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术知识点总结

美术知识点总结

美术知识点总结

美术知识点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美术学 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 J2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6-0016-03

课程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也是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目标的前提条件。作为实现培养方案目标的课程体系和基本课程内容的设置,不仅有赖于培养方案本身的目标要求和培养能力程度,而且也依据外部的社会需求、地方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因素。除此,还要注意地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美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对艺术文化发展前瞻性的思考等诸多因素,因而课程体系和课程的设置就成为实现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和环节。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的结构应包含课程体系、课程模块和具体课程等。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的系统性结构,它决定和指导着人才培养目标的方向和性质,也体现着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课程模块是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的框架结构,是通过一些系列课程来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使其达到一定的水平和高度,掌握一定的技巧,这一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具体课程是在课程模块的前提和范围中,依据模块培养能力的要求,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所设置的一系列相关课程,是知识和能力累积和发展的具体过程内容。

课程体系的设置应紧紧围绕美术学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来确定。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具备坚实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具有美术史研究、美术评论、美术教育、当代视觉文化策划和管理,文化遗产研究与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能从事美术教育、美术研究、文博艺术管理、视觉文化活动策划、新闻出版、画廊、博物馆、美术馆、网络媒体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依据以上培养目标,美术学课程体系的确定应凸显出两方面内容:一是素质结构方面。在思想道德素质上要求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以及法律、诚信、团体合作意识;在文化素质上具有较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文学艺术修养,并具有现代意识、人际交往意识。二是在知识结构方面。要具备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具有一定的工具性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因而,美术学课程体系应既体现思想素质、文化素养的培养,又要注重基础知识、专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工具性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总体体系和目标。

课程模块的设立是依据培养目标、要求,将课程体系进行分类而形成的,是针对某一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进行系统教育和培养的课程群或课程组。在旧目录中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块可分为通识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教师教育类课程、实践类课程等课程模块,该课程模块要求在掌握正常的基本知识和素质培养的基础上,突出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这与旧目录美术学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相一致,旨在培养有一定技能的中小学美术教师。新目录提出了新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依据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新目录下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模块应包含通识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专业拓展课程、教师教育类课程、素质平台课程、实践课程七大模块。

建立课程模块的目的是通过系列课程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的有重点、系统的教育。新目录课程模块的培养以突出各课程重点为主要教学目的进行系统教学。通识课程因国家政策和教育方针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重在进行学生思想教育和综合文化能力的教育,树立学生良好的国家观、价值观、人生观,并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善于开拓的精神,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的工具性知识和基本的实践能力,课程的课时总量控制在总课时量的四分之一左右。专业必修课程是美术学人才培养的主干课程,是掌握美术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本课程。在旧目录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美术学专业所分的国画、油画、设计三个方向的课程在此体现。必修课程分为各方向课程,同时采用二二分段的教学形式。专业必修课程中有两年的基础课程和两年的专业方向课程,基本课程占到了总课时的三分之一。这样庞大的课程量和课程类型是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来制定的,旨在培养既专又能且有多方向的人才。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

新目录下,专业必修课程不再有方向课程。课程以培养美术专业性知识为主,专业性技能课程为辅,旨在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为实现培养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其课程总量应占到总课时量的三分之一。

专业选修课程是培养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辅助课程,不仅包含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拓展,还包含美术综合文化知识和地方文化,旨在拓展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地方文化知识,同时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起到补充的作用,其课时量应占到总课时量的十四分之一。

专业拓展课程是依据新培养目标而建立的课程模块。由于新培养目标的多元化,课程的设置应以主干课程为主导进行课程拓展,依据目标开设与之相关的综合能力课程,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拓展学生的就业面。该课程的课时安排依据学校具体情况而确定,基本保持在总课时量的十分之一左右。

教师教育类课程包括教育教学类课程、美术教学法以及培养一些基本的教学能力为主的课程,重点让学生掌握教学原理、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教与学的基本规律,美术教学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知识。该模块课程的课时量占到总课时量的十五分之一,以满足学生以后教学的需求。

素质平台课程以学校开设的公选课程为主,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自主进行学习,这旨在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主动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开阔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课时的安排依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实践性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模块。一方面,学生只有将所学知识和能力付诸实践,才能检验所学知识,用实践来衡量自己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实践可以获得课堂以外的许多知识,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实践知识和美术文化运行模式、管理模式,学习更多的社会知识。鉴于实践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课时量应保持在课时总量的七分之一,这样方能有效完成实践课程的任务,发挥其作用。

美术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以围绕训练学生美术基本技能和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理论素养为中心,开设以培养学生造型能力的素描、速写、色彩、透视、解剖、设计基础等课程,课程安排要注重课程相互间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每一门课程包含有许多的知识点和不同层次的内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造型能力和造型水平。培养学生专业理论素养的课程为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

专业选修课程以拓展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为主,开设版画、雕塑、水彩、国画、油画、电脑美术设计与制作等实践性课程和美术概论、美术鉴赏、艺术美学等理论性课程。因培养目标的综合性,专业选修课作为学生专业能力的拓展,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绘画技能和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和艺术知识,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更为全面,因而专业选修课的课时量不宜过大,实践性课程课时量应控制在72课时左右,理论性课程课时应控制在36课时左右,重点进行该课程知识点的了解,实践性基本技能的初步掌握和运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地方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课程的开设也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拓展学生的专业能力。

专业拓展课程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趋势开设的专业性课程,包括文博艺术管理、视觉文化活动策划、新闻出版、画廊、博物馆、美术馆、网络媒体等方面应用型人才所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相关课程。课程的特点是综合性、应用性,同时还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这些课程的课时量每门基本控制在36课时左右,开设时间应适当的放置在大二、大三以后。在开设这些课程的同时还应相应开设一些与此相关的见习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教师教育类课程是以教育教学类课程和美术教学法以及培养一些基本的教学能力为主的课程,主要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美术教学论、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美术教师技能技法等相关教育类课程,每门课程的课时量保持在36-54课时之间。在开设此课程的同时,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增加部分的模拟课堂教学和微格教学培训,但课时量不能增加。通过该模块课程的学习,以满足学生以后教学的需要和要求。

素质平台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主动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开阔的视野。课程包括时政、文学、电子计算机等提高文化素养和现代化知识的课程以及其他一些与社会紧密相连的社会性课程。该类课程中每门课程的上课形式可以以讲座或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每门课课时量控制在18-36课时,也可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美术知识点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美术教学 有效教学 课堂常规 美术本位知识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在美术课堂中我们看到了花开的过程,听到了花开的声音。特别在一些公开课、观摩课中,美术教育的内涵和外延的丰富性被无限挖掘,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态势。如果把公开课、观摩课比作花,那是烟花,虽然灿烂,不过短暂。灿烂过后,更多的是日常的常态课,虽是清水白菜,却是学生成长不可或缺的营养。学生美术素养的全面提升更多来自常态课。如何让我们的日常美术教学扎实有效地开展?我是从以下几点做起的:

一、加强学生课堂常规的培养

在一些美术教师的课堂上,往往会出现老师在台上上课,学生在台下“说一节课”的现象。这让很多美术教师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有声有色的多媒体教学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为什么自己精心的设计没有得到学生的欢喜?孰不知,我们的美术教师过于注重教学前的准备,教学设计,花很多的时间去查找资料,精心制作课件,却很少花时间去经营自己和学生的关系,也很少花时间去思考如何让自己的美术课堂形成一定的规范。在很多美术教师眼里,美术课堂是一个创意飞扬的地方,那些死板的规则都不应该进美术课堂。其实,规则和自由之间并不矛盾。就连倡导创造性的罗恩菲德也认为美术课堂应该注重常规的培养,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好习惯。

二、重视美术本位知识传达

日常美术教学是最真实的教学,它是一种慢慢滋养的过程。它慢慢滋养学生的艺术情感,陶冶学生艺术情操。它又是最朴素与有意义的过程。它的有意义体现在对美术本位知识的传承。美术本位是艺术的载体,结合人的个性,造就了艺术的多样性。美术本位是艺术的精髓,日常平凡教学因为有它的传承才有了生命。

我在上一年级《太阳 月亮你们好》区级公开课时,要求学生准备彩笔,白纸;我自己制作了一个简单有趣的太阳变脸、变光的教具。教具的制作我花费了很多心思,思考怎样才能最有效地表现太阳的特点,最终选择了用“书”的形式来呈现,材料只用了白纸和水粉颜料,简单、易操作、有童趣,学生非常喜欢。通过教学互动,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太阳、月亮的拟人画法,完成了教学目标,教学效果非常好。课后,大家都认为这是一堂朴实、真实、扎实的美术课,特别是一些美术兼职教师,这堂课对她们启发很大,美术课要上出精彩也不难!

这样的教学,材料至简,但蕴含至深的美术本位知识,具有普遍的教学可操作性。而且学生会有一种轻松感,不必忐忑自己准备材料的情况,而更多地把精力集中在课堂意识上,注意美术本位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对教师而言,这样的课不仅适合于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而且能有效地传承艺术的知识、技能和情感。

三、提高教师日常美术教学质量

美术教师的基本工作就是美术教学,每一位美术老师都应该在这里好好下一番“功夫”,争取在这块主阵地“挖掘”出越来越多的“智慧”。在日常美术教学中,要将艺术的本质融入实际的课程,体现一个教师的匠心,在设计教学时应注意各方面的实效。

更新教法。美术教师往往要教很多班级,这就意味着同一个教材要重复很多遍。这种重复如果一成不变,就会相当单调,让人乏味。变乏味为有味的办法就是“变一变,常新鲜”。坚持让自己的每一次教学都有新鲜的“血液”,让自己对于每一次的教学都充满期待,充满惊喜。自己首先被感动了,然后才能去感动学生。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投入到所学内容里,我们的目标也就实现了,这样的课才是扎实有效的好课。

更新教材。了解学生的想法,紧扣时代的脉搏,将现成的美术教材进行“加加减减”,融入自己和学生的想法,开发出新的课例。这些课例或许是在表现的主题方面有了一定的创新,或者就是在表现的媒介方面有了一定的创新……这些创新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智慧,同时,必将激发学生无穷的创意。这样,实施到我们的课堂定会是实实在在的。

四、及时反馈,总结得失

美术知识点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美术 教师素质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167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教师在学生获取知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知识进行引导,更要对学生的行为、思想等进行引导,因此教师的综合素质变得越来越重要。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角色,只有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初中阶段是学生进行美术学习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不断提升初中美术教师的综合素质。本文就提升初中美术教师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进行探析。

一、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为一名初中美术教师,只有具备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能够跟上时展步伐的学科知识,才能更好地去指导教学实践活动,因此在提升初中美术教师综合素质的过程中,首先要注重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该如何提高初中美术教师的理论水平。

(一)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

在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的过程中,掌握有效的教学理念十分重要,随着现代教学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难以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只有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活动,才能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中美术教师要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用现代教学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进而更好的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二)学习新的专业知识

美术作为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艺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的发展,新的创作手法在不断出现,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美术教师,应该及时进行知识的更新,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教师一方面要做好教学活动,另一方面还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我充电,主动去把握学科发展的新动向,跟上现代教学的步伐。

(三)学校要为教师理论水平的提升提供保障

在实际的教学中,想要使初中美术教师的理论水平跟上现代教学的要求,一方面要靠教师个人的努力,另一方面学校也要为教师理论水平的提升创造条件。例如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机会,使教师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教学动态;也可以组织教师展开交流,使教师能够及时的就最新的教学理念等进行沟通与交流,为教师理论知识水平的提升打造平台。

二、通过实际教学活动提升初中美术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能够用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活动,通过有效的教学更好的指导学生的学习。作为一名初中美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注重提升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教师可以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这几个环节来提升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

(一)提高自身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指导教学活动的能力

现代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多种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与技巧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教师不仅要在理论上掌握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更要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去。教师虽然从事教育活动,然而在灵活的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之前,需要先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过不断地实践去掌握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实践中要对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对不同的教学方法该如何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起来进行反思,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实际的教学中对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灵活应用,进而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美术实践能力

初中美术教师虽然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已经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然而我们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师的美术实际应用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升,部分初中美术教师的创新能力、绘画能力等需要进一步提升。中国教育注重教学相长,美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就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不仅要注重通过课堂教学提升自身的美术应用能力,还要利用课余时间积极的进行多方面能力的训练,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多指导。

(三)拓展美术教师提升自身美术实践能力的途径

教师不仅要把握好课堂教学时间努力提升自身的美术实践能力,还要将自身的实践活动延伸到社会这个大舞台。作为一名教师想要给予学生一点知识,自己就要成为一股清泉,社会为教师美术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要利用课余实践积极的参加一些真实的美术交流活动,使自身的美术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三、通过课后反思提升初中美术教师的归纳与总结能力

在教师的多种能力中,教师的归纳与总结能力也是一种十分宝贵的能力,很多教师将注意力集中于课堂教学,而对课后的反思并没有引起重视,即使有些教师进行了课后反思,也不能在反思的过程中对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有效的归纳与总结。因此在课后的反思过程中提升初中美术教师的归纳与总结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通过课后反思对自身的教学情况进行归纳与总结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之后,接着要做好的一项工作就是进行课后反思,而反思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自身的教学情况。教师要反思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可取之处与不足之处,对于可取之处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积极的发扬,而对于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就要及时的更正,使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从而对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指导。

(二)反思学生

美术教师不仅要反思自身的教学情况,还要反思学生。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一个清晰的把握,这样才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展开教学活动。教师在反思学生的过程中,要考虑自身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否与学生相适应,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要继续发扬,与学生不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就要及时更正。

(三)反思如何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美术知识点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美术;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一、初中美术教学现状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美术生的课堂是什么样的。这些初中生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那样朝气蓬勃,他们用独有的视角审视这个世界。当然,对于美术课堂上的内容也不例外,他们对各种各样的艺术品也充满了兴趣,但对于现在的课堂模式却很令人失望。绝大部分美术教师还是一直沿用他们用了很多年的教学模式:先自己按照要求一步一步把要教授的作品画出来,讲出要点,然后让学生按照步骤“复制”一下。这就致使美术生只能麻木地接受知识,根本就不思考,好奇心自然也就一点一点地磨灭了,但是,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思维特别局限,对于学美术来说弊大于利。这样的课堂,学生怎么会拥有很高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所以,初中美术生的课堂改革刻不容缓。那么,创造新课标的初中美术课堂我们都该做些什么呢?

二、初中美术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

1.让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美术就如同机械般地重复“复制”“粘贴”那样无味,兴趣是动力的源泉,所以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让学生从“别人要我画画”转变为“我要画画”,自主学习能力当然也就“水涨船高”了。老师可以用故事、诗句或者提出问题,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进而让他们对这些东西产生兴趣,从而自然而然地让他们自己主动学习。

当然,这些故事、诗句、问题不是随便提出来的,需要有代表性和针对性,这样才能起到作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课堂就成功了一半。当然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课堂实践活动要求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对于美术鉴赏活动,老师不要一味地告诉学生索然无味的结论,就像“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画家是达・芬奇”,这样的话学生的大脑就会只有接受的功能。但是如果换一个方式的话,结果就会有所不同。例如,“达・芬奇的哪副作品你最喜欢,理由是什么呢?”这时候,学生就会眼前一亮,然后积极投入思考中。

2.让学生学会自学检查

为了了解学生对课本的掌握情况,自学检查在“新课堂”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和老师针对问题做出讲解的桥梁。对于自学检查,对于老师来说可以通过提问看学生的回答情况,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也可以让学生向大家展示自己作品。当然,老师也是要做大量的工作,要逐步思考以下方面:(1)从学生的学习目标来看,完成的有哪些?没有完成的有哪些?练习操作正确吗?哪些不规范呢?(2)到底是哪些情况导致学生的美术学习目标没达到呢?(3)学生没有完成美术学习目标的症结在哪里呢?(4)课堂节奏怎么样呢?学困生的困难在哪里?通过这些可以让老师及时发现学生对于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以便做下一步的工作――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学生进行激烈的讨论。形式有小组讨论和班级集体讨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

亮”,让学生通过讨论解决部分问题,纠正一些错误观点。

3.让学生学会总结

通过前两轮的学习后,没有解决的问题和知识点已经寥寥无几,这时就需要老师出马了。在这场自主学习的舞台上,老师扮演的角色是对于重点难点的解惑。不必面面俱到,但要突出针对性,查漏补缺。

只要严格按照上述步骤来做的话,学生对于学习内容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了,这时需要做的就是巩固。纸上谈兵很难打好仗,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对于初中美术生来说,动手操作练习刻不容缓。所以下一步就是巩固知识,创作自己心中所想的美术。当然,这堂课还没有完全结束,下课之前老师还要进行这堂课的课堂小结,总结课堂所学知识,让知识形成一个网络,从而让知识牢牢印在学生的脑子里。当然,总结也可以让学生来做,老师在旁边做适当补充。对于课堂小结来说,对于本次美术课所学的只是要面面俱到,既要突出本堂课的重难点,也要注意边边角角零碎的知识点,让知识“有血有肉”。

时代在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应该改进,践行新课改刻不容缓。学习的主人是学生,新课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当今社会,需要的不是那些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的毫无创新能力的高分低能儿,而是那些有想法有创新能力的新一代知识分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顺应时代要求,对于中国美术界的未来也是意义非凡。

参考文献:

[1]庞维国,李德旺.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2).

[2]郑薇,屠克豹.当今美术现象与美术教育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9).

美术知识点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美术课堂 教学结构 情感目标 创新能力

美术新课程标准从学生实际出发,把美术课程划分为“欣赏·评述”“ 设计·应用”“造型·表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由于教学目的和内容不同,美术课堂教学就存在着多样性,因此不同的学习领域就有着不同的教学方法,然而“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却是总的教学要求,所以在新课程标准下我对课堂教学结构有点新的认识。在此我结合苏教版美术教材第十三册第六课《多变的颜色》,谈谈在教学结构设计中如何体现美术新课标要求的一些体会。

一、创造情境——引入教学

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所以给学生创设一个美的意境,可以更好的引入教学。美术教学要“ 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学生兴趣越浓,求知欲望越强。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具有的声音、动画等功能,从听觉、视觉方面刺激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探究新知。如在《多变的颜色》一课中我采用音乐以及变幻的色彩作背景,渲染艺术氛围。同时结合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地融入美术课堂。问题的提出要符合以下几点:

(一)问题要符合本节课教学目标

教师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设计出疑问(能反映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使学生清晰地认识本节课学什么,怎么学,学好了有什么意义,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问题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教师在学生现有美术知识的基础上设计并提出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激发学生融入对问题的探索。以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为基础,并结合本节新知识提出相应问题,经过学生自学找到问题的答案。

(三)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

中学生具有喜欢新奇、希望肯定、盼望表扬、争强好胜的心态,问题的提出要考虑学生是否感兴趣,是否可以引发动态思维,是否贴近学生实践以及是否思维转折次数过多等因素。

二、观察归纳——解决重点

利用观察归纳的方法,解决美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强调以学生为主题,教师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进行直观比较,得出结论。

例如在《多变的颜色》一课的知识要点中,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不同色相、不同明度、不同纯度的颜色有什么异同,并且总结得出相应的概念,从而解决色彩三要素的基本理论知识,效果比教师直接讲解概念要好的多,这是因为:

(一)自己观察体验得到的知识要比从他人听到的深刻

学生通过直观观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到学习的乐趣性。就记忆强度而言,这要比教师直接告诉概念的要强得多。

(二)视觉比听觉得到的信息更加牢固。

心理学关于学习比率、注意比率、记忆比率的研究表明:人们学习,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占83%,听觉占11%;人们在学习时,使用视觉媒体,其注意集中力的比率为81.7%,使用听觉媒体为54.6%。可见观察更有助于信息的获得。

三、探索发现——升华情感

多变的颜色不仅仅在课堂上有,在老师的实验下有,它其实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观察教室布置以及同学们的服饰,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色彩。身边环境的绚烂多姿,然后延伸到生活的趣味以及大自然中多姿多彩的景物。激发学生善于发现美、欣赏美、关注生活、欣赏生活的情感目标。同时教师适时总结调整,巩固学生新知,升华学生情感。

四、讨论研究——深化成果

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经学生的独立思考、探索,在个人总结归纳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展开学生之间的讨论,互相补充与纠正,最后通过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以肯定、鼓励为主的形式来满足学生的成就感。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收获与成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求学。有了这么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也就能很快的得到提高,因而是提高成绩的有效途径。

以上四个教学步骤,可以分析出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怎么学,老师怎么教的问题,在课堂结构设计时都可以得到相应的优化。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人才观念的更新,如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造能力,如何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优良个性品质的形成,已成为美术课堂结构不可忽视的重点。美术课堂更应该发挥出它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为以学生为主体而设计,为学生的发展而设计,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 这样的课堂结构设计才会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芮艳霞编著.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堂结构[J].中国成人教育,2007,13

[3]李成哲编著.让学生参与到美术教学中[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06

[4]李艳秋编著. 浅谈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