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学习计划

企业学习计划

企业学习计划

企业学习计划范文第1篇

最近,笔者就煤矿企业党员先进性学习教育,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总的来讲,企业党员的作用还是发挥得比较好,但也有个别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能力较弱,作用不突出。企业党员要永葆先进性,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必须从提高党员素质入手,而要提高党员素质,首先要抓好学习教育。然而,目前少数基层党支部在党员的学习教育这一基础环节上,普遍做得不太好,成效甚微。这主要与下面几个问题有关:

(一)学习方式老套。在组织党员学习时,普遍形式呆板,缺乏新意。要么是一人讲、大家听,要么是照本宣科地读读文件、念念报纸,再象征性地让党员发个言,最后写上学习记录,整个枯燥乏味的学习过程也就完成了。不仅如此,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也往往缺乏计划性和针对性,真正联系煤矿企业中心工作、针对党员思想实际的内容很少,因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致使学习成了走过场。

(二)党员学习热情不高。目前,不少党员对关乎自己切身利益的专业技术学习抱着积极的态度,学习热情较高,可对于政治理论学习却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党员政治理论学习可有可无。因此,有的党员想方设法逃避学习,有的党员即使人到了,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心不在焉,敷衍了事。

(三)效果不明显。把党员学习简单化,仅停留在了解学习内容层面上,没有把学习教育与提高觉悟、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与解决工作、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与本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学完之后,既不落实,也不检查考核,没有发挥学习应有的作用。部分党员不如一般群众。如:某基层采掘队,要想选一个合格的党支部书记都很难,少数基层队、班组存在无党员,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空白点。

二、抓好党员学习教育的对策

提高党员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加强党员教育。企业党组织要建立健全党员学习教育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机制。党员学习教育工作必须做好观念转变、党员队伍、自身建设三大文章。

(一)加强党员观念转变。学习教育要引导党员树立"二次创业"竞争意识,树牢自立自强的观念,适应竞争经济的需要。对企业而言,只有丢掉幻想,自立自强,勇敢面对市场竞争,除此别无退路。对党员职工而言,党员如果思想落后,技术差,不如一般群众,党员如何实践三个代表重要理论。所以,党员要带头转变观念。企业要做强做大,需要人才,企业竞争力的强弱,更加取决于人才的数量、质量及其才能的发挥度。因此党员的思想观念要领先于群众。

(二)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一是注重抓好理论学习,政治理论学习要根据党和事业发展的需要,按照上级中心工作的要求,以及当前政治形势的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安排制定每个阶段的学习计划和内容。政治理论学习由党支部负责组织安排,并负责制定理论学习计划。学习方法要灵活多样,做到全面系统学习与专题研讨相结合,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写心得体会与专题讨论相结合,要切实保证学习质量。二是强化技能教育,提高党员一专多能的重要素质。加大党员技能教育力度十分重要,党员要作技术带头人。因此,对党员的技能教育要经常化,要建立党员技能培训计划。可根据企业未来发展需要,党员组织生活也可采取外请师资、专家讲座等各种途径,为党员培训多种技能,使党员“精一门会两门懂三门”,增强党员岗位竞争力和社会竞争力。既为企业谋发展储备了人才,又为党员职工谋利益做了实事。三是强化党员法制教育,提高党员职工自觉守法的基本素质。党员要带头学习法律法规,加强对党员的《安全生产法》的学习,增加党员安全意识,教育党员做带头搞好安全生产的排头兵。四是建立健全党员终身学习制度,坚持把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长抓不懈。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日益发达的今天,建立党员终身学习制度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只有坚持做到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切实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才能确保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与时俱进。

企业学习计划范文第2篇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基层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处在改革发展、生产经营建设的第一线,直接担负着团结带领党员和职工群众完成改革创新发展和生产经营建设任务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当前,企业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党支部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的需要,是促进企业创新创业的重要保证。

目前,企业共有基层党支部1588个,分布在生产经营、基本建设、科研设计、生活服务、合资联营等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从总体上看,企业基层党支部在改革发展稳定和生产经营建设的各项任务中,较好地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但也存在着与新的形势任务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是:一些同志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着重经营生产,轻支部工作的现象;一些党支部活动与经济工作融合得不紧密,工作“两张皮”,对支部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能积极创新、探索和改进;一些支部工作缺乏活力,日常活动缺乏吸引力,工作处在一般化状态;党支部书记队伍素质有待提高,一些专职的党支部书记缺少生产经营知识,一些兼职党支部书记欠缺党务知识,还有些党支部书记工作不够安心,影响到支部书记队伍的稳定;一些单位的党委对支部建设工作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指导,以致一些支部工作无特色,缺乏凝聚力和号召力。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党支部作用的发挥。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各级党组织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确保完成企业改革发展、搬迁调整任务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基层党支部建设的重大意义,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在全面推进企业创新创业中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带领广大职工为实现企业新的发展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加强和改进基层党支部建设,要坚持以dxp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按照北京市委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要求,着眼于服务工作大局,着眼于推动创新发展,从明确工作职责、改进工作方式、加强自身建设、改善工作条件等方面推进基层党支部工作创新,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二、明确当前基层党支部的职责任务,转变思想观念

企业基层党支部要紧紧围绕落实企业改革发展和战略性结构调整这个中心任务,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保证监督作用,切实履行好以下职责:

1、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总公司党委各项决议指示的贯彻落实,把职工、党员思想统一到企业发展战略上来。

2、紧密结合党委中心工作开展活动,保证本单位改革和生产经营建设任务的完成。

3、充分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调动职工参与企业改革和搞好生产经营建设的积极性。

4、全面领导本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创建学习型支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5、积极开发人才资源,创新培训途径,努力为党员、职工成才创造条件。

6、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维护和保障党员权利,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增强凝聚力,扩大影响力,提高战斗力。

7、领导和支持工会、共青团工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服务职工群众,维护企业安全稳定。

各级党委和基层党支部在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中,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着重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关系:

一是在党员权利义务的处理上,要克服重党员义务,轻党员权利的问题,确立党员权利与义务并重的观念,切实维护和保障党员权利,发扬党内民主,努力实现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广泛参与、有效管理和切实监督,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二是在党员管理与服务上,要克服对党员要求多、监督多、检查多,关心少、服务少的问题,重视党员的合理愿望和要求,确立上级党组织为下级党组织服务,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服务的观念,切实解决党员的实际困难,调动党员的积极性。

三是在党员教育上,要处理好日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的关系,克服和解决日常教育多、集中教育少的问题。在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的同时强化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知识的系统性教育,使党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葆党的先进性。

企业学习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践教学;实习

作者简介:卢均治(1980-),男,广东高州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讲师;刘美(1967-),女,广东廉江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教授。(广东茂名525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编号:BKZZ201104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1-0095-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取得了很大发展,为工业化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工程技术人才。但随着近年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相应的教学质量却不尽如人意。同时,国家作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这些都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

为此,教育部在2010年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在总结我国工程教育历史成就和借鉴先进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契机,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通过密切高校和行业企业的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标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1]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是以工为主、石油化工特色鲜明的省属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简称“电气专业”)作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特色专业已经加入“卓越计划”试点行列。

在新形势、新要求下如何深化作为“卓越计划”中一个重要内容的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是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根据实践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以及电气专业加入“卓越计划”后的发展要求,对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实践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实践教学的现状

这里把实践教学从总体上分为三个方面进行讨论。第一是实验教学,包括理论课程的实验和独立开设的实验等;第二是实习教学,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第三是毕业论文(设计)。

在实验教学方面,平时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问题,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着验证性实验和演示性实验多、自主设计实验少和单科性实验多、综合性实验少的情况。轻实验的观念也使学生存在不爱动手做实验、抄袭实验报告等现象,使得实验效果大打折扣。

在实习教学方面,无论是认识、生产实习还是毕业实习,其实习时间都较短,企业普遍认为接收学生来实习会干扰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管理;另外,在高等学校与企业之间没有国家层面相应的学生实习制度的规范与保障,也没有相关的鼓励政策,造成很多企业都不愿接纳太多的学生实习,就算接纳了也没有安排足够的技术指导。因此学生实习如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再加上有些学生思想上的不重视,整个实习结束后学生收获不大。

对于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由于指导教师缺少工程背景与项目经验以及学校实验场地和设备的不足,选题缺少挑战性和创新性,并且大多与生产现场、工程实际的问题脱节。在大环境下,很多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不够重视,认为毕业论文(设计)没有多少实际意义,把时间精力用在复习考研、找工作等方面。

二、卓越工程师计划下的实践教学探索

“卓越计划”采用“3+1”培养模式,其中一年为企业学习阶段,校内学习时间相应减少。为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除了对理论教学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革外,对实践教学同样也要进行改革。本文根据实践教学的现状,对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电气专业在“卓越计划”计划下的实践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

1.实验课

要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使教育回归到工程教育的理念上来。同时,通过整合有限的实验教学资源,优化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开放性实验的比例。延长实验室的开放时间,设置开放实验室,让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充分使用实验室,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设计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目标。

2.实习教学

“卓越计划”采用“3+1”培养模式,相应的教学计划要进行较大调整,以满足一年企业学习要求。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电气专业实习教学在原计划里就是在企业中进行,较容易整合到“卓越计划”中去。但这个整合是要满足“卓越计划”具体要求为前提,因此,新的实习教学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

首先,教育部已经联合多个有关部门研究制订实习安全与保险政策、联合培养企业的财税政策等,提高企业参与“卓越计划”的积极性。在这些不断完善的政策与措施下,学校要建立校企联动、多层次协调的组织体系,[2]精简办事程序,满足企业高效率要求,保障试点专业与企业合作的顺畅。学校要重视企业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选好合作企业,要求企业有实施保障措施,包括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配备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作为指导教师,提供教学、实践、科研场所和设备以及可能的参与实践的机会,安排好学生在企业学习的生活,并提供充足的安全和劳动保护等等。[3]

其次,学生到企业实习前要求先完成实习计划。学生在实习之前,根据企业的生产内容,通过查找、查阅相关的资料和教材,自主完成实习计划。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对实习内容所要涉及的知识有大概的了解;对专业课程所学过的相关知识进行较为全面、有针对性的复习。这样就可以使学生重视实习,认真严肃对待实习安排,也避免学生进到企业后对实习内容与专业课程产生脱节感,对整个实习产生游离感,影响实习效果。根据已经完成实习教学学生的反馈,可以知道在实习前做了相关准备的学生要比毫无准备的学生收获大得多。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实习计划的重要性。

再者,实行集中学习、分散跟岗的模式。“卓越计划”要求参与学生在企业累计学习一年,在这一年中学生通过参与企业运行的各项活动达到“卓越计划”的培养要求。目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的实习企业主要有中石化茂名分公司、茂名自来水公司、茂名热电厂、供电局变电站等企业。其中,中石化茂名分公司是最主要的实习基地。然而,由于石化企业的特殊性,其运行要求的安全性非常高,顶岗实习和参与故障维修的机会很少。为了满足“卓越计划”的培养要求,可以实行集中学习、分散跟岗的模式。

(1)集中学习。“卓越计划”中的实习内容包括在企业接受培训。因此,面对人数不算少的实习学生,可以让企业安排相应的技术人员讲解企业制度、生产流程、技术规范等内容。此外,还可以加入到新入职员工的集体培训,使学生接受最真实的企业培训。

(2)分散跟岗。目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电气专业的学生实习时是以7~8个人为一个小组,分配到一个生产班组中,再由班组指定一位技术人员进行带队实习。为了遵循企业的生产、安全要求和满足“卓越计划”的培养要求,可以进一步把小组细分为1~2个人一组,每组配备一个技术人员,然后以跟岗的形式进行实习。这里的跟岗是指每个小组的指导工程师上班在岗时全程带着所指导的学生。当工程师进行班组例会、查看技术图纸及手册、在岗巡查等一系列生产活动时,跟岗的学生都能深度参与其中。而且,当涉及到现场动手操作时,工程师也可以在评估安全性是否满足的前提下指导学生进行操作。

这样,一方面学生能深入参与到企业活动中去,同时能保证一定的动手操作量。这些情况在多个学生为一小组时,相应的安排就不易实现。另一方面,可以保障企业运行高安全性的要求。对工程师来说,学生跟岗并没有额外增加太多工作量,而且,由于学生人数较少,也可以对学生进行较多一对一的交流与指导。

3.毕业论文(设计)

首先,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要让学生认识到这个环节的重要性,意识到这是对其大学四年学过知识的一次全面总结和深化。认真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对继续深造和走上工作岗位都有很大的益处。[4]

其次,利用电气专业加入“卓越计划”试点的契机,选派相关教师到合作企业中锻炼,加强教师的工程素养。建立一支“双师型”指导队伍,联合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在选题方面,根据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选取学生在企业中实习所遇到的工程问题或者所参与完成的工程项目作为选题内容,让学生能够“真刀真枪”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三、结束语

“卓越计划”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加入“卓越计划”试点行列对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电气专业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有利于全面完成“卓越计划”的培养要求,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应该不断进行探索和思考。

参考文献:

[1]刘文清.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我校工程教学改革构想[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5):2.

[2]汪泓.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10,(3):4.

企业学习计划范文第4篇

企业实践环节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核心环节之一,但是目前,诸多限制因素的影响,致使卓越计划企业实践难以达到预期的成效。本文通过对卓越计划企业实践环节的现状分析,对企业实践环节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初步地探索与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建议。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企业实践;模式改革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企业实践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核心环节之一,同时也是推进卓越计划的重点与难点。如何这一难题,扎实推进企业实践教学,切实提高企业实践教学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的成效,亟待研究与探索。

1卓越计划企业实践教学环节的现状分析

1.1企业的逐利性,致使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企业是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不可避免的带有逐利性,难以将育人作为自身的责任与义务,致使企业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严重阻碍企业实践环节的推进工作。

1.2理论教学与工程实际脱节,企业实践环节难以达到预期成效。目前工科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工程实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学生至工厂实习时,无法将所学理论与企业的工程实际问题紧密联系,致使企业实践环节难以达到预期的成效。

1.3企业实践环节的不确定性,加大了教学管理的难度。绝大多数企业的实践教学安排并非基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前修后继性,而是基于企业的生产计划完成情况。这使得企业提供的岗位数量与时间安排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不可避免地为高校排课等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加大了教学管理的难度。

1.4现场实习的安全问题,易使企业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出于对学生安全的顾虑,部分企业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增大了参观的比例,减少了学生动手实践的内容,易使企业实践环节流于形式。

2卓越计划企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研究

为改变卓越计划企业实践环节的现状,本文对卓越计划企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如下的初步探索与研究:

2.1发掘企业的利益驱动点,激发企业协同育人的积极性。为激发企业协同育人的积极性,高校可着眼于长效合作机制的构建,充分挖掘企业参与合作的利益驱动点,吸引企业与高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具体地说:

2.1.1追踪社会发展需求,为行业培养大量急需人才。高校应密切追踪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根据图1所示的四个维度,动态调整专业布局,为行业培养大量的急需人才。

2.1.2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行业建立稳定的高质量人力资源库。高校应根据行业的实际需求,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行业建立稳定的高质量人力资源库,为企业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2.1.3推行顶岗实习制,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推行顶岗实习制,让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责任心“,真刀真枪”地进行岗位实习,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为企业带来直接的收益。

2.1.4与企业开展联合攻关,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利用高效的科研优势,与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关,为企业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激发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2.1.5利用理论与教育资源优势,帮助企业提升员工素质。利用高效的理论与教育资源优势,协助企业开展员工培训与深造,帮助企业提升员工素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2校企深度融合,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对接。为有效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问题,高校应与合作企业共同研讨,实现人才培养的“十个共同”,即:根据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理论教学大纲与实践教学大纲,共同改进理论教学内容,共同制定实践教学项目,共同安排实践计划、共同指导学生企业实践,共同开展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共同制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质量标准、共同监控教学质量、共同评价学生学习成效,以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对接。

2.3多管齐下,有效解决企业实践岗位供需矛盾。企业是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对经济效益的追逐,决定了其为学校提供的岗位数量有限。为解决这一矛盾,高校可从企业实践计划安排、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企业实践模式改革等方面重点突破。

2.3.1精心安排企业实践计划,安排学生分批轮训。高校可与合作企业共同研讨,根据企业岗位供给情况,精心安排企业实践计划,分期分批地安排学生至企业轮训。

2.3.2加强外联,不断拓展校外实习基地。高校应不断加强与相关行业企业的沟通,结合专业特色,与相关企业积极洽谈,不断拓展校外实习基地。

2.3.3推行“学习工厂”,积极探索企业实践的新模式。“学习工厂”是指根据岗位供给缺口,由学校或企业提供专门的场地,投入专项资金,校企双方共同模拟或还原企业真实的生产现场,共同指导学生实践,以有效缓解企业实践岗位供需矛盾。

2.4优化教学管理方式,为企业实践环节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针对企业实践时间安排的不确定性,学校可优化教学管理方式,着力推行1学年3学期5学段制改革。即:将1学年分为上、下2个学期和暑假小学期;上、下学期以8周为单位分为4个学段,与暑假小学期构成5个学段。教务处在不违反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将课程尽可能排在8周内结束,并在5个学段反复开课,学生可根据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前修后继性以及自己的企业实践计划,自主选择理论学习时间。该方式可为学生合理安排理论及实践学习时间提供更多的选择,对企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5强化质量监控,确保企业实践质量。教学质量是企业实践环节的核心,而时间、地点的分散性,使得企业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存在着一定的潜在风险。为保障企业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高校应与共建企业在上文所述的“十个共同”的基础上,校企双方分别委派教师全程参与企业实践环节,安排督导和教学管理人员随机检查,以确保企业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

2.6加强安全教育、购买实习保险,解决企业后顾之忧。现场实习的安全问题是企业实践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应与共建企业认真开展安全教育,不断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事故的能力,并为学生购买实习专项保险,以保障学生的安全、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

3结束语

企业学习计划范文第5篇

1.优化实习领导小组结构在原有的学校教学实习工作领导小组基础上,成立系部实习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两级实习领导机构,其中学校教学实习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与协调全校的实习管理工作,可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任组长,由教务处长、学生处长、就业处长和各系部主任任成员;系部实习工作领导小组,由系主任任组长,由教学秘书、教研组长、相关专业教师、辅导员和企业有关人员任成员。2.确定清晰而具体的实习目标学生通过实习进入企业,在真实的生产岗位上强化专业知识,实现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在实际操作中锻炼技能,提高职业素质。实习目标需要条理清晰,内容具体,让学生、家长、老师通过实习目标明确实习意义,支持实习工作,顺利完成实习任务。3.制定实体工作计划本着可操作性原则,制定实体计划,包括学生、实习带队教师、专业指导教师、企业相关人员等各个方面的计划,以确保实习工作的顺利实施。在制定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实习企业现状及学生的实际情况。4.成立“家校企合作”型组织管理机构成立一个涉及学校、实习企业及学生家长的实习管理机构,对实习过程进行管理与监控。该管理机构的最大特点是“家校企合作”。学校负责解决实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实习工作进行检查;企业负责实习工作计划的制定、实施、检查与监督等,并对学生生产实践活动进行有效指导;家长则参与学生思想稳定工作及安全教育。5.编制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是对总体工作计划的具体化。6.制定较完备的管理计划实习过程一般时长6-8个月,实习目标的达成离不开全过程的管理,因此需要针对具体实习情况实施有效管理,包括对实习过程进度的安排与管理、对实施过程的质量管理、对实习带队教师和专业指导教师的管理、对学生安全的管理等等。

(二)实习计划的实施

1.做好实习之前的准备、动员工作实习是学生职业生涯的起跑线,要让学生在这一起跑线上做好充分的准备,是实习工作的第一要务。首先要做好学生的动员工作,使学生明确实习目标及意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其次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让学生家长明确实习意义,支持实习工作,学校与学生家长可签订实习纪律、安全协议,以督促家长与学校的协作。2.严抓实习现场控制在实习现场,各系要依据实习计划,加强现场管理。现场管理主要从实习计划落实、企业对学生的管理、实习带队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实习专业教师对学生的指导等方面进行控制。3.做好实习资料收集工作实习资料是学生实习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实习资料应包括:实习工作考勤记录、实习态度情况记录、实习工作记录、实习工作成果资料等。

(三)实习过程的监控

为了确保实习质量与实习目标的实现,必须做好实习过程监控工作。1.成立实习工作督查小组配备实习工作督导检查人员,不定期地深入企业,了解学生实习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障实习工作顺利进行。2.审核实习计划的执行情况实习计划是顶岗实习环节的纲领性文件,整个实习过程都应按照实习计划执行,所以要对实习计划从制定到实施的整个过程进行督查。3.注重实习现场的质量监控实习计划实施过程中,企业、实习带队老师、专业指导老师、学生、实习岗位等任何一个方面的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对实习效果产生影响,所以要注重实习现场各方面因素的监控与检查,以保证实习能够正常进行,达到预期的目标。

(四)实习后的考核与总结

1.构建科学规范的实习质量评价体系科学规范的实习质量评价体系对于实习环节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科学规范的评价实习教学质量,才能促进校企双方更加规范的管理学生,从而保证实习的正常运行,实习效果的有效实现。就实习生的实习结果评价而言,可有实习带队教师、专业指导教师、企业相关人员等组成考核小组,依据实习资料共同对实习学生进行考核。此外,实习生也要进行自我评价,通过自我反思,对实习效果和实习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自我评定。可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实习进行完整、全面的考评,如操作技能、工作量大小、奖惩情况等可采用定量评价方法,实习态度、合作精神、职业道德等进行定性评价。可将优秀实习生的评选制度化,颁发优秀实习生证书,使考核结果分明。优秀实习生证书可以与毕业证书、职业技能证书等一起使用,作为学生就业的重要资质证明。2.做好实结工作反馈、反思、不断总结,是提高实习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对实习工作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提升式的总结与反思,才能保证实习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五)加强对实习带队教师和专业指导教师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