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政课堂教学

思政课堂教学范文精选

思政课堂教学

思政课堂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对分课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课堂改革新模式,它将教学过程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教师讲授,另一部分由学生讨论,既可以保证知识传递的效率,又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体验中享受学习权利、承担学习责任。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思政课可以借鉴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自主谈论相互交错,引导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后,对所学内容进行自主探讨与分析,以便更好地吸收。[1]

一、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与高校思政课的可适性

1.对分课堂的教育理念与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可适性。对分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这一教育理念贯穿教学全过程。在课堂讲授阶段,对分模式遵循“精讲留白”原则,教师只对课程内容进行引导性、框架式讲授,重点讲解基本概念、学习重难点、逻辑结构,提供学习思路和方法,留给学生探索的空间。在内化吸收阶段,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履行学习责任,独立理解和吸收教学内容,独立完成作业,独立准备“亮考帮”问题,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主体意识,加强自我教育能力。在讨论阶段,学生针对课堂所学的内容和内化吸收的学习结果进行探讨,分享看法和感悟,提出学习困惑并在讨论中予以解决。这是一个合作探究的过程,也是自主性知识建构的过程。多次强调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政课是关键。立德树人的着力点是“德”,落脚点是“人”,它涉及“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定是拥有高度自主性和自我教育能力、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德才兼备的人,这与对分课堂的教育理念一致。

2.对分课堂的评价模式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的具有可适性。一般而言,课程学习质量评价有两种方式: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以量化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判。过程性评价“采用以过程性的观察为主的质性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考察”[2]。对分课堂的学习质量评价是过程性评价,它加大对学习过程的考核力度,强化平时表现在总评成绩中的占比。这种评价模式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3]。新时代大学生要把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化作奋斗的动力,志存高远,积极进取,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大学生要探索真学问、练就真本领,将学习看作终身事业,注重知识积累,这与对分课堂的评价模式是一致的。

二、高校思政课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层面。一是教育方式上,大学生由于从小接受应试教育,对于对分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不适应或不接受。二是思想认识上,大学生对思政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据调查,在思政课开设意义上,51.2%的大学生认为“因必修课拿学分而学习”;在思政课开设必要性上,只有38.1%的大学生选择“很有必要”,7.6%的大学生选择“完全没必要”;在思政课的价值功能上,只有16.8%的大学生认为“很有用”。[4]由此可见,大学生对思政课缺乏足够的重视,无论教师采取何种教学模式,他们都不会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三是学习动机上,部分大学生功利化倾向严重,他们为了毕业而学习,这与思政课的教学目的相背离。在这种消极的学习动机下,部分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对分模式,顺应安排完成任务,而在对分学习中缺乏主体性,使得学习形式化,无法达到教育效果。

2.教师层面。一是对教师课堂讲授能力的考验。课堂讲授是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首要环节,是实施内化吸收和讨论的前提。与传统讲授方法不同,对分模式下,课堂讲授时间缩减一半,教师无须讲授全部知识点,只是凝练紧凑地做引导性、框架式讲授,这对教师的课堂讲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映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大纲的理解能力和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二是对教师课堂掌控能力的考验。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主要体现在讨论环节。虽然讨论主要是学生间的交流,但营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氛围能有效提高讨论效果。教师要巡回督促学生认真参与、倾听学生讨论、了解学生困惑。在全班交流时,教师要激励学生发言,发现共性问题并予以解决。除此之外,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还考验教师的学情评估、作业布置、组织管理、总结归纳等能力。三是在教学态度上,有些思政课教师固守成规,不愿意创新教学模式;有些思政课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缺乏教学改革的动力;有些思政课教师在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时陷于形式化,表面上按对分模式的操作流程教学,但实际上诸多细节存在缺漏,忽视教学过程的完整性,无法体现对分模式的核心要旨。

3.实践操作层面。课堂讲授阶段,高校思政课普遍采用大班授课模式,学生人数多、班级规模大。教师在知识讲授的过程中无法关照每位学生,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较差。要想让学生实现对思政课知识点的内化吸收,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学生做到独立消化课堂讲授内容,独立完成作业,不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不鼓励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不鼓励学生向教师求教。由于讨论时学生要针对自己在内化吸收阶段的所思所想进行交流,所以有些学生可能会利用搜索引擎、门户网站等查阅相关资料,独立完成作业的难度较大,这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相违背。讨论阶段,由于部分学生对思政课不重视,所以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不高。小组讨论的核心是共析疑难、互相帮助,疑难问题先由小组解决,如若无法解决,再通过全班交流或教师答疑解决。这是一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学生在内化吸收阶段没有实质性的思维活动,就无法发现疑难,讨论将形同虚设,教学目标就无法实现。从课程考核来说,采取对分模式的思政课,总成绩一般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个人作业、小组作业、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自由发言,考核点多,需要教师做好详细的记录,工作量较大,每个项目的占比也较难把握。此外,高校思政课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还存在其他困境,如缺乏经费保障,师资力量与教学软硬件不足等,这可能会打击教师教学创新与改革的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高校思政课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优化策略

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5]。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能有效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针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高校思政课的现实困境,应从以下几个维度寻求破解之道。

1.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情感认同。情感认同是人对客观事物与自我关系的一种积极肯定的态度。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情感认同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对思政课积极肯定的态度,引导大学生接受并认同思政课,这是进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与改革的前提。情感认同的增强可遵循由外而内、再由内至外的路径。首先要由外而内地引导学生从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思政课的重要价值,让学生深刻体悟自身的责任和历史使命。引导学生从“小我”与“大我”的关系角度看待学好思政课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深刻感知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这有助于学生将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由自在升华为自为,这是一种主体意识的觉醒。主体意识一旦觉醒,就会进入课程教学36到由内至外的实践层面,将觉醒了的主体意识外化为主动学习的行为,积极参与思政课对分模式的创新与改革,与思政课教师同心同力,建构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2.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思政课教师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能力。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6]。思政课教师要高度重视教学改革。对分课堂是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特点的新型教学模式,如将其引入教学中,思政课课堂主阵地的教育功能将得到有效发挥。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一是由传统的知识教育向能力教育转变,即由过去只注重知识灌输向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变;二是由传统的接受学习的教学范式向发现学习的教学范式转变,即更加注重启发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三是由传统的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向个性化教学方式转变,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知识结构、前期基础开展教学。在教育理念转变的前提下,思政课教师还要大力提升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能力。虽然对分模式简单易行,“讲授—内化吸收—讨论”三个环节容易把握,但为了避免陷入形式化的困境,教师要努力提升学情评估、课堂讲授、作业布置、课堂掌控、组织管理等能力。在对分课堂开始前,教师要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个性特征、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学习风气等学情,宏观上把握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动机、情感状况和认同程度,根据学生的总体情况调整对分的节奏。同时,教师要精心备课,确定对分模式下的授课内容,并予以分析,确定所有章节都使用对分课堂还是仅部分章节使用。在课堂讲授阶段,教师要遵守精讲原则,绝不能覆盖所有知识点,一定要给学生留白,抓重点难点关键点,让学生对授课内容和知识价值有宏观的把握。在内化吸收阶段,教师要遵循灵活性和差异性原则布置作业,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疑可问、有感可发。在讨论阶段,教师要努力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和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组织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探究获取让自己终身受益的思想政治理论,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是在对分课堂理论的指导下开展的,没有深刻的理论认识,就没有成功的对分实践。因此,思政课教师应特别注重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以学促研,以研促教。

思政课堂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课程思政;第二外语;课堂教学;文化自信;国际交流

一、第二外语教学中思政导入的必要性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在普通高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在知识传授中的价值引领,又要注重在价值传播中的知识底蕴凝聚,要突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相互融通,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创造性转化[2—3]。普通高校外语类专业作为国家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中坚力量,同样肩负着重要的立德树人使命。新版国标也要求外国语言类专业教学需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和专业技能的综合培养,培养的专业人才应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人文与科学素养以及合作精神,还应该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课程思政”融入高校外语专业课堂教学,是立德树人,开展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全方位育人的有效途径[4—5]。第二外语本来是外语类专业学生在掌握第一门外语的基础上拓展的另一门外语,现在已经成为各类大学生充分接触异域文化和加强他国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因此,开展“课程思政”在第二外语课堂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将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外语专业人才,已成为普通高等院校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一带一路”旨在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第二外语在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上、特别是在加强与他国交流上必将发挥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6],第二外语课堂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开展思政教育的适宜土壤。这是因为:一是高校外语专业课程设置中,第二外语课程由来已久,作为英语(师范)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翻译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是培养外语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二是第二外语课程的授课对象除了英语专业的学生,还作为大学日语课程(以日语为例)被其他各专业学生学习,受众面广,能够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给予有效指引;三是第二外语教学周期长,本科学习一般为两年,且从本科阶段到研究生阶段一直伴随着相关专业学生,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可持续性,效果显著;四是21世纪以来,外语教学明确了跨文化交流的新目标。以日语为例,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导入中国传统文化和新时代国家发展新理念,引导学生用日语讲述中国故事,符合新时代第二外语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第二外语教学的现状

第二外语是普通高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培养外语专业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重要课程。以日语课堂教学为例,目前该类课程的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一)强调语言能力,忽视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思想政治素养

第二外语课程教学目前以教师讲解为主,课堂教学通常依次讲解单词、语法、课文和课后练习。教学效果上片面追求等级考试的通过率,很多大学仍把第二外语作为一个工具简单灌输给大学生,而忽视对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方面注重语法等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更缺乏对学生人文情怀、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思辨能力、合作精神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二)强调日语语言和日本文化,忽视本土和本国文化

承担第二外语课堂教学任务的教师通常具有在日本学习或工作的经验,一般具有较强的语言能力,对日本文化也有相当的了解。因此,在第二外语课程教学中自然会倾向于强调教授日本的语言文化知识,同时会涉及日本的文化和民俗的介绍,而对于中国语言文化知识会较少提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学习和吸收日本文化,而失去了对本土和本国文化的解读与学习的机会。如此虽然可以实现把世界文化介绍给中国,以及理解融合异国文化的目标,却无法实现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目标。

(三)教师个人素质直接影响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如何全面提升教师自身能力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教育部前部长陈宝生曾指出,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影响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才的重要因素。专业课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能力是决定课程思政的关键因素。因此,作为日语教师,需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日语专业知识,提高人文素养,掌握前沿知识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展示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尊重和支持。

三、课程思政元素的设计与实践

以第二外语———日语教学为例,主讲教师通常具有在日本学习或工作的经验,并且或多或少地受到日本思想文化的影响。因此,在思政元素导入第二外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确保充分理解课程思想政治的丰富内涵,并深入挖掘内在的思想政治因素。在外语教学课堂中,多数教师习惯于教授语言知识,经常忽视德育的功能和使命。他们潜意识中认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与专业课程关系不大,应通过专门的思想政治课进行教学。因此,作为第二外语课程的教师,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专业知识教学能够融会贯通。同时,教师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和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将课程思政纳入具体教学课程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彻底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教师应当将课程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进行有效挖掘,积极主动地对育人问题进行思考,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价值观塑造。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注意紧密围绕“立德树人”这一基本教育任务,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促进学生个人修养、专业能力、道德水平以及沟通能力全面提升,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外语教师除了语言知识的教学和学生听说读写译方面的能力的培养以及异国文化的传输之外,应当注重语言知识所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将教学重点以及具体教学目标向语言水平的灵活运用上倾斜,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第二外语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首先,具体的课程设计应着眼于思政元素在课堂中的具体体现。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将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热点新闻和时事政策等纳入课程体系。例如,节选的重要讲话、会议报告等具体内容作为语言学习材料;将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防控新冠病毒的伟大胜利作为讨论的题材。在教学的同时,积极传输思想政治知识,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和接受各种知识,通过将思想政治相关内容以及时事政策导入课堂教学,在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的同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政治素养,使学生能够批判性地认识外国的文化习俗与现代思潮。另外,教师应注重筛选学生关心关注的热点话题,将其应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其次,在学习目标的制定上,除了掌握专业性知识,还要学习相关的人文社科以及文化传统等通识性知识,从而使学生能够胜任跨文化交流及一定的跨专业交流工作。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从而培养出具备专业素养、社会责任感以及时代精神的优秀人才。第二外语的课堂教学内容应将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语言知识进行有机融合,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进行文化互动交际实践,可以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地理以及民俗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加快了异国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在多元文化价值交织融合的过程中,在外国语言和文化学习中融入课程思政,对学生思想政治观念进行有效正确的引领显得尤为重要。在学习语言以及相应社会文化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防止对异国文化习俗、价值观念以及生活习惯的盲目崇拜,同时强化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具备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国际性人才。例如,在学习日语假名汉字等基础知识的初级阶段,可以通过介绍汉字从中国传入日本的历史,来加深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对中国文化的重新认识;在介绍日本传统文化流时,可以通过日本遣唐使出使中国的历史回顾,使学生深入了解日本花道、茶道等日本文化的来源,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日语语言讲述中日友好交流的历史故事,从而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在介绍日本的七夕等传统节日时,可以通过与中国的节日进行比较,了解传统文化间的异同,从而认识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在谈到科技发展时,可以比较中国和世界各国的移动通讯、高铁技术、智能制造的普及和发展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情况,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他们报效祖国的使命感。在将课程思政导入第二外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角色至关重要。教师既是课程思政的探索者,又是教学活动和教学目标的实践者。这就要求外语教师不仅自身应当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同时还要具有远大的职业理想,积极扩展业务和专业知识。除了要熟悉教材、深挖教材中的思政要素,做到将日语专业知识与思政要素有机结合,还要对每一名学生都给予充分的尊重和关爱,能够根据学生自身不同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将其融入教学全过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潮,提高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让思政要素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当中。

四、结束语

在第二外语课堂教学中导入课程思政,是新时代第二外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和改革目标。高校教师应顺应时展,随时更新课堂教学内容,在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更要注意语言知识所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将教学重点以及具体教学目标向语言水平的灵活运用上倾斜,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将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热点新闻和时事政策等纳入课程体系,在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的同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政治素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具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语言知识进行有机融合,在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比较时应注重对其思想政治观念进行有效正确的引领,从而拓宽其视野、增强其文化自信,激发爱国热情,增强他们献身祖国责任感和使命感。课程思政有效融入第二外语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这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远大的职业理想,积极扩展业务以及专业知识,还要求外语教师自身应当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将其融入教学全过程中,让德育内容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当中。这就需要教师要准确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树立课程思政意识,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能力,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进行有机融合,引导学生正确讲述中国故事,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培养学生的使命意识及专业意识,促进学生全方位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人民网,2021-11-19.

[2]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

[3]虞丽娟.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N].光明日报,2017-07-20(14).

[4]张来霞.“课程思政”融入第二外语朝鲜语教学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48):39—40.

[5]王召弟.日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导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29).

思政课堂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英语实践教学

一、前言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点,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议事、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系统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切实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渠道。

二、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一)教材内容融入中华传统文化

元素成分不足英语作为高职院校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其教材主要涉及到一些英美国家的文化习俗、要闻趣事、节日活动等,而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意识形态也是以西方国家的为主,很少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导致学生容易形成崇洋媚外的心理,造成不能很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局面。因此,英语教材的编写应该以课程思政元素为出发点,教材内容也要增大课程思政的分量,将中华传统文化编写进教材。教师在对教材进行备课时,要积极寻找每一项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课程思政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以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二)教师课程思政意识薄弱

英语教师不仅仅是英语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向学生输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者。然而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还是秉着“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在教学中着重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为主,没有思考英语课堂思政元素,从而弱化了英语课育人的作用。另外,英语教师本身所研究的范围都是与英语相关的,没有在课余时间深入学习和探索英语课堂的思政元素,也没有投入大量时间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导致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意识薄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能力不强。因此,英语教师要多参加思政教学方面的培训,多留意时事热点新闻,把握时代教育发展方向,不断深入思考教学和思政的恰当融合,争取把课程思政融入渗透在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

(三)学情限制思政元素融入

高职学生相对于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其学习能力较弱,知识水平偏低,对于英语学习也没有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很多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学生不会重视英语基础课的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很难融入思政元素。另外,很多学生学习英语的功利性较强,他们把学习英语的目的当成是拿到毕业证的一个必备条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把英语这门学科看成是充电和提升自身人文素质的一把利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更新教育理念,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认知,让新时代的大学生成为真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课程思政融入英语教学的实践研究

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每一单元的主题与思政元素紧密联系起来,挖掘每一主题所隐含的德育切入点,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注重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下面就我校校本教材《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中的某些教学内容进行探讨。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党的报告中曾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没有深入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校学生承担着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向世界推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那么在新时代背景下,英语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语言方面的知识,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政元素,从而践行中国传统文化在教学课堂中渗透,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以《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第一单元starbucks为例,本篇文章介绍的是星巴克公司的发展历史。在导入部分,引导学生思考问题:Whatarethethreetopdrinksintheworld?有些同学会提到咖啡、牛奶等,但是只有极少数同学会想到茶。以此切入教师进一步展开介绍关于中国人喝茶的历史,给学生播放一个介绍中国茶文化历史的英文视频,观看完之后,让学生先进行讨论,之后以小组为单位发表各自的看法和观点,促使学生在互相讨论中,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知道茶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和内涵。早在浙江工作时就提出了“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的经典论述,党的十八大以后,习主席更是多次在中外公开场合谈论中国茶文化,倡导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承和弘扬中国茶文化,利用课程思政教学激发英语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高职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言技能,还应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立德树人,把德育教育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高职德育教育的规范和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高度概括和认同,是中华民族不断振兴和壮大的精神食粮。因此,高职英语教学要帮助学生树立健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中国精神,润物无声地实现思政教育目标。例如:在讲解makinganappointment为主题的单元时,教师要向学生灌输“守时、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在职业生涯中,学会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善于沟通,展现自我。在讲解communication这一主题时,要向学生强调“和谐、友善、自由、平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习finance这一主题时,由于我校大部分学生都是会计系的,他们以后的工作性质可能与会计有关,因此在教学中要同学们践行“公平、正义、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三)职业道德与工匠精神

依据“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与技术有关的工作,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的重大使命。学生的职业道德是多方面的,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等,是学生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出色完成工作的必要前提。而工匠精神要求工匠们在工作中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例如:在介绍product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向同学们介绍一些成功产品的典型案例,分析原因,告诫同学们工匠精神才是企业取得胜利的法宝,它是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在讲解careerplanning这一主题时,教师要把职业道德这一素质教育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让学生铭记于心。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必须紧紧围绕课程思政这一核心点,切实做到润物无声、因势而新,把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工匠精神融入到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把学生培养成本领过硬和具有高尚品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从而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朱孔阳.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英语教学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J].西部素质教育,2017(21):9-10.

[2]赵娜.高职英语课程的“思政教育”教学设计与实施[J].海外英语,2019(24):269~270.

[3]许泽华.如何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高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J].作家天地,2020(07):151,153

思政课堂教学范文第4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的素质对于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保障教学效果。

1.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进行不断的学习,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实现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教师要对教材进行熟悉和钻研,有效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教学,充分利用网络中的资料对政治学科的新知识和新动向进行准确把握,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教师的积极影响,实现政治学习目标。

2.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起先进的教学理念,满足新的教育要求。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发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能够获得共同的进步和发展,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创造能力,以实现教学目的。例如,在进行货币这节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商品价值以及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这些现象采用政治知识进行讲解,同时列举相关事例,使学生在对产生的现象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了解到货币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够有效掌握信用卡、支票和汇票的用途,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

3.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包括教师对于课堂教学信息的有效收集、对于课堂的控制能力以及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引导的能力。教学过程有着动态的特点,因此,在课堂中存在很多不可预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中产生的信息加以掌握,将其作为教学参考进行使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课堂情况对教学环节做出积极调整,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二、做好教学准备,丰富教学课堂

教学准备是保证课堂教学活动有序进行的重要条件,教师在教学准备过程中要对教材进行研究,对知识的结构和重点、难点、能力要求等进行准确把握,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教学准备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找到教材重点进行教学安排,而不仅仅是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照搬。在备课过程中,采用集体备课的方法能够有效解决教材中存在的难点,从而提高备课效率。首先,在备课过程中以苏教版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为主要参考,对教材中的政治观点进行积极钻研,选择当下的政治材料进行教学。例如,在进行《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这一章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对于政府应履行的责任进行了解,之后要求学生对生活中的事例进行举例说明,并对政府自身职责的旅行说出自己的评价。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利用教学资源,同时也可以利用社会中的有效资源进行分析,从而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其次,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备课,新课改的目标在于能够使学生获得共同发展,高中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学生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发展特点进行备课,对学生容易掌握的知识进行简单讲解,对于易混、易错的知识要进行重点讲解。最后,教师要制定出全面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学活动按照一定的目的性进行展开,保证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例如,在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课中,要以对消费心理做出正确的评价为主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评价方法,使学生对其进行了解和掌握,之后做出正确的评价。

三、采用互动教学模式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要根据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主动性进行学习,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课前导学。教师在课程进行前编写出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学案,供学生作为预习参考,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自学,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产生的问题进行标注,教师通过学案了解到学生的预习情况和产生的主要难题。之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对产生的问题进行情景预设,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准确了解到学习中的重点内容,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情境创设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进行合作探究和自主学习,最终实现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对教学活动进行积极参与,减少学生在课堂中产生的学习疲劳。例如,在进行“矛盾”这节知识的学习时,对其中的对立统一这一概念进行分析时,教师可以采用反义词使学生对其进行理解,对反义词中存在的对立统一进行分析,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能够做到知识的延伸和扩展。

思政课堂教学范文第5篇

数学中的概念、符号、性质、公理、定理、公式等都是前人在现实世界生活中经过千辛万苦才抽象概括出来的。学生要想真正理解、掌握这些知识的实质及其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教师必须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知识的形成、发生和发展过程。我国是一个历史和文化积累深厚的国家,具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和资源。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极限思想,哲学家庄周所著《庄子•天下篇》中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三国时的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注》里创造了“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边数加倍的办法求圆的面积,他的“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正是对极限思想和方法的精彩而深刻的论述。[1]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没有抽象出极限的概念,那时没有变量,没有笛卡儿的解析几何,也还没有研究“运动”的基础,但这一思想的发现比欧洲早一千多年。在教授这一内容时,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祖先的智慧,克服崇洋媚外的心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以自己是炎黄子孙而骄傲,增强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中吸取营养,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传承祖先的文化。

在理解极限这个概念时,向学生介绍极限的由来。通过向学生介绍极限概念是数学史上最“难产”的概念之一,从1655年英国数学家沃利斯正式提出初形“极限是被函数逼近的数,使得这个数和函数之间达到差能够小于任意指定的数,并且当过程无限地继续下去时,差最终消失”到由德国数学家魏尔斯特拉斯严格的“ε-δ”定义的确定,经历了整整200多年(1655年之前各种极限思想的萌芽和积累不算)。把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观点引入教学中,使学生了解极限定义的明确化,是辩证法的一次胜利,同时也使学生逐步树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这些丰富的背景资料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数学的美妙、数学源源流长的光辉历史,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发展以及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从而树立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理想信念,成为继承和发展前人文化遗产的人。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加强集体主义教育

学会合作是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四大支柱之一。[2]当今社会竞争与合作并存,为了实现各自的目标而彼此提供帮助,具备积极的合作精神和有效的人际交往技能,是现代人高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许多任务单靠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能完成的,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因此必须学会与人合作,与他人一起共事,才不会被社会淘汰。特别是大学生,很快就要走上工作岗位,即将面临很多问题,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克服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如何树立正确的集体主义观念等都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合作作为一种社会性交际活动和行为,并非与生俱来,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合作精神是现代大学生最需具备而事实上却又十分缺乏的精神。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坦诚地接触每一个学生,把学生当做是一个有感情、能活动的具有独立人格的有机体,听取其意见,体验其情绪情感的变化,尊重其个性,发挥其创造性,让学生感受到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尊重,这样的学习活动才是愉快的、有效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为学生创造合作的环境。

合作学习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的地位将发生巨大变化,教师不再是主导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合作者、组织者。师生间的关系是平等、互助的,合作学习可以在尊重个体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有利于形成互相尊重的氛围。合作学习小组是在班集体中建立的小团队,有自己内部的运行机制,小组成员各自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个人学习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整个小组的利益。因此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每个人都会尽自己所能,为小组的荣誉作出自己的贡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让学生自己组成学习小组,相互交流,集思广益,共同分享集体的智慧,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如在教授“求函数的极限”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通过与同学间的反复交流、讨论,一起探讨求函数极限的方法:一是当函数是多项式函数或分式函数(点x0代入分母不为0)时,函数在点x0处的极限值就等于在这点的函数值;二是当函数是分式函数(点x0代入分母为0)时,应先进行化简,再运用极限运算法则求函数的极限;三是当x→∞时,分子、分母没有极限,不能直接应用商的极限法则,必须将分子、分母同时除以x的最高次幂后,再求它的极限。当学生通过努力获得问题的结论时,学生就会逐步体会到与人合作的好处,学会与人分享成功的喜悦,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理解和宽容,且这一过程有利于学生养成规则意识,实现他律和自律的整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逐步养成正确的集体主义观念。

在数学实践过程中加强诚信教育

人类社会正常和必要的道德原则是正直、诚信、实在。有报道说“诚信是中国学生最缺乏的宝贵品质之一。”也就是说,部分学生的诚实品质正在消失,与同学相处不讲信用,作业应付了事,考试作弊现象日趋严重,没有做到诚信考试,而诚信作为公民的重要道德规范之一,应该是每个大学生都应具备的优良品质。数学中的运算性质、公式、公理、定理等都具有逻辑严谨性的特点,数学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推理严谨、言必有据、条理化的思维习惯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把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溶入数学教育中是提高学生思想品质,促进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行之有效的办法。如在“微积分基本公式”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牛顿——莱布尼茨公式”的证明依据,每一步的推导都是有据可依的,不是胡编乱造出来的。通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构建贴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体会数据来源的真实性、严谨性,不弄虚作假,不随意修改自己在活动中获得的真实数据、材料。如在“河水的污染”的实践研究活动中,首先要求学生以合作的形式完成调查,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其次要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科学求实的态度,并最终对获得的结论负责,让学生认识到研究过程来不得半点虚假,以期使这种求真务实的学风逐渐迁移到学生的生活中,并将对其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在数学教育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

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是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人文教育是新时代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而数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数学教师应注重挖掘教材中的人文价值,因势利导,让数学课堂充满人文色彩。数学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和完善人的教育活动中、在形成人们认识世界的态度和思想方法方面、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全面发展的过程,然而人文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由内到外的发展过程,它与一般的知识教育不同。学校的教育大都是知识教育,但是人文教育是从无到有的教育,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应该怎样做人”是道德范畴的问题,能吃能睡还不能说是一个合格的人,还必须要有一种良知来支撑自己的行为,这样的良知需要通过点点滴滴的教育来把它唤醒。每个人身上都具有一种人文的力量、人文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