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生产年终总结

企业生产年终总结

企业生产年终总结

企业生产年终总结范文第1篇

一、生产和产量方面

二、产品质量方面

在完成上述产量的同时,我们生产制造部门也高度重视产品质量,严把生产工序的每一个质量控制关,利用例会、质量会、班前会及生产过程及时为操作工灌输质量理念,坚持操作工为第一质检员的观点。根据操作工的流动量,及时为新职工安排质量、操作技能方面基本的理论培训和现场操作实践,保证每一个新操作工在上机独立操作以前,都能了解基本的产品质量判别方法。根据产品特征分类及质量要求,在生产部内部安排专人兼职负责,我们始终坚信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只要生产部的每一个员工都有高度的质量意识,并付诸于生产操作的每一环节中,产品质量将会稳步提高,以达到满足客户质量要求的目标。

三、设备模具管理方面

在这二009年的一年里,公司投入资金购置了更加精密的模具和设备,为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证,虽然大部分设备都是新设备,故障率较低。但我们设备维修人员还是克服了技术力量薄弱的困难、按照设备维护保养的相关文件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保养,并且作了相应的记录及详细的设备点检表、模具维修记录、并为每套模具建立了详细的档案,有力地保障了设备的正常运转,进而从很大程度上确保了生产运行的稳定性。

四、人员管理方面

因公司生产任务的急剧增加,产品型号的多样化,公司新招聘员工很多,共有很多批次的新员工进入到车间的各生产岗位,且流动量很大,各岗位人员极不稳定,给生产各方面管理带来极大压力,就在这样的压力推动下,生产部还是坚定地对各岗位进行岗前岗中的简单培训,保证新进员工的顺利进入岗位角色,做到在领班及各级领导的正确引导下,基本胜任各自的岗位工作。

五、安全生产方面

、*****因违反操作规程而造成的恶性人身伤害事故,针对此类事件,生产部对全体操作工进行了更加频繁的安全警示教育。对一些有可能会造成人身伤害或设备模具损害隐患的人和事进行了严肃的经济处罚和批评警告。

生产部门在过去的一年里,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顺利通过了ISO9000审核组对生产部门的审核,并通过这次活动健全了很多以前没有做到的东西。各生产岗位知难而上、基本顺利的完成了公司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生产部虽然做了很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不足:

­一、生产现场管理方面

各岗位的生产现场管理较为混乱,主要是生产过程的各种辅助用品摆放不整齐,产成品、二级品没有做到定置管理。还有就是环境卫生、设备卫生、人员卫生很差,操作工甚至班长换材质换规格的清场意识薄弱。我个人认为解决的途径是加强现场管理,强化处罚措施,具体安排专人进行监督检查。

二、人员管理方面

由于生产部大部分员工都是从社会临时招聘,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工作态度自由散漫,加之生产管理人员在具体管理方面的松懈,致使员工的责任、团队、服从管理意识不强,迟到、早退、消极怠工现象屡屡出现,缺乏质量观念和成本观念,不能很好地爱护公司财物,节约各项能源。在这方面我们正在着手进行整顿、教育、并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和各方面培训计划,对操作工的出勤率、计划达成率、人员流失率、生产效率,协同品质部对生产过程、客户反馈的不良信息作详细的数据统计分析,对出现问题的职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教育,继而进行系列的检查督促,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及奖罚措施,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以适应企业今后发展的要求。

三、设备、模具管理方面

公司自09年以来,新购设备较多,特别是09年进的设备还是人机界面,采用了较先进的电子控制技术。对操作、模具保护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而有部分操作工却不能很好的爱护设备、模具,不能及时发现故障隐患,造成了多起模具严重损坏事故,设备、模具维修保养人员人手少、不稳定、技术力量弱,对设备的保养、故障的提前预防做的还很不到位,大修设备或模具往往需要几天或更长时间才能完成,有部分模具至今还不能达到客户的要求。新的一年将马上面临公司迁址并扩大生产规模,期间会有大量的辅助用具制造、设备模具调试工作,这无疑会给目前的正常生产带来很大压力。这方面我认为应该马上补充有相关经验的专职维修人员,对主要模具维修人员委派培训,健全维修部门,按排直接责任人,进一步建立设备模具运转率、故障率、闲置率等系列数据统计分析报告(此类表格已制定完成,正在落实具体统计办法),及时分析设备模具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目前存在问题加以改进,使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更加成熟,趋向正规。

四、辅助用品、物料消耗及生产成本的控制方面

由于没有对各岗位班组的物料消耗情况进行考核,出现了很多的物料浪费或辅助用品消耗过大的现象。生产员工的操作技能不够熟练,至使原材料调运过程频繁碰伤摔伤,造成料头料尾过长或产品废弃率严重超标;因为没有对二级品及辅助用品做到定置管理,换材质换规格的清场意识不够强,造成部分二级品甚至成品被倒进垃圾堆;下班时不关设备电源、不关灯的情况也屡有发生,鉴于目前存在的浪费现象,应该首先从培养操作工的责任心、健全职能岗位人员开始,对生产班组领用的辅助用品指定区域、安排专人协同现场管理和仓储部门,遵循相关实施办法并加大执

上一页

行力度,对违反规定的人员进行相应经济处罚。原材料方面,对材料调运过程实行专人专职操作,实行责任制,要求必须遵守该环节所用机械的操作规程,熟练操作、避免材料在调运过程磕碰,对使用的每一条材料都做详细的记录;两班统计员在交接班时,对当班操作工的、个人不良率、产品废弃率作详细统计;协同物流人员、及时统计分析材料的利用率和其他辅料的领用数据,根据实际情况实施相应的、合理的奖惩措施和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思想教育,使整个生产流程环环相扣,避免出现管理上的真空。使这些职能岗位人员能够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主人翁精神,逐渐为操作工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公司提倡的节约每一寸材料、每一滴油、每一张纸的口号,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五、安全生产方面

安全生产可以说是每个生产企业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之一,安全是效益。但我觉得我们生产部门在这一点上做得还远远不够,特别是一些相关安全知识一部分员工还没有完全理解,思想上对一些事故隐患不够重视,甚至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也很容易松懈。为此我建议公司应实行安全例会制度,至少在每季度要召开一次全公司的安全生产会议,同时人力资源部定期进行对员工一些安全小知识的培训。另外结合各生产班组在班前会上纳入安全生产方面的要求,使员工在每时每刻都绷紧安全这根弦,在人人心中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理念,促进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能上一个新台阶。

从公司整体方面,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公司在新产品生产方面因受人员的制约没有力度,接到新产品订单后往往出现手忙脚乱的现象,应变能力差,以至于一些订单被别的公司轻而易举抢走。公司搬迁新址以后,必然要接触一些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冲压产品,并以此来扩大生产规模,因为每个产品在行业内都有它固定的需求量,没有新品的支撑,公司就没有发展的后劲,也就不可能有可持续增长,如果不增长那就意味着后退,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第二、产品质量问题

目前客户对我公司的质量方面不良反馈居高不下,我个人认为,除了生产部门自身的因素以外,品质部门部门也负有不可推卸责任,公司应该继续加大对品质部门的管理的力度,使品质人员具有良好的自身素质及业务技能,对生产实施全过程监控,及时统计生产过程出现的问题,结合客户的不良反馈,每月至少出一份质量统计数据,协同生产部门作出前三项不良统计报告,有针对性的拿出改进措施。使不良率逐步降低争取早日达到客户免检产品的标准要求。

第三、公司各方面工作缺乏有效监督体系,建议专职核查人员,制定并健全的适合各部门的综合考评制度,持之以恒的对目前的公司各部门各项具体工作进行综合考评,每月汇总并分析原因,拿出解决办法,使公司的各项工作都能逐步趋向完善。

第四、公司在技术熟练人员的培养和留用方面跟其他企业有很大的差距,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也就是常言说的“有人有天下”。但我们企业普通操作工的流动量非常大,大部分有思想的员工因为对公司不信任、没有依赖感而流失,公司常年总是在对员工培训一些最基础的东西,导致公司引进的一些看上去先进的管理模式发挥不了决定性的作用,甚至在对有些最普通岗位的违规职工作处罚措施时,他们竟然可以以辞职或请假相要胁。于是,产品质量总是得不到保证、规章制度执行难、管理难就成了公司管理工作最主要的难题,我想在目前这非常时期公司高层领导、人力资源部应该对这些历史遗留问题高度重视,总结一下究竟其原因何在。

第五、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方

上一页

企业生产年终总结范文第2篇

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们兴中木业公司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求发展,讲执行,抓落实,公司全体员工团结一致,奋力拼搏,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公司下达的各项任务。现将本年度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利润:全年实现利润180万元,比计划完成的148万元增加了32万元,其中外埠市场实现利润46万元。

3.利润指标分析:销售价格随市场波动频繁,原材料价格有所上涨,**年木材价格每方比去年同期平均增长120.5元,全年用量为6504立方,成本增加51万元,影响了利润的增长。

二、加大销售力度,力求扩大市场。

年初我们就制定了**年工作计划和细化指标,在经营工作中强化销售人员服务意识,为客户提供人性化服务,定点定人服务老客户和开发新市场,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内埠市场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为客户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客户满意度明显提高,增强了客户的忠诚度,为企业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 以高质量、低价格、优服务,稳定了政府机关、各企业及其它中小客户。

(2)继续走联合之路,利用我们在规模上的优势为其他小型木器厂加工板材,以达到互利互惠。

(3)积极开拓市场,开发了本县六大机焦企业为新用户,扩大了销售范围。

(二)外埠市场

兴中木业公司的外埠市场的开发工作取得进一步发展,市场需求量增大,新推出的系列新产品成功运作。高质量的产品,优质的服务为我们赢得了良好的企业信誉,对这些周边地区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三、车间内部管理

作为销售工作的坚强后盾,车间内部从各个角度,强化了内部管理:

(1)规范生产管理

车间领导小组响应厂部号召,实行“定岗”“定员”“定编”,强化了定额管理,并为推行定额、定员管理做了三项准备:一是对车间各班组、各工序进行了摸底,测算。二是带领职工“走出去,请进来”,学习同行业先进生产管理经验。三是根据自身情况借鉴试行。并根据厂部定岗定员号召,实行减员增效,将6名职工调往人才流动中心,对在职职工有很大触动,为车间进一步强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2)质量管理工作 (3)环境建设

根据木器生产的行业标准,严格执行公司及下设科室的环境建设行为准则规范要求,注重人文素质培养,通过板报、会议、宣传小册子等形式教育职工,提高职工的自身素养,使职工伴随着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步伐一起成长,营造了整洁文明、高效生产的工作氛围。

(4)安全、文明生产

车间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在“生产安全月”充分利用板报、安全生产知识答卷、张挂横幅标语等宣传形式,使《安全生产法》《交通安全法》深入职工。为了强化安全文明生产,我们制定了兴中木业公司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补充完善安全操作规程,对职工坚持每天的班前、班后会教育,取得较好效果,实现了全年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5)设备改造和引进

在全体技术人员的努力下,完成新生产机组的安装和旧机组的改造工作,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引进质量检测设备,使原材料采购和成品检验得到有效控制,为产品质量的稳步提高提供了保证。

四、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增强干部职工的凝聚力

1998年我们及时传达公司的会议精神和下达文件,积极做好宣传工作,使职工充分了解企业发展动态,与企业相互融合,达到共同发展。我们还积极参加了厂部和工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如职工大会、庆“三.八”妇女节拔河比赛、篮球比赛和乒乓球比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了职工高度的集体荣誉感,使企业职工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有效的推动了企业发展。

五、存在问题和不足

(1)由于历史原因,职工的市场竞争意识不强,缺乏危机感。

(2)职工队伍基本稳定,但生产效率相对低下,职工潜能需进一步挖掘。在xx年我们将继续加强职工队伍建设,通过思想教育与技能培训等方式,强化职工的整体素质,以解决现存问题。

(3)产品质量还存在不稳定的情况,对产品的检测手段及方式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企业生产年终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普药 深度分销 政策

一、普药市场分析

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年代,为了尽快解决缺医少药的社会问题,各省,甚至各市、县都成立了自己的中药厂、西药厂等。同时,一切产品都是国家的,也就无从谈起知识产权保护了。全国有600多家制药企业生产复方丹参片,上千家企业生产板蓝根颗粒,更不要说对乙酰氨基酚、阿莫西林等品种了。

同时,由于这些普药品种具有价格低廉、疗效确切、覆盖面广、患者可以自主选择等特点,逐渐形成了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普药市场。

在普药市场上,业界一般会把国内的终端市场分为第一、第二、第三终端。

1.第一终端现状及发展趋势:二甲以上医院为主导的医院仍是中国药品分销的主渠道,仅20摘要:本文提供中小型企业普药营销思路。通过具体的数据统计与分析,结合政策探讨,以及成功的案例总结得出。中小型普药企业可以在现实环境下实现发展。

关键词:普药 深度分销 政策08年,中国19701家医院的药品销售总量约为3025亿元(占成品药销售额的60%),其中约2800家大型医院的占比就达80%。其中第一终端(医院)市场为国内外大型药企的主要品种,在全国的医院销售中,销售领先的20家企业所占的份额合计为28.8%。外企在医院销售的绝对值和增长均较高。内资企业上榜的有:山东齐鲁、江苏恒瑞、哈药集团、扬子江、北京双鹭、上海新先锋和海南通用三洋7家,在前20家领先企业中销售占比仅为28.32%。第一终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被外资及国内大型医药企业所占领。

2.第二终端现状与发展趋势:就2008年得统计数据来看,城市的零售与连锁药店占全国药品总体销量的26%,全国零售药店总数已达36.7万家,中国现有连锁零售企业1986家,占全国总门店数的34.96%,连锁经营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药品零售市场销售规模约为1300亿元,比以往有大幅度增加。这一年,连锁百强的分店总数达43945家,占全国的12%;连锁百强销售额572亿元,占全国的44%。但随着新医改政策的颁布,第二终端市场的走向目前还难以推测。基本药物制度的推广下,零售药店是否也实行“零差率”配送,是否能够在基层医疗机构得以坚决贯彻,目前政策还不是十分确切。

3.第三终端现状与发展趋势:第三终端基层医疗机构销售占全年药品销售的14%,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服务意识的提高和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健全,第三终端发展趋势增量明显,市场总趋势看好,但由于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需要一定的磨合,其中基本药物制度在2010年对第三终端正面拉动较大。但总的趋势是新医改将极大地扩容。

二、普药企业现状

医药市场目前呈现矛盾重重的现状,其中市场竞争与行业监管的矛盾、市场经济与医院垄断的矛盾、健康产业与贿赂经济的矛盾、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等尤为突出。而其中的普药在招标过程中不断降价、原材料不断上涨的情况下,生存情况愈加艰难。普药市场的发展真的是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

普药企业的幸运儿毕竟是少数,有一部分在个别产品上具有品牌优势,或者在地缘上或国家政策上能够形成原材料优势,最终形成成本优势。这部分企业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基本药物政策,将会有比较大的成长空间。但其余的中小型以普药为主的企业就将面临品牌实力不强,成本没有优势的困难境地。自2010年开始,由于天灾(地震加干旱)、人祸(囤积居奇)导致“三七”等大部分重要中药材价格飞涨,同时,作为药物重要的辅料——糖也是一日一价,再之上新的基药招标高举降价大旗,令好多中药企业有苦难言。

此外,普药企业多也是一个市场竞争激烈的突出问题,普药企业重复建设成了普遍现象,很多地方政府对于医药企业缺乏必要的限制,尤其行业外资本是重复建设的主力军,缺乏风险警示,导致了医药企业之间同质化现象泛滥,竞争过度,缺乏创新能力。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其中在3244个化学药物品种中(不分剂型),262个品种却占据了注册文号总量中的70%,本土企业在产品科技含量、管理水平、质量控制、营销能力等与外企还有相等的距离,缺乏全球竞争能力。 转贴于

在这种情形下,中小型普药企业如不能在营销策略上有所突破,必将淹没在医药改革的浪潮中。

三、普药营销模式探索

首先,普药企业应清醒的认识到,中国医药市场的需求总量是不断扩张的,政府追加投入直接促使了医药市场的增长。近几年中央和地方总计投资达8500亿,医疗服务和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将激发居民的就医热情。2008年年底,全国卫生机构已达30万个。3年内使全民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2010年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大学生、农民工纳入医保覆盖范畴。这些举措,已使2008年全国就诊和住院人次分别增加3%和4.8%。

其次,中小型普药企业要吃透政策,很好地利用政策促发展。对于政策限制的、约束的、规范的,要积极主动应对。生产型中小型药企要以新版GMP为契机,重新审视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促进企业全面升级,使企业步入良性循环轨道。术业有专攻,做精、做强自己企业擅长的领域,切勿贪大、贪多、贪快。同时,充分发挥地缘优势,最大限度的利用本土企业对当地政府以及医疗机构的影响,做深做透。

此外,在营销模式上创新,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有针对性。一般来说,中小型普药企业由于没有强的品牌优势和成本优势,只能寻求新的思路。目前,普药企业营销模式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

(1)招商模式:如果普药企业拥有良好的产品力,产品多为市场竞争力强、临床市场潜力大、利润空间丰厚,但受限于中小型药企的销售网络和人力未能覆盖。通过各地的医药商、居间人进行市场运作。可采用招商模式灵活多样、找到合适的居间人和商,这样对产品来说,上量较快、企业风险又小、资金回笼又快。企业要在各地物价、招投标等商务工作上做好文章,同时,对于各地的医疗机构以及药店分布有充分了解,以便于商管理。

(2)学术推广模式:药企若有良好的产品可以引起学术专家和处方医生的关注,或者具有大量的科学、专业的学术证据,就可以建立和维护专家网络,从局部强势的大医院逐渐影响到小医院。通过依靠学术活动和专业拜访、产品促销来维系与医生的关系从而达到产品销售提升的目的。由于中小药企资金有限,最好从本地入手,结合品种多为普药的特点,可以考虑从社区卫生院、大型连锁药店、乡镇卫生院等突破。

(3)普药深度分销模式:药企所拥有的产品多为几十家甚至是上百家生产的普药品种,品种无特色、在医疗市场中普及度较高。价格几乎卖穿、利润空间低、多通过物流公司带动销售,量是利润的核心来源。可通过与全国性的物流性商业和各地的快批、快配分销至县级及以下新农合、社区医药等第三终端市场。结合在当地有影响的医药批发公司,通过会议营销的方式,依然是占领第三终端阵地的法宝。

上述三种营销模式,是大多数普药企业采用的模式。例如,当资金和管理不足时,招商模式就是首选;当资金没有问题时,在本地进行以学术结合终端跑动为主的临床推广就可以展开了;对于某些在一定地域内有相对固定的用药人群的普药品种,深度分销将是必选项。

4.建立有效的绩效体系。普药推广中最令领导者头疼的是如何留住员工,尤其是销售人员。目前,很多企业会实行以下几种方法加以解决:

(1)受限与普药毛利空间有限,在制定提成奖励的时候,不能局限于单一品种,只能多品种捆绑,打组合拳。

(2)通过半年左右的培养,之后只提供一定费用空间,不再支付公司与各项管理费用。但这一般仅限于终端操作人员,还要配以商务人员负责商业渠道维护。

(3)让有一定经验的员工内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部分人的职业规划问题。

总之,普药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普药企业,一定要以诚实守信为基础,提高药企生产和营销各级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完善质量管理体系,配置好管理机构与执行机构人员及规范工作职责、重新制定管理流程。在市场营销上做足文章,充分考虑到管理人员与业务骨干的绩效要求,必将在国家大的医药改革背景下,百舸争流,大浪淘沙,笑傲江湖!

参考文献

[1] 任吉民,陈良,魏金利.浅谈全国医药商业药品销售结构发展趋势[J]. 中国制药信息,2006,22(9):38-40

企业生产年终总结范文第4篇

误区一: 连锁就是复制

这是连锁企业发展的最大认识误区,一些连锁企业认为连锁经营就是先建好一个成功的样板店,然后不停的依此复制。这样把连锁经营过程设想得过于简单化了。连锁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复制,最大的陷阱也是复制。国内不少连锁企业,在复制的过程中惨遭“滑铁卢”。比如有名的全聚德,数次南下复制,屡战屡败,最后不得不收缩战线,最大的教训就在于不加区别的简单复制。国内市场广阔,不同区域的市场需求往往差别很大,消费方式也不同,连锁企业必须因地制宜区别对待。

误区二: 连锁经营一定要坚持“六个统一”

连锁最初传入中国时,许多连锁企业认为连锁经营就是要追求“六个统一”: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营销策略、统一价格、统一核算。以便于自己品牌形象统一,给消费者传递的信息统一。

“六个统一”观念极大地束缚了连锁事业的发展。近些年来随着连锁在国内的深入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在统一的思维下需要根据企业和市场环境做出灵活的调整。连锁经营企业必须能够在标准统一的基础上根据当地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有所改变,比如沃尔玛、肯德基为了适应中国市场,其实都做了一定的改变。

误区三: 连锁终端要卖企业最好的产品或服务

许多连锁企业追求在自己的连锁终端向顾客提供最优秀的产品或服务,认为这样做吸引顾客,创立品牌,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就在于许多连锁经营商对于自己的盈利模式不清楚。

提供最好的产品或服务并不难,难点在于所有的连锁终端都能提供这样的产品或服务。不管对于技术标准的操作要求和成本控制,还是对于物流配送的可行性,连锁企业必须进行全面的衡量判断,不能想当然。比如,麦当劳汉堡肯定并不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汉堡,但是作为连锁来说,麦当劳依然是优秀的。

误区四: 管理制度完善了,管理自然就到位了

许多连锁企业会制定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形成自己的连锁管理体系,并通过发放各种各样的管理手册,希望通过手册来加强对连锁店的管理,认为手册完善了,管理也就到位了。这仅仅是起步阶段,连锁店有了手册不见得就有了管理。

一是有些东西并不是靠手册来形成的,比如企业文化这个影响企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另外,管理执行是存在于许多企业的问题,就算相同的手册在不同的人来操作可能会形成不同的结果。而且,手册的固化需要不断地强化培训和督导,日积月累才能逐渐形成大家的共识和操作依据。最后,在连锁企业的发展壮大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升级自己的管理体系。

误区五: 连锁经营企业一定要有专利产品

许多连锁经营者认为企业一定要有专利,专利越多优势越大,这样才能保持竞争力,控制加盟商。这种认识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误解了连锁产生的根本原因,连锁的产生首先是基于优秀盈利模式,优秀的盈利模式除了包括优秀的产品和服务之外,更重要的是将产品和服务销售给顾客的这所有的过程管理,专利不是长远发展的法宝,不易模仿的盈利模式是企业真正的核心优势。比如连锁巨头沃尔玛,本身并没有产品优势,但是其管理优势是许多国内零售企业很难模仿的。

误区六: 做连锁的目标就是发展加盟商

目前国内特许加盟开展得火热,不少连锁借加盟迅速做大,动不动就发展上百家加盟商,短期经济效益让人眼红,让很多连锁企业误以为做连锁就是为了日后的特许加盟。其实,特许加盟也仅仅是连锁经营发展的一个过程而非目标,加盟是为了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合力,扩大企业的连锁规模。

为了做“盟主”而发展加盟商,这样的连锁企业说到底并没有形成能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的企业价值观,失败只是早晚。

误区七: 品牌建立起来就可以做连锁加盟了

许多企业认为连锁经营就是靠品牌推动,没有品牌也就没有连锁,这种对连锁的片面认识,导致企业为了发展连锁招商加盟,花大量的资源投入广告,希望提高品牌知名度,并借品牌知名度吸引加盟商,借此形成良性循环。我们认为品牌是连锁经营的纽带,不同的连锁终端靠品牌汇聚起来。在品牌之上,需要一套优秀的盈利模式。如果盈利模式清楚,终端能够赚到钱,管理也到位,做连锁就会轻松很多。

误区八: 总部可以靠加盟费赚钱

刘祖轲认为:一些连锁企业具有一定规模后就拼命招加盟,靠收取加盟费维持企业运转,结果满足于此,止步不前。甚至出现非常多不具备加盟资质的个人和企业也浑水摸鱼。其实研究连锁发展的历史,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靠收取加盟费赚钱,相反,连锁总部需要为加盟商投入大量的管理和培训,会耗用不少资源。否则,一旦经营环境变化,加盟商的很可能要求退出,令总部损失惨重。南方略咨询机构领军人物刘祖轲认为:连锁经营企业一定要不断研究市场,并能够根据市场变化,变革管理方式、盈利方式,与加盟店风险共担,主动指导加盟店,保证加盟店的健康运营和盈利。

误区九: 无节制地发展加盟

目前国内相当多企业在不具备加盟条件下大肆发展加盟商,往往是今年做回盟主,明年就关门。这是为什么呢? 排除这些企业本身不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不说,无节制地发展加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踊跃加盟的表面后,加盟商的理念不一致,动机也不一样,实力参差不齐,有些人根本就不怀好意,有些人在赚钱的时候高兴,一旦出现经营困难,马上跟“盟主”翻脸,甚至做起损害“盟主”的事。因此“盟主”必须进行严格的筛选和调查,宁缺毋滥,并以严格而明确的管理体系进行约束和支持。

误区十: 加盟前不全面考察连锁“盟主”实力

随着连锁加盟在我国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小投资者在创业时的选择倾向于加盟一家有实力的连锁“盟主”,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区别是否是一个有实力并且优秀的“盟主”上往往存在很多误区。下面结合实际谈谈加盟商应该如何选择有实力并且优秀的“盟主”,主要考察以下几点:

1.企业的资质

2.企业的发展历史

3.企业的管理水平

4.企业的盈利模式

5.企业的财务状况

误区十一: 连锁管理重总部建设,轻终端管理

现在许多连锁企业都在积极进行总部的平台建设,认为总部搭建好管理平台,终端自然会运作顺畅。这是非常错误的。

总部的一切工作都应是建立在终端需求的基础上,一切为终端服务,并和终端基层共同战斗。总部的管理体系建设成效,也应以终端表现来检验,如果终端认为过于繁琐而起不到多少促进作用甚至起到反作用,总部就应深入检讨。

总部决策人员应该定期巡访终端,不仅仅是检查督导,更重要的是听取终端对总部各个管理职能的反馈和建议。

误区十二: 重视终端销售业绩,忽视基础管理

在销售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许多企业加大了对销售人员的业绩考核,比如连锁企业在发展初期,总部只对终端的店长作出业绩要求,认为业绩优秀,其他方面自然就不错,对基础管理不闻不问。这个现象在连锁行业相当普遍。

多年的门店管理经验告诉我们,终端的销售业绩是建立在企业品牌和运营管理基础上的,而基础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判断,如果长期不注重基础管理,那么信誉和口碑将一点点地流失,最终销售业绩也会出现全面下滑。反之,一个基础管理规范的门店,就算消费者暂时不进行购买,但是他对企业品牌的感受是良性的,并会积极传导到其他消费者,以后在同等条件下,消费者还是会倾向于在自己认可的终端进行购买。

误区十三: 终端销售业绩不好是店长的责任

许多连锁企业在对每个月的销售进行总结的时候都会发现,总会有一些终端销售业绩不理想,于是总部管理人员会天天电话询问,督导审计也会重点光顾,并且很当然得出结论:这个店长不合格,进而“很及时”地撤换掉店长。

根据连锁的特点和规律,由于连锁终端众多,出现一些不能赚钱的终端丝毫也不奇怪,总部在接到终端销售亏损的报告后,应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比如进行审计,派督导员进行调查,都是很有必要的,然后总部将对调查结果给出自己的判断,是属于市场环境的恶化、总部营销不到位、基础管理缺失抑或其他方面的原因,再根据不同的原因给予不同的对策,比如强化培训,或者主动进行促销。

误区十四: 照搬国外一流连锁企业的管理体系

连锁管理体系直接决定企业的运作,是企业成功的基础和平台,沃尔玛、麦当劳正是凭借了强大而完善的管理体系支撑起全球庞大的终端网络。所以,绝大部分连锁企业认为一定要建立起完善的连锁管理体系,并且在企业建立之初就积极地开始着手这项工作。

对于什么样的体系是优秀的,很多连锁企业不遗余力地在麦当劳肯德基这样优秀的连锁巨头身上寻找答案或照搬它们的管理。这是不对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特殊的行业背景、企业特点,我们只能提取优秀企业在管理中的思想和精华,比如精细管理思想、全面培训思想等等,经过加工转变为具体的管理体系。完全照搬它们的做法要么会导致自己撑死,要么会水土不服。

误区十五: 总部大权独揽

相当多管理层对终端管理不放心或者喜欢大权独揽,对连锁总部和终端在管理中扮演的角色不能清楚地认识,终端大小事务都要早请示晚汇报,终端亦小心翼翼,生怕踏错一步。结果,大量事务性工作聚集到总部,总部不堪重负。我们认为,总部和终端在管理上应各尽职责,演好自己的角色,总部在管理定位上应该主要明确为“策划者和督导者”,对企业的发展作出科学详细的规划,并督促到终端的执行。

终端应主要明确为管理的“执行者和反馈者”,对企业的管理体系认真执行并积极反馈。总部不能为终端包办包干,总部应做好自己战略和管理层次的工作,积极鼓励授权终端处理事务性工作,并不断完善工作流程。

误区十六: 忽视连锁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经营风险

发现国内的连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基本上都要经历一些固定的阶段和经营风险:

1.个体的第一桶金

2.连锁萌芽

3.第一个风险:单店盈利开始下降

在经历了迅速而短暂的原始积累和规模扩张后,企业首先开始出现门店盈利开始下滑的局面,甚至有些以前盈利良好的门店也开始出现预警。问题一般会出在知识产权保护、产品更新、门店选址方面。

4.再扩张

企业在解决第一次风险后会进入一个规模扩张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就是大规模的建店,完成战略转型。

5.第二次风险:扩张太快导致管理混乱

面对如此多的门店和越来越复杂的业务流程,企业内部出现了混乱,包括思维和文化混乱、业务部门效率低下、人才紧张、成本急剧飙升、人员流动加快、产品不再受顾客欢迎、资金预警等等,似乎所有的问题在一夜之间爆发,企业决策者夜不能寐,这时应有壮士断臂疗伤的勇气和决心,梳理盈利模式,建立并完善连锁管理体系,建立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寻求战略资源渡过危机。

企业生产年终总结范文第5篇

管理出绩效,考核是管理利器,考核能够引导队伍围绕整体营销目标作贡献。这些观念已经成为营销总监们的共识,但如何更恰当地运用考核却并非易事。很多企业在设计考核方案的过程中,总会有一种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的感觉,反复调整,受尽折磨,弄得营销队伍无所适从,考核失效。导致错误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条还是过于追求完美,大多数企业都希望找到一种完美的考核方案,来解决组织中的所有问题。

其实任何一种考核方法都各有其利弊,各自适用于不同的企业寿命周期、竞争格局、自身能力状态和战略阶段等。只要熟悉不同考核方式的原理、作用和弊端,并能了解企业自身的需求状态,做好考核工作,使考核真正做到为组织功能提升、战略达成、绩效改进服务也并非难事。本文努力廓清本土企业在营销体系中考核方式的变化历程及原因,使营销管理者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一、财务指标的局限

选择考核指标是绩效管理循环的起点,重要性不言自明。但很多绩效考核的专著中,讲到考核指标选择时都很笼统,或说指标要符合SMART原则,即具体(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达到(Attainable)、有相关性(Relevant)、有时限(Time based),但这些只是指标的局部属性而非本质特征;或说要建立指标库或指标体系,并给出庞杂的指标选择范围,但并未告诉企业如何选择。其实,实践出真知,现实中企业遵循的原则缺什么考什么很有道理。

本土企业的营销体系是从供销科到销售科、到销售部、再到营销中心的过程中一路发展过来的,最开始的主要功能是销售,增加销量、销售收入或市场份额。这个时期在考核上充分体现了销量为王的思想,考核指标多被表达为总销量、销售额或增长率。企业在发展初期,数据论英雄,业绩看成败的观念更容易被接受,直接、简单,在早期也有实际成效,因为大部分企业此时都是以打开市场为战略方向。

很快,有些企业发现,销售为王导致营销中心被定义成收入中心,而生产中心只能是成本中心,那么企业的利润谁来负责?只有老板负责,这显然不行。于是,一些企业锁定生产和营销的结算价,而把适当利润留在生产,但问题也未彻底解决。营销部门天天叫嚷市场压力大,或降价或增加费用,否则难以增量。面临这种压力,老板也无从决策:守住结算价,担心失去竞争力;放开结算价,担心守不住价格。针对这种情况,有先见者直接把营销中心定义为利润中心,于是考核指标被表达为总销量、总销售收入、总利润、总营销费用或周转率等综合财务性指标,俗称总量考核。

围绕总量的考核,首先在一些产品寿命周期比较短的企业出现新问题。这类企业发现,为了应对市场竞争,需要更替产品或扩展产品线,但营销队伍存在惯性,习惯于卖老产品,不愿意花力气推新产品,甚至把新产品作为老产品的促销品,导致企业的产品策略落空。为避免这种情况,一些企业执行分产品的考核,不仅考核总量,还考核重点产品的销量、收入或利润,以落实重点产品上的策略目标。

这是一种进步,但不能过度分解,否则无法形成产品组合策略,会降低企业在终端的竞争力。例如,某啤酒企业一直是当地啤酒行业的龙头老大,起初许多知名品牌试图进入均铩羽而归,该企业对自己实施的考核方式颇为自信为每个产品均设定了最低毛利贡献指标并据此分配奖金,使得营销队伍在打价格战时颇能有理有力有节。几轮价格战后,许多企业承受不住而撤退,而该企业不仅没有出现亏损而且获得增长。但好景不长,一个竞争对手以产品组合策略应对:培育高端产品占位获利,以低端产品为价格杀手鲸吞其市场份额,很快即取而代之。

分产品考核只是总量考核的一种变形,并无本质上的改进,所以也就无法解决单纯财务指标考核的根源弊端:

第一,指标的达成方式不可控,企业的经营缺少稳定性。营销人员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制造绩效,例如年终压货,或者上半年冲量下半年省费用,甚至怂恿并协助经销商窜货等,透支企业的长期利益来换取短期利益。

第二,以考代管、以包代管。领导者把业绩的责任以指标的方式层层分解下去,以致在很多企业,营销体系的干部都成了任务的转包商,不研究市场、不思考策略,只知道使用奖惩制度,导致市场基础不易察觉地走向脆弱,遇到环境变化即全盘崩溃。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简单的财务指标无法完整表达企业的战略目标。前不久碰到某上市公司的老总,反思前几年执行总量考核方式的恶果:早期销售队伍四处出击,业绩增加明显,但却没有形成稳固的基地市场,今年一遇竞争压力,即全面萎缩。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鉴于在总量考核中频繁出现业绩周期波动,主要始于营销队伍上半年冲量下半年省费用或压货等行为,企业开始调整考核周期。从年终算总账改为半年度、季度甚至月度考核,引导营销队伍制订市场发展计划,持续提升并强化市场地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营销队伍制造数字绩效。

二、过程考核的提出

从财务指标过渡到过程指标考核更有突破性。过程指标是前提,财务指标只是结果,如果能控制前提,结果也自然可控;如果前提能持续,结果也自然持续。在这种思路下,首先被突出的过程指标是占有终端的质量和数量,具体表达为重点终端数量、货架面积、终端占有率或铺货率等。原因有两个:首先,终端是稀缺资源,确实重要。尤其在中国市场,第一批崛起的优秀企业几无例外都借助了终端的力量,尤以TCL打败长虹激起了一代本土营销人的终端情结,渠道为王、终端为圣,几乎被奉为圣经。其次,受标杆影响。可口可乐、宝洁和康师傅堪称本土营销人的启蒙、导师和学习榜样,而这3家企业都考核到重点终端甚至是货架面积占有率。

先行者的成功使效仿者踊跃,但也不乏一些企业走入极端唯终端化,还没弄清楚终端建设和整体营销目标的关系就简单模仿。例如,某快消品企业的过程指标考核虽然详细到每个销区应该建立的餐饮终端A类、B类、C类的各自数量,商超终端KA类、A类、B类、C类的各自数量,士多店的数量,VIP消费者的数量,并分别规定了标准,可谓详尽,但业绩却每况愈下。原因在于过度细化的指标,禁锢了营销队伍的能动性和灵活性,使企业的营销行为僵化,所有人都按照指标做事,没人关注最终绩效。

这种考核有两个共性的典型表现:其一,各类终端的建设没有统一到同一消费群体身上,营销队伍在A地建设商超终端,在B地建设餐饮终端,在C地开发VIP客户,无法形成合力来影响同一消费群体,绩效大打折扣;其二,各类终端的建设没有考虑特定时期的营销目标和竞争策略。例如,某企业的产品2006年在江苏市场刚刚起步,年初首先依靠品牌影响力在南京、苏州等核心城市的商超终端中启动礼品消费,效果不错。按正确策略,春节一过,应该继续在这些核心城市中启动餐饮终端建设,拉动日常消费,强化品牌影响力。但省区经理却指挥业务人员进入其他城市扩展商超终端,然后递交给营销总监一份漂亮的考核表格,成为商超终端建设楷模。但此时的商超铺货,既无法拉动核心市场的日常消费,又必然造成新进市场的商超渠道的呆死货。2个月后江苏市场的经销商集体要求厂家加大商超渠道的促销,以盘活存货,这使企业非常被动:强拉市场肯定不会见效,不强拉则经销商可能退出。

也有一些企业完全用过程考核指标替代财务指标,其风险在于能否完全识别出产生绩效的所有过程要素或行为,并全部纳入考核。比如同样是考核终端,可口可乐、宝洁、康师傅这些企业有营销体系的系统功能和策略来支持终端,把品牌力、产品力、推广力、促销力、分销力、服务力等,都整合到终端这个客户联系界面上,形成整体的力量来应对竞争,他们不仅考虑到终端的数量或质量因素,还考虑到终端应具备的功能。而很多本土企业,在终端上只有促销力、价格战,无其他功能支持,很容易陷入两难境地:不考核终端,担心终端被竞争对手抢占,自己的市场基础无从建立;考核终端,担心大量的终端建设费用花下去,但因缺少功能而不见销量和利润的提升。

考核重心的调整,也伴随过程考核的导入而出现。一些企业从考核到大区,转变为直接考核到分公司、到经营部、到个人。考核指标到个人、到过程或行为,使得责任主体更清晰,推诿、妥协或造假的可能性大幅降低,强化了责任压力,提高了管理效率,但也有相应的问题暴露出来。比如营销中心直接考核到个人,那中间层的干部如何处理?不考核似乎不行,但若把下辖人员指标的汇总作为干部的考核指标,有重复考核之嫌,而且管理者只需关注最好的个人或区域,就可以完成考核任务,其他个人或区域任其自生自灭,结果必然是管理者没有承担完全责任,像个更大的业务员,而不是真正的管理者,这会导致市场出现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局面。

若把下辖人员中完成个人目标的人数比例作为管理者的考核指标,看起来是个很好的方法,但也使直接考核到个人的措施被过度强化,管理者调动资源的权限受到约束,区域分销团队的协同变得困难。如果遇到竞争对手在重点区域的强势攻击,往往形成个人对抗企业的局面,难有胜算,营销组织的士气也会受打击。比如,某药品领先企业中每个营销人员负责一个地市市场,考核指标直接到个人,省区经理考核下属中任务完成人数比例,结果总被竞争对手从重点区域突破。以安徽市场为例,竞争对手集中全省力量从合肥市场切入,该企业省区经理无法在短期内调集其他业务人员来支持合肥,否则其他人员业绩完不成谁来负责?这种协同上的困难,往往会给竞争对手以可乘之机。

三、管理指标的导入

对过程考核的重视,引发了企业如何平衡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思考。单纯考核财务指标,可能伤害企业的长期绩效;但过程考核,显然也没有完全脱离数字导向,那些无法被数字包含的重要事项,诸如计划的准确性、市场调研与信息反馈、市场管控、消费者投诉、团队建设等,开始进入管理者的考虑范畴,并逐渐作为管理类指标,被加到考核指标中,形成定量考核(业绩指标)与定性考核(管理指标)并重的状态。这种改变是本土企业追求精细化管理的结果之一。

但任何转变过程都难免受到惯性的干扰。原来财务指标考核,简单明确、一目了然;数字本身有客观性,没有人为的主观评价,企业运用起来得心应手。现在加入管理类指标,运用起来就有了麻烦,由于管理类指标本来是定性指标,所以首当其冲的就是管理类指标如何量化。例如消费者投诉考核次数,团队建设考核下属满意度的比例,调研报告或信息反馈考核提交的数量。但问题不只这些,以调研报告为例,如果只考核数量,营销人员都随意应付,过手不过脑,岂不失去意义?所以还要考核质量,但衡量一份报告的质量可就麻烦了,考核思想是否有高度?数据是否翔实?是否强调了营销总监的讲话?现实中,很多企业实际上都以报告的长度作为考核依据。于是营销报告越来越厚,有效数据越来越少;营销人员在家里填表写报告的时间越来越多,亲临市场的时间越来越少。基层人员苦不堪言,管理者也不清闲,那些报告总是要看的,分数总是要给的。结果上下都有微词。

随着管理类指标的不断引入,考核也被不断细化,在一些极端的企业,营销人员的考核指标多达十几项,甚至管理类指标的权重已经超过业绩指标的权重。指标一多,考核就失去重点,营销工作就失去方向,营销人员变得无所适从,做事情没有头绪,辛苦但无益于绩效。

管理类指标的泛化乃至泛滥,主要是管理者以包代管的思想在作怪!本土的老板大都信奉大道无形,喜欢在企业中倡导简单管理、零管理。但在本质上,无非是希望以考核来推行承包制,以承包来管理。但管理是现实,是日常工作,而考核是周期性工作,只是管理的一个部分,不是管理的全部,不能等同于管理。以包代管的结果,使得企业的营销中心完全成为个体户的集中营,而不是一个整体组织,没有整体上的协同,人人都在为个体目标努力,而且是以伤害组织目标的方式来为个体目标服务。

可喜的是,很多企业意识到这个误区,重新回到管理状态,把考核与管理区别对待,把先前纳入考核的一些管理类指标,作为检查事项,从考核指标中剥离出来,形成大区经理检查督促、销区主管指导落实、业务人员具体操作的制度体系,回到正途。

四、面向任务的考核

管理类指标的导入,借鉴了平衡计分卡的观点。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思想,告诉企业要注重长期与短期的均衡、财务绩效与组织功能的均衡,而且指标的选择要有一个共同的起点,即企业的愿景与战略。这没有错。但如果企业静态地应用平衡计分卡,则会导致僵化和形式主义。企业必须动态地应用平衡计分卡,按照不同阶段的具体战略,确定营销的整体目标,形成策略的重要命题,即战略任务,再把任务表达为考核指标,称为关键业绩指标(KPI)。

德鲁克讲,企业的各项工作都必须以整体目标为导向。企业必须将个体的努力融汇成共同的努力,产生整体的绩效。而考核恰是实现战略管理和整体绩效管理的重要手段。在这里,关键是要把整体目标表达为战略任务。

为了帮助企业辨识真正的目标,避免在指标化的过程中把整体目标简单化,企业不能把整体目标直接表达为考核指标,而必须借助战略任务这个中间变量。例如,某企业2006年推出一种非油炸食品,把营销目标定义为打败传统的油炸产品,成为市场第一,然后直接把目标转化为考核指标销量的快速增长。虽然营销人员被考核导向大面积快速铺货,销量在短期内通过快速铺货达成,该企业业绩短期上升明显,但很快走向衰落。其原因在于对消费者教育不够,没有形成食用偏好。后来,该企业卷土重来的时候,首先把目标表达为培养领袖群体的消费偏好,然后表达为一组关键业绩指标,包括重点终端的铺货及推广、重点终端突破拐点的销量,要求是推广促销暂停后能够维持销量稳定提升等,取得明显成效。

战略任务的形成,需要思考4个问题:营销中心的整体目标是什么?目标成败的关键领域有哪些?在这些成败关键领域中应该有怎样的表现?应该采取何种举措、方法和行为达成?

还要强调的是,营销总监在分解营销中心的整体目标时,不要采用分解指标的方式,而要采用分解任务的方式。分解指标是指把营销中心的整体目标表达为整体考核指标,然后把整体指标分解为各级部门的指标;分解任务是指把营销中心的总体战略任务分解为各级部门的战略任务,然后表达为相应的考核指标。

分解任务而不是分解指标,能够确保各级人员时刻清楚自己的战略任务,而不会被指标误导。比如,A、B两个企业同样追求快速增长,同样希望保持行业领先,其中A企业分解指标,要求各区域营销平台业绩增长为30%,并且每年都做到了,但3年后发现自己降为行业第2,因为竞争对手比自己增长更快;而B企业分解任务,要求各营销平台保持市场领先并扩大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并规定某区域即便全年增长率很高,但若被竞争对手拉近距离,也不会获得考核优秀,这使得各区域营销平台都时刻保持对竞争对手的关注,时刻修正自己的营销目标和营销努力,结果是该企业一直强势增长,不断扩大领先优势。

五、绩效管理平台的建设

考核说到底是为培养营销队伍,发育营销功能,完成整体目标,而不是为了奖惩激励。换句话说,奖惩激励不是考核的目标,而是考核的强化手段。企业若过分关注奖惩的重要性,可能导致结果适得其反。近来,强制分布考核方式被广泛推广,多少有些滥用考核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