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职业分析小结

计算机职业分析小结

计算机职业分析小结

计算机职业分析小结范文第1篇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网站数据分析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采集北京的计算机软件技术人员知识要求的数据,并对美国O*NET网站数据进行检索,了解美国计算机软件技术人员的相关数据。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比两者的差异。

研究者调查了北京市两家软件服务类企业的计算机软件技术人员,通过现场发放、现场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搜集了40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后最终样本量为31份,问卷的有效率为78%。

本研究的工具源自O*NET工作分析系统。O*NET工作分析系统是由美国劳工部组织开发,综合了问卷法和专家访谈法等各种工作分析方法,能够将工作信息和工作者特征等统合在一起,目前已取代职业名称词典(DOT),是美国广泛应用的工作分析工具。本研究选用了该系统的知识要求问卷,其信效度也得到有关研究的检验。

知识要求问卷包括33个知识科目,主要考察职业涉及的核心知识,要求被调查者对每个知识要求的重要性和程度要求进行评价。重要性评价采用5级量表,其中1为不重要,5为很重要。被调查者也可以根据自己认为的重要性,选择“2”“3”“ 4”。程度要求评价采用7级量表,其中1为很低,7为很高。被调查者也可以根据自己认为的使用频率,选择“2”“3”“4”“5”或“6”。

利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主要分析指标包括描述性统计指标和排序差异。

根据O*NET问卷的结构,我们从知识要求的角度对北京和美国O*NET的计算机软件技术人员的得分进行对比,并利用得分进行排序。结果的分析从排序和排序差异两角度进行,结果如下: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和美国O*NET数据,针对知识要求的重要性整理成表1。

由表1中可以看出,北京调查的数据在知识要求重要性排序前5的是:计算机、客户服务、企业管理、中文和人力资源管理。美国O*NET的排序前5的是:计算机、数学、中文、工程技术和客户服务。

通过重要性平均数排序结果看,北京调查的数据重要性前5的知识类型涉及的领域较宽,包括理工、管理、文学等多个大类,而美国O*NET中有三项知识来源于理工;北京调查的数据和美国O*NET后5的知识类型相似。

从重要性排序差异角度来看,排序没有差别的是:计算机、会计学、医学、化学和建筑学。而差距最大的五项是:人力资源管理、工程技术、公共安全、心理学和物理学。

从上述排序差异结果中可以看出,重要性排序无差别的知识要求中,计算机知识作为计算机软件技术人员这一职业的专业知识在北京调查数据和美国O*NET中的排序均表现的极为重要,而其他四项由于和计算机软件技术人员这一职业的相关性极小,都表现为不重要。而从差异性较大的结果来看,北京的计算机软件技术人员在社会科学和一些基础学科上表现得更为重视;美国O*NET数据中体现的美国计算机软件技术人员在专业技术要求方面比北京表现得更为重视。因此美国O*NET比北京更加看重专业素质,而北京比美国O*NET更加看重综合素质。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和美国O*NET数据,针对知识的程度要求整理成表2。

通过对表2中的程度要求进行排序,北京使用频率位于前5的是:计算机、中文、客户服务、文秘和外语。美国O*NET使用频率位于前5的是:计算机、数学、英文、工程技术和教育学。

从知识的使用频率看,北京的计算机技术人员,除必不可少的计算机知识外,涉及的最主要的学科大类是语言类和服务类,客户服务和文秘虽为服务类知识,但是对于语言文字的要求也很高;而美国O*NET中的反映的美国计算机软件技术人员更多的使用工程技术、数学与计算机,处理更多的技术问题。同时,美国O*NET的计算机软件技术人员更多地通过接受教育来提高其专业水平。北京和美国O*NET后5的知识类型相似,均为与计算机软件技术人员工作无关的一些知识。

从排序差异角度来看,程度要求差异最大的五项是:工业设计、公共安全、物理学、工程技术和历史学。程度没有差异的是:计算机、食品生产和建筑学。排序差异角度看,美国O*NET更加偏向利用现有的工程技术知识对产品的设计进行改进。

根据知识要求的分析结果,北京和美国O*NET的计算机软件技术人员在心理学、人力资源、文秘、外语、公共安全、心理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产生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以下角度:

从个人学习经历角度看,中国的教育从小学到高中开设的课程都是相对全面的;在大学的学习中,即使学习的是技术相对专一的计算机专业,相关的社科类课程依然存在;这对中国的计算机软件技术人员的影响是巨大的。相比之下,美国的教育培训更加注重个性的培养。

从职业素质的角度看,中国的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胜任要求都将科学文化(人文)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并列强调。既要求学生或者从业者知识面较广,对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各方面知识有所了解,具有一定的文艺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也要求其具备适应职业岗位要求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综合技能。这也造成了被调查者作答问卷时产生一定的差异。

上述的差异会从根本上影响个人对知识的选择面大小。从就业需求的角度看,中国的企业更加希望自己的员工可以“随时随地完成任务”;而美国的企业更希望自己的员工可以“更加完美的完成任务”。从消费者市场的角度看,中国的消费者更加崇尚功能的全面性,由此也会使得计算机软件技术人员需要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识,美国的消费者更加追求产品的品质,这就对计算机软件技术人员知识的深度提出了更大的要求。

计算机职业分析小结范文第2篇

1.认识上的误区。对计算思维认识不够深刻,研究不够透彻。有的学校错误地认为只有计算机专业学生才需要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不能很好地认识到计算思维是已存在的思维活动,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一种技能,认为几节计算机基础课程就能够培养计算思维能力;还有的学校认为要实现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程序设计等相似课程才能实现,忽视了过程学习的其他途径。2.中职学生计算机学科的基础薄弱。计算思维是以计算机应用科学的基本概念为依托的活动。然而,大部分艺术专业的学生计算机水平不高,有的学生初中时甚至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这种现状使得对其计算思维能力培养难以进行。3.学校课程设置缺乏专业特色。《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制定了中职计算机学科教学的知识网络和课程网络,为中职计算机教学提供全面指导。不过,当前学校的文化艺术类专业的计算机课程体系局限于概念、技术与应用,而教师讲解时也只侧重于基础概念的讲授、软件的基本操作等。4.缺乏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大部分艺术专业教师没有意识到掌握软件基本操作和利用软件设计优秀的作品之间存在着差距,授课时只注重对软件使用方法的讲解。以图形图像创作与设计这门课为例,教师往往按照Photoshop软件的菜单,逐一分析所用工具的功能,认为中职学生能掌握基本工具的实施步骤就算完成了本课程的任务教学。因缺乏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从而无法帮助学生提高计算思维能力。

二中职文化艺术类专业培养计算思维能力的策略

针对目前文化艺术专业的计算机教学问题,将从课程结构、教师思维和教学活动3个方面出发,谈谈如何提高中职学生计算思维能力。1.构建课程体系结构。加强计算机学科和艺术学科的交叉融合,保留原有课程的知识点,教学过程中以计算思维为依托对知识点进行重组,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计算思维求解艺术专业问题的方式、方法,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以我校动漫设计与游戏制作专业为例,课程体系采用三层体系结构,即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的课程体系结构。艺术类各专业必修计算机基础这门公共基础课程,在专业平台课程上紧扣与专业相关的计算机课程。比如美术设计类专业开设Flash、Photoshop;音乐专业的学生开设音频制作与合成等。在专业方向的课程可以开设如AutoCAD、3dsMAX室内装饰效果、数字非线性编辑等。他们通过层层学习,可以提高计算机水平,而计算思维能力也将提升。2.教师思维方向的转变。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计算机思维能力的培养,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以计算思维能力为导向,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判断。教师本身就是整个课堂教学的策划者和实施者,更是组织者,理应积极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加强理论培训和实践应用,尝试不断引导中职学生运用计算思维来进行问题的求解,设计结构,理解行为,改革创新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扎实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3.教学活动和案例的精心设计。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相对弱些,培养计算思维能力,科学选择恰当的课堂教学至关重要。通过启发式和实验型教学,提高利用计算机或其他相关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设计技能实践的教学内容时,老师应该充分地考虑实践的趣味性和综合性。不仅仅是为了完成简单的实践操作,更需要适当地增加创新性实践,开发中职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中职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另外,我们老师还要不断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列举日常生活的事例,让学生感同身受,便于学生有兴趣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通过教学手段和方式的不断改进,才能让中职学生实现艺术专业问题向计算思维问题的转变。以动漫类课程为例,百成婚纱摄影为我校的校外实训基地,为数不少的学生都参与过各类活动的采编和播出工作。教师将这些案例引入课堂,设置实训任务。在实训教学中,教师为项目总监,对学生的项目进行审查指导。教师将班级分为创作部和制作部,创作部的岗位有导演和编剧;制作部由组长和组员组成,其中组长负责剧本。所有部门都实行组长负责制,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的岗位。每个小组就是一个完成项目的团队,即项目小组。教师根据选岗情况进行分组,分组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要使每一个小组实力平均,还要考虑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因为完成一个项目是需要团队的共同努力的。分组完成后,按照工作顺序师生进行角色扮演,共同完成实践项目。创作部进行整理编写剧本,项目总监(教师)进行项目审查——主要是进行可行性、创意性审查,如果通过则由制作部组织小组成员进行项目实施。美工师进行场景、人物设计,同时音乐师也可以进行音乐的收集;动画师进行整合,完成动画设计。这个工作过程需要所有小组成员的共同配合,对作品多次打磨,这样才能形成高质量的作品,完成项目。项目完成后提交项目总监完成整个项目的实施。此过程中教师要全程进行参与指导,帮助学生解决任务实施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促使他们顺利完成任务获得岗位技能。一个完整的项目做下来,使项目小组了解到公司工作的过程,感受到团队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实训结束后进行师生互评,一是由每个小组对该组的整体情况自我总结,主要是对角色扮演的成效进行自我评价和科学分析,对实施过程进行思考,让扮演者进行自我剖析,提高思维能力;二是教师落实总结和评价,教师可以拿百成公司制作的作品与学生进行PK。师生一起剖析作品的不足之处,大家一起思考。看看究竟我们自己的作品与大公司的作品差距在哪里?有怎样的改进空间?通过这样的案例可以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优化思考方向和思考方法,更有利于学生扎实地掌握专业理论和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将计算思维的理念融入教学,培养艺术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计算思维求解艺术专业问题的方式、方法,有利于提升艺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工作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孙晨晖 单位:江苏省泰兴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甘才军,周娅.计算机基础教学与文科生计算思维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2(19)

[2]李志文.医药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教学中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8)

计算机职业分析小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会计电算;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项目驱动

一、引言

会计电算化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不过二十几年的时间,但是已经建立起了比较成熟的学科体系,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社会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已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会计电算化在各类企业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初级电算化证书已成为会计上岗的必要条件,对毕业生的计算机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选择具有会计专业知识又具有信息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企业对信息化人才的重要衡量指标。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滞后于实际应用的矛盾日益突出。

二、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目前,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分为两种,一种是侧重培养初级会计电算化人才,即能够熟练操作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员,学习的重点是操作技能,从而把这门课变成了软件培训课;另一种侧重培养会计软件的开发人才,除了熟练操作会计电算化软件,还要掌握会计软件的开发方法,以针对不同的企业编制相应的软件,学习的重点是编制程序,从而把这门课变成了程序编写课。以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对于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来讲,第一种培养目标太低,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培养目标,第二种培养目标,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实现起来是很困难的,高职学生在校时间只有2年半,既要学习会计知识,又熟练掌握软件开发是很难实现的。

(二)理论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学和计算机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其课程内容必然和计算机有很大关系。由于多数人认为这门课的特点在于用计算机语言来表述会计核算,所以多数教材将重点放在账务处理、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材料核算、报表处理等会计核算模块的程序编制上,这样不仅给教师教学带来困难,也给学生学习带来了困难。

此外,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将成为企业的基本运行模式。它的实施将带来许多管理新理念,体现在会计软件的思路上,然而多数教材却没及时修订,内容仍旧停留在核算型财务软件阶段,使得教材理论落后于实践,无疑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与电算化直接相关的计算机基础课太少,大部分高职院校只开计算机文化基础和一门计算机语言课(目前主要是VFP程序设计)。这对于电算化这样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来说,计算机方面的支撑过于薄弱,学生们普遍感到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太少,无法满足日后继续学习的需要。

(三)教学方法落后

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很多高职院校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即“老师教,学生学”。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与多媒体网络教学(MCAI)只是作为传统教学方式的一个补充。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观念和灌输式的讲课方法,将教学内容固定化,论述过程同类化,形成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被动模式。以课堂讲述为主,把上机作为检验理论的手段,来证明讲授内容的正确性。虽然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却没能抓住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能动性,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的高职院校也开通了会计电算化教学网站,但是,长期的被动学习模式,造成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只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去网站访问的人数很少,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会计电算化人才的社会需求知识结构分析

为了解决上述高职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会计电算化人才,明确社会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对会计电算化确定教学培养目标、更新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是必需的。通过分析目前和将来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高职电算化人才的社会需求知识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基本应用需求

财政部在1994年5月4日的《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中指出:到2010年,力争使80%以上的基层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从根本上扭转基层单位会计信息处理手段落后的状况。因此,高职电算化的毕业生首先应当能够熟练操作各种会计软件,并具备掌握会计软件的维护技能。这是最低的层次。

(二)系统管理应用需求

按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教育委员会的观点,会计职业人员不仅是掌握会计知识和信息技术的信息系统专家——财务报告系统和对外报告的专家,还必须成为企业家、财务分析家、市场分析家、能干的协调员、公共关系专家,甚至是企业总经理。因此,现代企业要求会计职业人员不仅能及时地提供财务数据,而且还要积极地参与管理部门的战略决策,提供适时的增值财务分析信息,辅助企业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因此,现代企业需求的会计电算化人才还应掌握所必需的专业理论与应用技术,如企业管理、系统分析和设计技术、数据处理理论、项目管理等。

(三)电子商务管理需求

“网络财务”已经成为会计电算化发展新趋势。所谓的“网络财务”是基于Intranet技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一体化,支持电子商务,能够实现各种远程控制(如远程记账、远程报表、远程查账、远程审计、远程监控等)和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能够处理电子单据和进行电子货币结算的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基于电子商务的网络财务的发展,人们对网络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网络会计、安全会计以及研究与开发会计也会随之产生。由于实时系统和数据传输通道的快捷与畅通,也给远程审计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会计电算化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也出现了“网络财务”、“全能ERP软件”、“数字化管理”等多种定位。

在网络时代,应增加计算机网络及应用、计算机网络硬件的组建与维护、多媒体技术,特别是与电子商务方面有关的计算机内容更应成为会计电算化教学的一个重点。

明确了社会需求会计电算化人才的知识结构,也就明确了高职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目标,为会计电算化课程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目前和将来设置合理的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打下了基础。

四、解决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思考

十年前,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改革研究组就已经提出:会计电算化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以提高学生掌握一定的程序开发、设计、修改能力为辅,并提出在大学会计专业应设五门课程,即电子计算机基础、计算机高级语言、会计电算化软件包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程序设计基础。

(一)基本课程设置

根据以上分析和会计学会的要求,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专业方向,要达到社会基本需求,会计电算化应设置以下专业课程:会计专业的公共基础课、计算机文化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会计工具软件、管理信息系统。

(二)选修课程的课程设置

该课程的设置体现在专业方向。为了适应现代企业和网络的要求,该专业任意选修课程包括:内部控制设计、数据库原理、数据库建模技术、会计软件开发技术(实验)、会计软件网络技术(实验)、财务信息化(实验)、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

(三)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

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会计电算化是要求动手能力非常强的专业,是培养高级电算化人才的专业。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现今电算化的教学。作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师,从事多年教学,尝试了众多教学方法,认为最适合电算化教学的方法是项目驱动教学法。

1.项目驱动教学法介绍

所谓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既是一种课程模式,又是一种教学方法。这里的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项目驱动教学法来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其相适应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和指导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教学关注的重点是学生达到的程度,指导教师的任务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水平和兴趣,来选取适合他们的项目,使学生置身于探索知识的情境之中,从根本上将传统课堂中老师满堂灌转变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2.项目的来源

教学中项目的选择,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方面的项目,来源于企业。因为来源于企业的项目真实、实时、均衡,所以主要应用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第二方面的项目,来源于教师。教师在工作、学习、科研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经过设计后应用在教学过程中一定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三方面的项目,来源于学生。学生除了完成学习任务外,还积极地参与大学生科技项目研发的活动。将学生自己的项目作为教学内容,势必会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增强自主学习的信心。将这三方面的项目编成一个项目库,挂在学校的网站上,供学生去选择。

3.项目的分类

根据项目应用的特点,可以将项目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以教师授课内容为主的学习型项目。教师讲授时采用模块化的方式,即根据授课内容的重要知识点将项目划分为若干模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知识点选择相应的模块,在课程结束时,整个项目完成。这种类型的项目比较简单,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可采用以单个学生为主的方式,也就是每个学生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完成项目中的所有模块。第二种是针对应用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的中、大型项目。可采取分组以及分阶段的迭代实施的方式,也就是完全按照IT企业项目运行的模式。

4.实施基于项目驱动的实践教学环节

在《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项目案例式教学。在课程的开始,即将学生分为若干个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项目小组(每个小组6人),并为每个小组确定一个负责人,教师为各个项目小组提供几组不同的项目库,各小组选定一个适合实际能力的项目。教师以一个完整的会计电算化系统项目案例贯穿于整个理论教学过程中,主要教授以软件工程方法分析和设计电算化系统。学生则带着自己项目中的问题去理解、思考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学生的作业主要体现为项目的阶段性的分析和设计文档,项目小组的成员在讨论、协作的基础上,每次均以小组的形式提交作业。

在理论学习阶段,各项目小组已经完成了项目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的文档,学生在实践环节中主要完成系统的编码、测试过程,以小组成员分工协作的方式共同开发一个完整的项目。完成一个符合要求的项目是该门课程考核的主要内容。由于每个项目小组的开发项目大致相同,我们根据软件生存周期为学生设计了多个阶段性的项目案例,使各小组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的各阶段任务更加明确,能够顺利完成学习目标。

考核结果表明,学生掌握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开发技术与方法,学生的设计能力及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会计事务的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

五、结束语

《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在教学内容方面,根据将来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发展,确定基础教学内容和培养高级电算化人才的教学内容;在实际工作中找到了适合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方法——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理论教学方面,以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表现为以分组形式的项目案例教学过程;在实践教学方面,通过小组内成员分工协作的方式,完成小组所选定的项目案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处于指导和评价学生阶段性学习效果的地位。

综上所述,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只有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和内容,重视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和社会调查,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级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随着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都有一个适应过程,实施的具体办法和措施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东,祝青,等.《软件工程》项目型教学模式的探索.计算机时代,2008,(4):28-30.

[2] 马燕,张根耀,王文发,等.软件工程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06,36(12):149-150.

[3] 程萍.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时空,2006,(15):66.

[4] 孙林英.如何加强会计电算化教学[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1):16-17.

[5] 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几个关系分析.,2008-07-09.

计算机职业分析小结范文第4篇

>> 浅谈高职教育中的计算机课程教学 浅谈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课程改革 高职教育计算机课程结构改革与优化探究 浅析高职教育中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 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项目教学的应用与分析 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的优化整合 浅析中职教育中计算机课程的双重任务 对我院任职教育中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思考 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课程整合研究 职业学校计算机技能大赛与计算机课程相衔接的实践与研究 浅谈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 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思考 如何上好计算机课程的实验课 高职教育中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浅析 浅析互联网+教育视域下“微课圈”在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说课”的探究分析 论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考试与评价制度的改革与实践 “从认识中来,到实践中去”的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高职计算机课程教材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曹小春.核心能力的界定[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7):29-31.

[3]陈宇.国家职业技能振兴发展战略研究[M]//劳动保障科学技术成果汇编:第一辑.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4]刘松林,谢利民.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指标主要内容与特点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10(4):54.

[5]肖化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7(1).

[6]蓝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新理念[J].职业技术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7(1):53.

[7]孟天财.新时期高校课程体系的改革中的问题与破解[J].中国经贸导刊,2009(23):96.

计算机职业分析小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职;课程体系;计算机网络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3-0274-02

0 引言

课程体系设置是专业设置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着眼点。目前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开设的某些课程只是普通高校课程的简化,仍然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而脱离了技能培养和企业实际需求。本文主要对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定位及核心能力进行了分析,在多年专业改革的基础上,以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为例,给出一种基于工作过程、能力递进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

1 计算机网络专业现状和改革思路

1.1 专业现状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内容非常广,不仅涉及到网络和通信理论,在实践中还有硬件组网、网络工程及网络的维护等工作。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存在着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不能及时更新,不能适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校企合作不够等问题。

1.2 课程体系开发的思路 课程开发是专业改革的重点。基于工作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是以企业的工作任务及工作环境为基础,设计教学化的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和教学化的工作环璋。课程体系开发的总体思路主要有三步:首先是专业调研,通过对行业企业、毕业生等进行调研,确定毕业生岗位与就业方向,从而明确网络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其次,构建课程体系。召开专家访谈会,归纳出网络技术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其知识和能力要求,从而构建课程体系框架。最后是课程开发阶段,通过每门课程的学习情境的设计实施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

2 职业岗位分析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课程体系开发的首要问题是调查当地行业企业对网络人才的需求,了解岗位设置和岗位工作流程,从而确定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企业调查、毕业生跟踪调查与回访、网络调查等方式,归纳出企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要求可以分为用网、管网和建网,对应的职业岗位有网络管理方向、网站开发维护方向和网络系统集成方向,如表1所示。

由此确定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面向中小型从事网络管理、网站开发、网络组建与网络系统集成等职业岗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系统知识,具有一定的软硬件操作及维护能力,熟悉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结构,掌握中小型网络建设技术,能从事网络系统安装与维护,并能实现网站建设和网络编程的高端技能性专门人才。

3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3.1 岗位工作任务与能力分析 为了更好地贴近企业,我们邀请了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课程体系设计。在岗位工作过程调研与典型工作过程归纳、课程内容设置等方面,征求行业企业专家意见并进行论证。以企业中“网络组建安装”工作岗位为例,其主要的工作任务与能力要求如下:

工作任务:①进行网络布线;②网络设备的安装与调试;③网络设备综合测试;④安装网络操作系统并配置服务器;⑤完成各客户端的安装调试。

对应的知识和能力要求:①计算机网络知识、综合布线知识、电工基础知识。要求能制作各种网络接头,有基本的建筑施工布线和安全用电能力。②调试过交换路由设备,对常见网络设备的安装调试均可通过说明书独立完成;对于网络故障能迅速定位与处理。③熟悉设备的调试命令与功能实现;掌握各种网络诊断工具的使用,如Sniffer、PC网络命令集等。④网络操作系统安装,IP地址规划与管理,完成Windows/Linux平台下网络服务器的配置(含FTP、DHCP、IIS、APACHE、DNS等)。⑤具有计算机网络知识,对设备的调试命令与功能实现。

依次对专业的其它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形成各自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然后,根据知识与能力要求,把相近要求的知识进行归纳、整合,形成课程。

3.2 “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特点是:每个模块相对独立,每学完一个模块可以获得一项技能、知识或能力;模块的内容依据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实际情形确定,根据模块专业方向,围绕工作过程组织课程内容,强调技能训练或能力培养;模块之间可以灵活组合,以专业任选课的形式构成扩展能力模块,使学生知识结构更加完善。

我院在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根据“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个层次为支撑,以素质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突出网络技术应用,构建理论教学体系。根据就业方向的不同,对于专业课程,按照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可分为如下几个专业课程模块:网络管理模块、网站建设模块、网络组建与集成模块。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基础上,经过充分研究、分析本专业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按照两大方向:一个方向是计算机网络的组建、管理与维护(偏硬方向),另一个方向是网站建设及网络环境下应用软件的编程(偏软方向),来设置核心专业课程,用“用网——管网——建网”这一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

3.2.1 理论课程体系 理论课程体系结构见表2。

3.2.2 实践课程体系 为了突出网络技术职业技能的培养,搭建了实践教学体系,如表3所示。

3.3 课程安排与课程开发 按照能力进阶规律,逐步递近,安排课程开设顺序。第一阶段是学习技术基础,主要以计算机组装以及认识计算机网络为主,学习网络基础知识。第二阶段是核心能力培养,主要以网络设备使用为主。第三阶段培养综合能力,通过网络组建、服务器的配置及综合实训,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同时可灵活地进行创新。第四阶段是扩展能力培养,可看作是岗位适应训练,通常以顶岗实习为主。整个过程贯穿素质教育。

在课程开发阶段,通过设计课程的学习情境,选择合适的任务载体,实施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

4 结束语

自2009年起,在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分析、行业调研及企业专家建议的基础上,本专业与联想天工网络西北分公司合作,按照行业的人才需求标准,实施“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把职业教育过程分为在校学习和到企业工作两部分,两者交替进行。第一、二学年,学生在校内学习基础理论;第三学年,邀请企业老师授课,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可以在真实企业环境中提升岗位技能。总之,课程体系构建主要是通过校企合作、依据工学交替、注重课程开发来实现的。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处理好工、学、岗之间的关系,使它们和谐地融入课程体系中。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职教通讯,2006.1.

[2]邱清辉.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