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技术研发存在的问题

企业技术研发存在的问题

企业技术研发存在的问题

企业技术研发存在的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数据 高技术企业 研发模式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如何合理利用大数据来提升高技术企业研发合作效率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创新能力的关键问题。大数据具有数量大、变化速度极快的特点,其结构无法适应现有的数据库架构。因此如何获取、储存和利用大数据是高技术企业目前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为了解决这些挑战,更好地利用大数据来提高研发效率,高技术企业需建立一套新的合作研发模式来解决目前所面I临的问题。

一、大数据对高技术企业研发合作的影响

大数据技术蕴藏的巨大价值已经得到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认同,众多高技术企业已经意识到大数据将成为其确立市场竞争优势,提升企业利润的强大动力。与以往出现的各类新兴技术一样,大数据技术创新也伴随着企业的研发合作模式的革新。

1.大数据时代下的知识共享平台

在传统的合作研发中,企业的研发人员之间存在着知识级别的差异性。但现如今,不同企业间的研发合作人员通过大数据形成的知识网络可以形成一个可以面对面互馈知识的共享平台。在这个平台里,合作企业的研发人员都能够分享自己的研发进程和成果,进行知识互馈和知识共享,互嵌和耦合知识上差异,还可以通过不同的知识网络链进行面对面的知识互补,从整体上实现研发人员之间的知识创新。

2.大数据时代下的研发效率提升

采用大数据的处理方法,高技术企业可以利用智能计算机对数量大的实时数据进行并行处理,极大地提高企业研发效率。大数据可以使研发合作人员之间实时获得在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的掌握研发进程,提高企业研发决策的正确率。同时通过大数据的处理模式,可以使研发成果经过的四个步骤缩短为三个步骤“研发生产销售”,从而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另外可以对研发人员、研发团队、研发产品加以信息化管理,使研发过程中更加有序统一,加速产品的研发过程,进而提高产品的研发效率。

3.大数据时代高技术研发面临的挑战

目前研发合作在大数据的影响下得到了高速发展,但同时也有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具体有以下几点。

(1)大数据的获取问题。数据的获取是高技术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获取数据的渠道有很多,但是同时也要求企业要有足够的能力能够从内部或外部获取数据,并且将这些数据进行充分的加工和处理。所以高技术企业要在内部和外部都形成一种数据共享的氛围,也要与企业外部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利于数据的分享和有效利用。

(2)数据的储存问题。如何高效率、低成本地对大数据进行储存是高技术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大数据的储存对其在以后的数据分析处理效率中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储存大数据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3)信息的提取问题。高技术企业如何从获取到的大数据中提取有效的信息,用传统的分析方法难以从巨量的大数据中提取到有价值的信息,准确提取有效信息才是高效利用大数据的前提。因此,高技术企业必须有能力研制或获取低成本的数据存储方式。可以利用外包的方式,选择有能力提供高效获取数据与整合技术的供应商,来解决高效存储大数据的问题。

二、大数据时代高技术企业研发合作模式

大数据推动了又一轮的科技革命,对高技术企业的研发合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使得传统的企业研发模式面临被淘汰的尴尬境地,如果企业不进行研发合作模式创新,就难免会遭遇行业洗牌,最终湮灭在大数据的浪潮中。大数据时代的高技术企业研发合作模式,是在传统研发模式的基础上,将网络实时客观数据与人为主观意识相结合运用其中,探究能更加科学、有效地适应消费者需求的研发合作模式。新型的高技术企业研发合作模式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1.构建企业间的数据共享关系

高技术企业要与企业外部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利于数据的分享和有效利用。因此在建立研发模式模型上,企业内部要与外部应当形成互相获取数据的渠道,企业之间也就逐渐形成了一种数据共享处理平台,利用数据共享平台技术使数据在企业之间能够共同处理和相互获取,通过这个数据共享平台就可以解决数据获取难的问题并且使数据发挥到最大效益。

例如,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在OnEarth项目中研制的用于存储LandSat-7全球影像拼接的RASCHAL系统,Google用于支撑其Google Earth/Maps应用的海量存储系统。有一些基于传统的关系型DBMS实现的空间数据库,如Oracle Spatial,以及各大GIS企业与研究机构实现的空间数据引擎,如ESRI的ArcSDE。国内比较著名的是武汉吉奥研制的GeoImageDB海量影像数据库管理系统[IG]。

2.企业自身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

物联网和云计算处理模式使用,使得大数据的获取、分析和储存成为可能。高技术企业内部需要有秩序地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后续分析和利用,因此企业内部要形成一套有秩序的数据处理系统。系统中包括数据获取系统、数据分析系统和数据储存系统,这三者之间顺序连接,使得高技术企业具有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强大数据处理能力,能够按部就班地进行获取、分析和储存数据。再加上物联网和云计算对高技术企业数据处理系统起到了技术支撑和辅助的作用,使高技术企业的数据处理更加有效率地进行,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研发合作效率。

3.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研发理念

传统企业生产商品时割裂了消费者与研发人员之间的联系,多以合作双方研发人员的主观意识进行设计生产。在大数据时代,高技术企业在上述二者的帮助下,可以利用网络数据进行快速而准确的行业信息搜索,并且逐层筛选出最符合研发需求的数据,节省传统研发中需要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提高企业效益。例如,在研发合作中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福特汽车公司。正是因为福特公司以消费者为中心,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更好的抓住消费者的内心,才能在产品更新换代中抓住机遇,研发出更好的产品,使得它销量远超其他汽车行业,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

企业技术研发存在的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技工短缺;总量

一、 引言

本文利用在山东省的调研数据,对不同特征企业面临的技工短缺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劳动力供给方角度分析造成技术工人短缺的原因。

二、 不同特征企业技术工人短缺的现状研究

1. 调研对象。本文的数据与信息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暑期社会调研队于2012年8月在山东5市的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共走访企业近20家。调研队与企业人力管理部门进行座谈,获取企业用工状况的相关信息;并进入企业生产车间,以随机抽样为原则,向技术工人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382份,回收率为84.89%;其中有效问卷336份,有效率为87.96%。通过问卷的统计分析,发现调研的企业存在技术工人短缺情况(如图1所示)。

2. 企业特征与技术工人短缺。从企业性质上看,本文选择作为调研对象的企业包括国企、民企与合资企业,涵盖较为全面;从规模上看,既包括职工人数达到千人、万人以上的大型企业,也包括职工人数在百人左右的中小型企业;从企业所属行业上看,既包含传统制造业中的食品、机械制造、电力、煤炭、纺织等部门,也包含新材料制造等高新技术部门,这些企业中有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也有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通过梳理与各企业人力部门的座谈资料后发现,不同特征的企业面临技术工人短缺的状况有所不同。表2是根据访谈资料综合整理的具有代表性企业的技术工人短缺现状。

根据表2可以看出:

1. 从企业性质来看,国有企业的用工状况相对较好,但是人员老龄化问题较为明显,部分岗位存在冗员,并且在工作风险较大的岗位(地下采掘、电力装配等)存在用工短缺;尽管一些民营企业(本次调研中,有3家这样的企业)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流水线,实现了资本对高技术劳动力的替代,但多数民营企业在招工质量上和数量上仍然无法完全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要求,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满足企业要求的有生产经验的技术工人并不多;对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部分岗位,如焊工、电工等技术含量较高的技术工种,长期以来存用工短缺的问题。

2. 从企业规模来看,规模越大的企业面临的用工压力越小,这与Haskel和Martin(1993)的研究结论基本相符。

3. 从企业所处行业来看,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行业(采掘、电力等),由于企业自身有雄厚的资本与较大的规模,并且获得国家政策支持,因此对人才的吸引能力较强,这些企业的问题在于员工的新老交替,很多伴随企业成立发展一路走来的功勋员工,他们的职业技能已经退化,且限于年龄偏大,无法从事很多一线岗位工作。尽管部分企业已通过各种途径对这部分员工进行了分流,但仍然无法根本解决企业的员工老龄化问题。在竞争性行业中(农药生产、纺织等),部分国有企业同样面临冗员较多,以致无法及时补充所缺技术工人的现状;民营企业尽管拥有相对高效的员工培养、晋升和退休制度,但是却面临用工紧缺的现状,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工资待遇较低(在民营纺织企业的一线工人平均工资为1 200元/月)与工作环境较差(高温、高噪声等)等。在高新技术行业的企业中,部分企业通过生产技术的革新,降低了其对技术工人数量与技能的要求;而另外一部分企业则面临着结构性失业的现状,即很难找到与企业技术需求相适应的技术工人。

4. 很多企业都存在工人流动频繁的问题。通过进一步的调研发现,这部分工人主要是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在进入企业后,经过一年以内的上岗培训基本就能够胜任一般性的车间生产任务。在掌握基本技术后,大部分新入职的工人都会为追求更高的工资而转换工作,这种现象不但造成部分劳动力无法迅速通过“干中学”机制迅速提高劳动技能,缓解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状况,也导致企业对新入职毕业生的培训投入不断降低,并压低其薪酬。

综上所述,技术工人短缺已经成为困扰大多数企业的问题,并且不同特征的企业面临的情况并不相同,因此,从劳动力供给方的角度分析造成技术工人短缺的原因,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三、 技术工人短缺的原因分析

1. 理论模型。本文采用修改的Haskel和Martin(1993)的理论模型作为研究技术工人短缺的理论基础,其表达式如式(1)所示:

shortagei=f(Pi,wi,ui,Ii,Ti)+?孜i(1)

其中,因变量表示技术工人对子女的培养意愿(由于技术工人短缺已成为一个总量性的问题,而职业技术教育是提供技术工人的唯一途径,根据(魏国,2010)的研究,拥有技术工人的家庭有更大的动力将子女培养成为技术工人),Pi为反映不同技术工人个人特征的变量组,wj为反映工资水平的变量组,ui为反映工作环境的变量组,Ii为反映企业激励制度与技工社会地位的变量组,Ti为反映工作与培训的变量组(包含衡量职业教育培养方面的变量);εi为随机扰动项。

2. 变量与数据。本文采用技术工人调查问卷中的相关数据。本文所使用调查问卷调查的一个特点是,在涉及技术工人短缺影响因素的多数指标上,采用了李克特四分法(只有职业社会地位变量采用五分法),这是因为在预调研过程中,多数受访的技术工人在填写满意度问卷时都选择五分法的中间项,但是进一步询问时,他们会做出有倾向性的判断。各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3所示。

通过表3可以看出,多数自变量的分布比较均匀,只有性别、培训情况与晋升高级技师的信心三个变量的分布有偏差,其中前两项是由于走访企业工作性质与企业培训制度造成的,后者则是由于当前职业技术资格认证制度以及工人所从事的岗位等因素决定。考虑到本文主要依据离散因变量模型估计进行分析,因此不多考虑这三个自变量的有偏问题。此外,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小于0.7,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3. 方法。根据因变量的特征,本文使用离散因变量模型(logit)对式(1)进行估计,并且使用Probit模型对其进行稳健性检验。

4. 实证结果及相关分析。

(1)结果及分析。本文使用Stata10.0软件对式(1)的参数进行估计,通过最大似然估计值可以看出,回归模型拟合情况较好,参数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

表4的回归结果可以说明以下问题:

①在反映技术工人个人特征的变量中,只有工龄对技术工人子女培养意愿有影响,这说明学历、技工级别等“信号”并不是造成技术工人短缺的因素,在职业教育学历相对偏低,并且技术等级评定存在一定弊病的现实条件下(本次调研中,部分企业的技术工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技工等级),劳动力市场更加看重的是技术工人的工作经验。参数的符号说明,工龄越长的技术工人,将子女培养为技术工人的倾向越高(通过与技术工人座谈发现,工龄越长的工人,越希望自己的“手艺”得到传承(最希望传授技艺的对象是子女,其次是学徒工),他们认为这些经验与技术如果能传承给子女,将会减少子女选择其他职业所带来的生活成本与培养成本)。

②绝对工资收入并不能影响技术工人学习新技能与子女培养的意愿,相对工资的满意度的提升会增强技术工人为子女选择职业教育的意愿,这个结果说明,在整体缺少技术工人的状况下,提高技术工人对相对工资的满意度能在长期内缓解总量上的人才供给问题,但是观察期边际效应(边际效应为0.29)可以发现,提高相对工资并不是解决技术工人短缺的最佳途径,而技术工人对其职业社会地位的主观评价则是影响他们为子女选择教育类型的首要影响因素(边际效应为0.59)。

③在反映职业教育质量的变量中,只有专业才能在工作中的发挥能够影响技术工人子女培养意愿,这说明专业知识只是在就业时作为一个筛选的信号,进入工作岗位后,职业教育对技术工人子女培养的影响将主要通过专业才能来体现(麦可思公司的研究报告将其归纳为接受教育过程中形成的28项核心知识)。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专业才能在工作中发挥越好的技术工人将子女培养成为技术工人的意愿越弱。这种情况说明职业教育并不能缓解总量性的人才供给问题--职业教育尽管能够培养出优秀人才,但是这些人却不愿意让自己的后代再接受职业教育,这与高等教育形成了明显的反差,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2)稳健性检验。本部分将上文中的排序模型的因变量合并为二分变量,并使用Probit模型进行估计,各系数回归结果的显著性与正负号并未发生改变,仅参数估计值的大小发生了细微变化。因此可以认为,上文所使用的回归模型是稳健可靠的。

四、 结论及对策建议

本文通过微观调研的样本信息,分析了不同特征企业面临的技术工人短缺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以劳动力供给方为研究对象,从总量上分析了造成技术工人短缺的因素。

以上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和相应的对策思路是:

尽管技工短缺已成为总量性问题,但是不同特征的企业面临的用工问题还是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从宏观层面解决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时,需要根据企业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技术工人基本属于技能型人才,需要日积月累的工作经验,其技能或诀窍与其工龄长短成正比,工龄成为判断技术工人人力资本含量的时间尺度,也成为影响技术工人代际传承意愿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技术职称晋级等制度安排上要充分考虑技能型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规律,重视“干中学”和经验积累,保护有较长工龄、具备丰富工作经验和操作诀窍的技术工人的积极性。

至于提升技术工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地位,是系统性因素决定的,需要从劳动报酬、技术职务晋升、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岗位的稳定性、社会舆论导向等多方面努力,减少技术工人短缺的总量性因素。

劳动报酬与职业教育在缓解技术工人短缺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技术工人短缺是多维度的供求矛盾结合体,依靠单一的政策解决技术工人短缺的方式只可能解决部分问题,对于总体矛盾不但无法解决,甚至有可能加剧技工短缺的情况。

参考文献:

1. 曾湘泉.入世后中国技术工人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12).

2. 樊文友等.我国技术工人短缺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2).

3. Hogarth, T. and Wilson, R,Skills Matter: A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the Extent, Causes and Implications of Skill Deficiencies,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 Nottingham,2002.

4. V.Gimpel'son.Skills Shortages on the Ru- ssian Labor Market,Problems of Economic Transition,2005,47(9):21-47.

5. 孙劲悦,李光华.对大型石油企业高级技术工人状况与短缺原因的探讨.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6).

6. Haskel & Martin,The Causes Of Skill Shortages In Britain,Oxford Economic Papers,1993,(45):573-588.

7. 魏国.中国技工供给不足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8. 易国顺,宋要武.试论技术工人及其技能型劳动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基金项目:中央财经大学2012年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

企业技术研发存在的问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管理模式;财务部门

中小型科技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通过申请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在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的同时,通常能够享受到当地地方政府为鼓励企业创新而配套的一系列优惠及补贴政策。企业除了能够得到经济方面直接的利益以外,“高新技术企业”这个称号还可以充分提高其企业形象,同时也有很好的广告效果[1]。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在成立初期,就试图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企业组织架构,加强财务管理和细化财务核算等方式,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以便享受政府给予的相关优惠政策。当然,部分中小型科技企业实际的做法是通过会计师事务所或者专业中介机构的帮忙,通过简单的技术处理,让账务和报表从形式上符合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要求,最终通过了评审并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的称号。但企业实际管理模式和日常财务管理制度上并没有太大的突破。对企业来讲,后期能不能通过相关部门的复审以及三年以后能否重新申请成为高新技术企业都是一个很大的变数;对国家来讲,企业这种投机取巧的行为也与最初设立高新技术企业这一荣誉称号的初衷相违背[2]。如何借助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切实优化上述中小型科技企业的管理模式,促进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达到企业和国家双赢的局面,是每一个申请高企的企业管理人员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一、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高企申报过程中,由于中小型科技企业自身的原因,其业务处理流程以及内控措施存在诸多问题或不够完善,导致企业内部各相关部门之间在配合上出现问题:

(一)技术研发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在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技术研发部门在对研发项目进行最初立项时,因统计口径与财务不一致,导致由研发部门主导的项目立项预算值与最后财务核算出来的实际发生额差异较大[3]。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研发部门从非专业的角度,很难对研发部门因研发活动而产生的各类费用归集完整,需要财务部门与之协调并做必要的指导工作。

2.技术研发部门负责进行科技项目所对应的专利申报工作,但专利申报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费用支出一般由财务部门统一支付并取得相关票据,这会导致出现项目所申请专利的名称以及内容与费用发票的开票内容对应不起来的现象。

3.技术研发部门负责项目的立项,而财务部门负责项目费用的归集,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企业研发项目已经确认立项,而研发费用的归集还未开始,或者研发项目已完结但财务在核算时依然有项目费用发生的情况。

4.技术研发部门确定的某一研发项目的研发人员名单没有及时通知到人事部门,使得人事部门在进行薪资核算及财务部门账务处理时,科研人员的工资归集就会产生偏差。

5.由于财务部门不能及时了解研发进程,导致研发项目所应当对应的办公费、折旧费等没有能够按照研发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归集,而是由财务部门笼统的按照常规账务处理的要求进行处理,导致研发部门的实际费用与账面记录数据不符。

6.τ诩际醪棵旁谘蟹⒐程中,因产品调试、产品试制等原因而产生的不合格品,无法作为公司高新产品销售。企业的一般做法是与下脚料等一起出售给废旧物资回收点,财务部门很难对出售的这些下脚料区分哪些是研发过程中产生的,只好一并将这些废旧物资的收入归入其他业务的收入,研发费用最终无法得到冲减。

(二)办公室(或人事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在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人员考勤工作管理不细致、不到位,没有对某项研发项目单独统计考勤,导致财务部门无法核算某研发项目的人员工资部分[4]。

2.即使有对某研发项目单独统计研发人员的工时,但对于非专职研发人员(即从事研发又同时从事产品设计等其他工作)对某一研发项目的实际工时的确认存在一定的模糊性,财务部门在统计此类人员的工资工时往往可能就会出现偏差

3.企业兼职研发人员的考勤及下发聘书时间不明确,致使兼职人员的研发工资归集出现问题。

(三)营销部门与财务部门存在问题

1.营销部门的工作特点决定了其在营销过程中可能会做出一些不符合财务规范的举措,在开具相关发票时,为了讨好顾客,商品名称未按高新产品真实名称来开,或仅在规格栏中注明高新产品的代码,而明细账中又使用通用名,这就会导财务部门很难确定两者是否一致,以及难以鉴别某一产品的销售收入是否属高新收入等。

2.某些集团性企业的子公司为了其企业形象,可能会使用集团公司或集团内核心公司的商标,对此类产品的收入,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时是否可以确认为该子公司的高新技术产品收入,目前还是存在异议的。另外,企业受托为其他企业生产同类别产品,但原材料属于自行采购,原则上不属于企业受托加工,虽然这些收入全额确定没有问题,但是无法确认是否属于高薪收入,对于这类问题,营销部门也应当事先与财务部门做好沟通。

二、中小型科技企业在高企申报过程中存在的财务核算方面的问题

除了上述因部门之间沟通不畅而存在的问题,中小型科技企业还可能会因为财务制度的要求不够规范和严谨,导致在高企申报过程中还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销售收入因为确认时点的不规范导致已经确认的收入不准确

财务部门对收入的确认往往尽可能简化处理,比如在他们会以开具发票的时点为确认会计收入的时点。但在实际业务中,有的属于在预收款时就被要求开发票,有的明明货物已经发出,风险报酬已经转移,但发票却迟迟未开,也即账面上确认收入的时间不符合相关规定,有可能被会被调整收入的金额。

(二)对研发费用的核算不够细致,没有进行单独核算和专账管理

有些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财务部门将研发费用支出与其他费用支出混在一起核算,难以区分,未单独设置研发费用,也没有进行相应研发项目的费用归集。

(三)不能正确区分对项目研发与生产销售

有些企业因为规模或成本问题,没有明确设置研发部门,使得对新产品的试制和研发无法区分,企业投入的材料等直接领用到生产一线,这些费用是否属研发费用无法界定。

三、对高企申报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的应对策略

为解决上述高企申报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就需要企业不断优化管理模式,完善内控制度,充分发挥财务部门在这一过程中的纽带和串联作用,通过对各项规章制度的完善,并提高执行能力,合理划分财务与其他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细化和优化财务部门自身账务处理方式,从而使企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一)强化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1.在项目立项之初,由项目相关部门组成项目立项小组,由财务部牵头对项目参与人员、预计使用的研发设备、项目立项周期、项目所用资金等进行合理的预算。

2.针对研发人员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考勤和财务管理制度,对每一研发人员在某一研发项目上的研发工时进行更加合理细化的统计,在报送薪酬的同时报送考勤记录。

3.研发人员尤其是兼职人员到岗后,由办公室(或人事部门)负责向研发部门落实其所在的研发项目,并负责及时向财务部门通知人员到岗情况等信息。

4.研发部门可以制作研发费用专用章,由研发部的负责人对相关支出从源头上进行监督和管理,对每一笔支出在资金申请或费用报销时,标注好具体研发项目,这样财务既不会漏记研发费用也不会把本不属于研发费用的支出虚列其中,真正做到不重不漏。

5.营销部门在保证完成销售任务的同时,耐心向客户做好解释沟通工作,发票的开具合理规范,发票上的产品名称符合公司对产品的统一命名规则,不做随意改动,这样,财务在核算收入的时候就能够对高新技术产品与非高新技术产品做明确区分。

(二)财务部门应当严格按照现有政策法规并制定适合本公司的财务核算制度进行账务处理和核算,这些核算制度必须要能够同时满足高新技术企业的核算要求;企业的研发费用支出应该通过专门设立的“研发支出”科目进行核算,该科目下还可设立 “某某研发项目”做为二级科目,在二级科目下设置如下三级科目:

1.应付职工薪酬:顾名思义,该项目即常规的工资薪金及各项保险等,同样,外聘或临时科技人员的劳务费用也在本科目核算。

2.直接投入费用:即用作核算企业为实施研发活动而实际产生的劳务费、耗材费及试制而产生的各种费用。

3.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用以核算专项用于某一研发项目的仪器设备以及在用建筑物等的折旧费用,以及用于归集大修理支出等产生的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等。

4.无形资产摊销费用:该三级科目用于核算研发活动中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部分。

5.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该科目用以核算企业委托外其他科研机构或可科研人员进行本企业锁所需研究活动二产生的费用。

6.其他费用:该项目核算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且除上述5种费用之外的其他费用,一般情况下,该项费用不能超过总研发费用的20%。

(三)严格高新技术企业收入会计核算规范

准高新技术企业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区分并确认高新收入和非高新收入,将不同产品分别核算并结转成本,以符合准确核算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和成本的要求。同时高新技术企业应该遵循“谨慎性原则”并参照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管理和准确核算,并由具有资质的机构进行专项审计或鉴证,在享受税收优惠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企业税务风险。

四、总结

在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过程中,对企业的账务处理和核算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新收入和非高新收入的划分是否准确,费用的归集是否合理,各项财务指标是达到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要求等,都对企业能否申报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起到了很核心的作用,只有财务部门在高企申报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得以强化,对发生的相关业务从流程和制度上进行规范,财务部门的账务处理才会相应的得到规范,才能使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顺利通过,并可持续长远地享受高新技术企业审定后带来的税收优惠等一系列政策,使企I与社会得到双赢。

参考文献:

[1]季晓露.财务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过程中的关键作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3,11:199-200.

[2]侯国玲.浅谈财务工作在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过程中的作用[J].财会学习,2012,3:30-31.

[3]邱宁.高新企业认定财务工作关键点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17,02:92-93.

企业技术研发存在的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乡镇企业;问题;发展策略

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指出“乡镇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优势之一”,充分肯定了乡镇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建设中的作用。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的颁布实施,更是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的支持。但是,问题往往伴随着发展出现,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环境、资料、技术等问题,如何趋利避害、防范风险、赢得发展是政府和乡镇企业都必须好好思量的问题。

一、乡镇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的确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近年来,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急需改善解决的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部分乡镇企业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商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国很多乡镇企业仍然停留在低价冲量的阶段,长期忽视质量问题,部分乡镇企业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需求。另外,乡镇企业经营者大部分不能树立“质量第一”的价值观念。他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追求短期利益,过于片面追求生产速度和产值,忽视产品质量问题。生产者不注重商品的质量无异于放弃对消费者的承诺,这样的企业终究会被消费者放弃、被市场淘汰。

第二,乡镇企业员工素质不高,企业内部人才匮乏。中国的乡镇企业大多数是家族企业,在员工聘用上基本采用本土本地化模式,管理上更是任人唯亲。很少企业能建立完善的用人制度,因此,员工总体素质偏低,人才结构不合理,技术型人才紧缺。“以湖北省为例, 2012年底,湖北省乡镇企业职工总人数458万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27万,比例仅5.89%,仅武汉市劳动社会保障局对2118名技术工人的调查,其中高级技师53人,技师86人,高级工96人,分别占技工总数的2.5%、4.06%、4.53%”。乡镇企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匮乏已成为阻碍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障碍。另外,部分乡镇企业在人才使用上也存在问题,很多乡镇家族企业主要核心员工都是家族成员或者家族成员的亲朋好友,外来工作人员即使能力强也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除此以外,经常采用罚款制度来威胁员工,削弱了员工的积极性,在看不到任何前途的情况下,很多员工选择离开,另谋出路。

第三,部分乡镇企业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乡镇环境污染严重。我国乡镇企业发展之初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尽快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因此,自然资源粗放化利用,各级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和地方税收对环境问题漠不关心,导致部分乡镇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另外,广大农村地区的群众、干部、企业职工对环境污染问题缺乏全面的认识,没有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此外,多数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关注短期利益,当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相冲突时,都是以经济利益为重。因此,部分乡镇企业偷排工业废水、废气,环保设备大多成了摆设。与此同时,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国家相关立法不到位,到目前没有一部法律明确定义如何对乡镇企业环境污染活动进行法律惩罚,导致环境保护部门遇到乡镇企业环境污染问题时无法有效进行执法和管控,环境污染后也无法直接追究相关人员的职责和过失。

第四,乡镇企业科技技术相对落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长期以来,中国的乡镇企业扎根农村,重在以量取胜,不注重核心技术的培养。经济环境良好的情况下,微薄的利润还可以勉强维持企业的生产经营,但当经济环境不好时,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麻烦就暴露无疑。

二、解决乡镇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策研究

针对之前提出的乡镇企业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发展乡镇企业,各级政府和企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企业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

1.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当今,质量已经成为企业存亡的重要因素,质量好的产品会提升企业的形象,当商品的价格大致相同时,质量好的产品自然更容易赢得客户的认可和信耐,要提升乡镇企业的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乡镇企业应树立质量第一的价值理念。企业可以组织员工学习《产品质量法》、3.15质量案例等相关知识,提高员工对质量的重视。另外,乡镇企业质量管理者应每年开展质量月教育活动,对表现出色的企业员工进行表彰,使企业生产、采购、研发等各个环节的员工自觉进行质量稽核,在质量问题产生前将问题查找出来,对质量问题的发生进行预防,减少质量损失和生产成本。

(2)乡镇企业本身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国生产的产品一直以低质低价的形象存在于国际市场,然而,目前国际社会对质量和环境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为开拓企业市场,企业应该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要彻底追究责任,坚决把好质量关。

(3)各级政府机关应该严格加强质量监管,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企业要严格整治。各地方的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应该积极落实《产品质量法》,强化质量监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品和假冒伪劣产品,应该立即曝光处罚,查到一起处理一起。另外,对部分质量意识松散的乡镇企业,要通过批评教育来提升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质量意识,督促其进行整改;对长期出现问题,屡教不改的企业应责令停产,吊销营业执照,用法律和行政手段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提升乡镇企业员工素质,加速乡镇企业发展

乡镇企业要发展,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是必经之路,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企业员工的努力,企业员工素质越高,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速度也就越快。提升企业员工素质通常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乡镇企业和政府机关内外两方面要尊重人才、尊重知识,为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政府和企业可以通过运用政策和资源留住企业人才,给他们提供良好的机会,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让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为乡镇企业发展做贡献。

(2)加强对乡镇企业从业人员技能和专业素养的培训。专业的培训可以有效提升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增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团队合作精神,呈现良好的工作气氛。乡镇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行业协会、校企联合、电大夜校等技术手段,对乡镇企业员工进行法律知识、管理知识、市场营销、专业技能等方面知识的培训,让员工通过知识培训可以进一步提升工作技能和专业水准,在后面的工作中减少失误、减少废品、次品数目、提升产品质量水平。

(3)改善乡镇企业内部人才提拔模式,打破家族垄断的局面,任人唯贤。乡镇企业应根据现在企业人才管理模式,制定有效的人才奖励和惩罚模式,形成人才为能是举,建立以人才能力为核心的用人机制,改变目前乡镇企业普遍存在的用人为亲,以感情亲疏定职位,企业内部高层都是亲朋关系的不利局面,将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提拔到合适的岗位,充分展现和发挥人才能力,以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员工工作积极性。

3.加大乡镇企业环境保护力度,创新环境保护模式,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资源。伴随乡镇企业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广大农村地区日趋出现大气、水源、土壤污染等问题,农村的生态系统破坏严重。为此党的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性方针,为响应党、国家、人民的号召,实现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政府和乡镇企业可从以下方面着手推动环境问题的治理和改善:

(1)政府应完善和健全跟环境有关的各项法律法规,不让污染环境的企业和个人有法律空隙可钻。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公然进行环境污染的企业,应按法律手段加以严惩。同时,政府应充实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的设备和人力资源,让环境保护监管机构可以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有效制止各类环境污染事件,促进乡镇企业地方经济和环境保护同步发展。

(2)加大环境宣传力度,增强乡镇企业的环保意识。政府因组织专门的环境污染危害和环境保护培训班,对企业主、企业管理者、广大农民群众、乡镇企业员工进行环保知识培训,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政府还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传播媒体对环境污染事件执法、环境保护知识进行专题报道,增强社会的环境保护氛围。

(3)增加治理环境问题资金的投入,对成绩突出的企业和个人给予奖励。政府可以加大集体公共环境污染设备投入的力度,如水源保护区的必要防护设备和告示等,并通过定期的环境评比和检查检测,鼓励企业积极用节能减排和高效节能的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实现对污染的控制和预防。政府还可以通过媒体将优秀环境保护企业的做法向其他乡镇企业推广,对环境保护优秀企业在行政审批等政策上给予优惠。

4.加大乡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品科技水平

技术创新在当今市场形式下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提升乡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关乎乡镇企业的生存和前途。提升乡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1)政府和企业应营造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首先,政府要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政策、法规和风险投资机制,为技术创新提供政策和体制的支持,大力鼓励乡镇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其次,企业要为技术创新提供良好平台,以积极的心态参与技术创新,励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创新,对技术创新人员进行奖励。

(2)乡镇企业要注重技术创新资源的投入。首先要注重研发经费的投入力度,只有持续的进行研发经费的投入,才能使企业通过长期研发积累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其次,乡镇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需要注重人才的开发和引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归根起来是人才的竞争。再次,企业需提高生产设备的技术装备水平,现代生产效率的提高越来越依靠生产设备的技术水平的提高。

三、分析总结

中国乡镇企业发展到现在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市场环境千变万化,部分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如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低、人才不足等问题,乡镇企业和各级政府需要正确认识时展和社会进步的形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通过提升产品影响力、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企业技术和质量水平、改善人才开发模式、提升管理水平、减少环境污染等方式提高竞争力,为中国正在进行的经济建设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天明.当前中国乡镇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之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胡瑜杰.中国乡镇企业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3]周建群.新农村建设中的乡镇企业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4]王胜利.农民收入问题与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D].河北经贸大学,200.

[5]严彬.乡镇企业制度创新[D].南京理工大学,2003.

[6]龚国富.乡镇企业发展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04.

企业技术研发存在的问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担保;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4,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604(2012)04—0089—02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中小企业的核心力量,承担着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重任。在德国约有2/3以上的专利技术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研究出来并申请注册的,美国科技发展项目中一半以上是由科技型中小企业完成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已经成为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发达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历程表明,各类信用担保机构的设立和运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是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虽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西方成立时间较早,但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和迈克尔—斯彭斯提出的信息不对称理论是现代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理论基础。

国外对担保的研究先后形成了交易成本理论、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关系贷款担保理论等经典理论;国内研究集中在融资担保政策设计、融资担保定价、担保公司绩效评价、担保公司经营风险等研究,是对担保公司建设和经营这条主线上的专题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为科技担保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随着研究趋势的不断深化,需要有针对性地研究科技担保公司发展问题。

二、科技担保公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因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而衍生的科技担保公司专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在实践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 政府缺位与越位问题。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是行政权力退出资金市场后出现的问题。而科技担保公司的建立是政府介入融资市场的手段,政府不同程度存在缺位与越位的矛盾,政府行政权力以何种方式介入、介入的程度等问题,定位不明确,影响了科技担保公司定位及运营等问题。

2 科技担保公司风险控制问题。科技型中小企业缺少不动产等反担保物,只能以专利、品牌等知识产权作为反担保物,涉及无形资产价值的评估、转让及专门客户的搜寻等工作,技术含量高、成本高,加之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规模不经济、信息不透明、发展不确定性等诸多问题,为担保公司风险控制带来难度。

3 科技担保公司与科技企业成长不同步问题。科技企业往往在发展之初出现融资难的问题,需要担保公司的支持,此时科技担保公司以极低的收益承担巨大的风险。随着科技企业迅速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很快变成银行的优质客户,不再需要担保公司的帮助,即担保公司无法享受到科技企业发展带来的长远受益,发展相对缓慢,成长不同步。

4 科技担保项目落地难问题。科技担保公司落地难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技企业有其技术复杂性,如何正确评估各类复杂的技术在企业市场转化中的前景,进而对企业进行评估,存在困难,使得担保难落实;二是企业用于抵押的知识产权,科技担保公司出现代偿时,债权实现需要专业的中介机构、专门的市场、专业的人才,许多地方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使得债权实现难。

5 科技担保公司发展能力弱问题。科技担保公司在组建初期采用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其他渠道为辅,以政府资金为引导,吸引民间资金参与的多渠道筹资方式。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入加上各方顾虑重重,使得科技担保公司规模过小,用于运作的资金少,导致担保的对象和范围不广,抗风险能力弱,其应有的作用发挥不出来,发展能力弱。

三、发展科技担保公司的政策措施

1 依托科技企业集中区域,多主体联合成立科技担保公司。科技担保公司以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为导向,立足科技园、工业园区、孵化基地等科技企业集中区域,发挥政府管理及政策优势、科技部门技术优势、金融部门资金优势,联合组建科技担保公司,降低科技担保公司搜寻、监管及反担保物处理等方面的技术劣势,共同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同时降低担保公司运营成本及风险。

2 创新科技担保公司经营模式。一是以担保加创投的形式运营,既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短期融资难问题,也享受科技企业长期发展带来的收益。二是建立科技企业会员制担保,发挥企业间联保、互保的作用;三是成立以科技中小企业、社会和个人为主出资组建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商业化运作,以赢利为目的的科技担保机构,政府以补贴担保代偿的方式扶持其发展。

3 在建立综合融资平台基础上,明确科技担保公司的主营方向。与一般担保公司关注企业还贷能力及反担保物价值不同,科技担保公司应重在甄别企业技术的先进程度、实用价值、技术转让的便捷程度等,即关注企业本身所拥有技术的价值及技术的市场,重点担保那些有利于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帮助企业实现技术价值与商业利益的转换,实现以技术融资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