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依法行政论文

企业依法行政论文

企业依法行政论文

企业依法行政论文范文第1篇

一、加强领导,健全制度

(一)为了确保依法行政工作的深入开展,切实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成立了以委党组书记、主任王占民同志为组长,分管副主任为副组长,有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执法责任科室和责任人,并根据工作实际将主要执法内容逐一分解到各相关科室和责任人。制定了行政执法责任制目标考评办法,年底对各执法科室的执法行为进行考核评比。

(二)完善规章制度。为规范行政行为,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制定完善了20余项工作制度。如《政治(业务)理论学习制度》、《工作人员因公外出、请假、休假和补休的规定》、《车辆管理规定》、《行政执法责任制》等,做到规范管理,职责明确,责任追究,有章可依。

二、重视宣传,强化教育

(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国家法律法规。根据“五五”普法20__年工作要求,组织干部职工采取多种形式学习法律法规,包括《宪法》、《物权法》、《企业所得税法》、《劳动合同法》、《中小企业促进法》、《资源法》和《河南省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等。重视日常的法制宣传教育,多次在委政治学习及业务工作会议上,研究法治工作,专门邀请党校老师前来授课,不断强化大家的法律意识,通过学习,提高了大家学法用法的质量和效果。

(二)在业务工作中,积极宣传贯彻相关法律法规,组织了《中小企业促进法》及《河南省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集中宣传活动,在《__日报》、《京九晚报》、中国中小企业__网上刊登市领导关于宣传贯彻《中小企业促进法》及《河南省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答记者问,举办政策法规培训班,组织各县(市、区)工经委主任、副主任、法规科长和我委领导班子、有关科室负责人及重点企业参加由省、市中小企业服务局举办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培训班4期,受训人员500余人次;开展了节能宣传月活动,启动了全民节能行动万人签名仪式,印发节能减排宣传资料3万余份、《中小企业促进法》及《河南省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宣传册1000余册;加强企业安全法规教育,指导各企业结合本企业实际编制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有效地抑制了重、特大责任事故的发生。

三、依法行政,加强监督

为推进依法行政,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上一个新台阶,我委大力规范行政行为,坚持依法办事,以制管人。

(一)认真做好行政执法项目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根据工经委的法定职能,认真清理了工经委的行政执法项目和行政执法依据。清理工作遵循“有据可依、依据合法、类别明确、程序简易、责任清楚”的原则,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对整个机关的行政执法项目、依据进行了清理,对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省、市政府规章已取消或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该取消的马上取消,该调整的马上调整。今年,由于上级部门职能调整,我委及时将《承装(修)

电力设施许可》、《电工进网作业许可》两项行政审批职能及时予以取消,《煤炭生产许可》予以调整为《煤炭经营资格初审》,并上报市编委予以核准;对事后备案项目,严格加以规范,不存在变相审批的行为;凡我委制发的规范性文件和代市政府草拟的规范性文件,一律按要求先送市政府法制办把关,确保文件的合法性,为行政执法提供了合法的依据,从源头上保证了依法行政。今年共印发各类文件93份,经认真审查无规范性文件,代市政府草拟规范性文件5份,其中《关于扶持工业企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商政【20__】71号)、《__市压煤村庄搬迁补偿和土地复垦工作协调会议纪要》(商政阅【20__】73号)已印发,今年以来无行政执法案件,无行政复议案件。 (二)对市政府以前制定的涉及工业及民营经济的17份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了认真核对,结合自身职责范围,在合法性和可操作性上提出积极的意见和建议。建议保留的11份,建议废止或重新修订的6份。

(三)落实政务公开。加大政务公开透明度,实行规范性文件公开。及时更新中国中小企业__网的政务公开及办事指南等内容,将委制定的《服务承诺制》、《首问首办责任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在中小企业__网上,公示各类业务的办事权限、内容、程序、时限;公示单位职能、科室职责等。严格要求办事人员按照公务员行为规范约束自己,塑造公开、透明、廉洁的阳光窗口形象。完善各项相关制度,在业务工作办理中各科室坚持依法行政,严格遵守《行政许可法》规定,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严格规范审批行为,努力提高行政效率,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四)严格依法行政,强化执法监督。各业务科室均能依法履行各自职责,严格按照法律办事。对来自企业或群众的建议或投诉(来电、来访)和“三大实践活动”、“三新大讨论活动”以及行风评议中征求到的意见建议,我委都非常重视,认真研究,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切实抓好整改。我委还在网上公布了监督投诉电话,随时接受各界监督。截至目前,还未出现违反法律、法规以及有关规定的行为。

(五)出台扶持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为扶持工业企业发展,代市政府制定了《__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工业企业发展的若干规定》、《__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__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和《__市压煤村庄搬迁补偿和土地复垦办法》等,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

四、加强调处,维持稳定

我们在积极筹备中小企业投诉中心的同时,认真搞好中小企业投诉案件、案件的调查处理工作,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减少了“四乱”现象,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

企业依法行政论文范文第2篇

一、进一步抓好《纲要》和《决定》的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做好依法行政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督促指导、政策研究和情况交流等工作;加强对基层粮食行政执法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抓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贯彻落实,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载体建设,规范服务行为。认真落实依法行政报告制度。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市法制办、审批办的要求,认真落实行政审批大厅日常工作制度,扎实做好集中审批工作。

全面完善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民主评议制度,发挥社会监督员作用。

二、围绕粮食中心工作,加强行政执法执法,不断推进依法管粮水平

按照省粮食局全省粮食规范化执法示范县创建活动方案的要求,加强行政执法执法,不断推进依法管粮水平。

认真组织开展粮食收购资格专项监督检查,组织全市粮食收储企业认真开展粮食库存检查,完善粮食收购企业数据库,全面掌握全市粮食收购企业的库容量、库存数量和基本经营状况。

开展粮食收购秩序专项监督检查。在夏收和秋收期间,以区、市为重点,开展粮食收购秩序专项检查,重点是粮食收购者依法收购情况和粮食收购市场秩序的维护,通过全面检查、重点抽查和接受公众举报,依法查处违法收购行为,保证国家粮食收购政策的落实,切实保护种粮农民、粮食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开展粮食流通统计专项检查,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国家粮食统计制度,对重点企业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确保统计数据上报及时、准确。

三、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行政执法制度,打造有序的行政权力运行环境

落实监督检查行政机关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积极推进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有效实施。严格规范行政执法文书,做好行政执法情况统计和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备案工作。

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创新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开展专项执法监督检查,研究建立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记录制度,强化行政执法责任追究。

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严格规范性文件制定、审查和程序,加大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力度,严格审查设定、规范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的事项,对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或与上位法相抵触的规范性文件,要及时修改和废止,维护国家法制统一。

落实市法制办建立全市统一行政处罚网络业务平台和电子监督系统的要求,积极梳理规范粮食行政处罚依据和处罚自由裁量标准。

开展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从源头上预防、规避重大事项可能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情况进行预警、防范,确保重大事项顺利实施。

四、深入开展法制宣传培训和研究,提高粮食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水平

举办依法行政培训班,强化对行政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法律知识、业务知识、执法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提升粮食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学理论素养和依法行政的水平。

企业依法行政论文范文第3篇

一、充分肯定过去四年全委政策法规工作取得的成绩

过去四年是各厅局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的四年,也是各项工作“立规矩、上轨道”的四年。四年来,各厅局根据全委工作统一部署,认真制定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积极参与国家法律法规起草;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履行职责;加快推进企业法制、知识产权和法律宣传等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全委政策法规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明显成效。归纳起来,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委内政策法规工作初步打开了局面。

──国有资产监管法规体系初步形成。各厅局以《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基础,在业绩考核、薪酬分配、干部任免、产权管理、统计评价、规划发展、企业改革、企业重组、资产监督等方面,总共出台了17个规章和80件规范性文件,各项制度从无到有、逐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法规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主要标志:一是出资人机构与中央企业的权责关系逐步规范,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初步建立。为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考核局制定和修订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分配局制定了《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暂行办法》,统评局、产权局、规划局、企干一局、企干二局等在“管资产、管人、管事”方面制定了大量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二是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逐步纳入规范化轨道,维护国有资产安全的制度框架初步建立。改革局制定的《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实施意见》,产权局制定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暂行办法》,统评局等制定的清产核资、资产统计等方面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对国企改制、产权转让、资产监督等工作进行了全面规范。三是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工作逐步走向规范。改革局制定的《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等,对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工作发挥了重要的导向和规范作用。四是上一级国资委对下一级国资委的指导监督制度初步确立。依照“统一所有、分级代表”原则,法规局制定了《地方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指导监督暂行办法》,明确了各级国资委之间的指导监督关系,建立了国资委系统内的立法备案制度、法规实施督查制度、违法违规查处制度等。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法规体系,这是全委四年来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成果,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依法履行职责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法律法规起草和法律办件协调工作成效明显。在我委参与起草《国有资产法》、《物权法》、《公司法》、《破产法》、《科技进步法》、《能源法》、《融资租赁法》等7部法律和牵头起草《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条例》等3部行政法规的过程中,法规局、改革局、统评局、产权局、监事会工作局等做了大量的论证起草工作。已经颁布的《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公司法》、《破产法》、《物权法》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和国资国企改革的一些基本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国有资产监管的一系列基本制度在国家立法层面上已经逐步确立。在对400多件(次)法律办件协调过程中,各厅局提出了大量的修改建议,在相关立法中充分体现和落实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

──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在履行出资人职责过程中,考核局、分配局、企干一局、企干二局、规划局等厅局自觉依照《公司法》和《条例》规定的权利和程序行事:依法应由出资人监管的工作逐步到位,依法应由企业享有的权利没有越位错位干预;在立法过程中主动聘请法律专家参与法律论证,注意征求法规局和相关厅局的意见,自觉执行会签制度。在推进中央企业董事会制度试点、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动中央企业股份制改革和整体上市、推进中央企业布局结构调整以及企业破产退出等工作中,改革局、改组局、分配局、规划局等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推进工作,保证了改革和调整工作依法进行、规范运作。在企业重大法律纠纷案件协调工作中,法规局、产权局、统评局、改革局、改组局等共同努力,协调处理了170多件企业重大法律纠纷案件,为中央企业避免和挽回了大量经济损失,依法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树立了国资委良好的服务形象。

(二)企业法制的指导推动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得到明显加强。在加强委内政策法规工作的同时,国有企业法制建设的指导推动力度不断加大。根据委领导的要求,在法规局、企干一局、企干二局的共同推动下,大多数中央企业初步建立了以总法律顾问为核心的企业法律顾问组织体系和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为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机制和制度保障。

──企业知识产权工作逐步展开。在委领导的直接领导下,由法规局与规划局共同牵头组织,完成了国务院统一部署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重要子课题“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和管理指南”专题研究工作,对我国企业知识产权工作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机遇和挑战,企业知识产权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工作重点和措施保障等,进行了全面充分的论证,提出了有效加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工作思路和政策措施,为下一步推动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创造了条件。

──企业普法工作富有成效。由法规局、宣传局、人事局、办公厅、管理局、机关党委等厅局组成的普法办公室,做了大量的法制宣传推动工作,使委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的意识明显增强,使中央企业加快了以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为核心的“合规文化”建设。

总体上看,各厅局根据全委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结合本厅局的工作需要,在政策法规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为全委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法制基础。荣融同志对此做了充分肯定:“国资委组建以来,之所以政府满意,企业满意,社会反响良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法规工作做得好,各项工作规范性强,透明度高”。总结各厅局的经验做法,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尤其值得肯定和发扬:一是树立了“先立规矩后干事”的工作理念。特别是统评局、产权局、改革局、分配局等,把制度建设放到首位,通过抓好立法来推进改革和打开工作局面。外事局、管理局、纪委、党建局、宣传局、群工局、办公厅、研究室、人事局等厅局的规范化工作也取得了明显进展。几年来全委出台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数量多,质量高,可操作性强,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二是形成了自觉进行法律论证把关的工作习惯。特别是考核局、规划局、改革局等厅局,法律意识强,认真执行委内立法程序,加强法律审核把关,办事重规矩讲程序,善于运用法律来分析解决问题,保证了各项工作合规合法。这是大家的能力素质和工作质量得以不断提升的重要保证。三是注意把握政策法规的出台和修改时机。考核局、产权局、监事会工作局等注重政策法规的跟踪评估工作,一旦条件成熟就及时修改补充相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四是委内法规工作与中央企业法制工作上下联动。各厅局在工作中,重视机关法制建设与企业法制建设的同步推进,重视体系建设与机制建设的同步推进,重视制度建立与制度实施的同步推进,从而保证了政策法规的有效执行。

过去四年政策法规工作尽管取得了许多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和全委的中心工作任务相比,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目前的法规体系大多由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构成,法律和行政法规较少,需要修改完善和起草制定的法规文件仍有很多,不少工作还缺少明确的制度规范。二是法律研究工作还有待加强。目前改革中急需解决的政策法律问题,还缺乏超前性的深入系统的研究。部分重大法律出台后对我们工作带来的影响,我们还没有及时地组织研究。三是委内立法计划的执行还不够理想。立法项目完成比例还不够高,部分立法起草时间拖得过长。四是法律审核把关程序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一些法律性很强的重要措施和重要文件未能履行法律论证、统一审核的程序,一些本应以规章形式出台的制度却以一般文件的形式,从而影响了规范化制度化水平的提高。上述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今后工作中要努力加以解决。

二、充分认识做好政策法规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政策法规工作作为全委一项基础性、全局性的工作,在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提高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能力、推进企业改革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根据新形势和全委的中心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一是进一步深化中央企业改革,对政策法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是深化中央企业改革的重要一年。我们将加快国有独资企业股份制改革步伐,推动中央企业整体改制和整体上市;继续扩大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试点范围,加快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以资产经营公司为平台推动企业调整重组,促进中央企业布局结构优化。这些都是政策性很强、法律问题很多的工作,迫切需要通过立法把具体权责关系落实到工作制度和体制机制上。譬如,随着董事会试点范围的扩大,如何按《公司法》要求理顺国资委与董事会、董事会与经营层的关系;中央企业及其下属二三级企业实行股份制以后,国有产权如何界定和管理;中央企业整体上市以后,国资委直接持股将会带来哪些法律问题;如何界定资产经营公司的职责定位及委托授权关系;中央企业集团内部如何依法理顺母子公司关系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深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加快形成制度规范。随着中央企业改革的深化,依照《公司法》运行的企业体制将逐步到位,这对我们的法规工作能力和水平将提出严峻的挑战。我们在工作中能否做到依法行权履责,将直接影响中央企业深化改革的进程,直接影响国资委的工作成效。

二是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对政策法规工作提出了大量深层次课题。目前,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框架已初步建立,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包括:国资委自身的职责定位和法律地位问题;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中遇到的“政企不分”和“政资不分”问题等。去年颁布实施的《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和刚刚颁布的《物权法》,都直接涉及到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正在加快起草的《国有资产法》,将对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迫切需要我们结合这些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加强对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深层次问题的研究,为进一步做好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进一步增强中央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对政策法规工作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进一步增强中央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我们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所有者权益的基本前提。与跨国公司相比,中央企业不仅在规模效率、盈利能力和国际化水平等指标上存在很大的差距,而且在创新水平和抗风险能力等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深层指标上存在更大的差距。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形成一批主业突出、业绩优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因此,进一步指导推动中央企业加强企业法制建设,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保护工作,提高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的能力,建立有利于企业做强做大的经营机制,也是国资委作为出资人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三、今年政策法规工作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

今年我委政策法规工作的主要任务:一是加快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法规体系,依法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二是提高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能力和水平,规范我委行权履责行为,依法维护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和中央企业法人财产权;三是加快推进国有重点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和知识产权工作,提高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为此,要着力做好以下五项重点工作:

(一)要做好立法计划的编制和执行工作。编制立法计划,要紧紧围绕全委重点工作,按照急需先立、突出重点、质量为上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安排好一类、二类立法项目。提出立法项目,要充分论证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凡出台时机不成熟或不符合改革方向的项目,厅局分歧意见比较大或未进行充分协商的项目,无需通过制度解决或没有法理支撑的项目,不要列入立法计划。立法计划经委主任办公会议审议确定后,各厅局要认真执行落实,确保按期完成,法规局要做好综合协调工作。要结合过去四年立法实践和今后工作需要,加快研究提出国有资产监管法规体系框架,并据此制定国有资产监管立法规划。

(二)要做好重点立法项目的起草制订工作。要抓紧完善与《公司法》相配套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夯实履行出资人职责所需要的法律制度。各厅局要积极参与《国有资产法》的调研论证工作,理清该法涉及的重点难点问题,法规局要加强与全国人大财经委、法工委的沟通协调。要继续参与或牵头做好《科技进步法》、《能源法》、《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起草修订工作。草案起草要着力于体制机制创新,要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凡征求意见不够充分和草案不够成熟的立法项目,不要提请委主任办公会审议。法规局要做好立法草案的统一审核把关工作,加强立法技术培训,提高全委立法工作水平。要继续研究国资委系统贯彻实施《公司法》中的重大问题,认真研究《物权法》出台后对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影响。

(三)要加强对重大问题的法律论证把关和学法用法工作。提高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必须加强对重要决策、重要制度、重要措施的法律论证,准确把握法定权限,严格履行法定程序;在行权履责过程中,既要考虑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又要考虑中央企业的法定权益。各厅局要结合工作学好用好《公司法》等基本法律知识和业务需要的相关法律知识,加快提高法律素质。法规局要组织好新出台的重要法律和法规的专题讲授工作。

(四)要按时完成中央企业法制建设三年目标。法规局要会同企干一局、企干二局通过发文通报、调研督促、公开招聘等形式,加大中央企业尤其是53户中央大型企业建立和完善法律顾问制度的推动力度。同时,要逐步把工作重点放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上,强化“加强法律风险防范就是创造经济效益”的观念,推动企业全面落实总法律顾问和法律事务机构的职责,发挥好总法律顾问和法律事务机构的作用。要继续重视做好中央企业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的协调处理工作。

(五)要加大对中央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推动力度。要适时组织召开中央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会议,加快落实《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管理指南》所提出的各项工作和各项措施,推动中央企业有重点有步骤地构筑知识产权优势。

四、努力提高政策法规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今年政策法规工作任务重,要求高。做好今年的工作,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进一步把握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方向。各厅局在立法工作中,要准确把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方向,牢记国资委的职责定位,正确处理国资委与中央企业的关系、“统一所有”与“分级代表”的关系、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的关系。要紧紧围绕全委的中心工作,把改革决策与立法决策紧密结合起来。既要着眼于未来,通过立法创新体制机制;又要立足于现实,把握政策法规的出台时机和力度,确保政策法规合理可行。

(二)要进一步加强对政策法规工作的领导。法规工作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制度建设工作,不仅涉及大政方针,而且涉及体制创新和职能协调。各厅局负责同志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立法中凡遇到重大问题时,要亲自出面协调,亲自组织论证。要注意配备有法律专业背景的人员和局内重要骨干力量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三)要进一步树立全委一盘棋的思想。委内各项工作相互关联,环环相扣。这就要求各项立法工作要加强配合,充分协商。如业绩考核、统计评价、薪酬分配、干部任免方面的立法,改制重组、产权转让、规划发展方面的立法,监事会监督、审计监督、纪检监督方面的立法等,相互之间都十分需要做好衔接与协调。各厅局一定要树立大局意识,在立法项目提出、草案起草、审核修改和会签把关等环节,主动加强协作,共同形成合力。既不要在立法协调中出现“死局”,也要防止重复发文、互不衔接、自相矛盾的现象发生。要处理好牵头与配合的关系,牵头厅局要从全委工作出发,广泛组织有关厅局参与;参与厅局要积极配合,及时负责地提出意见和建议;法规局要做好立法服务,加强综合协调。

企业依法行政论文范文第4篇

1校企合作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1理论学习时间减少

高职院校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新型教育模式后,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实际操作及实践能力的关注度在不断提升,进而就会相应地减少关于思想政治方面的学习时间,从而导致学生们对思想政治知识的理解能力较低,所学习的知识缺乏深度等问题。这种情况的产生说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教育意义,对学生的影响力较小,不利于高职生更好地学习与发展。

1.2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淡薄

高职教育过程中,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就是学生在学校中主要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待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掌握之后,便会到相关的企业、岗位上进行实习。由于学生在企业中的实习与在学校内的学习模式及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别,因而学习的方式、途径等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转变。在企业实习期间,会有学校的老师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指导,但是无法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关注。因此,大多数学生由于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及能力,在岗位实习过程中无法进行自主学习与提升,进而使得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不到全面的开展与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十分低下。

1.3企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程度较低

现今,虽然有很多学校都开展了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仍旧采用传统教育方法,主要以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为主,忽略了对学生在岗位实习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已经接受了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岗位实习过程中所面临的工作困难及工作压力、人际交往关系等方面,却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与疏导。进而对学生的工作心情、工作能力及身心健康等多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容易使学生产生不良情绪。因此,学校与企业需要对学生在岗位实习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从职业道德等方面入手并展开,由此来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及能力,保证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工作态度及心理状态,从而促使高职学生能够得以更好的发展。

2校企合作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就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现状及趋势来看,现代企业对于人才的标准及要求在不断提升,不仅要求学生有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过硬的基础能力,同时还要求学生有更高的思想政治素养,进而才能够在工作过程中尽可能避免出现错误,提升工作效率,更好地为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对此,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需要结合现代企业,尤其是与学校合作企业的相关用人标准及要求。在校企合作模式中,学生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学校学习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一半的时间是在企业岗位中实习。对此,就需要学校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将学校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进行高效融合,通过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而更好地关注高职院校学生的发展情况,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与能力培养。因此,学校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时候要以“校企合作、校企结合”为原则,由此来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提升学生们在岗位实习及工作中的职业道德素质及相关能力。

3校企合作模式下思想政治改革策略

3.1整合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内容

当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依据“05方案”的相关要求设置及开展的,在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开展情况为:大一第一学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大一第二学期开设“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开展过程中虽然能够保证学生学习的连贯性,但是容易影响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及能力,进而造成一定的偏差。此外,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无法适应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容易造成学习时间不连贯的问题。校企合作打破了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为高职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及发展的空间,促使高职生能够更加自主地学习与提升。因此,学校需要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提升、拓展及整合,进而依据不同课程的教学特点依据学生的实习状况进行模块化教学。这种模块化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适应校企合作的不连续性,同时还能够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更好地提升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学校可以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安排在大一第一学期,并根据不同学科、不同系别、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与整合,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例如,可以适当增加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职业生涯规划及职业道德教育、择业观、就业观的内容等等,由此来逐渐提升高职思想政治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此外,由于校企合作模式的开展,很多学校从大一第二学期就安排学生进行岗位实习,由此学生可以在“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中进行模块化教学。依据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与整合,并进行模块的重新划分,例如“新民主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祖国的和平统一理论”等等,进而能够依据学生不同时期的学习特点开展不同内容的教学,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进行有效结合。

3.2加强思想政治队伍建设

学生应在校学习与企业岗位实习的过程中接受全面、实时的教育。但是在企业岗位实习过程中,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于受到多种条件及因素的限制,无法得以良好的实施与开展。因此,学校就需要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需要加强学校思想政治队伍建设,尽可能任用思想政治觉悟较高的教师来教育、管理学生,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的培训力度,不仅要从教学、工作的素质及能力方面进行培训及提升,同时还需要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对教师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训。因此,学校可以组织教师深入到企业中进行系统化的学习,进而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够对企业文化有良好的认识,由此更加全面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提升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有效性,更加全面地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3.3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考评制度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教育学生正确的为人处世之道,提升高职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但是传统的考评制度及措施只是从理论知识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缺乏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的制度标准及方法措施。对此,在校企合作模式中,学校可以将思想政治考评体系与学生在企业实习相融合,建立其一个新型的全员参与考评体系。这种考评体系不仅需要相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做出一定的评价,同时还需要学校的学生工作者以及相关企业人员做出评价,由此才能够更加全面地对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学校与企业依据学生在不同环境、不同角色中的表现来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进行评价,促使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自己,更好地提升思想政治素质。

3.4发挥企业育人的作用

高职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身份是企业员工,需要与企业内部的其他员工一样进行日常的工作。同时,还需要对企业文化加以学习,遵守企业内部的相关规定及准则。学生在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工作之后,对企业文化及相关的用人要求及标准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与了解,进而就会依据相关要求来提升自我。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同样需要企业将这种育人作用发挥出来,通过对学生进行爱岗敬业、奉献精神的培养,进行言传身教,由此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及能力,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与发展。

4结语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校企合作模式逐渐成为我国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要融合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对高职生的未来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及作用。因此,需要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发展情况,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方法加以不断创新与提升,通过对教学方法及模式进行创新,能够充分发挥出学校与企业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优势,扩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改善高职生的学习环境,进而更好地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高职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培养高职学生,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输送更多的人才。

作者:邓宝仿 单位: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李贺.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12(12).

[2]张军.基于校企合作下的高职高专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浅思考[J].山东青年,2013(7).

企业依法行政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创新途径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针对员工所进行的思想上的工作,思想工作只有不断的进行变化和创新,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大形势,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文章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内容、方式和机制几个方面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途径进行探讨。

1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观念的创新

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应当从思想观念上进行创新。第一,适应新时期新观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在于掌握员工的思想变化,只有适时采用员工喜欢的方式进行沟通,才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员工的政治意识。目前企业的员工主要是80后,他们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用过去的传统思想教育他们,显然不易被他们所接受。第二,适应时代的发展。及时根据企业的新动向和新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第三,适应企业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应当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应当认清在新形势下企业员工的价值取向,以创建和谐社会和优秀的企业文化为主题,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途径不断的创新,借助各种先进的科技手段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总之,观念的创新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基础和核心,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导地位,把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2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创新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创新,应当着眼于对人的思想意识的创新。第一,在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科学理论基础上,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引导员工建立正确的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增强员工不怕艰难、勇于奋斗的敬业精神,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思想意识统一到企业的统一行动上来。第二,采用各种形式来培养员工的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在企业中,形成一个学文化、学技术的氛围。同时,应当注重对员工法律意识的培养,利用榜样的模范作用,引导员工遵纪守法,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敢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积极参加企业组织的民主管理和监督活动。第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当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引导员工正确认识国际和国内的大环境,以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正确的对待各种社会矛盾,培养适应社会和改革的能力,不被暂时的和局部的困难所吓倒,更加不被社会的阴暗面所迷惑,形成健全的人格。

3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也不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也应当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以及系统论等新理论的创立和发展,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在理论依据的基础上,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由单向的灌输向双向的交流转变,由号召动员式向借助中介媒体转变,通过方式的转变,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企业员工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同时,要注重对社会组织和媒体的宣传力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

4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创新

机制创新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现社会化和大政工格局,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全社会和全体党员的系统工程,通过人人参与的方式,改变以往单纯依靠政治部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被动局面,在各级党政干部的领导下,充分调动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政工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政治部门的优势,形成社会化政工工作格局。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同社区管理、企业管理、社会管理等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同时,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情况,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和方式进行明确,始终坚持以党的工作为核心,确保党的各项任务的完成,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保驾护航的作用。创新机制必须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机制、信息反馈机制、资金投人机制和考核奖惩机制等各项机制,制定配套的工作制度和措施,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把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