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艺术的概念

现代艺术的概念

现代艺术的概念

现代艺术的概念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 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一样是一种文化艺术现象,不宜无限地加以扩大而将 政治 、 经济 、 工业 、 农业 等领域全都包括在内。“现代性”也是一种有严格规定性的概念,不宜将其远溯十六世纪的某些 哲学 家,或将18世纪和20世纪的几次性质完全不同的政治革命通统“概括”到“现代性的大旗下”。后现论家们否定 历史 上一切艺术创作和理论,并不能阻止人类继承各 民族 的优秀文化艺术传统,并在新的世纪创造出更加灿烂辉煌的文化艺术珍品。

近读发表于本刊今年第二期“艺文论坛”的《后现代主义的再认识:概念,理论,文化艺术》(以下简称《再认识》)一文,颇有一些感想,特提出与文章作者们商榷,并希望能引起进一步的讨论。

这篇文章虽以对“后现代主义的再认识”为中心论题,但它实际上涉及对欧洲近现代文明史、思想史、哲学史、艺术史、 社会 史等诸多方面的理解和解释。特别是对“现代主义”、“现代性”的理解和解释。

欧洲的文明史在经历了以神权为中心的漫长黑暗的中世纪之后。迎来了以人本主义为中心的文艺复兴时期。在其后三四百年期间,欧洲各国仍处于封建社会阶段。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以及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为该世纪末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基础,然而就当时法国社会经济结构而言“第四等级”即市民阶层的 资本主义 经济成分仍处于弱势地位。只是从19世纪三十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欧洲资本主义经济才有了大的发展,因此,持唯物史论的大多数历史学家都以19世纪三十年代作为欧洲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

现代主义作为文化艺术现象。是欧洲从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时期亦即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才产生的。其思想来源十分复杂,海德格尔当然应该算一个,此外诸如弗洛伊德、柏格森、克罗齐、基尔凯郭尔等人的学说也起过较大的影响。在欧洲近现代的文艺史中,现代主义是继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之后的一种文艺现象或称艺术流派。它与政治、经济、哲学等诚然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毕竟只是文化艺术现象,而不能将其无限扩大到其他各个领域。现代主义艺术家或称现代派以法国19世纪下半叶的作家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作为开山鼻祖,其后。英国的乔伊斯、法国的普鲁斯特等人相继推出了“意识流”小说,俄国的安德列夫、布洛克则推出了象征派戏剧。而在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 美术 界,以立体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未来派、野兽派等等名目出现的现代派艺术更蔚然成风。并影响到 电影 界。以致有法国及其他国家“先锋派”的登场。现代主义艺术家最大的特点是以“反传统”自居,他们否定一切传统规范、规则。追求表现形式上的创新,以至无所不用其极。现代主义艺术的历史功过,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且不去说它。

我们想要讨论的是,《再认识》一文将“现代主义”、“现代性”等概念远溯到十六七世纪的法国哲学家笛卡儿(文中作迪卡尔),这确实令人吃惊。笛卡儿所处的时代距欧洲文艺复兴末期不久。应该属于欧洲近代史初期。其时人本主义或人文主义哲学思潮已十分活跃,像笛卡儿、康德等人的唯心主义 哲学思想 在一定时期内还占有主导地位。然而,不论笛卡儿也好,康德也好,都不可能有“现代主义”或“现代性”的思想及论述。主观唯心主义或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对后世的某些艺术家可能有过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但以之作为现代主义、现代性的“起源”,则未免有失偏颇。

现代艺术的概念范文第2篇

普通逻辑学知识告诉人们,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与一般的反映形式不同,概念对事物的反映有两个显著特征:第一,概念具有抽象性。因为概念不是对事物生动的直观、不是表面现象的反映,而是经过抽象思维的作用、舍弃了事物的非本质属性而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第二,概念具有概括性。因为概念不是事物的个别性的反映,而是经过思维的加工,概括了事物共有的、一般的本质属性。?可以说,正因为概念具有这样的特性,因此概念是事物基本特征的凝结点,也就成为人们研究事物的着眼点和逻辑起点。所有的概念,包括艺术概念都具有两个逻辑特征,即它有内涵与外延。所谓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揭示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本质属性是决定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并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属性,也被称为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所谓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对象的总和。外延说明所反映的事物的范围有多大,是指所反映的事物的量的规定性。②由于概念具有内涵和外延这样两个逻辑特征,我们就可以将民俗艺术、民间艺术、民族艺术这三个概念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而可分辨出它们在内涵上有多少之别、在外延上有大小之分,它们之间的异同及逻辑关系就可显而易见,不至于再混淆不清。

二、民俗艺术、民间艺术、民族艺术三个概念的内涵

1.民俗艺术的内涵

何为“民俗艺术”?陶思炎教授认为:“‘民俗艺术’,系传承性的民间艺术,或指民间艺术中融人传统风俗的部分。它往往作为文化传统的艺术符号,在岁时节令、人生礼俗、民间信仰、日常生活等方面广泛应用。‘传承’、‘传统’和‘群体性’作为民俗艺术的特征,使其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坚实的社会基础。”③民俗学家叶大兵先生认为:“我国的民俗艺术,是指历代人民在创造、传承、享用的民俗文化事象中,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人类情感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艺术形式。”?百度网将“民俗艺术”定义为:是指民间形成的非实用的、可供人们当作文化欣赏的各种技艺,主要包括像说唱一类的口头文艺、舞蹈、民间音乐和戏剧,以及像绘画、雕塑和雕刻等多种造型艺术形式。从以上三种定义可以看出,民俗艺术同民间艺术都是在民间形成的,都是用艺术符号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人类情感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艺术形式。但二者不同的是,民俗艺术仅指“融入传统风俗的”民间艺术的那一部分,不是指民间艺术的全部。民俗艺术“是指历代人民在创造、传承、享用的民俗文化事象中”形成的艺术形式。在这里,“艺术”和“传统风俗”或“民俗文化事象”的融合表现出它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的特性,这是它最本质的属性。

2.民间艺术的内涵

何为“民间艺术”?钟敬文先生认为:“民间艺术是在社会中、下层民众中广泛流行的音乐、舞蹈、美术、戏曲等艺术创造活动。”⑤崔锦和王鹤先生认为:“民间艺术是民众自己创造的,具有自用的和自娱特点的艺术形式,其中包括艺术品和艺术活动。民间艺术的特色与它的创造者的民族特色、民俗文化相辅相成,互相依托,两者是互为表现的媒介。”?《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民间艺术”给出的定义则是: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直接创造的或在劳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艺术,包括音乐、舞蹈、造型艺术、工艺美术等。纵览以上关于“民间艺术”的定义可以看到,它们都充分肯定民间艺术创作和流传的主体是劳动人民钟敬文先生又明确指出了创作和流传主体身份的层级为“中、下层”劳动人民,因而“民间艺术”相对于“宫廷艺术”、“官府艺术”而言,具有下层性,比较质朴,乡土气息浓厚。关于艺术的层次性,顾希佳先生曾有过生动形象的论述。他认为,艺术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大致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艺术家的艺术,或被称为社会上层艺术;一部分则是仍然在广大民众中间活跃着的艺术,这两种艺术共同构成了艺术的“金字塔”。专家们的艺术位于这个“金字塔”的顶端,它总是代表着这个国家或民族的艺术所能达到的高度,因而受到重视;民间艺术则位于这个“金字塔”的底部,它构成了这个国家或民族的艺术的坚实基础。两者相互影响,互相渗透,共同组成所在国家或民族的艺术。?由此,我们可以认定,“下层性”即是民间艺术的特质,是其最本质的属性。

3.民族艺术的内涵

“一般说来,我国学者习惯于在如下两种意义上使用‘民族艺术’这一术语:一是在相对于西方艺术的意义上使用,意指中国的艺术;二是在相对于汉族艺术的意义上使用,用以指称非汉族的或少数民族的艺术。”?这样是否会引起理解上的混乱?应该是不会的,因为只要你看清楚“民族艺术”使用的语境和所涵盖的内容,就可知道它是在哪种意义上运用的。需要指出的是:“民族艺术通常用于国家性的概念,指构成国家的那个单一民族或多个民族的艺术而言。例如中华民族艺术,即指中国汉族和多个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一体的艺术形式及其传统而言。”③本文所讨论的“民族艺术”也是把它作为“国家性的概念”使用的,而非指少数民族的艺术。何为“民族艺术”?金哲先生认为,民族艺术“是指一个民族或国家整体的已经固有成形的能体现民族特色、传递民族精神的艺术形式”④。杨德鉴先生认为:“具有这个民族、国家历史和文化的特色,这类艺术即民族艺术。”⑤百度网给出的定义则是:“民族艺术”是体现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一般是指传统文化中某一项有特色、有历史背景的技艺,可以代表其民族的文化内涵。由以上三个“民族艺术”的定义可知,其内涵表现为:体现了民族文化,运用了民族艺术手法,传递了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艺术”的本质属性是民族性。艺术的民族性是指“运用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使文艺作品具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具有民族性的艺术作品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及审美意识,采用传统艺术形式创作,主要表现本民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感情、愿望和艺术审美情趣。“民族艺术”的民族性内含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整体性,所谓地域性,是指人们在语言交流、社会风尚、审美情趣、物质生活、文化娱乐、心理素养等多方面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正因为如此,人们才将欧美艺术称为“西方艺术”,将亚洲地域的艺术称为“东方艺术”;在建筑艺术上有“欧式”和“中式”之别,在饮食艺术上有“西餐”与“中餐”之分,在服饰艺术上也有“西装”与“中山装”之异。所谓整体性,是指民族艺术是与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相符合,得到广大民族成员认可,能代表整个民族艺术风格的艺术形式。其以整个民族为对象,充分体现一个民族整体的精神面貌。而民俗艺术、民间艺术仅仅是民间的、地方的、大众的艺术形式,不能代表整个民族,因而它们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仅在民间或部分地方的群众中广为流传,并不都能形成统一的民族艺术。①

三、民俗艺术、民间艺术、民族艺术概念的外延

1.民俗艺术的外延

前文在论述“民俗艺术”的内涵时曾引用过陶思炎教授给“民俗艺术”下的定义,陶教授不但清楚地指出了民俗艺术的适用范围,而且特别指出民俗艺术是“民间艺术中融入了传统风俗的部分”(不是民间艺术的全部)。这是对民俗艺术概念外延的一个清晰界定。张道一先生在谈到民间艺术与民俗的关系时,也同样认为,“与民俗有关的民间美术可以称为‘民俗艺术’,但决非所有的民间艺术都是民俗艺术。现在有一种混乱的看法,以为民间艺术就是民俗艺术,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②。由此,我们认定,民俗艺术的外延小于民间艺术,其全部外延和民间艺术的部分外延相重合,包含于民间艺术的外延之中(如图1所示)。

2.民间艺术的外延

对于“民间艺术”的外延,陶思炎教授首先从社会空间的角度进行了概括,即“‘民间艺术’,系相对于宫廷艺术、官府艺术等上层而言的下层艺术”,这既说明了它的本质属性,又划出了它的适用范围。其次,陶教授又具体地阐述了它涵盖的范围:“其类型与作品既包括来自传统的部分,又包括各种民间的新创,甚至还包括庶民中非群体的个人创作。”③我们还可以说,民间艺术既包括与民俗事项融合的民俗艺术的那一部分,又包括与民俗事象没有关系而独立存在的另外一部分。因此,民间艺术是较之民俗艺术更为宽泛的一个概念。有学者将民间艺术涵盖的范围分为8个类别:以实用和物质生活为主题的穿戴服饰类、宅居陈设类、生产劳作类、生活用品类,以审美和精神生活为主题的信仰祭祀类、娱乐教化类、装饰美化类、游戏竞技类。④民间艺术的适用范围之广,由此可见一斑。

3.民族艺术的外延

先生认为:“‘民族艺术’是个大概念。”⑤金哲先生在谈到民族艺术与民俗艺术的关系时认为,民族艺术中有民俗的成分,民俗艺术中也有民族艺术的成分,但二者并不相同或相等。它们反映对象的范围不同,民族艺术与民俗艺术相比较,民族艺术范围大于民俗艺术。?陶思炎教授认为,民间艺术是相对于宫廷艺术、官府艺术等上层而言的下层艺术。⑦顾希佳先生认为,艺术在进人阶级社会以后大致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为专门艺术家的艺术,被称为社会上层艺术;一部分为民间艺术,处在社会的底层。这两部分共同组成所在国家或民族的艺术。⑧学者们对于民间艺术为下层艺术在认识上是比较一致的。而对于“上层艺术”含义的解读,有学者认为是“宫廷艺术”(贵族艺术)、“文人士大夫艺术”、“宗教艺术”,有学者认为是“官府艺术”(学院派艺术)、“文人艺术”,还有学者认为是“专业艺术”,等等。为了讨论民族艺术概念外延大小的简便,我们暂且不去讨论哪种说法更为科学,暂将上层艺术称为“官方艺术”。根据上层艺术、下层艺术“两部分共同组成所在国家和民族的艺术”的论述,我们可以认为,民族艺术的外延主要包括官方艺术和民间艺术两大部分,民间艺术的外延显然小于民族艺术,其全部外延和民族艺术的部分外延相重合,包含于民族艺术的外延之中(如图2所示)。

四、民俗艺术、民间艺术、民族艺术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逻辑学所指的概念的相容关系包括同一关系、属种关系、交叉关系和相容并列关系。①由前文分析可知:民俗艺术和民间艺术、民间艺术和民族艺术至少部分外延相重合(即相同),因而判定它们之间为相容关系。它们在相容关系中又属于哪种关系,是否为属种关系?逻辑学所指的概念间的属种关系是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概念的全部外延相同,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是属种关系。②由前文分析可知:民间艺术的部分外延和民俗艺术的全部外延相重合(相同),民族艺术的部分外延和民间艺术的全部外延相重合(相同),因而判定它们之间为属种关系。对于属种关系概念来说,它们的内涵和外延之间存在着反变关系。所谓反变关系是:内涵越多,外延越小;内涵越少,外延越大。③概念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原理体现在“民族艺术”概念上尤为明显。一方面,民族艺术是个外延较大的概念;另一方面,“‘民族艺术’是个比较空泛的、不能明确指任何内容的概念”?为进一步说明反变关系原理,我们不妨将三个艺术概念的外延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民族艺术一民间艺术一民俗艺术;然后再按内涵的多少由少到多排列为:民族艺术(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一民间艺术(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下层性)一民俗艺术(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下层性、集体性、模式化)。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如水果一苹果一红富士苹果,在这里,水果外延较大,但内涵却是比较空泛的概念;而相对应的红富士苹果概念的外延相对较小,但内涵却比较丰富而具体。属种概念具有相对性。所谓相对性是说,一个概念相对于不同的概念来说,可以是种,也可以是属。⑤例如:工人一甜工一女钳工,其中,“钳工"相对于“工人”来说,是种,相对于“女钳工"来说,又是属。根据概念之间属种关系相对性原理,我们可以将三个艺术概念按照外延的大小排列为:民族艺术一民间艺术一民俗艺术,其中,“民间艺术”相对于“民族艺术”而言是种,相对于“民俗艺术”而言又是属。三个艺术概念间的属种关系如图3所示。从以上分析可知,民族艺术中有民间艺术和民俗艺术的成分,民间艺术中有民俗艺术的成分,而民间艺术和民俗艺术中也有民族艺术的成分,三者相互融合、重叠在一起,形成了逻辑学上的相容关系。又因为它们存在着大概念的外延包含小概念的全部外延的关系,就又形成了相容关系的属种关系。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民俗艺术一定是民间艺术,民俗艺术、民间艺术一定是民族艺术,但不能说民间艺术是民俗艺术,民族艺术是民间艺术和民俗艺术,概念的属种逻辑关系是不能颠倒的

五、民俗艺术、民间艺术、民族艺术概念易于混淆的原因

1.三个艺术概念有较多的相同、相通之处

(1)相同之处较多。外延和内涵上的部分相同。由于三个艺术概念之间存在着相容的属种关系,因而在外延上存在着部分重合,在内涵上也有部分相同,给人一种十分相似的感觉,而相似的事物是难以辨别、易于混淆的。三者在起源、文化内涵、表现手法上基本相同。三个艺术概念都带有浓厚的“民众”色彩,同属于一个艺术系列。从起源上讲,它们都起源于民众的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和追求完美的诉求,因而创作的主体也多为中、下层劳动人民;从文化内涵上讲,它们都表现了民族文化的内涵,体现着民族精神;从表现手法上讲,都有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包括艺术形式和艺术作品)。这些又使得它们十分相似。(2)相通之处也较多。三种艺术形式的相通不仅表现在概念内涵和外延之间的相互包容和相互重叠上,而且表现在相互转化上。民间艺术转向民俗艺术。比如,民间绘画如用在春节的节庆上制作灶王爷、门神画像,本来的民间美术就会转而成为民俗艺术,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民俗艺术、民间艺术一跃成为代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艺术,邓抒扬先生举过一个例子:1986年10月,贵州黔东南歌舞团侗族大歌合唱团应邀参加了在巴黎举行的巴黎艺术节,侗族大歌的演唱使巴黎听众倾倒,受到法国各大报刊的盛赞……优秀的民间艺术跨越国界成为人类文化交流的桥梁。?在我国历史上,顶级的民间烹调艺术、雕刻艺术、建筑艺术、陶瓷艺术屡屡为历代皇宫所采用,从而成为国宝的例子也并不鲜见。由于三种艺术在形式上可以相互转化,就会使人误以为它们是同质的,本质属性是相同的,因而将它们混淆起来。

2.没有着重关注三个艺术概念的相异之处

现代艺术的概念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就历时的角度来说,西方艺术在观念上可区分为再现艺术、表现艺术、形式艺术和观念艺术,每一种艺术观念针对不同的艺术,适合解释特定种类的艺术。现代艺术从形式艺术发展到观念艺术,抛弃了艺术品的概念,不再强调审美价值,本身即成了艺术理论。

美学用语就像隐喻,我们必须时刻注意不要按字面意义去理解这种隐喻性表达。

对“艺术是什么”这样一个涉及本质的观念问题,在后现代的今天被认为是应该抛弃的伪问题,它普遍地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也是无解的。迪弗在《艺术之名》中认为:“在这个由艺术显示并强化了的象征功能之外,人类命名为艺术的东西失去了同一性,分裂成为多种多样的艺术以及数不胜数的风格和样式”川。迪弗这里所说的艺术的多样性主要是就现代社会这一共时态来说的,艺术在我们时代分化为无数的种类和样式,艺术之名不再具有整合的能力,共名的艺术受到了普遍的怀疑。应对艺术之名失去同一性的问题,波普尔的历史哲学提出了“情境逻辑”的概念,认为对这样一些价值概念,努力穷究其本质不如探讨其历史发展脉络。任何一个名词概念都有历史的所指,回到它的具体时代,在具体情境中探讨,是我们可以做应该做也是更具意义的事。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就是按照波普尔的情境逻辑重构了艺术发展的特定情境,告诉我们不同时代的艺术面貌,解释对于不同时代的人来说,艺术意味着什么,不同时代的艺术在社会中各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本文的写作也不期望能给出一个关于艺术的本质界定,只是希望通过对艺术观念的历史追溯,厘清艺术理论史上出现的主要艺术观念,尤其将重点放在疑问多多的现代艺术上,对其观念主张进行更深人的阐释,以对艺术有更深人全面的理解和把握。

就历时的角度来说,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艺术,不同时代出现了不同的艺术观念,本文将历史上古往今来的艺术分为再现艺术、表现艺术、形式艺术和观念艺术四种,每一种艺术观念都试图从不同角度对艺术进行本质的把握,每一种艺术观念都适合解释特定样式的艺术,只有这样历时和整体的把握才能使我们对艺术的内涵有更深刻的认识。

一、再现艺术

再现艺术观主要从艺术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来论述艺术,认为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艺术是现实的一面镜子,而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古典主义都可以看作是这种艺术观念的遥远的回声。模仿说是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艺术理论,也是再现艺术观的滥筋。赫拉克利特最早提出“艺术模仿自然”,柏拉图也将艺术看作是对物质世界的模仿,只不过它与理念隔了三重。将模仿论发挥到完善境地的是亚里斯多德,由于亚里斯多德的巨大影响,模仿论影响了西方艺术理论将近两千年的时间,直至i8世纪由于人的主体灵魂世界渐受重视才逐渐式微,被随浪漫主义兴起的表现艺术取代,表现艺术逐渐占据艺术理论的主流位置。因而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亚里斯多德是第一个以独立体系阐明美学概念的人,他的概念竟雄霸了二千年。再现艺术观将艺术看作是对外在客观世界的摹仿或再现,是对世界的补充和完善,它从艺术与世界的关系人手,从艺术所模仿的客观世界的角度解释艺术,其着重点在客观世界而非艺术。因而在再现艺术中,艺术是次生的附属于客观世界而存在的,它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模仿物和再现对象。既然艺术是对世界的模仿,而按柏拉图的理解,艺术是永远不可能与现实相象,更不用说与理念接近了。亚里斯多德看到了诗歌胜于历史的一面,认为诗歌体现的是可然律和或然律,揭示的是普遍和一般的本质,因而超过了历史对于个别事件的记载。千年以来,正是因为亚里斯多德,再现艺术成了比历史更真实的本质存在。

但《现代艺术哲学》的作者布洛克将模仿与相似作了比较,揭示了模仿和再现艺术的“失真”的本质。布洛克认为“‘相似’是双向的或相互的,模仿却是单向的或仅指一方对另一方而言。换句话说,‘相似’是一种‘对称关系’,模仿则是一种非对称关系”,模仿一词即已宣告了艺术的不利位置。艺术既然是世界的模仿,它就有一个摹本,而艺术无论如何逼真、肖似,也仅仅只是逼真和肖似,它是永远也无法达到摹本的状态,更不用说超越摹本了。而再现一词相对模仿来说,似乎更可以感觉到艺术自身的价值,模仿一词似乎永远无法摆脱摹本,永远无法超越摹本,而再现似乎肯定了艺术世界存在的价值。在这种观念影响下,人们对于艺术的看法便主要强调其题材的价值。因为艺术努力要达到的目标是如客观世界般的真实,因而艺术价值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与其所模仿的题材对象有很大的关系,题材重要,作品自然重要。西方古典观念将悲剧看作是高贵体裁,喜剧被看作是卑俗体裁,其原因也正是由于如亚里斯多德所说的,悲剧模仿的是比我们一般的人要好的人,而喜剧模仿的是比我们一般的人要坏的人,现实中好人比坏人重要,艺术中悲剧自然也比喜剧高贵。就再现艺术来说,艺术并没有获得自己独立的地位,人们将艺术看作是工具、技巧,是为弥补和完善自然的手段和技艺,艺术的价值和意义主要依赖于外在世界。

二、表现艺术

1、从再现世界到表现情感

如果说再现论主要从艺术与世界的关系人手解释艺术,表现论则从艺术品与创作者的角度人手来解释艺术。再现艺术观着眼于艺术的题材对象,着眼于艺术的再现能力、模仿能力,评价作品时称其逼真肖似生活和客观世界,便是对艺术的最高赞赏了。表现论则着眼于艺术品的独特魅力,并从观照艺术品人手过渡到对于创作者艺术家的浓厚兴趣。再现论的一个理论共识也是一种假设,即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且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是固定的、同一的、永恒的,客观世界本身即可作为一个参照系来评价艺术是否真实,是否达到了最好的再现和模仿。表现论则逐渐发现世界的纷乱和差异,世界开始分化不再一统,且人与人间的差异日渐明显,他们从各个不同的作品人手,发现了人的巨大差异,发现了艺术家的独特品质和察赋。这种察赋在柏拉图那里被称为“神灵附体”、一种“迷狂”,在表现论这里则是天才和神似的创造者概念的出现。艺术家开始与创造、天才、神这样一些概念相联系,米开朗基罗最早被人用“神”来喻指,他的伟大创造力在作品中得到了恢宏的呈现。天才和创造这样的概念到18世纪浪漫主义时代才最终出现,标志着主体觉醒和个人化的时代的到来,与之相应的,则是浪漫主义所标举的表现观的出笼。

表现论认为艺术主要是表现艺术家的情感,表现世界在艺术家心中的投射,一种折光,杜博斯说艺术是“外界事物在我们心中所起的印象”,华兹华斯说,诗就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或诗是人们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与再现论不同,表现主义更强调个人对世界的印象和情感,个人性在此得到了鲜明的呈现,也正在此意义上,里德认为“表现主义艺术是个人主义艺术”、4。表现艺术观最早在18世纪浪漫主义时代崭露头角,之后基本占据艺术观的主流,主要代表是托尔斯泰和科林任德。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将艺术看作是情感的传达和交流,科林伍德也明确提出了艺术情感说,认为真正的艺术不是技艺、再现、巫术、娱乐,而是表现情感和想象性的活动。在《艺术原理》中科林伍德提到,“作为情感的表现,真正的艺术与上述一切毫不相干真正的艺术家尽力解决表现某一情感的问题”。现代艺术中的表现主义也可以看作是表现艺术观的后来的子民。应该说现代艺术都是强调主体表现的艺术,都强调艺术家个体对世界的独特领悟和表现,因而现代主义在早期被称为“新浪漫主义”,茅盾介绍现代派艺术时也用此概念。基西卡也认为“浪漫主义的原创性、真实性和个人天赋对19世纪和20世纪的艺术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这一方面来说,浪漫主义具有典型的现代主义特征”,我们轻易就可看出现代艺术与浪漫主义间精神上的联系。

2、从模仿者到创造者、天才

如果说再现艺术观将艺术看作是对现实的再现和模仿,艺术家有如一位手拿镜子的工匠,那么表现艺术观由于强调艺术家独特情感的表现,强调个体因素,艺术家的位置逐渐上升,直至与创世者上帝并列,被尊称为神、创造者和天才。创造作为一个艺术理论中的概念,在18世纪逐渐开始使用,最早是从“制作”中发展而来。制作是人的能力,而创造最初是与上帝相联系,指的是神的能力,“所谓创造也就是把某物从无到有地创造出来”。“创造”进人艺术理论,说明艺术的超越性和审美价值已渐被人所接受,艺术不再是自然的模仿和再现,而是高于自然、超越自然的替代物至少也是与世界并列的存在。艺术家则普遍地被视为上帝式的创造者,是些被崇奉的伟大天才。随着创造、天才这些概念的普遍被接受,艺术的价值评价标准也主要从模仿物和模仿的技巧、能力转到情感的表现和艺术家体现在作品中的个人独创性,创新也就成了艺术的生命和艺术的第一要素。表现艺术观改变了艺术屈从于自然的附庸,艺术因其创造性而与世界、自然同列,艺术因其天才而超越自然、高于自然。

三、形式艺术

1、为艺术而艺术

现代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白我意识的产生,人们在自我镜像中发现了独异的自己,贡布里希在《艺术发展史》中认为,现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艺术开始了对自身的思考,艺术开始反躬自视,开始对艺术之为艺术的质的思考,艺术理论史上的自律论也便随之出现。19世纪末的唯美主义首先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艺术应该排除与社会政治、宗教、道德的联姻甚至成为他们的附庸,艺术应该成为艺术自身,它什么也不为。虽然什么也不为的艺术到底是一个什么状态的艺术还很难预料,按照唯美主义的逻辑发展到极至的艺术又会有什么结果也未可知,但唯美主义却为艺术理论提供了一个最动人的口号和旗帜,感召着艺术上的理想主义者前赴后继,努力实现在他们看来是最纯粹的艺术,并找到最纯粹的艺术语言。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在20世纪发展成了形式主义的理论,认为“一件艺术品的价值必须通过其自身的标准和它内在的形式结构去判断”,艺术应该从自身寻找存在的理由和评价意义的标准,而不应受制于外在的诸种社会结构因素。马列维奇认为至上主义重新恢复了纯艺术的传统,“艺术不再关心为国家和宗教服务,它也不再希望去描绘社会风俗史,它不愿和客观事物有任何关系,它相信它可以在没有‘事物’的情况下独立存在,作为自身而存在。”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是对表现艺术观的进一步发展,从强调主体的创造性到强调作品自身的独特价值,彻底抛弃了再现观。

2、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

形式主义的主张最终在理论上由克利夫?贝尔作了最系统明确的总结,他在《艺术》中提出了“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这一最有意味的艺术定义,贝尔所说的“有意味的形式”指的是“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地感人的形式”一9。虽然后来很多艺术理论家都批评这个定义过于模糊而对我们理解艺术没有太多的帮助,认为知道这个定义和不知道这个定义对我们理解艺术不会有太多的实质变化,“有意味”似乎是一个比“艺术”更难把握的概念。布洛克在《现代艺术哲学》中就指责道,当我们说“艺术”时我们清楚我们说的是什么,但说到“有意味的形式”时,我们却无所适从了,因而面对满屋子的工具和艺术品时,听到这个定义的我们却无法从其中轻松地找出艺术品来,而在没有获知这个定义时,我们都能轻松地区分出哪些是艺术,哪些不是艺术。但是贝尔的理论被视为现代艺术理论的“柱石”,对塞尚以后的现代艺术影响深远,它让我们意识到艺术还应该有自己的独立价值,诚如李斯托威尔在《近代美学史评述》中评论的,“克莱夫?贝尔在后印象主义影响下所写的关于视觉艺术的理论,极力主张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在于感情或理智的内容,而在于线条、颜色或体积等的关系”。艺术形式在贝尔这里才首次获得了独立的意义,在以往形式与艺术一样,似乎仅仅只是一个工具和载体,与艺术为政治、宗教、道德服务一样,形式也是为主题和内容服务的。因而艺术在再现和表现阶段,一个强调再现对象而有重大题材和高贵体裁,另一个强调艺术家的强烈情感而有天才和伟大的创造者,而在形式主义这里,题材不再是决定艺术价值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甚至几乎已不再具有意义,现代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外显特征就是告别题材,题材从高贵转向世俗和低微,最后淡化为无。印象主义还是有明确的题材的,他们以日出、阳台、火车站为表现对象,但对象本身已不具有意义,只是为了自己的视觉感知需要,随意地选择题材。到立体主义阶段题材进一步退化,只是静物和乐器这些我们所熟悉的物件,手段和表现技巧的意义完全超过了题材。到抽象绘画阶段,题材已经不存在了,我们很难在风格派和至上主义的作品中认出题材的影子,只是形和色的微妙组合,如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的构成:白色上的白色》、蒙德里安的《正方形的构成》、康定斯基的《即兴作品30号》等。

四、观念艺术

1、艺术是反艺术

现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是反叛和否定,在创新的压力下,现代艺术家作为艺术的后来者,举起了“反”的旗号。现代艺术对应的时代是个解构而非建构的时代,而建构,在一个统一性已不存、日渐分裂的社会中已成了不可能的任务而被放弃,人们更热衷于破坏和颠覆,并期望在这种破坏和颠覆中表明自己的主张、显示自己的艺术姿态。“反艺术”的主张是在达达主义那里最早提出的,而实践方面更早的一个宗师则是杜尚,杜尚1913年在美国军械库展上的《泉》可以说是最早的反艺术作品。《泉》直接挑战了在这之前的所有关于艺术的观念,艺术曾经努力从卑贱的奴隶艺术和不自由的艺术出身中挣脱出来,将自己与工匠制造的物品分开,以获得一个纯粹的大写的艺术称号,而如今,一个工业产品—男人用的小便池居然也堂皇地与《蒙娜丽莎》和《大卫》这些伟大的作品并列,共同陈列于美术馆中。小便池进人美术馆,给艺术理论提出了新的问题,到底什么是艺术,艺术又应该具有什么内涵,我们又如何解释自《泉》以来的现代艺术品?所有这些,直到现在依然还是个问题。

现代艺术是直接针对以往的经典艺术以及由经典艺术支撑的艺术观念进行创作的,因而我们可以说现代艺术是否定的艺术、是反叛的艺术、是挪榆和嘲讽的艺术,这里没有肯定和赞颂,有的只是颠覆和游戏。传统艺术理论将《蒙娜丽莎》和《断臂的维纳斯》视为经典,现代艺术中则有杜尚的有胡子的“蒙娜丽莎”—((L.H.O.O.Q》和达利的《有抽屉的维纳斯》。应该说任何时代的艺术都以创新为生命,但在以往的艺术史中,创新则是传统艺术的主要手段和策略,艺术的后来者与传统总是有血脉上的联系,但到了现代艺术,却彻底割断了与传统相连的脐带,将经典艺术视为应该清除的敌人和障碍,这种观念在艺术史上却也是鲜见的。雷内?卢罗在评价达达主义时的一席话同样也适用于现代艺术,他说“达达这两个挑衅性的音节的涌现,所产生的惊人的后果,……更多地在于它与所有的先锋派的遗产的决裂:摧毁了所有已被接受的观念、数千年以来形成的整个逻辑和语言体系以及同样十分引人注目的艺术的概念。

2、艺术是非艺术

现代艺术针对经典艺术和曾经的艺术观念的冲击,进一步模糊了艺术观念。反艺术的必然结果便是“非艺术的艺术”的出现,当然引号中的两个艺术各有不同的内涵所指,前者指的是传统的公众所认同的艺术观念,而后者则是现代的前卫的先锋们所认同的艺术观念。如同利文森所说的,“在1977年的艺术概念中,其唯一无可争辩地离异于1777年艺术概念的地方,是它容许把粗制滥造的或略有加工的客体也称为艺术品。1977年的艺术概念把《夜巡》与不锈钢条、挂衣钩、纸板箱甚至山羊头混为一谈,而1777年的艺术概念则把《夜巡》同这些东西区分开来。就我所知,这种概念上的重大分野发生于达达派兴起的1920年前后。现代艺术以反对艺术的名义将原来公众意识中的许多非艺术的现成品带人美术馆,一堆动物脂肪、几块砖头、甚至一根棍子都已成了艺术品而被收藏,公众的成见一次次地受到现代艺术的嘲弄,久而久之,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已不再清晰。如沃霍尔所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巧分钟的明星”,现代艺术是任何皆可,任何物品都可能是艺术、都可能成为艺术而被美术馆收藏,于是也就有“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说法。

3、艺术即理论

当任何物品都是艺术品,当任何人都是艺术家时,艺术似乎失去了概念区分的意义。既然艺术与非艺术已不再存在界限,任何曾经的非艺术都可能成为艺术时,艺术之名便也不再具有意义了。如同我们的名字它的主要功能便是指认,当名字不再具有指认的意义时,它由于失效而消失。那么艺术会消失吗?作为人类精神表达需要的艺术自然不会消失,关于艺术死亡的论调同样如此,死去的只是关于艺术的概念和观念,死去的只是艺术之名,作为实体的艺术却依然在历史中不断地呈现并永远生生不息。如此,我们来看待现代艺术,更加应该认识到现代艺术对于艺术观念的冲击意义。它已不满足于如传统艺术一样通过创造作品形象化地表现自己的思想和观念,现代艺术有概念化和观念化的趋势,甚至其本身就成了观念和理论。1960年代出现的概念艺术更直接放弃了一切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艺术行为,艺术只剩下了对艺术行为的语言记载,“概念艺术的命题是:概念或系统,比作品本身更为重要,并最终代替了作品”。概念艺术家向博物馆提供的不再是物质成品或日用品,他们提供的只是关于艺术的“语言”、“思想”或“概念”。1958年的伊夫?克莱因不仅举办了名为“空”的确实是一无所有的展览,也有了一件非物质的而且宣称非黄金不卖的语言作品《非物质的绘画感觉领域》,因为在他看来,“非物质的最高质量应该由物质的最高价钱来支付”。极少主义的艺术其实体现的也是一种鲜明的艺术观念,极少主义不去描写世界也排斥任何个性和精神状态的表现,其本身就是哲学。但在概念艺术看来,极少主义艺术的物质性虽然已然很少,形式性降到最低,但依然是一种形式的表现,概念艺术要根除的是任何构成形态的作品,因而概念艺术家不工作,只思维,艺术只通过逻辑分析确立自身。1969年德国勒沃库森博物馆举办的《概念》展,出现在展厅里的尽是一些案卷和写满手工和印刷的纸张。现代艺术发展到概念艺术阶段,技巧和作品的概念已经不再重要,艺术家唯一比赛的只是看谁的观念更新、更具冲击性,更能让人目瞪口呆。达达主义是第一个理论化的艺术运动,一也是一个理论成就远远大于艺术实践的运动,我们很多关于现代艺术的观念都源于达达主义。虽然大多数人由于达达反对一切、否定一切、清除一切的理论主张而对其过于极端化的行为多有非议,但达达在影响现代人的价值观念和艺术观念方面却是最为显著的。达达选择了否定和怀疑,抨击资产阶级的全部价值观念,艺术方面,将原来高不可及的艺术从云层中拉下,从而使艺术回到生活本身,也才有后来1960年代的行为艺术。在达达主义看来,资产阶级将艺术从原本的生活语境中抽离而将其置放于美术馆中,便是宣判了艺术的死刑,艺术因脱离了生活的滋养而日渐枯萎,“艺术需要,也必须,回到生活”。达达以生活的名义反对艺术的观念,以现成品反对资产阶级的艺术品概念,在他们看来“艺术对象的存在仅仅在于说明一种理论:理论本身已经变成了真正的艺术作品。”因而面对那些被选择出来的现成品,小便池、老奶奶的摇椅、砖头或棍子之类,在现代艺术的语境中,就不应再将其作为传统的审美对象来看待,用以往的艺术品的要求来要求,我们要问的是艺术家选择这样的物品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它针对的是什么,又是出于什么艺术观念的考虑,因而现代艺术破除的是关于作为审美对象的艺术品的观念,它要树立的是艺术的体验可以无处不在的观念。

现代艺术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概念设计;概念

中图分类号:J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0064-03

一、 概念艺术的发展

新的技术往往孕育出新的产业,而新的产业又总能激发出新的需求,这种新的需求反过来又经常推动又一轮技术的进化。比如在飞机发明以前,绝不会有人想到要在机场的周围进行驱赶鸟雀的作业;又比如在手机还是硕大的模拟机阶段,也一定不会有人要求手机同时具有拍照或摄像功能,或甚至是GPS卫星定位的功能。近年来,就有“概念艺术”这一名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视野中。这也是一种由新技术带动的,新的需求催生的事物,从诞生初期的默默无闻转而开始活跃在大众文化的舞台上,为人们传递着越来越多的信息。究竟什么是所谓的“概念艺术”?

(一)概念艺术概述

概念艺术(Concept Art)或称“概念设定”,是一种插画艺术,其目的是为某一文艺作品――通常是影视、动画、视频游戏、漫画等构建虚拟的视觉形象。其中包括将该作品的主题、背景和感情基调等通过绘画等手段视觉化,往往是后续创作的基础。

以上是狭义上的定义。目前概念艺术已经在影视、动画、游戏等领域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事实上,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在越来越多的场合,需要动用其更广义上的性质来描述概念艺术。往往在某一文艺作品或文化产品中,艺术家为观者呈现的是一个“概念”,而不仅仅是一个“形象”这么简单。例如在电影《哈利波特》系列中,出现过许多带有“脚踏板”一样零件的扫帚。如果脱离电影看,这是一个令人费解的“形象”。但是了解剧情的人都知道,在魔法世界里,扫帚不用来扫地,而是一种交通工具。而脚踏板在这样的语境下就显得十分协调,合情合理。片中也展示出了魔法师们如何驾驭这种带有脚踏板的扫帚在天空飞行。此时这些“脚踏板”已经不是简单的形象,它们给影片中所有的扫帚打上了深深的魔法世界的烙印,也在观众内心植入了“骑扫帚飞行”这样一个概念。

同理,在整部作品中,又有许多这样的概念,这一个个概念组合起来,就构筑起一个宏大的世界的视野,在本例中就是多彩的魔法世界。

(二)概念艺术的发展

1890年,美国人托马斯・爱迪生发明了摄影机,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兄弟把活动影像搬上了大银幕,自此标志着电影艺术诞生了。而到20世纪初,也就是电影发明后不久,动画片也诞生了。1914年美国漫画家温瑟・麦凯为观众们呈现了第一个银幕上的动画形象――恐龙葛蒂。(图1)恐龙葛蒂的诞生,也是银幕虚拟形象诞生的标志,事实上概念设计也同时诞生。恐龙葛蒂的形象在原始的恐龙形象基础上经过了作者艺术手段的处理,造型上显得圆润可爱,活灵活现,并且适当概括使得其生动传神的同时又可以减少作画量。这之中的设计,无不体现出作者的匠心。只不过在当时,动画制作者同时兼任导演、原画、动画等,也包括概念设计。所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并没有所谓“概念设计”这一独立的门类。

自从电影发明以来,艺术家们就不懈的尝试在影片中运用各种各样的特效。从《月球之旅》到《金刚》。值得注意的是1939年米高梅出品的《绿野仙踪》。片中大量使用了特效技术,创造了一个幻想国度“奥兹王国”。其中不但有妙趣横生的人物形象,更有充满想象的各种场景,如芒奇金城、绿宝石城堡等。自此,电影中的概念设计也正式诞生了。并且同时产生了角色和场景等不同种类概念设定的划分,这在后来的各类文艺作品中也都逐渐地被普遍接受。

1977年,另一部划时代意义的电影《星球大战》上映。这部影片不仅开创了电影特效的新时代,同时也开创了电影概念艺术的新局面。本片导演乔治・卢卡斯甚至为该片成立了专门的特效制作公司――工业光魔(i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而该公司为日后电影特效及概念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本片的概念设计则请到日本著名画家生赖范义。相应的在该片的概念设计中日本文化的元素可谓俯拾皆是。(图2)比如最著名的“光剑”,以及片中的服饰(最典型的要数黑武士的头盔,可以明显见到日本武士盔甲的影子)设计等。从此,电影中的概念艺术成为电影特效制作当中重要的一部分而固定下来。

这一时期日本的概念艺术则是存在于具有独特风格的所谓“特摄电影”中。日本60年代开始流行这种由演员穿着橡胶戏服表演的,应用大量特技拍摄的动作电影,往往取科幻或奇幻题材。在日本当地有广泛的受众群体,也有一大批特色鲜明的代表作。对于其电影特效技术的发展助益颇大。

80年代末随着任天堂家用游戏系统风靡全球,游戏软件业开始蓬勃发展起来。由于新的硬件系统有着更强的图像功能,屏幕上的游戏角色变得越来越复杂,游戏美术在一部游戏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而游戏概念设计也逐渐成为游戏制作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迪斯尼和皮克斯在1995年合作推出了全CG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全片完全使用电脑图形图像技术来制作。标志着CG时代的来临。而这种崭新的形式也大受好评,之后该类影片的制作呈稳步增长的趋势。正如前文所述,这也是新技术催生的新需求。

随着各种文艺作品创作中大量虚拟形象不断涌现,概念艺术,以及从事这一行的概念艺术家已经广泛进入到包括电影、动画、视频游戏、漫画等各个领域中。

二、概念艺术的特点

如前所述,概念艺术主要的功能是为文艺作品构建其概念。同其他的艺术设计门类也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在早期概念艺术的成长的确直接从其他艺术设计门类中汲取营养,之后慢慢同自身的特点相结合,而逐渐走上了规范化,专业化的道路。这样的发展是必然的。由于其特殊使命,概念设计天生具有一些特点。这里我选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两对矛盾作为切入点,对概念艺术这一形式的特点做一简要的分析。

(一)合理性与观赏性的平衡

现实生活中合理性很容易理解。比如现实中的建筑要严格符合结构力学的规律,无论外观怎样漂亮设计过程中优先考虑的是稳定与安全。而现实中的工业产品设计,比如汽车等交通工具,不但要考虑结构的合理性,而且量产型汽车还要考虑到材料、配件等的成本以及使用寿命等一系列问题。总之现实生活中的人造物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就是“合理性”。在合理性的约束下设计出的造型显得严谨,稳定并且平淡无奇。

在概念设计中,由于是为虚构的世界构建概念及形象,合理性的考量也不再至关重要。虚构的建筑物往往并不真的建设出来,而建造出来的部分往往也不会供人居住。因此不需要过多考虑结构、承重等问题。同样的,虚构的世界中交通工具,也只是以图像手段表现出来,所以这一类设计当中也可以较少机械以及空气动力学方面的思考及论证。留给艺术家更多空间将精力聚焦在作品的观赏性,充分发挥想象力为观众们呈现一个异彩纷呈的世界。

然而过分超脱于常规的设计,或忽视了一些重要的现实规律而做的设计往往令观众难以认同,无法产生共鸣。于是对于整部作品的感受也会大受影响。好的概念艺术家就能够在合理性和观赏性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让观者在赞叹作品奇思妙想的同时又感到其中的合理性,让人感觉有存在感,真实可信。以科幻电影《银翼杀手》为例,在本片之前的科幻电影表现未来世界,都非常干净漂亮整洁,一切都像是从工厂刚刚生产出来的。而该片呈现了一个破败的未来城市(图3),累年的建筑外表早已经破败不堪,用过的飞船表面坑坑洼洼。

相对于之前一尘不染的观感,这样的景色的确令观众更有亲近感和投入感。影片选择了更为真实,合理的设计而不是过分理想化,完美的形象。事实证明《银翼杀手》的概念设计是成功的,其塑造的未来城市已成为影史上的经典。

(二)视觉效果与实现成本的平衡

视觉效果与实现成本这一对矛盾从最原始的概念设计产生时就已存在。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迪斯尼动画角色的设计。米老鼠、唐老鸭等经典形象都是只有四根手指。视觉效果上四根和五根的区别微乎其微,然而就是这一简单的改动,从五根手指减少到四根,为迪斯尼动画工厂节省了数以万计的作画时间,也即是节省了大量成本。这是一个视觉效果与成本之间寻求平衡的完美案例,不只在动画的行业内被传为美谈。

同样的问题在各种文艺作品中都存在。电脑图形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视频游戏全面进入了3D时代,从最早的《德军总部3D》简陋的模拟3D画面到近年来画面几可乱真的《孤岛危机》等大作。视频游戏中所呈现的图像越来越精美,与来越复杂。而游戏玩家的期望也日渐提升。制约游戏画面飞速发展有两个主要问题,其一是游戏制作者方面,更精细的画面意味着更复杂的角色模型,更清晰的纹理贴图等等,也就意味着花费更多的制作资源,更高的开发成本;其二是,要在用户的计算机上再现这种精美的画面,依靠的则是用户端计算机的运算能力。越复杂和精美的画面对于运算能力的要求也越高。

在这对矛盾之间的寻求平衡贯穿于整个游戏制作的流程,然而好的概念设计师善于在视觉效果与实现其的成本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往往能在概念设计阶段就预见到后续制作中应对的问题,用相对简单、经济的元素来组成令人叹为观止的画面效果。如2003年育碧出品的3D游戏《XIII》就是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XIII》是一部改编自同名漫画的射击游戏,制作方活用漫画改编这一点,大胆在游戏中使用了当时颇为少见的卡通渲染来表现,呈现出一个栩栩如生的漫画世界,视觉效果令人赞叹,而更是得益于卡通渲染方式非常节省运算量的特性,该作几乎是同时期作品中对硬件要求最低的。其在高素质的视觉效果和实现成本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平衡,该作品本身也成为一部经典,之后的效仿者甚众。

三、概念艺术的现状和展望

概念艺术发展到今天,经历了最初诞生的阶段,共生于文艺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例如前述的恐龙葛蒂一例;到简单分工的阶段,像早期电子游戏的制作就简单分为程序和美工等部分,美工的中重要的工作环节就包括概念设计;再到今天以专业团队或公司为主体,拥有完善的流程及详细分工的系统化作业的阶段。可以说概念艺术向着系统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迅速。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有些值得注意的特点及趋势。希望这里对于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的分析将会对于展望概念艺术未来的发展有所帮助。

(一)跨界联合发展趋势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然而从概念艺术的角度看,电影、动画、游戏等概念艺术的主要载体之间似乎不存在如此显著的隔阂。当然这只是从特定角度的认识。回顾概念艺术不长的历史我们发现其从诞生时期就较少受到行业间的区别造成的局限。比如前文提到的工业光魔最初组建时,主要成员包括建筑设计师、工业造型设计师、模型师等等,大部分并未从事过电影相关工作或概念艺术。当时年轻的艺术家们凭着热情和才能不断摸索最终完成了《星球大战》这一当时的视觉奇迹。后来工业光魔逐渐壮大,今天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特效制作公司。这是从技术层面讲,概念艺术的出身,同其他艺术设计行业有着天然的联系。

而从内容上讲,大量应用到概念艺术的漫画、电影、游戏等基本都是科幻或奇幻题材,首先题材上是共通的。

比如奇幻文学开山名著《指环王》(图4),以小说为母本,有插图绘本,漫画等,有电影《指环王》三部曲,而负责电影概念设计的艺术总监正是长期创作指环王系列题材插图的画家艾伦?李。在电影大受欢迎之际,主创方不失时机地先后推出了数款《指环王》游戏,游戏中的大量设定就直接承袭自对应的电影,甚至制作团队人员方面都有重叠部分,之前电影视觉主创团队中很多人加入到游戏的开发制作中,再负责游戏中的概念设计。这样跨界联动的好处是,一方面节省成本,后开发的项目可以从前期项目中继承很多成果,许多资源可以共享,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短时间内围绕同一主题在不同领域堆出作品可以形成联合造势的效应,电影带动游戏的需求,而游戏反过来促进电影的票房,互相激励。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生化危机》游戏和电影系列,《蜘蛛侠》漫画和电影及游戏系列,等等。目前看这是一套比较成熟有效的模式,尤其在近期类似的作品呈逐年增长趋势,相信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会成为商业作品概念设计主流的发展方向。

(二)符号化创作趋势

现代符号学以及符号论美学为美术理论的发展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方法论工具。符号美学家苏珊?朗格曾经指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这一精辟论断阐明了古往今来各种艺术作品其符号化创作的本质。而概念艺术家也同样会自觉地利用视觉符号的象征性进行创作。也是概念艺术未来一大发展趋势。

《辛普森一家》是美国颇受欢迎的动画电视剧,以虚拟的美国小镇斯普林菲尔德(Springfield)为背景,呈现一个普通美国家庭平凡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该剧常用辛辣的讽刺针砭时弊。现实中的白种人在剧中全部被以黄色表现,而黄色人种则以白色呈现,体现出对种族问题的调侃和反叛的态度。而主要角色一律引人注目的黄色已经成为本剧最大的标志。

《千与千寻》是日本导演宫崎骏近年来的作品,影片描写的是小女孩千寻成长的故事,但是背景放在了奇异的神明的世界,在这多彩的幻想世界中,导演多用符号化的视觉语言,令人印象深刻。千寻父母在一间料理店大吃,结果变成了猪,其象征用意显而易见。如同千寻被剥夺名字,变成猪则是被剥夺了自我的强烈的表达。给人印象深刻。而另一处“无脸男”也是象征意味十足的设定。“无脸”暗示找不到自我,而变出金子,是因为别人喜欢金子,是对人的曲意逢迎。类似寓意深远而又出手巧妙的地方不胜枚举,整部影片让人在视觉享受中不知不觉中受教,其概念设计上的巧思可谓功不可没。

四、结语

严格讲概念艺术还是非常年轻的艺术门类,然而在短短几十年间发展迅速,无数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在此探寻自己的道路。然而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通过对本身的剖析和对相关领域的学习,才能助年轻的概念艺术持续向系统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我希望这一翩粗浅的见解可以算作丰富相关理论做的有益尝试。为中国概念艺术健康发展和繁荣略尽了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美】克莉丝汀・汤普森.世界电影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51.

现代艺术的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素描 词义 概念

一、素描“说文解字”

“素描”系外来语汇,需探析不同语言中与“素描”一词的对应词汇与本意。中文译作“素描”;英文:“sketch” ,法文:“dessin”;德文:“ZEICHNUNG”;意大利文:“disegno”。在英文中,sketch一词有多种含义,通常可以理解为“草图”,指为正式创作所做的草图或简要概括的准备性绘画,也可以泛指一些用单色绘画工具所绘制的简约的绘画作品。此外,还可以理解为“概要”或者“简要的描述”等意思。在德语中,这个词更常用于表示图纸的概念。而法语素描和意大利语中的素描,通常是指设计。

由此可见,外文中关于素描的概念首先表达了以下关键词:草图、图纸、设计、单色画、概要。可以肯定的是,当代我们所说的素描一词的最初概念,来自于十五世纪的意大利,来自于西方绘画的科学视觉造型系统。在西方,素描被认为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同时,也被作为贯穿于视觉艺术创作中的最基本的因素,即素描可以涵盖一切关于造型艺术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这种以科学态度对客观物象进行研究和表达的手段的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素描词义的诞生。

在西方近代造型艺术传统中,素描既是一种绘画形式,也是一种绘画观念,同时也是一种研究和探索的手段。而把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本要素的观念,是西方造型艺术体系的基本概念之一。素描的本意是指单色的绘画,尽管并非所有的素描作品都是单色绘制的,但是相对于色彩表达的概念,素描概念至少没有把色彩问题作为主要的解决对象。

素描这个中文词汇带有明显的中国文化印记。在中国文字中,素,代表单色、白色、简约、质朴、或者不加修饰等含义;而素描,则通常泛指摹写或绘画,例如:白描。素描这一组合词显然在词义的涵盖性上超过了单纯的绘画或者摹写。

世界各种语言中,都有关于素描的词汇,但是很难在含义上有一种统一的表述或解释。这是因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语种和不同的绘画体系,都是基于自己的看法和习惯去做出表述。显然,素描的词义始终是处于变化当中的,随着社会和艺术的发展,素描词义本身的意义和涵盖范围也与其当初产生时有了很大的不同,今天我们所说的素描,不管作为一种绘画形式和训练手段还是作为一种语言,或者观念性的研究已经在其传统概念的基础上获得了极大的扩充。在当代的文化语境下研究艺术和绘画的问题,不可避免的要适合于当代的语言环境,例如“造型艺术”一词在西方的原意是指“模拟客观世界的艺术”从这个意义上讲,将中国的绘画系统归为造型艺术就是不准确的。但是今天,普通的汉语词典对造型艺术有如下解释:造型即创造物体形象,造型艺术即占有一定空间,构成有美感的形象,当我们把中西画以及雕塑和设计都统称为造型艺术时,我们对于造型艺术这个词汇的概念实际上已经具有了现代的意义,具有潜在的更丰富的界定和内容。因此,如果片面的深究词汇的准确而忽视更实际的文化概念,未免会陷入语言逻辑而忽视真实的艺术现象。

如果单纯从词义上解释,很难为我们当代的素描概念找到一种精确的定义。但是,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素描一词的意义是不断发展的,其中既有不断发展的艺术观念对它的扩充,也有不同文化观念交汇融合,相互提升的印记。而作为素描词义的延伸,素描一词在当代文化中可以理解为对事物所作出的概要性或提纲挈领性的描述,对事物的本质或属性的写意性的把握。不难发现,“素描”这个词汇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被融入了多元的文化内容,具有多层次的含义以及超出语义本身的诸多内涵。当代汉语中也借鉴了素描一词所包含的意会性的概念,发展出了多种延伸的语义,如:对事物概要性的描述或者诗性的描述。

二、狭义的素描

狭义的素描概念相对容易理解,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素描练习或者素描作品,我们可以把它集中到起源于西方的素描绘画形式本身,以及作为训练手段和研究视觉对象的西方科学素描教学体系来理解。

作为绘画形式的素描具有不同的目的性,可以是为专门的创作所做的准备工作,也可以是为了把握一种绘画语言构成所做的探索,也可以是作为一种观念性的实验和探索。素描作为绘画语言的一种形式,并没有严格统一和规范的定义。一般来讲,素描是具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特点,而其中的一些特点即可认为是素描艺术或者是具有素描特征的绘画。

1、单纯概括的表现手段

2、相对简单的材料

3、用单色或者概括性的几种色彩

4、直接性和概括性的表现手法

5、对视觉对象的基本构成因素的 表现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