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茶文化;教学改革;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173-02

.

茶文化是人们通过对茶的自然属性的认识和利用所产生的全部社会、文化现象的总和,包括茶从自然状态进入社会和人文序列的全部过程及其结果[1]。茶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助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拓宽知识结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起到了积极作用[2-5]。近年来,很多高校开设了《茶文化》、《中国茶文化》、《茶艺与茶道》、《中国茶艺》等相关课程,深受学生喜欢。自2003年秋季以来,笔者面向我校全体本科生开设了公共选修课《茶文化》,旨在通过茶文化学习,使学生了解茶的基本知识和茶文化的丰富内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以茶悦己悦人,丰富生活;弘扬我国传统的茶文化及其精神。《茶文化》课程自开设以来,已有6000多名学生选修,学生对本课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通过学习,学生对茶文化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但是,在课程开设过程中,也呈现出一些问题,如教学方法较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以茶育人力度不足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笔者结合课程实际,探索和实践了如下教学改革,从而明显提高了本课程教学质量,同时真正实现了课程目标。

一、调整教学内容,兼具科学性、文化性和艺术性

在《茶文化》开课之初,课时为30学时,课程内容较多,包括科学性(茶叶分类及其特点,茶的特征特性,茶叶冲泡与品饮,茶叶加工与审评等)和文化性(茶叶历史与现状,国内外饮茶习俗,饮茶艺术等)的知识。根据课后了解,多数学生认为在参加该课程学习后,自己对茶的特征特性有了一些了解,开始尝试科学泡茶饮茶和品味一些茶文化,但是,课程内容设置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偏重于茶文化的科学内容,而未充分体现茶的艺术和文化特色,并且茶文化可以修身怡情,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素质教育功能没有很好实现。后来,随着学校公共选修课改革,该课程课时调整为20学时,加之选修该课程的学生来源广泛,包括文、理、农、工、经、法等不同的专业,学生学科差异大,基础知识有别,因此,非植物学科的同学往往对茶学专业知识理解较困难,而通常情况下,公共选修课选课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兴趣感与课程内容是否具有实用性、趣味性和时代性密切相关。鉴于此,笔者结合课程要求和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对授课内容作了调整,既能包含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又能在有限的课时内突出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融入了茶文化的修身养性、提升素质的相关内容,以使学生能够“以茶修德、以茶立美”。目前,已经形成茶史(茶的起源与传播,国内外茶叶产销和应用现状)、茶类(茶叶种类及其特点,名茶,茶叶的选择)、茶叶泡饮(泡茶用水与茶具的种类、特点及其选择,茶叶冲泡与品饮方法)、茶与文化(国内外饮茶习俗,茶艺,茶文化作品赏析,茶之名人、掌故与传说)等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四大主题内容。经过实践表明,该教学内容兼具科学性和文化性,又不乏艺术性和实用性,因而很受学生喜欢,教学效果也得到显著提升。

二、改革教学方法,课堂氛围活跃,吸引力更强

教学方法与教学目的、教学任务相联系,是实现教学目的和完成教学任务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方法[6],在引导和激发学生有效学习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作用。作为具有文化性、历史性和艺术性的茶文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对于学生充分理解其博大精深的精神内涵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而采用讲授式、提问式、讨论式、自讲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又能锻炼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多媒体教学传授茶文化基本知识;另一方面,注重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交流与沟通。例如,在讲到茶叶分类的时候,先说出几个茶叶名称,让学生回答这些茶分别属于哪一类茶叶,并简单说明依据,之后带着这个问题,讲授茶叶的分类情况及其特点,并对这几个茶叶类别逐一确认。这样,学生就会在疑问中认真学习茶叶的分类知识,从而加强了对茶叶类别及其特征特性等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且可以做到学以致用。每次上课时,首先针对上次课内容提一两个问题,抽点学生回答,既加强了课程内容的上下连贯,又帮助学生实现了对知识的巩固和加深;上课过程中,也偶尔提出一些小问题,可以督促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此外,设立一些相对独立的小主题,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图片或视频,制作成一个讲课式小课件,利用课堂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自己讲课,同学之间相互点评,一方面培养了学生主动寻求知识的习惯,又锻炼了学生的资料归类整理、语言表达和课件制作等能力。

三、优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与传统的依赖于黑板、板擦、粉笔等这些简单教学工具的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可以节约时间和空间,大大增加讲授效率,而且“图、文、声”并茂,形象生动,能使学生提高学习热情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因此,多媒体教学被各高校教师广泛应用,改变了单一的“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教师单位时间传递的信息量[7]。笔者在《茶文化》课程实践中,也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并运用于课堂教学,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同时,采用VCD播放、网络视频资料播放、影视剪辑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示茶文化的相关信息,从而让学生对茶文化产生清晰的感性认识,并实现一定程度上的精神升华;此外,关于茶叶分类、名茶、茶叶冲泡等内容,授课时以实物进行展示或演示,形象又直观,生动又富有艺术性和美感,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也培养了审美情趣。因此,电化多媒体教学、实物演示、视频播放等多种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也体现了本课程的艺术特色。

四、开展品茶论道活动,将知识溶于实践,将理论得以升华

通过茶文化教学不但可以传播茶文化知识,还可以修身养性,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审美情趣和创新思维,提升个人素养。因此,开设品茶会,在以茶营造的和谐安宁的意境中,将所学基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充分认识不同茶类,鉴别不同茶叶的色、香、味、形等特征,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茶知识的理解;品茶活动中,同学们参与备具、分茶、冲泡、品饮、讨论等各种环节,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同学们既通过活动亲自实践了茶叶的冲泡与品饮,又有效地实施了自我参与、乐于奉献、积极思考、相互配合、乐于交流等素质教育,同时还以茶联谊,丰富人生。当代大学生受社会观念的影响,有的思想迷茫,学习态度不端正,加上当前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长宠爱,劳动观、节约观念极为缺乏,人生观、价值观也十分模糊。然而,茶中寄寓了清淡平和、宁静自然的人生态度,饱含无私奉献、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勤奋节俭和相敬互让等中华传统美德[3],突出了茶文化鲜明的育人作用,因而笔者结合讲课内容,充分利用茶文化丰富的内涵倡导质朴、平和、奉献的精神,尊敬他人,认真处世,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在“茶如人生”的专题讨论活动中,让学生以茶引言,以茶助兴,畅谈人生,通过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发展情感与态度,将茶道精神得以理解和升华,使学生学会正确看待学习、生活、工作和人生,促进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和正确观念的确立。

总之,茶文化作为我国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传统文化之一,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茶文化课程应该充分发掘有益资源,积极践行其育人功能。茶文化课程教学改革之后,教学内容更符合时代需要和学生需求,兼具科学性和文化性,也注重实用性和艺术性,对学生更具有吸引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使得课堂形式更丰富,活跃了学习气氛,又显著增强了教学效果;茶德思想的有机融入和传播,促进了大学生提升自身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实现人生目标。课程结束后,对该课程学习前后的对比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对茶文化有了更多了解和更深理解,尤其茶的保健功能和茶文化的素质教育功能,而且在思想上有了积极乐观的变化,对人生也有了更多的思考,开始加强以茶“修身立德、悦己悦人”的熏陶。当然,充分发挥茶文化教学的素质教育功能依旧任重道远,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身心的健康发展、人生观念的正确树立也是多方面协同作用的结果,茶文化教育只是其一,虽能寓教于乐、以茶育人,在各种茶事活动和茶文化“沐浴”之中潜移默化地陶冶、教育学生,但仍需要结合其他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1]周树红,王建军,翁蔚.弘扬校园茶文化对高校人才培养的作用[J].高等农业教育,2000,(4):24-26.

[2]黄晓琴,张丽霞,向勤锃.试论《茶文化学》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茶叶加工,2010,(1):40-42.

[3]朱海燕,肖力争,刘仲华,徐仲溪.高校茶文化教学现状及茶文化素质教育模式探研[J].教育教学论坛,2012,(23):154-156.

[4]张凌云,梁慧玲,陈文品.茶文化教学内容对大学生人文素质与思想道德的影响初探[J].广东茶业,2009,(6):29-32.

[5]沈佐民,陈念,李年蛟.茶文化在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茶叶加工,2008,(3):49-52.

[6]姚利民.高校教学方法研究述评[J].大学教育科学,2010,(1):21-30.

[7]杨慧芳.从中西对比看我国高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J].教育探索,2003,(8):71-73.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范文第2篇

摘 要: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是高校的一门主干必修课。本文针对课程开设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其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大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国文化概论 素质教育 价值意义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同时又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教育部于1999年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确定为高等院校的主干必修课[1],在高校开设该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养教育的途径之一,作为一门了解中国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熏陶人格气质、修养的基础性、综合性的人文类核心课程,中国文化概论与大学生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此门课程的开设“虽不能产生明显的实际利益,但它的价值是无形的、间接的,它对学生良好道德的培养、伦理行为的完善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2]。学习传统文化是让我们了解过去,从而更好地把握现在,更好地展望未来。

一、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与大学本科毕业生相比,在缺少学历优势的情况下,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作为支撑。因此,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掌握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而且应具有很高的素质素养。因为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可以在短期内很快培养,而一个人素质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所以,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会综合考量一个人的素质。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及人文素养的大学生是用人单位的首选,并且此类大学生在毕业后更能适应社会发展,能做出更大的贡献。美国著名教育家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靠知R和技术,其他85%靠做人做事的能力和方法。”只有努力开拓出做人做事的能力和方法,学生走上社会才更具有竞争力,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只是为了应付工作而没有人文素养的底蕴,那么,培养的不是社会人才,而是职业的工具。高职教育者都应该意识到素质教育的实施应充分体现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上。

近年来,高职教育的功利性日益明显。我们过于片面地追逐教育的功利价值,似乎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升学、就业、晋级、升迁等。某些大学生在所谓的现代意识的掩饰下,对传统文化表现出冷淡与漠视,对传统道德表现出叛逆与背弃,物质化、功利化倾向明显,个人行为失范、个人主义现象不容乐观。教育不能把受教育者仅仅作为有用的工具培养,而必须把他们作为一个完整而丰富的人培养。教育部于2014年3月26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在各阶段的教学要点和教学任务中做到三个“全覆盖”,即学科课程全覆盖、教学环节全覆盖、教育人群全覆盖。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进高校课堂必是未来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现状

中国文化概论作为高校一门公共基础性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该课程存在若干问题,现状令人担忧。

(一)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不受重视,日益边缘化。

一直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技能,而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重视不够。因此,某些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不够合理,专业课程学时长、学分多,比重大;人文课程学时短、学分少,比重小。中国文化概论也被相应地边缘化。有的高校将其课程性质改为公共选修课,有的高校只在个别文科类专业中开设,理科类专业不开设。有的高校压缩课时,有的以讲座形式授课,而有的甚至不开设此门课程。笔者假期到广东的5所兄弟院校考察,5所院校均未开设此课程。在宁夏开设此门课程的高职院校也是凤毛麟角。目前,在宁夏职业技术学院,这门课程课时的压缩使得教师讲课时倍感压力(16课时),需要讲的内容往往只能点到为止,无法深入,学生不能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就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中国文化概论课便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高校不重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建设,学生也就没有学习动力和兴趣。部分学生致力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的训练,忙于各类等级考试,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热情并不高。职业教育长期对人文素养教育不够重视,必然会导致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大学生缺乏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必然会影响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二)中国文化概论与西方文化课程的冲突。

一些大学生对自己老祖宗的东西渐渐变得陌生,而对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情有独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却不感兴趣。这种盲目的崇外,使得一些大学生对待传统文化类课程和西方文化类课程的态度有所偏移。学生在选修课中多会选择“美国文学”、“外国名著导读”等,而选修“论语导读”、“古代诗词欣赏”、“国学导读”等的较少。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都有其精髓的地方,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类课程,可以拓宽知识面,了解世界、走向世界。但是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不能忽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炎黄子孙,大学生有义务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三)学生素养低。

目前部分高校在教育教学中偏重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忽视科学技术的精神价值,忽视能力培育过程中心灵的教化、人格的培养和科学思维的养成。因此一些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人文素养偏低。有的大学生精神无聊,沉湎于网络游戏、上网冲浪、交友聊天。因此,在高校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刻不容缓。正如科学院院士、教育家杨叔子先生所言:“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会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民族传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会不打自垮。”[3]因此,中国文化概论等素质类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显得尤为重要。

三、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设置的作用意义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修身、养性、立志、齐家、治国、安邦的大智慧,这些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在今天仍然影响、制约着当代中国人。在高校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努力培养当代大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最终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在对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努力弘扬传统文化、倡导中国文化之精神,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实问题。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中,那生动的文化掌故,鲜活的文化现象,浓郁的文化情绪,深邃的文化哲理,能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振奋精神。因此,通过中国文化概论课教学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无疑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梳理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涉及伦理道德、文学、史学、哲学、宗教、教育、科技、书法、绘画、建筑、饮食等多方面,同时向大学生传授了“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等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课,可以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爱国情怀,从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进而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进一步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更好地为振兴中华、实现现代化服务。

(二)了解既往传统,认清当前国情。

理解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恰恰是认识过去。数千年的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丰厚的遗产,同时带来因袭的重负。深入剖析传统文化对今日中国的影响,可以说是准确认识当前国情的必经之路。通过系统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课,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伦理道德、重和谐统一、重实际与稳定、重人文教化,以及对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仁义礼智信、贵和尚中、求真务实等民族精神,对中西文化的异同、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会通等,往往会有更清晰的认识,获得更深刻的体会。只有熟悉传统、深刻理解、把握传统,才能辨别良莠,更好地变革传统,认清传统因袭的重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培养学生和谐、宽容的人文品格。

“和”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渗透在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之中,成为中国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标志。“天人合一”思想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人与自然要互相理解,结成友谊。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人际关系的和谐更为中国人所看重,重和谐和协调,不走极端,强调个人的存在和发展应该同他人、群体的存在和发展统一起来,使双方处于和谐的关系中,而不应分裂与对抗。这种思想便衍生出“亲情仁爱”、“血浓于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优良传统。以“和”为内核的中国文化,构造了特殊的民族心理,孕育了中A民族博大的胸怀和豁达开朗的性格。当今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民族地区,家庭孩子在一到三个之间。但是整体来说,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都染有自私、偏执的毛病,待人接物时一般只考虑个人利益和个人感受,不善人际沟通,缺乏团结协作的精神品格。应该说,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中“贵和”的和谐精神,可以将其内化在自己的行为中,有助于大学生完善自己的身心人格,培养他们和谐、宽容的人文品格和健康的人际关系。

综上,教育不仅仅是知识内容的传播,更是精神的培养、生命内涵的领悟、对终极价值的叩问。中国传统文化是历代中国人知识的积淀和经验的总结,她富含生命哲学,是对人生价值、意义的思考。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和发挥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立昕.“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26(11):118-121.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范文第3篇

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结合重庆教育学院的实际情况,首先由学校的教务处牵头,组织相关的专家组成教学小组,共同研究拟订教学计划,然后分工合作,协力完成教学计划。其次论证分析,探索出了专题讲座、自主教学、课外实践体验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

(1)专题讲座:为了强化教学效果,学院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设立了《励志修身》、《求真明理》、《科学精神》、《社交礼仪》、《奋斗人生》共五个单元。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一方面活化了教学形式,另一方面增强了课程教学的专业化程度。(2)自主教学:自主教学环节主要分为《情感天地》、《审美世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四个单元,由各系部学工队伍带头,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比如说讨论、情景模拟、体验式、案例分析等等,主要通过分组教学来完成。(3)学生自主阅读:本部分包括心理健康和敬业创业两个方面的内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撰写学习心得,然后由专业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强化学习效果。

2 “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教学内容的优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应该传授学生必要的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要促使他们能够利用专业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情感、价值观和态度方面全面提升。因此,教学内容的优化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教学内容的优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理解细化教材,重组教学内容

目前市场上关于人文素质教育的教育读本很多,教师在授课前要精选教材,同时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筛选。重庆教育学院对《大学生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课程教育通过研讨确定《奋斗人生》、《社交礼仪》、《科学精神》、《励志修身》、《求知明理》、《情感天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专题。

2.2 吸收生活案例,丰富教学内容

教材上的内容是抽象的,对于学生来说,理解难度大,而且在阅读过程中会产生厌倦心理。这就要求教师通过生活中的案例来丰富教学内容,让所传授的知识有血有肉,便于学生消化吸收。同时,案例在选取时尽量抽选一些学生身边的例子,使同学们切实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通过我们的教学实践发现,身边一些优秀学生的成长经历对学生的触动作用很大,而且会促使学生将头脑中的想象或计划切实的转化为实际行动。

2.3 运用教学手段,活化教学内容

第一,多种教学工具的综合利用。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走进了大学的课堂,那么老师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多媒体和传统板书的合理转化。无论是单纯的多媒体视图还是单纯的板书都会让学生产生视觉上的疲倦,从而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授课之前要认真的研究与思考多媒体和板书的切换频率与各个层面展示的内容。第二,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效采用。实际教学中不能单纯地评价哪种教学方法好与不好,主要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来谈论。

3 “人文与科学素质” 教育教学保障措施的优化

“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还需要有效的保障措施,建立起长效的保障机制。以重庆教育学院为例,为了确保“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的目标的实现,学校由教务处、通识教育部主办,形成了学院领导、宣传部、组织部、学工队伍广大成员广泛参与、分工负责的教学队伍体系,为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为确保课程的顺利开展,重庆教育学院确立了党委学工部具体负责的责任体制,这一责任体制的建立为“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2)各部门紧密配合的运作机制。本课程由教务处、学生处、同通识教育部统一管理。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务处负责教学计划的审批,审核经费的使用情况,教学场地的安排。学工部作为具体的组织实施部门,主要负责教学过程中的学生组织、学生自主教学的管理;通识教育部负责教学计划的制定,授课教师的协调以及指导。

(3)优化组合的教学团队。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确保本课程教学效果,学院抽调各个部门的骨干专业教师来完成整个教学,组成成员中包括学院党委书记、学院院长和个系部的党总支书记或副书记。

(4)全方位的后勤服务平台。为确保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首先在教学经费上分两个部分:专题讲座的教学经费由学院教务处支付,其他部分的教学经费由系、部、院支付。在教学场地安排上,学院办公室、教务处、物业管理公司三方紧密配合,确保教学所需各项设施设备落实到位。

4 “人文与科学素质” 教育教学效果评价的优化

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实践教学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一个保障平台。重庆教育学院在“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教学过程中建立了严密的教学评价组织,形成了多主体的评价机制与独特的评价方法。

4.1 评价组织规范化

“人文科学与素质”的课程教学评价由教务处总体负责,各实施部门具体评价的模式。这样既能够提高评价的准确性,也能够提高评价的时效性。

4.2 教学评价主体多元化

(1)督导评价。学院组织教学督导和相关人员对上课情况进行检查,督导主要是学院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授组成,他们对教师授课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教学技巧和作出评价并给予指导。(2)系部领导评价。各系部主管教学的相关领导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听课制,听课之后,主管教学的系部领导要就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给出评价意见。(3)教师互评。教师之间的互评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学院、个系部组织教师进行集中或个别听课,然后对教师的授课进行研讨,提出意见或建议,从而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4)学生评价。通过调查问卷、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师授课的看法和建议,从而对教师的教学作出评价。

4.3 学生成绩考核与评价规范化

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与评价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专题讲座学习评定,根据学生专题讲座学习考勤及纪律情况进行评定。(2)自主教育部分根据学生参与自主教学情况进行评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由教师及班级成员组成的评定小组是根据各小组展示的学习成果情况或汇报情况给出小组成绩。同时根据各个小组的表现由小组成员进行自评和互评给出个人成绩。(3)自主阅读部分主要根据学生撰写的学习心得进行评定。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知行合一” “中国梦” 大学生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Promote Students to Achieve "China Dream" by Traditional Culture: Take the "Knowledge and Action"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Courses as an Example

DAI Guobin

Abstract "Knowledge and Action" traditional culture can promote the "China Dream" achieve, "Knowledge and Action" quality education programs have a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tudents with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initiative to achieve "Chinese dream". In the course teaching, must face the contemporary social and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life practice "Knowledge and Action"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in the teaching interaction to create "knowledge and action" cultural contexts.

Key words "Knowledge and Action"; "Chinese dream";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course

2012年11月29日,在观看《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国梦”,并在多种重要场合中对“中国梦”进行了诠释。“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复兴之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1 “知行合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梦”实现

党的十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国传统文化是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和文化之魂,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历经5000年的演变,至今仍然焕发勃勃生机。梦对于个人而言,是一种希望和向往,是对未来的期待;对于民族而言,是集体的记忆、凝聚的共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丰富的智慧,对于推动 “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明代学者王阳明提出、被历代学者不断丰富的“知行合一”说,上溯先秦哲学,旁通道、佛二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与“行”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包容的动态过程:“知”意味着“欲行”,是行为实践过程的开始;“行”意味着“已知”,是行为实践过程的完结。因此,“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知行合一”理论进行了融合,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把唯物辩证法引入认识论,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科学地总结了中国哲学长期争论的知行问题。邓小平在继承和发展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实事求是”的知行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之“知”与当代世界背景下的中国之“行”结合起来,创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通过紧密结合新的实际的“知”与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行”,真正实现“知行合一”。

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作为中国优秀文化的代表,“知行合一”对于“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一方面,“知行合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梦”所内含的重要文化底蕴,为“中国梦”提供精神力量的支撑;另一方面,“知行合一”提供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实干兴邦,将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2 “知行合一”素质教育课程推动大学生实现“中国梦”

大学生的知识文化程度和个人修养较高、认识能力较强,担负着建设祖国美好明天的神圣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中国梦”的中坚力量。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大学生的“中国梦”包含宏观的民族之梦和微观的个人梦想。民族之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复兴之梦。正如指出的“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大学生微观的个人梦想,就是大学生的个人理想和追求。民族层面的“中国梦”,是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十三亿中国人个人梦想的汇集。

大学生个人修养的加强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对于实现个人的“中国梦”、继而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加强大学生个人修养和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方式有多种,例如举办讲座、学生社团活动。文化素质的课程教学作为大学课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学方式相对稳定、教学内容比较全面的特点,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方式,对于引导大学生加强个人修养和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非常实际的作用。以“知行合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可以引导大学生理解“中国梦”的文化底蕴,提供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措施和方法,推动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进程。

3 “知行合一”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

“知行合一”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直接决定其推动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效果。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面向当代社会丰富课程的内容,让“知行合一”进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既可以促进大学生深入理解“知行合一”,又可以帮助大学生分析和解决各种现实的矛盾和问题,强化“中国梦”的理想与信念。

通过导读中国传统文化名著,并且将中国传统文化核心概念与西方哲学核心概念进行比较和融合,例如道家的“道”与存在主义哲学的“存在”、儒家的“三省吾身”与海德格尔的“问之所问”、佛家的“返观内照”与古希腊罗马哲学的“认识你自己”,可以使大学生认识到中国传统哲学并非“哲学的童年时代”,而是蕴含厚重和沉稳的返朴归真,由此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推动他们深入理解“中国梦”的文化底蕴。用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诠释当代社会的文化现象,例如用“知行合一”诠释苹果公司总裁史蒂夫·乔布斯“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观点,可以引导大学生依据自己心灵来洞察社会人生。将“知行合一”文化视野延伸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中,与专业学习、社会实践和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结合起来,可以激发和培育大学生的睿智,学会用“知行合一”来独立分析事物和寻找解决方案。

4 “知行合一”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知行合一”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影响。《礼记·学记》有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长善救失”,就是要让学生身上“善”的因素生长出来,用“善”的因素去克服“不善”的因素,使大学生根据教学的引导自发地达成“知行合一”的“止于至善”境界。这就要求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传授模式”向“学习模式”转变,从“教师给学生讲‘知行合一’”向“让学生自己领悟‘知行合一’”转变。

创设“知行合一”的文化情景,烘托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引导大学生主动联想,展开自己的梦想之旅,在触类旁通和扩展视野中激发“行”的欲望,从而将课堂变成大学生“人生出彩”的微舞台。使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影视作品分析等方法,引导大学生随时提问或者表达自己的观感和方案,鼓励大学生走上讲台进行文化陈述和互相讨论,可以使大学生在教学互动中领悟“知行合一”,围绕“中国梦”的实现,达成个人理想与全面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高文兵.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人民日报,2003-7-22(7).

[2] 金元浦.“中国梦”的文化源流与时代内涵.学术前沿,2013(4).

[3] 戴国斌.基于“知行合一”的管理者战略素质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管理学报,2012(5).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理工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白燕(1975-),女,满族,辽宁沈阳人,沈阳化工大学社会科学系,副教授。(辽宁 沈阳 110142)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9-0005-02

一、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提出及内涵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或人文素质教育)在我国高校已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其内容和内涵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简言之,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理念,其核心在于“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的素质教育就高等教育领域而言,主要针对的是一种狭智教育。[1]中国的高等教育之所以被指为狭智教育,是因为它一方面仅将教育偏于专业知识而忽略人的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又在知识教育中尤其疏略人文知识。正是因为看到了大学知识结构的狭窄与片面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对人身心发展的不利影响,一些有远见的教育家提出了这种“全人”教育理念。由于素质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大学人文教育的缺失以及大学生人文素质存在的问题,因此,大学的素质教育常被人们特称为人文素质教育或文化素质教育。

1998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文化素质教育是作为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改革而提出的。自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以来,在高等教育不断走向正轨的过程中,人们对高等教育本质的认识也经历了深刻的变化,即从着重关注知识到关注能力,进而深入到关注素质。这一变化本身说明了人们已经自觉地意识到大学的终极关怀还应落在由知识和理性提升的健全人格上;高等教育的一切价值目标都应以人的更优质发展这一根本命题为旨归的。这正是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所在。

二、理工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实施的困境与误区

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是文化素质教育三个主要实施途径,其中课堂教学是最重要的实施渠道。许多理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得可谓有声有色;但是在课堂教学,尤其是第一课堂教学这一最重要的环节,却严重偏离了文化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这突出地表现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上的两个根本性问题。

1.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学时和学分被严重挤压

第一课堂是指人文素质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目前国内理工院校(尤其是省属理工院校)的培养方案中,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较少设置为必修课。而在选修课中,其学时和学分仍被严重挤压。以省内一所理工大学(称为“S大学”)为例,其2010年的培养方案(简称《A培养方案》)中,全校51个专业方向的培养计划中都规定了人文选修课的最低学分要求,其中1个专业为10学分,5个专业8学分,14个专业为7学分,16个专业为6学分,14个专业为5学分,1个专业为4学分。其中6学分(含6学分)以下共31个专业方向,占全校专业的61%;7学分以上(含7学分)共20个专业方向,占全校专业的39%。但问题在于,这4~10学分中真正承载的并不是人文素质选修课的内容。在《A培养方案》中发现,各专业的培养计划都是将“形势政策”(3学分)、“军事理论”(2学分)和“健康教育”(1学分)这几门非人文素质教育必修课嵌入到人文素质选修课中。这样做的后果是全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大量缺失。这意味着S大学有31个专业(61%)的学生只要修满6学分的必修课就无需再选择人文素质选修课。因此,从理论上说,全校有31个专业的学生将无缘通过第一课堂的方式接受人文素质教育(排除不计学分自愿选择的情况),只有20个专业的学生还有机会选择人文素质选修课。更加遗憾的是,在这20个专业中只有10个专业是理工专业,而其余10个则是该校不占主体的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文科专业(这同样违背了“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的精神)。

透过S大学的《A培养方案》可以看出人文素质教育在该大学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重视。这也折射出了在理工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尴尬处境,即在理念上其重要性被不断肯定,但在实行中却被严重忽视。笔者在调查中还发现,S大学在2006年、2002年和1998年的各版培养方案中实际都设有“大学语文”限选课(2学分),作为全校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但经过了十几年的开设,在经历了一场全国范围的“大学语文”复兴热之后,这门相对成熟的课程却在培养方案中突然消失了,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这不禁让人发问:十余年的文化素质教育改革在当下究竟是增强了,还是削弱了?S大学并非孤例,据了解S大学在制订培养方案时还参考了其他同类大学的做法,这说明在其他理工院校也同样存在着任意削减课程和学分的现象。这一现象反映了长期以来单科院校发展模式形成的单一的专业教育思想以及重理轻文的传统观念在一些理工院校仍然十分强势。在这种观念束缚之下,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实际成了可有可无的“点缀”,甚至一旦学分和学时与专业课程发生冲突时,便成了欲除之而后快的“包袱”。

2.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内容设置存在明显误区

教育部《意见》指出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第一课堂主要是开好文化素质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对理、工、农、医科学生重点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对文科学生适当开设自然科学课程。所开课程要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养成和提高。”对照这一精神,国内许多理工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在内容设置上存在明显误区。这集中表现在其课程内容明显缺少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应有的人文性、基础性、综合性和深刻性等特点。仍以S大学为例,在《A培养方案》中,以人文素质选修课名义开设的课程共65门,而在这65门课程中真正能称得上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仅20余门。其余40余门课有相当一部分是法律、经管、体育、就业等实用性和技能性课程,诸如“个人理财与证券投资”、“公共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大学生KAB创业基础”、“形体礼仪”、“网球裁判法”、“中国经济改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等。如果这么多的实用性和技能性课程充斥着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人文素质教育就成了一个大箩筐,什么内容都可以往里面填塞,这必然会模糊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甚至背离了它的初衷。另外,文、史、哲、艺等人文课程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方向过于狭窄和深度欠缺等问题,与“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人文素质的养成与提高”的要求还存在相当的距离。

三、理工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实施的出路与设想

第一,提高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自觉摒弃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将人文素质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高度来认识。人文素质教育并非一种简单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分类,而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它应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早在1996年,周远清在提出素质教育以文史哲的基本知识为内容的同时,即明确了其作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改革”的性质。[2]在这种教育观念和思想的统照之下,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仅仅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一种途径,而专业教育、第二课堂、校园文化以及社会实践等也应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渠道。人文素质教育尤其要与专业教育融合,不仅要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中去,同时还要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本身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使专业教育成为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实现平台。

第二,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增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学时和学分,保证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有自己独立的学分;同时,应至少开设1~2门人文素质教育必修课。通过这种钢性规定确保人文素质教育通过第一课堂得以在全校范围内实施。以下是省内另一所理工院校2011年的培养方案(简称《B培养方案》),有可资借鉴之处:

在《B培养方案》中,全校各专业都设有“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这一课程类别,其下设两个基本模块:公共选修课、素质拓展与专题教育。在公共选修课中又分别设有三个类别:人文素质教育类;经济管理类;自然科学、技术、方法类。这三类分别都是2学分。“素质教育拓展与专题教育”这一模块中,则包含“军事理论”、“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健康教育”、“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必修课。由此方案可知,虽然从课程的性质和学分要求来看,仍存在着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重视程度不够的倾向;但相对于《A培养方案》,它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即概念明确、思路清晰。这样的课程安排可以保证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能够有自己独立的2学分,它既可以与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技术方法等选修课并行不悖,又与“军事理论”、“形势与政策”等必修课有区别。

第三,进一步明确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加深对人文素质教育精神实质的理解,使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真正落实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上。关于这一点,国内外一些知名大学以“核心课程”名义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却更能体现出文化素质教育的精神内涵,值得理工院校研究和借鉴。如复旦学院的六大核心课程模块,即“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评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其主导原则就是要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前瞻性的思维和历史的眼观。[3]又如哈佛大学开设的文学艺术类核心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对文学艺术作品的批判性理解能力”;开设的历史研究类核心课程,目的是使学生“能以历史的眼观去认识世界”。[4]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并非技艺技巧性的,也并非纯知识性的,它应该直接指向人的内在素质。

第四,加强大学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大学必须涵咏于人文之渊薮,人文素质教育不仅要依托高水平的文史哲教学资源,更要培育于大学人文精神的土壤。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大学无不特别注重人文精神的涵蕴;而以文史哲教育为核心的人文教育对于中国未来大学之发展必将产生潜在而深刻的影响。理工院校需要人文精神的深厚滋养,这是理工院校实现高等教育的育人目标以及求得自身长久发展的基本保证。当然,人文教育的影响并非如理工学科那样立竿见影,可以被人们直观了解,对此需要有更深邃的历史眼光和长远的未来眼光。

参考文献:

[1]张廷楚.素质教育是通识教育的灵魂——兼论我国高校素质教育之走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8,(7):6-10.

[2]周清远.周清远教育文集(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