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政教育主体

思政教育主体

思政教育主体

思政教育主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7-0013-01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基本范畴之一。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及其关系的研究有利于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深化学科基础理论研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等理论和实践意义。

1.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1.1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使用的主体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意义上来讲的,是指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施加教育影响的个体或群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和实施者。

1.2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为教育过程中能动的因素,它具有鲜明的特点。第一,阶级性。马克思曾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第二,主导型。主要是指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第三,客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受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和环境的制约,被客体所审视。这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客体化的典型表现。

2.思想政治教育客体

2.1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内涵。客体也是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是指在活动中采取被动、消极态势,居于受动、受控地位,具有非主导性、受动性、依附性的特点和功能的一方。这一概念不同于其他哲学中的客体概念。其他哲学中客体是指物,即马克思所说的:"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 ,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客体是人,是具有能动性的对象。

2.2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其不同的部分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需要具体分析" 。例如,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地区、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对象都具有不同的思想特点,这些都是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具有广泛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我国有广泛的群众性,涉及社会的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各个领域。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具有层次性。即层次众多、思想因素多而杂的特性。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千差万别,他们成长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不同,因而表现出不同的思想特点。

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具有可塑性。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能够在教育者的影响下、在教育活动中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向着社会要求的目标靠近。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具有主体性。它是一种"自觉能动性",是"接受教育的主动性,而不是教育的主动性,它依然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客体性的特殊表现形式。" 是教育对象客体主体化的表现。

3.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既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二者是一对矛盾,要辩证地认识。

3.1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相互对立。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在角色上的对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施加可控性影响,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调控和驾驭,居于主导地位,扮演教育者的角色。在教育活动中处于"支配者"的地位。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教育主体施加可控性教育影响的对象,在这一过程中,是"被支配者"的角色,他们要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养成特定的思想品德。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在素质上的对立。在一般情况下,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在文化知识水平上存在落差。教育主体必先受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未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之前或教育过程中和教育之后,其思想政治素质状况与特定社会或阶级所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质之间总是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甚至是对立的。第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在任务、活动方式上的对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任务是促使教育对象形成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是"教"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水平,被塑造成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是"学"的活动。第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在作用上的对立。一般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教育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参与、制约、反馈和检验等作用,不具有主导性。

3.2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相互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是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二者是不断的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在内容上的统一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代表者,他们掌握了一定社会发展的思想素质要求。社会要求与教育客体本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一定程度上的契合度;教育主体必须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了解学生的思想特点、观念和想法,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使主客体达到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在行为上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这一任务的完成既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结合社会要求、教育对象的实际设定教学目标、设计和实施教学计划,也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积极参与和反馈。

在社会发展要求和个人发展要求上是统一的。需要作为社会要求传递者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满足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使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相一致,最终达到师生共进、教学相长的目的。

注释: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2007,第159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第685页。

[4]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2007,第159页。

[5]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2007,第161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罗洪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必要性及二者的关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2).

[5]骆郁廷.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4).

思政教育主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主体间性;转变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在物质水平提高的同时,精神水平也要同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一直都是我国所重视和提倡的,高校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基地,所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至关重要。之前,我们一直提倡的是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主张以教育者为主, 教育者占主体地位,受教育者是客体。长期沿用这种教学模式,其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如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只是机械地去接受教育者所传授的知识,教育的结果不尽如人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对现有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革,坚持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多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一、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实践活动的人或者人的集合,包括政治集团主体、教育者主体和受教育者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指的是教育主体在教育过程中所发挥的主体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教育过程中是否发挥主体作用以及怎样发挥主体作用,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效果。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指的是主体间在平等、民主、和谐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尊重的对话关系。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不止一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可以成为主体,他们是平等对话的关系。也可以存在多种关系的主体,成为复合主体。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的是主体间的交往,不只是主体和客体的联系,而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共同发挥主体作用。

从以上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的是单一主体,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单方面对受教育者进行理论知识等的灌输和引导。这种教育成为简单的说教模式,成为控制与被控制、权威与服从的模式,认为受教育者只要接受了这些知识,就能够成为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其实不然,要想成为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不在于学习多少知识,而在于把学习到的知识用于实践,转化为行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的正是这一点,在主体间性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体,教育活动在他们之间开展,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不仅仅是“授―受”的关系,而是不同思想、观念的碰撞与结合。

二、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

1.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

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实现教师和学生等各主体之间的良好沟通,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志,把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进行有效结合,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含义:第一,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时作为主体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前的单一式思想政治教育只把教育者看作主体,而受教育者只能被动地接受所传授的内容,不被看作主体。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是一个主体,是一个个具有自我意识、能够进行判断的活生生的个体。这里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强调的是相互协作、平等对话的教学模式。第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交往沟通的活动,而不是单一的传授性活动。在教育活动中,主体间可以进行商量沟通,针对不同的问题发表不同见解,实现平等友好的合作,打破了原有传统的单一式灌输模式。所以我们在教育时要更加注重交往的作用。第三,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相互理解、包容的关系。传统的单一式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充分地考虑受教育者的感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不能进行及时的沟通,容易忽视受教育者的情感。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问题,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及时联系,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

2.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1)以人为本性。高校在开展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到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尤其是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以人为本是基础,思想建设的依托是人,如果没有人的存在,何来思想的构建?因此,以人为本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在当今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潮流中,思想文化建设也是共同推进的。高校在开展思想建设活动时,要尊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的地位,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有效沟通,培养主体间的自主选择和自我判断能力。

(2)双向互动性。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学校过分重视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作用。如今的高校思想建设大都非常注重l挥学生的积极性,会把学生作为主体来看待。上课的形式也由原来的说教演变成了“聊天、对话”式的课堂。在课堂上,教师不再是一味地灌输,师生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学生会通过教师的讲解进一步成长,了解更多的知识;教师也会了解学生的想法, 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教学相长是对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最好的诠释。

(3)平等沟通性。学校里高高在上的教师形象已成过去,现在我们主张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平等交流,这种平等不仅仅是人格上的平等,也包括说话权利的平等。我们常说“人人都是平等的”,学生和教师也是平等的,这种平等指的是人格的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等级之分。另外,教师与学生的话语权也应该是平等的,在学术研究过程中,每一个人都有一样的话语权,都有权利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思想相互碰撞,在讨论之中教师与学生都会受益。

3.高校中的主体间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1)形成良好的道德是高校主体间性共同的目标。高校之所以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目的之一就是要规范人们的行为,规范社会秩序。这种规范是人们所达成的共识,是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时所要掌握的内容。良好的道德规范是主体间共同认可的,同时也需要通过高校这个平台把这种良好的规范传播出去。有了这个道德规范,人们的行为才能受到约束,人们才知道哪些行为是道德许可的,哪些是违背道德的。有了道德共识,高校主体乃至整个社会都应该在道德许可的范围内开展活动,这就是道德的魅力所在。

(2)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间性的活动。在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课堂上,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这种教学活动永远是单向活动。要想真正学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只靠教师单向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即使单向的传授有作用,学生只是一味地听,而不去付诸实践也不可能成功。所以,在高校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首先就要改变原有的单向教育模式,转换成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对学习内容进行自我选择、自我建构,同时教育者也会通过受教育者学习一些新的内容,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3)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个体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的依据。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会成为个体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的依据,是因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与主体间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达成的共识,这是人们普遍认可的道德,具有公信力、权威性。个体在形成思想道德的过程中,会根据主体间性的道德来调整自己的方向,及时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用社会道德要求来完善自己的思想,从而使自己的道德达到社会要求的水平。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转变的意义

1.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一大突破

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倡导主体―客体―主体的模式,或者主体―主体、客体―客体、主体―客体的模式。主体―客w―主体倡导的是主体间的对话交流,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的主体,他们在研究教育资料客体时,主体间是平等交流、互相学习、相互渗透的。主体―主体、客体―客体、主体―客体的模式是指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都是相互作用的,都会为了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努力,对教育资料客体进行学习。以上两种模式都是对主体―客体模式的一种突破,改变了原有的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客体的思想,使人们认识到学生作为主体的重要性。

2.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培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形成主体间性意识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倡导主体是多个的,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等在内的多人,但多主体的意识不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它真正的目的是要培养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渗透的能力,教育人不能搞个人主义,而要在集体中发挥集体的作用,最终达到互惠共赢的目的。

3.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受教育者发挥能力

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要对象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容易受以往思想的影响,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继续扮演被灌输的角色。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要促使受教育者改变自己的落后思想,尽快承担起教育主体的责任,更好地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出谋划策。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携手前进,可充分体现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学习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断地进步,由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转变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其意义是巨大的,它改变的不只是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可改变教育主体的落后思想,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自信心等。希望通过主体间的对话沟通、团队交流、互换角色学习等方式,主体间有更多的了解,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焕发新的生命活力,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思政教育主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劳动性质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053-01

1.脑体兼有的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奉献性劳动

1.1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劳动主要是脑力劳动。马克思将劳动区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主要是发挥脑力劳动。这主要是由以下三方面决定的:第一,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思想越来越丰富,与此同时,他们所面对的思想问题也会越来越繁多,越来越复杂。许多外来的以及新产生的思想会对教育客体已有的思想造成一定的冲击。因此,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必须先从理论入手,通过理论引导教育客体,使其先认识到自己存在的思想问题;第二,在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尤其是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教育客体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速度更快,获得的信息量更大,教育客体面对大量的信息时会难以鉴别,可能会接受错误信息,这就需要教育主体依靠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引导教育客体进行选择和判断;第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以及激烈的社会竞争,教育客体对教育主体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育主体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道德素质以适应教育客体对其的要求。

1.2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劳动是奉献性劳动。主要表现在: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工作性质需要奉献精神。"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国家意志的代言人,是为国家和统治阶级服务的,奉献是其职责所在;第二,教育主题的榜样示范作用必不可少。身教重于言教,在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除了运用理论教育以及实践活动教育外,更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则,为教育对象树立良好的榜样,起到榜样示范作用,这样才会使教育内容更加具有信服性,才会使得教育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特点需要其具有奉献精神。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外在环境不断的变化,教育对象的素质也在不断的提高,这就对教育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育主体要不断的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道德水平。

2.复杂的生产性劳动

2.1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劳动是复杂性劳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而言,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如: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思想素质、能力素质、心理和身体素质。这些素质不可能是与生俱来的,必须要经过后天的培训学习才能形成,所以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而言只有经过了专业的培训,具备了思想政治教育所要求的素质才能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劳动是复杂劳动,具体来讲:一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复杂性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由于年龄、文化程度、社会地位和知名度等的不同,其思想也是多而复杂的,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只有与教育客体思想相匹配才能有好的教育效果,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劳动的复杂性;二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必须要不断的变更符合社会发展变革的教育内容,采取符合时代特性的教育手段,才能使教育活动能够符合社会发展的特性并取得应有的成效,而这一过程是极其复杂的;三是由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复杂性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种主客体互动的过程,教育主客体相互影响、相互交流,教育主体必须向教育客体传授自身所有的观念、知识等,使教育客体接受并吸收这些正确的思想,而后在外化为自身的行为,这一内化和外化的过程是极其复杂和反复的,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劳动的复杂性。因此,总的来讲,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只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具备了较高的各方面素质后才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同时教育主体还必须在教育活动中不断的发展完善自己,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教育客体不断提高的要求。

2.2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劳动是生产性劳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生产劳动的定义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创造超过劳动者本身的消费的价值和剩余产品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当前有许多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劳动是不具有生产性的,是没有任何效用的,事实证明,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劳动是具有生产性的,教育主体的劳动既生产精神产品,又生产物质产品。

具体来讲: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特别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研究,会生成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素质等一系列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就是教育主体劳动所产生的精神产品;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的对象是人。他们的根本任务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自身的劳动,将自身所具有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道德素质以及科学知识等传授给教育客体,并引导使之转化为教育客体自身的政治立场、思想观念、道德素质以及科学专业知识,并且在此过程中促使其外化为教育客体的行为习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进行的这一劳动可以说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劳动力,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产生的间接的物质产品。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罗洪铁,周琪.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09

思政教育主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针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积极探索新世纪新阶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不仅指向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目标,又为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要确立“什么样的教育主客体关系”,以及“如何建立教育主客体关系”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为明确、和谐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指明了方向。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来考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运行是教育主客体关系研究回归元本的重要体现,对建立民主平等、双向互动、主导主动的和谐主客体关系具有启示和促进意义。

一、“主体――客体”说

(一)教育者或受教育者单一主体说。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说,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即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施加综合影响并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组织、管理的个体或群体。而受教育者仅作为被认识和改变的对象而存在,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只能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者传授的教育内容所带来的影响范围、方向确定和发展速度上发挥作用。这种学说主要突出了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单向线性作用。这种观点典型的表现就是“师说生听,师教生学”,这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学说,这种学说既忽视了受教育者作为现实的人的个体存在,又忽视了受教育者能在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既定条件下,能根据变化着的教育环境不断进行自我教育,漠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另外这种学说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及认识中主体的哲学规定,使我们难以对受教育者思想变化的程度差异做出有效说明。其次,受教育主体说认为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有能动性、自觉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效果等都是通过受教育者体现,受教育者通过内化教育内容,社会化个体行为,他们才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这种观点抓住了受教育者作为个体或群体的而具有的主观能动性,但没有抓住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即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特定阶级利益“代言人”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符合一定阶级和社会要求的人。

(二)双向互动说。这种学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施教起主导作用,但是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影响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而具有主动性、能动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认识、相互作用(即互动),形成合力,进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向前发展。此说亦可为主导主体说。这种学说较多的抓住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运行的实质,有较多可取之处,但是这种学说是建立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素质、能力存在梯级差异,并且教育者始终是处于能力素质金字塔顶端来展开,当在教育过程中部分教育者素质和能力水平和受教育者处于一个层次甚至低于受教育者层次时,就不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者质的规定性。

二、“主体――主体”说

“主体――主体”说实质就是突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地位,丰富和提升两者主体性,其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双主体说”和“主体际说”这两种观点.

(一)双主体说。这种学说详见于陈秉公所编写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双主体说主要认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为主客体,从施教过程方面看,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从受教过程来看,受教育者是主体,教育者则是客体,双方的影响作用是双向的两个认识活动循环圈。这种学说主要是从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微观结构出发,从思想政治教育具体运行过程中去建构教育主客体关系,这对教育者整合教育内容、组织教育活动及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内容、内化社会规范和道德要求是有积极意义的。但这种观点尚未能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实质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在教育发展方向、水平存在差异,不能深刻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内在规定。“双主体说”一定程度上就成为了相对主体说,从而“混淆了主客体的基本概念,混淆了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时的主动作用和自我教育时的主体作用界限。”

(二)主体际说。这种学说主要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实践活动特别是人的“交往实践”的现实抽象基础之上,它是主体之间以客体为中介进行的交往实践活动。该学说从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理论视角出发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旨在形成“主――客――主”的交往实践关系,摒弃以往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单一主体的自我中心范式。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客体――主体”互动转换,最终形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主体”的关系,即主体际关系。笔者认为该观点较为全面的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归属,诠释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本质,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回归。该学说不仅将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载体等作为主客体联系中介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认识和改造的客体,还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间形成的民主平等、积极互动的主体际关系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全视域,这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得到弘扬,能有效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由此可见,要研究主客体关系,必须首先对当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主客体关系争论进行厘清。只有研究已有的理论成果,才能使我们从批判中继承,肯定其积极意义,商榷争议,形成共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完善及教育活动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2] 骆郁廷.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04).

思政教育主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4-0175-02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进步,我国社会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更加鲜明的特点。与此同时,我国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日渐宽泛,面临的困难与挑战逐渐增加。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研究在其特征的基础上不断加深对其教育模式和内容的探索,这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主体性的含义与重要性

1.主体性含义

主体指的是有意识从事社会性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满足其各方面需求的,现实社会的人,这些人具备足够的实践能力、经验及相应的科学知识,可以实际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谓主体性就是主题的本质或者属性,是人类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得到的能动和创造性特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分为两个过程,施教过程和受教过程,两者合二为一形成一个有机统一体。在施教的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学生为客体。在受教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把握学习的主动权,使教育者根据受教者的反应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则成为客体。教师与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互为主客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两者联结的纽带,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学生学习、成长规律,引导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而学生只有积极主动、自觉地接受教师传递的教学内容,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转化为自身的道德修养,通过对知识内容的吸收,转化为自身的综合素质。

2.大学生主体性发挥的重要性

主体性是人类发展的内在尺度,体现人类发展的水平和程度。教育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将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由外到内,再由内转外,融会贯通,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是一群充满活力、充满生机的年轻人,绝对不能用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让学生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当中,例如开展社团、学生会、校园网建设维护工作等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在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展现。此外,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可以反作用于教育者,调动教育者不断创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从而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一个双向互动,良性循环的轨道中。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主体性缺失的表现与原因

(一)学生主体性缺失的表现

1.被动化学习

从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实际成果来看,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存在消极应付的现象。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整体上没有变化,包括传统的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等,还有国内外时政和当下的十内容。然而学生的课堂表现非常被动,思维懒惰,教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学生被动听课,并不关心教学内容,只关心考试内容。所以,高校政治课程已经成为学生完成学业,拿到学分的科目,学生严重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功利化、动机化学习

随着我国社会进入转型时期,大学生面临着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信仰的迷茫,理想的模糊,价值取向的扭曲、诚信意识的单薄、社会责任的缺失、艰苦奋斗和精诚合作精神逐渐淡化等思想问题。对待学校党组织开展的日常思想政治活动及日常课程中必修的思想政治课,如果没有精神奖励、物质奖励,看不到所谓的好处,有些学生会以“不划算”的态度予以拒绝,认为没有好处的上课费时费力,消极对待,敷衍了事。还有些学生甚至在对待入党这样严肃认真的问题上仍然摇摆不定,入党动机表现出强烈的功利性,毫不忌讳。

(二)主体性缺失的原因

1.学生缺乏主体意识

思想政治教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表现主来的被动化、功利化,是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自身主体地位的迷失和严重缺乏主体意识的表现。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对培养、提高学生主体性的教育不够,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素质和主体人格教育机制未能充分实施。

2.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主体性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

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展现出来的功利化和动计划,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学生主体性的教育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从思想政治课的设置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陈旧,实效性不强,国内外时政涉及较少,教材体系划分不合理,不仅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就连教师也会感觉无从下手,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索然无味。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没有改革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性较强,教学内容相对固定,涉及的国内外时政和社会重大事件也是有限的,如果对教学思路、内容、方式进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升就失去了活力的基础。对于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教学内容缺乏改革和创新,让思想政治课程在历届学生的印象中形成了挥之不去的死板印象。高校中人尽皆知的“马列毛邓”就是“古董”的典型代表,反映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观点。

三、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对策

(一)强化主体教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积极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作为教育者必须掌握好主导作用的发挥尺度。所以,教育者一方面要注意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注意激发学生主体能动性作用。第一,教育者必须更新传统教学观念,明确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尽快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在不断强化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应该将教育与自我教育紧密结合。

(二)改革创新思想政治教学内容

要想全面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教学质量,除了不断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育者应该努力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革与创新。首先,教育者应该从自身做起,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这是进行课程改革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改革教学模式,避免“一刀切”、“齐步走”的弊端。同时要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积极关注国内外时事政治,用学生身边的例子作为指引。最终,通过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大幅度进行创新,用全新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此调动大学生的主体积极性。

(三)优化教育环境,加强多方教育力量的整合

1.优化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除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还要重视社会环境建设,充分利用社会中的正能量,把对学生发展有益的事物转化为教学内容,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对社会上的消极因素必须抑制,与学生严肃探讨问题的危害性,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2.优化校园环境,关注学生成长

学生几乎四年的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深刻。优化校园环境,为学生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有助于大学生人格、道德、心理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所以,学校应该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

3.优化家庭环境,力求育人常态化

家庭同样是影响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主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家庭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直接性和权威性。所以,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优化学生的家庭环境,创造和谐、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学生责任心、自信心的养成,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往直前的人生态度。

(四)协调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和谐互动关系

1.增加教学过程中的互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良好互动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要坚持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就必须坚持内化与外化相结合,相统一的原则。首先是内化阶段。内因是决定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思想政治教育在强调主体的课堂主导作用是,必须尊重客体发挥作用,最大限度调动客体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让客体能够从排斥学习到主动接受,适应主体提出的关于思想道德的要求。其次是外化阶段。外因是事物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一方面,主体应该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深化客体对思想道德目标的认识,激励客体的内在情感,增强自信心,锻炼其意志和行为,让受教育者与思想道德教育形成一种平衡。另一方面,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激发客体发挥主动性,引导受教育者在思想品德方面进行自我认知、自我分析、自我评价,对自己的思想道德进行规范、训练和控制,自觉实施自我学习、自我教育。

2.树立互动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互动,就需要树立一定的互动观念。也许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单方向的灌输式教育,但是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化,单纯的灌输式教育已经无法满足教学需求,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良性互动的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上,教育者,也就是教师应该起到主导作用,通过启发、灌输、言传身教等多种方式对受教育者实施教学,让教师与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实现情感与信息的交流,让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主动内化为自身的思想道德,情感和信念。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教师和学生双方实现主动互动,调动双方的积极性,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循环,达到教学相长,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吴满意.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特征[J].思想研究,2012(4).

[2]郭华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及其回归[J].教育探索,2012(6).

[3]田歧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网络语境的语用特点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5).

[4]周凌艳,李克龙.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变革研究――新制度主义分析视角[J].学术探索.2012(8).

[5]徐婷婷.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