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中医药发展

现代中医药发展

现代中医药发展

现代中医药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中医药现代化 方法论 复杂性科学 循证医学

   

2005年9月25日,在由 科技 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国 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与四川省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上,科技部部长徐冠华说:“当前,中国政府确定了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全面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战略方针,并已将中医药现代化作为科技发展的优先领域列入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透露,这一总体思路的核心思想就是:以中医药理论传承和发展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与多学科融合,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构建适合中医药特点的研究方法体系,提高临床疗效,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完成的基本任务是:继承、发展、创新、国际化。

    1  中医药现代化的方法论 问题

    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首先是方法学的创新问题,中医基础理论的突破和创新首先应该以现代 哲学 为指导思想[1]。哲学的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而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1.1  近现代科学方法论的发展简史      《方法论》是笛卡儿在1637年出版的著名哲学论著,对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科学研究方法有极大的 影响 。他是典型的机械唯物主义论者,他认为数学是其他一切科学的理想和模型,提出了以数学为基础的、以演绎法为核心的方法论。在1960年以前,西方科学研究的方法,从物理机械到生命医学的研究,基本是按照笛卡儿的方法论进行的。但是后来科学家们在探求 自然 的秩序中才发现,面对无秩序的现象如大气、骚动的海洋,他们显得相当无知。这些大自然中不规则的部分,既不连续且无 规律 ,因此复杂性科学逐渐显露。1924~1928年,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von多次发表文章表达一般系统论的思想,提出生物学中有机体的概念,强调必须把有机体当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研究,但他的理论直到19世纪60~70年代才受到人们的重视。后来,一些物 理学 家、生物学家和化学家还在各自的领域中沿着贝塔朗菲开创的开放系统理论深入研究一般系统论,并得到了关于复杂系统的一系列重要规律。70年代出现的混沌理论跨越了不同科学学科的界线,因为它是各种系统的宏观共相,它将天南地北各学门的思想家聚集一堂。可以说,复杂性科学在刚刚诞生的时候曾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于以前分散在各个领域的零散思想刚刚集合起来产生了不同思想之间的交叉、变异和涌现,因而取得了非常丰富的成果。但是在这之后的十多年期间,无论是理论还是应用方法论都没有形成更大的突破,关于复杂系统的一般理论仍然没有形成。

    1.2  中西医学方法论与近现代科学方法论的比较

    1.2.1  中医学与近现代科学方法论的比较 

《内经》确立了“以表知里,司外揣内”这一把机体作为整体在自然状态下表现出来的人体信息的方法,通过体悟、内省的思辨方式,认为脏腑概念不单纯是实体,而是一个综合机能单位,是机体调节控制系统功能在不同方面的反映。所以可以肯定的说,中医学是系统医学,与复杂性科学中的系统论、混沌、协同等不谋而合,一旦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很可能成为世界科学发展的灵魂[2]。

    1.2.2  西医学与近现代科学方法论的比较      现代西医学是在近代科学“还原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遵循的依然是还原分析和实证推理的逻辑理性理念,最明显的就是体现在解剖学和实验研究方面。虽然现代西医学从20世纪中叶引进了系统论、信息论以及 社会 科学等方法,将分析与综合、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出现了神经-内分泌学说、环境医学、身心医学、社会医学等理论与学科的建立与发展,但西医最本质的诊疗方式并没有完全跳出原先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过分依赖定量检测,从总体上还是偏重生物医学,从而导致医源性、药源性疾病日益增多,医疗费用越来越昂贵的现状[3]。

    1.2.3  中西医两种医学的比较与统一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西医是分别属于不同哲学方法论体系的两个方面,一个是偏重于朴素辨证唯物主义的 总结 归纳、直觉感悟方式,而另一种是偏重于机械决定论影响下的还原分析、实证主义;一个是宏观,一个是微观;一个充满混沌,一个充满秩序;一个是综合归纳,一个是分析演绎;一个从宏观角度把握上百万的物体集体行为的结果,忽略内部各因子的作用和属性,而另一个则认为可以象粒子物理那样解释物质的运动,但其实只是简单运动。由于在不同方法论的影响下,中西医两种医学分别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对生命医学这门科学做了演示,揭示了不同的规律和现象,如经络学说、藏象学、解剖学、生理学、神经学说,等等。这些不同的理论分别反映着人的健康与疾病的不同现象或规律,这也正是他们的不可通约性[4]。但其实,作为一门科学的中医学和西医学,在逐渐形成一门学问的过程中,同样包括分析和综合、演绎与归纳,只是哪一种成分所占的比例多一些[5]。片面强调和夸大可通约性而忽视或否定不可通约性,或者片面强调和夸大不可通约性而忽视或否定可通约性,都是不符合实际的,都会影响对中西医结合的规律性的正确理解[4]。中西医之间那些不可通约的理论,应当各自独立地进一步发展,把所反映的现象和规律揭示清楚,达到更加成熟和完备的程度,分别作为独立的理论融合到新的统一的理论体系中[4]。协同论的创始人哈肯在阐述协同论时讲道:“我们现在好象在大山脚下从不同的两边挖一条隧道,这个大山至今把不同的学科分隔开,尤其是把‘软’科学和‘硬’科学分隔开”。

    1.3  中西医学与近现代科学理论的比较对中医药现代化的启示 

首先,中医学理论与复杂性科学中的系统论、混沌和协同等有着相似性,所以中医学在世界科学界被认同为科学的。但是由于复杂性科学虽然在起初阶段有着极大的发展,而对于认识复杂的大气的流动、骚动的海洋、深邃的大脑,科学家们还是束手无策,虽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关于复杂系统的建模问题等,但是没有明确的理论形成,所以就目前来说,期望通过复杂性科学理论来解释和发展中医是困难的,还有待于复杂性科学本身的发展。既然中西医两种医学的认识方法、思维方法及所揭示的现象和规律是不能相互通约的,中西医学不同表述的理论之间是难以沟通的,那么各自的理论体系是不能用来证明对方的。所以用西医理论来解释中医的正确性是牵强的,用西医模式开发中药,如青蒿素、麻黄素等,只能归属于西药的范畴,而用西医的微观指标来解释中医的证候本质、经络本质、复方中药的作用机理,由于其方法上的不统一性,认识事物的方式不同,多个部分的功能总和永远也不可能代替整体的功能,所以这种研究方法也很难有本质上的突破。例如面对证本质研究的现状,许多学者从方法论的高度指出了证本质研究的缺陷[6]。如祝世讷教授[7]以“科学史上的借鉴”为证尖锐地指出,物质现象的本质和物质现象的物质基础不是一回事,物质现象的本质不能归结为某种特异性的实物粒子,事物或现象的物质基础是指决定和呈现为该事物或现象的具体物质形态。”中医学与西医学的理论体系统一,关键是要解决两个理论体系之间的“不重叠问题”,这不可能有两个不完备的理论体系直接“相加”或“合并”来解决[8]。中西医学未来的发展将宣告中西医两种理论并存的局面的终结,但是今天,人们还无法窥见未来的终极真理[9]。

    1.4  循证医学思维在中医药领域的运用 

以上谈到的方法论主要是从哲学层次即方法论的基本层次对中医药学、西医学和现代科学方法论的阐述。而循证医学研究模式是作为中间层次的对于生命医学这一特定学科的方法学运用,可以说是从临床流行病学派生出来的,这实际仍然算是一种实证推理,只不过他所讲究的实证不再是实验室里某个可测量的指标,而是把在人体上的一种临床实践结果作为证据。它遵循的是临床上的最佳研究证据,再结合临床医生的经验和患者的个人意愿对病人进行科学诊治。它的最核心思想是遵循“最佳”医学研究的“证据”。而对于中医学来讲,目前最可靠的证据主要来自于古代 文献 和专家经验,那么中医学是要基本遵循于目前所得最佳临床证据,还是要遵循西医的临床流行病学的原则和方法来进行临床试验设计?

    卢笑晖等[10]认为,应该对中医学在实践中不计其数的临床验案归纳和提炼,主张从医学典籍、专家经验中去寻找证据,并支持进行设计合理和方式试验可靠的临床试验研究。刘保延等[11]认为,利用信息学、统计学、临床流行病学等方法,对中医临床诊疗实践中大量的诊疗信息加以管理,创建现代个体诊疗体系,是促进中医药现代化非常关键的一步。周训蓉[12]主张全面搜集整理、挖掘古代医家和现代名老中医的宝贵经验和理论,运用“以方统证”或“以证统方”的方法,对所有运用同一方 治疗 某病的医案及其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归纳,然后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建立某方的系统评价体系,进而揭示方与证之间的对应关系,使中医辨证更科学、更可靠,逐步为国际医学界所公认。窦志芳等[13]认为,中医学在其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而实用的临床资料。可以尝试按照“以方统证”或“以证统方”“方证对应”的方法建立适合中医特色的系统评价理论体系。袁宗军[14]认为,将循证医学引入中医药学研究,不可能获得普遍成功。循证医学必须找到一种能客观地评价非线性研究对象的方法[15],绝不能削足适履。目前,中医药学现代化研究的方法和方向应该是,在“双符合理论”(在宏观上符合中医理论,在微观上符合西医理论)指导下,探索中医药治疗现代医学范畴内疾病的组方规律。刘建平[16]提出,循证医学在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包括:在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开展国际认可的、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但需要对rct进行改良,或者利用大样本的队列研究的特点,同时采用定性研究进行方法学整合,这有可能在中医疗效评价方法学上产生突破。而且非随机的观察性研究方法,包括前瞻性队列研究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这类评价方法仍在国际上占据主导地位,这些研究能够作为干预评价的实用方法,同时其结果可为进一步的rct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线索[17]。

    2  中医药 现代 化的 发展 方向

    2.1  建立证候诊断标准进行中医疗效评价 

    证候诊断标准与中医疗效评价这两个方面是密切相关的,但层次分明,有先有后,必须分别进行。证候诊断标准的问题未解决,疗效评价指标中体现中医特色的 内容 便不能提取出来,所谓中医疗效评价指标和 方法 的 研究 也无从谈起。所以说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是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和方法研究的基本前提,亦即辨证标准搞清楚了,才可顺理成章过渡到中医疗效评价指标和方法的研究[19]。

    2.1.1  证候诊断标准的内容      证候诊断标准的规范化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病证所属症状、体征的规范和疾病所属各证的规范。赖世隆等[20]探讨证候宏观诊断标准的基本框架为:对每一个证候将给出3大部分内容:一是证候规范名称;二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证候宏观诊断标准的要素,包括证候基本临床特征、定性/定位指标、指标重要性排序——权重、证候定量诊断的值;三是证候宏观诊断标准的构建。

    2.1.2  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方法  包括临床流行病学方法、临床流行病学和 文献 研究相结合方法、文献研究方法、诊断标准与微观指标等4个方面。

    2.1.3  中医疗效评价      上面提到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是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和方法研究的基本前提。若把中医疗效评价指标和方法的研究建筑在辨证规范尚不确定的基础之上,则该研究如沙中楼阁,没有根基,其结果是完全可以想象的。

    中医疗效评价方法则主要集中于引入循证医学理念和方法,采用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作为主要手段,或者利用大样本的队列研究的特点,同时采用定性研究进行方法学整合[17],建立与传统的临床流行病学或循证医学中的随机对照试验有所不同的创新方法学模式。

    2.2  依靠中医自身 理论 和诊疗技术的提高      何裕民[21]认为,给中医立标准、立法,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为中医的发展提供一个宽松的氛围。从政策角度不仅要在基础研究方面舍得投入,同时在实用技术方面鼓励中医(院)大胆地深入群众。不能用西医的评判标准来评价中医,不能把所有东西纳入一个考核体系。并不是“大” 医院 才是好医院,在中医界,好的医生往往不在大医院。

贾谦[2]等认为,要提倡中医国际化,首先要注意中医药的本土化,首先要用中医药为中国人民服务,然后才是为世界人民服务。    申维玺等[22]认为,中医研究和发展应当采取两种不同方式。第一种是中医自身研究和发展的模式:中医完全可以按照自身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这类研究以完善自身理论体系和提高疾病疗效为重点,不需要国家投入太多经费,也不需要进行很多无关的实验研究。第二种是中医理论现代化研究和发展的模式:这要用现代 科学 理论阐明中医理论中蕴藏的科学内涵,这种发展模式需要国家适当的经费投入。

    2.3  复杂性科学理论的实现 

中医学属于复杂性科学的一部分,但是关于复杂性科学的理论尚未形成。科学界普遍认为,复杂系统研究 目前 急需在具体研究领域里取得突破,科学工作者必须在具体的复杂科学问题的研究中 应用 和发展复杂系统科学的方法论,总结复杂系统运动的一般性 规律 。复杂系统科学问题与生命科学中大量的关键科学问题密切相关[23]。

    3  问题与讨论

   

综上所述,在 哲学 方法论层次上,从一开始,西方的 分析 式思维与东方的整体式思维就是并驾齐驱的,所以没有归属关系,是一个问题的两种表达方式,只能相互补充,相互提高。中医理论所提倡的整体观念、“司外揣内”的认识方法与近现代科学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越来越具有相似性,但也只是说明在方法论上具有统一性,而在具体内容上仍期待复杂性科学自身理论的完善。西医学理论体系是建立在西方还原论基础上的,几十年的证本质的研究没有重大突破,已经说明用西医学的实验理论解释中医理论的牵强。而中医药的现代化到底该如何实现?中医人、西医同道、其他学科及不同国籍的科学家也都在积极的探索当中。说到具体学科研究的方法学,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是一种 社会 学的研究方法,这也正好迎合了生命科学具有 自然 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种属性的特点,中医学本身就把人与自然、社会融为一体来考虑,所以把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作为中医药现代化的一种研究方法,不失为一种好的探索方向。

    在中医自身发展过程中,各位名老中医的成才之路大都走的是:经典医经,熟读背诵;博览诸家,触类旁通;古文功底,读书必备;恒以苦学,勤能补拙[24]。追求中医药的现代化,目前来说就是得到世界人民对中医药疗效的认可,但是我们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对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论证,对于中医临床医师的诊疗水平究竟有多大提高,还是应该继承名老中医的成才之路?所以有一部分中医人认为,应该提高中医临床医师的诊疗水平,促进中医在国内的成长与发展,用疗效为中医说话,中医药事业自然会得到最大的发展。

   

谈到中医药现代化,人们很容易就会想到要与国际接轨,但事实是国际上无轨可接,我们只能自己铺轨[2]。总之,中医药现代化是一个大的课题,考虑的层次要广,方法要多,需要我们长期的不懈努力和不断探索创新来解决。

【 参考 文献】

  [1]张 焱.论新技术对中医药发展的促进作用[j].吉林中医药,2007,27(9):13.

[2]贾 谦.中医战略[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7:18.

[3]金 鑫.坚持中西医结合促进中医药学现代化[j].江苏中医药,2007,39(3):911.

[4]张玉清.中西医理不可通约之反思[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12):6061.

[5]丰 哲,刘华盛,黄有荣.中西医结合是系统论与还原论统一的最佳形式[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3(1):5052.

[6]祝世讷.阴阳的本质究竟是什么[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6,(1):2.

[7]史仁杰.对中医“证”本质研究之我见[j].吉林中医药,2006,26(3):12.

[8]贺 燕,李玉春,于春英.中西医理论结合与统一的哲学浅析[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1):56.

[9]李勇华.让中西医结合成为我国的主流医学[j].2008,21(2):14.

现代中医药发展范文第2篇

中国中药研究领域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思想大解放为中国中药现代化研究和中药产业改革发展带来了持续20年的发展红利。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制约中医药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社会舆论环境,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道路还任重道远。中国虽然拥有中医药学的独特优势,但是在国际医学科学和健康研究领域仍然缺乏应有的话语权。中医药研究和发展如果只是停留在对传统中医药的现代诠释而不能有所发展创新,或者只是在固有的西方医学框架内跟踪模仿的研究,我们将不仅鲜有超越的机会,而且可能不进则退,面临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的双重夹击而再次使得中医药现代化事业停滞不前。经过多方面专家讨论,2007年由科技部等16个部门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提出,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是“促进东西方医药优势互补、相互融合,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医药学奠定基础”。我们于2011年发表《新医药学与转化医学》[1],针对国际国内转化医学的发展,提出中医药发展应以新医药学为战略目标,并给出了发展模式和途径。今年时值中医药现代化发展20周年,我们更应总结经验,进一步提升、凝聚战略目标,借着十八大以来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的东风,实现中医药发展的第二次思想解放—创建新医药学。

1中医药发展第二次思想解放—创建新医药学提出的背景

对于未来世界的发展,西方世界的主导者曾经预言随着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的融合而全体西方化,达到“历史的终结”。而亨廷顿则预言会导致“文明的冲突”,不可调和,世界有可能灭亡。美国第一位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的心理学家理查德·尼斯贝特(RichardE.Nisbett)在《思维的版图》(TheGeographyofThought)一书中提出:希望通过对东西方思维差异的理解和融合后实现世界的大融合。我们认为人类有足够的智慧防止世界的毁灭[2]。世界又是多元化的,不可能全球西化而达到“历史的终结”。世界如此,东、西方医学之间同理,如何通过对西方医学和中医药之间思维差异的理解和融合后实现东、西方医学的大融合。而东、西方医学的大融合,必定会产生源于西方医学,又高于现在的西方医学,源于东方医学,又高于现在的中医药学这样一种新医药学。

正如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讲到:在传统国际发展赛场上,规则别人都制定好了,我们可以加入,但必须按照已经设定的规则来赛,没有更多主动权。我们应该“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就是要在新赛场建设之初就加入其中,甚至主导一些赛场建设,从而使我们成为新的竞赛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的竞赛场地的重要主导者。如果我们没有一招鲜、几招鲜,没有参与或主导新赛场建设的能力,那我们就缺少了机会。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也总是留给有思路、有志向、有韧劲的人们。中国能否在未来发展中后来居上、弯道超车,主要就看我们能否在创新驱动发展上迈出实实在在的步伐”。因此,我们认为中医药创新发展需要第二次解放思想,即实现东、西方医学的结合、整合、融合并上升为新医药学,这是中国中医药界、西医药界和中国科技界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目前,中国正处在向创新型社会转型的关键历史阶段,我们呼吁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科学家对新时期制约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瓶颈问题进一步研究论证,打破拘囿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思想藩篱,推动中医药的第二次思想解放,以引领未来、引领世界的使命和担当,推动中国新医药学的研究和发展。

2中医药发展第二次思想解放的必要性

2.1中医药现代化已经进入到了“深水区”和攻坚阶段

只有勇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才能温故知新,引领未来。但是,中国仍然严重存在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勇气不足、创新动力不够的问题。有些人只强调中医药的传统继承,否定创新发展,甚至“言必称古人”,机械的拘囿于形式而不允许越雷池一步,对创新思想和成果难以接纳吸收,例如组分中药的开发充分体现了中医药理论和整体作用的特色,已被国内及国际广泛认可作为中药现代化的标志性成果[3],但是由于其药物表现形式“前无古人”,至今没有被纳入中国中药新药类别。

2.2中医和中药现代化的协调整合发展

90年代开始的中医药第一次思想解放主要是以中药产业科研的现代化为突破口,而中医的现代化进展较为缓慢,长此下去恐将产生医药分离的趋势,成为未来中医药现代化的瓶颈。“医药不分家”是中医药的重要特色,也应该是中国要建立的新医药学的重要特征,因此,我们必须发扬啃硬骨头的精神,推动传统中医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并与现代医学、药学和生命科学相结合。

2.3外部的倒逼压力

中国在现代医学方面跟国际上还有明显的差距,在中医药方面我们还是有明显优势,但是应该看到虽然我们兼容了东西方医学的共同发展,但是融合创新不够,所以我们在传统医学上的局部优势还没有有效转化为在整体医学上的全局优势;另一方面,后基因组时代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发展,国际医学模式和医学健康理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系统生物学和系统医学、整合医学、4P医学(预测医学、预防医学、个体化医学、参与医学)等正在成为国际医学发展的趋势,而这些变化恰恰体现了西方医学和分子生物学与整体观、系统论的结合,甚至西方主流医学正在掀起一股西药复方药物的研究热潮。而过去这些核心思想和诊疗方式都被认为是传统医学辨证论治区别于西方医学的主要特征和主要优势。现在看来西方医学已经准备以他们的方式消化吸收并且加以创新发展,而我们还在犹豫彷徨的话,恐怕未来在传统医学的现代化方面也要面临被国际社会赶超的窘境。

3中医药发展第二次思想解放,推动培育新医药学发展的重要性

3.1新医药学的发展是未来世界医学的发展趋势,将带来诊疗技术标准、新药注册和管理标准的革新

中国在现有的主流医学体系规范的制订、国际新药注册和管理标准的制订方面贡献较少,所以极少有发言权,过去以跟随和引用为主。即使中国的中医药传统医学方面有优势,但是国际化困难重重,这里面既有科学研究水平的客观因素,也不乏以主流医学界自居的西方医学界的傲慢与偏见,事实上还有既得利益者的自我保护因素。因此,中国只有在21世纪世界医学中抓住机遇尽早推动和培育新医药学,才可能抓住未来世界医学的主导权,在未来医药标准体系的重新洗牌中取得更重要的话语权。

3.2促进中国医学的原始创新,实现从跟踪到引领的最好机遇

我们要培育发展的“新医药学”是要整合和融合中、西医学的优点,创建最适合维护人的整体健康和病证诊治的新理论和新方法,逐渐形成具有中国医药学特色的新医学模式和新医学体系。它不是简单的东西方医学的结合或加合,而是源于中、西医学并融为一体的新医药学学科。这一新学科的发展不仅需要继承、消化、吸收现有中西医学有用的文明成果,更重要的是需要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打破现有学科壁垒和固有成见,以医疗临床实践为检验标准,东西合治,推陈出新。基于中国在中医药传统医学方面的优势以及中国长期以来在东西方文明互鉴、融合发展的历史经验,在新医药学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有可能捷足先登,实现从模仿到创新的转变、从跟踪到引领的跨越,使中国在医学科学发展和医药产业发展方面尽早取得领先优势。例如,我们在中医药系统生物学取得了系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出版了本领域第一部国际专著(英文)[4],走到了国际研究的前沿,WILEY出版社评价为“该书不仅为中医药而且为系统生物学的继续发展开辟了一个新途径,通过将系统生物学应用于中医药研究也为东西方科学家的交流与合作架起了桥梁”*。

3.3新医药学的发展将促成国际医疗行业和制药行业的重新洗牌

在现有医学药学体系中,中国的医疗机构和制药企业由于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的国际竞争力。新医药学的发展必然带动与之相应的新型医院和医疗保健机构的建立,促进新的药物标准制订和注册管理办法的改革,中国要在未来的国际医疗行业和制药行业占据有利地位,有必要从现在起加强对新医药学的培育和支持,在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以及管理经验方面不断积累,取得创新性突破。

4新医药学的目标和任务

新医药学是在医学整体观指导下,以维护人体系统的整体健康(新健康观)为根本目标,融合中、西医学及现代生命科学等相关的理论和方法从而创立更适合人体健康和疾病治疗的新的医学体系,包括形成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新认识(理论创新),建立对人体健康和疾病进行系统评估和诊断的新体系(新医学),建立能够适应新健康观的创新药物研发策略、评价标准和管理规范(新药学),为人类健康和疾病治疗提供最佳的整体方案,实现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环境-心理-社会-工程技术”综合的模式转变。主席指出:“改革需要有敢破敢立的政治勇气”,特别指明“改革需要发展方式的不断创新,改革需要平衡的政策组合,改革需要量体裁衣的政策导向”。为培育“新医药学”,建议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论证和相关工作的支持。

4.1确立“新医药学”的发展方向

打破中西医学的藩篱,在临床安全有效得到确保的前提条件下,大力提倡和鼓励创新发展。把医疗临床实践作为检验医药的最高标准,从最有利于维护人体系统的整体健康出发,对现有的东、西方病证诊断指标体系、技术方法进行审视和系统的研究,建立更科学合理的诊疗标准并开发更有效的干预手段(包括药物)。我们应当顺应中西医双方自身发展规律和现代科技的进步,促使中西医双方在多学科参与的基础上逐步走向互相融合,形成一个整体。

4.2处理好“新医药学”与现有中、西医学发展的关系

中、西医学的发展大致存在三个阶段和模式:结合、整合、融合。最终阶段的“融合”即实现中西医统一的“新医药学”。中国中西医结合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整合、融合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现阶段具备了开始培育“新医药学”的条件,建议国家应进一步加强相关的创新研究,以加速促进学科的发展成熟,使中国在这一新的学科领域中抢占先机。同时在现阶段也鼓励中、西医学按照各自的轨迹继续并行发展,有意识地从结合走向整合和融合。

4.3研究制定与“新医药学”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法律体系

不能完全沿用过去中医或西医的管理模式。我们应当在临床安全有效得到确保的前提条件下,进行一定的试点,在临床、教学以及科研的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探索,制定一套有利于新医药学发展、最有利于维护人体系统的整体健康和安全的方针政策,逐渐形成一整套符合中国国情和医药卫生实际情况的医药卫生管理模式,包括新医药学模式下的创新药物研发、评估标准、注册管理规范和市场监管等等,并逐步建立起健全的法律法规。

4.4研究创立“新医药学”的诊疗模式

“新医药学”必须在整合中西医学对生命科学和生命复杂体系的共通性认识基础上,提出病证诊断、干预的创新思路、手段和评价体系。以影响社会的重大疑难疾病为切入点,对中、西医两大系统诊疗疾病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和整合,探讨建立统一的发病机制、新的诊疗指标体系、综合干预方案的评估标准等,建立中、西医融合的诊疗新模式。

4.5探讨建立与“新医药学”相适应的临床干预方案和评价体系

以“人”为本,在系统总结既往中西医结合的防治办法和临床治疗规律基础上,从医院的管理体制、医务人员、患者,以及疾病的预防、健康管理等各方面围绕患者服务,创造一个整体的最佳治疗环境和临床综合干预方案。

4.6建立“新医药学”的人才培养及教育培训体系

在中国的医学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中应将“新医药学”明确纳入其中,设立相应的专业或学科方向,特别需要打破现有的学科壁垒,实现医学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上的创新。在介绍中西医学理论、方法和内容的同时,纳入生命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等多学科新知识,融入中医整体观、辨证思维、系统性思维、复杂性思维以及个体化诊断和治疗康复的策略,探索创立一个新型的医学教育体系,培养中、西医学知识兼备、融会贯通的新医药学人才队伍。

4.7加强不同学科人才交流和融合

创建新医药学需要各学科参与,除了中医药领域,还应有西医、药学乃至包括生命科学及其他科学界的学者。以往经验表明“西学中”取得了良好结果,不少西医成了学贯中西的中医大家。如今更需要的是西学中、中学西、中西共学生命科学等。新医药学的主体不仅是中医药学的专家,也包括西医、药学及生命科学等其他领域专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西医、药学等领域专家成为发展新医药学主体的程度越高,则新医药学权威性越高。

4.8加强和促进“新医药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通过学习、吸收、运用国际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增强中、西医学等多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以及创新发展能力;要在国际上宣传和推广中、西医学整合的标准规范等成果,影响和引领世界医药发展方向;要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及政府间的交流与合作,努力扩大“新医药学”的国际影响。

5创建新医药学的一些困惑和思考

1新医药学需要创建一套整体和局部研究相结合、临床和实验室研究相结合的新模式。

2临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转化医学的提出就是基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NIH)在医学、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中投入几千亿美元,发表成千上万篇论文,但重大疾病的发生和治愈率却未见显著提高,因而提出B2B2B双向转化,提高临床效果。同理,作为几千年经验科学的总结得出中医药理论,面对社会、环境改变引起的疾病谱的变化,同样需要有现代临床实践的验证。

3科学总是要发展的,现代人总比古代人聪明,“言必称古人”,认为我们的研究只能诠释中医药理论,无疑是说黄帝是外星人。科学是要用数据(Data)表达,中医药不应停留在经验科学层面上(用词Word)来表述。

4继承和创新应以创新为重,继承为创新所用。正如主席指出:“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5中医药现代化(新医药学)创新有两个源泉:中医药理论和临床实践;现代科学技术发现和应用。创新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创新内容从继承中来,但不应受其束缚,而是知识挖掘(DataMining);二是传统的中医药理论和现代科学体系、技术的结合、整合、融合,上升为创新的高度。

6目前,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局部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来阐释中医药的科学内涵,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体现,这是必要的,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局部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既无法充分体现中医药理论的伟大,也无法充分体现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仅仅做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不够的,要融合、创新、提升。如果我们不做,西方医学迟早也会做。

7复方药物是新医药学的用药特色。国际上正在出现越来越多的西药复方药物(PollyPill),其优点是体现了复方药物针对靶点的组合,机理是1+1>2。缺点在于没有整体观指导,如能引入辨证论治、君臣佐使配伍理念,可能效果更好。新医药学可以发展整体观指导下的化学药复方药物,也可发展兼顾治标治本的中西药复方药物。

8西方医学发展了系统生物学、网络药理学,更多的考虑是靶点的集合,完全可以在中医药整体观、系统论指导下,和实体器官、脏腑理论结合发挥更大作用。

9东方医学和西方医学融合,在哪个层次上能达到统一的表现?西医、中医在看待人方面都是整体,即整体统一于人(包括生病和亚健康状态的人)。但在具体研究中,中、西医如何融合?西医治疗人的病,针对的是靶器官、靶组织和靶点,心、脑、肝、脾、肾、肺等实体组织器官。而中医治疗人的病(证),用的是脏腑、经络理论等,此“心”非彼“心”。现在中医理论的心、肝、脾、肺、肾英文名词都用实体组织名词。如心用Heart,更妥善的翻译应用HeartSystem,“心系统”能更好表达中医理论的内涵。西方医学、现代生命科学研究凸显了脑的作用,中医药现代研究能否扩充脏腑理论,提出脑系统呢?

10如能将西方的4P医学和中医药的“治未病”、“天人合一”、个性化治疗等双方体系、技术和方法融合,必将取得更好效果。

6结语

钱学森先生于1988年在《中医通讯》上发表文章指出:“中医的理论和实践,我们真正了解了、总结了以后,要影响整个现代科学技术,要引起科学革命”。钱先生的话,不只是对中医界而言,也是对西医及其他学科科学家的期望,因为他指的是影响整个现代科学技术,引起的是科学革命,而不仅仅是中医的革命,为“新医药学”指明了目标。无独有偶,Zerhouni于2003年提出了转化医学的研究有可能使医学实践发生彻底革命,并给出了研究途径[5]。而“新医药学”创建的关键在于如何用带有东方哲学理念的中医药学的整体观、系统论、动态观和辨证论来指导、促进不同领域的科学家进行碰撞、整合,最终融合提升为“新医药学”。

现代中医药发展范文第3篇

“病证结合”模式论治思想萌芽于《黄帝内经》,为东汉张仲景所继承,并开创了病、证、症三位一体的病证结合论治模式。宋、金、元、明、清时期,辨证论治得以迅速发展,并成为疾病诊治的核心,形成了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的病证结合论治模式。近代西医东渐,既冲击了中医传统辨病论治的地位,也启发了中医辨病思维,汇通各派医家由此而创造性地探索出衷中参西的病证结合论治模式。本文就临床中病证结合模式的类型、特点、发展问题作以探讨,以期构建中医临床病证结合模式新体系,并引起中医学术界的进一步讨论。中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必须对中医学术的整体发展产生指导作用;必须对中医临床实践产生指导作用,并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中医学只有持续创新才能获得持续发展,必须依据新的事实和研究成果提炼升华,体现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1不同临床疾病病证结合诊治模式的类型、特点

我们于2002年提出了[1],临床实践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一种病证结合诊断疾病的思维模式,总结这种模式可以有三种:一是在中医病名诊断的基础上再进行中医证的诊断;二是在西医病名诊断下的中医辨病加上辨证的模式;三是西医病名诊断与中医辨证结合的诊病模式,第三种就是按西医疾病的发展规律进行证的诊断,吸收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的模式。中医病名诊断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模式,这是目前中医院校中医内科学采用的诊病模式,也是中医院校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诊病模式,也即是常说的中医疾病的病证结合模式。这种模式对中医学的继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医学发展到今天,作为一个临床工作者,企图脱离现代医学,无视现代医学疾病概念的存在,单纯依据这种模式诊疗疾病往往难以适应临床实践的需求,对患者不进行现代医学的疾病诊断似乎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允许的。因此,此种诊病模式脱离临床实际难以满足临床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渐露弊端。现代医学病名诊断,中医辨病和辨证的诊病模式,此诊病模式是西医诊断,然后按主要症状不同进行中医病名诊断和辨证,此模式是目前中医医院临床工作者普遍采用的一种诊病模式。这一诊病模式吸收了现代医学诊断疾病的知识,显然是符合时展的。但是同样后面又采取了前一模式,又陷入了前一疾病诊断模式的不足之处。在西医病名的限制下按主症不同又诊断中医不同的病,按中医的病进行辨证治疗,仍然没有将病的本质动态表现出来,成为西医诊病,中医辨证各行其是,没有相互渗透与交融,而是两种体系的拼凑。这种诊病模式也是大多数人理解的西医病名,中医辨证的诊病模式。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病模式,虽然一些中医工作者从理论上和心理上难以接受这一诊病模式,认为这样有损于中医的地位,好像中医是现代医学的附属物,不愿意这样搞,企图脱离或无视现代医学疾病先进科学的知识,搞所谓的纯中医,但是事实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实际上目前出版的许多临床专著及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以及医疗工作中也都采用了这一诊病模式。疾病和证候结合的诊疗模式已经成为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医学临床实践的主要模式,但是在中医药大学的教学中并未被采纳和应用,形成临床与理论教学的背离。

2构建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治模式的必要性

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病模式,它既遵循了国际现代医学统一的规则,又继承保持了中医传统的诊疗特色。任何轻视辨病或轻视辨证、侧重辨病或侧重辨证的倾向,都是割裂了完整的疾病诊疗体系,它将制约中医诊疗的能力,制约中医的发展,导致中医临床医学的退化。对疾病进行中医证候分类是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的重要理论表现形式,是发扬中医学、创新医学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构建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治模式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现实的临床应用价值。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病模式,此诊断模式显然有其优点,采用现代医学的诊断,吸收现代医学的诊断经验,对疾病进行了本质上的鉴别,以现代医学做疾病诊断,用中医理论和中医思维进行分析,将中医融化于现代医学的疾病中去,同时现代化的检查手段也与中医的辨证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弥补中医无证可辨的局限性;同时中医辨证亦可以弥补现代医学的不足,如西医诊断无病但患者有自我不适、或西医诊断明确的疑难病但疗效不佳,或西医诊断为“综合征”,而按照中医辨证论治有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疗效,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清晰可见,有了疾病的鉴别诊断、预后效果估计。但是这一诊病模式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现代医学诊断不清的疾病,如果按这一模式进行辨证就会无所依据;现代医学许多性质相似的疾病中医治疗是相同的,这一模式又显得重复。

2.1时展的需要

随着现代医学和中医学的发展,现代医学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标准有了科学的、统一的定论,这些标准是统一的,也应该是唯一的。当今中医必须融入现代医学的海洋之中,对于具体疾病的研究,国际有统一的名称和代码(ICD),由世界卫生组织制定,迄今为止已十次修订(ICD-10),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临床医学针对的目标是完全一样的,解决一切危及人类健康的疾病,仍沿用中医的病名,肯定是难以得到国际认可的,既然要融入世界医学,其规则是统一的,临床医学研究首先要明确研究的是何种疾病。而目前中医学院教材的编写中仍在采用中医病名,但在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2]第二章肺病中引用了“肺癌”病名。并且许多中医概念是参照现代医学概念定义而成的,如“中风”,“胸痹心痛”等,胸痹心痛章节中更是参考冠心病心绞痛的特点书写而成。

2.2目前医疗卫生发展状况的需要

有利于改变目前中医院“姓中”,“姓西”的争论,有利于中医医院的发展。多少年来在中医医院建设和发展上,中医院“姓中”和“姓西”的问题,一直在争论。这存在一个问题:一个卫生部领导下的国家医疗机构,西医医院要搞西医,中医医院要搞中医。但是目前医院的整体布局和建设、医疗法规、医疗制度等等是统一的,基本上是按照现代医学的发展要求在管理的。许多中医的老专家认为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院采用现代医学的手段诊治疾病,带来了中医院不性“中”了。要知道能够称为一所医院,医院基本功能的建设与完善是必备的。如果医院连一般的急症处理能力都不具备、不具备一般的诊治疾病、防病治病的医疗功能,严格地说就不能称其为医院。这样的医院是很难有发展前景的,同时许多病人的疾病也无法诊断明确,也不可能有病人到这所医院看病。因此,在医院一般功能建设上中医医院不但不能排斥西医的诊断技术和方法,而且还要大力发展,特别一些先进的医疗设备,使医院发展成为能够满足疾病诊断和治疗需求的医院。目前全国许多中医医院与西医医院都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构建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病模式,有利于改变目前中医院“姓中”,“姓西”的争论,有利于中医医院的发展。#p#分页标题#e#

2.3有利于西医医院合理使用中药静脉注射剂和中成药

目前随着中医药药品的大力度的生产和发展,上市了大量的中成药和中药的静脉注射制剂,许多大型的西医医院,中成药和中药的静脉注射制剂在临床的应用不亚于中医院,并且许多西医医院的专家凭借着强大的医院医疗设备和技术都参与了中药的临床和实验方面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一些现代医学无法解决的疾病方面也显示了中药的疗效。我们不能无视目前西医院大量中药使用的事实,特别是许多西医院的医生,不具备中医方面的知识。中药的应用首先医生必须在精通药性的基础上,才能做到合理使用中药,不了解中药的结果必然是盲目使用[3]。同时必须关注中成药与中成药、中成药与西药之间的配伍禁忌问题;合理使用中成药还要注意辨证施治,对症下药。只有对患者疾病做出正确的中医辨证后才能合理安全的使用该药并使其药效得到完全发挥,毒副作用降至最低限度;构建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病模式,有利于西医医院合理使用中药。

2.4中医临床发展的需要

构建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病模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医药发展至今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今我们对有关中医诊断,仍然主要采用数百年前甚至数千年前形成的语言词汇来表述,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仍然坚持采用两千年前的语言、病名来进行中医的诊断,在国际上行不通,也不符合科学的发展规律,中医理论应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形成开放体系,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使之随着实践与时代变化,不断实现自我改造与更新,赋予新的内涵,从而获得新的提升和活力,才能体现中医药学的生命力所在,故步自封,拒绝发展和吸收新的东西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只要我们按照整体观念和中医理论思维研究现代医学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不会阻碍中医学的发展,相反会促进中医理论和临床医学的发展。

2.5有利于临床开展病证结合、方证相关研究

在方证相关的研究中,疾病也是一个不容忽视与回避的问题。这里所说疾病是现代医学所指之病。众所周知,国际上评价一种药物与一种治疗方法的效果,都是通过疾病的改善情况进行的。“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的特色之一,对于方剂、证候与疾病的研究也应该将其放入大整体中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从方出发,联系证候,病证结合,解读其间的关联规律,揭示辨证论治的科学内涵,为中医辨证论治赋予新的含义,丰富和发展中医理论[4]。证候分类与疾病诊断和药物干预一起进行研究,其结果将使得证候分类更具有使用价值;此外,疾病证候分类不仅有助于找到中医治疗方案的适用患者,同时也能帮助找到西医治疗方案的适用患者[5]。疾病证候分类与药效评价在证候分类基础上,方证相应,中药才能产生确切疗效。因此,中药药效评价应建立在“证候分类”之上,对比分析中药治疗有效和无效的生物学特征,是阐明中药作用机制科学内涵的重要途径。

2.6有利于开展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许多证候模型尚未成熟、证候模型未能与现代医学疾病模型结合起来是证候动物模型难以发挥作用、难以开展中药研究特别是中医新药药理实验重要的原因。中、西医并存是我国医学体系的特点,因此,构建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病模式是开展这一研究的重要前提。目前中医医院临床诊断大都采用中西医两种诊断模式。中医新药的研究大都是在现代医学疾病诊断的基础上开展的研究,临床报道研究也是如此。所以,将中医证候动物模型与西医疾病动物模型结合起来,使疾病模型赋予证候的概念,就能与中医临床相一致,使中医新药药理研究具有鲜明的中医辨证施治特色,并为证候动物模型的广泛应用、健康发展扫清障碍。中药安全性评价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利用健康动物进行安全性评价。这与中药临床实际应用存在很大差异。“对证”用药是中药临床应用的重要特征,根据中医证候分类理论和“有故无殒”的思想,中药的毒性与证候密切相关,准确的证候分类、进而“对证”应用中药是避免毒性的关键[6]。在“对证”的基础上评价安全性也是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的必由之路。

2.7有利于系统、归纳、总结临床用药思维开展中药现代研究

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治模式已经发展成当今中医临床实践的主要形式,建立在现代医学疾病诊断病证结合基础上的中医临床辨证组方思维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多种形式,我们不能无视其存在。

2.7.1针对病机与病理结合的组方模式病机与病理结合的组方模式目前自觉不自觉的在临床上得到了应用,虽然目前许多专家认为不符合中医理论,提出反对“见到炎症就清热解毒;见到高血压就平肝潜阳”。根据现代病理研究,结合现代药物研究,运用中医用药理论指导临床用药,这一思维的关键要看临床疗效,我们应当开展病机与病理结合的组方模式的研究,以能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实际上它不仅弥补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不足,也使病证结合论治有了新的发展,中药药性结合现代药理研究辨证组方思维模式是容纳现代药理研究结果向中药药性理论回归,是中医辨证思维发展和中医理论发展的体现。开发药物的临床疗效不仅依赖于随机或重复临床试验取得的有效率,更重要地依赖于通过连续多次临床试验所获得的更为精确的药物使用适应症,这与围绕证候分类的中医临床经验积累的过程非常相似[7]。利用疾病证候分类理念和方法,明确已有药物的精确适应症是“新”药开发的新途径。

2.7.2针对基本病机的专病专方专药的组方模式基本病机的专病专方专药的组方模式是目前大多数中成药开发的主要模式,也是许多名老中医形成对某病治疗特点和特色经验的主要思维模式,应该承认是辨证论治的升华。

2.7.3中药复方配伍西药组方模式中药复方配伍西药组方模式是我们必须要进行研究和重视的临床用药模式,重视和研究并应用的目的是中西药各自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增效减毒,优势互补,在难治、复杂性疾病的治疗中显示独特效果;药物研究专家开展的“方病证、药病证、有效部位与病证、有效成分与病证”的中药复方有效部位创新药物研究发现模式、有效组分配伍组方模式的形成是中药现代研究与传统理论相结合的结晶,是中药发展的重要方向,复方药物也是国际药物研发的方向。#p#分页标题#e#

3构建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治模式的总体设想

按照整体观念和中医理论思维全面把握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学术精髓并将其应用于构建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治模式的研究中,继承与创新、提升与发展的原则,是开展中医临床研究必须遵守的。临床医学发展研究的目的是提高临床疾病防治的总体疗效,中医药临床治疗显示很好的疗效,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治模式的构建,为探索现代医学各种疾病中医辨证规律、总结各种疾病临床有效的整体治疗方案,提高我国临床疾病防治的总体疗效提供了可统一操作的模式。有专家提出,西医的“病”和中医的“证”原来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疾病,西医的“病”(如冠心病、肺炎等)是形态结构系统疾病。中医的“证”(如热证、阳虚等)则是信息控制系统疾病。中医的“证”即信息控制系统疾病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与西医的“病”即形态结构系统疾病同时存在,信息控制系统疾病发展到严重程度可以引起形态结构系统疾病的发生,形态结构系统疾病发展到严重程度也会引起信息控制系统疾病的形成。中医的证和西医的病这两种类型疾病可以互为因果。中西医临床上病证结合治疗实际是信息控制系统疾病和形态结构系统疾病的结合治疗。这两种类型疾病的结合治疗必然优于中医或西医的单一疾病的治疗[8]。目前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病模式,许多疾病分型相当混乱,大多是编著者按自己的临床经验进行分类和选方的,无统一标准,没有共识性的东西。由于此模式目前在人们的头脑中还没有形成习惯,人们还不清楚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规律。因此本诊病模式需要中医学界团结起来,共同协作,积极努力的开展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治模式的研究工作,研究工作必须从临床中来,在目前许多医院都建立了电子病历,为开展全国统一协作研究工作成为可能。在现代医学诊断明确的基础上,采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疾病辨证规律的研究。进一步摸清每一种疾病的主要本质是什么?也就是说这种疾病的主要病机是什么?也就是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每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中医的哪些证?各证的概率大小及分布情况?这些证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是平行的、纵向的、还是因果关系?疾病的主要证型是什么?兼证是什么?证的转归及预后怎样?不同的病具有相同的证型,他们之间有否差异?等等。这些都需要进行临床调查及研究,采用大宗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而不是凭主观臆造。

3.1建立适合我国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

证结合诊治模式的电子病历完善中医临床研究的基础平台根据最新出版的《现代疾病诊断学》,目前具有明确病因、病理、诊断的疾病共计1100多种;《医学综合征大全》收录的临床综合征达到2000多种,每种疾病和综合征都有统一的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这一点中西医都要遵循。疾病的诊断标准是我国疾病专业委员会根据国际同类疾病诊断标准,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制定的,诊断标准不断改进和完善,定期的全国专业委员会会议都在颁布具体疾病的部级诊断标准,标准是权威的、具有法律意义,所有疾病都有最新的诊断标准,任何医院、任何医生诊断疾病都以此作为标准。在疾病诊断标准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临床流行病调查方法、集中高层次中医专家的临床经验,开展现代医学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研究。研究的关键是完善的顶层设计。我们现在进行的国家“十一五”常见疾病的疗效评价研究,均是一个课题组进行的研究,成果很难得到认同。因此,由政府牵头,专家协作,集中全国专业人员对同一个疾病逐渐讨论,求同存已,初步形成某一个疾病的专家共识。研究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病模式的初步方案,在此框架内,收集各医院临床疾病资料,采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临床的各疾病“证候要素”的提取和整理,逐步调整,形成基于临床的各个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在经过专家讨论研究、修改,调整,再回归临床应用,逐步达到基本的统一的病-证-方-药。在此基础上开展循证中医学研究。目前中医药治疗许多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偏头痛等疾病有效,但是没有进入现代医学的治疗常规中,缺乏循证证据,无法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不仅是国际的,就连我国的西医指南中都没有纳入中医的治疗方法。

3.2建立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

现代中医药发展范文第4篇

福建省共有化学合成药、抗菌素原料药、中西药制剂等各类制药、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一百多家,医药经济总量在全国处于中下水平。据2002年全国医药工业年报汇编,该医药工业不变价总产值占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1.2%左右。

目前在国内许多省份的医药产业发展迅猛,都已是当地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福建省医药产业在其国民经济建设尚未形成支柱产业。这与改革开放的省份地位很不相称。越来越面临着的严峻挑战为该省医药产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机遇,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加速医药产业现代化建设进程,将其培育成为该省国民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之一。

福建医药发展优势

福建省医药工业从产品结构看,已有一批优势产品脱颖而出。如福兴医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卡那霉素年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60%以上;卡那霉素B为全国独家生产;硫酸奈替米星年产量为全国最大生产厂家之一;福建省厦门迈克化学实业有限公司近几年定位于医药原料药、医药中间体、生物化学等领域的开拓与发展,特别是在专利药的非专利产品的研发和工业化生产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与五十多个国家近二百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加工生产的治疗爱滋病原料药“齐多夫啶”等产品都具有高附价值,为巴西政府招标产品,全部出口巴西。

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

中药是福建省医药工业的希望和潜力所在。借助中药现代化发力,加速福建省医药发展,加快提高中药的现代化、产业化水平。

(一)抓住中药提取、饮片、成药3个环节,全面提升中药生产的技术、工艺、装备的现代化水平;鼓励研发一批具有“三效”(高效、速效、长效)和“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及使用方便的现代中药。(二)发展地道中药材GAP基地建设。(三)支持有效单体、单味、复方中药等提取物开发生产,对地道药材,实行中药标准物提取产业化生产。(四)发展一批中药饮片名牌,建成现代化的中药饮片加工基地;以地道药材为重点,建立中药饮片生产点。(五)中药现代化需要有关部门、科研院校和企业联合起来,建立中药现代化技术中心平台,使其成为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的核心,为中药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持。形成种植――加工(饮片)――提取(分离纯化)――新药研发生产的产业链。该省中药材、海洋资源丰富,拥有许多品牌中成药品种,加快中药现代化建议步伐是振兴和发展医药工业的大政方针,必须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生物医药是福建省医药“十五”发展规划工作中的重点发展医药新产品业。生物技术、基因工程药物是其近期重点突破的科技领域。目前已建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生产企业和具有国际水平的福建医科大学医药生物工程中心等科研院所。基本具备了从克隆目的基因、基因重组、构建工程菌、培养、纯化制剂等全面的基因工程药物研发能力。神经生长因子(NGF)已获国家一类新药证书,已投入生产。两个国家二类新药“重组人料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GSF)”、“重组人料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GSF)”已实现产业化生产。还有一批国家一类、二类生物制品新药的诊断试剂也已投入生产。基因重组人白细胞介素Ⅱ、新型复合型干扰素等多种基因工程药物也已进入实质性研制阶段。

福建省制药企业众多,从事生物技术、基因工程药物研究的单位不少,但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十分分散。根据福建省现有专业从事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研究单位的先进技术、科研力量,采取多种形势构建科研平台,鼓励企业充分利用这个“科研平台”,加强技术创新,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基因工程药物,大力拓展生物医药前沿领域项目的开发,重点放在单克隆抗体药物、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抗病毒药以及抗艾滋病药物等研发生产。

医药产业发展方向

加大力度扶持福建省医药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采取有力招商措施,力争在“十五”末到“十一五”初引进1―2家跨国制药来闽办厂,引进先进现代微电子技术开发生产先进医疗设备,大力开发生产基因诊断芯片、基因诊断试剂、药物制剂新剂型。“十五”末到“十一五”福建省医药工业的10家省重点制药企业医药年生产总产值要力争达到10亿元以上;14家制药企业医药年生产总值要力争达到3―5亿元以上,并使其医药工业外达到全国中上水平。

现代中医药发展范文第5篇

【摘要】中医药是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瑰宝,但是璀璨的这块宝却在渐渐地喑淡下去,国人应如何重塑其光辉?随着西医的发展,中医不断遭受冲击,渐居末席。要继续保持其继往开来的强大生命力就必须清楚了解中医学的传统与现状,寻找合适的出路。在继承的前提下,大胆创新,勇于开拓,这也不失为一条出路。

【关键词】 中医药;现状;前景

一 中医的现状

中医学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经验,自我完善与发展,但是发展保持的是一种渐进性缓慢发展,面对现代化的飞速发展,已退化到医疗市场的末席,颇有成为西医的替代医学之势,确实令人担忧!中医界曹东义总结了三点:

一是历史的经验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石家庄50年代治疗乙脑,80年代初治疗流行性出血热,中医的疗效是非常好的,但是没有得到西医的认可,也没有被世人了解,更没有鼓舞中医界的信心。几十年来中医的地位直线下滑。中医的滑坡不在西医的歧视与现代科学的要求苛刻,归根结底是自己失去了传统,而跟在人家后面跑。二是用什么来指导我们的思想。绕着西医的质疑去寻找答案就会失去传统的中医,只能跟着西医的方向越走越远。西医与中医的理论基础不同,因此不能追求完全相同的发展方向与过程。西医是一种科学,但中医走的是另一条路,提供一种另外的思路。三是靠什么提高我们的疗效。中医不应该是从实验室里面筛选药物,而是应该靠几千年来积累的历代名家的丰富经验,还要把所有符合体系的新成果都纳入进来。

中医药的传统是什么?首先,中医的传统不是疾病医学。第二,中医不是物质科学。第三,不是认识论上的知识论。中医关心的是从哪里寻找健康的钥匙。

二 中医药在国外的状况及启示

发达国家的医学理念,随着崇尚健康观念的产生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医学目的正由治疗疾病转为维护健康。西方国家医药体系由于日益突出的药物毒副作用、耐药性以及不堪重负的医疗费用等问题而举步维艰。在发展中国家,因为可负担性和可获得性好,传统医学(包括中医药)得到更加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中医药很早就有了国际交流。中医药对东方和西方医疗保健和医药学发展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现在承认并使用中医药的,基本上都是受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的周边国家―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以及应用于西方国家的华裔社区。西方国家的主流社会,使用范围仍然十分局限。中药的出口主要在东方国家,主要的出口大国有日本、韩国等。在教育方面,有中医教育的国家比较少,而且也有比较多的国家没有正式承认中医药。

中医药的国际贸易、国际地位和教育培训各国对中医药的研究启示:创造良好法律法规环境,有效保护和利用中药资源;大力推广中医药理论,正确理解和使用中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快中医药产业国际化;在国外开展中医药教育,培养人才,造福人类;选好主攻方向,加强我国中医药的塞袖研究;将古老的中医药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三 中医学创新发展的思考

1 中医学创新发展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创新是中医学术体系自我完善的必然.中医学根植于实践经验,融合古代哲学的自然学科,是在与疾病斗争过程中经验累加、认识创新中发展而来。但是发展保持的是一种渐进性缓慢发展稳态,采取的是遵经复古、固步自封的守势,精华尘封,面对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人类健康理念更新、疾病谱变化的冲击,中医学已退化到医疗市场的末席,颇有成为西医的替代医学之势,确实令人担忧!

2 中医学创新发展的重点领域构想

2.1 补塑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基础理论是医学核心内容,对中医学数千年来学术的发展和临床治疗起着高屋建瓴的指导作用。同时有其理论体系自身的劣势和缺陷,中医学根植于“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的古代哲学思想,以经验技术为依托的意向概念。使中医学蒙上了浓重的文化遮蔽,又包容了诸多缺乏证据、思辩推理的臆测玄想,有人将中医理论特点精辟地概括为:超越形态结构和实证方法,重思辩轻逻辑,重实用轻理论,理论超稳定高度泛化,能自圆其说而无法突破。中医理论的补塑首先是思维方式的更新,科研方法的逆转, 借鉴现代学科,重新审视自我,多角度反思,廓清其科学内核,调整中医重功能轻结构之不足,做到宏观整体认知与多层面、多结构微观分析融合。另一方面,建立中医学开放机制,多学科向中医学渗透。任何传统学术,总有其饱和点,得通过开放机制萌动新思想,引进新技术,起用新材料,汇通新信息,创新中求发展。

2.2 寻求新的科研契入点:究之以往中医科研,其研究方向多为如下几个模式:(1)某法、某方、某药对临床某一病症的研究;(2)某一中医理论实质的研究;(3)中药药理药效的分析;(4)剂型改革、用药途径变换方面的研究。

2.3 拓宽中医治疗病谱:现代医学在21世纪经历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挟雷霆之势相继席卷了诸多中医传统临床领域,留给中医的生存空间更加窄缩。中医学必须要在注重疗效、扬长避短、发挥特色的基础上,拓宽治疗病谱的广度。对一些目前中西医尚无确切疗效的疑难重病,宜做深入研究,挖掘文献,寻求切实有效的治疗手段;中医学“不治已病治未病”的传统保健理念符合现代人的健康需求,在“亚健康”调整、延年益寿、预防保健等方面大有可为,且有西医无法比拟的优势;此外西医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毒副作用纠正、治疗增效亦是中医潜在的优势项目和研究走向。

2.4 中医药工程学的突破: 中药生产工艺与制药工程技术的陈旧落后是制约我国中药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应用先进的制药工程方法及工艺技术,对落后的中药制造方式进行整体现代化技术改造,突破传统中药工艺局限,推进剂型改革,发展中药制造工艺创新思路与实现方法是当前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重大任务。

2.5 中医教育体制的革新:“好的中医在民间”、“亡中医者,中医也,非西医”这并非言过其实的谬说,其从一个层面反映了现行中医教育体制下的学生中医功底薄弱、职业信念不坚的现状。粗陋空泛的中医教材将中医精髓分解的支离破碎, 医学生无法按照辨证、整体、理法方药的中医法度学习,当务之急是进行教育体制改革,重新考订、规划教材,用浅显的现代语言将中医精髓、内核本质加以诠释,能将中医学全面系统地施授给后学者,搭配中西教学比例,穿插古文化、现代相关学科的学习,讲究临证,注重总结,加强教师质量建设,配备良好的科研环境,提供多种办学模式,呼唤学术争鸣,远离纸上谈兵……培养出既能全面掌握中医理论,又能深入理解西医知识,既有继承又不乏创新的现代中医人才,中医才能后继有人,长盛不衰。

3 中医学创新发展必须把握的方向

3.1 合理继承是创新发展的基础:孟子说过“水盈科(坑)而后进”,科学和文化的发展永远离不开对根柢和源泉的承袭。中医学发展提倡创新,但要建立在合理继承的基础之上。抛弃了遵经复古、因因相陈的合理继承不仅可以保持中医学术的特性和价值,而且也是创新的内在源泉和涌动力,没有继承同样也就无法创新,对中医学全面肯定和全面否定的态度均是不可取的。

3.2 科学态度是创新发展的关键:科学来不得半句虚假,虚假的成果仅会是昙花一现的泡沫, 应提供科学严谨求实勿虚的学风,知耻后勇,埋头苦干,同时敢于质疑,勇于否定,切切实实为中医创新发展做出贡献。

四 中医走向科学化、现代化

近百年来,关于“中医药学是否是科学”的纷争和对“中医科学化、现代化”的探索,是海内医药学界引人瞩目的一道风景线。1914年,余石帕发表《灵素商兑》、《医学革命论》,对中医药学的科学性提出了根木性的质疑,拉开了纷争的序幕。

科学的内容不是绝对化的,构成科学的具体内容不是永远的真命题。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研究中医药学课题时,也要保持谨慎态度,当事实和理论出现矛盾时,应该尊重事实,防止由于某种成见的影响对事实视而不见。现有的科学方法也不是绝对有效的,不论是归纳主义,还是演绎主义,抑或是批判理性主义,都企图找到一条通向真理的绝对可靠的认识途径,然而这样的途径目前看来是不存在的

中医药学现代化是要认清中医药学的优缺点,以整体理论为核心,努力吸收当代科学技术,学习西医的微观科学,但是不能西化。千万别搞错了,误以为把中医改造成西医就以为是中医的现代化。也不要以为把中药打入美国市场就是现代化、国际化,错了,我们发展中医药不是为了让西方接受。这不仅涉及民族的自尊,应该搞清楚现代化不是目的,服务人群才是目的。首先应该为13亿人口着想,保护好中国人的健康就是我们对世界的贡献。西医是微观医学,中医是宏观医学,两者都是科学。但现在大家只承认西方的科学模式才算科学,虽然中医能治好西医治不了的病,但是与该模式不符,便是“不科学”。

中医药产业化存在目前困境的主要症结是没有按中医药自身规律与特点找到中医药产业化之道。

参 考 文 献

[1] 陆广莘、曹东义等,中医药的传统与出路.

[2] 赵新力、贾谦、傅俊英,中医药在国外的状况及启示. 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5期

[3] 曲环汝、苏 励, 关于中医学创新发展的思考. 医学与哲学.2003年6月第24卷第6期总第265期

[4] 刘家强,王洪光,张媛媛, 中医药学现代化的探讨.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4年1月第11卷第1期

[5] 王睿、杜文斌、赵宜军, 关于中医药学百年纷争的断想.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年5月第27卷第3期

[6] 倪光夏,石学敏,韩景献, 浅探现代科技革命下的中医学发展思路. 天津中医药2003年12月第20卷第6期

[7] 邓铁涛, 游向前, 刘力红, 再这样下去,中医前景堪忧――医家三人谈.南风窗. 2004.7.1(上)

[8] 李红, 孙迎节, 国外中医药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中国中医药.

[9] 李红, 中医药在国外发展的特点和启示.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 2006年第21卷第6期

[10] 蔡定芳, 变亦变 不变亦变―论中医学发展大势.

[11] 潘嘉珑,十一世纪中医药之展望. 前进论坛. 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