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农业发展分析

现代农业发展分析

现代农业发展分析

现代农业发展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经验启示

二战以来,发达国家在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上,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在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以美国、日本、西欧等国家地区为代表,这些成功的发展模式在劳动生产率、农作物商品率等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为其他国家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揭示了一般发展规律。

一、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

(一)美国模式

美国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作为世界上拥有耕地面积最多的国家,丰富的土地资源为美国农业大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地广人稀也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了必然要求,完善化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也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支持,高科技的投入也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大规模地机械化投入是美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方式,这是一种典型的“劳动节约型”农业现代化实现模式。

1.家庭农场规模化经营

自1862年《宅地法》的颁布实施以来,家庭农场制度已成为美国最基本的农业生产制度。近年,家庭农场占美国农场的比例更是高达89%,拥有全国83%的耕地面积,85%的谷物产量和80%的农场销售额,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经济效益的提高及专业化的推进。家庭农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自我积累,自负盈亏,实行科学管理,所生产产品几乎都是商品,生产呈现专业化趋势,生产种类都不多。美国家庭农场的经营方式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一方面得益于美国政府实行的家庭农场保护政策,另一方面得益于家庭农场可以不受土地权属、土地使用面积的限制,实行规模化经营朝专业化方向发展。

2.区域化分工与专业化生产并举

美国农业的高效率、高效益、高产出与农业区域化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发展方式是密不可分的。目前,美国已经有许多独具特色的产业带,如南部棉花带、中部玉米带、西部小麦带和东北部多种经营带等,形成了特色十分鲜明的区域化和高度专业化的农业生产布局。美国特色鲜明的农业布局是由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市场条件和技术水平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自然资源条件和气候状况是发展农业的基础条件,美国幅员辽阔,每个州都会根据自身的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市场状况相应地选择少数几种作物进行生产;其次,美国农业的市场化程度很高,几乎所有农产品都是商品在市场上进行流通交换,受高额利润和强大市场竞争压力的双重驱使,农场主必须选择对农场选择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再次,农业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农产品品种的改良,扩宽了农作物的种植和畜牧业的养殖范围,促进了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手段的更新及进步,大大加快了美国农业特色鲜明的专业化生产布局的形成。

(二)日本模式

日本是一个国土面积狭小的农业强国,是世界农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40年代末,日本实行农业政策改革,铲除了农村封建主义经济关系,建立并巩固了自耕农制度。在农户小规模经营的基础上,走上了符合国情的机械化道路。日本农业以精细化耕作为重点,通过加大人力资源投入,大力推广小型农机机械化作业来提高土地亩产量,增加农业附加值,通过不断提高资本的集约化程度,逐步走上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我们将这一农业模式称为“劳动密集型”农业。

1.小规模家庭经营

土地资源匮乏,劳动力资源丰富等因素致使小规模家庭经营成为日本最主要的农业经营方式。这种农业经营方式十分重视集约化生产和机械化耕作。日本农业资本的集约化水平很高,具体表现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齐全;劳动生产率高;农产品质量好;农业生产朝专业化方向发展。土地零散的现状,使小型拖拉机被广泛地运用于农业生产。符合国情的机械化发展道路,使日本土地得到良好的开发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同时,日本的农户以农业为主,兼业经营也十分普遍。

2.农协促进农产品的流通

日本农协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在日本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主体作用,为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提供了一条龙服务。日本农协经营的项目包括信贷项目、经济项目、保险项目和其他项目。信贷项目包括农协储蓄和农协贷款,基层农协主要负责吸纳成员的储蓄,农林中央金库负责运营这部分资金。农协把农村资金吸收至城市,再把城市和海外的利率差额返回给农村。经济项目主要指农产品的销售,农户利用农协来销售农产品的综合利用比例能达到50%-60%左右,主要采用委托销售的方式实行系统内统一销售。

3.“一村一品”特色化运动

“一村一品”运动是指每个村子的居民充分利用本村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生产符合本村资源特色的一种或少数几种农产品,并以一个优势品种为核心,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拳头产品”进入市场。“一村一品”运动由日本大分县前知事平松守彦于1979年率先倡导,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已成为日本农业产业化的成功模式。目前,大分县已培育出独具特色的农产品336种,部分产品已享誉全国甚至世界闻名,如麦烧酒、香菇、加宝斯酸橘等。目前,日本各县在“一村一品”运动的基础上又推出地方认证,凡是符合质量标准和环保标准的产品都可以贴上本地的认证标签,这样在增加销量的同时又实现地方宣传。

(三)西欧模式

作为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典范,英、法、荷等西欧国家既不像美国那样疆土辽阔但劳动力资源短缺,也不像日本那样人口稠密但耕地资源短缺。西欧各国人口数量和耕地面积都较为适中,在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采取生物技术和机械化并重的农业政策,促进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的共同提高,我们称这一模式为“劳动适中型”特色农业发展模式。本文以法国为例来介绍这一模式。法国农业发展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其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更与其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密不可分。

1.中小农场集约化经营与专业化生产

中小农场是法国最主要的农业经营方式,这种经营方式的形成,一方面与法国的人口规模、土地现状是相适应的;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政府积极的政策主导,国家支持中小农场特别是中等规模农场的发展。连接成片的农场有利于实现机械化作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大大促进了法国农业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也为法国农业集约化经营和专业化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法国农业的专业化体现在区域专业化、农场专业化和作业专业化三方面。区域专业化是指各区根据各自的自然条件和农业资源,把不同的农作物、禽畜集中到最适宜的地区构建专业化的商品生产基地。农场专业化是指只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农产品的专业化生产方式。作业专业化是指耕种、收割、储藏、运输、销售等工作不再由农场全部完成,而是承包给外面的企业来承担,农场由过去的自给性生产作业转变为商品化、专业化生产作业。

2.农业-食品产业化经营

在农业产业体系中,食品产业集农产品生产、运输、加工、包装、销售等农、工、商业于一体,使这些相关环节层层衔接形成紧密的农业产业体系,实现了农产品增值,为国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法国的食品产业部分经营活动分类可分为食品生产部门、食品加工部门和食品营销部门。法国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农牧结合,形成畜牧业、种植业、林业、渔业等多种经营的生产格局。在法国农业产业化生产过程中,农业的主要作用是生产优质的农产品作为原料提供给食品加工部门,由食品加工部门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再由法国完善的食品营销部门流转至消费者手中。农业食品化极大地延伸了农业的产业链,实现了农产品增值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对前文三个发达国家的实例分析可知,尽管各国发展特色农业的国情不同,“特色之处”也各不相同,但不难发现,发达国家其特色农业的发展路径依旧有章可循,很多实践与经验都值得正走向现代特色农业发展道路的国家学习和借鉴。从前文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国家从国情入手,确立本国农业的发展战略、建立产业化农业发展体系等。

(一)根据基本国情确定特色农业发展思路

各国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各不相同,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所走的道路也不同,但基本出发点都是基于本国国情。如,美国在地广人稀、农业劳动力资源缺乏的条件下,以家庭农场为最基本的生产单位,确立了发展大型机械、节约使用劳动力为核心的发展思路,实施农业专业化生产和区域化分工,完成农业现代化进程。日本虽然是一个人多地少、自然资源十分匮乏的小国,但其采取精细化耕作,以小规模家庭经营和兼业经营为主要生产方式,确立了节约土地、大力发展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延长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战略,尤其是其因地制宜的“一村一品运动”独具特色,引发各国纷纷效仿。法国的人口规模和土地规模相适宜,其采取机械化和化学化同行,物力和智力并重,中小农场集约化经营和专业化生产促进了法国农业食品化发展,也使得法国农产品出口创汇能力十分可观。我国农村生物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农民勤劳朴实,有悠久的农业历史和传统的持续发展的耕作栽培和经营经验,农业向农业现代生产的广度和深度开发潜力都很大,中国应抓住发达国家把劳动密集型和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机遇,基于国情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积极引进技术经验,加强农业对外经济技术贸易往来,促进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

(二)建立完善的农业发展体系

明确土地产权归属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前提。美、日、法等发达国家在二战前后,土地零散农村存在大量小土地经营者,为了适应农业机械化、专业化发展要求,发达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使土地集中实现农场规模经营。如法国出台《土地法》通过规定土地继承权的方式鼓励土地集中经营,此外还通过购买零散土地连接成片的方式扩大农场经营规模。发达国家土地集中化和经营规模化对我国特色农业实现产业化经营很具有启迪意义。当然,农业产业化经营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干预,国家政策支持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保障。如前文所述,各农业大国采取的农业支持政策包括资金支持、农产品出口支持、农协支持等。各国政府都对农业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优惠政策,来减轻农民的负担,降低其生产风险,如美国的信贷支持允许农户用多余的农产品作抵押,农产品信贷公司则通过无追索权方式提供贷款来解决过剩农产品的销售问题。我国特色农业发展还存在国家政策支持力度明显不足的问题,如这一方面农业保险价格过高、索赔困难、农民保险意识不强等,另一方面我国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不足,信贷对农业生产的贡献弱等政策支持方面。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保证是建立公平、开放、有序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实现农产品和市场的顺利对接,发达国家的共同经验表明建立并完善自我调节的市场体系才能使农协、农户、农业企业在市场博弈中实现自身利益。我国要建立并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必须集中土地、明确产权并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日】速水佑次郎,【美】费农•拉坦.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詹兆雄.日本农业现代化特点及其成因初探[J].上海农业经济,2002年第7期

[3]王国敏.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现模式研究[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

[4]蒋和平,辛岭.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机制与模式[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5]蒋和平.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应走什么道路[J].经济学家,2009第10期.

[6]包宗顺.国外农业现代化借鉴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年第5期.

现代农业发展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技术;特点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基础,农业不但为人们提供衣食住行的原料,还为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奠定基础,而生态农业则是现代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重要保障。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生产口号层出不穷,而生态文明道路、节约型社会以及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流,同样,这些理念也深深影响着农业的发展,成为当代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自生态农业概念出现以来,其对社会发展经济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而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近年来政府开始积极投入到生态农业的发展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化道路。我国对生态农业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时至今日取得了诸多成就。而随着全球经济融合程度的加深,农业发展也开始进入到新的阶段。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如何实现传统农业到生态农业的转型,如何进一步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是目前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 生态农业概述

1.1 概念

以生态经济学、生态学原理为基础,通过系统工程技术的应用,有机融合现代和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并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和社会资源,因地制宜的组织农业生产即生态农业生态农业。这是新型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不但继承了传统农业生产的优势,还兼具现代农业生产的便捷高效特征。

1.2 特点

生态农业的基本特征是保证农业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前提条件,把生物工程技术作为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

1.3 必要性

虽然我国地大物博,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相对较少,淡水资源分布也相对不均,加之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化发展的影响,我国无法依照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方式进行发展,因此继中国特色化经济道路之后又提出了中国特色化农业发展道路,这种现代化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更加符合我国国情。另外,生态农业所生产的农产品符合绿色食品要求,得到国际认证,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我国农产品出口。并且生态农业的理念和生产模式都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因此成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 生态农业技术概述

2.1 技术特征

对农业生产环节进行预先设计,提出合理的生态工程,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调节生态环境,并实现环境保护。除此之外,生态农业具有高节能性、节水性,注重生态效益,提供了直接性的生产收益。最后由于结合了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和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因而实现了人力、科技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推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2.2 技术内容

我国生态农业强调发展生态技术,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取其精华构成具有系统综合性特征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我国生态农业技术包括:生物共生互惠及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和营养生态位技术;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农业资源保护与农业生产自净增值技术;水土流失与小流域综合治理、利用、开发等技术;物质与能量良性循环与再生技术;立体种植与庭院相结合的综合利用开发技术;资源多层分级与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开发的生态工程技术;农村能源互补型综合建设;能源副产品循环再利用技术和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生态农业综合评价技术。

2.3 技术应用原则

尽管生态农业模式多种多样,结构有繁有简,但是均遵守以下各项基本原则:地域性、层次性、战略性、高效性、多样性、持续性、整体与协调性等,以达到资源合理利用,产品数量稳定增长,产品高质量,经济上高效益和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3 具体技术分析

3.1 立体种养技术

相对于传统单一的农业生产活动和农业养殖活动而言,生态农业更加注重立体农业生产,将若干单一的平面农业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成为立体农业。通过在单位面积中,不同区域、海拔内,利用区域环境差异、植物特性等,有效分析温度、光照、水分含量、气体成分、土壤肥沃程度等条件,合理投资,运用现代科技建立体系性的农业生产。折中立体种养技术的特征在于能够有效利用生物种群之间相辅相成的特性,通过最佳的种群结合,充分发挥生物相生相合的作用,而不是依赖于人为的催发、抑制。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生态循环,和生物产品的高效利用,最大限度的发挥自然资源,通过这种最贴近生物原始生态的方式获取经济效益。这种农业生产技术有利于土壤非礼的保持,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

3.2 生态农业接口技术

生态农业接口技术是指不同产业或不同组分之间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的连接技术。它主要包含:饲料接口技术、贮藏工程技术、肥料接口技术和加工工程技术。

3.3 综合利用水肥资源

水资源缺乏是我国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节约用水一直是生产生活中提倡的重要口号。现代农业发展中,如何建立节水农业降低农业生产灌溉用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是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节约型农业的重要手段。通过综合利用水肥资源,利用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提高农业用水产出效益,结合化学节水、管理节水以及生物节水等手段,全方位提高生态农业用水效率。

3.4 庭院生态农业技术

庭院生态农业是庭院经济与生态农业结合的产物,是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在农村充分利用庭院的设施、资源和劳动力等优势,运用先进的环保技术,从事适宜的养殖、种植、农产品加工等生产经营。该技术包括庭院环境建设和资源开发利用,这样可以改善小范围内的人类生活环境,如净化空气、美化生活、陶冶情操、防止噪声等功能。

3.5 能源的综合开发

农村自然资源丰富,但是生产资源相对短缺,并且既有资源的利用率也相对较低,这些都极大的阻碍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基于这一点,在提倡能源节约的同时,还应当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利用农业生产活动以及农产品的副产品开发新型清洁能源,例如利用动物粪便、作物秸秆生产沼气、太阳能发电、生物发电、风力发电等。这种能源的转换是新型生态农业遵循的基本原则。政府应当加大这方面的投入,重视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并因地制宜的选择清洁能源生产方式,加快清洁农业、新型能源工程的建设,推进现代化的生态农业发展。

4 结束语

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是综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而生态农业作为符合我国发展、国情的农业发展模式虽然在不断的改进中得以完善,逐步成为现代农业发展新趋势。但是实际的生产中仍旧存在很多需要予以改进的地方。因此农业生产中应当不断总结实际经验,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实践中改进技术,令产业化动力推进农业生产生态化改造。不断寻求传统农业生产和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建立友好型农业、绿色农业。

参考文献

[1]黄海滨.农村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636-3653.

现代农业发展分析范文第3篇

(浙江海洋学院,浙江 舟山 316022)

摘 要: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介绍农业信息化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应用,分析了连云港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结果.针对连云港市农业信息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连云港市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对策和建议,以农业信息化带动连云港市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现状;应用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7-0061-02

在现代信息社会,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农民的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农业信息网络已经渗透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当中,农业信息化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在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业信息化是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农业信息化的高度重视,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快农业产业调整.从2004年到2015年,连续12个“中央1号文件”对农业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清晰,其中2005年的中央1号文件是我国首次提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文件,文件强调了“加强农业信息化的建设”的重要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我们要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四化”同步协调发展.因此,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积极推进信息化和农业的深度融和,以信息化促进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

1 连云港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1.1 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状况

近年来,连云港市农业信息化工作主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大力支持建设信息平台,扩宽信息网络、发展信息服务体系,初步完成了信息技术、网络信息服务以及农业生产的有机融合,促进了连云港市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连云港市城乡电话用户为510.77万户,比上年增长4.9%,其中移动电话用户为413.17万户,同比增长7.8%.年末互联网用户数量为301.96万户,比去年增长18%.城乡住户调查显示,全市每百户家庭的电话(包括移动电话)拥有量为2086部,每百户家庭的计算机拥有量为604台,农村每百户家庭电视机拥有率达100%,农村网络入村率达95.8%,全市行政村光缆通达率100%,自然村光缆通达率为90%.

1.2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1.2.1 组织体系逐步健全

目前,连云港市的乡镇农村信息服务站的建设已完成,建立了市农委信息服务中心,区县委信息中心或业务部门,乡镇农业信息服务中心,村级农业信息服务点等四级农业信息服务网站.各县级农业部门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农业信息服务机构以及配备了专兼职的工作人员.当前,全市专兼职有农业信息员630人,农村信息员3260人.全市“五有”乡镇已全面覆盖,根据“六有”(一个专门的服务机构,有热线电话,还有农业网站与网络设备,服务体系,有信息栏)标准,各县区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加强了农村信息服务站的建设,农业信息化组织体系已基本完成.

1.2.2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逐渐建立

1.2.2.1 农业信息门户网站.农业信息门户网站是我市农业部门开展农业信息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市县委农业信息,宣传农业技术的重要措施,指导农业工作、交流经验的平台,是广大农民查询数据,获取农业信息状况,反映农业问题的平台.全市相关农业部门建立了连云港农业信息网,连云港三农网以及东海县农业信息网等农业网站,共有13个政府农业网站,同时做到了经常维修的工作.各级农业网站根据各自特点建立了不同层次的栏目和内容,及时有关农业经济发展的新策略、新方法和病虫情况、价格信息以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态等消息在各级的农业信息网.

1.2.2.2 农业热线和短信服务平台.农业热线和短信服务与其他农业信息化服务手段相比较,具有方便、快捷,覆盖范围广等特点,能够在第一时间指导农业的生产和生活.市县委相关农业部门推出了“农信通”业务,“12316”热线电话和短信业务等,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现代农业技术、农业政策、农产品的市场流通情况和天气预警等信息服务,有效地解决了信息进村入户的问题.目前,各市县区的农业市场主体用户的信息的采集率达到95%以上,并且每年每个用户收到的短信都在50次以上,每次平均发送的用户在1000名以上,农业信息服务覆盖面显着增加.

2 连云港市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政府的投资力度小

近年来,尽管政府越来越重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省级和市级政府都拿出了建设农业信息体系的专项资金,但是投资的额度比较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虽然市县农业信息网络已开始全面运行,但是缺乏专业性的人才,甚至一些工作人员是兼职的.

2.2 农业信息化体系不健全以及信息服务水平低

连云港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了农业信息的收集和的格局,但在农业信息的分析、处理、加工和利用,农业信息渠道的开通以及农业信息市场的培育等方面发展较慢.农业信息服务也仅限于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指导,一般性信息繁多,复杂,信息的前瞻性和信息的预测性比重小,缺乏权威性和可用性的农业信息,特别是在长期的市场预测分析以及结合当地情况开发和利用的信息资源也十分稀缺.

2.3 农民文化水平低,缺乏专业的信息网络人才

目前,连云港市农村农民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员大多数是年龄比较大的农民,年轻人员基本上都已外出打工,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因此农业人员的学历普遍中等偏下,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低,接受新事物比较慢.因此,农业信息员多数是乡镇村干部和企业技术人员,并不算专职建设农业信息化,甚至部分信息员名不其实,只是个虚头而已,并没有长期关注农民对农业的需求.政府对农业信息网络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资金少,培训体制的不完善,农业信息网络人才的紧缺,导致了农业信息资源利用不理想,农村信息化速度发展缓慢.

3 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政府部门在农业信息化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必须依靠政府发挥其主导地位,加大对财政资金的投入,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农业信息服务本实质上是公益的,其系统复杂,建设时间长,受益范围广,而且与其他农业项目相比,农业信息化具有起步晚,基础薄弱,覆盖范围广,受益群众多等特点.如果仅靠市场来建设和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就必须依靠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制定优惠的融资政策,对农业企业采取支持政策等,从而加大对农业信息化的投资,为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有力资金的保证.

3.2 积极推广农业信息化的应用,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积极组织申报的可视化农业,区域数据中心及其他拟建项目.根据智慧农业的发展模式,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在农业生产和管理领域的应用.通过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整合,引导和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与此同时,与初级农业生产经营者加强联系与合作,充分发挥农业大户,经纪人以及农业合作社等在信息方面的应用,开展服务以及其他方面的指导和带动作用,发展和扩大信息服务网站,及时发现基层信息服务的新趋势,新方法,推广新模式,新经验.探索“农业龙头企业+专家系统+农户”,“农业技术推广站+专家系统”,“农民专业技术协会+专家系统”,“种养殖大户+专家系统”等多种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模式,开拓渠道,提高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的能力.

3.3 加强农业信息网络人才的培养,完善农业信息化服务队伍

农业信息化是一项高科技产业,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都需要信息化人才来完成,所以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必须有专业的网络信息技术人员,在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人才的培养.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资金的投入,针对农民开展科普知识,现代农业生产,信息技术,计算机使用等方面的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的科学素质和劳动技能.培训专业信息技术人才,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强化理论和实践培训是发展农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 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促进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农业信息化过程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加强农业信息化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三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加快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是发展连云港市农业现代化的理论基础,是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李杨.论农业信息化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3(14):246.

(2)黄水清.江苏农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3.

(3)杨宝祝.以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产业化[J].中国农村科技,2012(3):35-50.

(4)张国林,周晓涛.农业信息化在江苏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信息界,2012(2):24-37.

(5)唐于银,张晓青,魏国平.农业信息化与现代农业科技推广[J].江苏农业科学,2011(1):455-460.

现代农业发展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现代农业;经济瓶颈;农业保险;政策性金融;农业信贷

    现代农业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标志,已引起全党、全社会的重视。1978~2003年,中央下发的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文件共计56个。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召开了5次农村工作会议,连续4年下发关于“三农”工作的“1号文件”。目前,国家从财政方面加强了对现代农业的建设,但金融方面对现代农业支撑的力度不够。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业,也应成为现代农业的中流砥柱。

    一、瓶颈之一:在金融上提供政策性支持

    对于现代农业刚刚起步的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企业往往科技含量低,规模较小,经济效益不高。与商业银行的其他客户相比,竞争力明显不足。目前的金融机构为了自身的经营效益和改善财务状况,提供的是商业性服务。农业贷款利率与商业银行对其他行业同期同档次利率相同,没有资金优惠。贷款方式以抵押担保为主,客户以优质高效为主,谈不上对农业的政策扶持。农民办贷程序复杂、环节多、时间长。这种贷款管理体制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经营步伐,尤其是季节性农业企业往往滞后,农业企业获得贷款的门槛较高。农、林、牧、副、渔必须是地市级人民政府以上认定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才能获贷,这不利于新兴农业产业的发展与崛起。另外,小型农产业管理不完备,财务制度不规范,记录的财务信息失真,这样政策性银行难以获得对称的信息而对个体私人企业或小企业惜贷。

    面对西部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种种的问题,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方针政策,明确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职能是关键。首先,中央银行、银监会等国家有关部门应明确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和特殊性,加大对农发行的改革力度。农业政策性业务由农发行经营管理,不再经营过多的商业性业务。对农业发展银行经营政策性业务形成的风险和经营亏损,国家要给予补贴。其次,农发行应发挥政策性银行的政策优势,构建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信贷管理体制,如重点支持农业服务建设,在政策、资金上有别于其他商业银行的优惠和更加灵活的管理体制。再次,整合现行的管理办法,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实行授信管理和授权管理。最后,因为人最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所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根本,精简不适应业务发展需要的人员,新增精通现代银行管理知识和熟练运用现代科技的青年人才,他们更懂得行、企之间的信息沟通。

    二、瓶颈之二:农业贷款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正向效应

    农业贷款投入对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持续的正向作用,加强农业贷款投入具有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潜力,对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长远意义。但目前西部农业贷款对经济增长支持作用小,其根源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首先,农村信用环境差,自然灾害多且不易分散,特别是新疆地区,以2004年为例,农业损失约占整个灾害损失的75%。农业生产的边际生产率低,造成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不足城镇人均的三分之一。能做抵押的标的资产甚少,且处置也非常困难,更谈不上担保机制和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设。其次,农村金融机构本身的经营效率不高,主要表现为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风险管理经验不足,不能有效地降低资金运作成本和弱化风险。内部机制缺乏伸缩性,不能随农村市场的发展改革自己的经营策略。缺乏融资方式创新和提供新的金融产品。再次,政府没有发挥自己的职能,提供补偿激励机制以增强对现代农业贷款的投入。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它的投资收益往往低于非农产业,这样政府提供利益补偿的机制势在必行。最后,西部地区农业的产业化进程尚处于始发阶段,农业经营仍未摆脱传统农业的运营模式,除了少量几家龙头企业一枝独秀外,其余都处于起步阶段。

    加大农业贷款对现代农业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中推进农业产业化是主要的突破口。具体地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优化农村信用环境。通过产权制度的创新(例如保险证质押借款)来拓宽抵押物范围。成立一些担保机构或担保基金,专事担保职能,这就需要适合西部地区的担保制度,确立联保以解决农民担保难的问题。在信用体制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尤其在个人征信系统建立中应更彰显其功能。

    2、西部地区金融机构改革势在必行。应以农村信用社改革为主导,农业银行改革为支撑,建立开放的金融体系。农村信用社应该最终改为合作性金融组织,走商业银行的道路。在各种农村金融机构成立之后,农业银行可以完全按照市场运作,放弃支农的功能定位。

    3、财政贴息制度建立是政府职能发挥的典型范例,它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套实施。这不仅排除了由于农村市场机制不完善而造成的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而且也疏通了货币政策在农村的传导机制。此外,政府职能发挥另一方面表现为完善农业信贷法。

    4、应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在这一过程中,政策性金融和财政应发挥主导作用,为理顺农产品销售各个环节,应建立完善的农产品销售市场。

    三、瓶颈之三:农业保险对西部现代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切实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的防灾救灾能力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一环。在我国西部这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防灾抗损是发展现代农业不可忽视的方面,现在西部农业保险存在如下薄弱环节:农险的陪付率高,这是我国农险业务急剧萎缩的主要原因。现在西部开办的农业险种保险金额都比较低,主要是承保各种作物的物化成本。农业保险制度不完善。许多农业灾害被排除在保险责任之外,从而农险的承保率低。农险的险种少,主要集中在种植业,而林果业保险公司几乎没有开办这方面的险种,养殖业保险也没有相应发展起来。农险保费收取与农民的支付能力不相协调,农业保险风险分散机制不完备。

    西部农业保险的发展有赖于全国农业的突破性发展,它不仅是保险业的问题,而且还涉及国家宏观政策的配合。首先,应加快农业保险立法,尽快制订适合我国农业保险特点的《农业保险法》,加快相关配套法规制度的建设,将整个保险活动纳入法制化轨道,保证农业保险有法可依。其次,在政策性农业保险领域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通过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为农业保险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再次,开拓农业保险业务,进行保险产品创新。重点调整农业保险的承保范围和保费收取方式,探索具有西部特色的具有差异性的农险开办模式和收费办法。最后,应培养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因为人才的储备和培养是一个公司持续经营的关键。我国的保险公司要借助外国保险公司、国内农村产业的行业技术力量和有经验的农村技术人

    员,开展农业保险承保与理赔,培养农村保险专业人员。

    四、结束语

    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很多,目前在财政政策如何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方面的着述颇丰,但在金融政策与现代农业的关系上论述甚少,本文只就金融三个主要的方面进行了剖析,此外农民自身的投入也对现代农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季刚.欠发达地区农业金融资源逆向流失分析[J].财政与金融,2007(5).

    2、杨中梁.农村金融应为现代农业服务[J].黑河学刊,2007(11).

    3、白广玉,陈淼.农业金融资源配置及其效率分析[J].农村金融研,2005(10).

现代农业发展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城乡差距;统筹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7;F4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9-0005-03

一、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理论研究

城镇化是指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资金、技术、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不断向城镇集聚,城镇数量、规模不断扩大。而农业现代化是指农业生产工具、生产方式、管理方法的现代化,其基础是农业从业人口素质的提高,结果是农业产品的丰富以及生产效率、效益的普遍提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衡量指标也从单纯的产能指标扩展到质量指标、社会指标、生态指标上,城乡统筹发展的要义也深入到政府的政策之中,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得益彰已成为社会和谐稳定、经济繁荣增长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对于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的理论研究由来已久,主要的理论有“循环积累”理论、“磁场效应”理论、“核心-边缘”理论、二元结构理论和反哺论。循环积累理论认为,城镇化的积累会对地区经济有“波及效应”,资源、技术将向农村扩展,最终实现城乡的融合(缪尔达尔,1957)。“磁场效应”理论认为,城镇发展可以吸引容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加速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速度;同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也会满足城市发展的劳动力需求,加速城镇的建设(芒福德,1961)。刘易斯(1954)的“二元结构”理论在分析了先进城市工业与落后的农村农业并存的原因之后,提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转移是消减二元经济结构的有效方式,即城镇化有利于缩小工、农产业差距,和谐城乡关系。与以上理论不同,“核心-边缘”理论提出另外的看法。该理论认为,城市的发展,工业的集聚将扩大农村与城市的差距,但核心区的发展将通过“涓滴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区域的发展,只是这种带动必须配合一定的政府干预,才能正真促进核心区与边缘区的平衡,即城镇与农村的平衡(赫希曼,1956;弗里德曼,1966)。而反哺论的学者则认为,城市与农村的共生发展中,一般要经历“以农补工”、“各自竞争性发展”以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三个阶段,但第三个阶段的到来,在最初的时候必须依靠政府的财政和政策扶持,并以人力资本的反哺为先,才能依次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谢安,2011)。

基于以上的理论分析可以看到,市场的力量可以将大量的资金、技术、人力资本集中在城市,从而降低工业发展的成本,促进工业的迅速的发展,但工业与城市的发展,对农业及农村的辐射还需要政府的干预以及政策力量的协调。

二、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统筹发展中的问题解析

(一)二元经济结构的阻碍

受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布局的影响,我国很多省份的经济构成主要包括两个重要部分,一是重型工业集中在大中型城市,二是传统农业分布在广大的农村。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的城市工业与较为落后的乡村农业长期并存,典型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使农村与城市之间形成了巨大的鸿沟。

首先,大城市的工业水平无法代表城镇工业化水平,对农业现代化缺乏带动。而大城市工业产品以外销,以及服务外省甚至是外国的情况居多,为本省农业经济提供支持的产品类型较少,所以,大城市的工业与农业之间缺乏产业联动,技术外溢对于传统农业的影响也缺乏应有的转换机制。而相对城镇工业服务的范围,产品的技术,尤其是距离则更贴近农业经济,城镇工业的发展将成为大城市工业技术外溢到农业经济有益的桥梁。但目前,城镇工业化水平、质量还有待提升,还需要科学的城镇化作为其有利的发展平台。

其次,传统农业缺乏自身成长的机制,无法为城镇化提供有效的资源补充。农产品长期以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为主,生产方式粗放,技术以及规模化水平较低,农产品的利润微薄,无法吸引资金和技术甚至人才的进入农业,农业的现代化更是无从谈起。与此同时,传统农业的发展还面临土地、用具、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的上升,工农产品比价的不合理等问题,进一步恶化了农业收入,市场的选择最终将导致农业资源的持续外流,形成城镇化对农业经济的剥夺模式,以及对立、竞争的关系,威胁耕地的数量和粮食安全。

所以,统筹发展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前提,还是要立足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的模式,积极提升城镇工业化水平,强化技术外溢的同时,要着力发展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产品的品种的升级,增加农业补贴,提高农产品利润,使农业、农村与工业、城镇的发展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此才能保障市场机制在城镇与农村、工业与农业资源的流动中,在二者的统筹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资源双向流动不畅的阻碍

城乡生产力水平的差距导致城乡收入的不平等,如果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将导致资源的从农村到城镇的单向流动。而且,随着户籍的松动、土地产权的改革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对农村资源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在不断增强,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可以说,在一定的时期里,城市化的政策正在固化由于城乡差距形成的资源单向流动。

在资源的单向流动中,人力资本的单向流动是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统筹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快速推进,城镇对人力资本的需求及人力资本的容纳能力都在提高,较高的收入及较为完善的公共产品供给,吸引这农业劳动力,离开收入较低的农业生产,但转移出来的不仅仅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因为,城镇化推动的工业和服务业发展需求的劳动力类型主要还是年轻并有一定人力资本积累的劳动力,所以更多从农村进入城市,并能够取得一席之地的劳动力,都是农业生产的中坚力量,也可以说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中坚力量。目前,在全国范围内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即从事农业生产的多数为留守老人,他们一方面面临体力精力退化的困难,另一方面对新型农业技术、新的管理方式的接受困难。这样的农村人力资本基础,即使投入足够的技术和补贴,也很难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更无法弥合城乡之间的差距。

所以,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统筹发展,实现城乡的平等,要有鼓励资源双向流动的政策导向,尤其要以鼓励“人力资本反哺”的政策先行,以劳动力的流动推动技术的流动、资金的流动,这样城镇化的工业才能正在带动农业的专业化及现代化。

(三)改革的政策导向的影响

已有的资源优势推动着城镇化向更有效率的方向发展,但农业的现代化则需要政府的扶持。以吉林省为例的图1,是根据姜会明、王振华(2012)计算的吉林省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指数绘制的图形。

在图1中,1998年之前,市场改革初期,经济发展的导向主要是集中发展大中城市的工业经济,以大城市的工业现代化来带动整体经济的增长。在这一阶段,城镇化或者说城市化水平持续高于农业现代化的水平。而在1998―2002年之间,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释放了劳动力及相应的资源,城市工业发展进入了兼并整合阶段,农业现代化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间隙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数超过了城镇化指数。2002年之后,吉林省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指数持续上扬,而农业现代化水平则表现出一定的起伏;在2003年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之初,土地资源的释放促进了城镇化,抑制了农业现代化;但在此后一系列免除农业税、保障耕地、增加农业补贴等政策的刺激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指数又出现了上扬。

图1 吉林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数

由此可见,政府的政策导向对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统筹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资源分配的导向,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及发展水平。

三、促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统筹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统筹城乡关系变“竞争”为“合作”

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与农村的发展都需要资源,互利共赢的基础是合理的工农产品交换价格。统筹城乡关系的根本或者说改善二元经济结构的根本也是使城镇与农村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共同分享利益,尤其在目前城镇经济、工业经济已经占有优势的情况下,如何让农业生产有利可图,才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的关键。

只有农业生产有合理的利润时,农民才有意愿在土地上进行耕种,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耕地的流失,保障粮食安全;只有农业生产有合理的利润时,才能吸引资金和技术,才能留住农业人才,促进农业的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之后释放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土地资源,供给工业化、城镇化,推动二者的同时,又会有一定的技术分享和新的农产品需求,继而真正实现城乡之间的合作互利、和谐共赢,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创新发展方式

绿色发展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依靠传统的路径增加农业收入存在一定的困难,基于农业的资源优势,提倡绿色发展,为农业注入更多的科技活力是十分必要的。绿色、环保、安全是城市化水平到达一定程度后,人民生活水平的实际要求。只有生产这种农产品的农业经济才能有更大的市场和更客观的利润。与此同时,资源环境的压力也要求农业的集约化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农业功能的多元化,继而保障城镇化的推进及整体经济的发展。

城镇多元工业发展有利于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统筹发展。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城镇工业化的技术外溢,但以资本积聚为特点的重工业化对省内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有限,所以城镇工业的多元化发展也十分必要。城镇工业的发展既要关注省外市场的拓展,同时也要关注省内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的开发,如此在增加工业产品销路的同时,还有利于城镇化、工业化与农村经济的对接,以及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技术分享。

(三)创新制度设计

资源双向流动的制度设计,将有利于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统筹发展。资源单向由农村、农业流向城市、工业,必然会导致城乡差距的持续扩大、农村的落后,而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又很难扭转这样的资源流动局面,所以就要求政府必须出台相关的政策促进资源的合理分配。

人力资本双向流动的制度设计在统筹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面表现的最为重要。人力资源是技术、资本等资源扩散的媒介,在注意城镇化过程中农业人口市民化的同时,也要注意“有进有出”的制度设计。增加农村公共产品投入,增加农业人才以及农业年轻劳动力的吸引力度,实现城镇化过程中人力资本对农业的反哺,如此才能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

除此之外,鼓励农业技术创新及农业投资的政策也十分必要。合理的奖励和补贴,将有利于资本和技术的流入。农业专业化程度提升后,农业将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更丰富的产品、更多的土地及剩余劳动力。

参考文献:

[1] 宋洪远,赵海.我国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面临的挑战与选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2):135-143.

[2] 崔慧霞.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研究[J].调研世界,2012,(6):45-49.

[3] 徐君,高厚宾,王育红.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互动耦合机理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3,(9):85-88.

[4] 姜会明,王振华.吉林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实证分析[J].地理科学,2012,(5):591-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