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政团课总结

思政团课总结

思政团课总结

思政团课总结范文第1篇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C-0134-03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高职院校虽以培养实用化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办学目标,但要保证培养人才的质量,除了在“大思政”“大德育”理念的指导下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还需发挥学生理论社团的作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一系列宣传思想工作文件多次强调要加强学生理论社团建设,基于此,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以下简称“马研会”)。协会坚持以学习、宣传、研究、追随、实践、信仰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宗旨,在开展系列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更深切地体会到理论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价值,也积累了一定经验。本文拟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马研会”为例对高职院校学生理论社团建设问题进行探析。

一、高职院校建立学生理论社团的必要性

学生理论社团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之一,以隐性教育和第二课堂的形式在高校校园中存在,对增强高职学生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提升高职学生理论自觉和自信、培养理论骨干增强干部队伍建设和推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生理论社团是增强高职学生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重要平台。人是教育的产物,学生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离不开持之以恒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师生在学习研讨胡乔木20世纪80年表的《关于共产主义思想的实践》一文时,“不约而同地有了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的想法”,这说明高校理论社团对增强学生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思潮的不断碰撞和冲击,在高校中特别是本科院校中催生了大量的理论社团,由于高职院校在办学层次、学生基础等方面与本科院校存在差别,因此有些高校教师认为在高职院校中没有必要成立理论社团,这是错误的。高职教育是为了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因此,高职学生是否有正确的“三观”、理想信念是否坚定都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产生重要影响。高职院校应顺势而为,以理论社团为重要平台,推动高职学生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常态化。

(二)学生理论社团是提升高职学生理论自觉和自信的重要载体。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M,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信源于对理论的自觉,也就是要深化学生对理论的自我教育。高职院校要从传统课堂教学的单一渠道向多元渠道拓展,要从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学探究式”教学转换。理论社团对于实现这两个转换有着天然的优势,从社团成员来看,他们都对马克思主义有积极兴趣;从学习内容来看,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重点;从活动方式来看,将理论探究、知识竞赛、专家讲座、社会实践等方式融为一体,实现了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对于在校园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升学生的理论自觉和自信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学生理论社团是今后培养理论骨干增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础。理论社团要发挥既定的作用,需要有一批理论功底扎实、组织才能卓越的社团骨干;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有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体恤人民疾苦、踏实廉洁勤劳的干部队伍。铁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中国高铁快速发展以及铁路“走出去”战略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今日天之骄子,明日国家栋梁,优秀的铁路人才首先应具备优秀的政治素质和坚定的理想信念,这些素质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借助理论社团这个平台进行潜移默化的常态化教育来实现。

(四)学生理论社团是推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介质。思政课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仅仅依靠一周几节的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政治素质是远远不够的。理论社团作为第二课堂,成为思政教育从课内延伸至课外,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介质。为此,需要寻找思政课教学改革与理论社团建设之间的耦合点,一方面要强化理论社团活动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融合度,加强思政课教师对理论社团的指导;另一方面,在思政课教学改革方向中突出理论社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育人功能,彰显社团特色。如笔者在主持中国职教学会德育专项课题时,以“四个全面”为主线,将高职院校三门思政课教学与理论社团结合起来,发挥了理论社团在推动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介质作用。

二、理论社团建设的有效经验――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马研会”为例

2016年5月19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首个思想政治类社团――“马研会”,经过为期近1年的发展建设,目前拥有6个二级学院分会600多名会员,为该校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学生社团。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入脑入心方面,“马研会”展现独特的魅力和特色,积累了一些有效经验,主要体现在社团性质的政治性、运行机制的有效性、会员管理的科学性、支持系统的协调性和活动形式的创新性。

(一)确保理论社团的政治性。政治性是高校理论社团的首要特征,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原则和政治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紧密结合国家宏观建设实际和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开展相关理论研讨和实践活动。“马研会”政治性的保障主要体现在“四个统一”: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学校团委的统一管理、社科部的统一指导以及社团章程的统一规定。

(二)提高运行机制的有效性。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帮助大学生社团选聘指导教师,支持和引导大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许多大学生社团特别是理论社团由于运行机制不完善,导致社团活动流于形式。“马研会”运行机制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整体挂靠制”,即“马研会”虽然注册在学校团委,但整体挂靠在社科部,具体活动由社科部思政课老师进行指导,相关活动经费由生均15元的思政课专项经费承担;其次是“二级分会制”,即以学校6个二级学院为单位,分别成立“马研会”社科部总会和6个“马研会”二级学院分会,这样便于活动组织和会员管理;再次是“具体指导制”,即每个“马研会”二级学院分会由思政课专任教师和二级学院学生党支部支委老师负责指导,确保活动开展的有序性和有效性。

(三)加强会员管理的科学性。理论社团的有效运行不仅依赖于科学的运行机制,还依赖于对社团会员的科学管理。加强会员管理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加强理论社团骨干的培养,“马研会”各二级学院分会设立会长、副会长、策划部、宣传部和秘书部等主要机构,各分会会长组成总会理事会,对协会重大事情进行集中商议,这些机构的负责人都是经过层层考核选拔出来,为社团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人事基础。二是要加强分会的会员管理,由于协会会员人数众多,集中管理问题多难度大,必须实行“二级分会会员管理制”,由二级分会全权负责会员的纳新、注册、注销,同时将分会会员编为若干学习小组,以便于各项活动的开展。

(四)优化支持系统的协调性。在“百团争鸣”的校园环境中,要更好地保持理论社团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发挥其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效,仅仅依靠社科部和思政课专任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凝聚校党委、学生处、团委、二级学院党总支等各部门之间的合力,形成有利于理论社团健康发展的宏观环境,引导理论社团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如“马研会”会员踊跃参与学校“入党推优”“党的理论宣讲”等活动;积极响应学生处关于“每个学生必须参加至少一个社团”的号召,并将其纳入思政课的平时成绩中;精心策划暑期社会实践,将理论学习、专业调研、实训实习和创新就业结合起来;同时,“马研会”二级学院分会的活动与二级学院党总支活动结合起来,如汽车学院分会成立了“忻城麦苗班”。

(五)增强活动形式的创新性。理论学习是理论社团的重要特色,如果理论学习内容枯燥,活动形式单一,就会使得社团缺乏生命力,难以吸引学生。倘若是为了吸引学生参与而抛弃理论学习这一重要特色,举办形式主义的活动,这就会在理论学习宣传方面大打折扣,导致理论社团畸形发展。因此,必须在理论学习和形式创新之间寻找契合点。“马研会”的理论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以及党中央最新会议精神。主要形式包括理论探究学习、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社会实践等,如结合《苦难辉煌》《党章》内容开展自我探究学习、结合“马克思主义当代意义”开展专题讲座、结合“建党95周年”内容开展知识竞赛、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结合《概论》课教学内容成立实践教学基地。

三、高职院校学生理论社团建设发展方向

高职院校的理论社团还属于新兴产物,其建设发展规律与其他文艺类社团、体育类社团或专业性社团有着本质的区别,需要广大学者进行深入研究。

(一)进一步提高理论社团与思政课教学之间的契合度。理论社团与思政课教学之间有着天然的一致性。一方面,将理论社团挂靠在思政课教学部门,有利于培养学生骨干,有利于理论社团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学部门可以通过理论社团这个平台,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全校的影响,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二)进一步提升理论社团在学校社团文化中的影响力。社团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理论社团在社团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要积极发挥理论社团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中的核心作用,不断提升理论社团的影响力。

思政团课总结范文第2篇

我校2015年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在全体指导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在暑假顺利展开,取得了积极成果,现即将进入到最后的总结评比阶段。为了做好今年的这项重要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生要取得今年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学分和成绩的,每人必须根据今年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要求,提交以下材料:

(1)符合要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论文)打印稿一份(个人社会实践报告文科学生3000字以上、理工科学生2000字以上;团队社会实践报告6000字以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论文)格式和要求分为团队版和个人版,应严格按照模板执行(见附件1、2),团队版由团队负责人将成员姓名、班级、学号、分工及完成社会实践任务等情况填写清楚;

(2)参加团队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除提交一份团队总社会实践报告(论文)外,每个队员还须提交一份不少于800字实践心得体会,作为评定成绩的重要依据;

(3)社会实践日志等佐证材料。

2.9月30日前,学生应将以上材料以班级为单位由学习委员按学号排序后,并附班级学生名单一份,交到各学院学工办审核;校、院实践队成员可直接由负责人汇总所需材料后提交所在学院学工办;学工办审核汇总后,应及时将评审材料和学生名单转交至指导老师处批改。

3.指导教师在评定学生社会实践报告(论文)成绩(尤其是团队)过程中,应积极征求各学院学工办的意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成绩分为A(优秀)、B(良好)、C(中等)、D(及格)、E(不及格)五个等级,优秀等级的比例一般不应超过40%,不及格的也应严格控制,掌握好标准。

4.10月31日前,各指导老师应将批改完成的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成绩登分造册后录入学校成绩管理系统,并将学生成绩登记表交到教务办;同时,要按照2%比例从今年学生所撰写的社会实践报告(论文)中推选出优秀作品,在认真指导学生修改后,将电子稿发到__邮箱。

5.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论文)成绩审定表可到校园网或__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网站、法政学院网站通知公告栏中下载。

6.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招标项目结题工作的有关注意事项如下:

(1)结题截止时间:2015年9月30日。

(2)结题要求:

①认真填写《__师范大学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招标项目结题鉴定审批书》(见附件3)。

②结题时须提交注明:“百校联百镇”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成果、__师范大学2015年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招标项目成果字样的总结册和调查报告(不少于8000字),调查报告格式和要求参照附件4。

③各个学院学工办应对审批书及相关材料进行认真审核,并签署意见。

(3)审批程序和办法

①在9月30日前,项目负责人应将《__师范大学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招标项目鉴定结题审批书》、总结册和调查报告各一式2份送交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办(26幢教学楼二楼西头,联系电话:82298619),同时须将调查报告及审批书电子稿(注明招标项目名称和负责人姓名)发送至信箱。

②10月31日前,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专家组根据相关要求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和鉴定,并举行结题答辩会,通知另发。

③评审成绩为优秀的项目,作为重点项目结题;合格的项目,作为一般项目结题;不合格的项目,则由项目负责人组织项目组根据评审专家的整改意见进行进一步完善、修改,15日内重新提交结题成果和结题审批书进行再审,如获通过则作为一般项目结题,如仍未通过的,则予以撤项。

④获得结题的项目,项目负责人应在10日内报销所立项目的额定经费,报销票据及规格要求参照学校财务处相关规定执行;

思政团课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思政课;大学生党员;教学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增加其吸引力和感染力,必须对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为更有效地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使学生真信、真学、真懂、真行,必须借助一定的平台,开展形式灵活多样、深入学生生活的实践教学活动[1]。本文对以大学生党员建设为平台,使大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到思政课教学的间接环节中,发挥其骨干的作用,实现思政课教学时效性做一些探索。

一、思政课教学中突出大学生党员参与的必要性

就目前而言,大多数高校的思政课教学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形式存在着重形式轻效果的现象、教学手段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教学师资力量薄弱且不稳定[2]。基于存在的这些问题,高校的思政课在现有的条件之下,在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上必须进行创新,寻求一条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满足学生内心需求、兴趣爱好,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之路。

纵观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无外乎两条:一是直接途径,即开设专门的思政课,它是传统德育的主渠道;二是间接途径,即通过其他各科教学、社会实践、课外活动、校园文化、校园环境等方式进行[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两种途径的统一。思政课教育的间接途径实际是以相应平台搭建来展开的,这更适合大学生的思想变化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在于潜移默化的渗透,而要做到潜移默化的渗透关键在于长期性,这种间接平台的搭建有利于实现长期性要求。

搭建何种平台能够更为有效的促进思政课教学时效性的发挥,是笔者在长期从事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一直思考的问题。应该说,无论哪一种平台的建设,其根本出发点都是为了促进学校教育,然而我们必须要看到当前大学生群体所发生的变化:随着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如何使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思政课在这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所以在思政课教育的间接途径中,一定要找到一条能够起到引领主流价值取向的路径。

以大学生党员为主体,搭建加强大学生党员建设平台,使其参与思政课的间接教育环节,这是一条最为直接,效果最为明显的,能够体现思政课教学时效性之路。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基层党员队伍的活动主体,在整个大学生群体中起着表率的作用,大学生们认识党、评价党、了解党的各项政策,最直观和最直接的是看身边大学生党员的言行。大学生党员了解我们党的各项政策,在价值取向上符合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的总体要求,同时,在整个大学生群体中是众人瞩目的对象,在学校教育中体现大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能够起到示范性的教育作用。一方面,在各种教学平台中,搭建大学生党员建设平台,以此为基础贯彻思政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切实实现思政课的时效性。另一方面,通过该平台的建设又能够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党员的自身建设。

二、 大学生党员在思政课教学中发挥骨干作用的可行性

思政课的教学改革中,强调学生主体性的作用,是因时代的特点所致。在这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每个大学生的人生经历、情感特征、智能构成及兴趣爱好都呈现出个性化的特征,因此,需要一种多元对话策略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4]。这种多元对话策略不仅表现在思政课的课堂教学上,同时,应该更多地体现在课后,即间接教学环节过程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在思政课的教学中,师生之间通过课堂内外的正式与非正式交往建立起和谐亲密的关系,形成一种融洽、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在这样无拘无束的教学氛围中,师生互通有无,易于开展“思政课”教学的双边活动,实现教学相长,学生的思想行为也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产生了理想的变化[5]。由此我们看到,思政课的教学应该是开放性的,要创造条件是大学生参与到教学个各个环节中来,进一步体现出思政课教学的时效性。

目前,各个高校的党员队伍中,大学生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他们所发挥的先进性作用日趋明显,已经成为高校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虽然,高校大学生党员在每个教学班级中的分布不均衡,但是每个班级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党员或积极分子,他们对思政课的关注程度远比其他非党员同学要高,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比较积极,俨然成为思政课课堂教学中的中流砥柱,真正体现了党员的模范风范。更为重要的是,在思政课的间接教学环节中他们发挥着思政课教师所不能达到的效用。从大学生党员发挥作用的实际情况看,在学校的各个社团中都有他们活动的身影,他们在各个方面能够积极带头,力争做学习的模范,工作的模范,遵纪的模范,积极营造良好学风,协调同学关系,及时反映同学要求和思想动态。大学生党员已经成为学校学风的率先垂范者,成为校园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员,真正体现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校园中大学生党员体现出较为完善的人格力量,能够更好地帮助思想和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树立良好的学风。

在思政课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充分调动和发挥大学生党员的积极主动性参与教学过程,使其成为思政课教师的助手,无论是从党员群体数量上还是从理论水平上,他们都基本具备条件。因此,只要正确的组织好和引导好大学生党员这个群体,搭建好大学生党员建设这个平台,切实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他们在思政课教学中的骨干作用就能够实现。

三、 实现大学生党员在思政课教学中骨干作用的途径

大学生党员在思政课的教学中扮演学生骨干的角色,既是必要的同时也具备可行性。从笔者所在高校的思政课教学实际过程来看,要想充分实现大学生党员的骨干作用,关键是要搭建起大学生党建平台,只有把大学生的党建工作抓好,使他们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才能充当好思政课教师助手。大学生党建平台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党委、团委学生处、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一起协同工作,为搭建和建设这个平台创造良好的环境。具体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由学校党委出面组织思政课教师开展针对大学生党员的专题化理论教育。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大学生党员的精神支柱,用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思政课教师,特别是“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教师,要积极的参加到对大学生党员的理论培训中来,以思想政治建设为核心,加强打学生党员的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强化他们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法制教育和党纪教育。是他们明确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重要性,使他们切实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引导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他们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及对社会各种现象的分析。

其次,依托思政课教师这个主体,创办相应的学习机构。如笔者所在教研室面向全校学生,特别是面向大学生党员创办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辅导站”,对他们进行第二课堂的教育。在这个辅导站,思政课教师与各个学院的辅导员密切联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社会实践与“两课”教育相结合,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与先进性教育工作相结合,政治化教育与非政治化教育相结合,通过形式新颖、主题鲜明的各种活动,使学生党员教育内容更加灵活,同时也达到了教育目的。

再次,强化大学生党员对学校各个社团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导性。学生社团形式自由、灵活多样,具有很强的自主性。现在,各个高校都有各种各样的社团组织,这已经成为广大学生以社团活动为载体积极参加校园活动,获取知识,实现人生价值基本起点。学生社团通过社团宗旨、社团活动把社团成员凝聚在一起,培养他们的归属感、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社团还通过各种社会活动,贯彻党和国家的政治路线,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锻炼学生的思想品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侵害,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6]。大学生党员要在社团中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时刻向学生展现出党员的优良品质,并且在社团活动中把活动主题和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要使大学生党员在社团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思政课的教学目的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思政课教师必须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难点和学生关注的热点,对大学生党员进行重点辅导,同学生社团干部及团委制订相应主题的学习计划,切实使大学生党员发挥思政课教师的助手作用。

总之,大学生党员要在思政课教学中发挥作用,取得实效,还必须构筑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系统性的思想教育体系,形成学校、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和大学生党员协同的工作格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有效整合现有资源,把思政工作做好,实现思政课教学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 雷芳. 以学生社团为载体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J].教育与职业,第12期(总第652期),137

[2] 王璐. 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高教高职研究,2010,(3)中旬刊,198

[3] 陈光军. 思政教育创新与大学生自我管理[J].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9,(3):92

[4] 姜红. 多元对话策略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J].德育,2010,(4):23-24

思政团课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共青团;育人体系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是共青团工作的优良传统,2015年在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中提明了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的发展方向——只能加强、改进提高,不能削弱和停滞不前[1]。《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参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共青团的核心使命任务[2]。”王沪宁指出:“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共青团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团、教育青年[4]。”

一、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剖析及新时代党对共青团工作的新要求

(一)高校共青团思政教育的内涵解读

高校共青团对青年学生实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一环,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简单来看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内化剖析其真正意义则是要求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武装青年头脑,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家国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头脑。

(二)新时代党对共青团工作的新要求

1.党对群团组织工作的要求和厚望

对于群团工作的讲话精神深刻体现出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来源于人民群众,最终成果要服务于人民群众。王沪宁在团十八大开幕式上的致辞上讲到:事实充分证明,我国广大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生力军,共青团是党的忠实助手和忠诚后备军。中国青年和共青团把光荣镌刻在祖国大地上、镌刻在历史进程中,党对我国广大青年和共青团充分信赖、寄予厚望[3]。

2.党对青年工作的要求

2013年6月20日,在同新一届团中央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讲话指出:各级党委要热情关心、严格要求团干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做他们建功成才路上的良师益友。共青团组织作为联系党和青年沟通的桥梁纽带作用,要求共青团干部要将培养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为己任,实现思政理论教育提升青年品德修养,做到创新工作方式吸引青年主动参与,力求完善育人体系培养青年担当大任。

二、高校共青团思政教育理论育人的深远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育人体系的内容建构

1.三全育人模式建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类活动中渗透性和感染力

三全育人模式建构旨在引导青年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政治教育和政治洗礼,以各类活动为载体,从而达到育人目标的实现。三全育人模式建构依靠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多方主体(高校党委、团委、思政教师、团学骨干、学生组织等)共同发挥作用,通过精准定位自身职能,强化宣传动员能力,实现全覆盖无遗漏,提高思政教育内容在活动中的渗透性和感染力。

2.重点内容建构,激发青年学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内生动力

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内容建构是引导学生懂得中国革命史的艰辛和新时代来之不易的理论教育,以五四青年节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重点围绕理想信念教育、爱党爱国教育、青年职责使命教育、感恩教育等内容开展,以此激发青年学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内生动力,提升青年学生在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

(二)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育人的深远意义

1.提升青年思想觉悟,夯实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表达了为人类服务的崇高理想,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七年知青岁月,是开展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活动的鲜活素材。高校共青团组织通过引领凝聚青年,竭力服务青年,以各类活动传递出思政教育理念对青年进行革命精神教育、愛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政教育是共青团组织最核心的职能,通过扩大思政活动覆盖面,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精神世界的教育。

2.发挥青年学生在高校大思政工作格局中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作用

青年学生是学校大思政工作格局构建的主体对象,引导青年学生主动融入大思政工作格局之中,强化青年学生的生力军和主力军作用,一方面共青团组织要服务课堂教学,做到引导青年学生认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专业理论,配合好第一课堂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另一方面充分做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育人性、政治性、思想性对青年学生进行培养。

3.拓宽青年学生受教育渠道,助力三观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做到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通过思政类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理论认知和自觉行动。在确定教育目的和教育任务的前提下,通过活动中所展现出的教育活动的政治性、目的性、和先进性助力青年学生的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和人生观教育。

(三)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育人体系的时代价值

1.紧密结合学生所需和时代要求,开创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共青团活动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因势而变,因时而新,在结合青年学生所需及时代要求,需要团组织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一方面紧跟党和国家时政变化,研究相应工作方案,实现服务青年效果的最优化。另一方面注重政治团建设,切记勿入活动团误区。团组织要时刻谨记自身政治性的第一属性,不断实现学生思想内涵式发展和团组织工作的新局面的开创。

2.弘扬时代主旋律,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搭建青春舞台。

根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相关要求,开展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仅彰显出共青团组织的与时俱进,同样强化了团组织的政治性。高校共青团组织要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活力团支部提升为活动实施载体,开展与信仰对话等思政类活动,充分挖掘青年学生优秀事迹,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搭建青春舞台。

三、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育人体系路径探究

(一)深化共青团品牌工作,实现思政教育理论育人质量明显提升

1.深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施

借助青马工程对学生进行理论+实践的培养模式,有助于全方位提升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以共青团思政教育品牌工作为载体,深化实施青马工程,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于培训各个环节,在培训方式上要注重发挥朋辈教育的引导功能,选拔优秀青年讲师团成员进行课程讲解。

2.夯实“三会两制一课”,打造“活力团支部”,提升基层团组织育人实效

规范三会开展,严肃团内政治生活,落实两制彰显团内民主,开展团课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互动,从制度层面落实从严治团工作要求。从三会两制一课与活力团支部内在逻辑关系看,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者是前者的最终目标,提升团支部活力,规范团支部工作。基层团组织的育人实效体现在班级团员积极参与,真正彰显出团组织引领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的工作目标。

(二)明确共青团主体任务,落实思政教育理论育人路径各方职能

多元化特征是新时代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具有的特色,各主体在路径构建中应相互协调配合,在学校大思政格局中,探索出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和共青团育人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构建新模式。

1.明确高校共青团组织的主体责任

高校共青团主责主业是对团员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明确高校共青团发挥“第二课堂成绩单”的主体责任。其次,共青团组织需要明确自身的主体责任,将基层团建和干部培养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路径中,做好校级团委层面干部的专兼挂选拔和任用工作,构建监督+考核+评价的三维体系。

2.切实加强协同主体责任

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体系的路径构建需要多学科多部门协同配合,其中涉及政治、经济、教育、法律、心理等。加强团组织和其他部门的协同,有助于进一步强化共青团组织的主体责任,在班级团支部工作来看,班团一体化的构建使团支部工作和班级支部有机融合,开创了班级团学工作新模式。在校级层面而言,做好团委和学工、宣传、思政部等部门的协调配合,有利于更加丰富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途径扩展。

(三)拓展共青团工作路径,形成思政教育理论育人路径协同发展

思政团课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软件工程;团队沟通能力

一、软件工程课程引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理工科专业课由于涵盖非常多的抽象理论和复杂计算公式,因此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往往把精力集中在理论和公式的讲解和实际应用上,甚至多年的教学改革方向一直都致力于如何将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合,强调工程认证、校企结合与项目驱动,忽略了理工科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类人文思想,导致部分很多优秀的理工科学生缺少了除了知识和实践外的能力。美国麻省理工等四所大学提出了新的工程教育理念,它认为工科学生应具备CDIO,即构思、设计、实施、运作四方面的能力,它认为学生的能力可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等四个层面,其中工程基础知识和工程系统能力是实际操作能力的基础,应与社会发展对接;而个人能力和团队能力,则强调了自我学习提高的能力和团队内的沟通能力。这种工程教育的思想是欧美基于几十年工程教学改革方法基础上提出了,对新时代的理工科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而作为软件工程的学生,人际团队能力尤为重要。一个软件项目的实施要有科学的软件过程方法、新的技术支撑,还需要项目团队成员的通力配合。项目团队包括需求分析人员、架构师、数据库设计人员、项目经理、开发人员以及测试人员等等,学生不仅要具备在团队内部的人际沟通能力,还要在软件开发过程的各个环节互相配合,才能使得软件产品顺利上线。《软件工程导论》作为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之一,应立足学科理论、方法和专业知识体系基础上,实现工科课程“课程思政”的目的,提高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人际团队沟通能力。

二、提高团队沟通能力在软件工程课程中的探索实践—以《软件工程导论》为例

(一)结合软件工程内容进行团队沟通教育《软件工程导论》这门课是教授用先进适用的软件管理方法提高软件生产率并提高软件产品质量,包括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形式化说明技术、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实现、面向对象的设计、软件项目管理等内容。在需求分析内容的讲授中,为了清楚的了解客户的需求,开发更为真正满足客户需求的软件产品,需要与客户进行沟通,此时可引入沟通的技巧、团队沟通的原则以及沟通的分类,了解不同形式沟通的优缺点。在设计实现过程中,模型化方法则解决了与软件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等的沟通问题。在面向对象实现的讲授中,为了提高程序的重用性、扩充性以及健壮性,应是所有程序开发人员相互配合,要在程序模块编写过程中,尽量不使用全局信息,降低方法与外界的耦合程度等等。在软件项目开发的全过程中,不仅要使用科学的开发方法,在各个阶段都可以引入团队的知识,包括什么是团队、团队的培育、团队执行力的提高以及团队激励和沟通方法等等内容。

(二)结合项目开发案例的团队实战《软件工程导论》这门课一共64学时,采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结合的方法,有32学时用于理论教学,32学时用于实验教学。实验课则是利用分组实现案例的方法,完成一个项目从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到测试的全部内容,其中需求分析、详细设计和测试是整体项目完成的3个关键阶段,学时分配较大,编码则交由学生课后完成。实验课采用角色分工,通过角色扮演体会项目完成需要各个部分的相互配合,有项目经理,负责与客户沟通,写需求文档;有技术经理,按照难易程度将项目各个部分分配给程序员。

(三)评价考核按照团队划分等级《软件工程导论》最终的期末成绩按照平时成绩+实验报告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三者加权构成。平时成绩利用班课进行手势签到,然后利用活动、课堂表现和课外资源学习等积累经验值,并结合云班课后台数据,确定平时表现得分。实验报告成绩按照团队考核,并按照团队最终实验报告质量,划分实验课成绩等级,等级划分为A+、A、B+、B、B-五类,表现优异的个人在团队基础分上做3到5分的加减分,最高不超过5分。由于实验项目围绕团队开展,采用该考核方式,从成绩导向上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个人考核和团队考核双向考核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个人是团队的一部分,个人表现优异,积极贡献,团队考核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如果团队一盘散沙考核等级低,个人表现再优异也难拿到高分,这就是考核评价的杠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