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空间结构;空间演变;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8-0144-03

一、城市空间结构的含义

对于城市空间结构的认识目前还存在一些争议,根据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定义,国内学者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认为,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是城市地域内各种空间的组合状态;另一类观点认为,城市空间结构应该也包括城市与周围地区空间关系的城市外部空间结构。持第一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城市与周围地区之间空间关系应属于区域空间结构的范畴,而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空间关系则应是城市体系结构。而持后一种观点的学者认为,随着城市地域的不断扩展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范围已经不局限于传统的建成区内部,而是包括了相当大的面积的郊区,并且这些郊区已不再单纯是城市中心职能向外扩散的接受器,有的已经成长为拥有各种城市职能、并与城市中心相对独立的郊区中心。

范瑛(2001)认为,城市空间结构:“主要指城市中各物质要素的空间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移动中的特点,它是城市发展程度、阶段与过程的空间反映。”[1]他认为,城市空间结构是建立在特定经济活动基础上的,担任特定经济功能的城市功能区空间分化,城市不仅存在内部功能分区,而且具有外部的地域结构,不同等级的城镇构成相互联系的城市网络,即城市体系。从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定义中我们可以认为,范瑛同意城市空间结构包括城市周围相当大的郊区,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城市建成区。

柴彦威(2000)、陈昌海(2004)认为,城市空间结构是各种人类活动与功能组织在城市地域上的空间投影,包括土地利用结构、经济空间结构、人口空间分布、就业空间分布、交通流动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生活动空间结构等。

江曼琦(2001)认为,“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系列上的投影,是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自然条件和工程技术及建筑空间的综合反映,也是城市结构图谱中的基础结构。”[2]

赵伟(2005)认为,“城市空间结构实质上就是研究城市空间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的学说,它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3]

何海兵(2005)认为,“城市空间结构(Urban Spatial Structure)主要是从空间的角度来探索城市形态相互作用网络在理性的组织原理下的表达方式,也就是说,在城市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空间维的描述。城市空间结构作为城市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组合,从其表征上看,它是城市各物质组成要素平面和立体形式、风格、布局等有形的表现,是多种建筑形态的空间组合布局;从其实质内涵而言,它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和自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是城市功能组织方式在空间上的具体反映。”[4]

在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是人类活动与城市功能组织在空间上的投影,是城市经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表现了城市各种物质要素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它反映了城市资源要素的分布状况和利用程度。由于具体数据不可获得,本文所研究的城市郊区是比较宽泛的城市空间,包括相当大范围的郊区以及市辖县。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

城市空间结构变动性较大,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内空间结构的变迁更加迅速。因此在对城市空间结构分析的研究方法上,人们将视线转移到寻找城市空间结构形成和变动的特性上。通过对特性的理解和测度,来把握城市的空间结构。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有:

1.城市土地利用成组成团,形成各种均质区。考察不同时期和不同城市的空间结构可以发现,尽管城市内功能区的类型和每一个功能区的均质度不同,同类型功能区在不同时代、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均质度也各有不同,但城市内部的各种功能总是呈现出成组成团的特征。

2.人流、物流、信息流聚集,构成城市的各级中心。在我们现实中的城市空间结构中和各种城市空间结构模型中,任何一个城市在成组成团的基础上,都有一个或数个吸引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聚集点。在聚集点形成一个个密度高能量大的极核。在单中心城市中则之形成一个极核,在多中心城市中则常常形成多个极核,而这些极核则根据性能的强弱程度形成等级差别和位置关系。这些极核一般由商业部门、服务部门和管理部门组成,以为居民和企业提供各种服务。

3.围绕各级中心各种职能有规律的排列。不同的城市尽管城市内部职能不同,但是有市中心向外,商贸、制造业和住宅依次有规律的排列。假定城市为单中心城市,则城市的空间结构可以看成是由数个不同等级和位置的中心组成,同心圆模式可以看成是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模式,所以本文的前提假定就是样本城市为单中心城市。

4.内涵调整与外延扩展交互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空间结构始终处于变动之中,这种变动有两种方式,即市区和城市建成区空间结构调整和城市地域的向外扩展。在这两种方式的作用下,城市空间逐步由小到大、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由简单向复杂演化。

三、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规律

城市空间结构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在一个相对的时间内它表示一种静态的结构关系,在较长时期内,则表示一种动态的地域演变过程。特别是随着现代城市流动性的增加,人口资本商品信息,以及人们的技术创造、选择要求、时尚观念等都处于不停的变化之中,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动频率越来越快。通过分析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其演变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1.长期来看,城市空间机构的演变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首先分析工业化前、工业化时期以及后工业化时期城市空间结构特征。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城市空间结构是随着社会生产力以及经济社会大发展而演变的。

在前工业化时期,城市的空间结构主要受到人为意识的控制,与城市突出的政治功能相吻合,城市空间的自发生长居于次要地位。此时城市空间形态受地理条件影响较大,且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缓慢,具有明显的封闭性,彼此间联系较少。

工业化时期城市发展的速度大大加快,规模也迅速变大,城市中出现了特定的功能分区(如,中心商务区、住宅区、郊区农业区等)。此时随着城市中社会阶层的分化出现了居住分离的局面,并且出现了郊区化的趋势。

后工业化时期,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产业的更替,单中心城市中内部空间结构从传统的圈层式向网络式演变,并且出现了多中心城市的格局,此时还出现了大都市带、都市圈的趋势。

2.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随着经济周期的发展而呈现出周期性。“城市经济的发展存在周期性,即,经济复苏阶段、经济扩张阶段和膨胀失衡阶段。”[2]城市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导致城市空间结构的变迁:经济复苏阶段以土地开发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投资活动前提展开,为经济活动的展开和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准备条件;经济扩张阶段是土地利用扩展和公共物品“瓶颈”缓解的阶段,也是城市空间结构调整阶段;在膨胀与失衡阶段,城市投资需求膨胀与城市供给之间存在的时滞导致城市经济转入萧条阶段;在萧条阶段,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失去动力,从而变得缓慢甚至停止。

3.城市空间由简单、单中心向复杂化、多中心发展的趋势。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解决了交通通讯等问题,在其上社会结构的分化、社会阶层的分化以及居住的郊区化。随着郊区人口的增多,制造业也开始向郊区迁移。随之商业、服务业、教育娱乐设施乃至众多公司、金融机构也纷纷在郊区出现,原来集中于市中心的多种经济活动也日益分散到郊区的各个中心点上,从而在郊区形成了功能完备的中心区,导致大城市出现了多中心的格局。

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中国城市正经历着各种深刻的变革。城市空间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通过人口与工业等的郊区化而发生的空间结构转型上,即由单中心、紧凑型城市结构向多中心、分散型城市结构的转化。郊区工业园区与居住区的建设、郊区与中心区交通状况的改善等是郊区成为中国城市变化最明显的地区。另一方面,城市中心区的商业和服务业等职能仍然呈向心集聚的态势,许多大城市的中心商务区已初具雏形。城市中心区与郊区成为中国城市地域中变化最为活跃的两个地带。可以预见,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随着郊区人口与经济集聚规模的逐步增大,商业、服务业也会出现郊区化现象,而城市空间结构将向多中心的功能地域演化[5]。

4.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说,城市要经历向心型城市、郊区化、再城市化的螺旋式发展缓慢演进的道路。城市空间演变最终由集聚力和分散力作用的结果:当集聚力大于分散力时,向心型城市化救起主导作用;之后由于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城市病”的出现,导致了郊区化的趋势。人口以及就业相继迁向郊区;随着郊区人口和就业密度的降低,以及城市中心的再开发,市中心的集聚力逐步加大甚至超过郊区,于是部分人口、就业回迁向市区,开始再城市化的进程。

四、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

从古至今,随着经济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城市空间结构处于不断的演变中,其影响因素很多,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城市空间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经济市场化使得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世界经济变化的主要空间结果表现为:(1)西欧、北美工业中心地带的许多城市的反工业化,呈现制造业空洞化;(2)大城市圈内部制造业和服务业离心化;(3)一些大城市成为专门的生产、处理信息和知识的世界城市化。

2.技术因素。绝对地理距离往往成为人们直接感受的生活空间的制约因素,城市有形空间和无形空间在技术的影响下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技术缩短了相对地理距离,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也相对削弱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绝对距离的承受力。交通通讯技术及计算机的发展,大大改变了城市内部的联系方式与紧密程度,地理学十分重视的距离的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促使城市空间形态由紧凑型向松散型演化的趋势逐步显化。发达的通讯技术在减小距离摩擦的同时,也促进了有必要面对面接触的重要意识决策部门更加向市中心集中。在生产方式上,以前的大批量生产的福特式向多品种少量定做生产的后福特制转化,使得制造业的区位选择更加自由化,往往趋向于城市的郊区或者区域的边缘部,以追求更加便宜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城市地域中生活条件比较好的居住区更是成为吸引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主要地区。总之,技术因素对城市空间的影响最为明显之处在于城市工业空间和居住空间的整体分散与局部聚集。

3.人口因素。人口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家庭结构的变化。现代社会单身家庭、单亲家庭等非传统家庭的比例激增,而这些而家庭所具有的非传统居住行为要求有非传统住宅和非传统的城市服务的供给;(2)人口的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家庭主义向消费主义的转变,双职工家庭增多,女性就业率不断提高,生育推迟,生育率得到有效地控制。城市空间结构受到的人口压力相对减小,但是家庭活动空间和经济活动空间时间的矛盾增多;(3)社会的老龄化。据有关研究,老年者的人均公共支出是儿童的两倍,并且老年人需要特殊的健康设施、家庭看护与特殊的交通与环境。这些需求对城市地域提出了新的要求,直接或者间接地形成了新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征;(4)生活意识的变化。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价值观的变化,人们逐渐厌倦大都市的喧闹而越来越向往田园生活,居住的郊区化发展以及今年来西方国家城市中出现的绅士化现象等对城市的居住空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4.政策因素。经济发展政策、区域政策、城市规划以及土地使用与住房分配制度、财政投资等政府政策对城市空间的形成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西方福利国家,由于税率过高,财政不足,勤劳和存款意识的衰退,出现了“生产率低且傲慢的劳动阶层”,公共部门负担较大;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政府对公共部门投资费用大量削减,这些都深刻的影响着城市的景观。西方国家为防止城市中心区衰退而通过地方公共投资建设办公楼、购物中心及住宅等成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化的重要推动力。

5.其他因素。在以上因素之外,有学者通过研究提出了影响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其他因素:行为主义认为居民迁居是内外压力作用的结果(Robson,1975)。内部压力是由于家庭收入的增加和社会地位的提高等对住房产生的新的需求,外部压力是由于住房本身的变化和居住环境的变化及邻里社区关系的变化所引起的居住社区变动的压力。当内外压力达到迁居的门槛值时,居民就会迁居。家庭状况和社会经济地位是影响欧美和日本城市居住空间结构演变的普遍因素,而民族状况是北美城市所特有的现象,在西欧和日本城市中并不明显(森川洋,1976;上野健一,1982)。在印度、加尔各答和埃及开罗的研究中发现了土地利用、宗教和文盲比率等一些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不同的因素(Herbert and Thomas,1982),而对中国城的研究中并没有发现种族因素、历史因素、城市规划和住房分配制度等成为地区分化的主要因素(誉蔚,1986;徐学强、胡华颖、叶嘉安,1989;郑静、徐学强、陈浩光,1995;薛风旋,1996)。

在以上因素的影响下,城市空间演化的动力可以概括为两种:分散力与集聚力。其中分散的因素包括:(1)远距离通讯技术的增加和高度化;(2)影响所有经济活动的区位因素的制约性下降和自由配置度的增加;(3)后方办公等部分白领工作岗位的郊区化;(4)低密度农村生活环境偏好的增加;(5)旧式交通方式的混杂和交通费用的增加;(6)经济活动的国际化。与此对应,集聚的因素包括:1)特定经济活动中面对面接触的必要性依然存在;2)能源费用的上涨和能源供给的不确定性;3)反技术态度的出现;4)贫困化城市下层居民的残留;5)绅士化现象(部分中产阶级的向内城回迁);6)高度远距离通讯技术对不富裕阶层来说难以利用,或者十分昂贵(Knox,1987)。

因此,“城市空间结构是由集聚经济所产生的吸引力与集聚不经济所产生的排斥力共同作用的结果”[2]。分散力和集聚力的相互作用,再加上经济状况和历史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多样性的城市空间结构,既包括城市内部空间,也指城市体系空间。对于一个城市圈来说,有中心区与郊区之间的集聚与分散的力学变化,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有中心地带(大城市圈)和边缘地带之间集聚与分散的力学变化。

参考文献:

[1]范瑛.试论城市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J].天府新论,2001,(3).

[2]江曼琦,等.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经济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89-123.

[3]赵伟.城市经济理论与中国城市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商业活动,空间结构,比较

城市商业活动空间结构研究框架

城市商业活动空间结构,笔者认为就是城市商业活动中供给与需求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关系在商业业态及其等级、规模、组织等方面的空间体现。它包含有两重含义:一是内在的研究客体是供给和需求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关系,具体来讲就是各种商业业态和细分市场在区位、规模、服务、形式和总量上相互决定过程中的协调和冲突关系。二是外在的表现形式是各种商业业态的功能、规模和等级空间网络结构。这样既沿袭了我国城市商业活动研究的传统,又根据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兼顾了消费需求因素在城市商业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仍将二者研究的重点放在总量、功能和空间等级结构分析方面,在发挥地理学系统、整体和综合研究优势的同时,又使之具有实体性和可操作性。

中外城市商业活动空间结构研究

一、中国城市商业活动空间结构研究特点。研究主要是以杨吾扬教授为核心,研究的主流是关于商业区位论和城市区位论之基石――中心地理论的实证研究。杨吾扬教授以北京市为例,系统地从城市地域结构和商业中心地结构两方面展开了城市商业网点的研究,阐述了北京市历史地域结构演变、人口和通达性分析、城市空间发展趋势等方面对北京市商业中心的各种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北京市商业服务业的形成机制、空间结构从中心地理论的角度进行了讨论,并利用中心地理论六边形空间等级结构模型对北京市商业中心做出中长期的预测和模拟。结合他自80年代以来在中国城市开发和区域规划所进行的研究以及取得的成果,又一次成功地通过了对北京市商业服务业的中心地理论的试验性研究。

(一)内容和形式上与商业地理学研究形成鲜明对比。在杨吾扬教授的倡导下,80年代初我国地理学界开始数量运动,为城市商业活动空间结构研究的深入、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所以,我国城市商业活动空间结构研究在论证方式、中心地理论的实证性研究、指标体系建立、数量方法应用等方面都与同时期的以产品为区域描述为主要形式的商业地理学形成另一个鲜明的对比。

(二)城市内部商业中心的研究是主流。对城市内部各级商业中心的研究是我国城市商业活动空间结构研究的主流。该领域的研究除扬吾扬教授外,还有诸多专家学者对北京等各大城市商业中心的区位格局及发展趋势、中心商业区进行了分析。在商业中心等级和功能的确定上,逐渐由过去的经验性认识向多因子的综合数量分析过渡;在具体研究方法思路上,首先是根据历史记载和现有经验确定某一地域是商业中心,接着确定其等级职能,然后在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进行解释或分析,最后一般都归结于中心地理论正六边形的空间等级规模结构,或者对城市商业中心的发展提出规划管理上的引导性建议。

(三)由热变冷,又逐渐升温的研究发展历程。从80年代起,杨吾扬开展了包括城市内部商业活动空间结构在内的城市空问地域结构的综合性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试运行,房地产市场的开放,零售商业投资急剧膨胀,城市商业迅猛发展,造成总量的过剩和激烈的竞争,但新的管理方式和思路还没有完全理顺,对出现的一系列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缺少相应的对策。特别是出现了学术研究队伍的断代现象,城市商业活动空间结构的学术研究就陷入一个茫然和相对停止阶段。面对现实愈来愈强烈的要求,学术界终于打破了多年的沉默。目前杨吾扬教授正在组织科研力量,抓住商业普查和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机会,同时通过国际合作,与国外同行们一道总结全球商业活动空间结构的一般规律和地域差异,将该领域的研究推向新的高峰。

(四)对资料的要求程度越来越高。数据、资料是进行商业活动空间结构研究的关键。由于商业普查工作的滞后,诸如商业活动类型、规模、效益、区位、时间以及交通和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等深度资料,必须由研究者自己组织资金和力量进行大规模的实地调查,结果难保理想。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字管理的普及,我国各级政府也逐渐重视起数据资料的统计和调查工作,并在信息的储存载体和传输手段上日益现代化,从而为深入开展城市商业活动结构研究奠定了基础。此外,研究基本没有涉及居民消费活动领域。

二、国外城市商业活动空间结构研究。国外此项研究比较成熟,尤其是伴随着商业区位论的发展,研究成果可谓是汗牛充栋。笔者认为,根据国外研究空间等级和研究对象的差异,分为城市商业地域结构、城市商业空间结构和商业中心内部结构二种形式。商业地域结构是根据特定地域单元与整体空间系统的对比关系,以特定地域单元为基本单位对某商业要素空间或全商业要素空间所进行的一种模拟,重点在于商业地域类型的划分和商业地域结构的说明和解释。商业空间结构研究以中心地理论为研究基础,主要通过各级商业中心对城市空间进行抽象,是对现实空间的一种概括和表征,重点在于商业中心的界定和对空间类型结构演替过程的解释。商业中心内部结构研究是在微观地域范围内的商业类型和组织规律,理论根据主要是地租理论、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根据不同商业活动单位的竞标能力来研究商业中心内部商品服务职能的构成和分布规律以及商业中心的演替过程。

西方国家关于消费者行为研究已经相当成熟,且多数已经模型化。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关于“智能图”和“活动空间”的研究以及Potter的“消费者知觉、行为与零售区位模型”等。商业活动空间结构研究制度框架指的是根据影响城市商业活动空间结构的因子体系组成及其结构所建立的一种制度性的研究体系,从整体系统角度考察整个城市商业活动空间结构框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J.A.Dawson的“零售地理研究制度框架”和K.Jones与J.Simmons的零售环境研究体系。

西方国家的研究特点及其与中国的简单对比

一、研究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长足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来在市场经济、城市发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为城市商业活动空间结构研究奠定了基础。研究内容的广度体现在笔者总结归并的上述商业活动地域结构、商业活动空间结构、消费者行为及模型化研究和商业活动空间结构研究制度框架等几个大的方面。在深度上,一个是微观的实体领域,如商业中心和CBD内部空间地域结构、商业街的地价模型;一个是消费者行为的决策过程,如意象图、MDS模型等;一个是等级类型商品的消费特点;再一个就是从多个方面对中心地理论做了大量的修补和发展。

我国城市商业活动空间结构研究的主体主要集中在对中心地理论的试验性研究,这也是我国的研究传统和优势所在,而其他相关研究还没有形成特色和固有优势,而是对境外方法或相关领域的研究方法的引用,如CBD的界定和划分、城市商业地域结构研究和营销的空间过程等。

二、模型化是一大特色。基于雄厚的经济基础、持续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科研队伍、详尽的统计分区和商品统计调查资料。西方国家城市商业活动空间结构研究深入发展的结果是研究成果的模型化。在诸多模型中,比较著名的主要有中心地空间等级模型、商业中心内部结构模型、Berry的商业地域结构模型、Potter关于消费者行为决策的空间利用场和Golledge的锚点模式、消费者行为模型、Dawson的研究制度框架等。在我国无论是供给层面、需求层面,还是研究制度框架方面,城市商业活动空间结构研究的模型化进程正处于萌发阶段。

三、对中心地理论的补充和发展。从商业活动供给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对其原创理想环境条件的质疑和具体化,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况总结新的空间等级结构模式,如Beavon关于如果中地论能够在都市水平的中心地应用;Berry关于芝加哥的三种城市商业区类型的地域结构和“第三产业活动理论”等。森川洋[日]在城市内部商业空间结构研究过程中,不仅仅用设施等指标计测和划分商业中心地等级体系结构,他还使用城市居民购物调查资料,以购物依存率的大小划分出不同层次的商圈结构。通过对商业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所形成的商业中心地等级体系的对照,得出破市内部的不同等级的商业中心呈现出一种镶嵌结构。

我国学者在城市商业活动空间结构研究方面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从商业中心的角度对中心地理论进行实验性的研究,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方法结构体系。但关于商品类型细化与市场细化以及消费者行为等方面的研究还没有开展,造成了这个领域的研究空白。

四、完整的研究方法体系。城市商业活动空间结构研究从Reilly提出零售模引力模式(1931),Christaller(1933)和Losch(1940)开创中心地理论开始,就基本继承了近代区位论的研究传统,并进一步得到数量革命的促进,归纳和演绎方法并举,逻辑推理分析由通向科学的“培根式”路线发展到通向科学解释的可供选择的路线。在研究范围上,由简单“中心对”之间的市场区划分(界定等潜能位置)、Reilly零售引力模型和Converse的断裂点公式到考虑“全中心”的Huff商圈模型、Lashmanan和Hansen的购物模型等。在应用统计方法上,由社会物理学派对引力模型简单的双因子统计分析发展到中心地界定和商业活动地域研究中的多因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其中有对现有空间地域结构的统计和模拟方法,又有以公共服务设施最佳区位配置非线性规划方法;随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GIS技术已经逐渐应用到城市商业活动空间结构研究领域。另外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就是商业活动空间结构研究资料的实地调查方法,其中关于消费者行为调查已经形成两个有效的方法,即中心调查法和周边调查法。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广场景观;整体性;设计

一、城市广场和城市空间的关系

城市广场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空间形式和空间内涵上,都反映着一个城市特有的景观特色和文化风貌。它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城市广场使城市空间的整体性得以强化。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空间的构成元素,由于其特定的空间构成方式,成为城市空间内部张力的发生器,使城市整体空间结构得以强化,并为其建立空间秩序提供保证。②城市广场使城市空间的连续性得以加强。城市空间的连续性要求通过一定的中介,按一定的层次、等级及结构来组织空间。城市广场作为一种中介,使各种城市片断被组织到城市空间网络之中、并使之具有地段特性。③城市广场强化城市空间的社会文化特征。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空间构成的节点,对城市空间的支配作用使其成为社会文化表现的首选场所。它的形态是特定时期社会生活作用的结果,代表着一个时期城市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反映特定地段的地域人文特征[1]。

二、城市广场景观的整体性设计要求

城市广场设计、城市空间设计、公园设计、建筑设计、社区中心设计等作为城市设计的一部分,有着其各自的设计要求和内容,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注重城市整体性环境,优化城市环境质量[2]。因此,在城市广场设计时,应该注重城市广场环境的整体设计与城市设计的结合。综上所述,城市广场景观只有在城市整体空间环境中设计创造,才能实现完美的效果。那么广场与城市整体空间的协调统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广场与周围建筑环境的协调统一

城市广场的结构一般为开敞式的,组成广场环境的重要因素就是其周围的建筑,结合广场规划性质,保护历史性建筑,运用适当的处理手法,将周围建筑环境融入广场环境之中,十分重要。建立在卢浮宫广场中心的玻璃金字塔,是广场与建筑环境完美结合的典范。设计中,建筑师贝聿铭在解决与传统建筑的协调与统一问题上,并没有仿造传统,而是在广场上设计了显眼却不突兀的玻璃质地的金字塔,既解决了功能上的采光问题,又在形式上似一颗巨大的钻石镶嵌在广场上。不但没有破坏卢浮宫原有的建筑艺术形式,而且增添了卢浮宫广场的整体性和魅力。设计师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和谐、统一地组合在一起。

(二)城市广场与街道的协调统一

城市广场与街道在形式上、组成上有很多必然的联系,它们的协调与统一是构成广场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设计时根据广场与街道的性质,在城市历史文化、地域特征、城市空间、建筑造型、交通组织及步行区域划分上,都需统一考虑。在街道与广场的协调问题上,可增添一些人性化点缀来强调,如路灯、广告、布告栏、展示牌、钟塔、喷泉、雕塑等环境小品设施。另外,还要注重植被、色彩、铺面、材质、标牌、照明等元素的相互协调。

(三)城市广场与整体环境在空间、比例上的协调统一

城市广场的比例设计一般是根据广场的性质、规模来决定的,广场的结构一般都为开敞式的,组织广场环境的重要因素就是其周围的建筑。一般比较合适广场宽度介于周围1倍建筑高度与2倍建筑高度之间;在广场内部尺度设计时,注意到其中的踏步、栏杆、人行道的宽度及停车要求等内容,要符合人与交通工具的尺度。同时,广场的比例、尺度也受材料、文化结构的影响。和谐的比例与尺度设计,不仅可以增添人们在其中活动的舒适度,也可以给人带来美感。

(四)城市广场与交通组织的协调统一

城市广场的人流及车流集散,及其交通组织是保证其环境质量不受外界干扰的重要因素。其主要组成部分有城市交通与广场的交通组织和广场内部交通组织。

城市交通与广场的交通组织上,要保证有城市各区域到广场的方便性。例如:在广场周围的适当区域街道建立步行街,在步行街结束点位置,充分考虑人流车流集散,并且可以通过设置地铁等站点,扩大步行规模。在广场内部的交通组织上,由于人们以游览、交流及休闲娱乐等为主要内容,结合广场的性质可以少设车流,形成良好的内部交通组织,使人们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拥有欣赏广场的场所及交往机会。

三、城市广场整体性设计内容

整体性使广场景观融于城市大景观之中,有着统一的和谐美。广场整体性包括功能整体和环境整体。

功能整体是指一个广场应有其相对明确的功能和主题。那么就要求广场有准确的定位和广场与广场之间也要相互协调统一。对于处在具体城市空间环境下的广场性质的定位,需要深入而细致的把握其具体城市的性质、规模,城市空间结构与空间形态,历史文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合理的广场性质定位。广场定位涉及到居民户外活动条件的均好性、城市空间结构与机能的整体性、城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等方面。另外,在广场与广场之间的协调统一中,无论是不同功能广场之间的设计,还是整体广场各个空间之间的设计,都不能单纯的分割,而应本着整体的设计原则。在确定广场主要功能的基础上,辅以配合的次要功能,做到主次分明,井然有序、特色突出,特别是不能将不同性质的广场设计混淆。

环境整体是指广场的建设要受到城市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与影响,环境整体要求考虑广场环境的历史文化内涵、时空连续性、整体与局部、周边建筑的协调和有序变化等问题。特别是改造、更新历史上留下来的广场时,要妥善处理好新老建筑的主从关系和时空接续问题,以取得一个统一的环境整体效果[3]。如,北部湾广场是一个综合性的城市中心广场,其空间形态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体现在:突出中心的整体格局,统一协调的空间层次,在将基地周边环境充分理解之后,顺应周边环境之良好视廊和流通路线,使广场不同空间有机地组合起来,创造整体性效果的广场空间形态。以广场平面形态构成力求简洁、自然、整体,通过运用大曲线、大折线和多变的线形组合,达到平直和柔缓、均衡与飘逸的和谐形体特征,体现了大尺度广场强烈的整体感和视觉效果[4]。

结 语

城市的广场在城市整体空间环境中扮演着多种角色,它的设计虽然只是城市设计的一个方面,但在城市中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城市的总体布局和环境质量密切相关。现代城市广场只有在城市整体空间环境中创造,才能产生完美的建构。

【参考文献】

[1]王富臣.城市广场:概念及其设计[J].华中建筑,2000(04).

[2]李进颖.论文化广场环境设计[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7(4):16-17.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范文第4篇

关键词:西方城市空间规划演变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及演变

城市空间结构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对象,由于各个学科的研究角度不同,难以形成一个共同的概念框架。尽管如此,许多学者对于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Foley和Webber是试图建构城市空间结构概念框架的早期学者之一。根据Foley(1964年)的观点,城市结构的概念框架应该是多层面的。首先,城市结构包括三种要素,分别是文化价值、功能活动和物质环境;第二,城市结构包括空间和非空间两种属性,城市结构的空间属性是指文化价值、功能活动和物质环境的空间特征;第三,城市空间结构包括形式和过程两个方面,分别指城市结构要素的空间分布和空间作用的模式;Fo1ey认为,尽管每个历史时期的城市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一历史时期,城市结构的演变还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有必要在城市结构的概念框架中引入第四层面,即时间层面。

基于Foley的概念框架,Webber(1964年)的论述限于城市结构的空间属性,包括形式和过程两个方面。城市空间结构的形式是指物质要素和活动要素的空间分布模式,过程则是指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各种交通流。相应地,城市空间被划分为“静态活动空间”(adapted space)(如建筑)和“动态活动空间” (如交通网络)。

Bourne(1971年)试图用系统理论的语汇使城市空间结构概念的表述更为严密。Bourne认为:第一,系统理论强调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正是城市空间结构的本质所在;第二,系统理论的中性立场使之能够适用于不同的观点和理念。

除了Foley和Webber提出的城市要素的空间分布和相互作用,Bourne把它们的构成机制作为城市空间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城市空间结构概念的一个重要发展。对此,Harvey(1973年)作了更为精辟和明了的论述:任何城市理论必须研究空间形态和作为其内在机制的社会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他认为:传统的城市研究受到社会学科的方法和地理学科的方法之间的学科界限的束缚。社会学科的城市研究仅强调社会过程,而地理学科的城市研究只注重空间形态。Harvey指出,城市研究的跨学科框架就是在社会学科的方法和地理学科的方法之间建立“交互界面”。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框架

社会过程是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内在机制,社会关系则是导致社会过程的根本动因。因此,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必须建立在社会关系的构成范畴和社会过程的空间属性的理论基础上,运用社会学科和地理学科相结合的方法。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还必须建立在对于社会过程的空间属性的认识基础上。空间相对论认为,空间并不是具有实质的物体,只是作为自然实体和社会实体之间的(空间)关系而存在。根据社会科学的现实主义哲学,社会实体(即社会群体及其关系)具有导致社会过程的内在因果机制,由于社会实体总是存在于时空之中,其因果机制在具体过程中是否以及如何得以实现,取决于社会实体之间的时空关系。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实体之间的空间关系是影响社会过程的一个重要外部条件。

三、西方大城市空间结构思想演变

80年代以来,西方大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三个主要特征是城市中心的全面复兴,内城的局部更新和郊区的继续发展。

从50年代开始的“郊区化”导致相当数量的人口和产业离开城市中心地区,70年代的数次经济衰退更加剧了城市中心的萧条。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国家的产业结构从以制造业为主导到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后工业化”转型过程,城市的商务、零售、娱乐和休闲功能日益显突,中心地区的独特建筑环境、传统历史文脉和浓郁文化氛围成为地区发展的潜力所在。为了使这些发展潜力得以实现,政府部门必须创造良好的环境,吸引私人部门的投资。

从80年代开始,城市中心地区成为西方大城市复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基础设施、修复历史建筑、整治荒废土地和美化环境面貌。政府的这些措施带来积极的“外部效应”,有效地减低了私人部门的投资风险和开发成本,使城市中心重新成为各种资本(包括跨国资本)的重要投资场所。

作为“后工业化”的宏观经济转型过程中,各级公共部门(包括地方和中央政府)和各种私人部门(包括本国和跨国资本)之间合作的结果,城市中心地区重获生机,展现出集商务、零售、文化、娱乐和休闲活动为一体的“后工业”城市景观。特别是城市中心的商业步行街区和滨水地带,往往被作为城市复兴的成功标志。

内城(inner city)是西方大城市中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最为集中的地区。80年代以后,尽管各级政府投入不少资金,但相对于内城问题而言,只是杯水车薪。由于内城并不具备在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城市中心所特有的发展潜力,对于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的私人部门投资缺乏吸引力,政府的各种措施也就显得势单力薄了。当然,这并非认为内城地区是一事无成。内城的主要变化是物质更新而不是经济复兴。即便如此,内城的物质更新也只是局部的而不是全面的,因为有限的公共投资只能是用于局部地区的环境整治和住宅改造。

在被资本所遗弃的情况下,内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公共投资。围绕公共资源配置的社会冲突成为内城更新的主要机制,表现在两个空间层面上,各个城市和各个社区之间相互竞争,为本地域争取更多的公共投资。公共资源配置具有地域特征,政府的公共投资计划通常是根据地域来界定的,如以城市为单位的财政开支预算和以社区为单位的公共设施配置(Cox,1979年)。并且,公共资源配置往往带来“零和”(zero-sum)的结果,一个地域的“获得”是以另一个地域的“失去”为代价的。对于公共资源配置的理解不仅是“哪个社会群体得到(或失去)了什么”,而且是“哪个地域得到(或失去)了什么”。因此,在围绕公共资源配置的社会冲突中,各种社会群体的共同利益是建立在地域(无论是城市还是社区)的基础上,被称作地域联盟。成功的地域联盟能够广泛地动员地域内的不同社会群体,对政府施加各种压力(如游说、集会、请愿和舆论等)(Cox和Johnston,1982年),为本地域争取到更多的公共投资,内城中获得更新的地区往往就是如此。

与城市中心复兴和内城更新相比,郊区发展的内在机制比较单纯。尽管大规模郊区化的时代已经过去,西方大城市的郊区发展仍然持续着,“带有花园的独立式住宅”已经成为广大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居住偏好,只是“雅皮士”们反其道而行之,钟情于城市中心的历史街区。因此,西方大城市的郊区发展始终是各种资本的重要投资领域,也仍然被作为城市物质环境建设中资本积累的典型例子。与城市中心地区的复兴相比,郊区发展是由市场机制所驱导的过程,而不是政府干预所促成的。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景观生态网络;空间模式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城市景观生态网络研究是最近数年城市景观生态发展的重要课题。城市景观生态网络空间模式城市区域设计,可以在城市绿地规划,生态城市总体规划中起到指导方向和总揽全局的特殊作用。国内许多学者尝试将景观生态网络与景观生态格局进行融合,创建出理想的景观生态空间模式。根据实际研究与分析,景观生态网络与城市规划设计是构建生态化城市重要的理论实践基础。

一、城市景观生态网络及基本形态特征

城市景观生态网络是一个生态系统空间,涉及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诸多方面,是经过多方环境融合重组后所形成完整的城市系统。城市景观生态网络具有开放性、不稳定性、协调需求性、高度聚集性的系统特征。

在城市景观生态网络中,形成网络的重要环节就是结点。当结点处于生态网络向外延伸的源头位置时,会形成具有向外扩散特征的景观生态网络形态;当结点处于生态网络向内部收拢的凝聚位置时,会形成具有向内紧缩特征的景观生态网络形态;树枝状网络形态是因为扩散或聚集的水流而构成,此形态的分支现象频繁出现在基质遇到堵塞的位置,从而导致出现分支状况。直线网络和不规则网络,往往是因为横轴力度柔弱,并同时受到多角度的力量牵制,而形成力量僵持形成的特殊形态。

通过对这一理论获的进一步剖析,经分析表明:分支网络形态和环形网络形态是不同驱动力下的城市景观生态网络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

基于景观形态特征的空间生态网络,根据景观形态特征的分析,学者们总结出八种城市景观生态网络类型。

①“项链类型”是城市道路、灌木、管线廊道、河流等典型环境的线性模式。

②“图样细胞类型”是构建“项链类型”的区域单元的基本模式。

③“蜘蛛类型”是经由一个中心结点,并且向四周扩散出多条连接线,与附近景观元素组成整体的模式类型。

④“十字架类型”是由四个分散的极性键连接到中心结点的分散性结点。

⑤“卫星类型”是一种独立景观元素构建而成,由一个结点与一条连接线组成的模式类型。

⑥“网络模式类型”是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规模景观元素,反复连接后构成的模式类型。在此类型中存在结点所延伸出的连接线数量基本相同的现象。

⑦“枝状类型”是以一处景观元素为中心,通过中心景观元素向两侧分别延伸出不同的连接情况。其中延伸出的一侧,仅与一种景观元素向连接;另一侧延伸出的连接线却同时与数个不同景观元素向连接,形成一种树枝状的网络结构类型。

⑧“刚性多边形类型”是以四个景观元素或更多的元素结点,共同连接在一个结点处,并且形成一种类似多边形的网络结构类型。

二、城市景观生态网络的典型图式

构成城市复杂网络和基础景观元素图示的最基本条件是城市景观生态网络形态。在多元化的城市景观生态系统中,不同的作用机制和不同的景观空间,都将想成千差万别的基本结构模式,从而相互融合成为更具复杂性的综合性网络结构模式。

1.市域尺度上的水景树空间生态模式

水景树在空间形态上是枝状模式的典型表现形式;纵向纬度是其主要延伸空间网络的表现形式,水景树的生态模式在空间形态上具有向两个方向展开的特点。

一个方向是生态网络结果形成大范围的区域:水景树通过完整的空间构造,在大范围的区域中保持完善的生态循环布局。利用河流的网络空间,实现对空间范围内的功能性空间进行规划和优化建立。

另一个方向是河流系统在城市内部的空间网络:不同的城市都存在不同的河流等级,并且在城市的内部构建与城市融为一体的河流水系网络空间。在河流水系对城市空间重新进行分割和规划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城市多样化的镶嵌状态的土地元素,并且在城市功能区的自然空间中奠定最终格局分布。这样的河流系统空间网络,对城市的生态规划起到奠定基础的作用,因为土地元素是自然景观的承载体,河流系统空间网络对土地元素的重新规划,实际上也直接将城市的生态规划进行一次划分梳理。

水景树空间网络,在形成区域生态连接,构建完整生态格局的同时,对自身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也存在一定的需求。

①城市内部各级水系需要保持连续性以及完整性。

②城市内部各级水系需要建设不同程度的生态缓冲区域。

③城市内部各级水系需要与公共休闲空间以及城市防灾避难空间进行连接。

2.平原城市半自然景观为主的交叉网络

进行平原城市半自然景观为主的交叉网络探究过程中,参考下图有利于进行参考与分析

平原城市半自然景观为主的交叉网络示意图

图中结点分别代表不同景观元素:RV代表河流;F代表农田;H代表灌木S代表森林。在图中,灌木景观元素围成的农田形成典型的蜘蛛空间模式。即图中心位置的F结点所连接形成的空间结构。图中,一个独立的结点H与基质相连接形成孤立的灌木丛;而另一面则出现大面积相互交错形成的灌木丛农田,即F结点形成典型的卫星空间模式。在结点FP向侧连接的河流与向右侧其它景观元素所相连构成的是枝状空间模式。

通过对图进行分析,该城市的空间结构以农田为中心,采用农田、灌木、森林景观元素,借助河流形成的大面积湿地,构建城市与农田的生态通道的方式,来达到城市郊区与主城区的生态缓冲空间上的效果。

3.岛屿城市的生态网络

进行岛屿城市的生态网络探究过程中,因为岛屿与陆地的自然环境差距巨大,所以岛屿生态空间具有特殊性。在岛屿的特殊生态空间的分析研究中,例如: A与B两个岛屿没有封闭环境的形成,而假设生态网络B的主要通道形成闭合,那么B生态网络空间将逐渐形成C。以C的生态网络为基础机构,通过有效的连接在规划方式,可以将C构建成具有复杂性的生态网络D。在D的基础空间结构上,根据实际情况将廊道分散,分别延伸连接到各个道路,形成整体相互连接的生态网路E。

通过分析,A至E的生态空间改造过程可以得出,在完善岛屿城市的生态网络规划中,要将岛屿中的不同元素结点进行充分的连接,促使岛屿城市的生态空间获得不断的完善与发展。

结语:通过对城市景观生态网络及基本形态特征的分析,获得生态网络空间的特点及规律,为城市建设和景观设计提供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云才.景观生态规划原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