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与政治的关系

经济与政治的关系

经济与政治的关系

经济与政治的关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经济;政治;意识;社会势力;阶级;社会;生命本质

一、经济与政治的实质及其相互关系

1 经济与政治的实质

人们的生活依赖着两种联系:一种是人与物的联系;一种是人与人的联系。

人与物的联系:人们的生存离不开物资条件,依赖着物资条件。这一点不用细说,其事实与意义天天都在人们的生活之中。

人与人的联系:一个人的生存,首先与他的父母、亲属、事业伙伴有着直接的联系;另外,与工人、农民、商人、知识分子、军人等等,与社会各界人士,都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人们之间的关系,是各尽职能,以强扶弱,共同生存,共求发展的关系。

以上的两种联系,有着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人们要取得赖以生存的物资资源,就必须联系人们,形成统一,形成一股庞大系统的力量,在这种人力的基础与条件之上,去把事情办好,求取物资资源。譬如说开矿山、建工厂、办农场、开商场……这一切都离不开联系人们和统一人们。

人们之间要建立联系和统一,又离不开物资的基础与条件。人们衣食住行、工作劳动、合作结社,政务军务,无论办什么事,都要在物资的基础与条件之上进行,都离不开联系物资和统一物资。

人们习惯上所称的经济与政治,从实质上看,经济就是联系物资和统一物资;政治就是联系人们和统一人们。

经济与政治相互依存,相互融合贯穿,是人们赖以生存不可分割的两方面联系及其工作。

经济与政治的实质,就这么浅显,就这么现实,就这么简单,并不存在什么神秘兮兮的解释和内涵。不过,运作经济活动与政治活动的策略、方法、技能、手段等等的科学性,却是学无止境,变化万千。

2 经济与政治的关系

作为经济单位来说,是以经济工作为主体的单位,亦即以联系物资和统一物资的工作为主体的单位。如工厂、银行、商场、交通等等单位。但是这些单位,必须要具备相应的层层管理机构及其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这些人员及其相互的联系和统一(政治),是铺垫经济工作的基础,是实行经济工作的条件和资本。经济离不开政治,经济包含政治。一个经济实体,实际上也是一个相应于经济的政治实体。不过,经济实体是把经济目标和经济工作摆在主要位置上的实体。

作为政治单位来说,是以政治工作为主体的单位,亦即以联系人们和统一人们的工作为主体的单位,例如政府、军队、公安、司法、团体、帮派、家庭等等单位。但是这些单位,都必须配备相应的后勤工作来为政治工作服务。所谓后勤工作,就是经济工作,就是筹办政治工作所需的物资条件。这些物资条件是铺垫政治工作的基础,是实行政治工作的条件和资本。政治离不开经济。政治包含经济。一个政治实体,实际上也是一个相应于政治的经济实体。不过,政治实体是把政治目标与政治工作摆在主要位置上的实体。

通过分析经济与政治的关系,得出两点结论:

(1)经济与政治是互相铺垫、互相包含、相依相生、融合贯穿的关系,是人们赖以生存不可分割的两方面联系及其工作。(2)人们的社会是一个经济实体,也是一个政治实体。相对于不同的社会工作。不同的社会单位,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经济与政治的主次位置也相应地变换不同。经济与政治不存在谁决定谁的绝对关系和固定模式。

3 政治能消灭吗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政治不是阶级斗争的“专利”,在发展经济的生产斗争之中,同样贯穿和依靠着政治为生产斗争服务,为经济工作服务。生产斗争和经济工作是永远的。所以政治也相应地永远存在。

二、阶级与社会

1 社会势力

经济与政治是人们赖以生存不可分割的两方面联系及其工作,然而这两方面的联系及其工作,都依靠着人的意识来进行主导和支配。经济、政治、意识这三个方面,是构成社会的三个因素,也是构成社会力量(社会势力或说阶级势力)的三个因素。

对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来说,同样由他的经济状况、政治状况、以及他支配经济与政治的意识状况,由这三种状况构成和决定着他的生活状况,构成和决定着他的社会势力状况,构成和决定着他立足社会的阶级地位状况。

每一个人,在其所处的具体时间、环境、事物之中:

他的经济状况,就是他当时可以搜集、可以争取、可以调动、可以组织、可以支配利用的物资力量的状况,简而言之,就是他当时可以联系和统一的物力状况;

他的政治状况,就是他当时可以搜集、可以争取、可以调动、可以组织、可以支配利用的人力状况,简而言之,就是他当时可以联系和统一的人力状况;

他的意识状况,就是他当时搜集、争取、调动、组织、支配利用人力和物力的理智性与能动性的科学水平。简称智能(智慧)强度、才能强度、科技强度或说意识功能强度、再或说智商等等,都是指意识状况。

每一个人,由这种经济、政治状况和意识状况而形成社会势力状况的关系,是一种正比例的关系。这种正比例关系如下:

(经济物力+政治人力)×意识强度=社会力量=社会势力=社会作用=社会效应。

社会势力÷(物力+人力)=意识强度=智商。

(以上的关系式,是根据“质×量=能力=作用=效应”的关系而得出的。意识是社会作用的根据和主导,具备质的属性,是社会的质。经济物力与政治人力是社会作用的材料内容,是意识支配运用的对象,是社会发展变化的条件,具备量的属性,是社会的量。关于社会的质量关系,详见《时代经贸》杂志总第226期28页《质量哲学及其应用》和后一期发表的《社会的质量关系》两篇文章。)

2 阶级

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总是体现着一定的阶级差别。例如学徒与师傅之间,工人与工头与老板之间,穷人与富人之间,平民与豪绅之间,傻子与聪明人之间,家庭成员与家长之间。村民与村干与乡干与县领导之间,学生与班长与老师与校长之间,士兵与上官之间,黑社会成员与老三老二老大之间,等等,都体现着一定的阶级差别。这种阶级差别,都是由各个人的社会势力来决定的。

在人与人的联系之中,社会势力较强的人地位较高,处主动地位和支配地位;社会势力较弱的人地位较低,处被动的、被支配的服从地位。人与人之间强弱不等的社会势力,构成了高低不同的阶级地位。人与人之间这种势力由强到弱,地位由高到低的阶梯,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阶级。

3 小结

回顾《社会势力》与《阶级》这两个段落的内容,讲明了两个问题:

(1)无论是社会团体或者是个人,他的经济力量、政治力量、智力(思想意识)等,是构成社会势力的三个因素;这三个因

素构成社会势力的关系是:(物力+人力)×意识强度=社会势力。(2)人与人之间由于势力上大小强弱的差别,相应地形成了地位上高高低低的差别。人们之间势力上由强到弱,地位上由高到低,这种势力及地位的阶梯,就是阶级。

4 阶级能消灭吗

我们曾经认为经济决定政治,决定意识形态,认为阶级是私有经济的产物,认为生产资料公有化之后,就可以消灭阶级。

但是这一认识忽略了形成阶级的政治人力因素和意识智能因素,是片面认识。实际上人与人之间尽管财产平衡,然而各自所占有的政治人力因素和意识智能因素客观上始终存在差异。永远不能平衡,因此人与人之间的阶级差别也相应地永远存在。

5 阶级是社会的结构层次

人们社会的本身,就是由各个阶级阶层所构成的统一体。如果社会是一部机器,那么各个阶级阶层就好比是机器的构件,如果缺少了一个构件,机器就不能运转。至少是不能正常运转。各个阶级阶层在社会的统一体中,都具有其相关的联系和相应的作用。例如一支部队,如果缺少军、师、旅、团、营、连、排、班到士兵的各个阶级的结构编制及其阶级成员,就不能作战,至少是不能正常作战;一个大型工厂,如果缺少了从厂长、经理、会计、出纳、车间主任到工人的各个阶级结构及其阶级成员,就不能生产,至少是不能正常生产;一个公司,一个学校、一个家庭、一个团体、一个国家,都是如此。人们社会客观上不会消灭阶级,也不可能消灭阶级。

6 阶级、政治、社会的实质与区别

通过由阶级联系而形成政治(包含经济)与社会(经济政治实体)的情况,我们可以发现:

阶级的层层联系和层层结构,就是政治(政治与经济互相包含,以下均同)的层层联系和层层结构,同时也就是社会的层层联系和层层结构;

阶级势力就是政治势力,同时也就是社会势力;阶级地位就是政治地位,同时也就是社会地位;阶级斗争就是政治斗争,同时也就是社会斗争;阶级观念就是政治观念,同时也就是社会观念;阶级生活就是政治生活,同时也就是社会生活等等。阶级、政治、社会,都贯穿着联系人们和统一人们的实质。不过,几者之间也有区别:阶级是联系人们和统一人们的结构层次;政治是联系人们和统一人们的工作活动;社会(经济政治实体)是联系人们和统一人们(包含联系物资和统一物资)所形成的统一体。

总的看来,是由经济力量、政治力量和意识三者共同发生作用而形成一个人的社会势力,形成阶级。又由阶级联系而形成人们的经济政治实体,亦即形成人们的社会。

三、统一和斗争

1 统一的特点

上一段说过,人们的阶级联系,人们的政治联系(政治与经济互相包含,后面均同),人们的社会联系。这几种联系的实质,都是指联系人们和统一人们(包含联系物资和统一物资,后面均同)。这种联系人们和统一人们的特点,是强方支配弱方。强方是统一的核心和主导,是统一的决定因素。

强方:就是势力较强、地位较高的上层阶级。强方具有主动和支配的优势。

弱方:就是势力较弱、地位较低的下层阶级。弱方只能服从强方的支配,不然,强方会以较强的势力逼迫弱方服从。

一个人群,一个社会团体,一个社会单位,都是以这种强方主动支配与弱方服从支配的阶级关系来层层连接,从而才形成了人们的统一和统一体,亦即形成了政治和政体,形成了社会。

2 形成统一的凝聚力和压力

在联系人们和统一人们的过程之中,如果大家有团结一致的意愿,有共求发展的目标,那么就会自觉地依附、凝聚在上层阶级的身边,服从上层阶级的领导,主动地形成统一,形成巩固和发展的社会。这叫做主动统一。

团结一致的意愿与共求发展的目标,是形成统一的凝聚力,是形成统一的根基。同时,这也是形成统一的另一个特点。

在联系人们和统一人们的过程之中,如果大家没有团结一致的意愿,没有共同努力的且标,那么,上层统治阶级只能施加压力,强迫属下服从自己。这叫被动统一。

对于被动统一,统治阶级施加压力是有限的,只能在条件完全允许和理由充分正义的情况下进行。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于不义之事施加正义的压力,这是伸张正义和树立正气的具体体现,也是统一体增强凝聚力的正当行为与有力措施。

如果统治阶级对于下层人民施加非正义的压力,这就会失去统一的凝聚力,失去统一的根基,对于维持统一是一种冒险行为。

如果统治阶级,对于下层人民施展不诚实的欺骗手段或者愚弄手段,这是一种不正义的变相压力,这也会失去统一的凝聚力,失去统一的根基,不利于统治阶级自身的统一。

所以求取统一,首要的条件必须是考虑统一的根基――考虑形成统一的凝聚力――考虑团结一致的意愿与共求发展的目标――考虑主动统一。

简捷地复述以上内容:统一(政治)的特点是强方(上层阶级)支配弱方(下层人民),上层统治阶级是社会(统一体)的核心和主导,是社会的决定因素。形成统一的力量有两种:一种是凝聚力(主动统一),一种是压力(被动统一)。以上探讨的是人们的统一。

3 统一体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在一个统一体或者一个统一团体之中,凡是有一致的意愿、服从于统一目标、接受统一支配的人和事物,以及有益于统一的人和事物,都是这一统一体或者统一团体的内部因素;

除此之外的事物,就是外部因素。

但是人和事物对于一个统一体或者一个统一团体来说,往往具有两面性,具有内部因素的一面,也具有外部因素的一面。所以看待人和事物要一分为二,要看到和维护以及利用其内部因素的一面,也要看到和防备其外部因素的一面,不要一概而论。

4 斗争

以上所谈的统一,主要是对一个统一体或者一个统一团体的内部和内部因素而言。下边要探讨的斗争,主要是对一个统一体或者一个统一团体的外部和外部因素而言。

斗争,是社会内容中所存在的事实,政治上有对敌斗争,经济上有生产斗争。对于这种斗争,我们不可以否认,不可以回避,只能面对,因而也必要进行分析和探讨。

在被动的统一之中,很可能有人不屈从压力,不服从上层阶级的支配。这时就不能形成统一,就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统一及统一体分裂;另一种情况是展开斗争。例如:

一个家庭,如果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能形成统一,那么,将会导致分家,或者是家庭成员之间吵架斗殴。一个社会单位如此,一个社会团体如此,一个国家都是如此。

人与人的斗争,实际上是互不服从的人或者互不服从的社会团体,各自动用自己的社会势力,用斗争的方式以力消灭对方,排除不统一的因素。

5 斗争与统一的关系

上一节说到:斗争是为了消灭对方,排除不统一的因素。

但是除此之外,斗争对于统一来说,还有更加重大的意义。人们总是用斗争的方式以力分解对方,将分解后的可利用部分统一于己体(将外部因素转化为内部因素),用这种方式来充实和扩大自身的统一体。

这种斗争和统一,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作用,人与物之间都是这种作用。在人们利用、改造、创造周围事物的过程之

中,人们都是先将事物以力分解――斗争;然后吸收可利用部分――统一。

一切生命体的生命作用,都是以力分解异物――斗争;然后将异物中可利用的部分(营养物质)结合于已体――统一。

(万物的彼此作用只有两种:一种是彼此以力排斥、分裂、分解――斗争;一种是彼此以力吸引、结合、凝聚――统一。)

斗争,都是为着自己的统一而进行斗争,生命体依靠斗争的胜利,来获取自己的营养物质,获得自己统一势力及其统一体的保存和壮大;统一都是为着进行斗争而统一,生命体依靠自己统一势力及其统一体的保存和壮大,来进行更有把握和更大规模的种种斗争,不仅仅是对敌斗争,也包括生产斗争。

人们所进行的斗争,就是政治上的对敌斗争和经济中的生产斗争;人们所进行的统一,就是统一人们(政治)和统一物资(经济)。人们所进行的这种斗争和统一,都是生命结构、生命力、生命作用的高度延伸、高度扩张和高度发展。

斗争是统一的极端形式(人们的军事是政治的极端形式)。生命体用这种斗争和统一的方式来维持自己的生存与发展。斗争和统一相反相成,是一切生命体的生命作用,是生命的本质。

6 斗争的决定因素

不管是什么斗争,其势力的强弱是斗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生存与衰亡的关键。

那么有人会说:我国古代的政治斗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都是弱方战胜强方;我国一九三年前后,弱小的工农红军在井冈山的政治斗争之中,所取得的一至四次反围剿胜利,也是弱方战胜强方。这是为什么呢?

对于这个问题,提出问题所指的强方和弱方,都是指人力物力而言。然而其中还有一个看不见的因素,提出问题时把这个看不见的因素设计算进去。正是这个看不见的因素,在斗争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而决定了斗争的胜负。

这个看不见的因素就是主导人力物力的意识功能或者说智商。他虽然是一种看不见的势力及至斗争的因素,但是他的强度与作用是完全可以计算出来的。请不要忘记前边提到过的关系式:

(人力+物力)×意识强度=斗争势力。

斗争势力÷(人力+物力)=意识强度(智商)。

由此可见:势力的强弱不仅仅决定于人力物力,而且还取决于主导、支配人力物力的意识强度。也由此可见:人们的思想理论、科学技术、开发智力的文化教育事业等等,对于发展社会势力的重要作用与重要地位。

经济与政治的关系范文第2篇

2009~2011年高考考查本专题考点的试题:

专题考点2009年2010年2011年

文化的内涵、特点及形式山东文综卷•22(选)浙江文综卷•41(非选)

文化的社会作用山东文综卷•29(非选)全国文综新课标卷•39(非选)安徽文综卷•37(非选)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广东政治卷•31(选)江苏政治卷•18(选)福建文综卷•31(选)山东文综卷•29(非选)安徽文综卷•37(非选)北京文综卷•25(选)

全国文综新课标卷•39(非选)福建文综卷•39(非选)天津文综卷•4(选)江苏政治卷•20(选)安徽文综卷•37(非选)

文化与综合国力山东文综卷•29(非选)安徽文综卷•37(非选)

注:“选”指选择题,“非选”指非选择题。

【备考建议】

1.本专题在高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历年的高考中均有涉及,尤其是通过主观题的形式,结合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以及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热点,进行跨模块综合考查。这类题目立意高、形式新、能力要求高,在备考中要注意综合掌握。

2.复习本专题时,要格外注意结合图表、数据、热点材料,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以及综合国力的关系;结合时代精神如劳模精神、志愿者精神等,分析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考点指津】

1.文化的内涵

(1)从本质上看,文化属于精神范畴,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从范围上看,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的特点

(1)特有性。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2)实践性。从文化与个人成长的关系来看,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3)物质性。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3.文化的形式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4.文化的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1)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把人们引向歧途。

(2)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5.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主要表现在: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②文化通过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③图书出版、影视音像等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④简单地说,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就是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表现在:①从国内来看,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②从国际来看,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③简单地说,文化与政治的相互交融就是政治文化化,文化政治化。

(3)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发展并不完全同步。

6.文化与综合国力

(1)文化对综合国力的重要性。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2)大力提高文化竞争力。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考点拓展:

“硬实力”“软实力”与“巧实力”。

“硬实力”,是指支配性实力,包括基本资源(如土地面积、人口、自然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等。

“软实力”,是指精神性力量,如国家的凝聚力、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认同程度等。

“巧实力”(smart power)最早是由美国学者苏珊尼•诺瑟2004年在《外交》杂志上提出的,强调综合运用硬实力和软实力来实现美国外交目标。2009年1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正式提出,美国将采取“巧实力”战略来处理国际关系。“巧实力”既不是“硬实力”,也不是“软实力”,而是综合了“硬实力”和“软实力”的一个整体的战略。

【高考回眸】

1.(2008• 广东政治卷•17)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表明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

解析:《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说明A是正确的。题中不能体现文化形式的“丰富”,故不选B。文化的发展虽由社会实践推动,但作为社会意识范畴的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并不一定与社会实践同步,故不选C。文化创造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知识分子的作用虽然重要,但他们也仅是人民群众中的一部分,不能以部分代替整体,故不选D。

2.(2009•福建文综卷•31)2008 年6 月18 日,中国邮政发行了《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和邮资封。《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形象地展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由此可见

A.文化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

B.文化能够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C.邮票成为展示文化软实力的载体

D.发行邮票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解析:题干揭示的是我国通过邮票这一文化载体反映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B正确。A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D观点错误,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材料中也没有提到文化软实力,不选C。

3.(2011•天津文综卷•4)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中,使之具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名为“你柿我的冰激凌”。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这体现了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解析:B表述错误,应是社会实践的发展决定文化创新;C表述也错误,错在“总能推动”,文化对经济也有可能起阻碍作用;D强调的是经济的基础作用,与题意无关;A正确表明了文化与经济的交融关系。

4.(2010•北京文综卷•25)文化是人们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

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 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 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运用3D技术制作电影是文化现象,“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强调了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文化生产力的重要性,①③正确。②④与题干主旨不一致。答案为B。

5.(2011•江苏政治卷•20)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该材料告诉我们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②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 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④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启迪我们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故选①③。题干中没有涉及世界多极化和跨国公司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中的积极作用,②④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

6.(2011•安徽文综卷•37)2011年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

话题一 文化是国家形象的灵魂

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解析:本题已经明确了答题的切入点是“文化作用”,调动教材中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对综合国力的影响等知识,结合材料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也给世界带来商机。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高了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了中国国家形象。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更多的人通过中华文化了解了中国,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创新设计】

1.“文化的水越有活力,民主的船越能顺行”,这句话说明

A.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B.优秀文化推动政治进步

C.文化是政治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D.文化以经济为基础

2. 2011年5月7日,重庆市委书记在会见“石油魂――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宣讲总队一行时指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不仅不过时,而且正当时,重庆正处在发展建设的关键时期,更需要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这是因为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优秀文化具有永恒性,其内涵不会因为时代变迁而改变 ③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④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不同的实践产生的文化完全不同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一体化。”这种观点

①认为各种文化间的差异会逐步消除 ②肯定了经济对文化具有深刻的影响 ③肯定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生命力 ④否认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4.伟大的时代,孕育着伟大的文艺作品;伟大的文艺作品,也往往反映和记录着伟大的时代。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和精彩的文化活动呈现于中国各地的舞台上,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红色文化精神大餐。这说明

①人们在实践中既创造文化,也享受文化 ②一定的文化是对一定时代经济、政治的反映 ③各具特色的文化都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④文化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创造的精神产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2011年8月8日,第九套广播体操正式。新中国成立60年,广播体操曾经是政治、曾经是暗示、曾经带有色彩,也曾经是国家主义“身体政治”的浓缩物。最终,每一套广播体操都在不经意间化为所在时代的符号。这体现出

A.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B.文化反映政治并决定政治的发展

C.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D.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发展

6.“名人效应真好,滚滚飞来钞票。称为行者故里,石头立马变宝。”下面这则《悟空故里》的漫画给我们的警示是

A.地方名人已成为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B.要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促进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

C.文化要与经济相互交融

D.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要注意发展传统文化

7.总理曾说过:“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上述观点表明

①文化决定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 ②文化对国际竞争具有重要作用 ③文化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④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8.2011年4 月14日,总理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指出,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法制的推进,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举例来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要把加强同市场经济、民主法治、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道德文化建设放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要在全社会大力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这不仅是维护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的需要,也有利于从根本上铲除滋生唯利是图、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丑恶和腐败行为的土壤。

(1)我国道德文化建设“短腿”的现象说明了哪些文化生活道理?

(2)结合总理的讲话,分析说明加强道德文化建设的意义。

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部上海城市形象宣传片《上海》自2011年8月1日开始,出现在了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二号楼的黄金位置。外滩、陆家嘴、新天地、苏州河等上海的地标性场景和上海市民意气风发的笑脸在世界上最繁华的地方交替出现。这说明上海开始更加自信、主动地展示自己的软实力,努力提升国际形象,中国城市公关时代已经来临。

材料二:2011年6月24日, 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在上千年的持续演变过程中,融汇和吸附了大量的中国儒释道主流文化的各类史迹。保塔、雷峰塔遗址、六和塔等作为“文化名湖”的支撑元素,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面对申遗成功后的旅游大潮,有人认为“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游客多多益善”;也有人反对这种观点,认为“为了保护文化遗产,必须适当控制游客的数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播放《上海》形象宣传片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参考答案:

1.B 提示:题干体现的是文化与政治的关系,A、D不选。C说法错误。

2.C 提示:文化的内涵会因为时代变迁而改变,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②④观点错误。

3.B 提示:注意本题是要对题干中的观点进行分析。认为“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一体化”,看到了经济对文化的影响,并认为各种文化间的差异会消失,这与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的相对独立性相违背,故排除③,①②④应选。

4.A 提示:只有先进的文化才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故③错误。文化是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④错误。

5.A 提示:材料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的关系,A正确,B中文化“决定政治的发展”说法错误应排除,C、D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应排除。

6.B 提示:漫画讽刺的是一种错误的文化开发活动,故选B。

7.B 提示:①④夸大了文化的作用。

8.(1)①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同步。我国文化发展相对于经济发展仍然是一条短腿,说明了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②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诚信缺失、道德滑坡是导致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

(2)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道德文化建设,有利于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在物质富有的同时精神也富有,这样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道德文化建设,有利于市场主体诚信经营、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经济与政治的关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民营经济 政治关联 思想市场 政务官

一、引言

“民主不一定促进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能够促进民主,这已经是经济学家的共识。问题是,增长促进民主的条件是什么?”这是聂辉华在其文章《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十大问题》中提出的其中一个问题。截至目前,对于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学界的研究极少。本文尝试对经济增长与政治民主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对上面的问题作出一定回答。

二、经济上的基础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民间的经济活力大为迸发,民营经济在束缚中茁壮成长,对于经济的增长以及就业的增加其贡献自不待言。从企业数来看,截止2011年底,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全国共有企业法人单位数7331200个,其中私营企业5254870个,私营企业占比71.68%;按控股情况分,企业法人单位数7331200个,私人控股5792102个,其占比为79.01%。从就业人数来看,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总数为14413.3万人,国有及集体单位就业人数为7307.3万人,非国有(及集体)单位就业人员总数为7106.0万人,其占比为49.302%;全国现有私营企业967.7万户,就业人数10353.6万人;个体户3756.5万户,个体就业人数7945.3万人。对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原因,学术界各有不同的看法。鉴于篇幅与重点所限,在此不加赘述。但可以预见,民营经济在将来依然会继续释放其活力,更加发展壮大(张维迎,1998a)。在此,我们探讨其发展对当下的影响和作用。

三、商业阶层的期待

假设政府为一个理性人,其追求的效用最大化目标是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财政收入和稳定的地位)。由于地方分权体制以及地区之间的竞争(张维迎,1998b),地方政府与企业的相互依赖性(杨瑞龙,1998)及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政府既有内部的压力或引力(地方政府的利益需求),又有外部的压力(或引力)去发展民营经济。政府要实现其效用最大化,就要促进经济增长与就业,就不得不因应形势,对民间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便利。作为理性人的政府,其理性的选择就是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并尽量将其置于可控之下。但是,这一政策选择所产生的结果一定会超出政府的预期或者追求。

政府既要促进经济的增长又要将经济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中,这样的政经环境,促使企业寻求政治关联。根据罗党论和唐清泉(2009)的经验研究,政治关联企业在中国广泛存在,他们以2002-2005年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17.2%的样本公司的董事会存在有政治背景的董事,且在这些公司中这类董事的平均人数接近为2(董事会的规模均值为9. 23个)。官商之间的政治关联一方面促使民间经济的发展,给予企业以保护和帮助,但同时对于企业亦产生一种不确定性,增加了产权风险和政治风险(杨其静,2010)。本文认为,由于政治关联产生的产权风险、政治风险等不确定性扰乱商业阶层利益,可能会促使有政治关联的商业阶层产生对于更大的稳定性的追求。另外,官商的政治关联毕竟不是一种规范化的经常化的正式制度,既然不是公开而且规范,就对商业阶层产生不公平的影响。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发展和建立起政治关联。有政治关联的企业可能影响公共政策,阻碍无政治关联企业的发展(杨其静,2010)。此种不公平可能会促使没有政治关联的商业人士以寄希望于政府管理的改善来实现其公平。

因此,从以上分析可得到如下结果:无政治关联的商业阶层渴望公平的政府支持;有政治关联的商业阶层期待更加稳定的预期。前者反对政治关联,其诉求是减少政府管制、市场自由化、法治。后者希望建立更加稳定的方式处理权力移转,使政府内部人员变动不至于对企业产生太大冲击,其诉求是更大的政治参与、对政府更大的影响力以及更加和平的政府权力移易。这两个期待形成一种潜在的压力促使政府限制自身权力,保障商业利益。这一压力的传输渠道便是舆论。商业阶层的渴求通过舆论释放出来,通过舆论来影响政府的行为。下面来分析其作用机理。

四、思想作为一个市场

假设:1、思想是一种商品;2、媒体从业人员、作家、学者乃至于任何个体均是思想的生产者(因为上述主体都可以传播思想,所以假设媒体从业人员、作家、学者等都是思想这一商品的生产者);3、每一个个体都是思想的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而商业阶层构成思想市场的主要消费者(这一假设的根据是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上文所说,私营企业、个体户数量庞大,且拥有财富,在思想市场,他们既有消费需求又有消费能力,所以假设商业阶层是主要消费者);4、思想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网络的发展,使各种思想能够得以迅速广泛的传播,如此,虽然存在政府管制,但思想市场可以说实现了既有约束下的相对自由最大化,所以假设思想市场为完全竞争市场。

商业阶层的期待构成一种需求,此种需求对于思想生产者来说是一个具有广阔利润空间的市场。思想生产者像企业家一样以追求利润为目的,为了实现其利益最大化,就要生产能够满足该消费群体需求的商品,即能够反映商业阶层需求的思想商品。每一个思想生产者均是完全竞争市场的一部分,因此,为了获得生存,其也必须生产市场需求的产品。每一个生产者的自利行为最终会使符合上述商业阶层需求的思想商品得以产生,并形成强大的舆论。

在舆论面前,政府很难不受其影响。刘文科(2010)研究认为,大众媒体能够影响政治体系的变迁,影响个体或群体政治心理的变化;导致政治关系的革命性变革,改变人们内心的政治价值观念;设置公众议题,塑造政治文化。思想商品生产者不仅包括大众媒体,更是包括了作家,学者,演员,歌手等群体,这一更大的群体其作用要比上述大众媒体的影响要更加强大、持久、深入。

五、政务官的选择

如上分析,思想市场的发展自然形成一种可以感知的舆论。此种舆论要求政府限制其权力以消除由于政治关联给企业带来的产权与政治风险,要求政府廉洁公正以保障没有政治关联企业的发展机会。官员在此种舆论的日夜熏陶之下,其理性选择当然会受其影响。舆论传达着市场的需求,也传达着未来的可能性。

假设官员基于此需求及未来的可能性进行决策。对于一般的事务官来说,由于变革与否对其影响不大,所以仅以现实利益来讲,可能他们对于改革是一种中立的态度。对于政务官,则情况稍为复杂。假设民意的肯定对于官员是一种积极的效用,那么可以肯定,政务官会去小心翼翼而又积极的追求这一效用。假设在政治舞台上只有两个官员A和B,并且他们可以选择开放与保守这两种策略。开放是迎合舆论;保守则是抵制舆论。

如上图所示,支付(A,B)表示官员A和B不同的选择即开放与保守两种选择的给他们带来的不同收益。由图中可以看出,两个人都选择保守对于总体来讲是最好的,每人都可以得到8个单位的好处。但是,事实将会是两个人都会选择开放,因为每个人都不知道对方的策略。在A不知道B的选择之时,对于A最好的策略就是选择开放,因为无论B选择保守还是开放,A选择开放都是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方法。同理,对于B也是这样。于是,在“囚徒困境”之下,政务官之间互相博弈的最后的均衡结果就是(开放,开放)。这一均衡结果将对未来政治的发展产生影响。

将政务官之间的竞争视为一种博弈,则此博弈的过程是一个重复的博弈,在经过反复博弈之后,最终的结果将是每一个政务官做出改变,选择利益最大化的策略——开放。个体政务官的行为也当然会促使整个政务官群体倾向于迎合舆论。而这一过程将会导致政府日益开放。

六、发生阻碍的可能性

1.权力与财富的结合。Bruce J. Dickson(2007)根据来自于8个县及县级城市(county-level city)1999~2005年间的原始调查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由于紧密的私人及商业联系,并且因为在经济增长上的共同利益,中国的企业家与政府官员在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上持有相似观点(similar viewpoints)。相对于促进民主的政府治理(democratic governance),这些企业家更倾向于保守现在的政治体系。

2.政务官和有政治关联的企业可能接受风险,认可存在于自身的不确定性。亚当·斯密说:“大多数人对于自己的才能总是过于自负……身体精神相当健旺的人,对自己的幸运,总不免抱有几分自信。每一个人,对得利的机会,都或多或少地作了过高的评价,而大多数人,对损失的机会,作了过低的评价”。过度自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认为,人是过度自信的,尤其是对其自身知识的准确性过度自信(王晋忠,2013)。这些有政治关联的企业和政务官可能会自信自己不会成为风险的受害者。

3.思想市场的主要消费者可能不是上述商业阶层,或者在消费者当中存在其他重要消费群体。此外,政府对于媒体等思想生产者有重大约束能力。这些因素都将影响思想市场产品的制造。

七、总结

本文从理论上或者逻辑上分析了经济发展促成政治开放的可能方式以及政治走向开放的内在趋势。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对“无形的手”做了这样的论述:“每个人都试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来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清楚增进的公共福利有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个人的利益,但当他这样做的时候,就会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达到另一个目标,而这个目标绝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个人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效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本文认为,商业阶层对思想市场释放需求信号,思想市场满足此需求同时制造舆论,在舆论的影响下政务官基于理性进行决策,经济市场、思想市场、政治市场中的参与者(如企业、媒体、政务官等),每一个个体的具体而又自利的理,最终将会在无形之手的指挥下,促进政治的开放。这一过程并不需要特别的牺牲,正如经济的发展一样,它是一个自然而又安静进行的过程。本文的贡献之处在于并非笼统地论证经济发展将会导致政治的日益开放,而是从具体个体的自利行为开始分析,证明了经济发展促成政治走向开放的可能性和趋向性。

注释:

1.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年鉴——2012

2.此处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视为一个整体考虑。当然,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利益实际上并不一致。地方政府可能更倾向于保护企业和市场,促进改革(杨瑞龙,1998)。

3.钱颖一(2000)认为,法治的第一个作用是约束政府, 即约束政府对经济活动的任意干预。法治的第二个作用是约束经济人行为,其中包括产权界定和保护,合同和法律的执行,公平裁判,维护市场竞争等。

4.政务官主要包括通过不同程度的选举而产生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行政首长,以及经各种政治性任命而任职的内阁成员或其他政府组成人员;事务官则指一般需通过竞争性考试而被择优录用的政务官以外的政府公职人员。

参考文献:

[1]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J].经济研究,1998,01:5-12.

[2]张维迎,栗树和.地区间竞争与中国国有企业的民营化[J].经济研究,1998,12:13-22.

[3]张维迎.为什么民营化进程不可逆转[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1998,05:1.

[4]罗党论,唐清泉.政治关系、社会资本与政策资源获取: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世界经济,2009,07:84-96.

[5]杨其静.政治关联与企业成长[J].教学与研究,2010,06:38-43.

[6]钱颖一.市场与法治[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03:1-11.

[7]黄卫平,谭功荣,邹树彬,肖俊.我国公务员分类制度可行性研究[J].开放时代,2000,11:72-81.

[8]刘文科.论大众媒体的政治影响力[J].政治学研究,2012,02:37-45.

[9]朱立言,胡晓东.美国政府公务员“两官分离”研究[J].学习论坛,2008,11:48-51.

[10]王晋忠,张志毅. 过度自信理论文献综述[J]. 经济学家,2013,03:94-99

[11]Bruce, J, Dickson. Integrating Wealth and Power in China: The Communist Party's Embrace of the Private Sector[J]. The China Quarterly , 2007, (192): 827-854

[12]道格拉斯, C, 诺斯.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 上海:三联书店, 1994.

[13](英)亚当·斯密(Adam Smith)著,唐日松等译. 国富论[J]. 华夏出版社,2005.

经济与政治的关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创新

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是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基础。长期以来,我们在政治经济学教学研究中受苏联范式的影响,恪守传统政治经济学的教条,强调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性,忽视政治经济学的建设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的时代变迁,新经济的出现,“使知识经济成为新的社会经济形态,虚拟经济成为经济活动的新模式,网络经济成为新的经济运作方式”,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使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生了变化。因此,在新时期和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前提下,适应时代变迁,推进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

一、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应处理好的六个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发展,任何科学的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不例外”,“科学的理论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在于它能够反映实践和时代的要求,随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只有能够不断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理论才是能够指导实践的理论”。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需要立足于新经济带来的现代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立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的基本特征,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能够与时俱进,增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追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形态。因此,在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中需要处理好六个方面的关系:

(一)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融合。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要研究市场经济问题,但在市场经济问题的研究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侧重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通过人与人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的考察来解释经济的本质问题。而西方经济学侧重于经济运行分析,研究资源配置及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融合要以市场经济为中心,既要研究生产关系,又要研究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重视经济运行分析。因此,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主体,吸收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份,“借鉴西方经济学从资源配置角度研究生产方式”,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融合互补,提高政治经济学的学术生命力和对现实问题的解释能力。

(二)处理好改革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从经济改革的角度讲,在理论的号召和指导下,可以使人们更加清楚改革的目的,形成“改革共识”,增强人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推动改革的深入进行。尽管30年来,中国改革的实践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我国的改革理论仍处于滞后状态。为促进改革理论的发展,应在对实际应用性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加强理论研究,把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与改革理论的创新结合起来。一是提升改革理论研究水平,不断加强对基础理论的研究,建立改革理论的创新激励机制,提高人们对基础理论的研究积极性。二是处理好改革与实践的关系,一方面要善于从改革的实践中及时地总结、提升改革理论;另一方面要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并通过实践验证和修正理论。

(三)处理好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可以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这两种方法,它们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应是统一的,相互补充的;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本前提,没有定性的定量是一种盲目的、毫无价值的定量;定量分析使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定性更加科学、准确,它可以促使定性分析得出广泛而深入的结论。从当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来看,定量分析占据主导地位,忽视了定性分析,使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失去了思想性。因此,在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中要处理好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加强政治经济学的思想创新。

(四)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分支学科的关系。改革开放之前,传统政治经济学居于中国经济学的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传统政治经济学与改革开放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相脱节,其解释和预测能力难以满足实践的需要,传统政治经济学范式‘衰落’了”。因此需要进行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形成新的分析范式,而在理论创新中需要吸收其他经济学分支学科的思想。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首先要处理好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借鉴和吸收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其次,要处理好与经济史学的关系,从经济学说史中吸取养分,继承政治经济学说史上的先进成分。同时从经济史的演化过程中总结、提炼经济思想,特别是要从中国改革30年的历史事实中总结提炼经济思想,以推进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发展。最后,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经济社会学、经济哲学、经济伦理学的关系,通过与经济社会学、经济哲学、经济伦理学等经济学分支学科的交叉融合,提高政治经济学的解释力。目前经济学的学科划分太细,肢解了整体性,在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其他分支学科关系的过程中,要加强与其他分支学科的紧密联系。

(五)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一是处理好经济学与历史学科之间的关系。经济学家托宾指出经济学走到极致,将无限地接近于历史学,因此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需要从史学中吸取养分,提高其创新力。二是处理好经济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需要价值判断,价值判断和价值主张对政治经济学而言显得尤为重要,而政治经济学的争端也往往归结为价值论的争论,“任何纯理智的作用都不能决定关于最后价值的判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需要处理好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在与哲学的交叉中获得正确的价值判断,建立政治经济学的伦理基础。三是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心理学与经济学有着特殊的亲缘关系,心理学与经济学互涉的历史发轫于近代英国经验主义哲学,随后经历了一个从相互分离到再度结合的过程。随着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政治经济学自身的研究领域逐渐扩张,从而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产生了日益增多的交叠。所以在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创新过程中,需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六)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创新过程中,不仅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而且需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一是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数学之间的关系。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科学。其最鲜明的特性是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经济学与数学之间的结合开始于边际主义,数理方式是现代经济学方法论的标志,数理方法的运用不仅为经济学提供了研究的工具,而且通过数理的方法还可以发现规律,使经济学具有科学的形式。保尔·拉法格在《忆马克思》一文中提到马克思对数学分析的评价,马克思认为:“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完善的地步。”二是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物理学的关系。经济学很早就从物理学中吸取思想方法,经济学中所使用的机制、均衡、熵定律都是来自物理学,尽管经济学不能和物理学一样进行试验,但是其研究方法对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中,需要处理好和物理学的关系。三是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生物学的关系。在经济学说史上,经济学从社会生物学的发展中获得大量好处,追究经济学与生物学的相互关联,就会发现两者一直都是相互影响的。美国旧制度经济学家将生物学上的演化引入经济学,提出了制度演化的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马歇尔将生物学上的达尔文进化论引入经济学,强调经济的“连续原则”,笃信自然不能飞跃的格言,肯定经济世界是不断变化和缓慢成长的。因此,在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过程中,也需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生物学的关系。

二、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要突出八个创新

新时期推进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在坚持对传统政治经济学的传承,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继承的基础上,要突出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八个创新。

(一)形成新概念。概念、范畴体系是区分理论范式的两个最重要标准,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关键在于形成新的概念和范畴体系,需要从现实中抽象出新的概念并将其增补进来,以使政治经济学具有更强的时代特色。新时期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主体,吸收各种经济学流派的科学成份,建立新的概念:一是要推动政治经济学学科本身的概念创新。结合变化了的新形势和时代的新特点,赋予政治经济学这门学科新的内涵,把它的性质界定为:研究人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学科。“特别是在资本、劳动力、剩余价值、剥削等问题上要有创新发展,从而提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性”。二是引进新概念。如,“科学发展观”、“利益和谐”、“现代财富观”、“民营经济”、“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幸福指数”、“和谐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等,增强政治经济学的生命力。

(二)拓宽新范围。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主体,吸收各个流派的科学观点,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展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和解释范围。从时间看,理论阐述不只是从马克思理论讲起,而是向前延伸一些,如,在讲劳动价值论时,要反映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观,使人们从历史演化的角度认识劳动价值论。从空间上来看,在分析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基本理论时,既分析资本主义,又分析社会主义,同时重点结合中国的现实。

(三)建立新范式。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的新范式就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探索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形态:一是要反映现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又要反映每一个理论形成的历史、重大事件,还要阐述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既体现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深刻性,同时又体现历史的厚重感。二是从变化了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础出发,建立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新范式。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化的发展使世界现代化进程进入二次现代化过程,社会也由传统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型,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需要从变化了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础出发建立新范式。

(四)确立新对象。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学术界一致认为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而且政治经济学不能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它要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进行研究。在马克思关于生产关系论证的基础上,不仅要研究生产关系,而且要研究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的关系。其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的关系及其运行机制;任务是探讨人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及其关系的一般规律。

(五)明确新主线。公平与效率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要围绕调整宏观经济的公平与效率关系、实现社会和谐这一主线。围绕这一主线抓住以下三个核心:一是在宏观上以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为核心,通过宏观结构平衡、价值平衡及其调节,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二是在微观上以处理好企业利润最大化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为核心,通过强调效率,在微观上促进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又通过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实现社会的公平。三是在资源配置上以处理好效率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为核心,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又实现和谐发展,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促进和谐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实现。

(六)构建新体系。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构建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全新体系。在理论体系上,继承传统,立足现实,突破苏联范式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实现政治经济学的转型,建立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新体系。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结构和理论的逻辑自洽性,理论体系应分为生产方式与基本经济制度、生产理论、交换理论、分配理论、消费理论、宏观经济理论、经济全球化理论等。每部分按历史顺序,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思想逻辑,分为一般理论、资本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理论,最后具体到中国的现实。

(七)增加新内容。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在坚持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变化了的世界经济新形势和新的时代特点,在内容上进行创新:一是根据情况变化,在角度上和内容上进行创新,如,将“对外开放理论”改为“经济全球化理论”,主要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二是总结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30年来的经验,把新理念、新现象和新问题加进去,增强政治经济学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

(八)归纳新观点。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在系统梳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归纳出新的观点。如,市场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分类及目标、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构成、经济全球化中的两种趋势等。既使传统理论得以继承,又使各家观点得以展现。

三、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抓住体系创新这一主线

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在其逻辑自洽性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体系创新这一主线,以与时俱进为基本原则,以突破政治经济学教材的苏联范式和实现政治经济学教材的转型为目标,针对当前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两分法的局限性,借鉴政治经济学史上政治经济学体系的三分法(生产、交换、分配)和四分法(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以及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优秀传统,以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的四分法(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为指导,建立由七大部分构成的理论新体系。

(一)生产方式与基本经济制度。沿着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首先研究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最后研究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中,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从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垄断资本主义到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演变,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特征;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中,主要研究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社会主义经济改革。

(二)生产理论。沿着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先研究生产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和社会主义生产。在生产的一般理论中,研究生产要素与生产过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资本、技术,生产的组织以及生产规模与再生产理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面,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条件(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在社会主义生产的研究中,研究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社会主义的生产要素、社会主义的生产效益、社会主义的再生产、社会主义生产组织、社会主义企业、社会主义农村的经济组织与中介组织、社会主义生产的协调发展。

(三)交换理论。沿着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先研究交换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的交换和社会主义的交换。在交换的一般理论中,研究分工与交换、商品、货币、市场及市场体系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在资本主义的交换中,主要研究资本主义商品交换、资本主义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竞争机制、资本循环与周转以及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在社会主义的交换中,主要研究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四)分配理论。沿着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先研究收入分配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的收入分配和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在收入分配的一般理论中,主要研究分配的双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收入分配及其机制、初次分配及其决定、再分配及其调节、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及其实现;在资本主义的收入分配中,主要研究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的性质与特征、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的形式(包括工资、利润、利息、地租以及资本主义的其他分配方式)、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的调节;在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中,主要研究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的性质与特征、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形式、社会主义再分配及其调节、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

(五)消费理论。在研究思路上,先研究消费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的消费和社会主义的消费。在消费的一般理论中,主要研究消费的双重含义及相互关系、消费及其决定因素、消费结构与模式、消费的变化趋势、消费与社会福利的增长;在资本主义的消费中,主要研究资本主义消费的性质与特点,资本主义的消费结构与方式、资本主义社会的福利制度;在社会主义的消费中,主要研究社会主义消费的作用与幸福指数、社会主义消费的结构及方式转变、社会主义的消费模式及合理化。

经济与政治的关系范文第5篇

1.政治经济学批判:追求经济的“政治和哲学实现”

2.政治经济学批判功能的当代价值 

3.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逻辑 

4.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基本路径 

5.政治经济学现代化的四个学术方向

6.分布理性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新拓展

7.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 

8.发展的政治经济学: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9.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及未来展望 

10.从经济学再到政治经济学:理解包容性增长

11.从古典到现代:政治经济学概念的演变——兼评新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12.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结合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13.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历史唯物主义

14.全球气候治理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15.以创新的理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16.欧洲一体化研究的政治经济学方法 

17.中国经济模式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18.低碳经济的政治经济学逻辑分析

19.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唯物史观 

20.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演进逻辑 

21.新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和学科建设——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话语的思考

22.为什么和怎么样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 

23.新制度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还是社会经济学?——兼谈中国新制度经济学未来的发展

24.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原则 

25.论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意义 

26.从政治经济学到新政治经济学——西方政治经济理论的演变

27.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28.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缺陷与出路

29.理性选择、比较方法与国际政治经济学

30.新政治经济学的渊源及其研究方法 

31.创新与发展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

32.政治经济学的复兴——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兴起、主题与意义

33.马克思的《资本论》与古典政治经济学 

34.关于新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定位  

35.当代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兴起——论西方政治经济学的演进与新发展

36.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客观性 

37.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决策和形成机制——基于产品层面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3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39.试论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之间的关系

40.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学科地位及相关问题思考 

41.全球化与国际政治经济学:超越“范式”之争? 

42.汇率制度选择的新政治经济学研究综述 

43.政治经济学创新应从高校教学改革入手

44.基于中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问题领域、理论突破和学科弥合

45.国际政治经济学与比较政治经济学

46.“我们不自由的传播”:北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精髓 

47.中国建构新政治经济学的实质——重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48.汇率的政治经济学——基于中美关于人民币汇率争论的研究

49.《体育政治经济学》评析

5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辩证法  

51.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演变——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贡献

52.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几点认识

53.女性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挑战 

5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溯源和生成背景

55.正确认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 

56.我们需要怎样的政治经济学 

57.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若干问题 

58.霸权稳定论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  

59.住房的政治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一个新视界 

60.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困境与出路 

61.构建一个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知识框架——基于四种“关联性”的分析

6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议题与深化的方向 

63.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64.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现状与发展 

6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  

66.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创新与发展 

67.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一种分析框架 

68.国际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与经验方法

69.论政治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 

70.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进路  

71.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来源

72.什么是政治经济学? 

73.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与世界观形成的关系

74.我国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国

75.再论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创新问题——兼论“研究政治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关系 

76.政治与汇率:人民币升值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77.金融发展与政府退出: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分析

78.理解西方新政治经济学

79.为什么仍应重视李嘉图?——兼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80.试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构建 

81.新政治经济学的学术旨趣

82.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几个难点及其出路 

83.政治经济学批判与资本现象学——《资本论》的哲学革命

84.“中国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研究 

85.发展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引领经济新常态

86.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哲学思考 

87.蒂莫西·贝斯利对新政治经济学的贡献 

88.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跨大西洋分歧 

89.毛泽东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90.金融危机后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学派、范式与议题 

91.西方新政治经济学述评 

92.经济思想: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创新

93.货币危机的政治经济学解释:文献评述 

94.“政治经济学”教材改革:历程、争议与共识 

95.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学生感受差异性研究 

9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构想

97.新政治经济学的复兴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方向 

98.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葛兰西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