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护理的基本理论

护理的基本理论

护理的基本理论

护理的基本理论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体会肝硬化护理基本对策,以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为核心讨论内容对肝硬化护理的基本对策以及其优化方案进行讨论。并基于安全视角对肝硬化的护理提出自己的见解。希望公共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今后的工作与科研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肝硬化;护理;对策;优化

一、引言

肝硬化(livercirrhos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该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则容易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其中门静脉高压:表现为食道静脉曲张,脾大和腹水,尤以食道静脉曲张最危险。由于曲张静脉的血管壁薄,很易破裂导致消化道大出血。上消化道出血为最常见的共发症,多突然发生,一般出血量较大,多在1000ml以上,很难自行止血。除呕鲜血及血块外,常伴有柏油便。其中门脉高压性因素有六种,以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多见,其他出血原因如急性出血性糜烂性胃炎、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等。消化道出血一般来势凶猛,若抢救不及时或护理不当往往会造引发患者死亡。所以护理工作在治疗消化道出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这一现状我院对2010年至今收治的肝硬化患者进行了优化护理对策。在护理过程中引入了一般护理、心理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的三重护理概念,取得了很好的护理效果。

二、肝硬化的一般护理及其优化对策

所谓的一般护理主要是指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全部过程护理人员针对病人的病情以及医生的治疗意见对其生理指标、治疗处理等方面的护理工作。具体到肝硬化的一般护理则主要分为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从患者入院起,即进行全面而详细的病史询问,特别是发病经过、治疗情况、腹胀程度、抽腹水次数、尿量等情况要准确掌握。其次,动态观察腹水消长,主要通过利尿剂使用是否恰当的重要指标,是否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的重要参考。再次,每日称体重,测腹围,准确记录24h尿量及出入量,同时注意观察有无电解质紊乱,遵医嘱定期抽血复查电解质,并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最后,密切观察患者意识、性格、行为、步态、面色、精神等方面的改变,尽早发现肝性脑病先兆症状,及时处理。

其优化对策主要是在此基础上增加护理工作的信息共享程度。在实际的操作层面分为护理工作者与患者以及护理工作者与医生的信息共享,一方面积极搜集患者的信息,另一方面将有效信息及时的反馈给组织医生。并做好医生与患者沟通的桥梁。增加医患的治疗效率。

三、肝硬化的心理护理及其优化对策

所谓的心理护理主要是指对肝硬化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监控并采用必要的手段进行干预。肝硬化患者,一般是发病突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出血量大等情况,这会给大部分患者很大的心理打击。使患者精神表现为过度的紧张、烦躁、焦虑、等,这对患者的康复都是十分不利。所以我们护理人员应尽可能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这点尤为重要。要以充满爱心的话语安慰患者,向他们解释、分析病情,帮助患者及家属掌握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并用自信的话语向患者传递现代医学能够有效控制病情等信息,以争取患者的密切配合。还需要及时告诉患者的具体病情,指导住院时间,告诉患者不要因为暂时把血止住后就自行出院,这是非常危险,因为出血随时都可以复发。再次复发不仅会加重病情,还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

此外,护理人员在抢救过程中要保持冷静、敏捷、有序的工作作风,也是获得患者和家属信任的先决条件。

其优化对策主要从两个方面去进行。一方面是人才培养与培训方面,我院的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医学知识,但是在心理干预以及心理治疗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本院通过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并引入相关的心理学专家的方式构建一支具有一定心理护理能力的护理队伍。充分的发挥了心理护理在护理以及治疗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在心理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病人家属的心理状况把握,通过与家属的沟通以及配合来达到最好的心理护理效果。

四、肝硬化的饮食护理及其优化对策

饮食与肝硬化疾病的痊愈、代偿期的时间、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住院次数、节约医疗开支等关系都非常密切,现在已经从过去只重视治疗和护理转变为重视饮食管理,饮食不当会加重患者病情,增加并发病发生甚至导致死亡等。因此做好肝硬性的饮食指导及护理十分重要。目前,针对肝硬化的饮食护理主要停留在对忌口食物的禁止以及对较为严重的肝硬化尤其是伴有上食道出血症状的患者采用禁食的方式。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这种饮食护理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避免了患者的二次伤害,但是没有起到对治疗的一个辅助作用。

针对存在的问题主要的优化对策可以从肝硬化的病情分类以及分类护理方面入手。具体可以将肝硬化的饮食护理按照肝硬化病发时间进行分类,可以按照肝功能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以及肝硬化合并进发症时期三个时期进行分类护理,具体如下:

在肝功能代偿期:肝功能代偿期一般症状较轻,常见症状有乏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恶心、厌油、腹胀、中上腹隐痛或不适及腹泻等,根据以上情况,不强调高热量、高糖、低脂肪饮食,防止肝脂肪变性及糖尿病发生,足够的热量每日不少于2000kcal,每日碳水化合物300-500g,脂肪40-60g,蛋白质1.2-1.5g/kg的合理搭配,充足的维生素,以及新鲜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为原则。

在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表现肝功能减退,消化道症状明显,出血倾向,内分泌功能失调,肝脾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腹水等,应使患者了解营养治疗的重要性,鼓励进食,食物要注意烹调,易于消化吸收,品种要多样化。

在肝硬化合并进发症时期:在并发症时期需要根据并发症现象进行有针对性的饮食护理。如:肝硬化合并食道静脉曲张,食物的制备宜细软,避免坚硬、粗糙、含纤维多、带有刺及难消化的食物,以免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合并出血,应禁食,出血停止,大便潜血阴性,可逐渐添加饮食,从全流到半流逐渐恢复软食,观察患者进食后消化系统的反应及大便情况,重视患者的主诉;肝硬化合并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结核病、肝吸虫等时,必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食,以免加重病情。

参考文献

[1]刘宝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不遵医行为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19:146-147.

[2]秦用梅,杨敏,许敏.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50例的舒适护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0:1618-1619.

护理的基本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统;社会发展;基本立场;核心理念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1)03-0068-7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名词直到2001年才第一次与中国发生实际联系。这一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的昆曲成为19项入选代表作之一。2002年,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成立。2004年8月28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6年5月31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8项;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0项,与此同时还公布了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147项;2010年5月16日,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其中包括新人选项目190项及扩展项目159项。截至2010年8月,文化部先后命名了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1488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1、2003、2005、2009年、2010年公布的五批总计185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中国占到32项,居世界各国之首。

作为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史的古老国度,中国拥有数量惊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矿藏。据初步统计,全国各地现存的非遗项目达87万项之巨。如何妥善保护数量如此庞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中国政府、民间、学界而言都是一个难题。自2006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部级非遗项目名录之后,非遗成为各类传媒的新宠,形式多样的非遗保护与宣传工作在中国开展得轰轰烈烈,各级政府都将申报非遗项目视作提升本地知名度、打造文化名片、发展旅游经济的契机来看待,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申报世界级、部级、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申报成功,各级政府则大多将非遗保护的工作重点放在市场开发、商业运作方面,围绕非遗项目“打造”各类旅游产品、文化产品,努力发掘本地非遗资源的市场潜力与经济价值,使之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这一过程中,非遗项目大多仅仅作为地方政府追求经济利益与打造政绩工程的手段与策略而存在,其独立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被严重忽略,反而造成对非遗资源的严重破坏。为了防止非遗项目在市场化过程中变质变味,目前学界普遍强调非遗保护应贯彻本真性原则,不仅要从外在形式上保护非遗,更要保护非遗项目内在的精神实质以及它们所赖以生存的整个文化生态环境,确保非遗项目的原汁原味。但这一见解在学界仍然引发了诸多争论。一些学者尖锐地指出,非遗项目一般是农耕时代甚至是氏族部落时代的产物,我们不能为了保护非遗项目的文化生态而强求某些地区的人们永远生活于刀耕火种的原始时代,更不能为了保护非遗而将整个中国变成一个诺大的前现代博物馆。对于现代文明的渴望与追求是任何地区的任何公民所拥有的基本人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必须以尊重人们的生存发展权利为前提条件。因此,从整个文化生态环境到内在精神实质来全面保护非遗项目的本真性完全就是一种浪漫主义的幻想,而且,即使是在过去的时代,非遗项目也一直处于变化发展之中,就象任何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一样,不可能僵滞不变。那么,我们又如何来认定某种非遗项目的本真性呢?按照这一思路,所谓非遗项目的本真性完全就是一个伪命题。

那么,市场经济、现代化追求与非遗保护之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到底应遵循怎样的原则?面对祖先留下的数量如此庞大的非遗资源,我们是否都要一视同仁、不分轩轾地进行保护传承并发扬光大呢?如果有扬弃有侧重,那么又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与尺度进行甄别去舍呢?面对这些剪不断理还乱的诸多问题,无论是各级地方政府还是文化界、学术界的认识都非常混乱,这种普遍的观念混乱也造成了各地在非遗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乱象,亟需加以廓清。2011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以立法的方式明确了我国非遗保护的基本原则与多种途径,从法律角度理顺了非遗保护与社会发展、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

保护非遗的第一步,是要弄清到底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法》第二条做了如下界定:“本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这一定义,只要不是从西方传人的中国本土的文化传统均可以称之为非遗。对于拥有56个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来说,非遗资源的数量之巨在当今世界可谓罕有其匹。

那么,非遗保护的目的何在?来自西方的观念认为非遗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一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里尽可能地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以维护整个世界的文化生态平衡。但是,仅仅为保护文化多样性及本地区古老的文化自然生态而保护非遗,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其实潜藏着某种危机。文化生态毕竟不同于自然生态,文化是一个民族生活方式、生产水平、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不同文化的相互撞击与交流,必然会促使故有的文化生态发生变化。一味强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自然延续的古老文化生态,有可能与发展中国家迫在眉睫的现代化追求产生冲突,与社会的变革要求、人类的文明进程产生难以调和的矛盾。尤其需要警惕的是,非遗保护绝非是为了迎合西方对东方的想象,去人为构筑与复活一个符合西方人趣味并满足其猎奇心理的古老东方。如果仅仅以保护文化多样

性及非遗项目的原生态为目的,那么,由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乎都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最好的非遗保护方式就是放弃现代文明,回归刀耕火种的时代。在鸦片战争以前,清朝政府一直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影响微乎其微,我们今天眼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那个古老封闭的时代里呈现出一派兴旺发达、生机勃勃的景象,构建了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根本用不着谁来加以特别的保护。但是,当这种属于中世纪的古老文明与来自西方的现代文明相遇的时候,整个中华民族几乎陷于万劫不复的灾难,亡国灭种的深重危机迫使曾经如此恪守传统文化的中国人从此走上了一条以西学为师、追逐现代文明的变革之路。当保存国粹与民族国家的生存发展意志产生冲突的时候,五四新文化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鲁迅在发表于1925年4月22日《京报副刊》的《忽然想到(六)》一文中曾说:

现在,外国的考古学者们便联翩而至了。

他们活有余力,则以考古,但考古尚可,帮同保古就可怕了。有些夕卜人,很希望中国永是・个大古董以供他们的赏鉴,这虽然可恶,却还不龟因为他们究竞是外人。而中国竞也有自己还不够,并目要率领了少年,赤子,共成一个大古董以供他们的赏鉴者,则真不知是生着怎样的心肝。

但是,无论如何,不革新,是生存也为难的,而况保古。现状就是铁证,比保古家的万言书有力得多。

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部踏倒他。

鲁迅文中所说的“国粹”,在今天看来其实大部分都属于非遗。在鲁迅眼里,“国粹”尽管代表了中国人独特的文化传统,但如果它们妨碍甚至威胁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与现代化进程,就应该毫不客气地加以抛弃。鲁迅在发表于1918年11月15日《新青年》第五卷第五号的《随感录三十五》―文中说:

什么叫“国粹”?照字面看来,必是一国独有,他国所无的事物了。换一句话,便是特别的东西。但特别未必定是好,何以应该保存?

譬如一个人,脸上长了一个瘤,额上肿出一颗疮,的确是与众不同,显出他特别的样子,可以算他的“粹”。然而据我看来,还不如将这“粹”割去了,同别人一样的好。

倘说:中国的国粹,特别而且好;又何以现在糟到如此情形,新派摇头,旧派也叹气。

倘说:这便是不能保存国粹的缘故,开了海禁的缘故,所以必须保存。但海禁未开以前,全国都是“国粹”,理应好了;何以春秋战国五胡十六国闹个不休,古人也都叹气。

鲁迅等新文化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当然有偏激之处,但他们将是否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作为衡量“国粹”价值的思路却对发展中国家确立自身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立场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在《非遗法》中我们看到,中国政府对非遗保护的根本宗旨表达了自己独立的立场,并没有仅仅以保护文化多样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初的文化生态为最后目的,而是将非遗保护与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实力,增强民族团结与文化认同感,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等民族国家的长远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在《非遗法》第一章“总则”部分,我国非遗保护的目的与根本宗旨得到了明确表述:“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对中国政府来说,非遗保护的目的绝非是要复活一个农耕时代的古老中国,以全面复兴所有逝去的文化传统,而是立足于当下与未来,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变成建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积极力量,为中华民族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恒久的精神动力。换句话说,中国的非遗保护着眼于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与长远进步,所要努力发掘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于中国当下及未来的精神意义,而绝非仅仅是为了凭吊和挽留中华文明昔日的辉煌。既然保护非遗的目的是为了当下与未来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那么,对于祖先留下的数量庞大、种类纷繁的非遗项目,就不可能不分青红皂白地照单全收,全部加以发扬光大。对于那些与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相冲突、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矛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能将其封存于文化档案与历史博物馆之中,供后人瞻仰、供学者研究。举个极端的例子,被五四新文化人讥为“国粹”的三寸金莲、太监、八股、看相算命、风水迷信、包办婚姻都是非遗,是否都要传承延续,都要兴废继绝呢?无庸讳言的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传统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正是古老的文化传统所包含的诸多负面因素导致了晚清中国的积弱积贫,而近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正是建立在努力学习西方文明并主动对自身的文化传统进行批判、改造及重建的基础之上。当然,由于特定的社会时代氛围、政治意识形态包括个人偏见的制约与影响,在对传统文化进行价值判断与甄别取舍时难免会出现各种偏差和误区,但我们却不能因价值判断的困难而丧失进行价值判断的勇气。五四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贡献之一就在于它以来自西方的科学、民主观念为武器,对传统文化的糟粕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对古老的中国社会进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现代启蒙,促成了中国文化由古代向现代的转型。在我国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有些已无法转化成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无法对当下的文化建设与社会和谐产生积极的意义,甚至与现代科学的基本理念、当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背道而驰。借非遗保护的名义,让那些早已被历史淘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在现实生活中大行其道,恐怕是对近百年来中国人的现代化追求的一种反动。

正因为我国的非遗保护立足于当下与未来的文化建设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对于数量如此庞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然会根据其价值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保护方式。《非遗法》第一章“总则”部分的第三条称:“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言下之意,对于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应该区别对待,对于那些已经与当下的社会生活、文明进程、文化认同毫无干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所应做的工作是“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而只有“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一为保存,一为保护,措词的不同表明了对待性质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态度,从立法角度理顺了非遗保护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我国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都来自于农耕时代甚至是原始氏族时代,其中一部分由于无法整合到当代人的日常生活与精神生活之中,正在

无可挽回地成为即将消失的历史。对于这部分已在现代社会失去生存空间、生存土壤的非遗项目,必须尽快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清理调查,在这些珍贵的文化遗存消逝之前,对之进行抢救性的认定、记录、建档,借助各种现代手段,为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下真实的历史面影。为这部分非遗项目建立完备、详实的数字化档案,即是对它们的最好保护。对于各地政府而言,非遗保护的首要任务不仅仅是积极申报世界级、部级、省级非遗项目,而是踏踏实实地做好本地非遗资源的普查及建档工作,尤其是对那些正在消逝的非遗项目而言更是如此。这部分丧失了传承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具有以下特征:(1)属于文化传统中的糟粕部分,与强调科学、民主的现代精神根本对立(比如裹脚风俗,人血馒头类的治疗方式,童养媳风俗等等);(2)无法融入当代社会,无法对当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精神世界产生影响力,无法成为建构当下的民族精神及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力量。对于这类非遗,最好的保护就是将其最后的生存姿态封存到历史档案和博物馆之中,为人们研究逝去的文化传统与逝去的民间记忆保留一份真实而详尽的记录,而不是试图让这些非遗项目在人造的文化环境与虚假的文化生态中借尸还魂、重出江湖。

《非遗法》明确指出,“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我国的非遗项目虽然都源自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传统与古老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代表了我们祖先的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但其中确实有很大一部分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并持续不断地成为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为当代中国人提供了精神归宿与灵魂家园。这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也承载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情感与灵魂的重量,是中华民族进行自我身份认同的文化密码,丧失了这样的文化密码与文化基因,中华民族也就失去了自己的精神故土与情感家园。这类“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非遗项目是我国非遗保护的重点所在。对于这类非遗进行保护时,我们应该秉承什么样的准则呢?《非遗法》第四条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第五条称:“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尊重其形式和内涵。禁止以歪曲、贬损等方式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理解非遗保护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这三条基本原则呢?这三条原则之间到底具有怎样的内在联系?如何在非遗项目的生产性保护及开发利用中贯彻这三条原则?只有对上述问题有了清醒的认识,我们才能真正以《非遗法》为指导,避免在非遗保护及非遗项目的市场开发过程中出现过多的混乱。

《非遗法》提出的“真实性”、“整体性”与“传承性”原则厘清了非遗保护中继承与创新、历史与当下之间的辩证关系,从两个层面指出了非遗保护的方向:其一,非遗保护必须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历史风貌,不能丢失非遗项目所蕴含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其二,非遗保护在延续古老的文化传统的同时,又必须使非遗项目与当代生活建立起真实自然的内在联系,促使它们真正进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以此获得恒久的生命活力。换句话说,非遗保护的最高境界就是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首尾相贯地连接起来,成功地从文化层面不断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现实融铸为一个血肉相连、无法分割的整体,在延续古老的文化传统的同时,又为当下中国的文明进程提供持续不断的精神动力。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一次又一次将四分五裂的中华民族抟合在一起的,不是武力、强权,而是相同的文化符码、文化记忆与文化传统。“同种”的身份认同来自于“同文”的潜移默化。政治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都需要一种凝聚人心的文化传统给予人们精神上的归宿感。对于今天的非遗保护而言,它的意义同样如此。只有当非遗项目成功地连接起了历史与现实,与古老的文化传统及不断变化的当代生活均保持着深刻的联系,非遗保护的“真实性”、“整体性”与“传承性”原则才能真正得以贯彻,而各地非遗保护中出现的许多乱象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以这三条原则来审视我国非遗保护工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我们便不难清楚地发现其中的症结所在。症结之一:悖离非遗保护的“真实性”原则。这种悖离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对非遗项目进行过度的市场开发。对非遗进行市场开发本身并没有多大问题,非遗项目的市场化生存也是非遗保护的一条有效途径,但问题是这种开发必须有一个限度。那么,我们如何来把握这个“度”呢?如果我们以“真实性”原则为指导,这个“度”是很好把握的,即:无论怎么市场化,都不能使非遗项目丧失它所代表的文化传统,丧失它所包含的历史记忆、文化基因、文化密码与基本的外在表现形式。如果被推向市场的非遗项目失去了原有的精神内涵,不再能够唤起人们相关的历史记忆与文化记忆,失去了与它曾经代表的文化传统之间的内在联系,那么,这种开发便破坏了非遗项目的“真实性”,是一种必须加以杜绝的过度开发。症结之二:悖离非遗保护的“整体性”原则。这种悖离的突出症状就是试图让非遗项目脱离本乡本土的自然生存环境,在一种不接地气的人造文化空间中以空壳化、标本化的方式获得虚假生存与繁荣。非遗项目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风土人情、生活方式、生存智慧的载体,如果脱离了它所赖以生长的特定地域环境,非遗项目必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流,从根本上丧失生命活力。悖离“整体性”原则的另一种表现是非遗项目仅仅作为旅游项目、舞台表演而存在,与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不再发生真实的联系,从而使非遗项目脱离了生活土壤,变成一种与真实人生脱节的文化活化石。症结之三:悖离非遗保护的“传承陛”原则。学界有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纯粹的“本真性”及“原生态”的浪漫主义幻想,正是这种悖离的典型症候。所谓“传承性”其实强调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当代社会仍然可以持续地发生影响,强调的是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守护、延续与发展更新。“传承性”的本质是延续性,而古老的非遗项目要在现代社会得以延续,就必须与当下的时代精神相互融合,这种融合必然造成非遗项目的变化发展。所以,对传承性的强调,暗含了对非遗保护中的创新精神及变革要求的肯定。以历史眼光来看,即使是在古老的农耕时代,任何一种非遗项目都不可能从产生之初的那一刻起就保持一种凝固不变的形态,它的生命力体现在随时随地的变化发展之中。所以,保护非遗,我们既要守护传统,又要丢掉那种强求纯粹的“原生态”、纯粹的“本真性”的幻想,将变化发展的观念视作非遗保护的题中之义。只有这样,非遗保护的“传承性”原则才能得到真正

护理的基本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中医护理技术;护士培训;中医医院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39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16-02

我院为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近年来,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病床增多,平均年增加新护士50人。增加的护士中,多为刚毕业的新护士,工作经验不足,业务能力欠缺,临床护理风险性增加。同时,我院作为一家综合性中医医院,需在临床工作中广泛运用中医护理技术,而新入护士并不全是毕业于中医院校,约50%的护士在进入医院之前未接触过中医护理。为使新入护士更好地适应中医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我院于2009年起开始实行护士五年规范化培训,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新入院的本科、专科毕业护士67人,其中本科学历31人、专科学历36人,中医院校毕业32人,非中医院校毕业35人

1.2 方法

1.2.1 培训形式

1.2.1.1 护理部集中培训 采用集中授课、摸拟演示、操作训练等方法,由护理部选定课题,每周1次进行培训。

1.2.1.2 科室轮转培训 护理部制订护士五年规范化培训及考核手册,新护士岗前培训结束分配科室后,由所在科室按照手册内容对护士进行培训。科室配备专门的导师,对培训人员进行指导和评价。编制内护士五年内不定科,每一年每季度轮转一个科室,第2-5年每年轮转一个科室。

1.2.2 培训目标 由护理部分层次确定培训目标。工作第1年:能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技能及相关理论知识,熟练掌握8项中医操作技术,熟知各班岗位职责并能独立完成工作。工作第2-3年:掌握本专科常见药物的相关知识、常见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护理常规,能给病人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工作第4-5年:能熟练运用护理程序为患者实施整体护理,逐渐成为科室的业务骨干并具备初步的教学、管理、科研能力。

1.2.3 培训课程设置

1.2.3.1 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以理论培训为主,时间1周,内容包括医疗护理相关法律法规、护理规章制度及安全、护士职业素养、医院感染基本知识及职业防护、护理文件书写规范以及人际沟通和团队精神。

1.2.3.2 理论培训 理论培训以护理部集中培训为主,课程分为西医“三基”理论和中医理论知识。“三基”理论包含伤口造口护理、循证护理、深静脉置管护理护理、护理安全等内容。中医理论课程设置则以《中医护理学》《中医护理基础》为蓝本[1-2],由浅入深依次涉及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阴阳五行精气学说、经络与穴位、辨证施护、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等,再由各科室根据专科常见病、多发病及优势病种培训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3]。

1.2.3.3 护理操作培训 操作培训以科室培训培训为主,分为西医“三基”操作和中医护理操作。“三基”操作第一年以无菌技术、口腔护理、静脉输血等23项基础护理技能为主,第二年及以后要求掌握CPR技术,能熟练配合抢救。中医护理操作培训项目以《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为蓝本[4],包括艾灸法、中药换药法、中药熏洗法、拔罐法、中药熨烫法等。

1.2.4 考核 科室每月按照培训考核手册规定的内容对培训人员进行操作考试,每季度进行一次理论考试;护理部每年组织一次理论考试,一次操作考试(由护理部组织项目抽考)。所有考试成绩均记入培训手册,不及格者须补考,要求最终合格率100%。

2 结果

护士经规范化培训后,理论水平、操作水平、临床工作能力都有了较大程度提高。培训前后理论、操作考试合格率,见表1。

3 体会

护士规范化培训是完善毕业后护理学教育、对临床护士所进行的专业化培训,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护理人才梯队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5]。而在中医医院中,中医护理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份,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将规范化培训与中医药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相结合,“三基”“中医”两手抓,对于提高中医医院低年资护士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保证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上规范、有效的运用有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 刘革新.中医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2] 周琦.中医护理基础[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

[3] 李向真.低年资护士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化培训方法与效果[J].护理研究,2012,26(5):1337-1338.

护理的基本理论范文第4篇

**年上半年“三基三严”培训及考核情况总结如下:

一、根据临床工作需要选择培训及考核内容,扎实开展三基培训工作,涵盖的内容包括:

(一)基础理论方面:包括与疾病诊断、治疗有关的医学基础理论。如:生理、病理、药理学、输液、输血的基本理论,常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等基础理论。

(二)基本知识:包括为疾病诊断、治疗的临床医疗知识。如:医疗护理诊疗规范、各种疾病的阳性体征、各种检验标本采集方法。各种药物的基本成分、使用方法及适应症等。

(三)基本技能:包括卫技人员应具备的诊断、治疗的基本操作技能。和能根据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病人的病情,拟定出诊断治疗计划等的思维判断能力。

二、选用了多种培训方式方法

采用医院组织培训与科室集中培训两结合的方式方法。科室利用科主任查房,晨会交班及每周业务学习时间学习新知识,并对急救常用技术采用现场操作演练考核,定期举行急救模拟演练。

(二)加强对新入院职工的培训力度。医院严格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及职工个人专业要求安排新职工科室轮转。各科室均由培训、考核小组负责新入科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工作,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加大了对新入岗人员的监督力度,定期组织考核,使新上岗人员能够扎实有效的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保证医疗安全。

通过行之有效的“三基三严”训练与考核,临床人员的“三基三严”水平和临床工作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全院卫技人员“三基三严”培训合格率达到100%,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得到有效落实,服务作风更加扎实、严谨,病案书写质量有了明显的进步,危重病抢救成功率、疾病确诊率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不断提升,医疗投诉明显减少,进一步夯实了医院的基础医疗质量,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三基三严培训总结(二)

20xx年我院护理人员“三基三严”培训及规范化继续教育在院领导及各科护长的重视和支持下,园满完成了预定目标,现总结如下:

2、邀请省继教处到我院举办“护理继续教育培训班”,学时共45小时,授课的专家有主任护师林妹、医师协会名誉副会长XXX等,专家们理论扎实、临床经验及教学经验丰富,分别讲授了“护理最新信息通报”、“护理专业发展趋势及管理新理念”、“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心肺脑复苏—2014年急救指南解读”、“深化护理改革提高护理质量”、“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持续发展”等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我院共有180人参 加培训班学习,并全部考核合格,获得Ⅰ类学5分证书。通过这次培训班的学习使我院护理人员更新了观念,掌握了新理论、新知识及新方法 医,学。全在。线搜集。整理。

3、派出到省内外进修学习1—3个月的护理人员共9人医学。全在分别为有护理管理和手术配合;派出护士长及护理骨干外出参加各类短期学术讲座培训班及参观学习43次,外出学习人员回院后向护理部进行了口头或书面的学习情况汇报,并安排科内、院内学习传达,起到以点带片的幅射作用,每月组织护理业务查房1次,进行操作考核一次,考核方法为每科随机考核X名护士,并将考核结果与科室绩效工资挂钩,科室每月进行技能和理论考核一次;对新上岗护士进行岗前培训;组织全院性护理人员“三基”、专科理论及规章制度考核共4次,平均参加考核率95%,对于考核不合格者给予补考,补考合格率100%。

“5.12”国际护士节举办护理人员技能竞赛活动,XXX等9名表现突出的护士,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这次竞赛活动,对于我院护理技能水平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护理的基本理论范文第5篇

    在各科室按照中医辨证施护病种和中医护理操作技术项目达到护理部要求的前提下,科室将每月中医特色护理开展情况上报护理部,经核实统计后上报院部,院部根据科室住院病人床位使用情况,按特色操作的收入予以一定比例奖励科室护理人员,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中医特色护理的开展。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护理部制定了护理部临床护士全员培训计划、科内培训计划、院内护士针推科轮转计划、外出进修学习计划等,以确保各项培训制度的落实。制定护理人员培训目标要求护理人员接受系统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非中医护理专业护士三年内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时间≥100学时,中医护理培训人数达到医院护理人员总数的70%以上。各临床科室开展中医单病种≥2项,开展中医护理特色操作项目≥3项。要求中医护理操作开展项目尽量和单病种相关联。全院护士中医基本理论考核通过率达100%,中医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90分。院内培训(1)护理部理论培训。护理部基本理论和技能培训做到一线护理人员全员参与,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集中学习后,护理部上网下载专题学习资料下发到科室,课后出思考题,由护士长督促学习、提问,使护理人员巩固所学知识。2010年上半年,院部订购本科教科书《中医护理学》[2],人手一册,开设中医护理基础理论学习班,邀请院内主任中医师、针推科主任等给护理人员进行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授课。全院临床护理人员怀着极大的热情,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听课,4~6月两个月的时间共完成了38次、72学时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并进行了四次阶段性的理论知识考试、一次综合性的中医理论考试。素日里,护理部每月组织1次中医护理知识专题讲座,护理部每半年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中医知识考试,对不合格人员进行补考,直至考核合格。(2)护理部技能培训。根据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评估细则,并结合本院实际工作情况选定了穴位注射、穴位按摩、耳穴压豆、艾条灸等共4项中医传统技术操作作为培训内容。护理部组织护士长、护理骨干外出短期培训、参观学习、观摩,护理部要求外出学习、进修回院的人员写学习体会,在护理人员中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业务讲座,并制定在科室开展工作的计划。护理部定时督查,以点带面,带动其它科室中医护理操作新项目的开展。

    评价指标理论水平

    以本科教材《中医护理学》[2]等考试成绩为指标,技术水平以《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范》[3]技能考核成绩为指标,护理质量检查成绩以每季中医护理质量检查得分作为指标。提高了护士学习中医知识的兴趣系统的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全院护理人员对中医知识的学习产生了兴趣,促进了护理人员中医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2009年10月呼吸内科护理单元被评为全国中医特色护理优秀科室;2010年10妇产科护理单元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全国护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至2010年10月全院有66人取得丽水市中医药学会和丽水市中医院联合举办的中医基础理论和技能培训合格证书,有125人3年内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时间≥100学时。2011年10月在浙江省中医医院“三级乙等”等级评审中我院的中医特色护理得到好评。护士的中医理论、技术操作成绩有大幅度提高,中医基础理论成绩、考核技能成绩,活动前后成绩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促进了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通过中医理论的系统培训和考核,激发和促进了护士参与中医护理操作的工作积极性。中医技能护理项目由原来4项增加到12项,中医技能开展的次数由186次增加到10385次。提高了中医专科专病的护理质量在中医医院医院管理年活动开展后中医专科护理质量检查成绩有显着提高。活动前后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

    讨论

    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带动各护理单元中医特色护理工作的开展。经过3年的系统培训,中医特色操作开展项目从4项增加到12项,开展次数从186人次到10385人次,取得如此大的进步,得益于系统的中医护理培训。促进中医护理操作技能的临床应用对护理人员进行基础理论、技能应用的系统培训,护士的中医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明显提高,为临床护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大大提高了护士工作能力,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加上医院给予合适的奖励机制相结合,进一步促进了中医护理技术的开展。中医护理技能如拔罐、熏洗、敷贴、耳穴压豆等方面,具有操作方便、使用器具简单、适用范围广和见效快的特点[4]。在本院住院的老年病、常见病,及需长期治疗患者的治疗中有着积极作用,病人乐于接受。由于效果明显,提高了住院病人的满意度,同时促进了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