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文化体系的建设

企业文化体系的建设

企业文化体系的建设

企业文化体系的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企业文化;误区;思考;重构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3-0020-03

[作者简介] 雷卫中,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文化。(江苏 南京 210003)

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同时,它又是受社会文化影响和制约的,以企业规章制度和物质现象为载体的一种经济文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经营观念、品牌形象、企业形象、企业声誉等的母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至关重要。企业文化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重要性,不仅仅限于其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所起的现实作用,最为重要的是企业文化对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发展方向、发展水平、发展速度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误区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一些开放较早的地区和改革起步较早的企业开始了企业文化建设,现在,有的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并随着形势的发展有新的创造。但是,还有许多企业的文化建设没有真正体现出企业所追求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等深层内涵,没有真正发掘出员工中蕴藏的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力量,而且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进程中还存在一些误区:

误区一:企业文化建设的“崇洋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很多人认为既然企业文化的理论照搬国外,那么实践也应模仿国外企业,尤其是要全面引进美国和日本的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完全不顾这些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距。简单照搬势必让人有削足适履之感,即使同出东方文化圈的日本文化也与我国有较大的不同。日本文化是“文化滞后型”与“兼容并蓄性”。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如果我们完全抛开自己的文化传统而一味推行“拿来主义”,势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出现“水土不服”。

误区二:企业文化建设的完全“本土化”。许多人认为我国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巨大的文化宝藏。因此,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一味强调吸收传统文化,认为以传统的伦理道德来规范企业文化是建设企业文化的关键,他们往往简单地把传统的儒家伦理照搬进企业文化建设中,而没有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现代文化,它决不是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和现代文化的“基因再造”。企业文化这份“心灵契约”的巨大“魔力”,要求我们的视角更加宽广,要兼收并蓄。如果我们仅强调继承,可能会造成企业文化建设的“消化不良”。

误区三:企业文化建设的“简单化”。许多企业在文化建设中把理论简单化,表现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各项活动,颠倒了部分和全部的关系。表现为企业把日常开展的各项活动都当作企业文化,虽然这些活动对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参与企业的热情是必须的,但由于没有在一种统一的理念指导下,往往流于形式,造成企业文化建设无谓的资金浪费和人力浪费。企业文化成为仅具蛊惑力的口号,是不可能领导企业长久稳定发展的。“企业文化意识”远没有形成企业的管理气氛。

误区四:企业文化建设的“趋同化”。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克服文化上的差异达到兼容。然而,这又导致了另一种现象的出现,就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趋同化现象。翻开大小报章杂志,企业文化一词随处可见,由此表明国人对“企业文化”的宠爱。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CI,建设企业文化就是导入CI。有些企业花上百万元请人搞策划设计,文本厚厚一摞,实际难以操作。实际上,企业文化决不等同于CI。企业文化在于企业精神等的塑造,形成企业的一种共识。

误区五:企业文化建设的“狭隘化”。企业文化固然成型于某一企业,但也要与民族优秀的文化相结合,更重要的是符合社会的价值观念,得到民众的广泛认可。一些企业可能已经形成了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企业文化,并使企业效率得到提高,但他们的企业文化是狭隘的,只是实现了企业文化有关增强企业效率的内部职能,远没有实现用文化体现企业形象的外部职能。

二、对走出企业文化建设误区的思考

以上存在的种种误区,往往导致有些企业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之后,却事倍功半。那么,如何才能走出误区?或者避免走入误区?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阐述:

1.明确企业文化建设原则

(1)中西合璧、优势互补的原则。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上,既要继承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又要适应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接轨的新形势,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在文化理念上凸显中西文化的精华。如像海尔、联想等一批我国的现代企业文化既带有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烙印,又大胆借鉴、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达到了中西合璧、优势互补,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改革,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理论、实践、理念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只有创新才能生存。这种创新,既要体现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方面,体现在管理理论方面,还要体现在文化理念方面。培育和形成企业的综合创新体系,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创新也应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

(3)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原则。任何企业都是在特定的行业共性文化的背景下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同时又有其自身的个性特色。个性是企业文化理念的重要特性之一,个性是生命,没有个性的企业文化常常是平庸的,最终对企业的发展无大益处。我们在研究制定自己的企业文化工程时,一方面要注意共性,同时也一定要注意个性的提炼与培养,做到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结合。

(4)战略、制度和政策相匹配的原则。企业文化和企业发展战略、基本制度和政策等密切相关,相辅相成。战略、制度和政策,如果没有文化理念的支撑,就不可能内化为企业员工的自觉行动。处理好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制度和政策的关系,才能发挥企业文化的价值和功能。

2.认准企业文化建设目标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当一个企业在设计自己的企业文化建设的蓝图时,必须要根据自己的现状、面临的国内外竞争环境、自己的发展战略等确定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使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一致,并通过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来促进企业的发展。海尔、华为等企业正因为有了明确的企业文化建设目标,才不仅创造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更从中获益匪浅。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前瞻性思考和研究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工业化不断推进的今天,企业文化的研究应该走向深入,为中国企业迈向现代化、国际化助一臂之力。我们必须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作前瞻性的思考和研究。

(1)企业文化的国际比较研究。可以说每一个成功的公司,都必须以优秀的企业文化为后盾。我们在开展企业文化的国际研究时,不仅要重视对美国、日本的研究,也不能忽视对德国、法国等西欧国家以及韩国、新加坡等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企业文化研究。

(2)企业文化的实证研究。企业文化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影响,但是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又表现出不同的模式。在我国,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相互并存,他们的规模不同,经营目标也不同。各个企业文化必定有自身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开展这种不同类型企业文化的比较研究,是消除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盲目性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建设有自己个性企业文化的保证。

(3)企业文化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开发研究。企业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对人有效管理的关键,在于人力资源体系的开发利用。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是一种随意性的文化活动,同样要制定科学规划,把员工生涯规划与企业规划结合起来。人的素质不断开发是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尤以员工的教育培训、员工积极性的激发为重点。在21世纪的全球经济竞争中,人才竞争是决定一切的先决条件,企业文化如果担当起开发人力资源的重任,就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基于思考后的企业文化体系的重构

(一)重构后的企业文化体系的基本框架

(二)重构企业文化体系的内容和程序

根据企业文化的形成机制及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努力规避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误区,笔者认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从以下环节入手:

1.精心提炼企业价值观及经营理念

价值观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社会追求和远大理想,代表着企业对事物是非曲折的判断标准和原则。核心价值观是经营理念、行为准则等的基础。比如,联想集团的核心价值观是“服务客户、精准求实、诚信共享、创业创新”。提炼价值观必须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具有时代特征,既有很高境界,又符合行业特性与企业定位,真正能在员工中引起共鸣。提炼经营理念,主要阐明企业的愿景和使命、企业精神。又如,联想的愿景是:高科技的联想、服务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联想的使命是:“四为”――为客户,提供信息技术、工具和服务,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简便、高效、丰富多彩;为社会,服务社会文明进步;为股东,回报股东长远利益;为员工,创造发展空间,提升员工价值,提高工作生活质量。

2.科学地确定企业文化的内容

首先,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文化的渐进性,结合国家、企业的未来目标和任务考虑文化模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和进步,必然导致人们心理及行为模式的发展和转变。文化的渐进是一条客观规律,也是实现企业新目标的必然要求。

其次,根据企业的外部客观环境和内部现实条件,形成企业的共性文化和个性文化。例如,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协作精神、严格的纪律和雷厉风行的作风;商品经济要求与用户搞好关系,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这些都是不以民族和企业特点为转移的。但各企业在自然资源、经济基础、人员构成等方面存在差异,客观上会产生和要求不同的文化特点。

再次,博采众长,吸收借鉴。对于外来的企业文化,不能简单地采取"拿来主义",而应持认真鉴别、分析研究、有选择吸收的态度。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就十分注重荟萃世界优秀企业文化,公司规定:在国外的子公司有研究各国企业文化的使命,子公司领导人回国述职或参加培训,首先要报告所在国家和地区企业文化的特点。

最后,重视个性,着眼未来。一个企业的文化个性,是这个企业在文化上与其他企业不同的特性,它只为这个企业所有,只适用这个企业,是这个企业生存、发展条件及其历史延续的反映。如海尔集团的“三层次说”企业文化构建模式:海尔企业文化分为三个层次,最表层的是物质文化,即发展速度、产品、服务质量等;中间层是制度行为文化;核心层是价值观,即精神文化。海尔人以创新为价值观,构建了先进的精神文化,包括海尔理念、海尔精神、海尔作风和海尔目标等,以此为核心构建了制度行为文化。

3.有效落实企业文化的实践和管理

(1)完善制度,体制保证。企业文化是软硬结合的管理技巧。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应"软硬"兼施,相辅相成。在培育企业职工整体价值观的同时,必须建立、健全、完善必要的规章制度,使员工既有价值观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

(2)树立榜样,典型引导。迪尔和肯尼迪把英雄楷模人物作为企业文化五大构成要素之一,认为没有英雄人物的企业文化是不完备的文化,是难以传播和传递的文化。发挥榜样的作用是建设企业文化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法。把那些最能体现价值观念的个人和集体树为典型,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表彰,有利于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3)加强培训,提高素质。一个企业若员工的基本素质不高或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生产力的健康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企业文化建设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企业员工基本素质,是建设企业文化的基础保证。在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每一个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都必须首先接受职业道德、经营思想、集体意识、自我修养的集训,进行语言、待人接物的礼节教育,考试合格后才被录用。

4.积极强化企业员工的价值观

企业文化不是“企业+文化”,更不是附庸风雅借以装饰企业的文化,而是企业的精神主宰。文化修养从深层影响着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价值取向以及个性特征。而文化对组织成员的精神培养,对组织机体运行秩序的维系,对组织协作力的巩固和凝聚,对组织创新能力的提升都将是不可替代的。企业文化建设应是企业的长期行为,靠短期突击不能奏效,而且是有害的。改变企业文化的模式,不仅要长期积累新文化,而且要同旧文化的"惰性"作反复较量,长期斗争。因此,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长期努力,持之以恒。

参考文献:

[1]刘俊心.企业文化学――现代经营管理制胜宝典[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2]张德.企业文化建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企业文化体系的建设范文第2篇

近些年来, 全国烟草企业掀起了建设安全文化的热潮,绝大部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已初具规模、取得成效,但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提升却成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不难发现这一问题普遍出现的原因在于企业未能建立客观、科学、有效的安全文化评价体系,导致了企业对其安全文化优劣的评判多是依感性而做出,缺乏理性的分析,从而提升工作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往往导致了事倍功半。为更好地推进烟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建设客观、科学、有效的安全文化评价体系势在必行,而如何建设安全文化评价体系,笔者认为应当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确定企业安全文化评价因素

国家安监总局于2008年11月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AQ/T9005—2008),准则对评价指标(即要素)、程序等进行了规定,对企业进行安全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企业应参考《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AQ/T9005—2008)的规定,结合目前烟草企业安全文化评价体系建设现状,设立企业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表,评价表首先应确定一级指标,并将每一一级指标细化分解为若干二级指标,同时对二级指标评价要求进行详细定义,以企业基础特征这一一级指标为例: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AQ/T9005—2008)在二级指标下以“企业基础特征”为例,设定了三级指标,并对二、三级指标的权重进行了举例说明,这种设定具体的三级指标来评价二级指标的方法,应该说非常全面具体、操作性强,值得推崇。但由于本文篇幅有限,对大概达到200多个的三级指标全部予以陈述和权重设置不太现实,企业在进行指标选择和设定时可参考《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进行。

二、确定企业安全文化评价因素权重

评价因素(即指标)确定后,企业应结合企业状况,进行各项考核因素在评价中所占权重的设计,因各项指标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是有差异的,评价比重也应区别对待,才能做到客观实际,使评价真正取得效果。同时,由于各个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不同,如果给出普遍适用的、统一的评价指标权重,则违背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及评价的差异性原则,因此,各项因素所占权重由各企业根据实际,在坚持全面与重点相结合的原则下进行确定。确定指标权重时应注意,不仅各项二级指标应区别对待,三级指标也应结合企业实际区别对待,应在全面分析重要性的基础上确定比例,应杜绝按评价因素数量多少确定评价权重的错误。同时,根据安全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状况,各项评价指标所占的比重也应与时俱进、实时更新。

三、选择安全文化评价方法

要使企业安全文化评价真正发挥实效,必须明确两个原则,一是确定性原则,即每一项指标的评价方法必须是确定的,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某一指标的评价必须在评价表内作出规定,评价部门不得自由进行选择,以防止发生避难就易的后果;二是针对性原则,即在对指标的评价方法进行确定时,必须区别对待,以每一项指标为单元,对每一项指标进行充分分析,确定哪种或哪几种评价方法能够确定指标的实现情况,从而将该种或该几种方法确定为该项指标的评价方法。为了评价方法能够真正得到使用,同时为了实现一目了然的效果,建议在指标评价表内设立“评价方法”列,对应每一项三级指标进行评价方法的规定。

四、确定评价结果并作出诊断分析

企业文化体系的建设范文第3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释义

核心价值是对一个社会发挥根本性指导作用、能够影响社会成员行为取向的最根本的价值理念或价值目标。它具有预测社会发展趋势、整合社会力量、调控非主流价值等功能,对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一个特定的组织中,核心价值体系在意识形态中处于中心和领导地位,主宰着社会的精神状况和人们的精神生活,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等特征和引领、凝聚、整合、创新功能,反映在社会的各种制度中,作用于人们的生活中,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在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支配地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通过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更是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建设作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到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高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国际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要求,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支配地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定向、导向、动力、凝聚、规范的重要作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是我们党思想文化建设历程上的重要里程碑。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包括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实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

同志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进的向导,是一个国家走向富强的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选择并为之奋斗的目标,反映了我国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利益和要求,是共同理想。坚定的理想信念使我党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化解了各种风险和危机,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

在社会主义阶段,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主体和社会责任的承载者之一,中小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使命、企业宗旨、企业愿景、企业理念等,既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体系特征的时代精神和中华文化的传统精华,又要符合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和中小企业发展规律。培育和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使这种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民族文化中最本质、最集中、最持久的精神力量。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建设中小企业文化提供牢固的精神纽带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也是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于当前任务、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办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价值保障。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中小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我国建党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对确立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具有决定性意义,更对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增强中小企业员工的社会责任意识、树立中小企业的时代新形象、建设特色鲜明的中小企业文化、推动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把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小企业文化建设。

必须坚持四个基本原则。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人,坚持用先进文化培育人,使中小企业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强阵地。始终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对中小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经常开展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使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充分体现和谐精神,用和谐理念看待事物、处理问题,形成企业经营者与员工共同的价值观。

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应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为基础,以培育中小企业核心价值观为重点,紧紧围绕经济改革与发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努力建设中小企业旗帜鲜明、核心价值观先进、发展理念创新、企业社会和谐的文化体系,为全面推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保障和支持。

必须坚持与地域特色相结合。地域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资源基础,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载体。只有根据地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和地域文化的差异,结合地域内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才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和通俗化,使其真髓和原理真正被中小企业经营者及企业员工所理解与掌握,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少数民族地区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中有效实现,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少数民族地区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实现全国共同富裕。

企业文化体系的建设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实践活动,应当而且也越来越需要系统理论来指导。

一.企业文化的系统构成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各种要素按一定的规则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般认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组合而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就可看成系统。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体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所构成。

1.企业精神文化

企业精神文化是企业在运作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文化观念和精神成果。它包括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哲学.企业目标、企业理想、企业精神等要素。其中.杨价值观是精神文化的内核,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是为企业员工所共同拥有.支配员工精神的主要价值观念.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纽带。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精华.是基于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升华与提炼.它规定和支配着企业员工的行为方向.是企业发展、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2.企业制度文化

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为实现自身目标对员工的行为给予~定限制的制度规范.它主要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和企业管理制度三大要素。企业工艺操作规程、厂规厂纪、经济责任制、考核奖惩制度都是企业制度文化的内容。企业制度文化作为企业文化中人与物、人与企业运营制度的中介和结合,是一种约束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规范性文化.它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处于良好的状态.从而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其中.在企业制度文化体系中.企业领导体制影响着企业组织结构的设置,制约着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是企业制度文化的核心。

3.企业行为文化

企业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及生活中产生的行为活动文化。它包括企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如果从人员结构的角度来划分.企业行为中又包括企业家的行为、企业模范人物的行为、企业员工的行为等。企业行为文化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折射。其中企业家是企业经营的主角,企业模范人物是企业的中坚力量,企业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它们的行为决定企业整体的精神风貌和企业文明的程度也是体现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关键因素。

4.企业物质文化

企业的物质文化是由企业创造的产品提供的服务和种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表层文化是其它文化的外显。企业的产品与服务技术设备.环境、企业建筑、企业广告等都是企业物质文化的内容。企业的产品与服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体现与凝结,技术.设备是企业形成物质文化的保证.企业环境是企业精神风貌的忠实写照。独特的企业文化特征与企业风貌需要通过物质文化来展现出来,以产生对外界目光的吸引力;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与自身精神状况需要通过企业物质文化来激发,以产生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二、如何在应用系统理论建设先进企业文化

科学的系统理论,是辨证唯物主义的系统观,是解决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的一个新理论武器。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实践活动,应当而且也越来越需要系统理论来指导。那么如何应用系统理论指导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昵?

1.应用系统理论确定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

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的集合体。系统的目的性是系统的基本属性之一。在进行系统分析的时候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确定建立系统的目的,和分析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系统所具有的功能。那么.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它的目的是什么7它所具有的最主要的功能是什么7理论工作者对此有不同的见解。我认为在企业文化建设这个系统工程中.按照系统理论的观点,系统的目的和要求既是建立系统的依据,也是系统分析的出发点。系统的目的不明确,必然降低系统可靠性。确定系统的目标首先妻考虑整体的要求.即要有全局观念,不能把局部的某以单元的要求上升为对系统的要求确定系统目的还要有长远观念,否则事过境迁,为确定系统目的而进行的模型化最优化等系统分析工作为实现系统功能而进行的系统规划与系统运行.都会前功尽弃;同时,确定系统目的应当分清主次。一个复杂的系统,往往有多种目的要求.但确定系统目的时.应当选一个最主要的要求作为系统的目的。一个系统通常只能有一个目的。如果有多个目的,必然在人、财.物、时间、信息和各方面相互干扰,而达不到优化。如果目的多样主次不分看似面面俱到,实则不利于系统的优化。企业文化建设也必须明确系统的目的.才能使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一如既往地发挥巨大作用。如海尔的企业文化就是一直关注”创新”,海尔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创新。在这样的价值观和使命下,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基础、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使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

2应用系统理论处理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要素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它比企业生产调度系统质量管理系统、产品开发系统、市场营销系统和思想政治工作系统都要复杂的多。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对内的凝聚能力和对外的竞争能力的文化聚合场,是企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反映企业文化建设既包括外层建设——建筑厂房,购置车辆、改善技术装备提高产品产量质量,兴建生活福利设施等又包括内层建设——改革领导体制,完善和落实规章制度、推行民主管理、深化用工和分配制度改革等等还包括深层建设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弘扬企业精神等。企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建设四者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不仅如此四者内部的各构成要素也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系统理论认为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是系统的重要属性之一正是由于要素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才使一部分要素的功能得到负增长使-I1分要素的功能得到抵消从而最终使系统的功能比之要素的功能有过之无不及.不是得到正增长就是得到负增长,这就是所谓”整体大干部分之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通过相关分析:(1)考察系统中哪些要素完全相关,哪些要素完全不相关,哪些要素不完全相关;(2)考察哪些要素是相关关系中的主要因素.哪些是次要因素;(3)考察要素之间的相关性质哪些是正相关哪些是负相关;(4)考察相关关系中哪些是单相关,哪些是复相关。据此根据需要和可能对相关要素进行处理.即予以协调和干预.为系统目的实现铺平道路。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相关分析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人是企业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企业员工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几乎全部要素都有程度不等的相关关系。不仅众多的要素都能够作用于员工身上而且员工对诸要素还具有能动作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尤其需要做好人的工作。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提到做人的工作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就拿企业文化建设来说,较为流行的看法是把企业文化定义为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要做人的工作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加强职工道德教育培养职工艰苦奋斗的作风。在职工中倡导无私奉献精神等等。实际上.这是用企业文化的狭义定义.把企业文化限定在企业精神文化上.提出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一套做法来建设企业精神文化。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自我循环。建设企业文化尤其需要做人的工作但是做人的工作绝不意味着仅仅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在企业文化建设这个系统里.与许多要素相关。比如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知名度.工作和居住条件,人际关系状况.领导者的素质和人格领导者对员工及其家属的态度等等与员工相关的密切程度都是相当高的。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兴衰成败取决于竞争企业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形势已经成为员工关注的焦点。因此建设企业文化做人的工作.单靠思想政治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上述相关要素加以协调和干预。

总之.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做人的工作应当多管齐下.既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充分利用非思想性非政治性的相关要素的作用巧妙地开展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对企业的向心力.促进系统目标的实现。

3应用系统理论改善企业文化建设的环境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传统文化、地域文化、行业文化和时代精神、时代风尚等在企业这一特定社区的折射。把企业文化建设看作一个系统它的功能就是面对环境给予它的不可选择的各种文化输入进行处理从而输出令它满意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在外界的传播是对各种文化输入的反馈。如图所示:

如果把职工队伍建设看作一个子系统输入一端是企业文化现状.那么企业领导者就有条件对输入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改善子系统的环境.以期获得丰厚的输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如图所示:

企业文化体系的建设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实践活动,应当而且也越来越需要系统理论来指导。

一.企业文化的系统构成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各种要素按一定的规则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般认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组合而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就可看成系统。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体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所构成。

1.企业精神文化

企业精神文化是企业在运作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文化观念和精神成果。它包括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哲学.企业目标、企业理想、企业精神等要素。其中.杨价值观是精神文化的内核,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是为企业员工所共同拥有.支配员工精神的主要价值观念.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纽带。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精华.是基于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升华与提炼.它规定和支配着企业员工的行为方向.是企业发展、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2.企业制度文化

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为实现自身目标对员工的行为给予~定限制的制度规范.它主要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和企业管理制度三大要素。企业工艺操作规程、厂规厂纪、经济责任制、考核奖惩制度都是企业制度文化的内容。企业制度文化作为企业文化中人与物、人与企业运营制度的中介和结合,是一种约束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规范性文化.它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处于良好的状态.从而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其中.在企业制度文化体系中.企业领导体制影响着企业组织结构的设置,制约着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是企业制度文化的核心。

3.企业行为文化

企业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及生活中产生的行为活动文化。它包括企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如果从人员结构的角度来划分.企业行为中又包括企业家的行为、企业模范人物的行为、企业员工的行为等。企业行为文化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折射。其中企业家是企业经营的主角,企业模范人物是企业的中坚力量,企业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它们的行为决定企业整体的精神风貌和企业文明的程度也是体现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关键因素。

4.企业物质文化

企业的物质文化是由企业创造的产品提供的服务和种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表层文化是其它文化的外显。企业的产品与服务技术设备.环境、企业建筑、企业广告等都是企业物质文化的内容。企业的产品与服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体现与凝结,技术.设备是企业形成物质文化的保证.企业环境是企业精神风貌的忠实写照。独特的企业文化特征与企业风貌需要通过物质文化来展现出来,以产生对外界目光的吸引力;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与自身精神状况需要通过企业物质文化来激发,以产生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二、如何在应用系统理论建设先进企业文化

科学的系统理论,是辨证唯物主义的系统观,是解决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的一个新理论武器。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实践活动,应当而且也越来越需要系统理论来指导。那么如何应用系统理论指导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昵?

1.应用系统理论确定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

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的集合体。系统的目的性是系统的基本属性之一。在进行系统分析的时候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确定建立系统的目的,和分析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系统所具有的功能。那么.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它的目的是什么7它所具有的最主要的功能是什么7理论工作者对此有不同的见解。我认为在企业文化建设这个系统工程中.按照系统理论的观点,系统的目的和要求既是建立系统的依据,也是系统分析的出发点。系统的目的不明确,必然降低系统可靠性。确定系统的目标首先妻考虑整体的要求.即要有全局观念,不能把局部的某以单元的要求上升为对系统的要求确定系统目的还要有长远观念,否则事过境迁,为确定系统目的而进行的模型化最优化等系统分析工作为实现系统功能而进行的系统规划与系统运行.都会前功尽弃;同时,确定系统目的应当分清主次。一个复杂的系统,往往有多种目的要求.但确定系统目的时.应当选一个最主要的要求作为系统的目的。一个系统通常只能有一个目的。如果有多个目的,必然在人、财.物、时间、信息和各方面相互干扰,而达不到优化。如果目的多样主次不分看似面面俱到,实则不利于系统的优化。企业文化建设也必须明确系统的目的.才能使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一如既往地发挥巨大作用。如海尔的企业文化就是一直关注”创新”,海尔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创新。在这样的价值观和使命下,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基础、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使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

2应用系统理论处理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要素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它比企业生产调度系统质量管理系统、产品开发系统、市场营销系统和思想政治工作系统都要复杂的多。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对内的凝聚能力和对外的竞争能力的文化聚合场,是企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反映企业文化建设既包括外层建设——建筑厂房,购置车辆、改善技术装备提高产品产量质量,兴建生活福利设施等又包括内层建设——改革领导体制,完善和落实规章制度、推行民主管理、深化用工和分配制度改革等等还包括深层建设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弘扬企业精神等。企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建设四者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不仅如此四者内部的各构成要素也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系统理论认为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是系统的重要属性之一正是由于要素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才使一部分要素的功能得到负增长使-i1分要素的功能得到抵消从而最终使系统的功能比之要素的功能有过之无不及.不是得到正增长就是得到负增长,这就是所谓”整体大干部分之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通过相关分析:(1)考察系统中哪些要素完全相关,哪些要素完全不相关,哪些要素不完全相关;(2)考察哪些要素是相关关系中的主要因素.哪些是次要因素;(3)考察要素之间的相关性质哪些是正相关哪些是负相关;(4)考察相关关系中哪些是单相关,哪些是复相关。据此根据需要和可能对相关要素进行处理.即予以协调和干预.为系统目的实现铺平道路。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相关分析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人是企业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企业员工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几乎全部要素都有程度不等的相关关系。不仅众多的要素都能够作用于员工身上而且员工对诸要素还具有能动作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尤其需要做好人的工作。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提到做人的工作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就拿企业文化建设来说,较为流行的看法是把企业文化定义为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要做人的工作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加强职工道德教育培养职工艰苦奋斗的作风。在职工中倡导无私奉献精神等等。实际上.这是用企业文化的狭义定义.把企业文化限定在企业精神文化上.提出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一套做法来建设企业精神文化。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自我循环。建设企业文化尤其需要做人的工作但是做人的工作绝不意味着仅仅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在企业文化建设这个系统里.与许多要素相关。比如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知名度.工作和居住条件,人际关系状况.领导者的素质和人格领导者对员工及其家属的态度等等与员工相关的密切程度都是相当高的。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兴衰成败取决于竞争企业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形势已经成为员工关注的焦点。因此建设企业文化做人的工作.单靠思想政治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上述相关要素加以协调和干预。

总之.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做人的工作应当多管齐下.既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充分利用非思想性非政治性的相关要素的作用巧妙地开展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对企业的向心力.促进系统目标的实现。

3应用系统理论改善企业文化建设的环境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传统文化、地域文化、行业文化和时代精神、时代风尚等在企业这一特定社区的折射。把企业文化建设看作一个系统它的功能就是面对环境给予它的不可选择的各种文化输入进行处理从而输出令它满意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在外界的传播是对各种文化输入的反馈。如图所示:

如果把职工队伍建设看作一个子系统输入一端是企业文化现状.那么企业领导者就有条件对输入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改善子系统的环境.以期获得丰厚的输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