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管理对企业的影响

财务管理对企业的影响

财务管理对企业的影响

财务管理对企业的影响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财务管理;铁路企业

铁路企业是经营铁路运输业的主要负责部门,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企业的发展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务管理,因此改进管理模式,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是确保铁路企业应对市场经济压力的重要举措。

一、全面预算管理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全面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

1、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战略目标为出发点,对企业内部、市场环境进行全面分析和科学预测,然后通过价值和实物的形式反映企业在未来时期的生产经营状况的过程。全面预算管理是对企业内外经济现状的综合评价,是一种多因素、动态且复杂的系统管理;全面预算管理以企业发展目标为出发点,整个管理过程即是战略决策的落实,因此是一种战略管理;全面预算管理需要各部门的积极参与,人员参与程度越高,其预算精度越好,因此是一种人本管理。

2、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对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与财务相关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统称,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是企业管理内容的核心部分,也是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因此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全面预算管理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1、全面预算管理可提升企业财务管理质量

全面预算管理以销售预测为基础,对企业的生产、成本等进行预测,以此反应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层层分解的形式,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模块化分割,有助于提升整体的管理质量。预算是综合平衡的主要依据,是将企业横向和纵向的目标有机融合,以促使企业最大目标的实现,这能帮助企业建立以预算为中心的财务管理模式,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良好的运作秩序和财务状况。

2、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

全面预算管理可将不同部门、不同类别的资源进行整合,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企业整体的市场竞争力。财务预算执行部门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前,需要对企业内部的财务、业务、市场、技术以及政策等信息进行收集和调查,然后通过对比和分析,发现实际与预算之间的差异,并确定这种差异是企业内部因素还是外部因素导致,帮助企业后期管理制度、执行力度的修订和完善。

3、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战略性管理体系,能对财务管理中的各项风险具有控制和防范作用。实施全面预算,可从整体上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做出战略性安排,减少资产不必要的耗费,从而达到控制和防范风险的目的。预算管理不仅要考虑企业利润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考虑现金流量的确定性以及到期债务之间的关系,通过预算管理能对资金进行合理化配置,从而帮助企业规避财务风险。

二、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措施

(一)预算管理理念的树立

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之前,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要对其具有足够的认识,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使全体员工了解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争取全体员工的支持,为后期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奠定良好的基础。铁路企业在编制、实施和监控过程中要求在日常工作中及时与财务部门联系,使预算管理融入到铁路企业生产运输工作当中,严格按照《铁路运输企业成本费用管理规程》对各项费用进行核算。

(二)加强预算管理执行力度

铁路各级管理部门下达成本任务先要考虑设备检修费用及其他必要费用支出,然后对在建项目的支出预算进行确定,结合各部门的实际情况确定各班组、各岗位合理的支出定额,严格控制支出总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预算管理目标能否实现,主要取决于执行力度,因此各级预算管理部门要强化监督,确保各项预算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具体来说,铁路企业要以“统筹兼顾,量入为出”为原则,结合总支出目标,将生产运输任务、维修任务和日常支出任务纳入预算范围,并细化到各责任区、工区以及个人;同时,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确保社会保险、保障资金等关键环节资金的充足。

(三)考评激励措施的实施

预算管理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需要全体员工积极参与,主动配合;因此实施必要的激励措施能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通过责任的划分,将责任人员和考评结果相联系,对能按既定任务完成或者超额完成预算管理任务的部门或个人给予奖励,对未完成的要给予一定的批评或惩罚,使员工真正将预算关于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挂钩,保障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

三、结语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的管理方式,该方式实施有助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作为一项战略性管理活动,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应得到全体员工的支持与参与,构建高效的组织体系,以市场为导向,以战略为起点,提高企业各项资产的利用率,保障企业健康向上的发展势头。

参考文献:

财务管理对企业的影响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财务预警机制;风险管理审计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中后期,国内外相继出现了许多破产案例,在资本市场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喜人的账面业绩何以还被沉重的债务拖垮。这些企业往往是由于风险管理不善而导致破灭,由于风险意识薄弱,疏于对企业风险防范,特别是财务风险防范和管理,忽视了收益与风险的共存性,盲目地追求高风险的投资,从而做出一系列失败的决策并最终走向衰落或破产。典型的银广夏事件、安然事件,虽被定性为财务舞弊事件,其实也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失败的结果,由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薄弱,最终陷入财务舞弊并被公之于众的尴尬境地。

企业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企业风险管理,特别是财务风险管理的忽视,将会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创伤。如何针对企业内部风险实施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有效监督。这一迫切的需要,提升了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审计的地位,内部控制进行财务与非财务的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审计的则可监督这种管理成效,通过制定与企业风险管理相关的一系列内部控制准则和审计准则,利用一系列财务预警指标,执行和监督企业风险管理。

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风险管理审计

(一)企业风险、企业财务风险及其管理

企业风险包括企业内外部所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现实中往往特指可能对企业生存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的因素。企业风险管理就是针对这些不确定性的一种有效管理活动。同时,也是一个管理过程,主要由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在企业战略制定与实施中执行,即为识别、评估和处理可能会影响企业的一系列风险。

财务风险,则是企业风险中的主体,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效率,则直接决定企业风险管理的成效。企业风险管理的失败,往往会汇集到财务风险上,通过一系列的财务数据,为企业和外部相关利益主体所察觉。财务报告难以全面披露企业财产债务、经营业绩、长期发展战略等情况中存在的财务风险,利益相关者更无法了解企业如何定位和管理这些财务风险。而企业管理者,虽然有信息优势,但也难以准确掌握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特别是财务风险,这存在制度方面的失误,是无风险意识的后果。财务风险管理的低效率,制约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符合资本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风险管理审计

随着企业失败案例的增多,企业风险逐步得到了重视,特别是财务风险管理,很多企业都设置了风险管理职能部门,逐渐启动企业风险管理机制。但大多作企业的风险管理部门只是内部控制或内部审计的组成部分,由内控或内审人员兼执,长远看来,由于缺少专门的责权划分,仅仅依靠内控人员或内审人员来执行,在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等程序方面难以得到有效的监督。因此,要提高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需要实施风险管理审计。

作为风险审计的延伸,企业风险管理审计更注重企业战略层的风险管理与企业目标的实现,以企业风险管理部门的风险管理活动为对象,由内部审计人员具体实施,有利于考核部门业绩,落实责任,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因此,是对企业长远发展的监督审计。

三、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有效性的建议

企业风险,特别是企业财务风险的存在,会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制约企业长远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应该秉着“防患于未然”态度,积极面对各种财务风险,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降低这些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冲击,达到通过财务风险管理来应对企业风险的目标。通过提高财务风险识别与防范的意识,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提高风险管理审计的有效性等措施,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一)提高财务风险识别与防范的意识

由于财务风险性质与产生作用所需要的时空积累,并非所有的财务风险都会给企业带来致命性的冲击。一些财务风险在萌芽期可能对企业来说是微乎其微,这就会出现认识的误区,从而对这些财务风险采取回避、放任的态度,等意识到财务风险的不利影响时,往往为时已晚。企业应在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准则的指引下,进行风险意识教育,在企业投资决策、融资决策、经营决策、分配决策等基本财务过程中,权衡收益与风险的关系,选择最优的决策,提高财务风险防范与识别意识,正确识别和防范企业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

(二)构建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财务风险管理处于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地位,即使是非财务风险,也会以财务数据的形式有所体现,也就是非财务信息的财务化。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非财务风险管理都有着深刻的意义。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以财务管理的内容和重点为依据,选择诸如资产负债率、资产收益率、债务现金保障率、存货周转率、应收现金周转率等基本财务指标,对具体比率赋予合适的权重,建立一整财务预警机制,参考行业标准,结合企业纵向、横向业绩水平,通过具体的财务数据的对比,来衡量财务绩效,进而识别、评估和处理存在的各种财务风险与非财务风险,及时发现并处理风险,最大程度降低企业的风险损失。

(三)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审计

建立财务预警机制,识别、评估和处理企业存在的各种财务与非财务风险,但实践中,很多企业都是通过内审或内控部门来完成,这就不利于考核风险管理的绩效,难以客观评估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有效性。因此,需要企业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审计,在内控或内审部门之外,设立专门的内部风险管理监督审计机构,明确化分内审、内控主体与风险管理审计主体的角色和权限,实行内部监督与制衡机制,有助于提高风险管理审计机构展开工作的独立性与客观性,从而能够对企业风险管理部门的人员配备、风险管理绩效、财务预警机制、长远战略目标等的实施进行客观、科学、有效的评估,及时纠正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各种错误之处,以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财务管理对企业的影响范文第3篇

关键词:营改增;财务管理;影响

营业税是指对于提供应税的劳务、无形资产转让以及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所征收的一种税,增值税是对企业在生产、流通环节的增值额所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对于服务企业特别是交通运输企业的影响比较大。营改增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为了解决商品流通过程中的重复征税,对于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一、营改增简介

营改增是国家在部分地区和行业中所推动的税务改革,逐渐的改变我国税收过程中的不合理局面,将征收的营业税逐渐的改为增值税。营改增实现在上海市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服务业中进行试点,随着发展的深入,到2013年8月逐渐的扩展到了10个省市,随后其改革范围逐渐的扩展到了全国。2014年国家又将邮政服务和铁路运输业纳入到了营改增的试点中,而且在2014年6月电信业也将纳入到营改增的试点内,其范围逐渐的扩大。

国家进行营改增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降低企业的税负,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营改增的实施,改变了我国的流转税制度,使我国的流转税征收更加符合现代经济的发展需要。通过实施营改增的措施,有效的降低了大部分企业的税费。因此,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来说,应当积极的抓住改革的东风,做好结构性减税工作,做好享受税收的优惠。同时也应当在税务法律法规的要求下,做好相应的避税措施,降低企业的支出。营改增减少了企业的企业营业税的重复征收,有效的降低了企业的支出,而且随着改革的深入,其积极性也更加的凸显。营改增虽然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但是对财务管理工作也带来了比较大的影响,例如对于增值税的纳税申报以及会计核算等的影响比较大。

二、营改增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

(1)对于企业的财务分析和会计核算的影响。在现有的会计准则的要求下,企业的主营业深入中已经包含了营业税的含税收入金额,但是在营改增的过程中,企业核算的主营业收入中应当去掉增值税。如果企业的税务支出没有根本性的变化,那么企业的净利润和主营业收入会随着业务收入的减少而增加,这对于企业正常的财务分析带来了比较大的影响,所以企业应当积极的做好营改增后的对应措施。在营改增之前企业的主营业收入突出是包含营业税的收入,营改增之后的深入则没有包含增值税,导致了企业的利润率上升。企业在进行财务分析时,需要重新的核算其毛利润率和净利润率等指标,对于财务管理的影响比较大。在营改增之前,服务企业的营业税处理比较简单,而在营改增之后企业的财务处理则比较复杂。对于一般企业来说是通过分期计算营业收入的方式,并且根据其收入的总额来确定营业税,和企业是否开具营业税发票没有明确的关系。但是在营改增之后,企业在对外服务时应当缴纳增值税抵扣之后缴纳实际的增值税,这和一般的营业税的计算方式存在比较大的差别,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税务计算。在营改增之后,客户可以需要企业开具增值税发票而退回已经开具的营业税发票,这样对于企业的税收数额也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同时在营改增的要求下,企业所缴纳的增值税处理和营业税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别,缴纳的增值税并不能够反映在损益表中,这对于企业的财务报表的数据结构和财务信息具有比较大的影响。例如,当纳税企业在购买增值税的效果专用设备时,可以全额抵扣增值税中的技术维护费等其它的相关费用。政府对于营改增中导致企业整体税负没有下降反而增加的试点企业可以进行扶持,可以将政府的补贴作为营业外的收入。此外,按照营改增的相关规定,纳税企业在试点的月初还有增值税的相关抵扣税额,那么其税额不能够从其它的营税服务中进行抵扣。

(2)部分企业的税负出现了不减反增。进行营改增试点以来,大部分企业的税负都得到了有效的降低,根据数据统计显示上海的绝大部分企业在营改增之后税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这对于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增强企业的活力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同时大部分服务企业都可以开具增值税发票,从而可以进行税额抵扣。但是在试点的过程也出现了部分企业税负增加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部分企业的供应商不是试点企业,对于需要纳税的企业来说,还能够拿到增值税的专用发票,导致税额不能进行抵扣。但是企业需要开出全额的增值税发票,如果企业在短期内不需要购买新的的古代资产,那么也不能进行抵扣税额操作,进而导致了企业的税负增加。但是随着税改范围的扩大,在营改增范围内供应商的数量的增加,也会导致企业的可抵扣税额的进一步增加,从而有利于企业的整体税负降低。对于营改增企业来说,为了有效的降低营改增的不利影响,可以选择能够开具增值税发票的供应商和服务商,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企业的税务支出。同时还有部分企业的所得税也出现了增加,主要是由于企业的可抵扣的流转税和成本费用减少。

(3)影响了企业的发票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作为一种完税的凭证,其实行的是按照发票的注明款项进行扣税,从而能够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我国的相关法律对于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提出了相关的严格规定,因此财务人员应当加强对增值税发票的使用和管理,严格的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不能够随意的虚开、买卖发票,做到发票的不丢失、损坏等。同时对于企业的收入、支出和购买货物的专用发票要进行技术的登记,以有利于后期的核查。增值税专用发票和一般的发票在开具、管理等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别,所以对于企业的财务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的可抵扣税额和增值税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所以税务部门对于增值税的管理也更加的严格,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来说要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来来使用和管理发票。

三、结束语

营改增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积极的影响,同时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也带来了比较大的影响。从长期来看,营改增对于降低企业的税负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只有规范自己的财务活动,进行科学化的管理才能真正的享受到营改增的好处。企业可以在税负降低的背景下,降低产品和服务的价格等措施来促进企业的发展,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

参考文献:

[1] 钟英秋.试论“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中国集体

经济,2013(25):78-79.

[2] 夏云华.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应对[J].财经界,

2013(27):255.

[3] 黄忠意.浅析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中国乡镇企业

会计,2013(7):64-65.

财务管理对企业的影响范文第4篇

关键词:税制转型;企业;财务;管理;影响;应对

根据近几年科技发达的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在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很多企业内部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尤其突出在营业税收改增值税收制度方面。最初落实在2012年,上海、北京、浙江等地方陆续开展“营改增”新税制,通过一年的时间在2013年逐渐在全国各个领域普遍开展,尤其在“营改增”新税制试点工作实行后,在社会各界中得到了高度重视,在实现我国税制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税制接轨中“营改增”税务制度改革是重要的环节之一[1]。

1“营改增”新税制改革的战略意义

“营改增”通俗来说就是对传统的服务业征收营业税的进出上改革成征收增值税,进一步地从制度上解决企业营业税制下“道道征收,全额征税”的重复征税问题,有效地实现增值税税制下的“环环征收、层层抵扣”,所以新税制更科学、更合理、更符合国际惯例的特点已经受到了大部分国家的认可。虽说我国在“营改增”新税制改革前,也是在商品和服务增收营业税和增值税,但税制与国际惯例是不接轨的。在企业的“营改增”新税制的背景下,税制分类一般可分为增值税和营业税,但两者基本上属于流转税,可他们的税额计算方法截然不同,其中增值税是通过纳税人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获取的营业收入来计算税负。在不同情况下,两种税负的征收会针对纳税人不同,税负征收税率也大不相同,由此会显得增值税的优点更加突出,有效地避免了企业的重复征税,进一步实现国家税负能保持税负的公平性[2]。我国通过实施“营改增”新税制的改革,进而加快地推动了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坚持提倡在现代的服务行业发展水平中提升了第三产业,避免企业应纳税人员在营业税方面出现重复纳税等相关问题,“营改增”新税制的实施还可以帮助完善我国的税制,在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背景下加强我国制造业。

2企业财务管理理念随着税制改革而转变

2.1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税制转型带来的影响。影响企业收入核算和经营成本的因素其中也包括税制转型,税制进一步的转型改变了增值税和营业税性质,在企业的正常运行中,避免不了在日常运营中通常会购买服务和商品,恰好税制的转型刚好补缺了这项漏洞,尽早预防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纳税人重复缴税的现象[3]。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增值税专用发票在企业买卖者经济利益上有着直接影响,通过税制的不断转型下,企业以及票务管理也有了新的规定,为了确保相关部门能够开具出真实、无误的票据,企业的相关部门就要严格加强自身对企业增值税务票据的使用和管理方面的要求,特别注意增值税务的种类、时间以及印章等外界因素。在传统的税收过程中,企业纳税一般都是根据企业预算得来的,这样会导致企业应缴纳的税额远远超出了实际应缴纳税额,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企业的经济利益呈下降趋势。可是国家通过实施“营改增”税制转型后,企业在税务缴纳中有了一定的保障,是在确定收到的款项数额后才会进行税务缴纳,进一步提高企业资金的高效利用[4]。2.2税制转型对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影响。2.2.1企业应该建立健全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为了实现企业长远稳定的发展目标,一个规范化的会计核算体系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进一步加强企业全方位的控制和管理工作,避免企业承担财务风险、运营风险以及在财务管理问题的出现,会计核算是结合反映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财务信息的主要措施,及时又具有准确真实的会计核算报表直接影响着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决策及公司内部的控制管理工作。通俗来说,会计核算在企业的运用,就是通过对企业方的经营、管理和预算并执行等方面进行评价,结合实际情况,发现里面出现的问题和带来的好处,可以在企业以后的发展中提供参考信息,找出问题并及时纠正。2.2.2企业应该在会计核算中建立并完善评估体系。企业在建设会计核算体系过程中,必须要以相应的税收政策为前提,在企业实施税制转型后产生的影响要深化探究[5]。与此同时,企业要在“营改增”新税制政策的相关内容上,必须加强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深化了解实施税制转型后带来的影响和好处,培养工作人员的学习能力,准确地掌握企业即将会受到的影响,制作出相应地解决措施,根据自身的工作特点进行调整,有效地合理科学的规划自身的工作内容,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有效地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确保了企业的相关工作内容必须要符合并达到税收政策的基本要求。2.2.3完善企业核算方案。通过国家实行“营改增”新税制转型政策后,企业为了确保税务核算方案的内容与税制转型政策的相关内容快速适应,就需要企业在重新制订自身的税务核算方案。在进行处理企业的各项税务核算问题方面,必须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迅速提高了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企业有效地增加了销售税、进项税包括增值税等方面,要时刻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就要及时地去解决,要在企业的税务管理风险体系中不断地进行完善,可以避免企业会因为税务错误对企业的经济造成损失,进一步地加大了企业当前的经济效益。2.2.4充分利用“营改增”新税制。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引进国家所指定的税制转型政策会带来很多有利的条件,所以企业要顺应国家的政策,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国家政策中能帮助企业的有利条件[6]。企业要鼓励相关的工作人员尽量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进行培训,不仅可以帮助员工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还可以在企业的核算过程中减少核算失误现象的出现,确保核算的正确率,从而减轻税收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2.2.5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提高财务能力加强制度管理。通过实行税制转型进而对企业财务人员的要求更加严格,要想尽量地满足会计核算的工作需求,企业要结合税制转型税收制度的内容作为培训会计工作人员的基础,帮助工作人员更容易地适应于新环境和全新的工作内容,工作人员要时刻规范自身的工作内容,不断地完善相应的项税发票管理抵扣工作,企业还应加强内部的管理制度,树立正确的纳税观,确保企业在税制转型的过程中不受影响,向长远壮大的方向发展。

3增值税企业会计核算在税收改革后的改变

3.1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企业的变化。在企业中增值税的主要内容是先进的流入水平的实际情况和销售环节的利润水平的实际情况,会计工作应该在企业的发展中实施监督和反映,增值税会起到反映方面的工作,在企业的销售方面,购买货物者要按时登记税费缴纳情况[7]。并且在企业进行账户处理以及缴纳增值税时,必须要了解处理账户的相关流程一定要确保账簿内容必须符合会计凭证内容,严谨妥善地保管好相关的凭证依据,相关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家部门也要落实监督工作,确保企业的账簿规范性,将监督任务落实到每个员工上,有效地避免增值税的流入记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这样会出现借贷双方不一致的现象,直接影响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3.2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改变。企业的增值额所征收的税款叫作增值税,主要在企业的长期投资、资本运营和利润分配方面都有涉及,如果出现增值税率过高或超出增值税征收的范围,会影响长期投资的水平,而短期的资本运营过程中将存活投资的资金流作为征税对象,在存货的基础上减少资金的直接流入,实现了增值税金额的回流,所以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额外注重以后的现金流向变化,不单单是现金账面的周转过程,还掌握了企业资产的变动倾向[8]。

4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适应营改增的有效方法

实施“营改增”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降低企业的税负,当然一部分的企业并没有真正受益,主要是因为没有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科学的筹划与应用。(1)合理地进行纳税筹划,在实施税制转型的过程中不可照搬税收筹划模式,企业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识别自身的纳税本质与地位,积极努力地采取措施来适应新的税改。(2)完善企业的财务分析,企业的稳定长远性发展过程中,相关财务人员必须要适应新改革,这是很重要的一步。企业想要利用好税制转型这项政策,就要严格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原先的财务核算中进行改变。(3)有效地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的优惠政策在实施税制转型过程中需要覆盖更多的领域,其中包含企业的营销、服务管理以及财务等方面。所以在短期内,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量会增大,员工很难适应,在此期间企业会遇到一些不同程度的问题[9]。企业必须在税制转型的过程中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调整财务管理核算制度与程序,及时反馈所出现的问题,企业的相关财务人员不能盲目实施税制转型的相应措施,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要求上层管理人员转变管理模式,从而加强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于当今的社会。

5结语

综上所述,“营改增”新税制也就是税制转型的实施已经成为我国税务制度改革史上的重大举措。严重影响着我国企业的财务实务与税务工作,为了帮助企业慢慢地适应“营改增”税制改革,财务管理方面必须要进行改革调整,当然企业要想顺应时代的潮流,在“营改增”新税制下,要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向外界学习,引进先进的技术,严格要求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营改增”政策上的各项内容,尽快掌握新的税收政策技巧,有效地减轻税负,提高企业现金流动能力水平,增强企业适应国家税收调整的能力,为企业以后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滕菲.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8(4).

[2]赵敏君.营改增对公司财务管理的若干影响和应对策略[J].商场现代化,2015(15).

[3]裴立之.大数据时代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财务管理转型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8,81(12).

[4]孟庆峰.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29).

[5]王语琪.浅谈“营改增”新税制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4).

[6]李雨婷.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探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8(2).

[7]王磊,郑立丹.浅谈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以上海企业为例[J].经贸实践,2017(7).

财务管理对企业的影响范文第5篇

【关键词】营改增 企业 财务管理 影响分析

一、前言

营改增政策自提出以来,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近年来,这一政策已经在我国多个行业得到落实,相关的制度和规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并在各个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得到了较为显著的体现。这一政策的实施,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税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无法避免的结果,因而,企业面对其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影响,应积极应对,深入分析,合理把握,以实现健康发展。

二、营改增实施的意义

营改增实质上就是将营业税项目转变为增值税项目的一项税收政策。增值税是对产品或服务增值部分纳税[1]。通过营改增政策的实施,能够有效减少重复那纳税的环节。就目前情况来看,这一政策对小型企业的影响尤为巨大。例如在这一政策为实施前,某小型广告公司的营业税税率为5%,而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后,其只需要缴纳3%的增值税即可,减税效果明显。同时,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营改增政策实施前,服务业存在税负过重、重复纳税的情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快速发展,而营改增政策是以扶持服务业发展角度所制定,其实施能够有效改善这一情况,具有推动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重大意义。另外,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也有助于我国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前,出口不会退税,影响了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销售,而实施后的退税政策,则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出口积极性,增强了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对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走国际化道路具有重要作用。

三、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

(一)负税压力方面的影响及对策

在负税压力方面,营改增所产生的影响对小型企业尤为显著。例如某服务业小型企业,年收入为两百万,在未实施营改增政策前,该企业每年需要按照5%营业税税率缴纳10万元的营业税,而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后,该企业则只需缴纳3%的增值税,每年纳税金额为5.82万元,税负压力得到了大幅度的降低。但是对一般纳税人来说,虽然这一政策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也存在增加税收的可能。例如建筑安装业,原有综合税率为3.3%,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后,其综合税率不降反升,增至12.1%。

这一情况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要形成良好的纳税筹划意识,深入研究营改增政策中的税收优惠及减免政策,通过合法手段,使企业纳税金额达到最小化。在这一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还应充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科学制定税收筹划方案,尽可能的选择能够开具增值税发票的供应商作为合作伙伴,从而实现税负压力的转移,减轻企业税负压力。

(二)会计核算方面的影响及对策

营改增实施前,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仅需要处理计提、缴纳环节,核算方式简单[2]。而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后,企业会计核算的处理内容较多,处理方法也愈发复杂化。首先,在收入方面,企业原本只需要将发票金额或是相应成本入账,而营改增政策实施后,入账方式则产生了变化。例如服务业企业,在收入和成本入账方面,应分别扣除对应销项税额和进项税后,才能够入账。且销项税和进项税都应列入“应交税费”核算,企业当期的纳税金额则为二者的差额。其次,在成本方面,以往的核算方式是要求财务人员进行价税分离,而营改增政策实施后,财务人员则需要根据进项税、销项税发票进行抵扣,且抵扣数额受共影响发票开具能力等因素影响。

企业财务人员在这一形势下,必须要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防范,加强会计核算的规范化、准确化,避免因会计核算失误而产生财务风险,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企业需要根据营改增政策,重新制定财务业务操作规范和会计核算流程,提前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新会计制度相关规定,并严格按照企业所制定的新制度完成会计核算。并强化财务审计工作,尽可能的避免违规避税行为。

(三)发票管理方面的影响及对策

营改增政策实施前,企业只需开具普通发票即可,而在这一政策实施之后,虽然小规模企业可以依旧按照原有方式开具发票,但是一般纳税人则还需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且这类发票的发放、管理、注销等环节都十分严格,一旦出现不合理使用的情况,便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风险。

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发票管理工作,委派专门的负责人员管理、使用发票[3]。并制定相应的发票管理措施,强化审计、监督部门在发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保证发票开具、使用的科学合理,避免出现漏开、虚开等情况,充分保证企业经济效益。

(四)财务报表方面的影响及对策

首先,在资产负债表方面,由于增资税中有进项税额抵扣,因此,企业会加大投资力度,而这一行为又会导致固定资产价值的变化,从而引发资产负债表各类项目的变动。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后,其中的抵扣政策会造成导致固定资产入账金额、累计折旧以及期末余额的降低,这也给报表的制作和分析造成了一定难度。其次,在现金流量表方面,由于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会带来增值税可抵扣性以及企业成本的降低,这便使企业投资方面,投资活动增多,现金流出减少,而经营方面,营业税额减少,现金流量增加。在筹资方面,企业的投资力度也会有所增大,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偿债压力。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对财务报表列报的完善,使财务报表能够适应新的税收政策,更加真实的反映出企业实际经营情况。

四、结论

营改增政策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长远意义。现阶段,我国很多企业还未能充分适应这一政策,财务管理工作困难重重,因此,要求各企业加强对营改增政策的深入探索,分析其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多方面影响,并制定相应措施予以应多,以保证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洁云.“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和转型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5,7(14):346-347

[2]冉明艳.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与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6,8(8):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