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结构分析

经济结构分析

经济结构分析

经济结构分析范文第1篇

1.1资本市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产业是具有相同特征的企业的集合,产业结构调整归根结底是不同种类企业的市场进出问题。通过资本市场,使有效益有竞争力、市场成长性好的企业得到资本而成长壮大,使没有效益成长性差的企业无法得到资本支持而受到抑制或者被淘汰,这种市场作用最终将带来产业结构优化的结果,因为投资者以自利为前提的投资活动必然会刺激市场资源向位于优势产业中的企业倾斜。

1.2资本市场对技术创新的作用。以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但是,技术的创新与商业化是一项不确定性极强、商业风险极大的活动,创新型企业又普遍规模小、发展前景不确定、缺乏信用积累和担保资产,很难从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中筹措到大量资金。在此,惟有资本市场才能与创新活动结成互动关系。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发展到今天,任何人都已经无法漠视其对创新活动和风险投资活动的巨大刺激作用了。

1.3资本市场对企业重组的作用。经济结构调整必然会带来大规模的企业资产重组。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各国调整经济结构的速度加快,一场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企业结构整合正在深入进行。各种并购事件屡屡发生,而且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为历史罕见。而无论是同类企业之间为了追求更低成本、更高效率而进行的联合,还是上、下游企业之间、经营内容不同的企业之间为了追求多样化、规模化而进行的收购或重组,大多都是通过公募或私募资本市场进行的。

1.4资本市场对金融结构调整的作用。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亚洲许多国家的金融体制都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为了走出危机,重新踏上正常运行的轨道,各国纷纷着手改革存在严重缺陷的金融体制,推进金融结构的调整。这种调整通常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加速不良资产的处理。具体做法包括积极推动商业银行出售不良资产;对金融机构注入公共资金以补充坏账准备金;设立处置不良债权的专门公司,负责对外出售不良债权等等。二是对金融机构进行治理整顿。政府不再为金融机构“保驾护航”,对严重经营不善、存在巨大风险的金融机构,或令其关闭进行清算、或促使其被经营好的金融机构兼并、或出售给外资金融机构。对于一些资本充足率达不到要求、潜在风险较大的金融机构,则按照早期整顿方针,促使其进行资产重组。显然,上述调整措施均需以资本市场为依托展开。例如政府为化解银行巨额不良债权所注入的公共资金需要通过资本市场发行国债来筹集,对外出售不良资产和进行银行重组,就更需要资本市场为之提供运作场所和工具。

2对现有资本市场情况分析

2.1资本市场结构严重畸形,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发展。近10年来,由于指导思想上存在偏差以及受到中国特定的经济社会环境限制,在市场体系的建设方面出现了将资本市场股市化的倾向。表现在行动上,就是重视证券市场发展、轻视非证券化资本市场发展;重视股票市场发展、轻视和限制债券市场(尤其是企业债券市场)发展;重视交易所场内交易发展、禁止场外交易市场发展,造成资本市场结构出现严重畸形。从二级市场情况来看债市与股市的差距就更为悬殊,上市企业债券交易额仅为国债和股票交易额的千分之一左右。再如产权市场,目前非证券化的产权交易市场不仅规模很小,而且运作很不规范。至于其它类型的资本市场如长期票据市场、长期信贷市场就更加微不足道了。这种畸形市场结构的不良影响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得资本市场难以扩大。由于受到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限制,交易所的容量不可能无限扩张。世界最大的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数量不过2600多家,东京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则不足2000家。如果将资本市场缩小化为股票交易所,则大量企业将被排斥于资本市场之外。二是扭曲市场运行机制。资本市场发挥作用的一个最重要前提就是使所有企业面对均等的融资机会,否则市场择优配置资源的机制就无从实现。在融资渠道受限、大量企业一窝蜂地涌入股票交易所来争夺很少融资机会的情况下,管理当局只能通过管制来决定让谁上市。由此,行政干预和黑箱操作问题就不可能根治。

2.2资本市场规模太小,无力满足大规模资产重组带来的交易需求。尽管90年代以后中国股票市场发展迅速,市价总值和股票筹资额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58.6%和22.7%,但股票市场的总规模仍然偏小。另一方面,由于其它类型资本市场发展缓慢或基本没有发育,因此资本市场的总体规模根本不能满足企业融资和资产重组的需求。

2.3市场投机性过强,难以有效配置资源。中国股票市场建立以来,关联交易严重、大机构操纵市场、恶性炒作等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导致市场波动性过大,投机性过强。无论是个人散户还是机构大户,往往抱着“赌一把”的心理进行短线投机活动。上市公司的价格与价值发生严重背离,相当多的股票价格不再以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为基准,以股价和股票现价总值为标准评估企业经营状况的国际通行做法完全行不通。甚至出现了劣质企业股价高于绩优股、ST股票受到大力追捧的不正常现象。显然,这样的市场不仅无法吸引追求长期稳定回报的投资者进入,而且也很难发挥引导资金流向、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2.4上市公司质量低下,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上市公司的质量既是保障股票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也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条件。但从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上市公司质量低下、经营业绩整体下滑的问题。据有关专家分析,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呈逐年递减趋势,而且递减的速度之快超出了人们意料。可以说,上市公司的总体财务指标基本上是靠新上市企业维持的。中国股市的上述现象,是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不彻底,未能有效地解决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未能建立经营者的市场选拔机制以及市场“有进无退”、“有生无死”等问题的综合表现。在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感受不到来自股东的压力和市场真正威胁的情况下,我们是不能期望仅靠经营者个人的觉悟来搞好企业的。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证券交易所是信息量最大、交易活动最为透明、监管最为严格的一种资本市场形态。如果在这样的市场中上市企业质量都不能得到保证的话,投资者又如何能够对资本市场持有信心呢?市场又如何来引导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优胜劣汰呢?让劣质企业支配稀缺的资金,本身就是对资本市场机制最大的扭曲。

3对完善资本市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3.1调整发展资本市场的战略,修正现有资本市场的功能定位。中国资本市场自诞生以来就负有为国有企业解困的使命,这种状况不仅造成资本市场发展目标的多元化和发展方向不清,而且也带来了政策取向的矛盾性,诸如股市畸强债市畸弱;股票、债券发行上市标准明显倾斜;上市股票价格与价值的严重背离;场外交易时而被默认时而被取缔等,都是这种矛盾性的反映。为了保证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其发展目标和核心功能作出准确定位,否则资本市场的混乱就是不可避免的。其实就本质意义来说,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只有一个,就是提高全社会的资金配置效率,促使资金向最有效率、最有竞争力的企业流动。正是据此功能,资本市场才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为了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资本市场发展战略、市场组织和市场结构、市场运行规则以及监管体制,都应以培育规范的、无歧视性的、高度竞争和高效率的市场为目标。如果为了实现政府的某些特殊要求而人为地限制资本市场的范围和市场主体,则必然会破坏资本市场的内在运行规律。

3.2积极进行资本市场的结构调整。资本市场的结构失衡是限制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因为结构性失衡不仅抑制了资本市场的规模和功能,而且扭曲了资本市场的运作机制,降低了资本市场的效率。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结构畸形表现在市场主体结构、市场组织结构、交易商品结构等多个方面,为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在继续培育股票主体市场的同时,积极发展企业债券市场、长期商业票据市场,发展和规范私募资本市场交易活动,努力建立起多主体、多层次、多种形态、拥有丰富交易商品的资本大市场。

3.3进一步改善政府行为,强化有效监管。资本市场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对市场干预过度造成的。例如在股票上市和企业债券发行的审批方面,存在着明显的所有制歧视,同时透明度不够,随意性较强。尽管近来证监会对监管方式、监管内容进行了较大调整,但问题并未根本解决。再如在产权市场上,政府往往用行政力量进行“拉郎配”式的资产重组,既不能救活困难企业,还给优质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此外,由于政府动辄干预市场,股票市场被称为“政策市场”,破坏了投资者的信心。鉴于证券市场的功能和效率是依靠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来保证的,为了真正使社会资金按照市场规则配置,就必须保证不同的市场主体能够享受同等待遇,市场真实信息能够顺畅流动,违法违规行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制裁。为此,需要政府从自身入手,调整和修正管理市场方面的一些不当做法,集中力量强化对市场秩序的监管。

3.4促使国有企业真正改制,努力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避免中国股市陷入困境的根本出路是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为此,一方面要保证今后的新上市企业都是真正优秀的企业;另一方面要实现彻底的股份制改造,使企业真正面对市场,在市场的压力下实现优胜劣汰。

经济结构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口结构 经济发展 指标体系 VAR模型

一、指标体系的建立

在构架指标体系以前,课题组参考了大量近年来有关人口与经济方面的论文,并做了统计分析,从中选取了近几年研究者使用频度较高的指标,同时结合河北省的具体情况和指标的获取难易及可靠性对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的指标进行了分析,并最终确定了所要选取的指标,指标体系最终确定如表1和表2,原始数据表略。

二、分析步骤

(一)主成分分析

对前述反映河北省人口结构及区域经济发展特征的两个指标体系进行主成分分析。为剔除量纲影响,运用上述两个指标体系已经进行了极值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对标准化数据进行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样本KMO值分别为0.58和0.61,均大于0.5,即样本数据适于进行因子分析,可以保证在最大限度保留原样本信息的情况下,对变量进行降维处理。

首先对人口结构指标体系进行主成分分析。在SPSS软件中,进行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前3个公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了96%,说明以3个综合变量代表原13个变量的有效性达到了96%。由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得三个公因子F1、F2、F3的表达式为:

F1=0.931X1+0.977X2+0.927X3+0.040X4-0.419X5+

0.961X6+0.839X7+0.618X8-0.946X9+0.976X10+

0.967X11+0.954X12+0.875X13

F2=0.182X1+0.008X2+0.293X3-0.663X4+0.875X5+

0.240X6-0.449X7-0.709X8-0.299X9+0.193X10+

0.238X11-0.023X12+0.213X13

F3=0.159X1-0.055X2-0.012X3+0.742X4+0.134X5-

0.048X6-0.175X7-0.204X8-0.074X9+0.083X10+

0.081X11-0.003X12+0.380X13

将各指标的标准化数值带入上述三式,即可得到3个公因子的因子得分,将因子得分按各因子方差贡献率作归一化处理后,赋权加总,则可得到人口结构指标体系的综合得分,即:F =0.7415F1+0.1856F2+ 0.0669F3。式中,F为人口结构综合得分。据此计算得到的3个公因子得分、人口结构综合得分表。

同理,对河北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前2个公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了99.8%,说明以2个综合变量代表了原11个变量的原始信息的99.8%。由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得两个公因子Z1、Z2的表达式为:

Z1=-0.204Y1-2.776Y2+0.153Y3+0.023Y4-0.317Y5+

1.789Y6+0.289Y7+1.155Y8-0.117Y9-0.175Y10+

0.656Y11

Z2=0.273Y1+3.175Y2-0.114Y3-0.011Y4+0.373Y5-

1.763Y6-0.302Y7-0.973Y8-0.051Y9+

0.557Y10-0.456Y11

将因子得分按各因子方差贡献率归一化处理后,赋权加总,则可得到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综合得分,即Z=0.9967Z1+0.0033Z2。式中,Z为经济发展指标综合得分。据此计算得到的2个公因子得分、人口结构综合得分表。

(二)VAR模型建立

为深入揭示河北省人口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长期动态关系,建立两变量VAR模型。计算得到的不同滞后阶数的AIC及SC统计量的值见表3。

显然,由计算结果,选择建立滞后2阶的VAR(2)模型是合适的。据此,建立的VAR(2)模型见表4。

对得到的上述VAR(2)模型进行稳定性检验,计算得到的模型特征方程的根中,4个根的模分别为0.97,0.83,0.94,0.66,都小于1,即模型满足VAR模型的稳定性条件。且X和Y两变量VAR(2)系统的两个方程的拟合优度比较理想,方程整体显著性即F统计量也可以接受。系统的AIC统计量及SC统计量的值分别为-21.8529,-18.6942,表明模型整体的解释能力较好。

(三)方差分解

为完整揭示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两变量VAR模型所表达的变量间的动态关系及其经济含义,对模型进行方差分解。模型两变量方差分解的结果见表5。

三、结果分析

通过对2000-2009年河北省人口结构以及经济发展两个系统的数据,利用VAR模型通过方差分解对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由方差分解的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从X方差分解可以看出,经济发展Y第1期的影响为0,这说明经济发展对人口结构的影响是滞后的,也就是说二者不是在同一时间段互相作用的。假设外部环境一定的情况下,人口结构的变化是在经济发展发生变化以后的一段时间后才开始的。

2.从X方差分解可以看出,第4期经济发展的影响达到了最大值3.46%,之后既有下降,也有上升,直到第10期都是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波动,且没有衰减趋势。这一方面说明经济发展对于人口结构的影响既是短期的、正向的,也是长期的、持续有效的;但另一方面也说明经济发展对人口结构的整体影响程度相对较低。

3.从Y方差分解的结果来看,人口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除第1期偏低以外,从第2期一直到第10期持续稳定在17%左右,说明人口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持续而强烈的,人口结构的变化是影响经济发展速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张继红.关于我国的人口结构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甘肃科技,2006(1).

[2]刘家树.我国人口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7(4).

经济结构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实证分析 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

以钱纳里和库兹涅茨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认为经济发展依赖于结构转换,一定条件下结构转换越快,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如何正确把握城市产业结构演变规律,恰当分析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是摆在市政府面前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本文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南通市产业结构的变迁,探讨南通市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一、产业结构的一般分析

1.模型的构建与数据的选取

根据罗默的研究,长期的经济增长是由技术进步(主要是经济制度的变迁)引起的,短期经济增长是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的增加决定的。另外,资本、劳动和技术是在一定的产业结构中组织生产的,给定的资本、劳动和技术,不同的产业结构会导致不同的生产。因此,如何衡量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就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

笔者引用不同的产业结构对生产影响的模型,并进行适当的变换,构建了如下的模型:Y=F(X1,X2,X3,…,Xk,A)。对该公式求全微分并两端同乘以Y得:

上式中的即是Y对X的弹性,表明X每增加1%可使Y增加的百分比,用βk表示,表示除X以外的其他因素对Y的影响,用α表示。这样上式可以表示为以下公式的导数:LnY=α+β1lnX1 +β2lnX2+…+βklnXk+ε。

本文数据均来自《南通统计年鉴》,根据历年地区生产总值构成及按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历年地区生产总值指数得出地区生产总值Y、一产产值X1、二产产值X2、三产产值X3。

2.三大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运用Eviews5.0对南通市1978年~2007年GDP与三大产业产值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对应统计量下方的数字为T统计量,下同):

lnY=1.3841+0.1155lnX1+0.4612lnX2+0.359lnX3+ε

3.8489 11.472 9.3337 R2=0.9997F=25086.62

结果表明,三大产值均通过了T检验,且水平显著,方程的拟合优度为0.9997,表明三大产业对GDP有很好的解释作用,该方程有效表达了三大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南通市第一产业的弹性为0.1155,表明一产增加1%会导致GDP增加0.1155%,二产的弹性为0.4612%,三产弹性为0.359%。可见,目前对GDP贡献最大的是第二产业,其次是第三产业,最后是第一产业,这与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一致。另外,可以计算出1978年~2007年三大产业的平均产值比例,分别为17.63%、51.9%和30.47%,将这一比例与其产出弹性进行比较,可以看到一产在GDP中的份额每增加17.63%,GDP增加11.55%,二产每增加51.9%,则GDP增加46.12%,三产每增加30.47%,会导致GDP增加35.9%。可见,一产和二产对GDP的贡献在下降,三产的发展会导致GDP的更快增长。

以上分析是从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总量的影响进行的,为了更精确的反应结构变化的影响,将引入新的模型,进一步分析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

二、对产值结构的进一步分析

1.建立模型及回归结果

引用钱纳里和赛尔昆的经济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即Lnxk=α+β1lny+β2ln2y+γlnn,其中xk是用三大产业的产值表示的产业结构,k=1,2,3,y表示人均GDP,为了使数据相互可比,采用不变价格,n表示总人口。

上述模型两边对y求导且同乘以y得:=β1+2β2lny

该式表示产业结构的收入弹性,该弹性为正,表明该部门产值对GDP的贡献随人均GDP的增加而增加,y每增加1%导致该部门比重提高(β1+2β2lny)%;反之则反。

同理将模型两边对n求导并同乘以n得:=γ,即产业结构的人口弹性为γ。

对上述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可得:

Lnx1=8.2857+4.6241lny-0.383ln2y-2.864lnn

4.6994 -5.2049 -0.5169 R2=0.9958 F=477.11

Lnx2=59.661+0.827lny-0.0614n2y-8.7826lnn

1.8129 -1.7997 -3.4191 R2=0.982 F=110.31

Lnx3=-92.797-1.3908lny+0.1279ln2y+14.972nn

-1.9967 2.4562 3.8171 R2=0.879 F=14.54

上述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接近于0.9或1,且绝大部分参数通过了T检验,F统计量显著,表明模型对于产值结构对人均GDP的影响具有较好的解释作用。

2.结果分析

一产的收入弹性为(4.6241-0.796lny),人口弹性为-2.864,说明随着人均GDP的增加,一产在GDP的比重下降的更快,这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当4.6241-0.796lny>0,则有y<e5.8086=333,即当人均GDP>333元时,一产在GDP中的比重随人均GDP的增加而减少。二产的收入弹性为(0.827-0.1228lny),说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二产比重下降,不过降幅小于第一产业,这可从lny的系数中看出。以2007年为例,二产的收入弹性为-0.1349,人口弹性为-8.7825,由于人口弹性更大,随着人口的下降,二产的产值比重提高的速度快于由于人均GDP增加导致二产比重下降的速度,二产的比值不断提升。三产收入弹性为(-1.3908+0.2558lny),人口弹性为14.97,三产的人口弹性较大,说明三产具有较强的劳动力吸纳能力。虽然自1999年起,南通市人口开始出现下降,平均下降幅度为0.284%,结合其弹性可得人口下降导致三产比重下降4.252%,另一方面1999年来人均GDP的平均增幅为11.517%,结合收入弹性得出人均GDP增加导致三产比重提高4.877%,二者的综合作用导致三产比重逐步提高。

前述分析表明,三大产业产值的变化是人均GDP和人口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收入弹性是一个变化的数值,人口弹性则是相对固定的数值,而且人均GDP和人口变化对三大产业产值比例的影响方向正好相反。随着经济发展,人均GDP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而人口已连续近十年下降,而且人均GDP的增幅远远大于人口的降幅。由此可以预见今后的产业结构将呈现如下态势:一产比重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降低同时随人口的下降而提高,总趋势是下降,二产比重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下降同时随人口的下降而提高,总趋势是下降,三产比重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提高同时随人口的下降而下降,总趋势是提高。

三、对就业结构的进一步分析

1.建立模型及回归结果

继续运用上述模型分析就业结构对人均GDP的影响,即Lnnk=α+β1lny+β2ln2y+γlnn。nk表示第k产业的就业人数,k=1,2,3,就业结构的收入弹性为(β1+2β2lny),人口弹性为γ。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

Lnn1=48.4127+9.8498lny-0.7547ln2y-11.28lnn

22.2446 -22.787 -4.524 R2=0.9987 F=1575.09

Lnn2=229.5943-7.0121lny+0.4635ln2y-29.7655lnn

-4.2783 3.7811 -3.2252 R2=0.943 F=33.14

Lnn3=-52.8247-13.3225lny+0.9849ln2y+15.3754lnn

5.067 1.0506 -5.1263 R2=0.898 F=17.62

模型的拟合优度接近0.9或1,并且绝大部分参数通过了T检验,F统计量显著,表明模型对于就业结构对人均GDP的影响具有较好的解释作用。

2.模型结果分析

一产就业结构的弹性为(9.8498-1.5094lny),表明随着人均GDP的快速增长,其吸纳劳动力能力下降的更快。二产的就业结构弹性为(-7.0121+0.927lny),可见二产的劳动力将随人均GDP的增加而提高。二产的人口弹性为-29.7655,表明人口对二产劳动力的影响较大。1999年以后随着人口的下降和人均GDP的增加,二产的劳动力比例稳步提高。三产的就业结构弹性为(-13.3225+1.9698lny),人口弹性为15.3754,表明三产的劳动力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提高,虽然1999年以后人口出现下降的趋势,但由于人口下降导致的三产就业结构下降的幅度小于人均GDP增加导致的三产就业结构提高的幅度,三产的劳动力结构不断提高。

将上述结果进行总结可以看出,一产的就业结构随人均GDP的增加而下降并随人口的下降而提高,二产的就业结构随人均GDP的增加而提高同时随人口的下降而提高,三产的就业结构随人均GDP的增加而提高并随人口的下降而下降。就业结构的变化是人均GDP和人口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人均GDP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更大。

四、结论及建议

1.目前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比例取决于人均GDP增加和人口减少的共同作用。人均GDP和人口对一产和三产的影响方向正好相反,人均GDP增加导致一产的产值比例和就业比例下降,导致三产的产值比例和就业比例提高,人口减少导致一产的上述比例提高并导致三产的上述比例降低。人口减少导致二产的产值比例和就业比例出现提高的走势,但人均GDP的增加对两大比例的影响不同,人均GDP增加导致二产的产值比例下降而就业比例提高。

2.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下降,但不能因此而忽略其发展,因为第一产业提供粮食等基本物资的供应,具有稳定社会发展的作用,保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提高农民收入和稳定农村经济不能放松。

3.继续提升第二产业的竞争力,但不能盲目扩大第二产业。目前南通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虽然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最大,但其对GDP的贡献小于其产值份额。另外,目前南通市二产的产值比例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下降同时随着人口的下降而提高,就业结构随着二者的变化而提高。可见,虽然目前第二产业在南通经济发展中已经占据半壁江山,并有一定的劳动力吸纳能力,但发展潜力已经不大,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已开始下降,因此不能盲目扩大第二产业,否则将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4.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的是第三产业且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吸纳能力远远高于第二产业,三产在GDP中的份额每增加30.47%,会导致GDP增加35.9%,且三产的产值比例和就业比例均随人均GDP的增加而提高。可见第三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应把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上。

参考文献:

[1]刘 伟 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2(5)

经济结构分析范文第4篇

改革开放30年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10年中国gdp为58783亿美元,超出日本4194亿美元,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健康、教育和收入三个方面编制人类发展指数(hdi)评价各国发展状况的联合国2010年《人类发展报告》中,中国的hdi在全球169个受调查国家和地区中排名89位(比5年前提升了8位),属于中等发展组国家[1];该报告指出,在过去40年间,中国的人均收入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了21倍,使亿万人脱离了贫穷,创造了“发展的奇迹”。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传统发展方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首次的《亚洲竞争力2011年度报告》显示,中国社会发展已经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在参与评估的35个经济体中,中国在亚洲经济体竞争力排行第11位,而社会发展水平则排名第31位[2],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使得物质财富不断增加,然而,财富是否契合中国和谐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成果是否为社会所共享,经济发展方式和趋势是否符合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争的事实是必须本文由收集整理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厘清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使经济发展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基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在接下来的5年内,要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取得实质性进展[3]。

本文基于287个地级以上市的统计资料,建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方程模型”,求取经济与社会发展内在结构间的关系方程,明确经济与社会发展内部结构间存在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赖与相互制约。基于制约社会发展的关键内部结构因素,提出促进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

一、文献综述

(一)经济发展相关概念

对经济发展的概念性界定,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阐述。bahar认为经济发展就是通过加工生产资源,来达到个人社会收入大量增长(潜在)的目的[4]。amartyasen把经济发展看作是国家能力增加和责任的提升(该观点更侧重于经济发展的社会责任和义务)。jerald m. meier提出经济发展就是一个国家收入不断增长的长期过程。oliver e. williamson补充说明这个过程还是制度和革新为市场经济运行和工业快速发展提供所需背景的过程。不论是出于增加收入,抑或增加能力和提升责任,或者其他目的,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产出的增加,还意味着随着产出增加而出现的投入与产出在结构上的变化及一般经济条件的变化,随着结构变化和调整,进一步推动收入增加,促进财富积累。鉴于此,熊彼特(j.a.schumpeter)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中认为,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以定义为执行新的组合。国内学者车维汉认为,经济发展是指经济的总量和人均产出增长以及由此带来的产出与收入结构、生活质量、环境与生态变化、社会政治体制、文化法律、观念和习俗的变革[5]。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经济发展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既表征静态结果又体现动态过程的多维综合概念。经济发展是一个包括经济增长、缩小不平等和根除贫困,包括社会结构、国家制度和收入分配等主要变化的多元过程。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4月第29卷第2期张传平,等: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结构分析(二)社会发展相关概念

国内外学者对于社会发展的基本概念/内涵界定也有不同的表述。jacobi在其社会发展理论中指出,社会发展的原理和功能不仅是寻求更高的生活标准,而且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是为了服务我们的生活。mack graham和guy hopkins将社会发展指数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生活条件,比如社会安全和健康。第二部分主要是文化和信息方面,包括正规教育和识字率。第三部分关注一些社会现象(比如合作关系和失业率等)。mousaaei认为评价社会发展应该包括卫生保健、医疗、住房、教育、就业、人口增长、收入分配和社会安全等部分。nanacy认为社会发展应遵循社会规则,包括从经济增长中获得健康环境和均等份额。estes从学科属性和研究对象出发,认为社会发展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其寻求财政和社会福利,这些目标仅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最大限度的合作才能够实现。之前的johnston提出社会发展就是公民社会的增强(组织能力和多样性的增加,社会团体相互作用等);stiglitz把社会发展看作是社会和平解决冲突的能力,以防发生利益冲突。对于社会发展涵义的广义理解,国内学者韩明漠归纳出它的三个层次:第一种社会发展涵义主要指人们的健康、卫生特别是社会福利的增长。第二种涵义是指经济以外的其他社会生活发展,如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第三种见解是从社会整体进行考虑的,指的是包括经济发展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发展[6]。

综上所述也可看出,社会发展既包括社会发展与自然关系的一面(健康环境),也寓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规定着经济发展的目的,社会发展直接体现在社会成员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社会成员以及社会成员间关系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社会发展是从社会进步的视域来描述国家行为体的发展,具有规划、战略等方面的涵义。

(三)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

国外学者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极其重视,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有:(1)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大多数经济学家持此观点,hagen在其著作中说“经济发展提高了财政福利”。mazmadar认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滴流效应(trickle down effects)自上而下地发生,从而实现社会发展[78]。jabbarei更强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相互关系。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居民如果拥有高社会福利,其人均产出也比较高;过分强调基本需求,短期内会拖累经济发展[9]。但也有部分学者直接强调经济增长带来了负面的环境和社会效应。(2)社会发展决定经济增长,典型代表有hicks,他认为社会发展是第一要务,至少说,人力资源应该是经济发展加速的先决条件。

与国外相比,国内有关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研究起步比较晚,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同步问题日益显现,国内学者也开始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尤其是关于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研究。王思斌发现,随着新的发展观的出现和日盛,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已是毋庸置疑。许多经济学家已不单关注经济过程本身,而且关注经济过程、经济效果的社会影响[10]。朱华构建了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11],并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度进行了实际测度,为测度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度提供了有效的测度工具。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与社会指标课题组用综合评分法对中国各地的社会发展水平进行科学评估,得出各地区的可比得分并进行排序比较,认为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是高度相关的,并且用回归方程测量两者的协调度[12]。

国外学者关于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中,大多聚焦于定性分析的层面,定量分析的研究比较少;同时在仅有的定量分析中,大多数学者都采用经济发展或者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方面(比如福利、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等)来研究,忽视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其实覆盖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只采用某一方面来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的结果是不能全面而准确地阐述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各个方面的,因此得出的结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国内对于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定量研究甚少,更多的研究是定性分析,同时定性分析也浮于社会现象表层,缺乏对经济社会发展内部之间关系的探讨。

(四)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考量

mervyn a king假设社会发展依赖于经济增长速度,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它们之间存在着正的相关关系,但是相关系数相当的小;同时他发现经济和社会绩效之间的关系在低国民收入水平上非常显著;另外,社会得分和人均gnp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13]。对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的考量,michael peneder基于28个oecd国家的数据,经过分析,结果证明产业结构是20世纪90年代oecd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和增长的一个显著的决定性因素[14]。dwight h. perkins研究中国问题时,指出至少在总需求方面,中国有着与众不同的经济结构,其对中国造成了一些特别的挑战[15]。

在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研究上,mark granovetter也认为社会结构,特别是以社会网络的形式,影响着经济产出[1617]。经济增长的一些直接社会效应可能会影响到未来增长的速度和结构,而此又通过各种渠道反馈到它们。francois bourguignon认为经济发展对社会结构的影响比较复杂,远不是近几年的文献中所提到的简化的回归模型。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是非线性的(比如,库兹涅茨收入不均衡理论),依赖于一些国家特征,包括政策和体系变量[18]。对于经济增长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marneef提出“门槛假说”(threshold hypothesis),即在每个国家,经济增长都会带来生活质量的提高,直到一个“门槛点”,该点之后经济增长会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换句话说,即对于每一个社会,在某一个时期,随着经济增长,生活质量会随之提高,但是当到了一个点——门槛点,超过这个门槛点,如果经济持续增长,生活质量可能会下降[19]。

本文不拘泥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争执,旨在分析经济发展的内部结构和社会发展的内部结构之间的影响效应,对它们各自的内部结构,选取相应的测量指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建立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间的结构关系模型,求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间的结构关系方程,提出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建议。

二、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结构

(一)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表征指标选取

在研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关系之前,必须确定用什么指标来测度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当然,在不同国家和社会及其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状态,用于测度其发展的指标也不一样。不少人是从juster 提出的幸福指数①开始了解社会指标的,有一点是共同的:“不同的指标很难客观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指数”。raymond bauer是最早对社会指标、社会报告、社会系数方面研究做出贡献的学者,其在《social indicators》中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框架,选择了健康、教育、运输、住房、劳动、城市发展和其他公共部门发展等指标用以进行社会发展分析②。同时在国际范围内,不同的国家、国际组织或机构,根据自身研究主体和对象的不同,所界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指标体系不尽相同,但是他们在指标体系设置时,尤其在社会发展指标中都会提到福利、生活质量、教育和就业等③④[20]。如欧洲议会将社会发展指标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卫生健康和民主、自然资源和收入分布、公民权利和参与度、就业和教育、文化、住房、福利、犯罪等。

一个被大多数人接受,并且也被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性组织所采纳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衡量社会发展的指标是人类发展指数,其是巴基斯坦经济学家mahbub ul haq在1990年提出的,旨在将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从国民收入核算转向人类实际幸福感[21]。人类发展指数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分别为寿命、识字率和生活水平(个人gdp或购买力平价)。但是自其被提出以来,受到很多的质疑,因为在其中,教育和收入的比重过大,而忽略了生态环境和道德⑤,但它仍是应用最广泛的指数之一。

本文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指标的选取中基于以下原则:指标必须合法且具有可靠性、代表性、及时性,指标要容易解读、具有分析的作用、反映随着时间而发生的变化,同时指标的选择必须具有政策关联性。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指标必须反映“产业演进、产出增长、效率表征”,社会发展指标则应恪守“经济发展惠及社会发展,社会发展支撑经济发展”原则。

综合文献,基于中国的实际国情及相关统计数据,本文选择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测度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二)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假设

francois指出,区分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需要用结构模型处理隐含的或者是显性的关系,而不是利用简化形式的模型进行相关性分析,以及诸如此类的其他复杂的分析。为探究经济发展内在结构和社会发展内在结构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遵从提出假设→验证假设→解释问题范式。经济发展内在结构和社会发展内在结构之间的关系假设如图1所示。

图1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假设:h1:经济效益和生活质量间有正相关关系;h2:产业结构与社会结构存在负相关关系;h3:社会结构和人口素质存在正相关关系;h4: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存在正相关关系;h5:社会结构和社会稳定存在正相关关系;h6:人口素质和社会稳定存在正相关关系;h7: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存在正相关关系。

(三)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模型

1.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结构方程模型

三、基于实证结果的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分析

(一)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结构及其主要影响因子

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结构关系如方程(12)~(16)所示。变量间的相互影响不仅包括直接效应还包括间接效应,二者之和为总效应。根据bollen的研究,影响因素对结果变量的影响强度可通过估计潜变量之间的直接影响系数和总影响系数来获得。在结构方程模型中,直接效应是原因变量对结果变量的直接影响,用路径系数来衡量(表2中的因子载荷值);间接效应是原因变量通过一个或几个中介变量对结果变量的间接影响,当只有一个中介变量时,间接效应大小是两个路径系数的乘积。本文潜变量之间影响效应,如图1和表2所示,其结果如表4所示。

(二)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主要原因度分析

1.经济效益之于其他

经济效益因子在本文中是用人均财政收入与社会劳动生产率量度,它对经济增长(0992)、生活质量(0746)、人口素质(0491)、社会稳定(0383)以及社会结构(0247)皆有正向的拉动关系。中国财政收入的增长远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屡屡引发民众对税负的指责和有关专家对中国宏观税负与世界平均水平的解释。财政部新近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税收总收入高达89万亿元,同比增长226%,税收占gdp的比重超过19%。其中,企业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187%,且在2010年9月上调个税免征额之后,个税整体税负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所上升。本文无意解释中国税负高低,只是从经济与社会结构关系看,经济效益因子/财政收入是中国经济社会活动中最有影响力的因素。无需赘述,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是“投资、消费、出口拉动”三驾马车,而内需一直未能在gdp的增长过程中扮演主要角色,且消费占gdp比重在近10年呈现连续下滑的态势;当前中国的家庭消费只占gdp的三分之一,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也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55%的水平。中国经济过度依赖政府投资,财政收入则是政府最大的弹药库。纵观历年数据,中国30多年的经济以两位数高速增长,但政府的财政收入远远大于国内经济增长,大于国民收入的增长。由此可见,本文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结构关系”解释了中国经济社会(中国模式、北京共识、强势政府)的过去发展。但是,财政收入是经济社会发展结构中最具影响力的“因子”,也寓示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偏离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设定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建立一个有限的、公共服务型的政府的改革目标。

2.产业结构之于其他

3.社会结构之于其他

本文用第三产业就业比例、非农业人口就业比例、医疗占财政支出比例测度社会结构,其对社会稳定总效应为0917,对人口素质总效应为0559。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2月22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位数为619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19118元,前者只是后者的324%;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04%,城镇为363%。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中,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无需赘述。

五、结论

基于2010年中国287个地级以上市的经济社会统计数据所建立的结构方程模型,揭示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结构由7个主要方程所反映;依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结构影响力大小,经济效益、产业结构、社会结构是原因度最大的3个因子。

经济效益(由财政收入与社会劳动生产率量度)因子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结构的影响,解释了政府投资是过去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时过境迁,中国发展还应回到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设定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建立一个有限的、公共服务型的政府的轨道上来。

效率低下的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业、农村、农民)是中国社会结构(第三产业就业比例、非农业人口就业比例、医疗占财政支出比例)提升的最大制约,出路在于通过城镇化建设,合理引导人口流向,让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社会结构关系社会稳定与人口素质提高,中国现在的“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还只是一个现代社会结构的雏型。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能达到就业结构合理目的;增强政府社会服务功能,能促使中国“社会中间人群”壮大和社会结构向“橄榄型”发展。

注释:

① 参见juster f. t. a framework for the measure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performance. new york: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1973,p3438。

② 参见richard j. estes. global change and indicators of social development. pennsylvan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2005,p25。

③ 参见economic commission for africa socioeconomic indicators, 2005。

④ 参见leslie d. wilcox,wm. alex mcnoush, john callaghan. a methodology for indicator of social development. iowa state:department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iowa stat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74,p1516。

⑤ 参见ian morris. social development.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2010,p24。

经济结构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结构工程;柱网尺寸;影响因素

为了确定经济合理的柱网尺寸,掌握其规律性,需要对影响柱网尺寸的因素及确定原则进行研究。为此,首先分析了确定框架结构柱网尺寸的影响因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再利用PKPM算出实际工程中不同柱网尺寸时对应的建材消耗量及工程造价,确定最为经济合理的框架结构柱网尺寸。

1、影响框架结构柱网尺寸的主要因素

在实际工程中,柱网尺寸的大小往往不是通过单一的平面关系就能确定的,尤其是比较复杂的建筑物。影响框架结构柱网尺寸选择的因素很多,如使用功能、建筑布局和造型、工程造价、施工技术难度等。

(1)建筑布局和造型。一幢高层建筑中,有的楼层可能是办公房间,有的楼层是旅馆,有的楼层是公寓,底层可能是商场或某行业的营业大厅,地下室还要做停车场及设备用房等。这时,确定建筑物的柱网就不能仅从单一的功能去考虑,必须对建筑物的各种功能进行权衡,找出既适应各种功能又最经济合理的柱网。

(2)工程造价。当柱网尺寸较小时,构件截面满足构造要求即可,所以其强度不能充分发挥,造成材料浪费;当柱网尺寸较大时,构件尺寸增大,结构的造价也可能提高,故只有合理的柱网尺寸才能使造价最低、最经济。

(3)施工技术难易程度。当设计柱网尺寸较大时,必须在主梁之间加次梁,这导致了混凝土用量及模板工程量的增加,模板的平整度也不好控制,所以有可能既不经济又增加了施工难度。

2、试验研究

试验计算模型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建筑为六层办公楼,层高3.6m。

表1 框架结构截面设计工程量及造价

屋(楼)面恒荷载为,屋(楼)面活荷载为;基本风压;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板厚取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梁和柱内钢筋采用HRB335,板内钢筋采用HPB235。为了便于分析,假定所设计的办公楼开间数保持不变(共8跨),以单位面积上的工程造价作为比较标准。依据建筑设计,其柱网布置的柱距,分别取=3600,4200,4800,5400,6000,6600,7200,7800和8400mm进行计算、分析讨论。对以上9种不同柱网尺寸条件下的框架结构进行设计,根据结构设计进行了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其结果见表1,次梁每隔两米横向布置,其中混凝土、钢筋均按近似市场价计算,混凝土:300元/,钢筋:3800元/。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绘出结构工程造价与柱网尺寸的关系图曲线(如图2)。由图2曲线可知:W6>W5>W4>W7>W3>W8>W2>W9>W1,6.6m为最经济合理柱距,6.0m次之。

图2柱网尺寸与工程造价关系曲线

3、结语

框架结构的柱网尺寸不应太小,对于那些开间不大、层高不高、功能比较固定的多层建筑,采用砖混结构就可以很好地满足建筑的功能要求,造价要比框架结构低得多;框架结构的柱网尺寸亦不可太大,大柱距对梁的要求较高,不仅会增加工程造价,还会占用更多的空间,减少空间使用率。对于像展览厅、体育馆等有更大空间要求的结构,框架结构已经不再是最佳选择,这时,更经济的结构形式也许是钢屋梁或者网架结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任何一种结构体系都有它的适用范围,在一定情况下它是合理的,超出了它的使用范围,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它的优越性,框架结构也是这样。根据功能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柱网尺寸,是发挥框架结构优越性的重要方面。而合适的柱网有其内在规律,需要针对不同的功能要求、工程造价、建筑设备、建筑经济、施工难易程度等各种因素综合分析比较,只有这样,才能确定出符合功能要求、经济适用的柱网尺寸,使建筑设计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心田,建筑结构体系与选型[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何亚伯,杨海红,张海涛.建筑工程经济与企业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