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文化教育

经济文化教育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经济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经济文化教育

开放型经济文化教育调研

“十一五”(20*-2*0年)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制订我县开放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对于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推进我县开放型经济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将从分析“十一五”期间我县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WTO过渡期过后和CPEA的实施对我县开放型经济的影响入手,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县开放型经济的对策措施,为制订“十一五”我县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一、“十五”以来我县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问题与制约因素

(一)、“十五”以来我县开放型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开放型经济格局进一步完善。20*年以来,我县坚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国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经济国际化、市场关联度和外向依存度逐年提高。到20*年底,全县已拥有12家专业外贸公司,130家自营生产企业和48家出口型外商投资企业;全县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68家,合同利用外资4.6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全县累计批准境外机构9家,外派劳务1600余人。从20*年到20*年,外贸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稳步提高(不计核电厂因素,下同),外贸依存度分别为22.2%、31.2%和39.8%,出口依存度分别为15.4%、23.1%和29.7%。20*年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7.1%。

2、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近年来,我县在全省率先出台出口退税质押封闭贷款办法、率先建立外贸出口企业贷款担保机制、率先组织实施国家出口信用保险试点,不断优化外贸经营环境,促进了全县外贸出口的持续高速增长。自2000年以来,年均增幅超过50%。在巩固和发展日本、欧美、香港等传统市场的同时,俄罗斯、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得到开拓,目前我县的贸易伙伴已发展到112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商品达到14大类250多个品种,出口产品质量、档次进一步提高,初步实现了以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以粗加工为主向以精加工产品为主的转变。

3、利用外资稳步发展。20*年以来,我县累计批准设立外资企业110家,合同利用外资4.2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2亿美元。20*年我县利用外资综合排名列全省第12名。20*年已开工的74家外商投资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2.85亿元,增长45.3%,占全县全部工业总产值的9.3%;销售收入21.96亿元,增长50.8%;上交税收6433万元,增长22.6%。企业吸纳劳动力达12463人,有效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外商投资企业20*年实现出口1.5亿美元,占全县出口总量的52%。外资的引进有力地促进了全县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我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点击阅读全文

市场经济下高校礼文化教育的意义

[摘要]“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其作用主要体现在维持社会秩序、调节社会利益,以及教育社会成员等方面。在市场经济浪潮的不断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文化已经逐渐失去了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赖以生存的土壤,被许多人认为是封建糟粕。本文从市场经济下“礼”文化教育的价值和作用出发,分析“礼”文化在当前高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建议通过多元化的“礼”文化活动,推进市场经济下的“礼”文化教育。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礼”文化;教学模式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论语》中的“不学礼,无以立”。《礼记》中的“忠信,礼之本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礼的概念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国人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是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是社会组织方式中最为理想的形式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体现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是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礼”文化的缺失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物欲横流、道德失范、信仰缺失等。因此,本文深入分析了市场经济下“礼”文化教育的价值,以及加强“礼”文化教育的迫切性,并针对当前社会问题,探索了推进“礼”文化教育的方法和路径。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礼”文化的教学价值

1.维护社会秩序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礼”一直被认为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如《礼记》中的“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荀子曰:“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可见,“礼”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和行为规范,对于维系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为人们带来了极其丰富的物质享受,同时也加剧了社会矛盾,恶化了群体利益关系,影响了社会普世价值观。贪腐问题、食品安全问题、钱权交易问题等日益凸显。这些负面问题不利于国家社会稳定和谐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礼”文化能够使社会通过教育手段,维护社会秩序、化解道德失范。同时,“礼”文化还能够解决市场经济中信仰缺失和诚信缺失等问题,对构建安定、和谐的社会秩序有极强的促进作用。

点击阅读全文

文化教育消费的影响因素和政策引导

摘要:文化教育消费可以使人们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提高人们认识和驾驭客观规律的能力。此外,文化教育消费的增加对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根据历史数据以及现有文献,重点分析了文化教育消费的影响因素,并分别从提高居民收入、改变消费观念、完善政策、改善教育供给、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增加文化教育消费的建议。

关键词:文化教育消费;影响因素;教育供给;社会保障

一、引言

文化建设是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何促进文化繁荣,推动文化建设是经济新常态下应该破解的重要问题,也是推动当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当前文化建设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民生至上、均衡优先为基本原则,提高文化建设水平,改善文化供给侧,拉动文化内需,改善文化民生,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同时促进并满足广大城乡人民群众文化教育需求。文化教育消费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积淀、社会文化氛围和国民文化素养的重要标志,文化教育消费的价值指向则是观察人们精神面貌和社会发展变化的晴雨表。人们总是在满足温饱或基本生活需求之后,才会考虑较高层次的文化需求。文化教育消费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比重是衡量国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扩大文化教育消费需求是中国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提升中国居民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1]文化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采取不同的方式来消费精神文化产品和精神文化服务的行为,[2]包括文化娱乐消费和文化教育消费。文化娱乐消费包括进行艺术审美和文体活动、实现人际交流等类型的消费活动;文化教育消费包括接受知识传播、掌握技能方法等形式的消费活动。[3]鉴于文化娱乐消费与文化教育消费在消费属性、消费本质、消费目的等方面的不同,本文重点研究文化教育消费。文化教育消费是指居民对文化教育服务的消费,包括接受学校教育、成人教育、岗前培训、技能培训、兴趣教育等各种形式的教育,也包括参与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学习活动。[4]按照消费层次,消费可以分为生存消费、享受消费与发展消费三大部分。生存消费是人们最基本的消费,人们优先满足生存消费;但是在生存消费满足的情况下,发展消费成为人们最重要的消费活动,而发展消费的核心是文化消费,它是消费结构中发展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5]根据相关研究,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恩格尔系数为44%时,城乡文化消费应占个人消费的18%;当人均GDP达到1600美元,恩格尔系数为33%时,文化消费应占个人消费20%;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文化消费将高涨,超过6000美元,文化消费将出现井喷现象。[6]

二、文化教育消费的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增长,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各项消费支出保持全面增长,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都有很大的提高,消费结构也正在向发展型和服务型消费升级。在中国居民教育消费支出已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居民消费支出中增长最快的项目。[7]本文从1993年开始进行数据分析,是因为1993年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文化教育消费增长更加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8]文化教育供给结构的变化是影响文化教育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文化教育结构的统计数据显示,教育、旅游、娱乐等要素中教育的比重越来越大,旅游所占比重始终偏低。在文化教育消费上,居民对自身以及子女的教育发展需求持续升温,居民教育支出居高不下,教育支出占文化消费支出的比重见图1。从城镇居民教育消费支出占文化消费比重来看,城镇居民教育消费比重呈“波浪式”变动,但总体变化平稳,从1993年的49%提高到2003年最高的55%,此后逐年下降到2012年的40.3%,2013年与2014年又缓慢上升到42%,虽然城镇居民文化教育消费比重有所下降,但总体在40%以上,仍是城镇居民文化消费中最重要的部分。从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消费占文化消费的比重数据看,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一直都在50%以上,也是文化消费中最重要的部分。总体上,教育消费作为居民家庭基本消费,依然是文化消费的主体,因而考察文化教育消费的影响因素,探求其作用机制,并提出对应的政策建议不仅是促进文化教育消费的重要问题,也是促进文化消费整体发展的重要问题。

点击阅读全文

新疆高师课程设置改革思路

一、多元文化教师课程改革

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一个民族自治区,除汉族以外,还生活着维吾尔、哈萨克、回、蒙、满、俄罗斯、乌兹别克、塔吉克、柯尔克孜、锡伯、塔塔尔、达斡尔等47个民族,众多的民族人口聚居和杂居,多样的经济类型,多样的民族风俗和不同的语言文化交织,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新疆各民族多元文化存在的事实,使得具备多元文化教育能力成为一个在新疆中小学校任教的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然而承担培养教师重任的新疆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设置和全国是统一的,课程的目标、门类、内容、时数等基本是一致的。在新疆的各个高师院校教育类课程设置框架中并没有体现对教师培养的多元文化教育性质,这种“大一统”的高师教育类课程设置显然没有依据所要培养教师特质的目标而设置。新疆高师教育类课程对培养未来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特质是非常重要的。面对这种课程现状,新疆高师院校设置的统一性的教育类课程应该引起反思,并需要在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下就培养多元文化教师的目标进行课程改革。

二、多元文化教育与多元文化教育课程

把新疆的教育现象定义为“多元文化教育”,就要对多元文化教育这一概念有所认识。国外学者的研究认为,多元文化教育即“能促进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相互理解和丰富”,通常是指多民族国家对各民族的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的有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以使学生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能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并享有应有的文化尊重。

我国学者认为多元文化教育是以教育中存在的文化多样性为出发点,使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的学生都享有同等机会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尊重不同文化且依据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特征的条件下实施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对待自身文化及其他文化的得当方式及参与多元文化的能力。而“多元文化教育课程”的概念,有学者认为是指能体现学校学生中的不同民族、区域、经济状况、宗教、语言、性别、习俗等方面文化差异的课程内容。

由上述理念,“多元文化教师”可以理解为具有多种不同文化间的知识与理解并拥有能在不同文化间进行积极的交流与充实关系的能力的教师。

点击阅读全文

新时代会计文化教育思考浅析

[提要]会计文化影响着会计人员的价值取向和职业道德,弘扬中国会计文化、塑造会计精神对减少当前会计领域造假舞弊等诚信问题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会计文化教育现状、探讨会计文化教育内容,并提出加强会计文化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会计文化;教育内容;教育现状;教育途径

一、会计文化的涵义

所谓会计文化,就是指人类进行会计活动中所形成的经验和积累在会计领域的反映。不同学者对会计文化的涵义有着不同的论述。田昆儒(2002)将会计文化界定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有关会计的物质和精神的背景文化及其自身的文化内涵,由会计人员的价值取向、信念追求、文化修养、职业道德等内容构成。殷勤凡(2005)认为会计文化是在会计主管倡导下形成的并为全体会计员工共同认可、信奉、实践和传承的精神财富的集合,由核心层的共同会计价值观和显现观的诚信、独立、客观、公正、谨慎、保密六个要素共同构成,为会计在人类社会实践中的职能和作用的充分发挥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张云(2009)对会计文化的理解为:广义的会计文化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会计物质文化、会计制度文化、会计行为文化、会计精神文化,其核心内容是会计人员的价值观。狭义的会计文化仅指会计的精神文化。综上所述,会计文化是在特定的社会和经济背景下,历代会计人员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共同创造的有关会计方面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会计精神文化在会计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会计精神文化包括会计价值观念、会计精神、会计道德等要素,会计文化的本质是管理文化。本文主要从会计精神文化的层面研究会计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会计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会计文化教育是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柔性管理需要。为了规范会计工作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在会计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有严格的会计制度规范会计行为,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爆出的会计舞弊事件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使会计法制式的刚性约束面临困境。会计精神文化是会计人员会计职业价值和对会计工作态度在会计活动中的体现,当个人价值观中充斥着严重利己主义或企业以经济价值目标为主而忽视社会服务目标时,就容易导致会计人员在日常业务活动中出现财务造假事件,因此通过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觉悟来提高会计人员执业操守,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并做出合理的职业判断,做到廉洁自律、遵守法则、客观公正的柔性约束显得尤为重要。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