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范文第1篇

创新教育是相对于接受教育、守成教育或传统教育而言的一种以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新型教育。它运用教育技术,优化组合教育资源,把人才学、教育学、创造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学校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途径,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志向,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

哈工大计算机学院一直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在创新教育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本文重点介绍哈工大计算机学院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

1 哈工大计算机学院创新教育的探索

哈工大计算机专业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成立该专业最早的高校之一。专业成立以来,创新能力培养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从哈工大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历史可以充分体现这一思想。

在专业创立初期(20世纪50-60年代),我们就将教学与科研实践相结合,通过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专业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研制出国内第一台模拟计算机和第一台能说话会下棋的数字计算机,还研制了国内第一个小磁芯存储器,并向百万次机发起进攻。我们初步建立了研究型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体系。建系时期的20世纪70-80年代,硬软件专业结合,形成较为系统的、稳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体系。到了20世纪90年代,我们积极探索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以项目带动学科发展。当时的主要研究项目包括20世纪70-80年代的容错机、智能人机接口、第五代计算机、高级语言编译器、操作系统等和20世纪90年代的航天容错机、并行阵列机、并行编译、多功能感知、中文信息处理、机器人、模式识别、三峡MIS、CIMS应用等等。

2000年建学院以来,我们通过不断探索,逐步形成深层次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计算机学院创新教育体系。比如,2000年我们提出了“21世纪创新型计算机高级人才培养”目标及可持续发展计算机教育观,接着又提出计算机“金字塔”教育体系和“一流品牌人才” 培养战略,明确建设教学梯队的策略,强化课程组建设。2002年我们强调实践教学及工程能力培养,成立教学实验中心。2003年,为明确“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教育体系,强化教学队伍建设,成立了计算机基础系。2004年我们开展个性化精英人才培养研讨及实践,提出了“系统化‘三三’学生工作模式”,成立学生俱乐部。近年来,我们还开展了创新能力与问题求解能力培养研讨及实践;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培养研讨及实践等等。

哈工大计算机学院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进行了近五十年的探索,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哈工大计算机品牌人才。

2 培养精英品牌人才的创新教育体系

哈工大计算机学院力求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一流计算机教育体系,培养“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品牌人才,为未来的学科与学术带头人、政府部门领导人和单位技术负责人做人才后备。

在总结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我们建立了培养精英品牌人才的教育体系见图1。

在这个教育体系中,入口是高质量的新生,他们是优秀的高中毕业生,经过哈工大计算机教育体系的系统教育,将培养出高质量的毕业生,成为优秀的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和IT技术人员。经过进一步深造和发展,他们将成为学科与学术带头人、政府或部门领导人和单位技术负责人。他们是具有“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的一流品牌人才。

哈工大计算机教育体系就是“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人才教育体系,包括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和系统化“三三模式”的学生工作体系,见图2。我们认为,要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首先要营造适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良好环境,

从细节做起,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

3.建立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

创新教育的教学与传统教学不同,要求学生独立探索和发现尚不了解的规律、规则和操作方式,而不是简单地从教师和书本那里接受现成的知识或解答问题。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把教学的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变到学生的学上,使教学成为关于学生的学习组织和学习控制的学科。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在共同活动中平等相处。教师不再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功能和作用,而能在学生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起引导和示范作用;能以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去感染、带动受教育者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学生不仅是“教育的主体”,更是具有创造性的主体。为此,要努力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其中包括:

v校园与学院环境:营造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环境。

v领导环境:定出目标,积极倡导,拿出措施,合理组织,有效监督,正确评价。

v组织环境:形成有效的、运转灵活的组织机构。

v课堂环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的教与学,鼓励学生讨论质疑,发表见解,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v教师环境:建设懂得创新教育、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

v教材环境:教材创新,支持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学。

v活动环境: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与实践活动。

v评价环境:教育评价制度及考核体系都要考虑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因素。

v政策环境:政策配套,鼓励创新教育。

实施创新能力培养,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几个层面。其中,在宏观层面,要建立创新教育教与学的环境,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建立创新教育体系及其评价制度。在中观层面上,要建立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体系及学生工作体系,倡导启发式教学与交互式个性化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在微观层面上,包括课程、研讨、实验、作业、实践、活动、项目等各个环境都要体现创新教育理念。

4 通过各教学环节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须从细节做起,在课堂教学、学术研讨和实践活动等方面注意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教学中,强调知识点与能力点的结合,启发创新思维;通过大作业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实验设计上,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自主设计和演练实验;强化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通过学术研讨,激发学生更多的创新思维、表现力与沟通能力。开展各项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人格与综合素质。通过项目开发,以研究带动学习,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学生的论文,既要求规范,更强调创新性(独特、新颖)。在考核方面,要建立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的考核体系与激励机制。因此,要求每位教师在课前,要明确课程的能力结构与能力点、关键问题的思维方式与求解方式、学生可能的兴趣点等;在课中,强调面向问题理解与求解,建立互动式教学环境(教与学:设问式、启发式、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在课后或课下,训练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学与习:大作业、个性化实验课、课程设计等);在课外或课余,开展多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活动(学生俱乐部活动、光熙论坛、名家讲坛等);在考核方面,采取多环节、多要素、累计分制的考核方式,更系统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范文第2篇

摘要: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能力主要指学生在创新学习中产生的新的看法,新的见解,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的能力。这是历史教学的核心,也是历史教学的目的之所在。从历史教学实践看主要包括自学能力、探索能力、评价能力等。

关键词:历史教学: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5-0191-01

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朱熔基也指出:“教育和科技事业要走改革创新之路,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这是党和国家的声音,这表明: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创新教育的核心,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基础学科的历史教学,面对世纪挑战,必须毫不含糊的作出自己的应答。必须通过我们的创新教育,开启学生创新的大门、唤起学生的创新个性、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教给学生的创新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成为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打好坚实基础。

1.教学理念创新

教师具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决定了其教学方法的选用和教学的效果。历史学科教育要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是基础和关键。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从教学理念上作到以下几点:

1.1 变史实教育为学史教育。历史学科教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教师所讲述的内容都是历史上所发生的各种事件。教师如果不注意把握,往往就将整个历史教学变成历史事实的教育。这样一来教授给学生的就只是一些枯燥的历史史实。导致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因此,中学历史教师在授课前就必须十分注意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知识的分析。不仅要告诉学生在历史上发生了一些什么事件,更重要的是要和学生一起分析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件以及我们应该得到的经验和教训。一个比较突出的例子就是我们在教授中国古代史三国史部分的时候,我们首先肯定要向学生介绍东汉末年的政治割据局面以及三国鼎立的形成。但是如果我们忽视了对东汉末年政治形势的分析以及曹操、孙权和刘备三大势力的形成和他们各自的有利条件的分析和讲解,学生就不易理解为什么说东汉的灭亡和三国的鼎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我们中学历史教师具有了这样一种将史实教育为学史教育的观念之后,就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中的气氛变得活跃,使学生能开动大脑考虑问题。

1.2 化死记硬背为理解接受。中学历史学科的教育,少不了要求学生熟记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事实。但在这个过程中历史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去熟记这些历史知识呢?

从调查得知,不少中学历史教师在新课结束之后,时常指定出一些知识点或重要的历史事实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死记硬背,并且要求学生在记忆某些历史知识时要做到一字不漏、一字不错。笔者对此举深表担忧。诚然,让学生记得较多的知识点,掌握一些基本的历史史实,是保证学生学好历史学科的一个必要前提。一般说来,学生对历史史实掌握得越多,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及运用的过程中越显得得心应手。但是,如果仅仅是强制性地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掌握历史知识,倒不如通过教师的系统讲解以及对历史知识的系统分析,让学生充分地理解历史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拉线索、作对比、找相似等各种方法对历史知识进行灵活的记忆和掌握。

2.教学课堂一定要优化

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主阵地。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必须以优化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因此教师在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考虑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一切积极因素,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激发创新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这说明兴趣在学习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愿意学习、乐于学习,也可以激发其积极探索、努力创新的热情,达到点而能通、启而能发、触类旁通的最佳效果。兴趣一旦被唤醒,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他们就会如饥似渴地去涉猎课内外更广博的知识,享用终身,成为通识型人才。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可采取多样化、新颖化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教材中“活动与探究”、“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尊重学生独特体验、阅读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关于金字塔的建造者到底是谁,传统的认为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但现代有很多人认为它是外星人的杰作。无论对与否,这观点是有创新有突破的,都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探索的欲望。

如新教材精美的图片,也蕴涵着人文关怀,那生动化的编排设计,无形中拉近了学生与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时代呼唤创新,在对历史本体的个性追求中,实现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人格的塑造。无个性的共性化历史是毫无生气的“死寂”的历史,无生气的历史是对学生创新精神的窒息。在教学中多联系一些实际生活,多策划一些启迪、教训、新的认识、有何借鉴等,激发其创新思维。如加入WTO有什么利弊,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仍处于“冷战”之中吗?等等,学生热烈讨论,兴趣浓厚。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教学构建了一种活泼、新颖、重方法、促思维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它以其独特、新颖的形式,再现历史,有力的渲染了课堂气氛,也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发展其创新思维。利用历史教材,激发创新意识。历史教材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有其独特之处。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创造,等等,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而到了近代,由于落后的传统文化和社会风气对创新精神的压制,加剧了中国的落后等,这些都可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创新才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才是民族进步的动力。

3.鼓励学生参与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的培养,仅仅是创新教育的起点,最终还是要落脚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历史老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对书本、教师的盲从。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收集和处理信息,提出和验证假说,发现其规律性,即让学生通过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

判断历史现象能力的综合能力。如学习经济全球化有关内容时,我提出一个假设:“我们知道资本主义制度下会出现金融危机,那我国为什么还要加入WTO”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议论纷纷。我于是加以引导,归纳,得出结论:“我们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也必须要搞经济建设,要改革开放。”同学们信服地点了点头。然后我又让学生讨论探究“我国是如何应对的”,于是他们热烈讨论,各抒己见,阐述观点。学生最后明白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之所在。从而加深了对这一事件的认识,以情激趣,激发创新意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培养方法

一、利用好奇心,挖掘学生创新潜能

好奇心指对新知识、新事物、新问题有很强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兴趣。它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激发创新动力的内在动因。它可以推动人们主动积极地观察世界、展开创新思维。好奇心是创新的动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的潜能,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为促进学生好奇心的发展,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巧妙设疑,设置矛盾,使学生在“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思维情境中探究知识。一方面,教师要用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对学生来说,未知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值得探索的。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研究和探索行为,努力用学生的眼光去观察问题,跟学生一起惊异、提问、讨论、共同得出结论。正如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那样,“解放孩子的嘴,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们敢问、敢说、敢动、敢干。另一方面,教师要以精妙的教学设计带学生进入新奇的探究天地,给孩子自由探究的空间和时间,这是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关键。同样,全新的阅读材料、大量开放式的问题,也能激发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与探索的欲望。教师要学会肯定学生所提出的探索性问题的价值,有时还可以不直接提供答案,而是进一步提出一个疑问和悬念,激起他们更强的好奇心。

使用形象生动、丰富而幽默的教学语言,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思考、理解和对教材内容的掌握,而且还可以起到打动学生的心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讲《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时,我发现班上的女生比较积极。每逢提问,频颇举手的都是女同学,而男同学举手发言的少之又少。于是我灵机一动,说:“女同学发言积极,男生到现在为止动静太小。难道举手回答问题也与性染色体有关?是因为女生多了一条X染色体而更积极,还是因为男生少了一条X染色体而更拘谨呢?”学生听了哈哈大笑起来。老师接着说:“在科学研究尚未得出结论时,希望男同学们多努力哦!”随后,课堂上“女男失调”的情况大为好转。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积极的思维和良好的效率往往建立在浓厚的兴趣之上。一个人的创造性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所取得的。比如,达尔文小时候是一个“平庸的孩子”,但他对大自然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以极大的热情去野外学习和搜集标本,以至后来成为著名的生物学家。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首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对祖国未来的企盼,吸引他们思考、探索、创造。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自己就应勤于积累资料和素材,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恰当运用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和趣味故事,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的创造意识。如在介绍“显性基因遗传和子代性状”时,提出:“为什么有的父母都是双眼皮或一单一双,可子女却是单眼皮?”在介绍“遗传”时,不妨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美国的一位舞蹈女明星,拒绝了许多风流潇洒的公子哥们的追求,却写信向长相普通、不修边幅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求爱。她写道:“如果我们结婚,我相信我们的后代一定会像您那样的聪明,像我一样的漂亮。”请问:“如果他们结了婚,她能梦想成真,遂其心愿吗?”在介绍《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时联系《西游记》中女儿国,而现今,英国西部有一个靠近大锌矿的村庄,他们的后代全都是女儿,形成一个女儿村,但他们并没有饮子母河中的水,那是什么原因形成女儿村的呢?(锌可能会影响含Y染色体的的形成。)

只要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以新颖的方式吸引学生,引导学生关心人生、关心社会、关心生存环境、关心科技发展与进步,就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提倡快乐学习,激发学生创新欲望

不要用书本把青少年的大脑填满,不要用学习把青少年的时间填满,如果简单地强调青少年学习更多的书本知识,那么学习过程的艰辛就会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从而抑制其创造力的发挥。相反,快乐的学习,适当的社会实践、适度的身心调整则能唤起学生的创造欲望。

四、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又称为辐射思维、扩散思维、求异思维,是在思维过程中,以某一问题为中心,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向外扩散的一种思维方法。研究表明,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

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是有限的,一个问题,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发散性思维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变通性。在训练中,鼓励学生改变已习惯了的思维定向,而从新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从别人的观点和想法中找到不足总结经验,促使他们全面考虑问题。例如:父亲并指(P),母亲表型正常,生下一个手指正常,患先天性聋哑的孩子(dd),据孩子的表型及基因型,可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1)患先天性聋哑的概率;(2)患并指的概率;(3)两病皆患的概率;(4)生一个儿子患先天性聋哑的概率;(5)生一个只患先天性聋哑的儿子的概率;(6)生一个患先天性聋哑的儿子的概率;(7)患病的几率;(8)正常的几率。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发散性思维训练的例子。不同的学生所采用的方法和思维的角度不同,从而使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程度也有差别。一部分学生用的是“棋盘法”,他们先写出双亲可能产生的配子及比例,再根据配子的自由组合得到子代所有的基因型和概率,最后由基因型得出表现型和概率。这种方法简单、准确,但是步骤复杂,解题速度慢。一部分学生用的是“分支法”(以两病皆患的概率为例):他们首先确定双亲的基因型PpAa,ppAa,然后单独考虑一对等位基因Pp×pp1/2Pp和1/2pp,即1/2多指和1/2正常,同理Aa×Aa3/4正常和1/4先天性聋哑患者。这种方法对各种情况比较直观,一目了然。还有一部分学生用的是“图形法”(以患病的概率为例):首先得出1/2多指和1/2手指正常,3/4正常和1/4先天性聋哑患者,多指的患者和先天性聋哑的患者中都包括了两病皆患的情况,因此患病的概率为1/2+1/4-1/8=5/8。

最后对这几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对这个问题理解透彻,掌握牢靠。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灵活性,提高其从多角度、多渠道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从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五、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对已积累的知识和信息,通过创造性思维进行科学加工,提出新想法,创造新事物和实践能力。探究,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发现问题。学生从小就会对周围的生物产生好奇心,他们会经常问“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因此,可以说问题意识是孩子的天然禀赋,科技辅导员必须满足学生这一心理需求。学生在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科学现象,他们会自发形成一些新问题。如:在进行“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的探究活动中发现坏的种子也能发芽后他们又开展了“残缺的种子会发芽吗?”的试验性探究活动,活动中他们发现蚕豆的茎都是向着阳光生长,他们带着新生成的课题继续研究,开展了“种子会追寻阳光吗?”探究活动。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的思维不断撞击,不断生成新的问题。他们的探究过程就是生疑析疑解疑生疑析疑解疑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新生成的问题来源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当问题成为学生自己想要探究的问题时,学生也就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薛波.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高教研究,2011(5):212.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范文第4篇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呢?

一、首先,教师要有创新意识

教师应该具有敢为人先的胆识和勇气,对约定俗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敢于持怀疑态度,敢于标新立异,不墨守成规,不迷信权威,只有这样,才能随机应变地进行创造性教学,才能在教学中以创造教育思想为指导,教给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创造性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形成富于创造性的人格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包括培养学生自学的基础(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便于学生运用与迁移),自学的方法与技巧(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听、说、读、写基本方法,能举一反三,会筛选、归纳、运用、生成信息),自学的人格品质(包括求知欲、独立性、灵活性、观察力、坚韧性、创造性)等方面,引导学生从学会学习,进而学会做人,形成独立、自尊而又富于创造性的人格。

三、善于挖掘、充分利用课文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语文教材中的诸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名作名篇,以及跳动着时代脉搏、展现着时代特色的美文时文,绝大多数闪烁着作者创造性思维的光辉,为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教师要善于挖掘并充分利用课文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将这些创造性因素加以提示,使之成为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触发点。

四、优化知识积累,拓宽知识领域,丰富创新和创造思维背景

优化知识积累,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知识面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我们应该让学生首先把课本的知识学扎实,但决不可只局限于课本中的知识,还必须延伸到课本之外;不能局限于语文学科本身,还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的多种联系。教师应把学生的视野引向更广阔的领域,例如天文的、历史的、地理的、生物的等等,为创新和创造思维构建广阔的知识背景。可通过以下手段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如:1、开设阅览信息课。2、开展信息交流活动。3、开辟班级剪报栏。4、开展课外阅读竞赛。

五、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形式的联想、想像,拓宽思维空间

联想想像是创新和创造之源,任何创造性活动都离不开联想和想像,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不断地有所创见。语文教材,特别是其中的文学作品,尤其具有形象性、表意性、灵活性,它本身就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像空间和丰富的联想内容。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思维的多向展示,引导学生从“已知”中预测“未知”,作更深更高层次的分析、思考、联想、想像,进行发散思维,促使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方案或结论,尽力避免思维定势的形成。教师应通过挖掘教材、讲解习题以及其他途径,多设置一些“空白”让学生借助联想、想像去填补,使学生隽逸奔突的才情、明睿深刻的洞察得以张扬和生发。比如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可引导学生想像情节上的空白,情节的走向,人物的命运走势,艺术形象中鲜明而模糊、富有张力的意蕴,作者意念上的省略等。

六、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发展求异思维

敢于标新立异,这本身就是创新。标新立异即抛弃陈旧的或者普通的成分,创造新的成分,它是创新者把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新信息有机的沟通起来,唤起其感性认识,再进一步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归纳、判断推理等一系列逻辑思维加工,使感性认识向理性飞跃。在教学中,我们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树立“异想天开”“敢为人先”的思想,运用求异思维,不依常轨,不受传统方式的束缚,敢于寻求变异,从而引发新的思想、新的见解。例如,“狐假虎威”不好,但有学生却认识到,狐“假”虎威对付老虎,保全性命难能可贵。除此以外,像“旁观者未必清”“留得青山在,也怕没柴烧”“开卷未必有益”“近墨者未必黑”“滴水未必能穿石”“有文凭的人,不一定有水平”“听话的孩子,不一定有出息”……诸如此类的观点,也都是求异思维的典型例子。

七、突出“主体”地位,激发求知热情,营造民主开放、积极探讨和大胆质疑的课堂气氛,及时肯定学生的创新火花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5-0017-02

受传播环境、传媒市场、电视、网络媒体等因素的影响,节目创新已成为电视发展的首要问题。在各项因素的影响下,新闻节目若要维持有力的传播效果,并在收视量占主导地位,必须要创新编辑能力以及突破原有的思维规律,推陈出新,不断改变,才可在激烈的收视竞争中占有优势。新闻编辑作为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提高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力是保证新闻节目个性化,具备竞争能力的保证。

国内新闻编辑的策划意识、策划观念与策划水平都相对落后,未能满足群众的需求,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存在节目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以及盲目跟风现象普遍等问题[1],种种问题表明了当前电视新闻编辑的能力不足,需要不断的创新培养。

1.1节目形式单一

随着电视观众审美观的不断提升,这也考验了电视台新闻播报形式。现阶段还要许多电视新闻的节目形式存在单一性、陈旧性的问题,节目编排未能结合现今观众的审美习惯与新闻传播的规律,使观众对此类新闻节目的耐心逐渐消磨,甚至对此类节目产生厌烦心理。

1.2节目内容枯燥

现阶段,大部分电视台的新闻节目都存在节目内容空泛、枯燥无味等问题,甚至有少数新闻节目粗制滥造,质量不过关[2]。如今,不少电视新闻节目都以简单的串播形式进行,缺乏对新闻内容的深入报道与点评,更谈不上关注与精确切入重大新闻。部分新闻主持在播报新闻过程中,面无表情、语言僵硬,使新闻枯燥无味。新闻节目的形式、内容不符合新闻资讯的进展,违背新闻节目的意义,无法吸引观众的注意,降低了新闻节目对观众的影响力。

1.3盲目跟风现象普遍

现阶段,许多新闻编辑人员均缺乏创新意识与能力,大部分电视节目普遍存在盲目跟风的情况。对于新闻节目来说,由于现今新闻节目对时效性以及深度报道、理性分析的注重,大部分新闻节目为降低节目制作成本而模仿外国电视节目的制作形式[3],例如曾经有一个新闻节目以RAP串烧形式报道新闻,提高了该节目的收视率,之后就引起了许多电视台的模仿风潮,模仿方式各不相同,将节目变得不伦不类。

2培养新闻编辑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必要性

电视新闻节目的意义是对最新发生且具有话题性的事实进行报道。新闻编辑人员要不断创新自身的观念,不断提升自我,树立对自身能力的信心,才可使电视新闻不断进步。一个新闻编辑是否具备创新意识,体现在其是否有积极勇敢与充满激情的开拓精神,在编排节目时,打破传统的编排模式,提出新奇的主张,大胆设想,以最大的努力创作具有深度、广度以及个性化的电视新闻节目,将自身的创新思维融入节目制作中,贯穿到每一个环节中,使节目具备独特性,多样性以及丰富性等特点,在众多新闻节目中脱颖而出。

3.1对新闻节目的编排形式不断创新

由于新闻编排是制作新闻节目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对新闻节目的编排形式进行改革创新是电视新闻创新的重点。编辑新闻节目过程中,包含着各种不同的信息,编辑工作人员以及记者须结合新闻节目的性质,对采集回来的信息进行重组,选取适合节目的信息,合理巧妙安排信息的排列顺序,避免单一的新闻模式,实现新闻信息编排灵活搭配、优势互补[4]。 首先,创新新闻节目的编排艺术,对新闻播报风格进行转变,新闻主持走亲民的语言路线,以增加所报道新闻的代入感,体现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主持人的播报语言通俗化,令观众更易于明白、接受新闻报道内容。

另一方面,播出方式多样化,将背景分析、现场报道、动态新闻、演播室访谈、主体新闻、相关报道等板块融入到新闻报道中,使新闻报道立体化,扩大信息的类型与数量,优化新闻报道质量,营造社会热点,聚集观众的注意力,增强社会舆论的力量。

最后,创新新闻报道形式,在新闻节目中对新闻内容作合理搭配,例如现场报道结合主持人的看法,长新闻结合短评论等,优势互补,避免新闻形式单一化,使新闻具有内容丰富、立体化且形式各异。

3.2树立个性化意识

人人都具备创新潜能,但只有部分人发挥了这一项潜能,每个人只有不满足于现状,心存改变的意识,才会对自身潜在的创新本能进行积极开发。因此,新闻节目需要创新,要求新闻编辑人员具有创新意识,发挥自身发散性思维能力,以令观众出乎意料的角度分析及重组不同事物,提出新闻重点,吸引观众的眼球,令观众感到耳目一新。首先,挣脱传统的组合方式,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以新的事物组合方式,对新闻材料进行加工处理,使同一种事物有不同的方式可表达[5]。新闻编辑人员可考虑在编辑电视新闻的过程中融入自身的独特性,使节目具备独有的风格,在存在盲目跟风的环境中标新立异,改变形式雷同的情况。然而,在新闻节目的编辑工作中,树立个性化意识不是质疑所以事情,切忌为突出自身的个性而质疑合理事物。总而言之,改变新闻节目编辑方式的前提是要保留电视新闻的本质。

4结论

同志1995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不断发展的传媒激烈竞争形势,电视新闻节目需要健康发展就必须不断强化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使其发挥创造力,在新闻节目策划中不断推陈出新,打造精品节目,吸引观众的眼球,跟上新时代的发展,才可实现电视新闻的意义,通过节目向更多的观众传递最新信息,使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保持良好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程玉婷.浅谈电视新闻的生活化――从新闻的编辑、导语、画面配音说起[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11(2):63-65.

[2]罗新星.新闻节目的泛娱乐化与娱乐新闻节目的式微――解读台湾电视新闻的后娱乐现象[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5):133-136.

[3]刘荟.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及手段[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4):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