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比较政治学理论

比较政治学理论

比较政治学理论

比较政治学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MOOC;教学方式;比较;思想政治理论课

2015年9月15日,清华大学课程《思想概论》(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登陆国际知名慕课平台edX并面向全球开课,来自13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名学生选修,这也是中国首门登陆国际英文慕课平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课第一天,来自美国、新西兰、英国、加拿大、委内瑞拉等国的同学在课程论坛中纷纷发帖,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踊跃的线上交流,学生们的疑问得到了及时反馈,同时也促进了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和交锋。这种MOOC教学模式触发了大学传统学习形态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知识传授的模式、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教学形式的变化必将引发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的全面更新和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面对MO0C带来的深刻影响,也必将发生重大变革。本文就MOOC背景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与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进行比较研究,希望能借助MO0C平台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

一、从教学模式来看,传统课堂教学与MO0C教学并存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仍然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学习的主要场地主要集中在教室,学习时间主要是按课表规定的时间。在规定的地点、规定的时间教师开展教学,学生开始学习。这样的教学缺乏灵活性,学习形式难以丰富多彩。学生无法按照自己的需要爱好,自由选择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方法。但对教师而言有利于发挥其主导作用,便于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及时了解学生心理,适时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对于学生而言,MO0C教学点燃了他们参与课程学习的热情,他们可以就某个知识点或社会热点事件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开展各种讨论,分享经验,获得帮助,在互动中提升学习能力。增强他们真实的学习感受。因此,在未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传统课堂教学与MO0C教学一起,共同融于统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组织安排,二者相辅相成。

二、从教师角色定位来看,教师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是知识的讲授者,而在MO0C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和答疑者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所以称之为“理论”,就是需要揭示规律的科学性、深刻性,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魅力。但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程的组织者、讲授者以及考评者。强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关注目标和结果、认同和掌握。教师按既定的轨道推进教学,直接展示“陈述性知识”。学生跟着授课教师的教学进度进行理论学习,二者成为了既定真理的被动接受者,而不是知识的积极创造者。

运用MO0C教学,其本质上是一个教师职能逐步分化和重组的过程。一方面,由于MOOC对标准课程资源的筛选和确定数量有限,造成只有少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成为MOOC主讲的名师,而大部分的教师则退出授课领域,转而从事MOOC其他环节的辅工作。MO0C平台是开放的,多元的,各种辩论的声音、观点的交锋都在这里呈现。需要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引导他们参与课堂资料的搜集,视频的剪辑,内容的制作等工作。这促使教师角色发生改变,从一个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答疑者和辅导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MO0C教学,只是实现了教育方式的变革,但其内容依然要依托既有的知识,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在网络上进行的答疑和辅导。都不是空洞的,教师角色的定位与改变,都只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三、从教学方式上来看,传统的单向知识传授,转向以交互式教学为主

在传统的“你教我学”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传递知识,学生接受知识,以教师“讲”为中心,教师掌控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学习处于被动状态,无法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构主义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是知识的呈现者,应该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在建构主义看来学生的学习是其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这也是MOOC教学的意义所在。

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MO0C教学,表现出交互主体性,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外先上网“听课”,课堂内则注重互动和解决问题,在互动学习中,学生看待事物的思维得到了锻炼,学习热情得到了激发和鼓励,运用MO0C教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再是知识点的记忆,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魅力的展现。运用MO0C教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学生开展主体性掌握教育,为每一个有学习需求的人提供更多的机会。学生可以在MO0C支持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网站上,上传自己制作的优秀作品,丰富教学资源。比如,我校高铁13级的学生拍摄的微视频“文明只差一个转身”以学生的视角来透视相关的社会问题,其作品获得大家的的赞誉,并带动了大部分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践行。这就是运用MO0C教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魅力所在,它丰富了学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拓展性资源。

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和MOOC背景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各有其优势,MOOC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和手段,能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服务,达到提高其实效性。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谢璐妍,郑鸣九.运用MOOC平台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化教学新模式[J],思想教育研究,2015(9)

比较政治学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比较政治制度;比较教学;平衡

自政治学学科建立之初起,理论家们就一直渴望了解和阐明各种政治体系及其变化。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考察并分析了希腊150多个城邦的经济和社会结构,他的《政治学》一书为人们提供了比较政治研究的实例和资料,对政治学学科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18世纪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在政治学的研究中,也注重比较的方法。回归到政治学的课程教学实践中,同样不可忽视“比较”教学在知识教授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始终牢牢把握 “比较”的概念,更要时刻注意几个“平衡”,唯有如此,才能引导学生真正登堂入室,一窥比较分析的堂奥。有鉴于此,本文将以“比较政治制度”课程为例,首先说明 “何谓比较”、“如何比较”,并主要就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平衡”问题展开分析和讨论。

一、何谓比较:比较什么,怎么比较

“所谓比较,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之间有着某种联系的多个事物加以对照,从而确定其间的相同与相异之处,由此对事物做出初步的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人们可以认知和把握不同事物的共同或相异的表象特征与本质特征,进而达到对特定事物的理解与解释。”[1](P.195-196)政治学就是源自于比较政治研究。著名的比较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就说过: “从本质上讲, 政治理论的大传统是比较的、分类的和类型学性质的。”[2]

作为政治学科的专业骨干课程,《比较政治制度》既是学生了解各国政治制度、学习比较制度分析及制度变迁理论的重要一课,又是进一步学习、掌握政治学理论初步分析现实问题的进阶之梯,在政治学各专业的理论学习与学科训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这门课对于学生巩固所学的《政治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将其运用到对各国现实政治制度的理解中去,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人们对政治制度进行比较和分类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分类是帮助理解政治制度的基本手段。和多数社会科学的情况一样,人们对制度的理解主要通过比较过程获得,特别是由于实验方法一般并不适用于政治研究,比较便显得尤其重要。因此,人们希望采用比较方法使研究对象对比鲜明。这种方法能够突出大量事实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这些事实若以其他方法研究则会使人茫无头绪――进而帮助我们找出有价值和意义的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能形成概念、假设和理论,又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对其加以验证。诚如托克维尔所言,“若无比较,思想便不知如何迈步前行”。从亚里士多德开始,那些试图了解政体的学者,不仅希望解释政体,还渴望“改进”政府。换句话说,比较政治制度中描述性解释与规范性判断紧密相连:是什么的命题和应该怎样的命题相关联。较为温和、中立的分类也会就有关政治结构和政府形式问题进行性质判断。这一点是在教学过程必须得向学生交待清楚的。

比较政治制度中的“比较”是比较什么、怎样进行比较的呢?美国学者W・威洛比(W・F・Willoughby)在其代表作《现代国家政府》中,对此曾有如下论述:

“……第一是关于政府的问题;第二是探讨世界各主要国家实际上如何解决有关政府的问题。对学生们来说,学习各种各样不同的政府结构和特点的大量事实并不困难,但弄清作为这些事实背景的基本原则,以求解释这些事实却并非易事。简言之,掌握各种机构、程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种种差异的实质特征是很困难的。这些困难还由于下述情况而更为突出,即往往由于对政治机构只作形式的、表面的说明,结果学生被引导去直接研究各个具体的政治机构,而忘记了首先应了解基本的政治原则。但是,正是这些原则才能使学生对学习到的事实进行理论性的说明。”[3]

也就是说,在进行比较制度分析的时候,我们要掌握制度背后的基本原则,要在各自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无论纵向比较还向横向比较均无例外,这样才会把握住制度的实质和动态。

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比较不是为了比较而比较,关键是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升华为比较内容的规律性。整个比较政治制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每一个知识点都需要在大量翔实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特定的标准比较分析后,形成一般结论和发展规律。

二、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平衡”[4]

就目前《比较政治制度》的课程体系来说,大多数教材的内容体系并未能很好地体现以上要求。目前主要有两类较有代表性的教材与著作,一类是注重比较,比较的重点是基本原理,如复旦大学曹沛霖教授等人主编《比较政治制度》,[4]还有一类情况重描述,即以国别体的形式对西方各国相关政治制度进行十分详细的介绍,如郑楚宣、刘绍春所著《当代中西政治制度比较》[5] 以及田卫民、张桂林所著《比较政治制度》。[6]不管是采用重比较还是采用重描述的教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均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种平衡:

(一)基本原理讲授与具体制度比较之间的平衡

比较政治制度是比较政治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在讲授世界范围内的政治制度时,自然就离不开对这些政治制度的思想渊源、这些制度所反映的基本原理的梳理和讲解。这些思想或理论原则并非具体的政治制度,但却体现在政治制度之中,是具体政治制度的思想理论支柱,是政治制度大厦的基石。从学科角度而言,政治制度方面的基本原理,更多的应该属于政治思想史和政治理论研究的范畴。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一般对相关的知识有些了解,但只是了解还远远不够。因此,在讲授这门课程时,这些基本原理或重要的政治思想就不能不提及。另一方面,既然这门课程的重要内容是对政治制度的比较,因此,对各国的政治制度的讲述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一定要留意两者之间的平衡。具体做法是,在简要介绍政治学理论相关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政治制度的重要方面如政治体制、议会制度、政党制度、行政制度、选举制度、司法制度等为主要的视角,对各国的具体的政治制度做出的理论概括,建立起一定的理论框架,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个案研究。在进行个案研究的同时,重在进行比较,比较的过程中既要重视业已建立起来的理论框架又要重视各国不同的特点及产生这些不同的原因,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政治制度的合理性以及缺陷。因此,在讲授课程时,应主要可以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第一,以政治制度的不同方面为视角,如把政治制度分为政治体制、议会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行政制度、司法制度等等;第二,在将政治制度具体分为以上几个方面的基础上,简要介绍政治学的一些基本原理;第三,讲授政治制度不同方面的特点,这是该课程的重点。在这一部分中,重点在于在比较的基础上建立理论的框架和宏观的整体分析,这种理论框架是建立在对研究对象的经验研究的基础之上的,但又必然超出经验研究而走向抽象和概括;第四,各国的政治制度的基本情况。在这一部分中,要按照前面已经建立起来的理论框架来介绍各国政治制度的不同层面,这是一种描述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还要有深度的描述与比较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为比较提供可能。[4]

(二)国别介绍与综合比较之间的平衡

在现行的课程体系中, 一般有两种倾向,一种是重国别政治制度的比较,即在布局谋篇上,选择几个代表性的国家(通常是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以其具体政治制度为章节,对各国相关的具体政治制度(如政体、选举制度、议会制度、政党制度、司法制度等) 进行介绍与评析,另一种是重综合比较,在综合比较中,一般是先介绍相关政治制度的基本原理,然后再分别从某一种制度为切入点对之进行比较,在进行比较的同时,兼顾比较各国相关政治制度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这二种方法各有优点。第一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向学生系统地介绍各国政治制度,对某一国家的政治制度介绍与分析较为透彻,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重点介绍了各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或者说由于过多地把握了政治制度的细节而缺乏比较的自觉性。容易出现的一种情况是,似乎对于一国特定的政治制度了解过于注重细节而遮蔽了比较的视野从而缺乏从宏观上总体上与他国进行比较。从比较及比较研究方法的要求来看,应该主要进行综合比较才能确定事物间的异同,才能认识事物之间彼此间的联系进而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但是问题的另一方面是,在《比较政治制度》课时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如果不对各国的政治制度进行详细的介绍与评述,对于各国政治制度的综合比较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也就达不到比较的目的了。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注重后者的同时,也不能偏废前者。现实的做法是将各国政治制度的内容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只在综合比较时,有针对性地提一些各国政治制度特点方面的问题以检验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三)在讲授西方发达国家政治制度与介绍发展中国家政治制度之间取得平衡

从当下的教材而言,大多数的教材重视对西方国家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俄国等国) 政治制度的介绍与比较, 而较少关注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制度。这样做的原因,一方面是政治制度无论是从理论渊源上来说还是从在世界上普及的范围而言,现行的大多数政治制度均起源于西方,并且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对于其他国家的影响更为广泛与深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重点介绍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是《比较政治制度》课程的重中之重。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各国有自己的国情,因经济生活方式、特定的历史、地理位置的差异也会给政治制度带来不同的影响,一些国家在总体上采用某种政治体制的同时,又带有自己的某些特色与创造,这在发展中国家表现的尤为突出。因此,注重对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介绍与比较的同时, 应给予发展中国家一定程度的关注。

(四)我们应该超越意识形态的分野去寻求政治文明的共识

“在比较的视野下,了解外国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要更好地了解自己,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了解外国。”[8](P.27)我们学习、研究、比较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包括西方发达国家政治制度的目的之一就在于更好地为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服务。我们不能一概否定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对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我们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与评价,不能一概予以否定, 不能因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不适合我国的国情为由而一概将之拒之门外。这些都不是科学地对待西方政治制度的态度。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我们要借鉴世界上一切国家包括西方发达国家的优秀政治文明的成果,为我国的政治体制民族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服务。西方政治制度作为西方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不能排除在外。事实上,我国近年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与完善在很多方面就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政治制度的部分内容,这对于推进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推进我国政治文明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我们在进行政治制度研究时,既要考虑不同政治文明的差异性甚至冲突性的一面,又不能忽视不同文明之间融合的趋势。

三、结语

在进行政治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考虑课程理论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统一,又要强调对基本史实、发展脉络、演进规律的理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现实政治问题,乃至进行制度创新的能力。

因此,在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教学实践过程中,必须将比较的方法贯穿始终。除注意课时与教学量的分配,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在组织教学中要根据平衡原则组织教学,不能停留在简单的就事论事层面,而要在注意各自发展脉络的同时,对之加以理论解读。

参考文献:

[1]刘蔚华.方法论辞典[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8.

[2]杨红伟等译,[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当代 比较政治学:世界视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3]W.F. Willoughby,The Government of Modern States, 1921, Preface. V.

[4]聂军,刘凯军.“比较”的困境――对《比较政治制 度》课程内容体系的反思[J].怀化学院学报,2007,(11).

[5]曹沛霖等.比较政治制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郑楚宣,刘绍春.当代中西政治制度比较[M].广东: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比较政治学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 政治观

[作者简介]田长生(1979- ),男,四川渠县人,川北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四川 南充 637000)田江(1978- ),男,四川万源人,四川文理学院人事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四川 达州 635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2013年重点资助课题“四川大学生政治观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JS13-06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3-0069-02

政治观主要指人们对于国家政治关系和政治问题的看法及态度,以社会政治中的政治行为为主体,是在政治生活、阶级斗争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各种社会思想和思潮逐步形成,对大学生政治观的形成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时,应结合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知识以及社会主义的优秀理论成果,正确分析和处理社会政治问题,从而形成正确的政治观。本文客观分析了四川大学生目前的政治观现状,针对四川大学生政治观形成的影响原因,着重分析和探索了四川大学生未来的政治教育途径。

一、四川大学生政治观现状调查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大学生的政治观发生着深刻变化。总体来看,在重大政治问题上始终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各类时事热点和重大事件较为关注,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面貌。但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其政治观也具备一些突出的特点:

1.政治认知过于直观。大学生容易以直观感受对社会生活中的政治问题进行理解与评判,具有随意性。例如,2008年的抵制家乐福事件,大部分大学生表示支持,少部分学生表示反对,其他同学表示无所谓,可见学生都是以直观感受进行评判。在看待政治问题、社会焦点方面,大学生往往以个人视角来评判,过于重视直观感,其自我意识较为凸显,容易出现偏差或倾斜,影响了大学生正确政治观的形成。

2.政治态度较为冷漠。应试教育体制下,大学生都比较重视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忽略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认为政治离自己比较远。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表示因为学校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必修课,所以才必须去上;只有少部分人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提升自己的政治觉悟,或在课堂上被教师讲授思想政治理论的内容所吸引。这样的学习氛围容易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使大学生难以认真、主动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大学生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会使其政治理论较为缺乏,以冷漠或冷淡的态度对待政治问题,导致其政治倾向出现偏差。

3.政治情感过于偏激。目前,大学生的成长环境较为优越,对于社会的期望值也比较高,其政治评价呈现出超前性,忽视了社会发展的现有水平,带有较多理想成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比较敏感和脆弱,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情感过于偏激,不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正确的政治心理。在评价政治问题时,若政治现实的成效不大,就会采取片面或否定的态度。看待政治问题时,过于理想化,会导致大学生以偏激的方式向社会表示自己政治方面的意愿。

4.政治倾向较为多元化。根据四川大学生对于入党看法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入党能够提升自己的政治觉悟,促进个人的发展,为社会或他人做贡献;少部分学生认为入党没有实际作用,并未考虑过入党的问题。可见,大学生参与政治活动是具有功利性的,如为了促进个人的发展,且由于被学校要求参加,其政治活动也表现出一定的被动性。另外,关于大学生政治信仰问题的调查显示,一部分学生表示没有比较明确的政治信仰,一部分学生则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还有少部分学生有或其他信仰,说明受复杂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政治倾向也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二、四川大学生政治观的形成原因分析

1.受到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型的同时,新思想、新思潮不断涌入,对校园思想领域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大学生政治观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观念和思想比较敏感,会进行全方位的吸收,难免会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特别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及个人主义等腐朽的思想与思潮,给大学生的观念带来强大冲击。

2.政治理论较为缺乏。大学生政治观的形成需要充分学习和掌握政治理论知识,但部分学生并不重视学习理论知识。政治理论的匮乏致使大学生只能看到政治问题的表面和现象,难以把握其实质,难以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另外,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时,对其精神实质理解不够,且缺乏一定的思维方法,导致看待问题的立场、方法以及观点出现偏差,政治立场难以坚定,其政治鉴别力也会受到影响。

3.政治素质较低。大学生的政治观易受到各方面的影响,特别是政治观教育会直接影响大学生正确政治观的形成。目前,高校政治观教育还普遍采取灌输、说教等形式,这种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与开放的教育模式相比已经严重影响到大学生政治理论素养的提升。另外,由于部分教师的政治理论素质不高,也会让学生产生反感和偏见,影响学生政治素质的提高。

4.心理不够稳定。大学生的心理正处于成熟期,其社会经验比较缺乏,心理变化较大,理论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导致其情绪较为冲动。大学生对于丑恶的社会现象以及落后事物比较深恶痛绝,希望以政治实践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提升自己的政治观。一旦政治行为出现偏差,政治主张难以被接受,就容易使大学生产生政治偏差,对其心理产生消极的影响。在大学生的政治表现中,会追随社会中的观念行为,模仿群体行为。而在大学生同辈群体中,成员间都是平等相处,关系比较融洽,容易互相模仿。一旦产生不良的社会思潮或政治思想,会影响大学生政治观的选择和判断。

三、培养四川大学生正确政治观的策略

大学生政治观的形成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必须采取有效策略,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通过加强政治理论教育、创新政治教育途径、拓宽政治实践领域以及营造和谐政治氛围,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观,促使大学生正确看待政治问题。

1.加强政治理论教育。大学生在提升自己的政治观时,应注重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知识,以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开展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应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根据教育理念与时代要求,构建科学的政治理论体系。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潜移默化地导入大学生的思想中,引导大学生结合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正确看待各种社会现象,认识到社会变革的必要性。大学生通过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树立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从而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另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应逐步加强自己的政治理论学习,提升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使大学生在政治理论的学习过程中,能够以教师为榜样,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观。

2.创新政治教育途径。在高校教育不断发展的同时,其思想政治课教育也应不断进步。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及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必须对政治教育进行新的探索。通过引导高校辅导员学习政治理论知识,以其作为大学生政治教育的引导者,逐步探索政治教育新途径,改善政治教育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观。高校辅导员学历都在硕士及以上,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应克服和大学生之间的年龄差距等不利因素,准确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如当代大学生个性比较张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民主意识较强,其政治可塑性也较高等,并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问题,将大学生作为主体,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步改变传统的政治教育模式,与实际的社会生活相结合,以群体教育或自我教育的形式,让大学生深切体验到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主动强化自己的政治理论知识,提升自己政治观的教育能力。

3.拓宽政治实践领域。大学生在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时不重视社会实践,就会出现理论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的现象。由于大学生还未进入社会,对于社会经验较为缺乏,必须引导大学生将政治理论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参与力和政治觉悟。在应用政治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应反对表面化的形式主义,而注重实践实效。学校是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参与社会政治的最直接领域,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组建政治理论社团组织,并鼓励大学生参与其中,能够让其充分感受到政治的力量和氛围。通过行使民利以及参加社会讨论等,为大学生提供参与政治实践的平台,逐步锻炼其实践能力。大学生在参加各种社团的过程中,能够拓展自身政治实践的领域,促使社会政治实践自觉化,为以后参与社会政治各方面奠定有效基础。大学生也可以利用假期参与社会实践,直接和社会进行沟通,以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充分体验到社会政治实践的重要性,从而正确看待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政治问题,并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以形成正确的政治观。

4.营造和谐政治氛围。大学生政治观的形成需要有良好的政治氛围,营造和谐的政治氛围,让大学生能够正确看待政治问题,积极参与政治实践,进而规范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观。通过加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创设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充分发挥和利用环境育人的功能,取缔和揭露不利于大学生正确政治观形成的思想、思潮及行为。与此同时,还应以网络作为制高点,重视和发挥现代网络媒体的作用,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手段,引导大学生汲取网络中优秀的精神文明成果,抵制不良的网络信息,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和社会风气,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贯彻落实到科学发展观等理念之中,让大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的发展,客观评价社会中的政治问题。在这种良好的社会氛围中,充分发挥环境导向、强化、感染功能,能够增强政治意识形态领域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政治观。

[参考文献]

[1]冯蕾,李敏.“90后”大学生政治观现状及教育对策探讨[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3(1).

[2]廖信伟,赖施成.“90后”大学生政治观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J].出国与就业,2011,5(24).

[3]宋树,勇罗亮.探析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观[J].现代交际,2012,4(9).

[4]石学峰.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现状及有效对策探讨[J].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09,6(2).

比较政治学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美国;思想政治教育;比较

中国和美国在文化方面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两国在传统文化、国家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有本质的不同,因此,两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基础、目标、内容和方法途径等方面各有不同的特点,坚持辩证的否定观,理性地借鉴美国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中美两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

1、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比较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以集体主义为本位。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近代资产阶级学说基础之上的,其理论基础主要有政治社会化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实用主义哲学等。比较重视实验探索和实证分析,注重运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认为“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

2、中美高校思政政治教育目标的比较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有本质的不同。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比较开放,呈现多元化、多样性的特点。美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在1949年提出的“教育要面向民主、面向国际、面向解决社会问题”作为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立意高,目标远大,肩负培养社会主义祖国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对人的政治要求高。

3、中美高校思政政治教育内容的比较

(1)两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面从相同点来看:

首先,道德教育都是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强调道的重要内容。公民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对社会的稳定和进步有直接的影响,高校大学生应当具有高尚的道德素质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良好道德修养。

其次,中美高校都高度重视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阶级性,使国民对自己的国家具有高度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对大学生进行民族意识和国家价值观的灌输。

(2)两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面也有许多不同

首先,宗教教育在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更加注重伦理道德的教育。其次,美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抽象、纯理论的概念比较少,重视社会需要与学生个体的需要的紧密联系。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注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论体系的建构。

4、中美高校思政政治教育方法途径的比较

中美两国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和途径上的不同点。

(1)从美国高校来看。首先,美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联系实际,针对学生的思想问题、模糊认识和他们所关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时事方面的敏感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其次,美国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自主化和多样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在学生的生活、学习、择业和交友等各个方面的过程中,突显了美国高校渗透式教育的特色。

(2)从中国的高校来看。首先,我国高校主要集中在心理咨询和就业指导这两个方面,而且指导理论和方法仍处于探索阶段。我国高校比较注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和理论内容的系统性。其次,教育主管部门给高校设置了统一规范的思想政治课程体系,而且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各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

二、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美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生动性、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1、应当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

从中美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中可以看出,美国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贯穿实用主义哲学思想非常彻底, 而且其教育理论研究也卓有成效。我国高校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所以效益不高,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存在着脱离实际、缺少实验依据、理论过于抽象以及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缺少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得到运用。

2、坚持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人的价值

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常常过度地强调了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而忽视了人的价值。借鉴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人本主义理论的合理成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重从关注人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了解人、理解人,正确地对待教育客体,尊重其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切实把工作做到人的心坎上。

3、注重公民责任意识的培养也应成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增强公民的责任意识是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这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重视教育目标的高远性和全局性,又要从扎实的基本实践入手,切实把责任感教育纳入日程,使公民勇于承担宪法确定的权力和义务,勇于担起责任。

4、以法制教育内容为重点,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法律教育内容相对薄弱。因此,应当注重公民的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的教育,切实提高公民知法、懂法、遵法、守法的自觉性,能够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利益。

参考文献:

[1]刘耀京,高书文. 试比较中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J]. 社科纵横,2010( 2) .

比较政治学理论范文第5篇

比较分析是社会科学领域普遍采用的方法,不过很难对比较分析作简单界定。界定比较研究法涉及诸多复杂问题,例如社会科学领域比较研究的可能性;恰当的比较单元(国与国比较、地区与地区比较、或其他单元的比较);比较研究中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等①。简单说来,比较分析涉及时间和地点两个维度,包括两种类型:同一历史时段内一国内部各种单元的比较;同一历史时段内不同国家的比较。一些历史学家按照历史学界的惯例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的比较排除在比较历史学的范围之外②。沿用这一标准,帕特南的《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③也不能算是比较政治学著作。这一判断与人们对比较研究的理解相悖。此书研究南北意大利“公民能力”(civic capacity)的差异,进而对比两个区域的政府绩效,应该说这属于典型的比较分析,只不过比较对象是一国内部的两个区域④。如果按照常用意义使用“比较”一词,一国内部不同单元的比较也应该属于比较研究。此外,还有一种“比较分析”:一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比较。这种“比较分析”其实属于历史研究法,本文讨论比较分析在政治学研究中的作用时不考虑这一类型。

一、比较分析在政治学研究诸领域的应用

比较分析在不同研究领域的适用性不同。出于方便论述的考虑,我们可以把政治学研究分为三大领域:第一,政治理论构建⑤;第二,外国政治理论与实务研究;第三,本国政治理论与实务研究,对我们来说就是中国政治研究。第二和第三两个领域中的政治实务可以简单理解为一国政治制度及其运转,政治理论则包括精英的政治思想和大众的政治观念①。这里的三分法并没有穷尽政治学研究的诸多领域,例如,它没有涵盖国际政治。此外,具体研究通常不可能分成这样的三类,一项研究可能同时涉及这三个方面。为了方便论述,本文所区分的本国研究和外国研究不是截然分开的。研究一旦涉及本国与外国比较,无论这种比较研究的重心放在哪一方,研究者对本国的认知与对他国的认知必然相互影响,套用后现论的术语,此时,个体或群体对“自身情境”和“他者情境”的认知相互“构建”(construction)。对于三分法还有一点需要补充。“政治实务”、“政治理论”这些术语的内涵和外延是聚讼纷纭的话题,即使按照经验和常理对它们进行广义界定,政治学研究必然还会涉及“政治实务和理论”之外的领域,如政治心理学、政治社会学这些交叉学科的研究领域就远远不限于“政治实务和理论”。三分法大大简化了政治学研究的复杂性,有诸多不足。尽管如此,这里划分的三个领域还是凸显了政治学研究的主题,对探讨比较分析在政治学研究中的作用不失为有用的出发点。(一)政治理论构建在上述区分的基础上,首先来看比较研究在多大程度上有助于政治理论的构建。在政治学发展史上,有一类研究属于纯粹的理论构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规范研究”。例如,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和罗尔斯的《正义论》,无论二者的论题和分析路径有何差别,它们所构建的理论体系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抽象的、成体系的理论”。《法哲学原理》和《正义论》中的理论构建并非基于对社会政治现象的分类与比较,这些理论是从若干个预设规范推演出来的,比较分析在这一类研究中并没有什么用武之地。对于另一类以归纳法提炼理论的研究工作,情形可能有些不同。此时,理论构建的前提是对同类现象的比较。由此看来,比较分析对于基于实证研究的理论的构建不可或缺。20世纪下半叶美国政治学界提出的“民主化理论”是“实证型”理论的典型例子。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国家开始从非民主政治向民主政治转型。那么,这种转型的动力是什么?哪些条件有利于或不利于朝向民主的成功转型以及转型之后民主制的巩固?20世纪下半叶拉美、东亚、南欧,以及苏联解体后的东欧等区域的国家的民主化进程是否呈现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相同的转型模式?“民主转型与巩固”(democratic transformationand consolidation)理论围绕这些问题发展起来。为了回答这些问题,跨国比较是一种有用的方法②。(二)外国政治研究在实证研究领域,比较分析对于理论构建至关重要,这么说应该不会引起多大争议。接下来,我们要讨论这种方法在国别研究中的作用。从表面上看,研究一国政治毋庸比较。这种说法对于未受过现代政治学专业训练的研究者来说是成立的,因为他的知识仅限于对本国的了解,他对异邦一无所知,在这种情况下,他自然不会采用比较分析法。一旦研究者的知识涵盖本国与外国两个方面,比较分析就成了他研究时无法摆脱的“魔咒”。下面回到上文所讨论的政治学研究领域的第二个方面:外国政治实务与理论研究。研究者考察外国时即使没有直接采用比较分析,他往往也会“潜在”地进行比较:与本国比较、与他所知道的其他外国比较。从这个角度来看,托克维尔研究美国民主的那部名著其实也是一部采用比较研究法的著作。踏上美国之前,托克维尔通过对法国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已经知道美国之行所要解决的问题。他同时代的文学批评家圣伯夫(Saint-Beuve)说:“托克维尔在他一无所知时便开始思考。”事实恰恰相反,应当说:“托克维尔去美国寻找法国问题的答案!”《论美国的民主》通篇谈论美国,托克维尔思考时却总是把美国与法国进行比较,只不过这种比较并没有直接在文本中呈现③。托克维尔在写给一位将要去德国考察的朋友的信中对“潜在比较”的作用作了精彩解说:向法国读者描述一个社会的整体图景是个难题,这个社会的精神与我们的完全不同。困难不仅源于这个社会实际如何与我们认为如何不一致,我们对自身的体认引导我们去想象,这才是症结所在。偏见自然而然地产生于我们对祖国的反思和对本国历史的记忆,它对比较研究造成的困难远甚于我们研究时的疏忽。我不知道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唯一可做的是请您想一想自己对德国最初的认识以及后来理性的认识,再想一想如何一步步从最初的认识过渡到后来理性的认识……您想解释德法两国的异同吗?还是想让读者从您的作品中自行发现答案?……我研究美国民主时一直采用后一方案。我很少提到法国,但我写下每一页时无不想到她,她仿佛就在我面前。我并没有试图描述和解释美国这个异邦的方方面面,我只想指出她与我国相同或不同的地方……我认为属稿过程中不断地联想法国是这本书成功的根本原因①。据上述引文,研究外国时比较分析有其特定困难:(1)研究者对他国的认识与该国的实际情形不一致;(2)研究者所处的特定历史社会情境会制约他对其他国家的理性认识。托克维尔认为后一重困难对比较研究的影响更大。《论美国的民主》采用一种特殊的比较研究,参照系并没有在文本中彰显。托克维尔采用这种方法要实现双重目的:通过比较来理解法国;利用美国、法国等个案,探究现代民主社会的基本特征。如他主张,“为了理解下文,视野必须越出法国;任何人如果只研究法国,我敢说他将完全不能理解法国大革命。”②“把基于美国和法国社会的概念作为我的出发点,我试图描绘民主社会的一般特征,对于民主社会,迄今尚无令人满意的模式。”③推崇托克维尔对比较分析的成功运用时④,我们当然也不应忽视比较分析的消极作用。进行比较分析时应时刻考虑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一国政治的运转有其“内在逻辑”,研究该国的首要任务是把握这种“内在逻辑”。比较有助于研究者探究这种“逻辑”,不恰当的类别也可能会遮蔽这种“逻辑”,这重危险可以叫做比较分析的“遮蔽效应”。进行比较时如何避免“遮蔽效应”是考验研究者技艺的难题。第二,托克维尔所用的“潜在比较”可以看成一种为解决本国问题而研究他国的策略,这种方法与研究者的现实关怀相关联。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现实关怀”与“价值中立”并非总是冲突而不可调和,然而研究如果完全为现实关怀所左右,对外国的考察服务于预定目的,这样必然不利于开展客观公正的研究。这里出现了目的决定结果的现象,可以称之为比较分析的“诱导效应”。研究从一种预定目的出发,凡是有利于此目的达成的证据都被放大,凡是不利的证据都被忽略乃至改动,比较分析成了一张过滤之网;运用这张过滤之网,能够证明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都可以纳入“美国模式”。我国学者在一个特定历史时期批评西方学者的中国研究不余遗力,通常的批评是西方学者从本国利益出发,带着偏见和政治目的研究中国⑤。勿论这类指责是否成立,它确实揭示了研究时应当尽力避免的一种倾向:研究外国时(有意、无意地)与本国对比,对本国(积极或消极)的情绪支配着对外国的观察。比较分析对外国政治的研究可能产生“遮蔽”或“诱导”效应,但不能因此否认比较分析对国别研究的价值。即使仅仅研究一个国家,研究者持有比较的眼光,也有助于他提出真正有价值的问题。比较使研究者更加敏锐和更具洞见,比较催生灵感,比较分析的重大价值即体现于此。(三)本国政治研究上述讨论也适用于本国政治的研究。考察一国政治,忽视该国政治的“内在逻辑”;研究者在本国政治社会情境下产生的问题意识左右着对外国的考察,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本国政治研究中也可能出现。研究近代中国政治变迁时简单类比他国事例,这么做岂非忽视中国政治变迁的“内在逻辑”?潜在地以某国政治为标准来衡量中国政治,这么做难道不会扭曲对中国情形的体认?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上有两种相对立的思潮:“中体西用”论与“全盘西化”论。两种思潮的鼓吹者都通过中西比较提出关于中国发展方向的结论。“西方”在支持“中体西用”的人看来是反面标准;对于“全盘西化”论的信奉者来说,“西方”是值得仿效的对象。这两种情形是中国人凭借西方资源反观本国时认知扭曲的突出例子①。上文讨论的比较分析对国别政治研究的积极意义当然也适用于中国研究。下面挑选三个例子来说明比较分析能够为中国政治研究提供新的视角。这三个例子涉及三个重大课题: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模式;还有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性。第一个例子,中国古代的基层自治。推行中央集权制的中国疆域辽阔,加之传统社会交通不便、通讯技术落后,这使得国家尤其是中央政府对基层的控制异常困难。国家对基层的管理要依靠地方士绅,因此一些学者认为“皇权不下县”———某些基层区域存在一定的自治空间。现在随着微观研究成果的积累以及社会科学界对传统中国社会结构审视的深入,研究中国政治史的人再也不能把上述“基层自治说”当成定论而无条件地接受了②。“自治说”之失在于对问题的处理过于简化。国家控制与地方(或基层)自治并非截然对立,探究国家对地方的控制有必要引入新的概念。一些学者引入“国家内卷化”的概念就是有益的尝试③。研究还可以从其他方面推进。如果从中西比较的角度来看,“自治说”忽视了一个重要事实:中国古代实行城乡合治,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都不存在“自治共同体”。与中国的情形相反,欧洲国家有城市自治的传统,城市自治权是一种“法权”。城市所隶属的国家———无论推行君主制还是共和制———可以向城市颁发“特许状”,从而授予城市自治权,但是国家不能随意收回或缩减这些特许权,否则将激起城市针对国家的抗争④。反观中国古代的情形,城市共同体和乡村共同体并不享有“自治法权”⑤。国家可能容许地方共同体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不过这种权利并非保留给地方,国家可以随时侵入地方的“自治”空间,并且只要国家愿意,她总有可依赖的人力、物力以及各种制度资源来实现这种入侵。地方士绅作为国家的维持地方秩序,他们不像欧洲城市自治势力那样为确保地方自治而对抗国家。中西比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古代“皇权不下县”的实质。可以把上述比较概括为两种中央地方关系类型的比较,在欧洲,地方构成国家;在中国,国家整合地方。如果国家逐渐以强力压制乃至剥夺地方自治法权,进而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中央集权制,中央地方关系就从前一种类型过渡到后一种类型。一些学者把欧洲国家民主制的起源追溯到中世纪城市自治以及市民阶层与王权的对抗⑥。如果这一分析成立,那么可以推论中国古代民主政治兴起的障碍之一就是基于法权的自主性地方自治的缺失。第二个例子,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性。看到这个题目,人们自然会想到“国情论”。国情的特殊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彰显,这里有三个国家可资比较。首先,与俄国比较。19世纪下半叶以来,中俄政治发展历程有许多相似之处。两国政治转型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均与日本有关。晚清中日战争以庞大的中国战败而告终,战败的阴影笼罩着中国朝野上下,这加剧了改革派推行改革的紧迫感。日俄海战对俄国同样是一场重创,这不仅是经济上的重创,它还伤及国民心理。在这样的背景下,20世纪初的俄国开始了“预备立宪”①。中俄两国近代政治发展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相似之处:两个国家都从生产力落后的农业国跨越“卡夫丁峡谷”直接创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个可资比较的国家是日本。西力入侵后,中日两国的发展道路完全不同,日本比中国更早开始经济现代化。从表面上看,两国不具有可比性。我们不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日都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对两国战后政治发展的影响有何不同②?这就是一种比较,它背后有一个更复杂的问题:相同条件在不同历史社会情境下是否总会导致相似结果?第三个比较对象是德国。“独特道路”理论认为从德意志第二帝国到魏玛共和国,再到第三帝国,将近一个世纪的德国历史贯穿着一条主线———德国发展的“独特道路”。所谓“独特”,可用一句话概括:近代德国是一个经济现代化、同时政治非现代化的“时差”国家,导致“时差”的重要原因是德国市民阶层的“封建贵族化”。德国的市民阶层在政治上软弱无力,在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同化于贵族阶层,最终无法成为政治民主化的担纲者③。国家建设过程中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中产阶层的政治能动性、特殊政治文化等问题构成研究德国发展道路“独特性”的主轴。研究中国政治发展同样可以从这些方面切入。第三个例子,当代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首先来看关于某国(或某些国家)政治制度的描述:1.虚位国家元首,国家元首发挥象征性或礼仪。国家元首法律。尽管国家元首没有法律上的实权,实际上,元首能够影响执行机关和立法机关的工作,在外交领域,元首的实际影响尤其突出。2.立法机关的成员由选民选举产生,执行机关的重要成员需要得到立法机关的认可,立法机关成员与执行机关成员这两重身份并不冲突。立法机关监督执行机关,执行机关对立法机关负责。执行机关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立法机关的立法活动,例如,对于执行机关提出“法案”,立法机关通常都不会否决。3.执政党在立法机关中占多数席位。上面描述的是哪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熟悉西方政治制度的读者可能会说这是英国的“议会内阁制”。事实上,中英两国的政治体制也有一些相似之处,以英国体制为参照,自然能够揭示中国体制的特点。中英政治体制的差别很多,就上述三个方面而言,仔细考察,也可以发现同中之异④。1.国家元首。英国国家元首是英王。在英国政治理论中,“英王”有两个维度:作为个人的“英王”(King)和作为机构的“英王”(Crown),前者的法律权限有限,后者的法律权限无限。按照“王位继承法”,王位由特定家族世袭。议会的立法需要得到英王的批准,英王有权否决议会立法,但是19世纪以来,英王的否决权久已成为一种搁置不用的权限。2.立法机关与执行机关的关系。英国实行两院制,下院(The House of Commons)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上院(The House of Lords)非选举产生。两院权限不对等,目前,上院无权否决下院批准的法案,上院也不再是最高上诉法院。英王按照自己的意愿任命内阁首相,由首相组阁。为了确保首相顺利组阁和内阁顺利施政,英王一般挑选占议会下院多数席位的政党的领袖担任首相,首相一般挑选本党成员担任阁员和其他部门的大臣。内阁向议会下院负责,下院可以通过“不信任案”倒阁。英国政治实践奉行“消极的议会原则”,议会并不积极行使,议会也不干涉执行机关的具体工作;内阁在很大程度上操控议会立法,以至于学者把内阁叫做议会的“委员会”。3.执政党。一个政党因为在议会选举中获胜,获得下院多数席位,从而成为执政党,进而组阁。英国政制在这些方面与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不同,有了上述参照和分析框架,对中国制度稍有了解的读者便能够轻易看出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些特点。运用比较分析研究中国政治的例子可以无限罗列下去,上面的三个例子已充分说明比较分析对于中国政治史、中国现代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当然,即使不进行比较,我们也可以研究中国政治,不过缺乏比较,我们的研究也许会茫然无序;离开参照,自身的方位必然难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