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机电技术

现代机电技术范文精选

现代机电技术

现代机电技术范文第1篇

在社会和经济作用的快速发展中,我国科技水平各个领域也得到增长。计算机互联网应用对行业各界的普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计算机智能技术在许多行业的推广和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机械电子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制造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无疑是机械电子的创新,也代表着现代机械电子技术有了翻天腹地的变化,对智能化和现代化的实现有重要作用,同时对机械制造企业提升经济效益也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介绍机械电子现代化发展趋势,针对为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机械电子技术;发展趋势

现代社会,行业信息已经成为时代潮流,特别是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国家科技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已经是衡量国家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对现代科学和技术研究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成了我国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国际多元化的今天,我国的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的起步相对国际来说不算落后,由于传统的机械电子技术远远跟不上现代机械电子制造业的需求,所以要对传统的机械电子技术进行提升和整合,要把科学的技术以及智能化技术融入进去,以满足和适应现代机械电子制造业的发展。如今,现代机械电子技术在现代机械制造业的应用比较多,也带动其快速发展,其现化趋势一直不可阻挡。正因如此,要不断的加强机械电子技术的研究,明确其技术的发展方向,对推动机械电子技术的发展具有促进的作用。

1机械电子技术概述

机械电子技术,其实是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统称,两者的融合。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机械制造业近年来一直以电子技术为主体的行业取得重大进展,实现机械功能,动力,信息处理和运行控制等方面的管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很多产业已经更新换代了,都实现了电子系统化了,为了使机械电子技术跟上时代的发展,更好更快的为制造业服务,所以有必要对现代机械电子技术进行电子化的融入,再配合上计算机软件系统加以控制,使之实现机械电子系统,从此,机械电子系统的形成,可以更好的扩大其应用范围,并在提高整个功能系统的效率的前提下确保安全可靠,就是机械电子系统了,这技术就是机械电子技术。

2机械电子技术的发展现状

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于通信技术和光学技术的发展,所以也带动了机械电子技术的发展,各个国家对机械电子技术的研究由此而生。机械电子技术还包含电子、光电和微电子等部分。我国对机械电子技术的研究还要追溯在上世纪80年代,之所以机械电子技术在我国受到很大程度下关注和进入大学高校的一门学科,是因为有国务院领导的带领引导,以满足现代工业的发展和时代的发展。

3机械电子技术的现代化发展趋势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也引领着机械电子技术的发展,是机械电子技术成为了现代制造业的核心优势。机械电子技术作为一项新的技术,把它应用到设备中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至关重要。同时,机械电子技术发展趋势在不断提高,其他技术对其的依赖性也比较强,所以,要不断加强和深化机械电子技术,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发展。

3.1智能化

现代科技的最大优势之一是通过各种技术整合来提升各行业的效率,实现智能化。机电技术现代化需要以智能为主。

3.2数字化

在计算机和互联网相当普及下的今天,数字技术早已遍布应用在各行各业了。数字技术对于机械电子技术来说,对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因为数字技术本身拥有智能的诊断功能和自我修复功能,还有对软件具有可靠性和操作性。因此,数字技术的作用也可以实现机械电子技术的远程遥控。

3.3网络化

监控技术是电子技术应用的重大突破,机械电子技术产品在监控技术上是不可或缺的应用,主要用于终端设备的远程控制。这种技术的应用决定了现代机电一体化的整合,为现代人带来了很多高科技成果。

3.4集成化

机械电子技术的发展是各种技术的融合和渗透的结果。在技术和优化的结合下,为现代制造过程中多品种和小批量的柔性产品提供服务。在系统必要分层之后,系统的功能不同,在保证机器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各级系统得到了保证,整个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得到提高。

3.5信息化

随着信息产业和智能产业即将成为社会主导产业,机械电子技术、机械制造也将以信息为主导,采用先进的生产模式、先进的制造体系和先进的组织管理方法的新的机械制造业。

4运用机械电子技术的产业应用

4.1数控机械类

主要包括数控机床,机器人,发动机控制系统和自动洗衣机等产品,该产品的特点是使用电子设备,因此属于数控机床设备的范围。

4.2机电结合类

产品类型包括自动探伤机,扫描仪,扫描诊断机和自动售货机。其特点主要是电子设备和机械设备作为部件的实施,应用较为合理。

4.3电液伺服类

机电液一体化是产品的主要装置。如电子伺服万能试验机。这种产品的特点是液压驱动机械装置,液压伺服阀的电信号控制结构。

4.4以微电子装置代替原设备的信心处理类

指针石英电子表是该产品的代表,具有各种微处理器,电机自动智能调速装置。电机由CMOS集成电路驱动,使齿轮开始工作并显示指针的时间。这是典型的代表机械电子技术的使用,保证了时间的精确度,将微小、便捷的制造特性完成呈现出来。

5结论

总而言之,在当今信息时代,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也需要不断的创新,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机械电子技术亦如此,也要不断的创新和发展,才能更好的赶上国际现代化技术,把国际先进技术结合起来,从而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为其服务。

参考文献

[1]王烜钦.机械电子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02:122.

[2]闫梅,刘嘉文,张振.电子工程技术的现代化发展探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5(16):115-117.

[3]赵雪,曹国庆.计算机与机械电子技术的融合发展思考[J].电子世界,2014(10):362-363.

现代机电技术范文第2篇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教学效率一直是笔者思考的重要问题,为学生打好基础是他们开启专业之门的钥匙。因此,一定要勾起学生学好专业课的欲望,把现代教育技术和电工电子课程结合起来,将多媒体技术引进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原有的教学方法诸如挂图、幻灯片和录像带等曾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原有的教学方法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化教学发展的需要,必须创新教学方法。把多媒体技术引进课堂,便于创设情景,促进学生的认识活动。由于它能够实现文字、图像、声音及动画的结合,使原来抽象、乏味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从而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去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培养其创新意识,特别在认知微观世界方面,它能发挥巨大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用多媒体技术来解决电工电子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把课程简单化,问题趣味化,使轻松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不再让学生觉得电工电子这门课程难懂、乏味;不再让老师为难,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诱发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电工电子课程中概念的引入,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的理解,对学生来说都是枯燥、难懂的。利用多媒体技术能生动形象地将知识点展现给学生,学生可直观地学习和消化。多媒体教学采用多种感官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重点。例如在分析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可逐步展现随着温度的变化,工作点逐步上移的过程,活动的图像形象地取代书本上的静止图像,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去思考。多媒体课件集声音、视频和动画等于一体。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涌动出来。如电路的焊接,故障的排除,电路的实现等功能都可以做成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也可以给学生播放视频,使学生头脑中浮现工作场景,对学生以后的顶岗实习也起到积极影响。在讲到单管的共射极放大电路时,工作点设置对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的影响,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虽然可以借助PowerPoint、Flash、VB等软件制作包含文字、图片、动画的课件进行讲解,降低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理解方面的难度,但学生仍缺少感性认识。仿真单管放大电路,使学生好像置身于实验室,体验到设置适当的工作点的重要性,负反馈的作用以及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等,对所学知识豁然开朗。实现理论教学由难化易,由繁化简,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多媒体教学,化解教学难点。既节省了板书和画图时间,又使得抽象概念具体化,微观物质宏观化,静态效果动态化,平面图形立体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认识,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3科学的利用多媒体技术

3.1课程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要有创新

除投影仪大屏幕等多媒体设备的运用外,还要运用创新的多媒体技术来丰富教学,如电子图书。电子图书不仅包含电工电子课程中所有的知识点,还包含实践中的动画和视频,把课堂和平时学习中学生不能接触到的知识点,在电子图书中清晰、明了地展现出来。电子图书要容易操作,把知识系统分类,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在日常生活中也起到了辅助学习的作用。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解决教学效果和教学手段间的矛盾。

3.2结合网络课程平台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应注重网络课程平台的建设,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特点,使课程平台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互动性。从网络课程平台上可以下载课件学习,也可以浏览实践操作的动画视频,还可以把问题上传给老师,老师再通过网络平台把答案反馈给学生。鼓励学生网上讨论问题,还可以和老师讨论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使网络平台成为老师和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这样学生就能从上课抄笔记的重压中解脱出来,使他们上课更能集中注意力听讲和积极思考。另外,学生也可利用课余时间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知识。

3.3电路设计软件的应用

电工电子实训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受环境和设备等条件的制约,可以把实训课程中的电路设计,通过电路设计软件来设计调试电路。例如在讲到电动机正反转时,可以用电路软件画出电机正反转的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仿真电机的转动过程以及如何由正转转换到反转的。真实地模拟现实场景使学生掌握实践知识,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多媒体教学因其具有直观性、动态性、交互性、针对性、可重复性及图文声像并茂等优点,为课堂教学打开了一幅别开生面的画卷,日益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青睐。

4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现代机电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子技术;三网融合;光纤到户;云计算;LED;节能减排;汽车电子;车载网络

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晶体管发明以来,人类历史就进入了以电子技术发展应用为标志的历史时代。进入21世纪,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获得了空前的发展。随着社会进入信息化及电子智能化时代,电子技术发展越来越迅速,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也更加深远。

1电子技术的发展应用使三网融合成为趋势

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使数字音视频广播将完全取代模拟音视频传输,形成有线广播电视网络;使计算机互联网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使电信网络成为我们赖以交流的平台。三种网络相互独立,即浪费资源,又使各自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

而将电信网、计算机互联网和有线广播电视网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资源整合,从而形成一个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通信业务的全国性主干网络的三网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

早在1998年,就有人提出三网融合,此后它被列入我国“十五”、“十一五”规划以及2009年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并做出规划:2010~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2013~2015年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之后,又确定了三网融合的十个试点城市。

1.1三网融合的技术基础是光纤到户:随着高清晰度电视、视频点播、远程医疗服务等信息服务的逐渐普及与应用,以及金融、证券、企业等用户对于带宽需求的与日俱增,需要大带宽的信息传输网络。

中国电信调查显示:城市家庭用户近期需求30兆带宽;中长期预计需求30~100兆带宽;而商业用户需求将达到50~100兆带宽。如此要求是DSL接入技术无法达到的,但对于光纤接入来说是轻而易举。

光纤是宽带网络多种传输媒介中最理想的一种,它的特点是传输容量大,传输质量好,损耗小,中继距离长等。

因此,三网融合的技术基础是光纤到户(FTTH)。

传统的光纤活动连接器需要在工厂定制,不能根据施工现场灵活掌握长度,导致左光纤与右光纤需要特殊设备熔接后再进行盘存,然后进行盘纤和固定。这种从“熔接到盘存再到盘纤固定”的传统接续方式,施工繁琐,成本高,施工效率较低。

一种解决方案,是入户光纤机械接续。相比传统熔接接续方式,光纤机械接续提供了一种简便、低损耗及低成本的光纤机械接续手段,特别适合于FTTH部署中小芯数,多点分散的光纤接续特点,已成为在FTTH领域取代传统熔接接续方式的最佳选择。这种光纤端接插座,是现场安装光纤连接器。现场制作避免了定制定长线缆存在的布线不灵活、器件穿管隐患、余长管理等问题,节约了安装及维护成本,提高了安全可靠性。

光纤宽带不仅让家庭步入高带宽的信息化时代,受益更多的是以网络信息化为主要管理工具的金融、证券、企业等CEO和管理人员。这些单位对网络带宽、安全、稳定、高效均有较高的要求。

1.2三网融合的核心技术是云计算:三网融合的最终目标是构建全数据、全融合的国家骨干网络,除了传统的视频、音频服务外,还要与传统行业相融合,实现诸如远程教育、网络医疗会诊、股票信息、交通查询、精确广告投放等更多应用。涉及数据存储、数据计算、数据再处理、软件开发、数据传输、网络协同等多个方面。因此,三网融合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海量的视频数据,随时随地可以编辑,随时随地可以调用,随时随地产生互动。怎样才能使这种设备多样化中的信息渠道多样化、内容多样化成为现实,解决方案是建立强大的云计算平台。

借助云计算技术,可以很轻松地进行融合,使随时随地地传输调用这种数据能力、计算能力成为现实,并且编织成一张统一的全国性网络,完成充分的资源整合。因此,云计算使三网融合的到来真正成为一种现实。

云计算是通过互联网技术的服务方式,向外部用户提供具有伸缩性、弹性的IT服务。一方面是伸缩性:当你需要IT能力和计算能力的时候,你需要多少就用多少。另一方面是弹性:当你需要计算能力迅速扩大的时候,你仍然可以通过原有的系统得到这个能力。即云计算服务,像软件平台、基础设施一样,都通过互联网采用按需和自助方式提供。

所以说云计算包括三个层面:最基础的是基础架构及服务,比如windows操作系统都可以通过这种模式得到服务。第二是平台及服务,云计算的强大就是他做了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上,可以自由利用这个平台去开发我们所需的东西。第三个层面是软件的服务,比如微软Office,我们可以购买装到计算机上使用,也可以通过云计算订购方式来使用。

所以说,云计算技术是三网融合的核心技术。

三网融合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最简单的体现就是三屏融合,即手机、电视和电脑屏的融合。今后手机可以看电视、上网;电视可以打电话、上网;电脑也可以打电话、看电视。

随之而来的,IPTV、手机电视、移动互联网、VOIP等新业务将迎来大的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将因此而改变。其中的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既不是电脑也不是电视机,只是个终端设备,它利用计算机或机顶盒+电视完成视频接收、节目点播、视频广播及网上冲浪等功能;其中的VOIP,简而言之就是将模拟声音信号数字化,以数据封包的型式,在IP数据网络上做实时传递。三网融合,建立一张统一的全国性网络,充分地整合资源。我们就可以避免重复安装浪费资源。

2节能减排战略使LED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随着工业的发展,保护地球环境成为迫切的需要。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LED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它改变了白炽灯钨丝发光与节能灯三基色粉发光的原理,而采用电场发光。据分析,LED的特点非常明显,除了体积小、耗电量低、寿命长、光效率高、无辐射与低功耗的特点以外,LED光源可利用红、绿、蓝三基色原理,在计算机技术控制下使三种颜色具有256级灰度并任意混合,即可产生256×256×256=16777216种颜色,形成不同光色的组合,变化多端,实现丰富多彩的动态变化效果及各种图像。

与传统光源单调的发光效果相比,LED光源是低压微电子产品。它成功融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嵌入式控制技术等,所以,也是数字信息化产品,是半导体光电器件“高新尖”技术产品,具有在线编程、无限升级、灵活多变的特点。

鉴于LED的自身优势,目前主要应用于以下几大方面:

2.1显示屏、交通讯号显示光源的应用:LED灯具有抗震好、耐冲击、光响应速度快、省电和寿命长等特点。LED显示屏,不管是室内、半户外还是户外用的,都有单色、双色、全彩等种类。

交通信号灯主要用超高亮度的红、绿、黄色LED,因为采用LED灯既节能,又可靠,所以,LED交通信号灯正在逐步取代以前的交通信号灯。

2.2LED在汽车上的应用:汽车用灯包括汽车的仪表板、音响指示、开关背光源、刹车灯、尾灯、侧灯以及头灯等。汽车用白炽灯,抗震性差、易损坏、寿命短,需经常更换。由于LED响应速度快,所以,可以及早提醒司机,减少汽车追尾事故的发生。在发达国家,LED中央后置高位刹车灯已成为汽车的标件;LED汽车尾灯模组,可以随意组合成各种汽车尾灯;此外,汽车仪表板及其他照明部分的光源,都可用超高亮度LED灯。

2.3LED背光源的应用:LED背光源中,以高效侧发光的背光源最为引人注目,LED作为LCD背光源应用,具有寿命长、发光效率高、无干扰和性价比高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电子手表、电子计算机和刷卡机上,LED背光源电视也已逐步取代LCD背光源电视。

随着便携式电子产品日趋小型化,LED背光源更具优势。因此背光源制作技术将向轻薄型、低功耗和均匀一致方向发展。

2.4LED照明光源:早期的LED照明光源,发光效率低,只适用在室内场合的家电、仪器仪表、通讯设备、微机及玩具等方面作为指示灯用。

目前,LED光源替代白炽灯和荧光灯,已从局部应用开始发展。如果LED光源替代半数的白炽灯和荧光灯,每年节约的能源相当于60亿升原油,相当于五个1.35×106kW核电站的发电量,并可减少二氧化碳和其它温室气体的产生,保护环境。我国正在大力投资发展节能环保的LED照明产业。

家用室内照明LED产品也越来受到人们的欢迎,LED手电筒,LED天花灯,LED日光灯,LED光纤灯已悄悄地进入家庭。

2.5新型LED手术无影灯:无影灯是外科手术用照明设备,要求能够清楚地观察切口处和体腔内不同深度、大小、对比度低的物体。因此,除了“无影”以外,还要求光照均匀、光质好,能够很好地区分血液与人体组织其它的色差;此外,无影灯还须能长时间地持续发光,而不散发出过量的热。

目前,在大功率LED的封装、恒流驱动、散热以及照度控制等技术问题已成功解决,可实现多级调控,调光灵活、方便。

随着发光LED技术的不断发展,LED无影灯彻底解决了环形节能灯自身存在的一些先天缺陷,使用成本也比环形节能灯低,减少了每1~2个月就需更换环形灯管的麻烦。

2.6其它应用:例如,一种受儿童欢迎的闪光鞋,走路时会使内置的LED会闪烁发光;利用LED作为电动牙刷的电量指示灯;LED圣诞灯,也因其造型新颖、色彩丰富、不易破碎以及低压使用的安全性,受到人们的欢迎。

在LED产品中,外延片、芯片、显示屏是技术层次最高的核心器件。外延片的制造难度较大,集成电路和半导体材料的制造都需要很高的技术,制造时,电子组件的植入是外延片生产的核心技术;在芯片制造过程中,集成电路的设计和植入是其主要任务,制造技术相对复杂,在内部电路的设计和敷设等环节上,制造技术相对复杂;LED显示屏的制造相对成熟。

3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随着汽车工业与电子工业的不断发展,现代汽车上,电子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今天的汽车已经逐渐步入了电脑控制的时代,据专家预测,未来3~5年内,汽车上装用的电子装置成本将占汽车整体成本的25%以上,汽车将由原来单纯的机械产品向高级的机电一体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成为所谓的电子智能汽车。

3.1现代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现状

3.1.1电子技术在发动机上的应用

(1)电子点火装置:由微机、传感器及接口、执行机构等几个部分组成,该装置可根据传感器送来的发动机的各种参数进行运算、判断,然后进行点火时刻的调节,这样可以节约燃料,减少空气污染。此外,新型发动机电子控制装置还有自适应控制、智能控制及自诊断操作等。

(2)电子控制喷油装置:在现代汽车上,机械式或机电混合式燃油喷射系统已趋于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性能优越的电控燃油喷射装置。电控燃油喷射装置将发动机最佳工况时的供油控制规律编成程序,存在微机存储器中,当发动机工作时,根据各传感器测得的各项参数,按预先编好的运算程序进行运算,然后与内存中最佳工况时的参数进行比较和判断,以调整供油量,自动保证发动机始终工作在最佳状态。

此外,发动机上的废气再循环、怠速控制、电动油泵、系统自我诊断功能等,都或多或少地被应用。

一般情况下,发动机电子控制装置能节能15%以上,而更明显的效果则是体现在环境保护方面。

3.1.2电子技术在底盘上的应用

(1)电控自动变速器(ECAT):ECAT可以根据发动机的载荷、车速、制动器工作状态及驾驶员控制等的各种参数,经计算机计算、判断后,自动改变变速杆的位置,从而实现变速器换挡的最佳控制。

传动系统的电子控制装置,能够自动适应瞬时工况变化,保持发动机以尽可能低的转速工作。

电子气动换挡装置是利用电子装置取代机械换挡杆及其与变速机构间的连接,并通过电磁阀气动伺服阀汽缸来执行。它不仅能明显地简化汽车操纵,而且能实现最佳的行驶动力性和安全性。

(2)电子转向助力系统:电子转向助力系统是用一部直流电机代替传统的液压助力缸,用蓄电池和电动机提供动力,这种微机控制的转向助力系统部件少、体积小、重量轻,最优化的转向作用力、转向回正特性,增加了汽车低速时的机动性以及调整行驶时的稳定性。

另外,在防抱死制动系统、常速巡行自动控制系统)、适时调节的自适应悬挂系统等,都用了自动控制系统,进行自动检测、控制和调整。

随着汽车生产厂家对汽车安全性的高度重视,安全气囊、行驶动力学调节、防撞、安全带控制、照相控制等方面都大量采用了电子新技术。

3.1.3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但当前技术尚不成熟。

3.2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当前,汽车电子技术正向着超微型磁体、超高效电机和微型集成电路方向发展,并为汽车的集中控制提供了基础。汽车电子技术必将成就汽车工业的未来,未来汽车电子技术将在以下几方面进行突破:

3.2.1传感器技术: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新型、高精度、高可靠性、低成本的传感器应用将成为趋势。未来的智能化集成传感器,不仅要能提供用于检测、放大和处理的信号;还要求它能自动进行时漂、温漂和非线性的校正;具有高的抗电磁干扰的能力;并且具有结构紧凑、安装方便的优点。

3.2.2汽车车载电子网络:随着电控器件在汽车上的不断应用,车载电子设备间的数据传输变得越来越重要。以分布式控制系统为基础的汽车车载电子网络将得到应用。

(1)车载电子网络中的核心是微处理器:车载电子网络不仅要求微处理器能够精确地检测出待测量,而且还要有运算、判断、预测和引导等功能。例如,可监视汽车各大部件的工况,可对蓄电池电压、车胎气压、车速等进行检测,并能进行高低限量报警等。

(2)车载电子网络需要新型的数据传输系统:车载电子网络要有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信息交换与控制系统,车用计算机的容量要求更大,计算速度要求更高。光导纤维可作为该传输网络的传输介质,并能解决网络的磁干扰问题。

(3)车载电子网络需要相应的系统软件:汽车上的车载电子网络所需软件总数及其功能都将大大提高,才能使计算机完成越来越复杂的任务。

在该系统中,各从处理器独立运行,控制改善着汽车某一方面的性能。同时各处理器在主计算机的控制下又协同工作,共同完成汽车的车况控制及显示。

3.2.3智能汽车及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将成为可能:汽车智能化相关技术问题中的主要技术——“自动驾驶仪”的构想,必将依赖于电子技术的发展来实现。智能交通系统的开发,将与电子、卫星定位等多个交叉学科相结合。智能汽车装有卫星导航系统,根据驾驶员提供的目标资料,从定位卫星获取沿途天气、车流量等情况,自动筛选出最佳行车路线。未来某一天,路上行驶的会是由计算机控制的智能汽车。

现代机电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现代;艺术设计;实践

所谓设计是在人的审美思维影响下对设计对象的一种艺术化呈现,它首先是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它所给人带来的视觉效果能够有效的触动受众的审美感觉,总体来说它是一个创造美的过程。

一、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

艺术设计是艺术、科学和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伴随着现代工业生产而出现的,最早的英国工业革命由于人们的工业制造能力大大提升,工业产品的外形与艺术设计之间有了融合的前提条件。一件工业产品,尤其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品首先需要实用功能的支撑,这是一件产品的根本属性。因此在最初的工业制造中,实用功能被成为生产和制造的重点。但是随着大批量生产以及竞争程度的日渐加剧,产品之间的差异化逐渐缩小,再加之,产品的丰富给了消费者审美上的疲劳。因此,如何在实用功能之外突出自己的特色就成为制造商们首先考虑的事情。因此,艺术设计成为工业品华丽的外衣。从艺术设计本身来看,它是自从人类制造工具的那一刻起便产生的。人们制造一件物品的时候不仅对他的实用功能有所诉求,而且还注重它的审美视觉效果,这就是最初的艺术设计。但是由于生产力状况落后的原因,实用功能的往往在古代社会占据主要位置。在现代工业条件下,人们对产品的需求不断升级,由以往的注重实际功能,到现在的实用和审美并重的发展趋势给工业生产和艺术设计注入了新动力。艺术首次正式的走出神圣殿堂,与工业时代的生产制造媾和,同时这也是艺术设计丰富自身,自我发展的需求。因此现代艺术设计是兼具了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在内的双重功能定位。

二、艺术设计的本质特征

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具有集成性和跨学科性。它首先具有艺术的继承性,艺术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接近大众审美,不断满足大多数人审美需求的一个过程,所有深奥晦涩的艺术形象和理论最终都将成为大众审美中的普通事物,现在我们看似正常普通的审美元素也许在很久以前是难以被古人理解的,例如比基尼。也许现在我们看似难以理解的审美艺术设计在未来会成为最为普通的艺术设计。这就是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这说明了艺术与设计的结合是自身规律的体现,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工业革命的驱动下,艺术设计从纯艺术领域脱离出来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打破了艺术与现实社会的隔阂,这是工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从艺术发展来看,这也是一种必然现象。工业生产不但应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同时还应当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而且精神需求在人的需求层次中变得更加重要,这为我们在新的生产和发展条件下已经成为影响和提升工业生产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因素,甚至已经成为影响工业企业竞争力和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个重要战略。

三、艺术设计实践的重要性

艺术设计实践是创造艺术价值的过程,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它是以设计对象的实用价值为基础,将独特的精神内涵与审美价值注入设计对象。使人们在使用一件产品的时候还能满足审美需求。

1.艺术设计应体现功能性原则。功能性就是指的设计对象的实用功能,这是艺术设计实践的最本质属性,在尤其是现代设计中,工业产能过剩已经成为工业生产发展的瓶颈,突破这种瓶颈的一个基本方向就是赋予工业产品更大的附加价值,就是将产品艺术化,人们在使用这些功能的同时还能欣赏艺术,达到精神愉悦。但是,产品的实用功能仍然是第一位的,它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实际需要,也是帮助人们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工具。因此,脱离了实用功能的艺术设计是没有生命的,单纯的艺术品只能摆放在高高的殿堂之上,难以深入大众的生活。因此艺术设计实践中首先应当注重基本功能的体现。

2.艺术设计应体现内涵及情感传达。艺术设计这门交叉学科之所以产生还是因为自身的艺术本质,它所蕴含的审美内涵美是艺术设计的精神属性,毕竟工业生产也是在遭遇瓶颈的情况下求助于艺术设计的,如果艺术设计无法满足工业生产对精神内涵和审美属性的诉求,那这门学科也不会得到发展,即使发展起来也不会持续很久。因此艺术设计在实践当中还有要保留自己的特色的,那就是对审美的执着追求,在设计过程中应当时刻注重审美属性对于审美特质的基本诉求。艺术化的呈现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是艺术设计在充分具备实用功能的同时,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内涵。实用之美,固然也是人的需求,但是从需求层次划分上看,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和实用需求之后,便逐步探询艺术作品的内涵美。内涵美是艺术设计更高层次的美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更深刻的领悟,它是设计者和受众的心灵情感交流,这种交流的愉悦感是其他事物难以取代的。

3.艺术设计表现形式应体现多样性。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是决定设计水平和效果的一个方面。以往的工业生产和艺术设计的结合比较单一,仅仅是在外形和色彩的基本调整,但是这种设计和结合无法满足人们对设计和艺术的基本需求。人们对于审美事物的接受有一个疲劳阶段。当审美疲劳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需要我们在这样的背景下继续探寻艺术内涵新的呈现方式。这就需要艺术表现形式上的创新和内涵上的提升。而且这些床戏和提升过程也必将成为影响工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艺术设计的内容是指设计作品所蕴涵的思想文化价值,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是人们用具体模式表现抽象内容的过程,这个具体的形式是可以与外物融合的,如工业产品,但是其艺术内涵式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艺术设计就是在保持内涵宗旨独立性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表现形式。

参考文献:

[1]郑旭东.“三大构成”课程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改革研究与实践[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6(03).

[2]靳鸽.河南创意产业背景下的数字艺术设计教学思考[J].中州大学学报,2016(03).

现代机电技术范文第5篇

现代电力技术无非就是利用各个电网之间的关联,从而实现调度运行的方便可靠,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电力系统的内部功能也变得越来越繁琐,这就要求相关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技术水平,从而完善调度运行应用的现代电力技术,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1电力技术在调度运行中的影响

1.1电力技术概念

一般来说,电力技术就是通过系统或电力器件的变换,从而达到控制电能的作用,将电网电能有效的传输给各家各户以及各个生产单位的一种现代化技术。

1.2电力技术运行的应用

(1)电网运行的关键所在是优良的电力技术,电力调度也只有应用电力技术才能够更好的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有戏;(2)电网的调度通过将输电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从而确保输电过程中的意外情况发生,将发生的意外安全事故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可以说,电网的运行的顺利有效将直接干系企业的经济效益;(3)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新型电力技术被开发出来,并且应用于电网调度中,提高调度的工作效率,并且对运行电网进行分析、监控以及信息采集,处理好电网数据工作,及时有效的检测出网点的错误,并且针对性的进行修复,同时也增加了电网的负荷,优化电能配置,确保电网顺利顺电,综合来说,电力技术对于调度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促进电网稳定运行。

2电力技术在电网运行中的应用

2.1AEMS的概念

AEMS通常建立在WAMS上,并且包括动态测量系统、中央处理系统以及通信系统组成。AEMS能够将发电机电势和母线电压的空间矢量以及正序矢量进行同步定时,从而实现对整个电网调度的动态评估,并且检测电网输电过程以及电机运行过程中发生的震荡现象。

2.2建立AEMS的意义

随着我国的电力需求越来越大,对应的电网改革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这就使得电力协调工作难以进行,而且电力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性也会相应降低,针对此种现象,可以通过应用AEMS技术对其进行改造,从而提高整改电网调度的安全稳定性。

2.3电能传输

(1)高压直流。高压直流输电,不仅能够保证电网系统的稳定性,还能够确保电力疏导两端技术的稳定性,是一种优良的电力技术。其主要优点是能够克服长距离输电不稳定现象,在运行过程中,直流电的两端不必同步系统运行,所以可以在多个不同频率的电网中,开始链接工作,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这种电力技术的发展潜能非常大;(2)不间断电源。作为紧急的供电系统的不间断电源,不仅是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基本保障,还能够确保其安全有效的运行,同时,不间断电源广泛应用于不断电场合以及计算机通信系统中,具有较高的性价比;(3)柔性交流输电。通过对现行的电力技术进行灵活有效的柔性控制,并且通过协调控制对工作进行优化,从而加强对电力的疏导能力以及可控性,目前的柔性交流输电控制系统多种多样,但是根据其安装位置大致分为三类:输电型、发电型以及供电型。此三种控制系统都能够通过控制变量,从而实现交流电电网的安全运行,目前已被广泛使用。

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3.1概念

当前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仍处于试用阶段,是新兴起的电力技术,主要通过计算机手段,实现信息共享,并且完成电网中电度采集、故障录波、重合闸以及四遥工作,从而实现保护电力,具有多功能的综合系统。

3.2特点

当前分层分布式综合自动化系统在电网调度中广泛应用,作为新型的设计系统,通过面向间隔从而取代面向功能的传统设计。其主要是将变电站系统与数据采集装置相连通,从而通过网络实现信息的共享,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灵活性以及实用性,极大的促进性电网调度的自动化,方便电网运行的管理。

3.3要求

伴随着电力系统日益完善,县级等小电网设施将面临着较为严峻的考验,由于此类电网设施的系统较为落后,而且调度方面仍存在纰漏,于是,应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将极大的改变这种问题的困境,从而顺利进行调度工作。

4雷电定位技术的应用

4.1概念

在电力输送时,往往容易受到阴雨天气的影响,从而对电网造成破坏,而且造成的大面积停电也会造成人民群众的生活困难以及财产经济损失,于是,通过采用雷电定位技术,将会很好的解决此类问题,从而提高抢修施工的效率。

4.2作用

在因雷电造成的电路跳闸时,雷电定位技术能够准确及时的找到事发地点,避免因发生事故后有多个故障点,发生遗漏问题,并且为抢修施工提供了充足的时间,确保人们群众能够尽快用电。

5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