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程改革的含义

课程改革的含义

课程改革的含义

课程改革的含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基础教育改革  学校文化

    新课程的有效实施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而学校恰恰又是新课程得以实施的阵地的最前沿,因此,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学校文化的建设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决定性的重要意义。    课程改革的推进势必拉动学校文化的建设,而学校文化的建设关系到课程改革的发展进程。学校文化是学校主体在学校生活中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的综合,它的建设涵盖学校主体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和学校环境文化的建设三个方面。

    一、学校主体文化的建设

    学校文化的建设首先是学校主体文化的建设,包括教师文化的建设和学生文化的建设。

    1、教师文化的建设。教师文化的建设就是把教师文化建设成为一种新型的互相尊重的、平等的、开放式的、合作的、对话式的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从文化的视角来看,这是一场新旧两种学校文化之间的角逐,旧学校文化的封闭性和保守性对课程改革形成阻力,课程改革的推行需要并依赖于一种新型的学校文化,而学校文化建设关键在于教师文化的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与传统教学中教师角色相比教师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教师作为平等者中的首席,其作用并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构建。教师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相反,教师要求学生延续对权威的不信任,与教师共同参与探讨,探讨那些学生正在体验到的一切。

    2、学生文化的建设。学生文化的建设是指把“精英主义”的学生文化重建为“大众主义”的学生文化,学生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文化的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因为教育是“成人”的事业。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培育了精英主义的学生文化。精英主义的学生文化表现为以分数论英雄,学习成绩排名在前的学生成为学校重点培养的对象,而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则成为受教师批评的“弱势群体”。这种精英主义的学生文化是应试教育的结果,也是高等教育不发达孕育的怪物。我国的课程改革致力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意味着要从精英主义的教育转向大众主义的教育。

    三、学校制度文化的建设

    学校制度文化是在学校组织机构中起规范和保证作用的规章或者条例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和教育理念,而学校制度文化的建设就是指把学校文化建设成为人性化的能使学生自主管理的制度文化。人们总是在一定的价值观的作用下建立、完善和改革学校制度的。如果学校的组织机构不与课程改革的目标相适应,课程改革的效果就会衰减。我国学校的制度体系,追求效率,重视结果而轻视过程,学校过多地关注制度的建立、强制性的实施,而往往忽视学生的存在和价值,使个体生命的能动性和丰富性受到压抑。课程改革需要建构与之相匹配的学校制度文化,让学校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家”。具体而言,首先。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重视学生的各种需要;其次,以校为本,改变学校原来的外控式管理,提倡学校自主管理;再次,学校的制度建设需以学校的发展规划为中心,通过重组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彰显学校的个性和特色。

    四、学校环境文化的转型

    学校环境文化属于表层的学校文化,是学校的建筑、设施、校内各种标识、校园绿化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和教育理念。过去我们所强调的校园环境,更多的是关注其美学价值,而忽视其暗含的教育理念的建设。尽管不少校园环境的现代化气息很浓,但缺乏人文气息,体现不出育人的价值取向,更体现不出人与人、人与学校环境的对话和交流,其暗含的教育理念比较保守。 譬如,许多学校的建筑风格过于严肃、呆板、平面化,教室的布置划一化,学生坐位的安排多为秧田式的布局,所有这些体现不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而体现的是一种保守的思想。事实上.学校环境是一种潜在的课程,任何环境的设计,均暗含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因此.学校环境的创设,应该上升到教育思想建设的高度,适应基础课程改革具有想象和开放性的的学校环境文化,不仅具有美学价值,更应该具有浓重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赵中建.学校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李国霖.论优质学校文化的创建(下)[j].导刊,2005;(2)

3.邓志伟.课程改革与教师文化重建[j].全球教育展望。2005;(5)

4.钟启采.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j].人民教育,2004;(8)

课程改革的含义范文第2篇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落实《高明一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积极投身到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去,进一步推进我校素质教育的进程,结合数学科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校高一数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 指导工作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按照《高明一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切实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高育人水平,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深化教育改革,使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努力开创我校数学教学工作新局面。

二 主要目标任务

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组织本科组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确立现代课程意识,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优化新课程的实施过程,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继续改革和探索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加强课题研究,以科研推进课改。实施新课程具体目标是:

1.确立现代课程观念,切实转变课程功能,重构课程结构,提高课程综合化水平;

2.坚持德育为首,更新课程内容,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建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资源;

3.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获取新知识,并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4.进行评价制度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数学课程实施的评价体系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5.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促进信息技术在课程改革中的应用水平。

三 具体计划

(一)课堂教学

(1)教材分析

教材种类:新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必修①②》

必修①:本模块包括: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集合: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

与交集;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 ①通过丰富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 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通过已学过的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奇偶性的含义。学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② 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根据具体函数的图象,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了解这种方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

③利用计算工具,比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增长差异;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收集一些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的实例,了解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必修②:本模块包括,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立体几何初步:利用实物模型、计算机软件观察大量空间图形,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使用材料(如纸板)制作模型,会用斜二侧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通过观察用两种方法(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画出的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完成实习作业,如画出某些建筑的视图与直观图(在不影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尺寸、线条等不作严格要求);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借助长方体模型,在直观认识和理解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抽象出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相关的公理和定理;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能运用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探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经历用代数方法刻画直线斜率的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能根据斜率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根据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探索并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体会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探索并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回顾确定圆的几何要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并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通过具体情境,感受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必要性,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系刻画点的位置;通过表示特殊长方体(所有棱分别与坐标轴平行)顶点的坐标,探索并

得出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2)具体实施:实施课堂教学,首先要有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在教学形式上可以根据内容灵活选择。使课堂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习和创造能力的主要场所。

[1]精讲精练

精讲:首先,概念的引入和讲解务必要清。为此应该对重点的内容反复强调,对重要概念的引入和理解应用要多举例,结合情景进行教学。教学时应注意:①明确概念引入的必要性和事实依据。②只有明确、掌握概念的定义,才可能明确掌握被定义的概念。③了解概念的种类,以便用比较法教学。若这种概念属首次学习,就必须着重使学生明确抽象概括的方法。④理解概念的定义、意义和跟有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⑤定义的语言表达形式可以不同,但数学表达式应该相同。⑥注意从定义式导出被定义的数学量的单位。其次,把握好进度,且勿图快。尤其在难点的教学中,要把握好进度。不随意增加难度。例题和习题的选择要慎重,应符合学生的实际,对于程度非常好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超前性的习题,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在高一阶段的例题仍然是对概念的理解和简单的应用,也就是说例题也要分层。而习题的讲解也绝对不能只管数量不管质量,要和例题一样讲透,将最基本的概念和方法渗透到讲解中。对于提高题,由于主要面对的是学有余力的学生所以可以以方法指导为主,而一般的习题必须考虑到大多数的普通学生,并且要结合精练。

精练:如何以最高的效率获得最好的效果是值得探讨的课题。尤其体现在习题的练习和讲解中。作业和课堂练习题在归类的基础上分层,做到有纵有横。课外作业保证每一次都能让学生认真仔细的完成,决不盲目图多,练习册上的习题一般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量力而做;本学期还属于知识内容第一轮教学,所以平时作业打算以这样的比例布置:60%基础题,25%一般难度题,15%选做题(提高题)。并且课堂练习一般也按此比例进行。适当时候稍加调整。课堂书面练习分层,把基础题和稍难的题分开。分批让学生在课上完成。

[2]教学反思——教学改革——教学重建

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应该在课上和课后都有一个较完整的反馈机制。比如上课即时进行反馈性的练习。作业有问题的学生要与之交流,从中了解问题所在,以便及时改进。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经常沟通,引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树立学习信心;对于尖子学生,要给他们适当增加学习内容的难度和深度,在学习方法上予以指导,鼓励他们超前学习。

由于扩招,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分层教学就很必要了,20个班的教学进度可以有3到5节的差别,教学难度和深度也不应该一样,教学方法也要有所区别,所有这些都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及时跟进,及时反馈,及时调整,逐步探索出适合我们自己的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程改革的含义范文第3篇

有学者指出,批判“实际上是对人的现存的生活做出反思,是通过人对于现实生活的自觉反省,在这种反省中发现生活中的困境和问题,达到对现实生活较为全面的理解,据此实现对现存的超越”[1],从这个定义来看,批判本身不是目的,最终的目的在于改变,在于超越和重构最终达到完善的效果。

教师的课程批判力,是指教师对课堂教学 生活中发生的课程现象和对课程中所蕴涵的价值观、理念及课程运作机制,依据自身理论和实践经验,做出价值判断,并在此基础上依据教学实际进行必要调整和改进的能力。[2]从这个含义来看,教师课程批判力有三层含义,首先表现为教师发现问题的能力;其次是教师立足于自身的课程理论基础和哲学思辨能力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是教师解决问题并重新建构自己教学行为的能力。可以看出,教师的课程批判力呼唤教师的反思性思维和实践,要求教师有高度的批判精神来面对课程改革的挑战。

二、 教师课程批判力的缺失

没有课程批判力的教师,意味着课程改革中教师没有真正理解课程改革,也没有真正融入到课程改革中去,更谈不上对课程和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和创新。当前,虽然课程改革进行的轰轰烈烈,但很多教师身在其中不知所措,缺乏通过理性思考和批判应对改革带给他们的种种挑战和改变的能力,于是,很多教师表现出随大流或者逃避拒斥的心态。

1.从众性课程认同

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教师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常常表现出从众性。教师在课程改革中所表现出来的从众性认同往往表现为思想上和行为上的从众。[3]首先,在思想上来看,他们不明确课程改革的真正含义,更多教师在思想上体现为对专家意志和领导权威的被动接受,成为课程改革的消费者;从行为上来看,他们更多表现为表面性的教学行为的模仿,别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教师缺乏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审视和思考,改革停留在表面化。从众性课程认同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缺乏对课程适宜性的价值判断,没有对课程进行取舍、改变、创造的能力,更多是模仿和机械照搬,改革流于形式。教师对课程的从众性认同,正是教师课程批判力缺失的表现。实际上,课程改革要真正取得实效,最终是要通过教师来完成,只有教师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改变以往控制性教学模式,在课程改革中通过对自己教学和课程本身的理性审视和思考,达到教学行为的超越和重构,形成创生性教学模式,课程改革才能真正达到取得实质性效果。

2.盲目性课程批判

课程改革中,强调教师主体性发挥,强调教师的话语权并非是主张教师对课程改革的随意性否定。教师对课程的批判必须要以教师已有的专业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为基础,经过教师理性思考,并在基础上发现理论上的应然与教学的实然相脱离的问题并予以适宜的调整,在创造性的改变中促进学生的发展,提升教育质量。但实际上部分教师把赋予其的课程批判能力变相地理解为盲目性地课程批判,表现为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对变革持拒斥和怀疑的态度,不加分析地对课程变革进行批判和否定。[2]教师的这种盲目性课程批判,一方面是因为教师本身不理解课程变革,缺乏进行课程变革的意识而盲目性批判;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的习惯性惰性而使得教师缺乏课程变革的能力而不愿意进行改革而盲目批判。课程改革对教师来说,意味着教师必须要面对很多新的不确定的挑战,必须要能够时时思考时时调整。但是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很多教师由于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知识、技能和信念,有固定的教学模式,一旦超越了这个领域,教师就会感觉到有困难和风险。所以面对课程改革对自己的挑战,很多教师就出现抵触情绪,对课程改革进行盲目性批判,以此来掩饰自己对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恐慌。

三、 教师课程批判力的回归

真正有效的教育改革,教师必须要发挥其主动性,成为改革中主动的学习者和创造者而非被动的接受者和忠实的执行者。教师课程批判力的缺失,意味着教师主体性的丧失;教师课程批判力的回归,意味着教师课程意识的唤起,创生能力的激发。

1.营造积极的变革性文化,让教师能批

长期以来,在科学主义影响下我们是一种防教师的单向控制的科学主义课程范式,在这种范式下教师的责任是对专家学者提炼的知识完整地传递给学生,在课程和学生之间教师只是起到了中介的作用,教师是十足的教书匠角色。这种课程范式使得原本丰富的教学变成了机械的操练行为,对教师来说他们教育的敏感性和辨别能力也逐渐被消解。因此,必须要让教师走出科学主义课程范式下形成的被动思维模式。给教师创造变革性的文化氛围,从宏观来看,身处变革性文化氛围中的教师会逐渐意识到在当前急剧变革的时代,各方面的变革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教育自身也需要在不断变革中获得发展和体现时代的社会特征。由此,他们需要在未来的教育生涯中面对这种变革的常规常态化和现实必然性;从微观来看,变革性文化会让教师意识到他们不再是课程改革者设置的改革蓝图的忠实实施者,而是结合自身实践,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进行改革的主体,课程改革是他们主体参与、持续生长的创造。当教师不再游离于课程之外,不再对课程改革持有强烈的疏离感,不再因为惰性而固守原有的教育轨迹,而是把课程改革看作是提高其理论水平、完善其教育实践、促进其专业发展的机会,教师才能真正主动参与到课程变革中。

只有当控制性教学文化逐渐消解,让教师充分感受到变革已经不再是一种与己无关的行为,感受到变革中自己的意义和价值,变革才能真正体现它的作用。营造积极的变革性文化,不仅有利于激发教师敢于直面变革的勇气,同时还可以唤起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激情。变革性文化氛围无疑为教师进行课程改革批判力的发挥提供了一种前提和可能。

2.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让教师会批

变革往往会给教师带来压力,使教师固有的角色、地位和行为模式受到挑战。“随着教育问题的日趋复杂,教师越来越多地感到难以理解、把握、解决自身的课程教学现象和问题。”[4]教师要走出这种种困境,必须要有扎实的专业素养。教师专业素养不仅包括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素养,同时还包括教师的实际教学素养。教师有了扎实的专业素养,首先,可以借助于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理论知识思考改革所带来的挑战,审视学生的具体学习行为,批判性的选择课程改革所带给他们的机会;其次,教师依靠扎实的实际教学能力,不仅能够在惯常化教学中发现不足,还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在具体的教育情景中创造出一个个即席作品,体现教学的创生取向,最终达到重新构建自己教育行为的目的。

因此,没有扎实的专业素养做后盾,教师就不会有问题意识,更不会有科学适宜的反思批判行为。只有教师以实践之所需,带动理论之所思,教师才真正能够明确如何进行课程批判,教师对课程的批判才有价值有意义,也才能真正体现课程批判力的回归。

3.尊重教师的自主性场域,让教师敢批

在课程改革中,最了解课堂了解学生的可能就是教师了。课程改革的每个环节都是教师教育智慧和教学艺术的展现。因此,真正的课程改革,必须要给教师充分发挥主体性的空间和场地,尊重教师的自主性场域成为教师课程批判力回归的关键。我们知道,教师的教学具有具体性、情景性、主体性和经验性,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要在具体的教育行为中把握每个适宜改革的教育契机,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同时又能够在教学之外审视自己的教学,审视自己的学生等教育行为中的多元因素,才会在一个个微小的变化中酝酿真正意义上的变革。课堂无疑是教师课程权力展开、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的场域。在课堂里,学生和老师之间存在的特定的关系架构决定了教师在该场域中的权力特质。对于教师来说,课堂是其工作现场,教师在课堂中思考、创造、生成,真正获得了课程话语的权力和空间。尊重了教师的的自主性场域,意味着教师可以在课堂之内关注自己的教学,并及时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和修订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教学智慧;可以在课堂之外反思和审视自己的教学,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与“他人”分享课程智慧,提升自己的课程批判能力。[5]因此说,尊重教师的自主性场域,给予教师充分的发言权,要让教师敢批是教师课程批判力回归的关键。只有当变革成为一种张扬主题,让教师从附和走向行动,改革最终才能真正促使教育成为一种有意义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鲁洁.超越性的存在—兼析病态适应的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7(4).

[2] 程良宏,李雁冰.教师的课程批判力及其生成.教育发展研究,2008.18.

[3] 张文桂.课程改革中幼儿教师的虚假认同与改进.教育导刊(下半月),2010(10).

课程改革的含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化课改;职业英语;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融合对于教学过程的深化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它的关键就是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主导――主体”教学结构,从而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职业英语》信息化教学课改的实施,就是要根据信息化教学与的性质、特点与《职业英语》的教学目标,对教学资源进行重新整合、改革教学组织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变革和改革学习评价方式。

1 《职业英语》的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综合人文素养;

2)培养学生的信息搜索能力和学习需求分析与确立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我学习能力。增加课堂的交互性和学生的参与度。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形象性以及启发性;

4)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作用的了解,增加他们对英语的兴趣;

5)利用网络尝试分层教学。

2 教学资源整合

目前,《大学英语二》的初步设计包含五个模块:“综合语言知识与应用”“考试训练”“口语能力”“英语视角”、“作业与提问”这五个模块共包含我院E教学平台中“基础资源”平台上的八个单元和一个“作业与提问”平台。

“综合语言知识与应用”模块以《职业核心英语》教材为主线,引导学生对英语知识进行综合性学习。其中的教学素材既有预设性教学资源,又有生成性教学资源,素材型式是多模态的,既有文本资源,又有PPT形式的课件,也有教师对教材空白的补充的文学作品、广告作品、音频和视频资料。还包含作业中学生添加的相关音频与课件。 其中包含《职业核心英语》单元,主要是课堂内容的延伸,主要让学生能在课后进行复习和练习题答案的比对。还包括《英语演讲》单元,这是为对英语有较强兴趣并且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同学准备的。在这一单元里,他们能看到100个历史上有名的英文演讲讲稿或英文演讲录音以及TED中有趣的演讲视频及讲义。

“考试训练”模块旨在帮助学生获得考试证书,作为自己学习成效的验证与总结。其中的素材多为传统的讲义、考试文本和听力资料,但要求学生提供大量的形成性素材,即要求他们针对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模拟试题加以完成,找出自己的不足,进行深入学习,无法解决的疑惑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同学交流或在“作业与提问”模块提出疑问,等待解答。其中包含有《大学英语三级》单元,其中包括高职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和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的模拟练习和真题级以及一些讲义。为依然需要通过三级的同学提供学习资料。《大学英语四级》单元其中有分了阅读、翻译、词汇、写作和模拟题几个部分,提供了大量的讲义和试题,帮助有需要的学生通过考试。《专升本》单元则是帮助学生进行应试训练,里面有大量习题。

“口语能力”模块旨提供学生经典英语口语课程,提供操练任务的范本。其中的素材主要是《走遍美国》经典的英语教学视频,语言简单、准确,但是略显拘谨,不太自然。然而不失为英语口语学习的好资源。学生可以选择性学习,并在完成课堂任务的过程中,选择相应单元深入学习与模仿。

“英语视角”模块旨在通过最前沿的课程与研究视频,向学生展示英语视角下的世界,引导学生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维度多视角的解读。其中包含《用英语看中国》.《语言这个玩意》两个单元。 《用英语看中国》这一单元中拟上传英美等英语国家对中国的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介绍的视频和大学课程,比如哈佛大学的《哈佛大学话中国》和BBC的《认识中国》以及TED演讲中关于中国的介绍。是学生了解到底如何用英语谈论中国,介绍中国,在其他国家人眼中,中国又是个什么样子?他们怎么看待我们的文化?这样的视角也可以帮助我们再度审视我们的国度,我们的文化,从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自己,理解生活。《语言这个玩意》单元拟上传BBC的《The Adventure of English Language》以及《十分钟英语史》等广受欢迎的网络课程,从而使学生通过对英语的进一步理解,能了解语言本身的特点,帮助他们更好理解英语语言。同时也可以增大语言的输入。这一方面的输入将更学术化,从而为他们以后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作业与提问”模块旨在为建立英语学习的形成档案。他们在这里上传他们完成的各项课堂任务,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每一个上传都能及时得到老师或同学的回应,把学习互动拓展到课堂之外。这里的教学资源多为生成性教学资源,有学生朗诵录音,也有课堂任务的PPT展示,还有口语任务的视频等。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可以通过图片、文字、音频和视频的形式上传,等待解答。

3 课程实施方案即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革

本课程分课堂教学和E教学平台自主学习两大部分。在课堂教学部分,主要以《职业核心英语》为主,教师利用E教学平台就单元主题创设情境,布置任务,课中包含任务讲解、任务演示、知识分析、情境模拟和展示评价以及答题解惑几个环节。课后教师要求各小组根据其他小组和教师的建议,再进一步修改完善其PPT,学生上传修改后的任务成果。这是一个教学和学习反思的过程,通过反思,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加深理解、完善思维。把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 转变为听说为主、课堂综合运用的主动式学习模式,督促学生完成各种形式的语言操练任务,内化课堂上的语言习得。同时学生可以通过平台上的不同资源,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

4 评价方式改革

《职业英语》采用唐淑敏提出的嵌入式形成型评价,注重节点性学习绩效检验,加强自我反思性评价。关注学生在任务完成中的参与度,在小组任务完成中的贡献,讨论中的参与度等,这些在E 教学平台中可以形成电子档案;同时,学习绩效的检验主要在于每一次学习任务的完成度、质量和效果,把积累性成果,如PPT展示、背诵音频、表演视频等作为考核依据,综合判断学生的学习质量。反思性评价注重监控学生的学习行为,主要看任务的修改过程,E教学平台的学习轨迹等。考核方式鼓励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过程,坚持增加平时的语言输入与应用。

5 结语

《职业英语》的课程特点和信息化教学的性质以及学生的英语学习的特点决定了对高职英语实施教改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在课程建设初期有不少困难,特别是开发者对网络教学平台的运用上遇到了比较大的困难,主要集中在办公电脑软件需升级更新、平台课上传资源格式有限、学生对平台运用不熟几个方面。但困难并不阻碍开发者对这门课的信心和决心。

参考文献

课程改革的含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慕课时代;教学改革;汽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7-0106-02

一、引言

互联网和数字移动技术进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引发了全世界范围内资源开放共享运动的流行,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反映到教育领域就是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慕课(Massive Online Opening Courses,MOOC)的蓬勃展开[1]。慕课的出现,给传统的教育模式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其所特有的优势,使得教育理念和方式发生巨大的变革,为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有利条件,创造了新的机遇,为以往教学改革中难以实现的愿景通过慕课形式有了可能,引发教育领域的全新变革及广泛关注和讨论。各个学科充分整合教育资源,优化课程教学,引发一系列课程的慕课化革新。在慕课的背景下,对《汽车设计》课程的改革及慕课教育模式的融合发展应运而生。

二、慕课

慕课经历了从OCW(开放式课程)、OER(开放教育资源)到MOOC的发展历程。相比前述的教育模式,慕课的理念更加宽泛、便捷,不仅囊括传统课程中的教材内容、习题集和思考题等,还提供了一种在线式的互动平台。通过互动式的交流学习平台,创造一种新的学习生态系统,诞生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

1.大规模。慕课的大规模主要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个层面是指,面向受众学习群体的大规模。慕课借助互联网将优质的课程资源免费提供给全世界范围内的个体,从而摆脱时间、地点甚至是设备形式的束缚,自由自主地学习。第二个层面是指,课程体系的大规模。任何专业的课程内容都可以借助相应的慕课技术手段,建立自己的慕课课程,放在互联网上供任何有需要的人群学习,实现慕课专业课程体系的全面化。第三个层面是指,课程内容形式的大规模。慕课不仅包含课程视频、教材、习题集等,还包括各种交互性的论坛和讨论区,从而创造性地搭建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生态环境,实现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互动学习和合作学习。

2.在线。在线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层面是与传统的网络课程含义相同,是指将课程的视频放在网上,供学习者自由地上网学习。另一个层面是指,借助慕课课程大规模的特点,需要课程负责人经常在线,以随时可以解决在线学员的疑问,或者是与学员进行在线的课程讨论。当然,也可以通过指定的课程助教,随时在线解决学员的问题。同时,由于慕课学员的同时大规模在线,使得具有相同学习兴趣、学习相同课程的学员可以实现在线的互动交流,互助学习,合作学习。

3.开放性。开放性是指慕课可以最大限度地突破学习条件的制约,将一切可能的、有用的、优质的资源无限制地提供给任何需要学习的个人或是群体。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学习者可以自由地使用这些优质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从而实现教育资源价值的最大化。慕课中的课程,不仅仅指传统意义上的课程,它是将所有具有学习价值的教育内容数字化,形成适应自身的课程形式。

三、《汽车设计》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

《汽车设计》是全国汽车工程类专业(尤其是车辆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课程以培养汽车工程领域具有良好素养的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面向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学生,介绍汽车整车和主要总成,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轴、驱动桥、转向系、制动系等以及各总成关键零部件设计的重要基础知识和理论方法等。对于培养合格的汽车工程技术人才,提高我国汽车工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这使得对于《汽车设计》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研究,显得格外重要[2-4]。

四、慕课对于《汽车设计》教学的独特意义

由于慕课借助覆盖面最广、最为便捷的互联网,可大大地提高传统教学模式效果,加快教育资源的传播范围和广度。慕课具有新的技术手段和形式,使得以往的教育改革突破并产生新的可能,对《汽车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也产生独特的有利条件[5-8]。

1.具象的视频内容。由于《汽车设计》课程面向汽车总成部件或结构,完全脱离具体实物的、抽象的、静态的教学内容,都是不恰当的。慕课视频高清丰富,可以直观地、立体地、具象地、动态地展示汽车实际运动总成部件甚至是零件的技术特征和结构运动参数,便于直观理解和教学。《汽车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对汽车主要总成进行结构分析及设计实现,难免形成单个模块内容庞杂、学习时间长等问题。

2.数字化的模拟。慕课课程教学资源的数字化模拟,是指将具体教学过程中需要实践的内容,通过慕课软件和视频进行仿真模拟的过程,有时甚至是模拟软件的模拟化。将现代汽车的一些设计方法,如CAD技术、有限元法、优化设计等方法融入慕课课程的教学资源中,可以通过视频学习进行相关软件的模拟操作,实现数字化模拟。

3.课程平台优势。慕课课程的平台具有统一性,所有的课程资源都是在慕课中有序存储,察看需要的课程资源非常便捷。《汽车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内容涉及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电子技术、汽车制造工艺学和先进制造技术等一系列内容,在学习《汽车设计》的过程中,对于其他专业知识的参考和查阅也是不可避免的,而慕课的知识承载平台的统一性和切换的便捷性,为《汽车设计》课程的改革提供便利的条件。

4.开放性规模优势。《汽车设计》课程慕课化之后,学习的受众不再仅仅是本专业学生,而是任何愿意学习、需要学习的个体都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这有利于集思广益,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出各种对《汽车设计》课程改革的良好建议,促进课程改革不断完善。由于在同一慕课平台,同一种学科可能有不用同的教师或者教学单位制作的课程,这就使得教学质量有了横向的可比性.

五、慕课背景下《汽车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研究

1.建立并完善《汽车设计》课程慕课内容。结合慕课课程模式的具体要求和《汽车设计》课程的教学要求,并参考其他慕课课程建立并完善《汽车设计》慕课课程。可以将课程的预习性资料做成富文本的形式。突出课程内容的核心,合理划分课程的内容结构,将每个知识点都做成时间在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的小视频。

2.整合各种形式《汽车设计》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专业资源库等途径尽可能多地搜集不同形式的内容,在合理优化之后通过不同的信息搭载模式(例如视频、音频、图像等)呈现知识内容,通过载体的多样化满足不同学生对于学习载体的不同偏好,增加课程的可接受程度。

3.搭建良好的在线交流讨论平台和学习环境。慕课的在线交流平台是其一大特色,《汽车设计》课程本身面向的未来实际工作就是团队协作和合作共赢的工作内容。积极鼓励学生通过课程的在线交流平台和课程论坛提出自己的问题,解答其他同学的疑问,踊跃讨论,在交流中发现自己对于知识点理解的不足,相互提供,共同进步。此外,教师也经常登陆论坛,积极与学生共同讨论问题,为同学们答疑解惑。还可以指定几个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过关的研究生,担任课程的助教,积极引导同学,提高学生在线参与的积极性[5]。

4.建立《汽车设计》课程特有的数字模拟化平台。由于以《汽车设计》课程的知识内容最终是要通过技术的手段转变为实际的工作部件。在慕课的作业提供和平时的课程练习,不可避免的要用到相关的软件,因此,可以将CAD、有限元、优化设计相关软件的常用基本功能组成可视频操作的模拟化软件,这样既能做到学生学习可以不受设备配置的限制,又可以保证学生在线提交作业的真实性,保证学习质量。

六、结束语

通过对慕课的本质分析,结合《汽车设计》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分析了慕课对于当前《汽车设计》课程改革的独特意义,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慕课背景下的革新对策,创造性地为相关专业课程的慕课建设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刘和海,张舒予,刘丽兰.论“慕课”的本质、内涵与价值[J].教学与研究,2013,(3):53-42.

[2]邹旭东,王丰元.汽车设计课程及课程设计改革方案的设计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51):29-31.

[3]谢冉.大学课程:回顾、反思与视角转换[J].现代大学教育,2014,(1):13-18.

[4]袁庆晖,李如密.课堂教学研究的“类融合”及其价值探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4,(1):45-49.

[5]王继松.《汽车设计》教学改革的经验反思[J].高教研究,2015,(6):12-25.

[6]董玲玲.慕课对传统教育的冲击与应对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3,(23):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