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产业管理现状

文化产业管理现状

文化产业管理现状

文化产业管理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 人才培养 创新

中图分类号: F23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b)-0000-00

河北省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同时又毗邻京津两个文化强市,建设成为文化强省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却始终不能与京津两地齐头并进,并且发展劣势凸显,从文化产业领先地区的发展经验来看,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结合我省乃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文化产业创新人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我省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所以,这个问题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1当前河北省地方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起步较晚,2004年,教育部才开始在全国四所重点高校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云南大学开设“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据统计,我国已有100多所高校开设了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并且发展势头强劲。近年来,河北省的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河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此种背景之下,河北省的地方高校必须承担起培养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重任,但是到目前为止,河北省仅有河北经贸大学、邯郸学院、石家庄学院三所高校开设了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院校数量较少,同时虽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教育部学科门类的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目录中,但是在地方高校招生专业的划分上没有明确的学科归属,文化产业专业学生的招收直接受到影响。从目前文化产业教育层次结构来讲,这几所高校都尚未形成社会亟需的高职--本科--研究生这种“金字塔”式的人才结构,难以满足文化产业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其次,从目前在校学生的培养状况来看,因受到传统理论教学模式的影响,学校所设置的培养计划缺乏特色,缺乏创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包括文化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化产业学等学科,学科教学体系相对健全,但是这种学科体系出现学科专业大而全、全而不专的现象,学生无所适从,更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最后,课程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忽略实践教学,导致学生经营管理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及专业技能低下。

1当前河北省地方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因此,能否培养出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关系到我省文化经济能否保持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目前,河北省高校文化产业专业建设仍然存在很大问题,主要表现在:

2.1学科体系设置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相适应。作为一个新兴的管理类专业,开设文化产业的本科院校基本上都将“扎实的文化基础、宽广的文化视野、现代经营管理理念”作为学生培养的目标,通过系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培养出既有宽广的视野、精深的经营管理理念,又懂文化、懂市场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但是就目前我省高校办学的总体情况来看,受到学校教学资源的限制,专业设置上不合理,横跨文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这种大而全的学科体系设置直接导致文化产业管理课程目标不明确。其次,专业学科归属不清晰,高校现有的文化产业专业有的在历史学院,比如邯郸学院,有的在经济学院,如石家庄经济学院,有的在人文学院,比如河北经贸大学,培养的学生有些具备文化底蕴,但确缺乏市场意识和管理能力;有些具有市场意识和管理能力,却又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与社会亟需的专门人才挂钩,背离市场发展的要求和方向。

2.2师资队伍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是师资队伍。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文化产业是个新兴的专业,从严格意义上讲,文化产业专业其实是个交叉学科,它需要有多方面的知识背景,较强的专业应用性、实践性,因此对专业教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我省高校目前的状况来看,由于专业设置时间较短,并未形成文化产业专业出身并且拥有系统知识结构的师资队伍。所以普遍存在着师资力量缺乏的状况,大部分教师和管理人员都是来自于不同的专业领域,“这些人员尽管在学科的大背景上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协和度很大,但也很容易受到传统专业观念的影响,在教学模式上重理论轻实践,在专业教学模式上显得单一。同时“存在一个学科转向的问题,缺乏系统的知识积累,也谈不上对文化产业的现实状况和运作实践的把握,”因此,现有的师资队伍基本上都不具备较系统的文化产业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

2.3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文化产业的学科特点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个能力既包括创新意识、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又包括对文化产业价值链进行统筹、规划和运作的能力。由于文化产品产业价值链式是通过知识产权授权经营来实现的,所以,在目前高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进步与发展推动力的今天,所培养出来的人才都需要掌握当前先进的高新技术,通过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同时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对文化产业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从而生产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增值的文化产品。就目前我省高校培养出来的文化产业人才来看,大部分高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仍然存在注重讲授理论知识,实践教学力度不够的现象。理论知识讲授的太多,教学内容没有很好地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密切接轨,同时社会实践课程开设的又不多,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基本上社会实践能力不强,缺乏独立的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更谈不上创新能力。

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河北省地方高校应依据地方文化特色及文化事业发展趋向,不断探寻与完善我省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逐步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及体系,以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及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彭爱萍. 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要利用地域特色[J]. 中国高教研究,2006(7).

文化产业管理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房地产档案;档案数字化;现状;发展趋势

房地产档案管理工作是城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以文字、图表、声像等形式对房屋权进行登记、调查、转移、变更等工作。房地产档案管理有利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建设、维护社会稳定。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房地产交易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大量的电子文件,这些电子文件对房地产的档案管理工作至关重要,面对房地产档案数字化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广大房地产企业和相关人士共同协商,共同着手解决。

1.房地产档案数字化的现状

1.1房地产档案管理存在着区域性和局限性

据我国房地产相关法律规定,在一座城市规定的区域内,只能有一个机构对房地产权属进行登记,这种房地产档案管理方法被称作属地管理,登记机构对房地产权属登记状况进行直接的记录和管理。在全球化的经济背景下,世界各国经济紧密相连,政府为了防止经济危机对国内经济造成的影响,开始扩大内需,针对房地产业出台了多项新政策和规定,政策关注民生,鼓励人民购房。城市进程的加快,刺激了房地产业发展,也对房地产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房地产管理机构开始使用先进的身份识别扫描技术和设备,逐渐实现无纸化办公,精简房地产档案管理工作流程,促使房地产档案管理工作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1.2房地产档案管理软件不统一

将各地区的房地长管理软件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房地产档案管理机构使用的软件不统一,在管理对象、采用载体、管理理念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对房地产档案管理的软件设计、硬件功能、管理流程和管理模式都有所不同,各地区对档案数字化管理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和软件开发的程度不同,通过对一些地区房地产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实际状况的了解,软件在数据采集、系统功能等方面均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一些房地产企业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没有即时更新软件动态,一些虚假无效的信息,对基础地形图的管理不规范,在信息数据的接收和交换方面存在漏洞。有些地区为了应对统一房地产档案管理软件,防止“倒库”中的信息数据丢失,将旧软件抛弃,重新开发新的档案数字化管理软件,造成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复性。

2.房地产档案管理的特点

2.1具有法律依据性和动态性

随着人们的法律意识普遍增强,在涉及到房产经济行为方面,人们在房地产交易、分析、低压、评估等逐渐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于房产交易过程中发生的纠纷或者矛盾,人们可以将房地产档案信息作为法律依据,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或者矛盾。房地产动态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房屋结构的变化情况和房屋的权属变化情况;第二,外部条件对房产档案的变化,比如;门牌号码的变更,测量方法是变化等。

2.2工作量大、流程复杂具有区域垄断性

由于房地产交易了数量巨大,工作流程复杂,导致房地产档案数量巨大,在房产交易过程过程中的低压、继承、查封、评估过程复杂,房产档案的利用率相当频繁。房地产属地的管理原则一方面规范房地产档案管理,避免了对房地产的再开发利用。另一方,造成各地区在档案管理过程中独占房地产档案,房地产档案管理机构出于垄断地位。图一为房地产档案管理信息图。

3.房地产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发展趋势

3.1无纸化办公趋势

房地产档案管理的主要工作形式是“收”、“管”、“用”,在管理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纸张,产生大量纸质文件。建立房地产档案管理系统,将纸质文件的档案数字化,实现无纸化办公。建立房地产档案管理的系统,实现房地产档案管理的数字,促使我国房地产管理在现代化的房产档案管理中迈向新的阶段,这就要求房地产档案管理工作者具备较高职业素养,构件新的房地产管理理念,以适应房地产业发展的需要。

3.2一体化管理趋势

随着房地业的不断发展,在房产交易过程中相关部门在将房地产信息输入电脑,经过专门的处理之后,面向市场。因此,必须实现“文件”和“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体化办管理。实行文档一体化管理就是将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和为一体,采用统一的办法进行有效的管理。实行文档一体化管理模式需要了解房地产档案文件的运动规律,依据我国房地产业档案管理的认识,可以将档案管理工作,分为四个阶段,即“设计制作形成”、“现行”、“暂存”、“历史”四个阶段,当信息处于“暂存”或者“历史”状态时也就进入了档案管理阶段,在信息处于“现行”阶段时则被称为文件。

3.3全国联网,统一化管理趋势

随着各房地产业的深入发展,各地建设部门将实现办公自动化、政务公开化,以便民为主要目标。运用先进的计算技术积极推进房地产档案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并利用现有的计算机技术优势,逐渐实现房产交易结构全国联网,统一房地产档案管理信息,实现全国房地产档案的统一化管理。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发展,房地产档案数字化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阐述了房地产档案管理的区域性和局限性、软件不统一等现状,探讨了房地产档案管理具有法律依据性、动态性、工作量大、流程复杂具有区域垄断性的特点。总结归纳了无纸化办公、一体化管理、全国联网,统一化管理的房地产档案数字化发展趋势,为房地产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科]

【参考文献】

[1]李茂筠.房地产档案的数字化管理[J].四川建材,2011,37(3).

[2]胡咏梅.浅谈市场经济下对房产档案数字化的几点认识[J].现代商业,2011,(26).

文化产业管理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01

煤炭企业是我国能源企业之一,一直以来都处于国家的管理和重视之中,企业本身缺乏内部的管理和规划。近年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在这种大经济环境下,煤炭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新形势,企业的经营管理将会发挥出重要作用。对于煤炭企业而言,经营管理贯穿于企业发展的整个过程,是一项长期的战略目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企业的效率以及员工的收入水平。目前,我国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这给煤炭企业的经营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要实现煤炭企业的健康发展,必须要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本文就当前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及对策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当前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各个企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变化,使得我国煤炭企业面临的竞争力越来越大。在这种形式下,煤炭企业如果没有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管理体系,是无法适应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的。因此,加强煤炭企业经营管理是煤炭企业立足于经济社会的必然之路。但是,当前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大部分煤炭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导致企业无法实现经营管理的效果,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另外,煤炭企业需要地下工作,其生产经营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如果没有先进的技术支持和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制度,无法保证煤炭企业的正常运行[1]。

就目前我国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而言,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企业经营管理意识有待增强

目前,大部分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过于形式化,仍然采用的粗放式的管理模式,没有意识到经营管理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煤炭企业虽然也开始建立属于自己的经营管理体系,但是其经营管理的重点都放在了成本核算控制上,忽略了煤炭从开采到销售整个过程综合利益获得的情况,这导致煤炭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了利润下降的情况,严重影响了煤炭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2.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财务管理是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财务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目前大部分煤炭企业采用的财务管理方法并不科学,对于企业内部各项资金的支出与收益没有进行系统管理,通常都是照章办事,也没有将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考虑进去,这样导致企业无法了解实际的运行状况,从而无法做出正确有效的财务管理核算,严重制约了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2]。

3.企业的成本核算过于简单

诸多煤炭企业虽然建立了成本核算管理体系,但是成本核算方式都比较简单,只是采用“产品价格-资金投入”进行最终核算,虽然记录了销售的收益,但并没有对整个销售活动做出正确的绩效考核与评价,这并不能真实的反应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状况。成本核算存在不足,大大降低了煤炭企业的生产效率。

4.企业文化不够完善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柱,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统一企业员工的思想,能够引导企业走正确发展的方向。当前大多数煤炭企业虽然对经营管理和安全生产给予了高度重视,但是忽略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尤其在安全文化以及科学文化这些方面,使得煤炭企业员工思想不统一,严重阻碍了煤炭企业相关管理措施的具体实施。

二、提高煤炭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对策

1.增强企业经营管理意识

煤炭企业的生a经营结构比较复杂,要实现有效的经营管理,必须要增强企业经营管理意识。首先,在具体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更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意识,将现代经营管理理念与核算理念应用到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中。其次,企业要明确经营管理目标,建立明确的目标管理体系,在目标明确后进而明确职能部门的职责,由管理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和调控。最后,将经营管理意识落实到每一个员工身上,只有这样员工才能认可经营管理方式,才会在工作中具体执行。

2.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

要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必须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手段。首先,企业要引进专业性比较强的财务管理方面的专门人才进行管理,从而优化财务管理部门,为企业管理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其次,企业要不断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为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奠定基础。

3.运用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方式

要提高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必须要清楚了解企业的整体运营状况及收益情况,这就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方式,结合煤炭企业现在的实际情况,对其储存成本及销售成本进行仔细核算,从而使其能够正确客观的反应企业的实际情况[3]。

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发展的好坏与企业文化建设有很大关系,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需要企业中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才能够顺利进行,而企业文化的建设可以从思想上对员工造成影响,使员工树立同一的工作理念,让员工能够产生和企业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因此,煤炭企业要想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必须要大力推进企业文化的建设。

三、结语

当前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存在很多局限性,必须要增强企业经营管理意识、完善财务管理体系、采用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方式、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才能够提高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才能够保证煤炭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樊辉.新常态下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现状与对策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6(08):24.

文化产业管理现状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文章提出要提高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必须在组织上建立起完整的生产安全保障体系,还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加强安全文化的建设。

建筑施工企业是一个仅次于矿山行业的事故多发行业,搞好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安全文化能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是因为安全文化注重人的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通过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施工企业职工的安全修养,改进安全意识和行为,从而使职工从不得不服从管理制度的被动执行状态,转变成主动自觉地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动,即从“要我遵章守纪”转变成“我要遵章守纪”。

一、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功能

笔者认为,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具有如下功能:

1.教育功能。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是施工企业根据安全工作的客观实际与自身要求而进行设计的一种文化,它符合施工企业的思想、文化、经济等基础条件,适合施工企业的地域、时域的需求;它传递着施工企业关于安全的目标、方针以及实施计划等信息,宣传了安全管理的成效。

2.认识功能。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把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相结合,使施工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的实际转化为另一种表达形式,使之更直观具体、更生动形象,更贴近现实生活与工作,让相对较为抽象的理

论更易为施工企业全体成员所认识、所理解和接受。

二、建设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必要性

1.建设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是施工企业生产安全管理自身的需要。现代管理科学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要解决人的思想问题,为管理的其他环节创造先决条件。构建安全文化,能够增强管理上的道德含量和安全意识,符合施工企业所有人员的客观实际及生产场地的特征,是解决所有人员对安全的认识问题、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的有效形式;构建安全文化就是要营造一种安全和谐的文化氛围,使所有人员形成一种安全思维定式,把搞好生产安全管理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2.建设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是施工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也给施工企业的安全系列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施工企业的管理至今已历经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行为管理三个阶段,而安全文化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第四个阶段,并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3.建设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是弥补施工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缺陷的需要。引起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可分为两类,即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质、能量等的客观存在而可能导致事故和伤害发生的状态,不包括纯粹由于人的行为导致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如违章堆放的物料、私自焊接使用的压力容器等。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根源,如果没有物的不安全状态存在,则人的行为也就无所谓安全还是不安全。

三、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主要内容

安全文化是施工企业管理技术的灵魂科学,它发挥文化的功能来进行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发展的新阶段。它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精神文化。安全文化首先是施工企业的一种精神文化,也可称为一种观念文化,主要是指施工企业要培养和体现职工群体意志、激励职工奋发向上的施工企业精神。精神文化着眼于造就人的品格与提高人的素质,通过各种形式的思想教育、道德建设、榜样示范等,在施工企业成员的灵魂深处产生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冲破各种不良影响的桎梏,把自己的事业与国民经济的繁荣、建筑业的振兴结合起来,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促使施工企业全体成员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也促使施工企业成员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工作观念。

2.管理文化。笔者认为,施工企业安全文化中的管理文化又包含以下三种文化:

(1)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按照现代管理科学的原则,用优化的管理方法,规范、约束施工企业全体成员的行为,以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效益和生产安全,实现施工企业的奋斗目标。施工企业要建立起一整套针对思想教育、安全管理、生活管理、劳务人员、管理人员等的规章制度,使所有人员的工作、生活行为有章可循,使考核、督促有据可依。制度的建立,不仅能成为全体成员的行为准则,而且应是激励成员前进的动力。这些制度应该具有法规性,需不折不扣地执行;应该具有针对性,紧扣管理对象、工作范围;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定性定量相宜,并要具有连贯性,易于贯彻执行。(2)目标文化。目标文化应体现施工企业的发展内涵及企业特色。施工企业应对自己的安全生产管理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评价,要根据自身的客观资源、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为社会输送合格建筑产品的责任,确定施工企业的定位目标、奋斗目标及发展战略。施工企业的目标文化可宣传“品牌战略”、“精品意识”,但不能脱离现实,空喊口号。目标文化对外宣示了施工企业对外作出的承诺,以树立起良好的信誉形象,获得社会的认可与支持;对内则产生一股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使施工企业全体成员同心同德为之奋斗。

(3)行为文化。安全文化也是施工企业的一种(转上页)(接下页)行为文化,包括全体成员要具有明确的行为规范,各级领导干部具有优良的工作作风,能够较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每个人员具备良好的素质等。

四、建设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主要措施

既然安全文化可以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就像安全管理可以弥补安全技术不足一样。因此,安全文化绝不应是一种空中楼阁,而应该紧密结合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实践活动。建设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以良好的安全技术、安全管理措施为基础,创造提高安全素养的氛围与环境。安全文化的推行,必须建立在完善的安全技术措施和良好的安全管理基础之上。施工企业职工个人安全素养的提高,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还要依靠群体效应的引导,这与人的“从众心理”有关。

文化产业管理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氧化铝行业 安全管理 改革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2-0279-01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氧化铝企业达40多家,已建和在建产能达4350多万吨/年,其中处理国内铝土矿的产能为3250万吨/年。2010年全国氧化铝产量2896万吨,是世界第一大氧化铝生产国。众所周知,氧化铝生产是典型的冶金化工生产过程。其生产过程既涉及冶金行业的安全问题,又涉及化工行业的安全问题,可以说是一个高危行业。生产过程具有高温、高压、高碱、生产管线长且复杂、立体交叉作业等特点,还有不少企业设备已超期服役,腐蚀老化严重,特别是一些私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惜冒巨大风险使设备带病生产。近年来年以来,国家安全监管局对冶金行业和化工行业的监管是非常重视的。2005年11月16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下发了《进一步加强冶金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2006年12月15日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冶金行业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2013年9月底,安监总局又出台了《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保障生产安全十条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每年都对冶金行业的安全监管工作下发通知。针对上一年发生事故的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近两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还开展了企业互检督查。对重点省,如河北、山西、辽宁进行冶金等方面的安全督查。

虽然大多数企业能意识到了安全的重要性,但其管理方式依然是以重大事故、危险为中心,以经验教训为依据,想到危险,消除危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抓安全工作无系统性,不知其根本在哪里,即使有些企业已推行了一些现代安全管理,但也不全面。随着冶金化工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实行现代系统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一、现代工业生产特点及其安全管理特点

随着生产和技术的发展,现代工业生产有如下两个特点:

(1)四新:新工艺、新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

(2)三化:生产过程的大规模话、复杂化和高度自动化。

在氧化铝行业内,这种新特点体现尤为突出。

1、现代安全管理的任务在于,以专业技术知识为基础,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方法和现代化科学技术,按现行法律、标准、技术规范等安全准则,预测、识别、消除或控制可能引起事故的隐患,或者进行安全设计的优化,以及改革安全系统管理工作。

企业现代安全管理模式的实施,应在普及安全系统工程知识,加强传统安全管理基础上,以控制工伤事故为主要目标,以危险源控制为中心,从经验系统化、工作科学化入手,逐步试点推广。

1.1 模式主要内容

1.1.1系统危险辨识

系统危险辨识主要指主体生产系统危险源辨识、辅助系统危险性分析及周边环境分析。危险源辨识包括如下内容:

(1) 危险模式。是指潜在危险因素及其被诱发引起事故的触发条件,可能引起事故的类别及后果。其结论是进行人为失误控制和实施动态安全检查的重要信息来源。

(2) 固有危险状况。含本质安全化状况,设备、设施、工艺危险状况,作业环境危险状况等。本质安全化状况是指设备、设施先天所固有的(投入使用前已具备的) 中断故障、降低危险,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能力。设备、设施、工艺危险状况是指设备、设施、工艺上先天或后天形成的对安全有突出影响的重大问题。

(3) 其它内容。主要有危险源名称、同类危险源个数、危险程度、管理级别等。

系统危险辨识工作应由企业有关领导负责,在安全部门主持下,组织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广泛发动职业发掘危险因素的基础上进行。

班组辨识活动的内容主要有:本班组危险点;各危险点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本班组与相邻作业点接口部位的安全问题;过去事故情况;不安全条件;不安全行为;操作规程不当之处;控制措施。

安全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所参考的危险调查的内容主要有:设备名称、容积、温度、压力及设备性能;岗位日常维护范围;事故类别、危险等级,与友邻相互间的影响及措施;正常操作过程中的危险,操作失误存在的危险,生产工具、附件存在的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工艺、设备的固有缺陷;工艺布局是否合理;工人接触危险的频度;有无安全防护设施,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安全通道是否符合标准;安全操作规程有何缺陷;危险场所有无安全标志;易燃、易爆、有毒物品使用有无安全措施;故障处理措施;事故处理应急方法;过去事故状况。

危险源管理级别应根据危险严重度和危险概率情况,同时考虑各级机构对各危险源实施管理的必要性,可能性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一般将危险源划分为A、B、C、D 4四级。

1.1.2 安全检查改革及隐患整改

1.1.2.1 安全检查改革

传统安全检查存在着局限性、重复性、重点不突出、检查不科学等问题。因此,作为安全管理重要手段的安全检查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建立检查网络,协调各层次检查内容、周期即危险控制点检查是各级检查的基础;人的不安全因素检查,以班组例行检查和巡查为主;环境、公共通道、能源管线等不安全状态及管理缺陷的检查,以车间、公司例行检查为主;制订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检查表,制定岗位安全检查表应遵循:根据危险源辨识发现的问题,抓要害部位或部件以及对友邻可能造成伤害的环节;与岗位设备点检结合,将安全检查的重要内容在表中列出;检查的项目应是岗位工人便于检查的,最好是1 条1 个内容,避免遗漏;建立危险控制点检查信息反馈网络。

1.1.2.2 隐患整改

隐患整改就是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对所发现的固有危险状况进行处理,使其达到安全要求。根据隐患信息的来源和整改难易程度上的差异,可将其分为一般隐患整改和重大缺陷改造。一般隐患的信息主要来源于危险控制点检查和巡回检查。此类整改的目的在于使失去作用的安全防护装置、常用的工具和附件、某些不良的作业环境恢复到完好状态。

重大缺陷的信息主要来源于危险源辨识。此类整改的目的在于通过工程技术措施或工艺过程管理,消除或降低作业中的固有危险因素。

1.1.3 标准化作业及危险预知活动

标准化作业程序是在作业系统调查基础上,对现行作业过程和动作进行分析研究,按有关技术及规章制度等科学准则,以安全、省力、优质、高效为目标,形成的一种优化作业方法。通过推行标准化作业,可控制程序性强和有关重要作业过程中的人为失误问题。

1.1.4安全考评

各级考评应以平常巡回检查及例行检查的结果为主要评分依据。考评由工段对班组,车间对工段,公司对车间等一级对一级。

2 结论

安全管理改革是对现有安全管理系统的补充完善和优化。这是保障现代化安全管理模式得以推行的前提,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步骤。

氧化铝行业当前安全管理改革的重点在于:抓好以最小单元(班组) 建设为基础的全员安全管理工作;抓好以危险源控制为中心的现代化安全管理;抓好安全信息管理工作。同时,模式在建立的过程中,一定要与企业现有的情况结合,不能脱离企业实际,完全照搬。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