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中式

现代中式

现代中式

现代中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现代化;中式建筑;设计

中式建筑有其自身的特色和魅力,无论是在设计形式上还是在文化内涵上,其都有着自身的格调。但是在欧式建筑风格以及现代化建筑风格的影响和冲击下,现代中式建筑出现了设计上的偏差,中式建筑原有的风味被大大缩减,使得中式建筑变得面目全非。而为了使得现代化中式建筑可以恢复其原有的魅力,就需要加强设计力度,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其中,下面本文就针对现代中式建筑设计进行深入的探究。

1中式建筑概述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建筑行业也取得了极大的发展。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有的地位逐渐提高。就现代的中式建筑来说,其已经成为了建筑行业发展的新方向。建筑行业引进各种新技术和新的施工方法,建设出符合当今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建筑,但是社会的发展变迁瞬息万变,人们对于现代建筑的要求也与日俱增,人们不仅需要现代建筑具备现代化的气息,同时也要继承和传播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中式建筑在发展的进程中,对四方文化有着一定的排斥性,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很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古代的艺术园林等建筑均有着很高的成就。而发展到近代,由于战乱等多种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影响,使得中国现代建筑无法与世界建筑相接轨,在设计潮流上通常都落后于世界水平,这就使得我国的建筑文化逐渐的丧失。而在最近几年,由于建筑设计者思想上的偏差,使得中国的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出现了严重分离的情况,但是在西方文化的大力影响和冲击作用下,我国建筑设计人员逐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开始进行设计思想的转化,从而为我国的现代中式建筑发展开辟了一个阳光大道。在中式建筑中,融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其体现出了中国从古至今的精神追求变迁。在针对中式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将朴素的观念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应用其中,开展设计的新形势,使得中式建筑能够对传统文化进行高效的体现,现阶段,大部分的中式建筑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如园林、家具等的设计,均继承了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同时也发扬了中国的特色文化,使得我国的民族文化实现了长久保存。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以及人们思想观念、审美的不断转变下,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法和美感追求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与古代人有着较大的区别,当前人们已经习惯了现代生活方法,无法融入古代建筑的生活环境中,而当前人们已经认识到传统文化、传统建筑在中国发展中的重要性,所以为现代中式建筑的设计和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创造力优秀的古代文化,而具有中国古代文化代表的就是古代建筑,例如宫殿、园林、民宅等等,在当前的现代建筑设计中,古代建筑不仅是其设计灵感、构造等的借鉴,对世界建筑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在当前的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古代建筑设计的元素,进行现代中式建筑设计,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2现代中式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就现代中式建筑的建设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来进行研究,可以充分的说明,现阶段的建筑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在表现手法上也较为多元化,根据不同的表现手法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建筑形式,在建筑感官上,也会对人们的视觉神经带来一定的冲击效果。我国古代的建筑在设计上,采用了多种的设计手法和形式,这些简单的设计中,融合了我国传统的文化特色,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建筑来感受到当时社会的风气。而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现代中式建筑开始出现,这种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参照了古代建筑设计的方法,融合了古代传统文化和色彩,有效的起到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在目前的现代中式建筑中,即使得古代建筑的实际特色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体现,也使得古代建筑的作用得到了有效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

2.1借用建筑形式

现阶段,在对现代中式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有效的融合一些古代建筑形式,并且结合现代建筑形式,使得现代建筑逐渐演化为现代中式建筑。在现代中式建筑中,设计时会充分的考虑到审美艺术以及结构艺术等。在融合一些古代建筑固有的美感和特征后,将现代建筑中所具有一些的独特风格也融合其中,使得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协调融合,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将现代建筑形式与古代建筑形式融合的过程中,也需要对两者拉开一定的距离,从而实现对现代建筑的创造性设计。例如,例如万科第五园,其设计为现代中式建筑,建筑的外墙设计为双层墙体,在内层按照空间的要求进行开窗、开门,外层墙体则根据景观、通风等需求进行开洞,将现代建筑设计与古代建筑设计结合在一起,从形式上看与古建筑的设计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处。

2.2设计技术上的扩展

在针对现代中式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合理的对古代建筑中的一些优秀的方面进行汲取,同时结合建筑场地周边的情况,做到就地取材,尽可能的避免远距离材料的运输,在施工材料上要做到有效的选择,在对现代中式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对建筑建设现场的气候条件以及地理因素等进行充分的考虑,这样可以使得建筑设计更加符合当地的特色,也能够实现节能环保的建设要求。另外,在对现代中式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合理的应用现代建筑所具有的设计手段,将现代中式建筑所应该具有的特色有效的表现出来,并合理的将古代建筑的优秀设计形式和方法也融入到现代中式建筑设计中,使得现代中式建筑既具有现代化的特色又具有古典韵味,在丰富建筑内涵的同时,使得建筑的设计更加符合艺术设计的要求,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2.3传统生活方式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

在社会发生转变的同时,人们的生活也在进行着转变。人类社会的变化会使得人类意识也发生相应的转变。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人们会不断的通过生活来获取相应的经验,并且进行生活习惯的累积,逐渐就会融合成属于本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在现代的中式建筑设计中,需要融合这种民族文化,将古代建筑中的一些优秀设计方式和文化融合到现代中式建筑中,使得现代中式建筑更加亲近自然,适应人们的生活,在针对中式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在借鉴古代人经验的基础上,融合现代人的生活实际情况,即达到发璞归真的效果,又要切合社会发展的实际,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2.4合理的融合周围环境

我国过去的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多注重安逸以及自然的特色,尤其是在对庭院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使得庭院更加符合自然的特色,不断的进行庭院绿化设计,以打造出舒适的环境,而现代的中式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也需要充分考虑到环境的因素和人们对舒适度的需求,所以在设计中就需要充分的借鉴古代建筑设计的经验和技术,合理的营造出轻松的氛围,尽可能的将建筑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从而实现与自然的交融。我国目前的环境问题较为严重,而建筑建设是导致环境出现问题的一个主要因素,为了能够使得环境得到改善,就需要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有效的发挥出建筑设计的优势,充分的结合现代中式建筑的特色,将环境保护理念融合到建筑设计中,从而有效的满足人们精神上的追求。现代的中式建筑在设计上,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古代建筑设计的形式和样式,然而,现代中式建筑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风格上均与古代建筑有着明显的差别,现代建筑只是借鉴,而不是模仿,其对古代建筑的设计风格等均进行了有效的创新和改进,从而才设计出现在所说的现代中式建筑。

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充分的了解,建筑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建筑行业在发展的进程中,使得建筑的形式以及风格也出现了极大的转变,但是建筑中所蕴含传统风化却逐渐的消失。在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中式建筑越来越不具备自身的特色。为了能够改变这一点,我国必须要大力的在建设设计中融合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使得现代中式建筑具有民族代表性,这对于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意义。在未来的建筑行业发展中,加强对现代中式建筑的设计,是建筑发展的主要趋势。

参考文献

[1]韩则冰.现代中式建筑的设计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

[2]张昭.对中式建筑设计兴起的思考[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01):123-124.

[3]刘敬业.现代中式建筑设计的思考[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9):15-16.

[4]王澍,陈卓.“中国式住宅”的可能性——王澍和他的研究生们的对话[J].时代建筑,2012(03).

[5]刘晓都,孟岩,王辉.用“当代性”来思考和制造“中国式”[J].时代建筑,2013(03).

现代中式范文第2篇

现代中式室内设计风格,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符号元素,其中浸润了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和传承。将现代设计和传统符号元素有机的结合起来,让使用者有种亲切的存在感。室内空间里处处散发着艺术气息,把传统符号元素发挥的淋漓尽致。国外很多设计人员往往都有一点共识:“没有中国传统元素,往往就没有贵气。”现存的古代建筑使用我们的传统符号元素的室内设计例子也很多。比如紫禁城的雄伟,乔家大院的朴素或江南民居精巧,可以说集中的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但传统意义上的现代室内设计元素发挥更多的画龙点睛的装饰效果。如今,现代的室内设计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它指的是建筑物的内的固定表面和可以移动的小品所进行的整体设计,强调全方位的视觉效果,在重视室内地板,墙壁,天花板和艺术处理的其他接口的同时,考虑到门、窗、家具、窗帘、地毯、灯具及其他细节,是民族化、个性化、多元化的审美,恰恰符合现代人对内饰设计的需求。现在的室内设计,不是仅仅着眼于休息和睡眠,而是在人的居住环境的安全、健康、舒适性等方面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所以说,追求个性化生活空间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一个潮流和方向。室内设计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对于内部空间的考虑也是相当的重视。内部装饰的心理暗示,必须得到充分关注。由此可见,室内设计师和研究人员就是现在建筑内部空间设计的主导者了。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哪怕是欧式的,日式的和韩式的设计。但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设计毕竟生长在中华大地上,它必须考虑到中国传统符号元素。总体而言,现代室内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符号元素仍处于探索阶段。即认识到传统文化元素都体现在要素的文化精髓,主观意愿;但如何恰当、灵活运用是没有考虑清楚的。参照传统的模式也只是流于形式,往往是肤浅的、片面的、机械的。

二、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的运用

中国传统元素主要是指中国独有的文化元素,如艺术、工艺、节日等。它是中国人特有的气质、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体现。目前设计师和研究人员运用较多的传统元素有以下几种:

1.传统图形

图形又叫做纹样,是人类文明智慧的集中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图形应用可以说是涵盖广泛的,如牛、马猪等动物形,如紫罗兰、牡丹等植物图形,如喜鹊、老鹰等飞鸟形。再如,独特的民间传统图案,如龙凤图案、祥云、如意等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强烈的地域特色。通过数千渗透和沉淀以及传播,反映了固有的民族特质。并根据这些标志的设计,不仅体现了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也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性和现代性。比如笔者参与的上海市超豪华的索菲特大酒店中餐厅设计,四周采用了传统的格子(斜格子和正格子交叉运用)图案,墙脚装饰图案是经过变形提炼的菱形和扇形图案,用具有现代设计概念的墙、顶、地整体搭配。传统和现代和谐相处,中国韵味十足。当然传统图案作为手工艺模式时代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在环境设计的新时代运用传统的图案元素,还必须对它们实施“现代化”的改装,赋予其全新的设计理念,功能和形式,使其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现代设计美学。

2.传统色彩

色彩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室内设计的灵魂。因此,如何在室内设计中良好地运用色彩,就成为室内设计中极其重要的环节。中国古代建筑在用色方面具有其自身独到的特点。它既注意色彩的搭配和构成方式,也注重材料本身的色彩和肌理的构成。而现代室内设计用色方面,不仅反映出现代的时尚气息,而且还结合了传统的色彩搭配,因而显示出某种独特性。如室内的常用楠木、胡桃木、榉木等,各种肌理和色彩的石材大理石等,以及不同砖,瓦生产。各种材料穿插使用之间,充分利用材料本身的颜色和纹理效果,形成了丰富的色彩视觉冲击,这也是中国的传统设计,在色彩的一大特色。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笔者更倾向于传统色彩与现代色彩的搭配(配合颜色丰富的烤漆、艺术玻璃、马赛克等),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室内设计。另外一大类人工色彩,也就是彩绘。也是传统工艺运用到现代装饰上的典范。因此,发挥中国传统的特色设计,把天然色和人工色揉捏在一起。由于现代室内设计的房子结构不再是木结构为主,所以绘画不再是主基调的室内设计,而是成为点睛之笔。有时正是这种装饰使得内饰设计,彰显其独特的不可抗拒的魅力。

3.传统家具及木雕刻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和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即使在西方国家,最时尚的家居风格中,也往往会混入几件中国家具,这往往会产生强烈的视觉对比,这是一种非常美丽的,神奇效果。经过千百年的传承,现在你仍然可以看到中国家具,具有极高的融合性。然而,如果材质,线条,颜色匹配得不到位,它也很容易得到相反的效果。为了更好地满足居住者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中国味道的家具,才能在居住空间散发出古朴,令人耳目一新的美。中国传统的木雕装饰,有丰富多彩的运用,特点鲜明。在东南亚和香港,台湾的古董家具市场木雕价值非常高。从表现形式看,可分为立体圆雕、浮雕、高浮雕、透雕、锼空贴花、双面透雕、锼雕、刻字、刻画等;从应用及装饰的范围而言,可分为建筑雕刻、家具雕刻、雕刻工艺品三大类。而根据木材纹理不同,又分为软木雕刻和硬木雕刻。目前在家装设计中被普遍运用的木花格则是木雕运用与时俱进的很好体现。

三、结语

现代中式范文第3篇

论者的热忱与善良愿望令人感动,作为中国人又有谁不希望事情果真是如此呢?然而愿望不能代替事实。中国的现代化过程要走自己的路,而不应、其实也不可能完全重复西方的历程。但把中国存在的一切称之为中国特色或中国模式,这虽然不错(因为你不能说它是外国特色、外国模式),却毕竟是个过于省事的办法。“中国现代性” 与“西方现代性”既然都是“现代性”,就必然存在着共性的一面,而我们现在仍处在走向“现代化”的“过渡” 期,这大约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中国的现状既包含了现代化模式的独特性,也包含了前现代化的过渡性,二者缺一就难以理解“离土不离乡”之类的现象。

对“离土不离乡”的几种解释一是从聚落类型看,“离土不离乡”被解释为农民改业而不进城,即虽弃农而务工商、但仍然居住在村镇等小型聚落中。那些鼓吹“非城市化”的人们主要就是这么解释的。这种现象当然大量存在。但我认为它不能说是“离土不离乡”的真实内涵,道理很简单:我国一向就有大量身处城市大型聚落之外的 “非农业人口”,包括乡镇基层那些“吃官粮”的各类公职人员,地质、水文、气象等业的野外从业人员,、邮电、管道线路上的经营维护工作者以及乡村、边防和其他非都市地区的驻军等等。由于过去的某种政策,我国的工业企业远离城市而分布在“山、散、洞”的更不在少数。这些从业人口就其出身而言也绝大多数来自农民,但你能说这叫“离土不离乡”吗?另一方面,现在被公认为“离土不离乡”的许多农民企业,包括著名的山东牟平西关 “明珠”和新牟里总公司等等,都是居住在城关的“农业人口”所办,如果仅就居住聚落而言他们根本就无“乡” 可“离”,但为什么人们又公认他们是“不离乡”的呢?

事实上,我国的“城乡之别”本来就不是个聚落类型的概念,如今像浙江龙港那样的“农民城”其聚落规模已远大于许多县城乃至某些“市”,但那里的人们却仍被视为“离土不离乡”的“农民”。更进一步说,由于我国城乡人口的统计口径都建立在“户口”的基础上,现在未必有确切数字说明那些只是户口“不离乡”而人早已进城闯世界的“离土”者究竟有多少,考虑到各大城市和整个“开放地带”的“流动人口”之严重,以及几乎年年成为报端要闻的数千万“民工潮”冲击城市的事实,我很怀疑那种所谓中国的“离土”者大都是在乡改业的说法。最后,如果说“离土不离乡”就是指非农从业者不进入大型聚落的话,那末这恐怕也算不得“中国特色”,那些早已迈过“城市化”阶段而正在步入“后现代文明”的发达国家,农业人口在已经很少的基础上正继续减少,而他们的城市尤其是大和特大城市的人口却早已不再增加,或只有负增长了。与正频频受到“民工潮”冲击的我国相比说“返乡不返土”是“西方特色”恐怕更确切些,而且这一过程在他们那里的也远在我们的农村改革以前很久就开始了。当然,现在的确有人把中国的“离土不离乡”与西方的“返乡不返土”都说成共同趋势即“后城市化” 趋势,不过在我看来,把贝弗利山庄里那些整天为减肥而犯愁的人们和我们那些在大城市碰壁而露宿车站广场等待回“乡”的“离土”者相提并论,这种联想也未免太浪漫了一些。

必须指出,我上面这番话属于事实判断而不是价值判断,我只是说“离土不离乡”并不等于农民改业不进城,并没有说“改业不进城”是否可取。但后者当然也是一个很大的疑问,我国“小城镇”与人文生态中的种种问题之严重性决不亚于大城市的“城市病”。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领域的许多专家们对所谓“非城市化”、 “小城镇化”与“乡村工业化、工业乡村化”的发展模式长期以来一直有尖锐的批评,这里就不多说了。

二是从职业上看,“离土不离乡”被解释为工农(或商农等等)兼营,以工补农。这种现象无疑也是有的。但第一,严格地说,既是“工农兼营”,就很难说得上“离土”;而以工补农实际上是自古以来我国“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传统以及由此产生的小农“以副补农”传统的延续,如果“离土不离乡”仅指此而言,那就远谈不上是改革后兴起的农村新事物了。第二,事实上如今确有许多“农民”已经专务工商,退掉了或转让了家中的“份地”,不再兼营畎亩,然而他们仍然顶着“农民企业家”、“农民工”一类的帽子,仍被视为属于“离土不离乡”者之列。第三,更重要的是农民兼业化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广为存在,我国既谈不上是最早,也谈不上是最发达。例如我们的东邻日本,在1980年时就有87%的农户是兼业农户,而且兼业收入直到现在也还是日本农户收入提高的一个主要因素。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中,农民兼业化的历史之悠久与兼业农户的比重之大也非我国目前所及。如墨西哥就是一个典型。美国学者库克对此所作的在国际上享誉颇高。显然,如果“离土不离乡”就是仅指此而言,那就很难说这是“中国特色”了。

因此,“离土不离乡”也不能仅从职业上去解释。事实上,农民兼业化虽然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但对农业本身的现代化却是个不利因素,尤其在我国小农兼业农场规模比国外(如日本)的兼业农场更小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农经界一直有力图避免农业兼业化的呼声。即使由于种种原因兼业化难以避免,那也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

三是从“文化”上看,“离土不离乡”还被解释为农民改业后仍不脱离乡土文化背景。近年来随着“文化讨论” 的升温,学术界出现了一种无论什么事物都要扯到“文化”上来,否则便不足以显其“深刻”的风气,于是一些论者便把“离土不离乡”当做一种“东方文化现象”而大谈其“深层文化背景”、“文化意义”与“文化后果”等等。然而说实话,这些论述往往给人以一种离题万里,不知所云的感觉。实际上农民改业后仍与其文化传统保持某种联系,这并不是很需要“发现”一番的事,如果说这就叫“离土不离乡”,那这个概念就变得漫无边际了。当代国际上农民研究中人们早巳熟悉了这类现象:诸如印度北方邦许多地区“受过高等的农民儿子的婚姻仍由其父母包办;很多人大学毕业后又回到原来的大家庭一同生活;有些人成了医生或政府职员,但他们的妻子和孩子都在旧的大家庭中生活,所以他们在城里上班,下班或节假日就回到乡下的老家。学者们还发现:在拉丁美洲也存在这样的现象:一些人离开农村进城找工作,但保留着农村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难道我们能把诸如此类的事情都纳入“离土不离乡”这个概念中去吗?

与西方不同,我国实际上并不存在着独立的“市民文化”传统,尤其是在新式农民革命后建立的城市旧体制更把近代市民文化成分清洗得所剩无几,身份制、平均主义、权力崇拜、抑制个性等农业社会主义因素借助城市的传播中心地位而积淀、浓缩并精英化,使得城市在某种意义上比农村还“农村”,以至于它曾在几十年间一直向农村反馈着巨大的能量,以期在农民中消灭“资产阶级”(即“市民”)的。而当改革潮起,农村已是熙熙攘攘,为利来往,颇有些“市民”气氛时,城市却还沉浸在一派田园诗式的安详与宁谧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城市居民本来就虽不务农而实为“农民文化”中人,但是这显然与“离上不离乡”完全不是一回事。 “离土不离乡”的确切含义究竟是什么?

考察一下这个词在现实中的使用就会发现它是指这样一种现象:农民虽已改业,但他们却保持着“农民户口”,即保持着原先的“种姓”或等级身份,他们仍被看成是“农民”而不是“市民”!于是也就有了“农民家”、 “农民工人”这些洋人不知所云的“特色”词汇,有了“乡镇企业”、“村组企业”这样一些不同于“设在乡镇(村组)的企业”的“中国特色”概念。无论家们赋予它们多么深奥的“背景”,在老百姓看来本来十分明白:诸如乡镇公职人员、“山、散、洞”里的职工和邮电等部门的野外从业人员虽然身居乡下,但他们已经“农转非”,不再是“农民”,因而也就没人说他们“离土不离乡”,而像西关、新牟里的“农民企业家”与 “农民工人”们虽然本来就住在城里,但因为他们是与生俱来的“农业人口”,所以便属“离土不离乡”之列。这样的“离土不离乡”的确是真正的中国特色:其他国家也有身居乡村聚落而从事非农业者,也有兼业农户,也有离农改业却保持了乡土文化传统的人们——但他们没有“离土不离乡”者。因为他们没有把人们分为与生俱来的“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两个准世袭的身份等级。在他们那里“农民”只是一种职业,改了业便不再是“农民”,而在我国,“农民”不但是一种职业,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种准世袭身份,因而才可能有“离”了农民职业却“不离” 农民身份的问题。

这样的“离土不离乡”也的确是改革的新事物,因为在改革前,中国农民不仅没有改变“身份”的自由,也没有改变职业的自由,那时的农民除了少数幸运者经“组织上”的安排,获得既离了土也离了乡的“农转非”机会外,绝大多数都既不能离土,也不能离乡。改革以后中国农民得到了改变职业的自由,但尚未得到改变身份的自由,于是便有了这种新事物。

可见,“离土不离乡”在本质上不是一个聚落问题,不是一个职业问题,更不是个“文化”问题,而是一个等级身份制问题,这道理本是再简单不过,没有必要人为地玄学化。把本来明明白白的东西“解释”得神秘兮兮,反而掩盖了问题的实质。在身份制下农民要改业,就必然会有“离土不离乡”即改了业而改不了“农民”身份的现象,这与“文化基因”八竿子打不着,没有身份制,无论什么“文化”也不可能孕育出个“乡镇企业”来,而只要有身份制与农民改业这两条,任何民族都会产生“乡镇企业”现象。现今的发达国家早已没有身份制,因此他们无法向我们“”。但上他们多是有过身份制的,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看到一些似曾相识的事物。例如,在农奴制改革前的俄罗斯,就曾涌现过许多“农民企业家”,如著名的莫罗佐夫家族、格拉乔夫家族、布特里莫夫家族与鲍里索夫家族等等。他们拥有大量工厂与作坊,富比贵族,脱离农业达几代之久,但在户籍上仍是“农民”(农奴),而且在村社中还保有份地。当时在商品大潮中农民改业成风,特别是在地瘠人稠而又交通发达的中央非黑土地区,整村整村的农民改业工商,许多变成了村,著名的如莫斯科省的伊凡诺沃村、科斯特罗马省的达尼洛夫村、特维尔省的基姆拉村等。由于村社内的合作习惯与互相仿效,往往整个村子从事同一行业,如纺织村伊凡诺沃、冶金村巴甫洛沃、制鞋村基姆拉都闻名全俄。这与我国现在颇多的“一村一业”、“一镇一业”现象颇为相似,那里的村民同样是“离土不离乡”的。此外,当时在乌拉尔等地的国营与私营大工厂里也有大量的在村社持有份地并保持“国有农民”之类身份的“农民工人”。而到农奴制改革后,“农民”只是一种职业而不再是一种世袭身份,上述现象也就渐渐消失。

因此,对“离土不离乡”无论你是褒是贬,都不能离开身份制这一前提。然而现在的许多论者仿佛根本不知道有个身份制似的!

乡镇企业的活力源自何处关于乡镇企业的“活力”之源的问题,其实也是个简单的经济学问题,乡镇企业在国内有生命力,是因为它有“散伙机制”、“船小好掉头”,因而比那些被“捆住手脚推下海”的国营企业更有竞争力。而它们在国际市场上有生命力,则是因劳力价廉,生产成本低等原因。这也与“文化”无甚关系。便是在美国,若你能把一个工厂的工人工资降低100 倍,或把与它竞争的对手的“手脚”捆住,它岂有不表现出“活力”之理?然而现在许多论者也在极力论证乡镇企业活力之得益于“文化传统”,这真有点莫名其妙。有人甚至在海外撰文称乡镇企业特点就在于它“不是以利润最大化为企业的首要目标,而是以‘扩大乡亲们的就业机会’和‘为本乡本土增加福利’为最优先的两条原则”。我不否认这些“原则”确实存在,但仅凭这些“原则”,乡镇企业何以自别于改革以前的人民公社“五七经济”?使它们区别于后者而享有活力的,难道不正是那种为求“效益”即利润而不惜牺牲“乡亲们”的铁饭碗的机制,即俗称的“散伙机制”吗?事实上人们都看到,许多乡镇企业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恰恰是在不规范市场中为追求利润而不择手段(所谓乡镇企业之“灵活”不幸也包含着这层意思),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伪劣产品、不正当竞争、急功近利而不顾长远、惟利是图而不顾法制等问题恰恰比具有规范市场、规范法制和规范企业行为的“西方性”要严重许多。

改革并非创造“奇迹”,而是消除“奇迹”

无疑,农村改革的伟大成就与乡镇企业的巨大贡献都是有目共睹的。它表明“离土不离乡”在目前条件下有其历史合理性。在身份制壁垒难以一下子完全打破的条件下,给农民以改业的自由总比连这点自由也不给要好得多,完全可以称之为一个大进步。但我们不要忘记这些成就与进步都是相对于改革以前而言。认真说来,十多年农村改革的成就与其说是创造了一个奇迹,不如说主要是消除了一个“奇迹”更为恰当。这个“奇迹”就是:由于旧体制用超经济强制的方式把人口日增的农民束缚在相对日益狭小的土地上,使得改革前的中国以世界上农民总数的40%仅仅耕种着世界上7 %的土地,“养活”着世界上不到7 %的“非农民”,平均每个农业人口的劳动生产率创造了几乎是世界最低而同时又是中国历史上和平时期最低的双料“奇迹”:在世界上,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我们一向很看不起的印度(尽管按总产量与总人口平均产量我们稍高于印度);在历史上,不仅低于汉唐宋诸朝,而且低于我们一向作为忆苦对象的民国时期的1936年。这样令人不快的双料“奇迹”不能用生产力的、自然条件的以至“传统文化”的原因来解释,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旧体制下超经济强制的结果。强制下造成的“奇迹”一旦不再有强制,也就不会维持下去。农村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样一个“奇迹”消逝而归于“正常”的结果。我们的改革之所以为别人难以仿效,也正因为别人不曾有过这样一种“奇迹”,而不是因为别人没有我们独有的什么文化传统。

但是,这种进步当然是远远不够的。无论人们怎么强调“中国现代性”与“西方现代性”的不同,只要是“现代性”,总不能容忍“种姓制”、像三千年前的西周那样把人分成“国人”与“野人”吧!在户籍、迁徙—居住权,谋职、置产、商品供应、住宅制度、生产资料供应制度、、就业、医疗、劳动保护、社会保障、人才使用、婚姻生育以至于国民收入分配原则等各方面把人们分成命中注定的两种身份等级的做法,不仅违背了现代社会公民权利平等的要求,而且与市场经济的越来越相悖:一方面,近两年“乡镇企业”出现了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转移的引人注目的势头,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显著下降。1991、1992年乡镇企业产值连续大幅度跃升,然而新增就业人员却微不足道,农民在身份性壁垒内部转移“离土”的潜力已经不大。

另一方面,农民进城与城市“排农”的矛盾日益尖锐,频繁的“民工潮”与流民骚动对城乡都震撼不小,已进城的农民因其“种姓”未改也仍然受到歧视。从历史上看,流民潮的出现是个不祥之兆。中国历代屡屡导致王朝倾覆的“农民战争”其实并不像某种意识形态所解释的那样与地主和佃农的矛盾相联系,倒常常是由反抗某种国家行为的流民潮所引发。自然,今天为“脱贫求富”而出现的“流民潮”与历史上那种“死里求生”的流民潮有很大区别,但社会震荡不一定只有“生死问题”才能引起(反过来说,在某种条件下,“生死问题”也未必会引起社会风潮,1959—1961年“三年灾难”时期就是例证,但这样的条件今天不会再有了)。应当看到:把农民禁锢在土地上会导致停滞;而使农民带着“贱民”身份离开土地会造成不安;倘若被视为“贱民”的农民离开土地后又找不到合适的归宿,那就会酿成危险。

“离乡不离土”意味着全社会的整体变革即便我们不去作这类不祥之想,只从经济上着眼,身份制带来的弊病也随处可见:身份制限制了农民在城市的活动能力,造成“农民工业”的高度分散化,体制上的灵活性并不能掩盖这种状况在生产力经济学方面的不合理。而身份制下“乡镇企业”内部的地缘关系、宗法关系、依附关系更阻碍了现代企业文明的形成,“庄主经济”的种种流弊在禹作敏之类案例中表现得触目惊心。在身份制下如果说本村职工还可享受某些“乡情”的保护,那末外村劳工往往处境悲惨。天津市12个区县的乡镇企业近40%属于有害有毒作业场所,内蒙古、湖北一些小煤窑的工人仅二三年工龄便患上矽肺病。种种不亚于“羊吃人”的场景无情地粉碎着所谓中国农村正进行“人类历史上最崇高最人道的原始积累”的神话。身份制之弊不限于工业:与身份制密不可分的 “份地制”曾经使农民摆脱了“公社”的桎梏,但现在它已日益成为农业进一步发展与现代农场主群体形成的障碍。身份制之弊也不限于农村:它使得因身份壁垒而避开了来自农村的竞争的部分城市工人变得“贵族化”,也增加了城市企业改革的难度。

现代中式范文第4篇

世界著名景观建筑大师、美国哈佛大学景观学院首位女性终身教授、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会员玛莎・舒瓦茨就是其中一个。作为现代景观艺术的标志性人物,她一向以不走寻常路和挑战传统的设计手法,而享誉国际景观建筑界,有“景观设计女王”之称。

她的作品遍布全球;从她引人注目的作品――爱尔兰都柏林大运河广场,到美国梅萨艺术中心、卡塔尔石油集团总部等,这些传世之作已经成为当地著名的地标景点。

舒瓦茨还是“城市有助于降低气候变化幅度理念”的倡导者,她重点关注环境的可持续性,致力于让世人意识到都市景观作为城市的环境、社会和经济健康的平台,能够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

景观设计要有城市视角

《房地产世界》:作为一个园林景观设计师,你如何看待园林景观?

玛莎・舒瓦茨:景观并不仅仅是我们常见的绿化、水景和雕塑,建筑物实体外的任何事物,包括道路、停车场等等都应是景观的一部分。景观不只是用来看的,它更应该是人们可以进入的活动空间。城市变得越来越拥挤,设计师的任务就是如何让这种状况变得有序和可持续,从而提升整个城市的价值。

《房地产世界》:你在实际园林景观设计中最注意什么环节?

玛莎・舒瓦茨:每个地段都有自己的特点,我特别看重挖掘基地自身的独特之处 。还有理解客户所需要的项目定位及素质。在此基础上,再加上自己概念上的创造,最终作出非常不一样的设计。实际上,景观细部是一个需要来回反复修改的过程,要依据现场的情况和材料商、客户及设计者进行多轮沟通。一些不容易被大众感知到的细节,例如材料的交接,场地上如何体现材料,十分非常重要。

《房地产世界》:你觉得在职业生涯中什么挑战是最大的?

玛莎・舒瓦茨:对于设计来说,挑战是无处不在的。你怎么将最初的想法、细微的表现,通过各种各样的流程,通过施工的工艺创新和设计质量控制,将最终的项目效果和设计理念结合在一起是非常大的挑战。

对我和我的团队而言,最主要的困难是如何寻找志同道合的客户――那些真正希望创造出一些新颖独特之物、并勇于接受新鲜事物。在全球化的今天,如果你保持不变,将会是更大的风险。寻找那些真正愿意去尝试创新的客户,可以更好地让项目或设计在全球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给客户及最终的使用者带来收益。

《房地产世界》:你希望你的设计给别人带来怎样的一种居住或生活感受?

玛莎・舒瓦茨:让居住在其中的人能得到更多空间,具备完善的设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拥有更精彩的生活状态。

同时,我觉得设计师应该有城市的视角,因为景观设计师的天职就是致力于将环境问题作为整体来处理。我自己非常关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不仅影响现在而且影响将来的人群,应该用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来思考我们现在所做的建筑、所建造的城市,去建设方便、高效、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实现城市感和生活感。

中式园林需结合时代精神

《房地产世界》: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外设计师来到中国,你在中国各地也已经参与设计了不少项目,你觉得中国现有的环境有何特别之处?

玛莎・舒瓦茨:现在中国越来越开放,有很多机遇。对于我的设计团队来说,在中国项目现在才刚刚开始,相信机会会越来越多。

实际上,在中国这个环境下,开发速度非常快,这又给高品质的实现,带来了另外的挑战。对于外国公司而言,在中国做项目需要有中国当地单位很好的配合与沟通。

《房地产世界》:在中国你一定遇到过不少中式园林景观设计,你怎么看待中式园林景观的现状及其发展?

玛莎・舒瓦茨:中式园林艺术是整个世界园林历史非常宝贵的财富,也是世界上能发展出自己独特景观风格的六个文明之一。现状的问题是,怎么在当前的时代和生活中,重新发展这种园林的风格。

中国园林之所以精彩,是因为来自于那个时代,反应那个时代的文化审美和生活方式。对于现代,如果单纯抄袭和复制传统的中式园林,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所面对的东西完全不同了。

《房地产世界》:你觉得中式园林应该如何传承与创新?

玛莎・舒瓦茨:我更关心的是,怎么抓住中式园林的精髓,用现代文化和设计手法,把它表现出来。我相信在当代语境和现代思路下,肯定是可以联系在一起的。你一定要用现在的手法和文化观点来表达,从这个角度出发去做,才能得到真正原创真实,而且属于这个时代的东西。

《房地产世界》:你所接触到的中式园林现状如何,是否有足够的人才和创新出现?

玛莎・舒瓦茨:风景园林不仅仅是绿色的代名词,它是一个协调人类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学科。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在公共建设上,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对环境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我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建筑师和园林景观师,以及其他艺术层面的人才,他们能着眼于现在的时代文化方向,同时又能真正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把这几个方面结合到一起进行创造,他们已经创造了很多优秀作品。

现代中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家具;实现模式;定制

从近年来中国家具的进出口趋势可以看出,未来几年家具的发展前景依然看好,但不可否认当今家具企业面临着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家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类器具,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家具直接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精神状态,因此随着消费者对室内空间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家具个性化的追求,定制家具的需求大幅度上升。但定制化通常与高成本联系在一起,与大规模生产的低成本相比,并不能形成太大的优势,所以定制化家具生产的同时是否能实现成本和速度双赢,将成为家具企业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是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另一方面,大规模定制生产,为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逐步向新型生产模式转变,而传统生产模式被逐步淘汰。以往现场制作家具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行业的发展需要,工厂化生产逐渐成为主要方式。由于家装业定制家具是一个新型产业,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如加工难、效率低、出错率高、成本高等情况,没有发挥出定制家具的工厂化生产的规模优势。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家装业定制家具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对比研究家装业定制家具设计与传统型家具设计方式的异同,归纳家装业定制家具设计的特殊性与特点。同时通过深入家装定制家具工厂调研,了解家装行业定制家具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积极地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探索一种适合于家装业定制家具的设计模式。通过以上的努力,构建与定制家具工厂化生产相适应的定制家具设计模式,改变原先针对单个订单设计配置模式,大幅提高设计效率,高效快捷地满足客户定制需求,按现有产品系列来定制。

1 现代家居中家具实现模式

1.1 成品家具。成品家具,批量生产,制作工艺娴熟精湛,细节完美无暇,特别是一些知名品牌的家具企业,它们拥有优秀的设计人员,先进的生产设备,精湛的生产工艺,家具产品质量优良,成为现在家居中家具实现模式的主要方式。

1.2 现场制作家具。为了实现家居的个性化,体现自我意识,充分利用居室空间,提高消费者的参与程度,许多家具的制作采用现场制作的方式。家具和室内装饰能充分体现消费者独特的审美情趣、个人爱好、生活习惯等,形成一个独具特色且充满个性化的居室空间。

1.3 定制家具。根据消费者的爱好、审美等要求,由专业的设计师设计出时间与空间动态变化的系列家具,可以实现空间的充分利用和家具特点的个性化。同时在家具设计和后期空间与功能改变的过程中,给消费者留有一定的参与空间,然后由家具厂采用工业化设备生产,现场进行装配。

2 现代家居中家具实现模式分析

2.1 成品家具。成品家具批量生产,安装方便,从制作到家具实现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同时,在卖场,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家的情况,进行直观地选择,自主选择性比较大,无需过长时间等待。

成品家具是由家具厂或家具公司自行研制、设计生产的。家具厂或家具公司拥有实力雄厚的设计人员,完善的生产设备,质量是很有保障的。但这种成品家具在造型、款式、材料、颜色、尺寸等方面已形成固定的模式,形成其特色,缺乏创新,所以这些制约了整个成品家具市场的发展。在尺寸、款式方面很难和客户的家居空间精确配合,和室内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2 现场制作家具。现场打制家具,制作人员可以根据空间布局和形式,结合消费者的要求,充分发挥设计才能,更大程度地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使家具富于个性化。在造型、色彩、材料、尺寸等方面可以与客户室内空间要素完美配合,风格统一,形成宜人的家居环境。同时由于消费者的家具材料是自己买的,制作过程亲自监督,保证家具“货真价实”。同时现场制作家具,自己还可以参与到设计中去,可以体现“自我意识”。

但是,现场打制的家具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

一是设计人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相比成品家具,对现场制作家具的设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会更高,需要随时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方案。由于现场制作家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消费者的个人意见和倾向,所以对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都比较高。

二是需要花费时间比较长。家具材料的选择范围窄,限于木材、人造板、织物等,选择过程中比较费时,另生产周期比较长,从设计到生产需要花费的时间比较长。

三是生产成本比较高。由于现场制作的材料难物尽其用,剩余材料被扔弃,造成家具制作费用增加。这是一种制作成本比较高的形式,并不适合普通消费者群体。

2.3 工厂定制。家具厂或家具公司,根据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归纳抽取其中的共同点,按照一定的模数设计成可拆、可调、可变的家具。与此同时把消费者也纳入了设计系统,在家具的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变化家具。这种类型的家具除了制作精良外,还可以批量生产,节约了成本。

但是,工厂定制生产的系列化家具,其变化受到造型、材料、结构、连接件等因素的限制,仅限于某些种类的家具。同时,这种家具的设计周期也比较长。

3 未来家居中定制家具实现模式的意义

3.1 “个性化”特征决定未来家具设计完全根据消费者的要求,采用“以人为本”的理念,由家具设计师与消费者进行面对面沟通,在风格、功能、颜色、材料等方面尽量符合消费者的个性要求,风格独特,自我意识味道浓厚,极富个性化。

3.2 购买理念创新,营销人员进行室内空间的实地营销,确定家具的功能尺寸范围,再把消费者的要求通过网络传送到公司的设计部门,由专业的设计师进行设计,然后再传回到展厅,由客户签字认可后进行生产,让客户不必为了买家具而东奔西跑就可以完成家具的个性化定制。

3.3 突出消费者主观能动性。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比较快,希望回到摆满自己设计的家具的温馨家后,能够放松身心,缓解情绪。在工作之余能够亲自动手设计和制作自己想要的家具,心情更加舒畅。个性化定制的家具,在设计和使用中给客户留有一定的参与空间,使客户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或重新规划自己的家具。

3.4 有利于加速产品研发。在传统营销模式下很多家具企业只是根据简单的市场调查进行产品研发,更新换代缓慢,设计出来的家具局限性很大,很难满足大众需求,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在定制家具过程中,设计师和研发人员会有很多机会与消费者面对面沟通,很容易知道消费者的要求,进而能开发贴近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家具定制是今后家居中家具实现模式的最佳方式之一,但是现在还不是很成熟,还有许多技术、服务、管理等因素需要考虑,还有漫长的道路要去探索,但这种历史潮流是不可以逆转的,家具定制必定会成为未来家具制作业的主流,是家具行业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 胡景初.家其设计概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