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产业论文

文化产业论文

文化产业论文

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1篇

我国文化资源异常丰富,是文化资源大国,但又是文化产业弱国,实现文化产业化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文化产业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政治进步和综合国力增强的推动力量。

1.文化产业化是发展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

当今中国,广大人民温饱问题已经解决,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提到议事日程。管子说:“衣食足则知礼仪,仓廪实则知荣辱”。江南一带“堂前无字画,不是旧人家”的民谚,也反映了人们物质需求满足以后,便开始追求精神需求的满足。特别是“五一”、“十一”长假,上千万人参与休闲旅游的情况,就说明了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享受着过去只有少数富人才能拥有的闲暇,生活的内容向更高级的精神消费提升。根据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收支抽样调查,在总消费支出中,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的消费支出比重,1985年为8.2%,1999年已提高到12.3%,并且,随着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大众文化消费也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趋势。

中国文化要成为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体现出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在塑造先进文化的过程中,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一样,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文化产业化加快了文化迈向现代化的步伐。发达国家的文化,都是伴随着产业化的过程走上现代化的发展道路的。可以说,文化产业化是文化面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产业化促进了现代科学技术向文化的各个领域的渗透,促进了精神产品生产过程的现代化,使文化作为精神生产活动能够生产出满足现代人需要的精神产品。目前,在文化领域已经或正在形成的科技产业、大众传播业、艺术产业、休闲娱乐产业、体育产业等都体现出了明显的时代特征。与文化事业相比较,文化产业能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引领人们的文化消费时尚。比如互联网是现代人享受、消费文化产品的最具时代气息的新手段。它可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精神需要,如帮助人们进行网上阅读、信息传递、心灵交流、接受教育,通过网络游戏进行娱乐等。它把科技产业、大众传播业、艺术产业、娱乐休闲产业等方面的文化成果集中起来。可以说,互联网是由这些文化产业共同建立起来的。没有文化产业提供支持,互联网这样一个现代文明的标志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基础。

其次,文化产业化有力地推动着我国文化走向世界。世界上许多标志性的文化现象都渗入了产业化的因素。奥运会是世界体育文化的最高殿堂,北京能够成功地申办2008年奥运会是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大手笔,是政府行为和商业运作的结果。没有产业化提供商业支持,单靠政府行为是根本做不到的。在表演艺术方面,一些商业性质的文化机构,把我国的传统艺术、民间艺术、现代的优秀艺术成果介绍到世界各国。

再次,文化产业化能积极地引导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充分体现文化的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文化发展的方向性蕴涵在它的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当中。民族性使世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科学性使文化摆脱愚昧,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大众性塑造了大众文化,使文化发展更加具有方向性。大众文化产品的社会需求量大,消费人群广泛,传播的速度快,消费需求随社会环境的变化而经常改变。正是由于大众文化具有这些特点。所以,单靠政府去引导大众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很难做到的。只有通过产业化,引入市场机制,进行商业运作,才能实现供求关系的平衡。文化的大众性的发展方向才能更加清晰地体现出来。

2.文化产业化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社会经济向前发展的有效动力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的经济发展战略,特别强调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现代服务业大体相当于第三产业,其中包括文化产业。在我国现有的产业布局中,第三产业的发展还不充分,而在第三产业中,文化产业又是相对薄弱的环节。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除了第一、第二产业及其内部各部门之间要进行调整之外,还应该通过发展文化产业等途径来加大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其运行质量。文化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发达国家表现得十分明显,在我国也已经显现出来。美国的影视业已经成为全美国居于前列的创汇产业,可以与其航天工业、航空工业、现代电子工业并驾齐驱;英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平均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两倍;日本娱乐业的收入与汽车工业的产值大体相当。在推行积极财政,以消费拉动需求,进而带动社会经济总量增加的政策环境下,我国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刺激了国内消费需求。据统计,我国2000年实际文化消费总量为800多亿元,到2005年达到6000亿元。这两个数字之间的差是5200亿元,这意味着从2000年到2005年这5年间,我国的经济增量当中有5200亿元是由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的。同时,化消费总量的增加也引起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它会使我国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继续下降,进而使我们离完全意义的小康社会更进一步。

3.文化产业化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助推器

文化作为精神产品,它首先表现为政治法律思想。政治法律思想及其相关的政治舆论、政治信息作为文化产品在社会政治制度建设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政治法律思想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先导,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的依据,它影响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水平,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进程。文化产业能够提高政治法律思想以及政治舆论、政府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内在质量,保证政治制度建设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进而提高政治的文明程度。比如现代大众传播业、出版业已经走上了产业化道路。它们除了承担着社会公共舆论信息的传播任务之外,还承担着社会政治舆论的传播任务。传播的内容就包括政治法律思想。由于大众传播的介入,政治法律思想以及政治舆论、政治信息的公开程度增强,使它们的真实性、健康性更能得到保证。随着大众传播产业化水平的提高,传播技术和手段的发展进步,传播范围的扩大,社会舆论、政治舆论的公开、公正程度的加大,不健康的舆论信息将被有力地阻挡在传播路径之外。这将会提高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公民的民主与法律意识,提高政府行政的透明度,推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走向民主与文明。

4.文化产业化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综合评价指标,它是一个国家各方面实力的总和。在这个评价指标体系当中,不仅包括政治实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外交实力,也包括含有科学技术在内的文化实力。文化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不论在人类的发展历史当中,还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国力的竞争始终都表现为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军事实力和文化实力的竞争。

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达国家不仅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施加巨大压力,而且还在文化上利用其发达的文化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渗透。甚至一些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上推行强权的同时,也不断地推行他们的文化霸权。

与霸权文化的渗透力相比,发展中国家抵御外来文化入侵的能力较弱。其原因在于文化产业化水平不高,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差,制约了文化国力的提高。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随着文化产业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大量文化产品在发达国家被作为工业产品生产出来或被直接作为精神商品投入消费领域,中国文化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压力与挑战越来越大。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们还将面临如何应对文化霸权的问题。我们要提高综合国力,除了其他方面的竞争力要继续保持不断增强的势头之外,还必须加快发展包括科技在内的文化产业,提高科技文化的国际竞争力,进而促进综合国力的提高。

二、文化产业化的内涵

所谓“文化”,人们通常是指作为意识形态的精神文化。它包括科技、教育、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旅游等部门的活动及其产品。“文化产业”,就是以创造和销售某种文化观念、文化符号和文化服务为主的产业。“文化产业化”,用一句通俗简单的话说,就是文化走向市场,把文化当产业一样经营。说白一点,就是用文化来赚钱,然后再用赚来的钱发展文化。

文化产业的崛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未来学家沃尔夫·伦森说:“人类在经历狩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之后,将进入一个以关注梦想、历险、精神及情感生活为特征的梦幻社会。人们消费的注意力将从物质需要转移到文化需要,从科学和技术转移到情感逸闻趣事。”这就是说,一个以满足心理需要、文化需要为主体的新世纪正在崛起,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人们在基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以后,就更多地关注文化上、精神上、心理上的需要。即使是物质上的衣、食、住、行需要也大大文化化了。比如穿衣,不再讲结实、耐穿,而是更多关注美丽、时髦和品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这叫“经济文化化”。在经济文化化的同时,要求文化经济化,即文化进入市场,文化进入产业,这就是“文化产业化”。

如今,“文化产业化”已成世界潮流。当今世界,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以日本为例,1995年娱乐业一项生产经营收入就高达35万亿日元,超过当年日本汽车工业的总产值。美国的文化产业就更发达,1996年仅版权产业的产值就达4250亿美元,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6.7%。美国的视听产品,是仅次于航空航天的第二大出口产品。《泰坦尼克号》一部影片的年收入高达几十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好几个大企业的年收入总和。美国的《读者文摘》,已发展成为年收入20亿美元的国际性大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有了长足进展。据统计,1999年全国文化市场产业单位已达27万多家,从业人员113.4万,固定资产价值315.7亿元。但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当中,文化产业还处于低迷状态。以1998年的统计为例,全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的0.75%,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33%,从业人员仅占就业人数的0.4%。而英国的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2倍,从业人员占全国总人数的5%。在我国现有消费结构中,文化消费只占3%,仅是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1997年我国实际文化消费总量大约为650亿元。到2005年我国文化产业的消费能力达6000亿元,增长空间极大。数百亿元的实际消费量与数千亿元的潜在消费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说明在21世纪,“文化产业是财富之源”一点不假。

[摘要]文化产业的崛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文化产业化”已成世界潮流。我国是文化资源大国,又是文化产业弱国,实现文化产业化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关键词]文化产业化必然性

参考文献:

[1]周莹张志勇:发展文化产业化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客观需要.理论观察,2004年第2期

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2篇

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为旅行者提供学习的平台,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文化、古代文明。可以说,历史文化是文化遗产旅游的的本质,遗产只是文化的载体。换而言之游览者通过对文化遗产的游览中在不对文化遗产造成损坏的基础上,依旧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文化遗产资源,都能成为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这些资源特征如下:

(一)稀缺性

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具有稀缺性,因为它们是历史积淀的成果。正因如此,它们不可能被大规模复制、生产。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以其自身的历史厚重感,反映着当时历史时期的审美特征、建筑风格、社会民俗等文化信息。这些都是它们弥足珍贵之处。比如说,江南的苏州园林代表着我国明清时期古典园林的特殊风味,这些都是无法复制的古色古香。这是在其它资源中无法体会到的历史风味。这也说明了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稀缺性。

(二)不可复制性

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它的不可复制性。它们一旦受到破坏,几乎再也无法修复。比如说,我国北京的古城墙遭到拆除之后,很多就再也不见了,北京的历史韵味就稀薄很多。因为受到空气污染影响,泰姬陵由白变黄,美感大减。2001年,世界文化遗产巴米扬大佛被炸毁,一座1500年的文化遗产就这样消失不见。这些惨痛的事实都在告诉我们,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不可复制性。

(三)美学性

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艺术造型,也深受特定历史年代的审美趣味、建筑风格的影响,这些都是古代文化的样本。比如说,秦始皇陵兵马俑具有规模宏大,动静结合,形态逼真的艺术特色,表达了秦代威武宏大的文化气魄。它的美学性还因为不同地理区域造成的差别。比如说,同样是古典园林,北方园林更加富丽堂皇,南方苏州园林更加精致婉约。这些不同提高了我国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美学性。

(四)传承性

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具有传承性。只要保护得当,避免人为破坏,它就能够传承多年,成为子孙后代的财富。我们今天能够观赏的故宫、长城、孔府、布达拉宫等都是经过历史风尘保留至今的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我们应该在开发这些旅游资源的同时,更要注重保护。毕竟,它们记录着发展和变迁,是先人留给我们的财富。

二、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含义及其价值研究

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他们通过参观客体资源,通过各种媒介用来收获旅游价值。这种价值多种多样,可以是娱乐休闲、探亲访友,也可以说商务考察、学习文化等等。针对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会有很多研究标准,而资源要素层面划分是最常见的划分方式。本文针对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要素进行价值划分,结合众多学者划分标准,将资源要素价值划分如下:

(一)历史价值

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本身就是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它是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产物,携带着那个时期特有的建筑风格、服饰礼仪、民风民俗、审美特征的文化信息。举例来讲,比如河南安阳殷墟就是我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有甲骨文和考古发掘的商代都城遗址,从这里我们可以甲骨文和商王朝遗址,为了解商王朝提供良好的窗口。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能够让我们领略到盛世大唐的风范,对唐朝时期的礼仪制度、建筑风格都能够有所了解。

(二)观赏价值

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吸引游客游览,因此具有观赏价值。它主要表现在精湛的艺术工艺,别具一格的美学特征,巧夺天工的表现手法。比如说,秦始皇林兵马俑,每一个兵马俑都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让每个参观者都赞赏不已。比如安徽古村落宏村、西递,它们以别具一格的空间布局,清新淡雅的艺术格调,都能让游览者在观赏过程中感受到我国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追求。

(三)科教价值

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能够为现代人提供一个了解历史的窗口,因此它具有科教价值。科教价值主要包括科学考察和教育科普两方面,前者指的是科学考察和研究,后者指的是历史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比如说,安徽明清古村落宏村的“牛”字结构造型,具有非常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而我国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延安窑洞等旅游资源能够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四)社会价值

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特定历史时期才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我们可以通过参观游览来感受前人的智慧,从而让我们更加具有民族归属感,提高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具有社会价值。比如说,我们去山东曲阜游览孔庙,能够感受到孔孟之道,仁义道德,儒学思想等。在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今天,这些思想无疑也有很高的借鉴意义。

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3篇

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课程结构体系的基础目标,课程设置应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方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针对高校在培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建设先进文化、培养文化人才中的重要作用。高等学校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依据纲要的基本要求,一些地方高校把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为: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文化产业快速发展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化理论功能和丰富的人文知识,具有人文素质、创新意识、广阔视野和社会责任,熟练掌握国内外有关文化产业的政策法规、文化产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富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文化管理机关、文化企事业单位、新闻出版机构、文化传媒等部门从事管理、创意、经纪、教育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并使所改专业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方向构建“平台+模块”式课程结构体系。

二、构建地方高校课程结构体系的原则

一是多元化原则。多元化原则就是从全方位、多角度的层面去构建课程结构体系。如人才培养目标中强调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课程结构体系就不能只从单一的能力角度构建,而应体现在综合能力、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专长能力和能力拓展等多角度设置相关课程,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特色性原则。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地方高校的办学宗旨,只有加强同地方文化产业市场的紧密结合,才能办出特色专业,才能使之生存下去且发展下去。如文化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当地高校可以结合这种文化资源优势开设有具有特色的课程。池州学院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结合了池州的地方文化资源开设了符合地方特色的“池州文化资源规划与开发”的专长课程。三是实践性原则。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能力很强的课程,构建课程体系时要注重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加强对学生文化产品的策划、开发、营销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能力的培养,努力同地方政府部门、演艺公司、文化团体等单位建立实践实习的合作机会,打造产学研为一体的课程结构体系。

三、“平台+模块”式课程结构体系的构成

(一)结合地方特色,构建“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

“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是在完全学分制教学管理的环境中,在“平台”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模块”,以能力培养为导向,设置不同的能力模块,为地方培养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由综合能力平台、专业能力平台、能力拓展平台3大平台,若干能力模块组成。

1.综合能力平台

综合能力平台是学生必修的公共课程,包括五个模块,旨在提高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身心调试能力、外语沟通能力、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等综合能力。这些课程是培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其他能力的基础,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所必不可少的课程。

2.专业能力平台

专业能力平台是培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核心,结合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需求,这一平台设置四个模块。专业认知能力模块旨在培养学生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基础认知能力,是针对刚进入高校的大一新生设置的课程模块。通过课程学习和认知实践课程的锻炼,加强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和实践课程操作的能力培养。专业基础能力模块旨在培养学生具有文化产业管理方面的基础能力,分为文化理论分析模块、文化经营与管理模块、文化产业分析能力、文化创意与策划基础能力四个子模块,是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理论分析模块培养学生具有对文化现象进行甄别、判断、分析的能力;文化经营与管理能力模块培养学生具有计划、组织、动员、协调的能力,要求学生既能懂经营又善于管理;文化产业分析能力模块培养学生具有对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进行判断分析能力;文化创意与策划基础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和基本的创意与策划能力,为进一步提升其应用能力奠定基础。专业专长能力模块旨在培养学生专业化的能力,是学生选修课程,以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为主要目的。地方高校应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及地方文化市场的需求,充分利用地方资源,设定相关课程。专业应用能力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是学生必修课程。根据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向的能力要求,筛选与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直接有关的专业知识内容,配合实施教学,突出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3.能力拓展平台

能力拓展平台是专业学生选修的辅助课程,通过这一平台进一步拓展了能力锻炼的途径,充分利用了高校第二课程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就业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适应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专业基础能力模块与专业专长能力模块的关系

合理设置专业专长能力模块课程,培养个性化的人才专业专长能力模块是培养学生个性的有效载体,需要充分重视。第一,适当压缩专业基础能力模块课程,增加专业专长能力模块课程所占的比重,使之占总学时的25%左右。第二,合理安排专业专长能力模块课程。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与方向的需求,改变“有师开课、无师不开”的狭隘观念,增设专业专长模块的课程。第三,增加学生选修专业专长能力模块课程的自由度,不能把其变相为必修课,让任课教师或教研室主任来选定。另外,要想给学生提供较大的选择余地,还必须开发课程资源,扩大专业专长能力模块课程开课的门数,扩大选课的自由度。

2.正确处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

增加实践教学课程的学时,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建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一体化的课程体系,这既是课程组织结构上二者的并行推进、有机结合,又内含了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要求建立与理论课程要求相适应的形式多样的实践课程体系。具体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认识,树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同等重要的教学理念,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加强实践课程的设置;二是正确处理好一门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学时方面的协调配合问题,适量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比重,一门专业能力平台课程的实践教学学时需占总课时的20%以上;三是单独开设与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相适应的实践教学课程或项目,并按教学要求组织教学,提高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比重,可以通过专业实训、课程实训等单独实践项目形式加强实践教学的实施;四是多创造条件,组织学生积极开展池州或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市场和文化资源的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活动,加大第二课程学分比例。

3.正确处理课程之间横向与纵向之间的关系

充分考虑同一学期各类课程开设顺序和不同学期课程间的衔接关系课程在设置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科学知识的递接性,处理好课程的衔接问题。课程横向上要在同一层次课程之间建立课程群,纵向上要处理好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长课之间的关系。课程衔接是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学分课时数的链接。因此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保证课程群培养目标的一致性;二要保证教学目标相同的课程连续开设,根据课程间的前后续关系安排课程顺序,做到知识的系统链接,前者必须为后者服务,后者必须与前者做好衔接;三要对学时学分合理调配,不同的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有所不同,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长课在学时安排上要合理配置,教学课时过多就会浪费教学时间,教学课时过少就不能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既要保证本门课程的独立性,也要注意与其他相关课程内容的衔接,保证知识之间的完整性。

四、结语

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4篇

本土品牌跨国生产、跨国经营、跨国销售,国际间资本、技术和人才的流动加速,动画产业呈现出越来越强的国际化趋势。动画产品是最没有国界的文化产品,在经济全球化、文化产业化的新的环境下,全球动画业出现了新的契机。日本、美国动画产业近年来将大量动画制作外包给中国和韩国,而本土卡通业“空壳化”,同时取材来源也日益国际化。如花木兰替父从军是典型的中国故事,美国迪斯尼以此为素材拍摄了动画影片《花木兰》,获得了成功。影片制作中,集合了世界范围内的技术人才,到中国的天坛、故宫采景,描绘图样,再利用电脑技术完成影片合成,是一个动画制作国际化的典型例子。还有像阿拉丁等故事素材都取自于阿拉伯国家。

二、中国动画文化产业尴尬处境的实质在于体制困境

中国动画文化产业尴尬处境的实质在于体制困境。而体制困境源于动画的产业化问题,而所谓产业化问题中的矛盾实质是体制和创作之间的矛盾。商业动画不只是一个商品,它首先是一个作品,产业化应该对创作起促进作用,如果只强调动画业的商业价值,只注重产业化甚至产业化反而对创作起阻碍作用,那么所谓产业化就是盲目的产业化,作品本身没有质量,盲目的产业化结果只能病态发展出一个扭曲的空壳产业。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所有的动画作品都要投入市场成为商品,不进入市场的流通渠道就没有可支持整个动画制作与发行所需的资金链,那么,再好的作品也无法生产出来,获得受众的认可。首先,体制困境表现在动画审批体制限制动画创作内容。体制限制就是对作品题材的限制,什么样的作品能通过审批?很多人总强调中国盗版问题对文化产业的阻碍,而事实上我认为体制上对创作者的阻碍才是最严重的阻碍,由于这种阻碍创作者甚至根本连面临盗版问题的机会都没有,简单的说就是体制直接阻碍创作,没有创作就没有作品,连作品都没有何来盗版?创作者不是为通过审批才作动画的,我们是因为热爱动画,为表达自己的想法才作动画的。其次,体制困境表现在动画产业管理体制严重与市场经济环境脱节。中国动画制作有两大基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中央电视台,这些依靠政府资金支持的动画制作方,往往有着一副官方代言人的高高在上的姿态,完全按计划经济运行模式进行操作。再次,体制困境表现在动画营销体制与市场链条的脱节。在中国,长期以来,动画仅仅充当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工具,讲究的是社会效益,很少顾及经济效益,它的“媒介功能”与“产业功能”被视作同一概念。概念的错位必将导致实践的混乱。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动画业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困扰,从制作到管理均受到很大的束缚。制作方面,需要经过艰难复杂的层层申报、审批,数量、名额、资金等也有种种限制;管理上方面,制定规章、实施管理的部门与接受管理的动画生产企业没有脱钩,造成不充分竞争,市场资源配置机制发挥不了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动画的产业功能得以凸显。勿庸讳言,动画作为一门艺术,一种精神文化产品,确实负有宣扬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的功能。但它的投入产出、制作播映也是一个产业过程。动画片的制作成本高昂,一分钟的动画节目直接投入资金约为1万一1.5万元。一部动画电影或连续电视短片,投资动辄几百万,甚至数亿。而同样长度的电视剧只需要一半的投入。这笔资金由谁来出,从过去来看,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拨款。投资渠道的单一制约了国产动画的发展。

恰恰在这个可以给投资者带来巨大回报的领域却用力太少,几成空白。投人高,回报慢,且投资渠道单一,故无法制作精良的产品,打造成功的动画形象;进而开发相关产品,培育良好的市场。没有良好的市场机制作基础,难以产出需求量相当的好作品。如此恶性循环,对中国动画产业化进程是极为不利的。HUNDREDSCHO0LSINARTS口总而言之,中国动画产业体制还未真正完成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缺乏整体运作规划。正常的市场状态应该是,前期宣传寻求资助,制片人制作动画片,商销售,影视系统播放,企业购买动画形象并开发衍生产品,商家销售产品。对动画制作单位的管理,只注重它的事业性质,忽视了经济实体性质,因此,动画制作单位的任务仅是制作动画片,至于能不能收回制作成本能不能赚钱等无需考虑。这种管理方式,不但使制作机构丧失了活力,使动画制作经费极其依赖上级拨款,更使动画事业陷入只投入不产出的恶性循环中。制作机构在动画产业化运营中居于主体地位,激发制作机构的活力对动画产业化至关重要。国有制作机构有多年的制作经验,制作水平较高,但市场化程度较低,所以要着重对国有制作机构进行企业化改造,提高动画机构的制作活力,树立效益意识,以市场为导向,逐步改变国产动画依赖拨款的现状,使其重视市场、面向市场、适应市场,在竞争中提高制作水平,增强经营能力。

三、中国动画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机遇

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5篇

(一)分布区域不同

农业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农业化,是有机体生产过程,农业生产不可在大范围内逾越自然地带而存在。我国地域辽阔,跨越数个自然地带,从中国的东北到西南,从完达山开始,越过长城,沿吕梁山,经延安,一直向西南到青藏高原的东麓,东南部分是丘陵平原区,濒临海洋,气候温暖湿润,原生动植物多为森林型,产生了以农耕为主的农业;西北部分则深居内陆,高山峻岭,远离海洋,气候波动影响大,干旱且多风沙,原生动植物为草原型,发端了饲养家畜为主的畜牧业。我国草原畜牧业主要集中于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四川等西部、北部天然草原分布面积较大的省份;农耕畜牧业则广泛分布于东部、南部种植农业大省,在气候、交通、劳动力资源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它们在历史时期内的分布大体与自然地带的分布相吻合。

(二)经营方式不同

经营方式的差异是农耕区畜牧业与草原区畜牧业最为明显的区别。我国传统农耕区农户定居,以村落形式集中居住,就家庭为中心经营畜牧业,分散圈舍养殖,或以定居点为中心小范围游牧。因农耕的需要而饲养畜禽,规模不大,因此需要的养殖技术较为简单,对管理要求不高,病害往往是制约因素。草原区畜牧业普遍水热条件较差,难以满足定居的生态需要,多以游牧为主,活动范围大,往往可远至上千公里。由于气候的波动性,草原区畜牧业不确定因素很多,如天气、饲草料、疫病、食肉野生动物侵袭等都可能成为制约因素,对养殖知识及生产组织水平的要求很高。为了对抗风险,减少生产的边际成本,因此草原区畜牧业不以小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而是以氏族或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部落生产,家畜虽私有,但内部多有分工。体现了一定的社会化生产,单个放牧单元的家畜规模可达成千上万。

(三)农业经济地位不同

畜牧业在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地位也有显著差异。农耕区畜牧业的目的多是对种植业进行完善和补充,其目的在于提供农耕系统的养分循环、役用畜力需求、改善生活等方面。如南方地区饲养的耕牛,不是为了肉用,而多是用来耕田、负重。故传统农耕区种植业可脱离畜牧业而存在,而畜牧业则不可脱离种植业,是从属地位。畜牧业则是草原区农业生产的支柱形态,几乎是游牧民农业收入的全部。畜产品既是游牧民的主要食物来源,同时由于游牧农业不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需要通过畜产品来交换农区的茶叶、粮食、手工业品等生活必需品,所以畜产品也是牧民的生活来源。

(四)驯化的畜禽种类不同

农耕区畜牧业与草原区畜牧业对畜禽的选育标准有差异,驯化出的家畜种类、品种也不一样。农耕区畜禽的选育标准主要为饲料转化效率高,多为杂食性,能够喂养农耕生产出的各种农作物,生产性能好。个体大小不重要,多不善游移,独居群居均有,繁殖率要高。由于有圈舍保护,对恶劣环境的耐受力也不是重点。总体要求是易于管理,家畜种类地域差别不显著但品种区域有差别。草原区畜牧业饲养的几乎都为家畜,它们既是生产资料,又是生活资料。多为草食动物,且体格较大,便于牧人在空旷的草原地区监管。往往一个游牧系统饲养多种家畜,各有作用。家畜为了采食、躲避自然灾害、种内竞争,都非常善于游走,喜群居,耐受力好。草原区家畜与环境之间经过多年的双向选择,家畜种类的区域差别很大,如在青藏高原饲养的是藏羊,而蒙古高原则饲养的是蒙古羊,前者耐寒、耐高海拔;后者适于游牧,耐寒耐旱。

(五)孕育的文化类型不同

这两种类型的畜牧业还孕育了不同的文化形态。农耕区畜牧业分布于汉民族为主体的农耕文化区域内;而草原区历史上一直为少数民族的游牧文化所占据。从历史传说到历史记载开始,就出现了中国文化的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分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虽草原民族与农耕朝代有所演替,但各自区域内的畜牧业形态几乎没有变化,所孕育的两种文化,既有冲突,又有联系与交融。农耕和畜牧文化不断冲突与融合的历史,曾是中国历史的主线之一。

二、农耕畜牧业文化遗产区

农耕区畜牧业是人们利用农区中大量的农作物秸秆、陆生(或水生)饲料植物及丰富的农副产品等,采用舍饲、半舍饲经营方式,饲养牛、羊、猪、鸡、鸭等家畜与家禽。农耕区畜牧业在当地农业系统中的地位虽不如草原区畜牧业,但因我国农耕区体量庞大,基数大,故在全国畜牧业总量占据的比例也非常大,历来是我国畜禽产品的主要来源地。农耕区畜牧业除了提供丰富的畜禽产品,其重要的生态价值是通过畜禽转化农副产品为有机肥,家畜粪便还田,保证了土壤肥力,维系农耕系统的养分循环,构建成中国传统的生态型农业。农耕区生活可以独立于畜牧业,但生产不能长期脱离畜牧业。中国农耕业精耕细作的传统,有大量的技术措施都是针对种养结合,种植业和养殖业相互促进。中国的土地耕作数千年之久而未明显衰退,畜牧业粪肥及其副翼性经济作用功不可没。如我国农耕核心地带太湖地区,明清时衍生出了“农副产品—猪—大田”系统、“蚕桑—羊—桑田”系统、“虫草谷—鸡鸭—田鱼”系统和“桑基鱼塘”系统,这些复合生产系统中畜牧业都发挥了重要的养分转化与流动功能。因中国南北地带性差异较大,农耕区畜牧业文化遗产又有南方农耕畜牧业文化遗产区和北方农耕畜牧业文化遗产区的分异。

(一)南方农耕畜牧业文化遗产区

中国南方的农业系统主体起源于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以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为滥觞,逐步融合荆楚和巴蜀农业系统,并随着汉族的流徙向南推至珠江、闽江流域,向北抵及淮河以南,向西远达西南岩溶地区,最终将稻作农业系统扩散到整个南方地区。稻作农业系统的畜牧业作为种植业的副业存在,核心是建立了“粮—猪农业”这一简单而又高效的农业结构,猪吃残羹剩菜及多余农副产品,并辅以鸡鸭鹅等家禽,按需促进役畜的饲养。以长江流域为主还产生了蚕桑养殖这一独特的劳动密集型养殖业类型,长江上游的巴蜀和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都是重要的养蚕治丝起源地与发展地,衍生了蚕桑生产与其文化系统。南方农耕区畜牧业多舍饲经营,并培育出相应的品种,如太湖猪、湖羊等。不占大量土地,管理精细,配合优良的水热条件,种养相得益彰,生产效率很高,满足了南方地区在宋代之后成为全国经济、文化重心的物质需求。这一精细舍饲畜牧业模式的发生有其合理历史内核,在现今及以后的畜牧业发展规划中,其价值应予以肯定与重视。

(二)北方农耕畜牧业文化遗产区

北方的农业系统建立在黄河流域的旱作农业之上,并向北扩展到东北辽河流域,向南扩展到淮河流域,向西到达青藏高原东沿。种植粟、黍等旱作作物,生态广谱性,森林、草原等不一而足,早在周代就有“马、牛、羊、豕、犬、鸡”六畜的养殖。畜牧业起源多元化,畜禽品种依生态系统而定,驯育出不少性状优异的草食家畜品种。但随后畜牧业的基调受“粮—猪农业”之影响,无不竭力种粮养猪。水热条件较南方次之,没有大量余粮大规模发展耗粮型畜牧业,但因农田附近天然草地面积较大且不少区域处于半农半牧区,多保留了牛、羊等草食动物的舍饲或半舍饲的畜牧业模式,在定居点附近进行适度放牧。精细管理的程度较南方差,但畜牧业的模式更为灵活,农牧结合,不专事农耕,如宁夏盐池的滩羊养殖系统,甘肃民勤的绿洲-荒漠草地放牧系统等。北方农耕区靠近草原牧区,与其发生不自觉的系统耦合,还产生了如四川雅安茶马互市、甘肃临夏东乡异地育肥系统等重要畜牧业文化遗产内容。

三、草原畜牧业文化遗产区

我国天然草原面积巨大,类型多样,从东北延续到西北的广袤草原,是欧亚大草原的重要部分,具有发展畜牧业的优势条件。草原地区发展畜牧业的时间很早,约在全新世早期,欧亚大草原的先民已进入游牧阶段,并随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产生了非常成熟的游牧文明。此后随着历史的演进,在草原地区的民族有消融、有新生、有迁移,但游牧畜牧业的农业生产形态未发生改变,构成游牧文明产生的物质基础。历史时期内草原畜牧业的最重要价值一是保护了草原地区的生态环境与景观格局。我国草原畜牧业产生于草原生态系统,继承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区域性特点,畜牧业文化遗产也相应呈现出区域特色,在与其环境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形成了物种、土地利用系统、景观、生态伦理观念等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内容,在数千年中为维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社会的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二为产生了除农耕文化之外的多元文化。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无论衣食住行,还是文学艺术、伦理道德,无不融合了几千年来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游牧民族贡献的草原文化元素。如果舍去草原文化,我们将无法想象华夏文明是何等式样,更无从探索其发展历程。草原区畜牧业文化遗产按草原类型、游牧方式、民族文化等的不同,又可分为青藏高原畜牧业文化遗产区、蒙古高原畜牧业文化遗产区和西北内陆畜牧业文化遗产区三大版块。

(一)蒙古高原畜牧业文化遗产区

蒙古高原生长有羊草、羊茅、冰草等多种禾本和豆科优良牧草,培育了牛、马、山羊、绵羊、骆驼五畜为主的家畜。游牧技术发达,可通过家畜配比来提高草场利用率;缺乏高大山体,则依靠长距离迁徙的“走敖特尔”来追寻食物与躲避自然灾害;生产组织多以部落为基本单位,各有分工。蒙古高原牧区在文化上更是大放异彩,因没有阻隔交通与交流的自然屏障,游牧部族常可在这块大草原上建立类似农耕政权的有效管理组织,如秦汉时的匈奴、隋唐时代的突厥、南北朝时期的鲜卑柔然、明时的北元等,他们都曾在此登台亮相。蒙古高原既是他们挥师南下入主中原的大本营,又是他们班师回乡休养生息的根据地。蒙古高原畜牧业文化遗产区既是孕育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摇篮,形成中国北方草原文化,又通过互市或军事介入,与南方的农耕政权发生物质和文化交流。

(二)青藏高原畜牧业文化遗产区

在青藏高原农业系统中,畜牧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潮湿,牧草生长期短。生活在这里的藏族牧民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从事畜牧业生产活动,并培育出了适应高原环境的专一型藏系家畜,如牦牛、藏马、藏羊、藏猪、犏牛和藏獒等。畜种分布出现地域化、专业化的特征。牦牛是古人类在狩猎生活中逐步认识和驯养出来的家畜,比较适应高原生态环境,分布较为广泛;马、驴、骡和猪等牲畜的高原适应能力较差,主要分布在河谷、盆地一代;绵羊和山羊更能适应高寒环境,多分布于山地之间。高寒草原+藏系家畜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寒草原畜牧业区域,游牧业经济活动表现岀明显的专一性、稳定性特点,其游牧系统是建立在不同海拔高山草地之间的季节游牧,游牧的距离不远,如四川红原的麦洼牦牛放牧系统,甘肃天祝县的白牦牛放养系统。同时青藏高原畜牧业还哺育了藏族及藏传佛教的地域性文化,其农业伦理思想不过分追求畜牧效益,如藏族的放生传统、野生动物爱护、禁忌文化等习俗,生态伦理思想非常浓厚。

(三)西北内陆畜牧业文化遗产区

包括河西走廊和新疆在内的内陆河流域广袤区域,该区以多个分散的点状绿洲为节点,构建了山地-绿洲-荒漠的复合生态系统。其发生的大背景是海洋气候影响薄弱的广大内陆,存在地带性荒漠和高大的山体,高大山体构建了不同的垂直生物气候带,分布着面积广阔的草原,历史上无数游牧民族在这里发展了草地畜牧业。高山上较为丰富的降水又形成冰川和河流,河流的出山口,挟带沙石和土壤有机物,在山麓地带形成冲积扇,这里水分充沛,土壤肥沃,适于中生植物生长,于是成为草木丰茂,鸟兽繁衍的天然绿洲。绿洲以农业为主,在绿洲边缘地带进行着适度游牧,多为半农半牧或农牧结合的类型。该区培育出了诸如伊犁马、大尾羊、哈萨克羊这样的优良畜种。游牧方式为不同绿洲或山体不同海拔之间的长距离游牧,转场可达上千公里,对生物的时间地带性原理体现最为明显。家畜在牧人的管理下,突破地理地带性的局限,对地理地带性加以剪裁、连缀,排除不适宜自身生存的环境时段,截取适宜自身生存的环境时段构建了全新时空体。同时由于山体的牧区和绿洲的农区大体沿山脉走向线状分布,农牧区距离较近,农牧系统结合一直较好。西北内陆畜牧业文化遗产区孕育了以哈萨克、柯尓克孜、塔吉克族为主体的游牧民族,还一直担当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文化则以外入的伊斯兰文化为主导。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