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陕西;城乡经济;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推进陕西城乡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新思路

收录日期:2013年4月8日

一、推进陕西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各级部门不断提升理念,狠抓工作落实,陕西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工农关系、城乡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消除,工农关系不协调、城乡关系失衡的局面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农民增收困难,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城乡面貌反差较大。加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步伐的明显加快,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失的速度也在加快,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更加突出,这已成为影响陕西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健康发展,影响城乡居民和谐共处,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阻碍因素。因此,就必须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一步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格局。

二、陕西城乡经济一体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城乡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支撑体系不稳固。经济发展过程是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产业结构层次就越高。城乡良性互动的前提是处理好农业与二三产业的关系、乡村与城市的关系、农民与工人的关系,使工农、城乡、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从工农业发展看,2012年陕西生产总值达14,451.1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70.16亿元,增长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5%;第二产业增加值8,075.42亿元,增长14.9%,占55.9%;第三产业增加值5,005.6亿元,增长11.5%,占34.6%。第三产业对陕西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并且与第一、第二产业相比,严重制约了经济的良性增长。因此,需要调整第三产业的发展战略,释放其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带动优势。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陕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高潮。但由于缺乏长期投入机制,城乡基础设施还存在着功能布局不合理、设施共享性差等问题,导致农村多数地区交通、能源、水利、电力、基本农田等基础建设比较滞后。现有农田水利工程大多严重老化,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生产过度分散化,经营效率低下;交通条件落后,仍有许多行政村和自然村不通公路;不少村民尚未喝上自来水;很多偏远地区的通讯、网络仍不到位;没有建立长效的排污处理措施,环境卫生条件差等。由于基础设施的陈旧和落后,导致农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严重制约了陕西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城市向农村拓展以及资金向农村转移的力度,延缓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及城乡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三)制度体系不健全。近年来,虽然政府相继出台了打破城乡壁垒的许多政策措施,但由于制度体系的不健全,城乡两个市场仍不能有机融合。一是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导致农民丧失享有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平择业的机会,农民的就业无法走向社会化;二是就业、教育、养老、医疗、失业、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尚未覆盖农村,严重影响了城市生产要素到农村投资创业、经营农业,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三是农村土地制度不健全,土地市场化不充分。没有配套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法律、政策,造成了集体土地管理相当薄弱,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严重制约了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实施。

(四)农村缺乏长期的投入机制。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下降。陕西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主要流向是城市,城市发展相对较快,再加上农村土地要素、资金要素和人才流向城市,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据统计,陕西财政收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90%流向城市;金融对“三农”的服务仍有许多不足,银行支工歧农、重工轻农,农村信用社有职无权,功能缺位,统筹城乡发展缺乏强有力的金融支撑体系;城乡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不协调,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用地紧缺,供需矛盾突出,已成为影响陕西统筹城乡发展布局和项目建设的最关键因素。

三、推进陕西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对策

(一)制定科学的城乡一体化实施保障机制,明确城乡统筹工作推进方向。为加快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实现城乡规划一盘棋,建议以《陕西省城乡规划条例》为指导,各市、区、县乃至镇结合自身地域及产业特点,在广泛征求各涉农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合理制定具体规划,使全省每一处建设用地都有科学明确的规划依据,每一个建设项目都纳入规范细致的规划管理,使城乡规划真正成为指导和调控城乡建设与发展的有力手段,为消除束缚城乡融合的障碍,促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奠定基础。

(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一要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强化城市与农村设施衔接。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水、电、气、能、路、通讯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尽快实现硬化路面自然村和村内的全覆盖;加快农村垃圾中转站建设,实现垃圾“村收集、镇运输、区县处理”的密闭化管理;二要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着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政府要增加农村教育投入,建设高标准寄宿制学校,加大对农村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师资水平;积极倡导城市教师进行支教,改变农村落后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建立教师激励机制;三要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市、县各级政府要把培训乡村医生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因地制宜制定培训计划,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检查督促工作,乡村医生必须持证上岗。同时,定期组织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乡村医生到医科类院校或二级、三级医院进行培训,提高业务水平,缓解农民进城看病难的紧张局面,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三)加快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统筹衔接,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一元化。一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积极探索如何剔除附加在户籍上的劳动、用工、住房、教育等不合理制度的约束,建立起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全面建立公民社会保险登记制度,使陕西广大农民早日实现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劳有所得。积极创造条件,承担起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建立相应的经费统筹保障机制,打破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在政策、制度上的隔离,让农民自由流动、自主择业,享受与城市职工同等的待遇;积极探索多种形式,加快建立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大病或住院保险、养老保险以及应急性的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并逐步将农民工社会保障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之中,以最大限度地减小各种风险给农民工带来的危害,更好地促进城乡劳动者早日实现平等就业。二要加大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切实解决城乡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困难。调整商品房供给结构,增加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比例及土地供应,稳步扩大住房建设规模,积极培育发展县域城镇房地产业。鼓励有条件的城镇把有稳定职业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三要针对城镇就业困难群体和农村贫困户实施再就业援助活动,提供减、免费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和社区就业岗位、鼓励企业吸纳安置等手段,促进就业。四要尽快健全教育保障机制,按城乡协调、城乡结合的原则,把农村教育纳入统一的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大系统,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均等化和城镇、农村区域内部的教育资源均等化。

(四)加快农村体制机制创新,对统筹城乡一体化提供有力支持。一要加快农村土地制度创新。要明确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坚决杜绝以公共利益为由低价侵占农民耕地,充分保障农民对土地的基本权利;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民采取出租、入股、质押、抵押、置换等方式,积极稳妥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真正做到土地流转规范化、制度化和契约化。二要加快财政支农制度创新。扎实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明确划分省、市、县三级财权和事权,尤其要加大对财政困难市、县的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各级财政农村小额信贷贴息和风险补偿资金政策,加大对自我供给能力弱、财政运行困难县乡的支持力度,提高基本财力保障水平。三要加快农村金融创新。通过农村信用社和农业发展银行的深化改革,逐步建立以贴息、担保、参股和创业投资为主的多渠道、多方式的适合农村金融需求特点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鼓励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县域增设分支机构,加快培育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民建房、办农家店等提供信贷支持,以促进陕西经济跨越式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徐辑方,尹作敬.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实证研究与战略对策――以山东省济宁市为例[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6.

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范文第2篇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我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而可持续地推进我镇城乡一体化进程,必须要在正确判断当前发展所面临的形势的基础上,坚持典型引路,注重以项目为抓手,整合资源,以点带面,重点突破,采取科学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思路和对策,确保城市支持农村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一、老鹰山镇城市支持农村工作的现状

(一)经济概况和基础设施

我镇地处工矿区,境内有水城钢铁(集团)金河公司、观音山矿业分公司、观音山水泥公司、白云石矿、六盘水市鑫源公司、六盘水市佳联铅锌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小河水泥厂、滥坝油库等十多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旗盛、昌兴、大器、泰隆等招商引资大型企业落户辖区。,全镇财税总收入完成10308.4万元,为年任务9376万元的109.94%,同比增长38.49%。成为全区第一家财政总收入突破亿元的乡镇。

境内有贵昆铁路、株六复线横贯东西,水纳公路、贵烟公路交叉穿越境内,村村公路相通。天然林植被保护完好,有天然林退耕林6.0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4%。全镇95%以上组通路,70%以上组通自来水,电、电话、广播电视实现组组通。现我镇已纳入六盘水市第三轮城市规划修编,六盘水市工业园区、煤化工基地建设规划,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二)干部人才的管理和引进

近年来我镇在各项工作中不断将民主的理念融入了执政理念,探索多种选任方式,营造广纳群贤的用人氛围。采取群众推荐与个人自荐相结合,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推选“村官”,把选择权交给群众,真正选出有一定能力和技术,组织满意,群众放心的人任村干部。现今,走群众路线、遇事与群众商量已成为基本的工作方法。同时越来越多的群众,也把民主的理念融入了自己的生活,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积极监督领导干部工作,用民主的方法解决矛盾问题已成为主流。

为使各项工作能够更加有效开展,我镇积极采用招考、调任、聘用等方法不断吸纳各种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的人才到各镇直部门和村、居委任职工作或进行专业技术指导。现今已拥有硕士生3名,本科毕业生19名,大专毕业生56名,各种专业技术人员41名,同时已有9名大学生在村挂职,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奠定人才基础。

(三)各种政策措施的实施和推进

借助国家惠农资金政策的大力支持,我镇救灾救济工作投入资金12098元,实施农村医疗救助29户。投入供养金38986元,供养五保户5名。投入资金138.9万元,实施156户危房改造。认真做好优抚对象“三难”工作,发放“三难”补助金7500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投入经费2.6万元,全镇4887户16057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9%。认真开展农村低保工作,发放保障金633户1438人748655元。通过“两基”迎“国检”工作,投入“两基”扫盲工作经费6万元开展扫盲工作,扫盲650人。投入2万元边远地区贫困学生补助经费,解决边远村组贫困学生午餐困难问题。以创“国优”为契机,投入配套资金40多万元对计生服务站进行扩建,新购置了医疗设备。加强统计工作的信息化管理,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

二、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镇政府管理手段的局限性

现今我区财政实行的是“乡财县管”的政策,镇一级的财政收入无法进行自行分配,同时辖区内的很多部门都属于上级直管。这就使镇政府在应对很多实际问题的时候,缺乏有效管理手段和经济调节手段。在现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是以获取最高利润为终极目标,而政府规划是以科学可持续发展为行政指南,同时群众利益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国策。这就使各种大型项目在我镇建设投产之后,往往会无可避免与政府的总体规划以及一些民众的个人利益产生冲突。而在这当中,我们镇政府是首当其冲站在解决各种矛盾纠纷的第一线,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没有足够管理运作的权限,很难对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产生实质的影响。

(二)民众思想观念的制约性

我镇村民因长期受农耕文化的制约,求稳怕乱、小富即安、等靠要思想依然严重,缺乏经济发展必需的积极理念和人文精神。虽然物质生活条件比较原来已经改善了很多,但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却依然如旧。存在决定意识,同时意识也具有很强大的反作用力。随着物质环境的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会逐渐发生一些转变,但是由于思想观念具有很强的顽固性和传承性,这个转变的过程会很漫长,往往会由于思想观念落后于社会现实而阻碍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三)基础设施不足

虽然我镇涉农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在路网质量以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上与城市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如我镇通往外界的水纳公路路面段坑洼众多,致使车辆难以通行;陆家坝村公路洗煤淤泥堆积,无法满足大型车辆的通行;仁活洞村的三岔地组尚未通自来水,而近期水井多已

干涸,再加上地处偏僻的山间,村名往往要花费数个小时的时间用塑料壶靠人工背水以供家用,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各种基础设施的不足,致使村民与外界沟通不畅,政府所掌握的信息难以得到及时准确的更新以及各种政策措施在实际工作落实中消耗大量的社会成本。近年来,党委政府虽然已经在各种政策的扶持下对基础设施有了大力的投入和完善,但仍然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要求,也成为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障碍。

(四)贫富差异悬殊导致各种矛盾和隐患

我镇原本是由传统的粗放型种植业为主导的典型农业经营方式,但近年来经济总量保持了全区第一的业绩,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近些年来煤炭工业发展以及各大型项目的落户。高速的经济发展为我镇带来各种效益和优势的同时,巨大的贫富差异也无可避免的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了诸多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一些人因贫富差距引发心理不平衡,再加上自身条件的局限和就业压力的增大,往往会采取违法犯罪手段来获取不义之财,或对政府的各种福利措施以及征地赔偿等工作采取无赖的方式来获取更多利益,迫使我镇的治安维稳工作面临巨大的压力。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

随着经济结构的升级,相当一部分企业随着技术水平的改进和资本密集程度的提高,吸纳劳动力数量减少,而农村劳动力由于自身素质、劳动技能、就业观念等因素的限制,特别是我镇农村劳动力还对工资要求较高,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广大涉农地区还缺乏有效的产业支撑,对促进经济发展和吸收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上明显不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障碍,制约着农业产业化发展.

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协调发展 二元结构 动力机制

城乡二元体制延缓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导致了城乡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不协调。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格局,促进城市和乡村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任务。如何正确地认识城乡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准确把握城乡协调发展的精神实质,对于更好地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真正意义上的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总结国内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现阶段城乡关系的实际,客观认识各种理论的创新观点和不足之处,从而科学地运用各种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一、城乡协调发展制约因素

国内学者对城乡协调发展制约因素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1、城乡二元结构。以陆学艺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城乡发展不协调的根源在于城乡二元体制。它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该体制人为的为城乡均衡发展设置许多政策障碍,如城市和工业的倾斜政策、不合理的农产品价格政策、户籍管理制度等,严重制约了城乡关系的演进。

2、城市化滞后。城市化滞后导致城乡发展不协调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缺少科学的、合理的城镇体系规划;二是城市体系发育不协调;三是认为中心城市功能的扭曲;四是认为小城镇发展与建设具有一定盲目性。

3、从三农的角度来看。城乡发展不协调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民素质普遍较低或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导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大;农业基础不稳固、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不同步,农村中的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缺乏对乡镇企业的宏观管理,农村工业水平低等导致城乡难以协调发展;思想观念上存在忽视农业的倾向,文化上传统的农业社会结构、传统工业发展模式等都阻滞城乡协调发展。

4、经济发展滞后。某一区域城乡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城乡资金投放上存在偏差;市场发育不健全;市场发育水平低,城乡商品流通不畅等因素也都延缓城乡协调发展的实现。

二、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

大多数学者认为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因素的最基本模式是:自下而上型和自上而下型。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一是20世纪80年代末许学强在研究沿海开放地区时认为城乡协调的动力因素有计划经济体制(自上而下型)、乡镇企业(自下而上型)和外向型经济;二是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两种;三是大城市的向心力和离心力;四是制度创新;五是自“下”的机制;六是崔功豪在肯定了小城镇为主体的农村城市化的作用下,探讨了这种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过程和它的运行机制;七是薛凤旋和杨春认为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是外资影响下的城市化,并称之为“外向型城市化”;八是宁越敏的多元城市化动力;九是刘君德将郊区作为研究区域并分析了其动力机制,刘秉镰和郑立波提出我国城市郊区化的动力机制的“四动”;十是张安录和曹广忠归纳城乡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机制为:自上而下的扩散力机制、自下而上的集聚力机制、外资注入的驱动力、自然生态动力或自上、自下、外引、内联动力机制等。

三、城乡协调发展的模式

我国大致从两个角度对城乡协调发展模式进行研究。

1、从全国范围的角度来研究。吴楚材等建议我国应采取城乡结合、上下结合、大中小结合的多途径综合模式;田明认为大、特大城市周围的扩展型模式、农村地域的集聚型模式、外资引起的外向型模式以及西部模式;南京农经学会从解决城乡关系问题入手,认为有先城市后农村模式、城乡分割优先发展城市工业模式、城乡开通协调发展模式;刘英群从小城镇角度提出了小城镇向大城市区域集中的模式等。

2、从区域范围的角度来研究。广东的“非农产业起步型”和“农业发展型”;广东的大、中、小城市融合、协调发展的模式;江苏的“苏南模式”和“苏北模式”以及上海郊区的近郊扩展型和小城镇型及一般城镇发展型模式等。

四、城乡发展的对策

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以陆学艺、蔡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要通过取消户籍制度、推进城乡体制改革、协调城乡社会关系、实现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但是沈孔忠认为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在短期内完全消除是不切实际的,只有制度创新与完善才是现实途径。

2、完善城镇体系。费洪平、陈烈等学者建议走多元化城市的发展道路,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既充分发挥了大城市的优势,又积极发展了小城镇;叶文虎特别强调小城镇规划;纪晓岚和周志坚特别提出建设农民城的设想等。

3、制度的完善与创新。多数学者建议从行政制度、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劳动力流动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医疗制度、教育制度等方面深化改革以协调城乡发展。

4、产业的协调发展。冯雷、叶忱等认为通过合理布局城乡产业、优化城乡产业结构来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纪晓岚、周志坚等认为从乡镇企业的角度通过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规范乡镇企业、深化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等来探讨实现产业协调;孙自铎强调要大力发展农业,认为城乡经济协调的关键在于农村经济的振兴和增加农村教育投入。

5、建设功能齐全的区域基础设施和公益服务设施。陈烈、石忆邵等认为共建城乡一体的商品流通网络、交通运输网络、教育科技网络、经济信息网络和资金融通网络有助于加快城乡协调发展的实现。

6、要加强环境保护和城乡生态设施建设。

7、从人口和劳动力方面来保障城乡协调发展的实现。陈烈等学者通过研究特别强调要提高人口素质,从思想观念上消除城乡对立的倾向,切实保障农民应有的国民待遇。

8、从耕地保护的角度来保障城乡协调发展的实现。

9、加大国家对农业的保护力度。农业是弱势产业,特别是面对国际农产品的竞争,我国应对农业实行“绿箱”政策。韩俊认为我国现阶段应加大对农业科研、科技推广、防病虫害研究的投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产品储备设施建设的投入,以及切实落实退耕还林补贴政策等。

五、对我国城乡发展研究的评价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大多数学者对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顺应了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需求。这些研究将城市与乡村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对加快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理论上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实践上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将城市与乡村纳入整个系统来研究,强调区域的整体性,为研究城市问题、乡村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多学科共同参与研究城乡协调发展课题,既加深了研究的深度,又促进学科间的交流和发展;因为地区差异,全国城乡协调发展的程度不一,引发了对各种城乡协调发展模式的探讨。

但是,学者们对城乡协调发展的研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有关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的内容涉及面广,从目标、动力机制到各种城乡协调的模式及限制因素、对策措施,既有从政治上的协调进行研究,又有研究经济上、文化上、基础设施上以及景观上的协调,涵盖了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有的研究停留在表面,研究深度不够;城乡协调发展的研究虽多,但大多散落于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乡村城市化、城市化的研究之中,专门的、系统的研究甚少,还没有形成相对完整的城乡协调发展研究体系;虽然城乡协调发展的措施对策研究较多,但实践上具有操作意义的较少。尤其是对特定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研究较少并且缺少可操作模式。

(基金项目:2007年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07BJJ015)《河南新农村建设优化配置问题研究》中的部分研究成果;平顶山学院重点学科《区域经济学》资助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蔡:城乡收入差距与制度变革的临界点[J].中国社会科学,2003.

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乡市 “三化”协调发展 实践 思考

“三化”协调发展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核心任务,也是新乡发展必须破解的一个难题。这些年,政府对“一个主体、两个载体”的统筹城乡发展理念,进行了大胆实践,积极创新,开拓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特别是新乡市被确立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和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以及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出台以后,市委、市政府在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形势下,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在全市122个乡(镇)中,择优选择40个作为“三化”协调发展重点乡镇,率先发展,示范带动全市“三化”进程,实践和探索“三化”协调发展。

一、新乡市“三化”协调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一)坚持规划先行,优化“三化”协调发展布局。按照产城一体、产城融合的原则,紧紧抓住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机遇,本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与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集聚区规划“四规合一”的要求,编制了《中原城市群新乡都市区及拓展区总体发展规划纲要》、《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乡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空间布局规划纲要》,突出增强县城和镇区承载功能,促进人口向小城镇集中居住,包括所辖8个县(市)域的村镇体系规划、所辖122个乡(镇)的总体规划和1050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以及40个重点乡镇“三化”协调发展规划。率先在全省成立了城乡规划局,形成了市、县规划局、乡镇规划管理所、村规划管理员“三级组织,四级管理”的规划管理体系。

(二)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农民转移就业。依托县城、集镇和原有产业基础,规划建设了27个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辐射了全市半数以上的乡镇、1/3的行政村,入驻规模以上企业(项目)超过5000家,吸纳农村劳动力47.4万人。引导企业向27个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集中,主城区发展高端服务业、高端制造业,培育高端文化消费;县城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形成集聚特色鲜明、支柱产业明显的各类特色集聚区。依据产业发展,推动劳动力就近就业,逐步实现五分之四的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

(三)加快城镇化步伐,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构建以市区为主,长垣、平原新区为副,7个县城为卫星城的城市集群,带动建制镇、新型农村社区一体发展,努力形成多层次,网络型,有特色的城镇体系。 按照“政府引导、规划先行、就业为本、量力而行、群众自愿、循序进行”的原则,将全市3571个行政村初步规划整合为1050个新型农村社区,首批启动市区、县城规划区、重点乡(镇)、产业集聚区周边以及干线公路两侧等重点区域内的369个社区,引导城镇周边群众建设多层住宅, 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加快城镇化步伐。目前,重点区域内社区全部启动,52个示范社区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全市累计拆除旧宅3.7万亩,复垦1.8万亩,完成投资181亿元,完成建房面积1773万平方米,入住农户8万户。到2030年规划期末,市域人口将达到646万人,主城区人口180万人,8个县城和平原新区人口210万人,镇区和新型农村社区人口256万人。

(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巩固农业发展基础。建设高标准、永久性基本农田,规划四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合理布局粮食、养殖、林业发展。围绕粮食核心区建设,“十一五”期间,累计改造中低产田49.5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0万亩,启动总投资28.9亿元的南水北调渠首及沿线200万亩重大土地整治项目,通过开展高产创建活动,粮食连续八年丰收、总产连续五年创新高。中科院、中国农科院和省农科院试验示范基地落户新乡并有序推进,农业立体科技支撑体系初步形成,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0%以上。大力实施品牌农业战略,创建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达84个,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基地面积317.4万亩,认证产品211个。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发展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促进土地流转,引导土地向种粮大户和合作社集中,目前,全市累计流转土地面积61.94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10.5%。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工商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培育宏力、亿隆等多家本土企业集团发展农业经营公司,引进中粮集团、雨润集团等知名龙头企业,培育克明面业、迪一米业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190个,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097家,辐射带动农户达到55%。

(五)强力推进,重点乡镇“三化”协调发展良好。2010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重点乡(镇)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择优选择40个经济基础较好、产业优势突出、辐射影响力大的重点乡镇,先行试点,整乡推进,以“小三化”带动“大三化”,率先发展,示范带动全市“三化”进程。 40个重点乡镇大胆探索,“三化协调”发展呈现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以路网建设和镇区改造为重点的城镇建设步伐加快,产业集聚区功能日益显现,农业区域布局初步形成。重点乡镇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GDP总值达644.46亿元,占全市GDP总值的42.9%,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达8180元,比全市高647元。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乡镇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农民创业就业得到有效引导,群众就近就业成效显著,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2011年,40个重点乡镇新开工千万元以上项目达396 个,二、三产业新增就业人数达68450人。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进展顺利,城镇框架得到拉升,镇区、产业集聚区和社区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得到完善,城镇功能进一步健全,镇区面貌得到有效改善,镇区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重点乡镇新增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资64.85亿元,转移农村人数23.6万人,社区住宅建成面积达1287.6万平方米,入住社区户数达54544户。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力度加大,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科技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有效创新,土地流转面积加大,农民有组织、集中、规模经营成效显著,高效、设施农业发展迅速。重点乡镇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达580个,农民组织化程度平均达34.3%,2011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达95821亩。

二、新乡市“三化”协调发展实践的思考

其一、规划先行,统筹了“三化”协调发展的框架布局。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我国粮食主产区现代化发展的现实要求。新乡市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优质小麦生产基地,依托县城、集镇和原有产业基础,规划建设27个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一体规划,一并推进,确立 “一个主体、两个载体”(以中心城市为主体、以产业集聚区和新型农村社区为载体)的统筹城乡发展理念,相继完成了村镇体系规划、乡(镇)的总体规划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以及40个重点乡镇“三化”协调发展规划。中心城市、县城、集镇和产业集聚区、新型农村社区四个层级的城镇框架体系基本建立。积极创新,规划先行,大胆实践,为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搭建了发展平台。

其二、培育产业集聚区,构筑了“三化”协调发展的载体。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快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集聚力、承载力和支撑力的大小。加快产业集聚,实现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有效转移,是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由之路。新乡市紧密结合中小城镇发展规划,把产业基地作为中小城镇功能区的一部分,充分考虑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从促进要素聚集、产业互补和效益递增的角度出发,科学规划产业基地发展方向,使每个产业基地都有一个符合自身实际、特色显明的产业框架和发展模式。通过培育产业基地,有力推动了现代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创业渠道,带动更多农民就业,构筑了“三化”协调发展的载体。

其三、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拓展了“三化”协调发展的思路。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现代化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农村面貌没有根本改观,我国和发达国家的最大差距在农村。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载体,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生活环境,让农民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变革了传统意义的农村和农民。新乡市各级党委和政府,以科学发展为统领,坚持创新发展理念,用新型城镇化思维,谋划推进农村发展,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拓展了“三化”协调发展的思路。

其四、政府主动引导扶持,对“三化”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政府重视支持是“三化”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重点乡(镇)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 重点乡镇,率先发展,示范带动全市“三化”进程;建立政策支持体系,加快以路网建设和镇区改造为重点的城镇建设步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乡镇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进展顺利;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有效创新,高效、设施农业发展迅速。政府主动引导和扶持,将保障“三化”协调有序推进,走向良性持久发展。

其五、“三化”协调将推进可持续发展。“三化”协调,强调的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三者之间,相辅相成,不忽略任何一方面。实现全面协调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历史性跨越,新的发展理念是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是对未来发展道路的规划。“三化”协调发展,将改变农民几千年的生活方式,加快农村发展进程,推进城乡一体化,转变发展方式,面向市场,适应竞争,提高发展能力。新乡市坚持“三化”协调发展的方向,以重点乡镇为单位,打造“三化”雏形,缩短周期,县域镇村一体化先行,进而整体铺开,将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范例。积极推进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也将进一步推动新乡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评价

城乡一体化是人类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必经之路。 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整个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城镇化的角色发生了深刻变化,由城乡分割转向城乡融合,新型城镇化承担着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大使命。所以,对我国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客观、科学的研判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

一、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一)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要求

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而城乡一体化是一种在现代条件下,城乡互补、协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的选择;是一种城乡关系进入以互补、融合、协同发展为基本标志的理想状态的目标模式;是强调城乡互动、协同发展过程,表达城乡社会经济高度发达、高度协调的结果。二者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客观而系统的评价指标框架。

(二)现有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有偏差

我国现有体系中,工业化更加关注生产力、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的变化;城镇化强调人口的空间分布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城乡一体化是城市、乡村现代化的交叉和融合,它应该包括城市现代化和乡村现代化的内容,但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更应该强调城乡体制、制度、机会和权力的协调与公正,强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通过完善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探讨城乡一体化评价方法。针对区域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特点,在充分理解城乡一体化内涵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不同的评价体系,从多角度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评价。因而,基于区域城乡一体化评价理论框架的构建,丰富了城乡一体化理论研究体系。

(三)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已有研究结果

对于城乡一体化的评价指标构建目前已有部分研究,如顾益康等在界定城乡一体化的6个方面的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城乡一体化应该包括城乡发展度、城乡差异度、城乡协调度3类共42个指标为主要内容的指标体系。这一体系虽然内涵丰富,涉及到城乡发展的方方面面,但是,指标划分过细,同时许多指标之间有很高的相关性,数据采集难且工作量大。杨荣南主要从城乡融合的目标角度,提出了包括城乡经济融合度、城乡人口融合度、城乡空间融合度、城乡生活融合度、城乡生态环境融合度5个方面,共35个指标形成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从城乡对比的角度,以城乡融合为目标提出的,很好地体现了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但没能涵盖城乡一体化中的城乡社会经济高度发展这一特征。另外部分学者从城乡之间物质、信息、资金等各种流的角度对城乡关联程度作过探讨,但其探讨主要是从城乡联系的动态过程考虑,没能很好地体现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联系。

二、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构成框架

新型城镇化与区域城乡一体化是一个涉及空间、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众多领域的研究课题,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我们通过详细的分析和论述,建立了一个系统、清晰的区域城乡一体化分析框架,便于对新型城镇化与区域城乡一体化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按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总体目标,即全面、准确、科学地反映城乡关系发展状态,并能够进行综合评价和判断,体现城乡之间的互动、差异及协调程度,构建出由城乡协调度和城乡特色度两部分组成的指标体系。

(一)城乡协调度指标体系,

一是经济统筹。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城乡经济的统筹、协调、快速和健康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就只能流于形式,难以取得实效。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主要包括经济水平、居民收入水平和城乡生产效率。二是政治统筹。统筹城乡政治发展就是要给全体公民特别是农村居民以切实的国民待遇,尊重其政治权利,即从政治权利、对农政策的角度判断城乡政治统筹发展度。三是社会统筹。社会统筹从城乡居民居住水平、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健康保障水平、科技投入水平、人才水平等方面统筹发展,评价城乡社会统筹发展水平。四是环境统筹。城乡环境统筹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指标体系选取绿化覆盖率水平和污水处理水平两个关键点作为评判环境统筹的指标。

(二)城乡特色度指标体系

在“五个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及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背景下,提示相关决策者要注意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协调互动,根据当地实际选择合适的城乡特色度指标体系。城乡特色度是指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城市和农村能够保持自有特色景观和文化,如乡村的田园景观,城市的现代化景观;乡村的农耕文化与城市的工业文明等能表现为城乡地域特色的指标。提出实现益阳新型城镇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建设协调互动发展的优化对策,具有现实参考价值和应用前景。

三、我国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评价的路径选择

(一)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一是可操作性对于选取的指标的数据要具有可靠来源,对于指标的计算!处理方法要科学简便,选取的指标力求体现关键的因素。二是科学性运用正确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各种理论为指导,结合实际,以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选取系统、全面地反应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内涵的指标,建立起的指标体系科学合理。三是可比性在建立指标体系的过程中,采用界定明确的指标。运用相对合理的计算方法,建立具有横向、纵向具有可比的的指标,以保证指标的客观和合理性。

(二)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我们将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纳入一个系统整体进行分析,从定量层面通过实证研究对二者的互动机制进行探讨,拓展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研究的视野和思路。我们从时空角度探讨我国城镇化水平与城乡一体化建设态势,采集大量的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方法、GIS 系统等方法对中部地区进行区域差异分析,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小城镇和城乡一体化互动发展与其驱动因素之间的灰色关联模型,丰富了区域经济问题计量分析的方法和手段。

(三)城乡统筹发展指标集的确立

首先是作为一个整体的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比较,对2008一2012年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全方位的横向与纵向比较,比较可能产生和存在的差异、原因、问题和特点,并加以对照分析和研究;其次是我国行政区县的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行横向比较,并从综合统筹发展水平和分类统筹发展水平两方面进行比较,将影响统筹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的得分通过运用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进行分析和综合,然后进行排序。最后,在形式上,除了使用纵向分析和横向分析相结合的比较方法外,还使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逐一对各样本城市进行定量分析、测定、比较、分类,研究分析影响各个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主要的影响因素,针对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弱的主要影响因子提出提升策略。

参考文献:

[1]孙勤.我国城乡一体化水平测度与对策研究[J].商业时代,2009,(10).

[2]江松芳.浅谈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7).

[3]孙成军.转型期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与新农村建设研究.博士学位论文,2009,(5).

作者简介:

刘刚:(1982-),男,汉族,湖南益阳人,湖南城市学院城市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城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