条件。而低信用等级的企业则因为信用等级低,商业银行为避免违约风险,要求提供抵押品。从图2可知,不同信用等级企业的违约率具有显著差异。随着信用等级的降低,抵押贷款违约率逐渐上升,这说明低信用等级的企业并没有因为提供抵押品而降低违约率。结合图1可以发现,AA级以下企业贷款抵押的比例较高,但违约率也很高。因此,尽管抵押对不良资产最终演变为损失还是具有一定的防范作用,但抵押总体上并未改变中小企业违约率高企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存在抵押减少风险的预期,银行从而缺乏对贷款者进行充分筛选的动力,这种情况反而使抵押造成了逆向选择问题,进而使抵押品对于降低企业尤其是低信用等级企业违约风险的作用有限。

四、中小企业的异质性甄别与银企长期合作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风险收益、财务能力和业主品德属于私人信息。如果银行能够从信息不对称的企业“外部银行”转变为信息对称的“内部银行”,才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企业的信息,避免逆向选择。而银行只有与中小企业的长期近距离接触与合作,才能够使这种转变成为可能。问题是处于垄断地位的大银行与中小企业的长期贷款合作的可能性甚微。目前,我国垄断性大银行可选择的贷款对象众多,而且期望收益率较高。

一方面,在利率自由化条件下,为增加收益和避免逆向选择,对中小企业贷款会采取高利率高抵押的信贷合同;另一方面,为实现规模经济要求,必然提高单笔贷款额度和抵押品的临界规模,因而倾向于为信息透明、贷款规模大、抵押能力强的大型企业提供贷款。由此可见,众多信息不透明、收益水平低和抵押能力差的中小企业难以介入大银行信贷市场。由于在与大型银行对大型借款客户的争夺中,中小银行处于劣势地位,集聚战略成为中小银行的必然选择。大型银行不愿或不屑眷顾的收益低、风险高的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会成为中小银行的目标市场,使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进行长期合作成为可能[8]。

同时,甄别企业异质性,中小银行更具优势。“大型金融机构天生不适合为中小企业服务。”[9]与大银行相比,小银行在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方面具有信息优势,这种信息优势主要来源于银企双方的长期合作。中小银行的地域性、社区性以及链条较短等特征,使其更加有利于获得企业财务、业主品德等方面的真实信息,而且可以通过长期固定地与少数中小企业保持密切的近距离接触,积累企业各种非公开的专门化的知识和信息,如企业的行业、经营管理特点,资产状况等,甄别企业的异质性。除了中小银行的地域性和社区性的特征外,这些银行的组织结构也有利于全面准确地甄别企业非公开化的专门知识和信息。虽然从理论上来讲,大银行也可以依靠其众多的分支机构和信贷人员的近距离接触,来收集关于中小企业非公开的专门化知识和信息,从而降低决策的信息成本。但是由于大银行的组织结构复杂、链条过长,这些非公开的专门化知识所具有的模糊性、专有性特征使其很难在大银行内部不失真地传递。由于过高的传递成本,大银行贷款决策权必须下放给掌握这些信息的基层经理和信贷员,但这样做的结果是在银行内部产生了相对复杂的问题。“与结构简单的小银行相比,科层结构复杂的大银行由于链条长,解决问题的成本会更高”[9]。大银行难以将决策权配置到低层级上去,因而这些信息对贷款决策的作用不大,基层人员也将失去收集这些信息的激励。

可见,过高的信息成本也是大银行不愿介入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反小银行链条短,加之股权结构集中和员工持股,解决问题的成本较低。要实现银企长期合作,一是搭建银企对接平台。通过政府部门的组织协调,建立政府、银行、企业间相互合作的机制。使银行了解政府的相关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同时增进中小企业对银行金融产品的认识。通过建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企业融资需求与银行产品信息,降低双方的搜寻成本。通过举办专家咨询、专业培训,为银企双方员工答疑解惑,提高银企双方合作效率。二是创新中小企业银行服务。应积极进行金融产品创新,通过“动产质押”、“票据置换”、“标准仓单质押”等适应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创新,努力拓宽中小企业贷款渠道。要简化信贷流程,减少审批环节。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对于银企长期合作、信息基础较好的客户,通过简化流程,为银企双方节约大量交易成本。要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贷款评估指标体系,注重客户信息的系统化管理,创新对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的授信制度,实行差别授权和弹性授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健全中小企业担保体系。通过建立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加大对担保机构的扶持力度、引导担保机构规范运作、积极享受税收政策等途径,推动担保业健康发展,促进担保业更好地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四是中小企业自身要完善制度和提高发展能力。中小企业必须逐步建立起适合于自身发展的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信用意识,主动融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信用水平。要健全财务制度,重视科技进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减少经营风险,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结论

在信贷市场上,同时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根据传统的道德风险模型,由于抵押具有可以事先观察和事后控制的特点,能够提高借款企业违约的机会成本,所以抵押担保能够降低事后道德风险的发生概率,弥补贷款损失,从而成为银行对借款人事后道德风险的一种必要保险机制。但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从总体看,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抵押只是对贷款最终演变为损失贷款具有负面影响,而对缓解违约道德风险的作用有限。降低事后的道德风险的关键是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需要考虑中小企业的异质性,事先甄别中小企业异质性更为重要,应该按照企业的异质性进行分类管理,以避免逆向选择。高信用等级企业提供抵押品只是为了显示企业高信用等级的信号,从而获得更加有利的贷款条件,抵押品对企业违约率并不产生影响,商业银行应该充分认识到抵押品对高信用等级企业的意义。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普遍缺乏抵押资产的特点决定不能利用抵押品来甄别优质企业,统一的抵押要求不利于对优质中小企业的贷款。降低信用风险关键是事先甄别,商业银行应该在识别不同质借款者的基础上,对缺乏抵押资产的优质中小企业提供信用贷款。由此可见,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合约设计,无论是利率配给机制还是抵押配给机制,对降低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作用都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本文认为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的关键还在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即需要商业银行能够识别不同质的企业。而且,“识别不同质的借款者,对于提高银行经营管理水平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0]为识别不同质的借款者,银行应该从信息不对称的企业“外部银行”转变为信息对称的“内部银行”。与大银行相比,地域性、社区性和组织结构简练的特征使中小银行在甄别中小企业异质性方面更具信息优势。因而,甄别企业异质性,有赖于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的长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