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合规人才培养

企业合规人才培养

企业合规人才培养

企业合规人才培养范文第1篇

(武汉市交通学校 湖北 武汉 430074)

摘要:在对中等职业学校订单培养运行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订单培养在人才需求规格、班级组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创新办学理念、企业全程参与、企业帮助学校进行“双师型”教师培训、“校企一体,订单培养”等解决方案,并重点介绍了“校企一体,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并对其发展提出了新的展望。

关键词 :中职;“校企一体、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5-0032-04

作者简介:李军(1970—),男,武汉市交通学校机电部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电梯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研究与改革。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用人单位(企业)与培养单位(学校)签订协议,充分发挥双方教育资源优势,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并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及管理,用人单位按照协议约定组织学生就业的教育方式。订单培养具有明显的“岗位导向性”。订单培养所签订的订单,不仅是订人员、订数量的就业岗位订单,更重要的是针对岗位需求的订知识、订技能、订素养的人才订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不仅需要注重学生知识、品德、基础技能等常规教育培养,还需要注重其企业员工素质培养、行为规范的培养以及企业需求的岗位专业技能培养。中等职业学校通过近十年的摸索,在高等职业教育经验基础上,逐步形成具有中职特色的订单培养。自国家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以来,各中职学校在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中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通过对各校的订单培养情况分析发现,当前的订单培养模式与现行的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一定的冲突。

一、目前订单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的订单培养需求冲击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体系

目前,中职学校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订单班”、“冠名班”等形式存在,学校在双方合作中处于弱势,企业往往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签订各种类型的订单班。其中,学期前、长期型订单培养经过多年实践,校企双方能获得长远、稳定的利益。但中职学校更多接受的是学期中、临时订单培养,甚至有毕业季、临时订单培养。这种临时的、中期插入的培养要求,打乱了学校正常的培养流程。学校为了满足企业需求,往往需要调配大量优质师资、教学资源来保证订单班的人才培养。同时,订单班成立时,其组成成员根据企业需要进行双向选择,企业往往将优质的生源挑选进入订单班培养,造成非订单班学生生源较差,后期常规班级教学面临较大压力。

(二)企业订单需求的人员素质规格较高,冲击中职人才培养目标

企业订单培养目标往往与实际的岗位及岗位群联系紧密,由于企业对中职学生现状了解不深,制定的素质规格明显偏高,特别是对岗位职业素养的要求偏高。中职学校为获得订单,对这些“软性指标”并不重视,在人才培养的执行过程中也趋于形式,实际培养目标并不理想,为校企双方的长期合作留下了隐患。部分中职学校为了迎合企业需求,甚至将部分企业较高的素质需求纳入常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中,而在执行过程中却难以达到,形成目标与执行过程脱离的状态。

(三)企业订单规划的专业技能由于专门化方向过于狭窄造成毕业生发展局限

部分企业的订单培养是基于订单岗位技能的专门化应用方向,这种专门化的技能人才无法批量从社会招聘,需通过订单培养方式来实现。但是,专业技能的特殊性较为严重地束缚了订单培养的毕业生今后的发展。同时,订单培养一旦发生变化,无法兑现学生的订单岗位,就会对学校的相关实习就业工作产生严重冲击。同时,根据这种订单毕业生后期反馈,他们在岗位发展上也受到了严重限制,一方面企业不愿意让他们“改行”,另一方面也无法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造成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缓慢的问题。

(四)师资水平低难以满足企业订单培养的需要

中职订单培养能够获得社会各方面的认可,主要是培养的毕业生具有明确的岗位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在培养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操作技能水平,特别是与订单企业需求岗位技能相适应的技能水平决定着学生的适岗水平。目前,中职教师主要以通用性的技能操作为主。一般情况下,专业教师通过赴订单企业观摩获得一定的“企业经验”,然后再进行教学。但由于教师技能水平的限制,特别是对技能规范要求较高的岗位,师资水平低成为制约订单培养质量提高的瓶颈。

(五)企业长期紧密型订单培养规模与教学班级的组成建制之间的矛盾尖锐

长期紧密型订单规模依据企业中长期用人需求进行规划,大型企业的订单规模较大,容易形成中职班建制的培养规模。而部分中小型企业的订单规模一般较少,临时订单可以按班建制的规模进行培养,但中、长期的订单往往由于人数较少,难以按班级建制形成订单,造成学校不能与中小企业达成长期的订单培养。当前,中小企业的临时培养订单较多,有时很难形成以按班建制的规模培养,如果强行执行小班制教学,对教学冲击较大。

二、解决措施

(一)探索先进的办学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

中等职业学校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式已深入中职的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在此基础上,以就业岗位、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新课程体系建设正广泛开展。创新的、符合众多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保证培养的中职毕业生更加符合用人市场的需求,从而可减少对人才培养的过程产生冲击。我校汽车维修专业实施的“一专业主干、对分支培养”的订单培养方案就较好地解决了订单班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冲突。在调研的基础上,为汽车各专业制定统一的、公用职业基础技能课程体系,在职业核心技能课程中,为各品牌“4S”店订单班开展专项技能的订单式培养。确保了学生的职业基础能力,并通过专项技能的分类培养,满足了企业的订单需求。

(二)充分引入企业全程参与教学培养环节

现行的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企业参与主要是为了获得有一定技能和相对稳定的后备员工,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过程并不十分关心,更多的是关心培养对象的最终能力。但企业越早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对中职学生的成长越有利。因此,校企双方合作应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企业通过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保证学校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计划更能符合企业岗位的需求,进一步帮助学校建立更为成熟的课程体系。同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应在师资、设备方面给予学校一定的支持,积极参与教学培养的主要环节,以保证学校培养的毕业生能够符合企业的需求。

企业参与教学环节可以采用:在教学初期通过学校的宣传阵地宣传企业文化与职业岗位的素质需求,引导学生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职业规划。积极参与学校的课程教学,派出企业技术骨干、人事主管参与教学环节,将企业需要的专业技能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岗位的职业要求,提升学生的适岗能力。

(三)培养经企业认定的“双师型”教师

企业要将自己需求的专业技能传输给学生,既需要企业技师参与教学,也需要一批掌握专业技能的教师参与教学。提升订单班的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有一支懂知识、会操作、能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引入“校企一体、订单培养”的人才模式

“校企一体”是指中职学校在政府主导下,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与职工技能培训、科技人文身心素质培养目标上达成共识,利用双方共同的优势资源开展合作的一种教育模式。中等职业学校在“校企一体”的基础上开展订单培养可以较好地保证校企长期、稳定的合作,形成共赢的局面。学校利用师资与规范教学培养的优势,一方面,通过订单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准员工;另一方面,为企业的员工进行规范化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双方良好的、稳定的、双赢的合作。

三、“校企一体、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武汉市交通学校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电梯安装与检修方向)专业通过“校企一体、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电梯行业输送大量的实用性技能人才。学校先后与武汉东菱电梯公司、上海永大电梯公司、天津奥的斯电梯公司、三菱电梯公司、日立电梯公司、通力电梯公司等十余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并多次接受各公司的订单培养。在合作初期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经过一段时间调整探索,在企业参与下逐步修订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出满足企业需求,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校企一体、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进一步构建出能力与素质并重的课程体系,较好地满足了多个企业的订单培养。

(一)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工作

电梯专业开设的第一个人才培养方案,学校积极引入东菱电梯公司的技术总监、人事经理、一线技术人员参与方案建设。经过五年的实践后,再次邀请奥的斯、永大电梯公司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随着示范校建设项目的展开,学校重新组织全面的市场调研,对著名的电梯公司的人事主管、技术主管、一线技术人员、毕业生、实习生进行了调研。调整后的专业技术指导委员会由各著名电梯企业的技术主管、人事主管、质监局电梯监察总工程师、学校骨干教师组成。指导委员会对调研结论进行评价,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就业岗位的定位均给予审定,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对典型工作任务的确认也给予了建设性意见。

(二)课程体系建设引入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全面分析,合理重构

课程体系重构中,学校汲取企业培训经验,按照电梯企业技术人员的建议,不强调典型工作任务的流程,注重典型工作的内容,用课程评价方式来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在企业技术人员支持下,重新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构建素质与能力的课程体系。以电梯行业技术人员的岗位意识为教育教学的契合点,将企业的素质培养纳入课程要求中,把电梯行业通用作业评价方法引入专业课程教学中,从而形成能满足众多电梯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企业的订单培养只需在相关课程的技术标准、流程、验收规范上按照企业作业要求执行,就能满足企业订单培养要求。

(三)企业参与前期人才培养,全程参与订单培养

在企业的支持下,电梯专业学生在专业认知过程中,可以到各电梯公司参观,各电梯公司派出相关人员举行企业的文化宣讲或技术讲座,能够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稳定学生的学习情绪。签订订单后,企业派出技术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指导,参与教学过程。企业后期的技术参与能够保证订单质量,也能确保对订单培养的全程掌控。

(四)企业主动提供教学设备,双方合作共建实训中心

在合作中,部分电梯企业由于技术独特性和保密性的需要,对学校教学设备的专用性给予支持,主动提供企业现行主流设备供学校进行基础教学与专项技能教学。通过这种合作方式,我校与通力电梯公司共同建设通力电梯培训实训中心,用于学生的电梯基础知识教学与通力订单班的专项技能训练,保证订单培养质量。

(五)企业按计划培养师资,共建培训平台

企业对教师的专业技能进行培训,一方面,安排教师参与企业的一线生产,教师在生产作业中可以了解企业的技能要求和作业内容,获得更多的一线操作经验;另一方面,安排教师参与到企业内部的员工培训中,系统规范地学习企业的专项技能,掌握企业培训的方式,了解企业培训体系,为学校人才培养改革提供经验。

(六)学校为企业培养入职员工,校企合作共赢

“校企一体”合作逐步深入后,企业与学校之间应相互支持。企业在用工培养、技术专项性与设备等方面具有优势,学校的优势主要在于培训教学过程的规范以及在教学培训中融入的素质培养。我校电梯专业与通力电梯公司经过长期合作,在对学生订单培养的基础上,开发出对入职员工的基础电梯技能培训。通过这种方式,使企业在人员技术上形成行业优势,达到校企双方合作共赢的目的,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校企一体”。

四、对中职“校企一体、订单培养”的展望

(一)政府参与能更好地促进“校企一体、订单培养”的发展

纵观国际上有良好的职业教育背景的国家,政府部门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支持、利税优惠等方式促进企业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的中,逐步帮助职业学校摆脱弱势地位,确保校企合作的稳定发展。

(二)确立校企合作共赢是基础

企业是以盈利为基础的社会团体,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团体,学校以培养的毕业生能为社会创造财富为目标。确立双方优势,寻找合适的双赢立足点是“校企一体、订单培养”的基础。职业学校的优势除了人力资源培养之外,还有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培养体系优势等,只要能够找好双赢的立足点,就有校企合作的基础。

(三)职校提升自我专业建设水平是“校企一体、订单培养”的保证

职业学校要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支柱产业的特点、骨干企业的需求主动调整专业结构,提升专业教学水平。通过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加快师资队伍建设使专业培养水平得以提升,使专业更具有为企业服务的能力,能站在企业发展前沿为企业人才需求服务。

(四)加强沟通,稳步展开才能促进“校企一体、订单培养”的长期运行

学校和企业在管理上具有不同的特征,对人才需求的时限性有不同的看法,在双方合作中往往会产生问题。加强沟通是解决问题的良好方法,可以定期开展校企不同层次的对话,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保证长期的运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忠祥,卢珊.浅析中职学校与台资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风险及对策[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09(1):37-40.

[2]韦欣,黎广胜.构建北部湾经济区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人力资源开发,2011(3):78-79.

[3]吕小川.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学生的探索[J].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2010(3):21-23.

[4]赵东风.实现校企联办对接,完善“订单培养”模式[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10(1):58-60.

[5]易今科.论高职“订单培养”的内涵与分类[J].职业教育研究,2009(6):48-49.

[6]曹斌,姚莹,李志方.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科技版),2010(11,上):167-168.

企业合规人才培养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双主体育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

一、双主体育人模式概述

(一)双主体育人模式定义

高职院校职业化“双主体”育人模式是指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在共同育人过程中的教育教学及管理策略,包括校企双方在育人过程中达成的合作理念、合作原则、合作机制和合作途径等构成要素[1]。

(二)双主体育人模式发展的客观必然

校企双方具有共同的价值愿景。校企双方开展合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行业、企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高职教育的深入推进,高校更加明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素养的要求,而目前以“专业教育”为核心的高职教育很难适应市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应与行业企业开展更加紧密的育人合作,培养社会认可度、企业满意度高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规范完善,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企业规模逐步扩大,企业越来越意识到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的人才,对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近年来我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激励政策的相继推出,促使更多的企业愿意参与到校企合作当中。校企双方在交流合作中逐渐形成了人才培养、协同育人的思想共识、价值共识。校企双方有天然互补的合作资源。高职教育办学立足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一方面,高职院校已具备一定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高校成为企业的专业劳动力蓄水池,能够为企业提供专业性的技术服务,校企合作有助于促进企业自身的建设发展,提升创新绩效。另一方面,企业在其经营管理中培育形成特有的企业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有益补充;来自企业一线的科研项目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企业运行管理中的真实案例是高校教育教学的丰富资源;企业提供的实习实践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创造条件;来自于企业的高校“双师型”教师成为校企合作的天然纽带。

(三)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构成及特点

双主体育人模式以培养适应现代化职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目标,充分发挥高校、企业双方教育资源优势,构建创新发展、协作配合的校企协同育人体系。校企之间围绕人才培养在操作层面开展双向互动,让企业成为人才培养的共同主体,参与到人才链的前端,形成有效、可持续的双主体育人模式[2]。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企业对人才的定位标准作为高校教育培养的重点。高校的实践类课程可以更多地安排在企业提供的工厂车间组织实施,合作企业承担相应教学组织、教学管理、教学评价;企业成为高校兼职教师队伍的重要力量,负责提供技术专家、能工巧匠并承担一定的课程教学任务;企业还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评价等工作。该模式下,企业不仅是教育的参与者,还是管理者、决策者、实施者,企业参与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高职教育中将融入更多的职业元素,校企合作呈现出特色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二、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特点和规律

(一)职业素养内涵

职业素养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方面[3]。职业道德:职业人只有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诚实守信,爱岗敬业,才能在个人的职业生涯中获得持续发展。职业意识:职场中人的职业意识,主要从工作态度中体现,具体表现在职业目标、团队精神、不断学习、勤奋工作等方面。职业行为: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决定了职场中人的职业行为,提倡对企业忠诚、有主人翁态度、工作认真负责、做事专注到位。职业技能:通过学习和培养训练获得,并在实践运用中日臻成熟[4]。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规律

1.现代“职业人”全面发展的规律。职业素养是在从事某种职业时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包括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目前高校在显性素养培养中已经取得显著的成绩,得到行业企业的普遍认可。但隐性职业素养存在职业素养教育内容抽象、职业素养教育方法不当、缺乏科学可操作的职业素养评价体系等问题[5],但这恰恰是现代职业人最为稀缺的素养组成,也是决定人才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从现代职业人全面发展规律而言需要加强职业素养培养。2.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规律。高职教育的首要特征是其职业性。高职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为行业企业服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校需要与行业企业开展深层次对接合作,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职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学生通过“职业人”的工作实践,接受真实环境下的职业训练,提高对职业的认知。在此环境中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有效提升[6]。3.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规律。随着企业规模发展,规范建设,团队合作、项目建设、特色培育、创新创意等成为员工工作的重点,人才的重要性也因此更加凸显,可以说人才是决定企业未来发展的内生动力。企业希望毕业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技能,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及对行业企业的文化认同感和价值认同感。这就要求高校着力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能力,发挥企业的育人功能,将企业的先进文化理念、优势教育资源等融入校企合作教育中,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归属感、成就感,提高企业对人才的满意度,从而促进校企之间的良性互通。

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探索

双主体育人模式的重点是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高校应结合校企合作项目,实施“阶段培养、层级递进、协同育人”的建设思路。阶段培养是指明确阶段教育重点和目标,合理设定校企双方在各阶段教育的功能定位,根据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将职业素养培养分阶段融入教育教学当中。层级递进要求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认知习惯以及素质教育培养的特点,合理安排教育内容,坚持从理论到实践,从初级到高级,层级递进逐步深入开展培养。协同育人校企双方应加强协同配合,关注双方利益共同点,深入开发合作育人资源,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作为双方合作的共同目标。基于上述建设思路,高校可以从“文化共融、课程共建、师资共享、科研共创、实践共行、评价共生”六个方面具体建设实施。1.文化共融。文化建设在职业素养培养中起着带动和引领的作用,良好的文化氛围能够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校企文化的深度融合,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生活中感受企业文化氛围,感悟企业价值取向,认同行业规范,明确职业道德,逐步提升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全面培养自身职业素养[7]。以设计与艺术系校企合作项目为例,在校企合作中注重吸收融合企业先进文化元素,初步形成以传承、博采、创新为核心的“最美文化”系部文化,并以文化建设为引领,开展多种形式的项目活动。如创办“最美文化大讲堂”,邀请企业领导、技术专家来校进行文化交流与分享,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特色;与紧密型校企合作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平台,该平台集教学、科研、培训等功能为一体,内部充分展示企业文化元素、特色产品,被称为学院“最美教室”,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感受企业文化特色;校企双方联合举办产品创意设计比赛,共同评选表彰优秀作品。学生们在项目参与中切身领会到企业文化特色、价值追求等。

2.课程共建。课程建设是校企合作育人的重要方面。要将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融入课程教学当中,在专业教学中融入职业素养教育。首先,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改变传统的教师主导、知识灌输的教学形式,坚持理实一体,有机融合,分阶段开展行业认知实践、企业专业实践,将部分课程教学调整到企业实施。其次,丰富和完善课程内容。将企业对相关岗位的核心技术要求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当中,将合作企业的真实项目案例引入教学传授当中,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能够有效地将职业规范、职业标准、企业价值追求融入课程当中。再次,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标准,将团队合作、项目实施等岗位规范管理标准要求作为重要部分引入到课程考核当中,建立更加全面合理的教学评价方式,引导学生体会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3.师资共享。校企合作中应积极吸收利用企业师资资源。高校可以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共同开发校企合作项目;联合企业技术人员开发核心技术课程;聘请企业师资承担专业课、实践课程教学任务。在校企订单班中实施双导师制,为订单班每位学员指定学校和企业专业导师。校企合作师资共享可以有效解决高校课程教学中理论知识偏重,实际案例缺乏,学生接受程度有限的问题。企业人员在教学中展示良好的职业技能、职业行为,成为学生学习的表率,有助于学生产生职业感悟,激发职业热情,提升职业素养。师资共享对企业而言也有所裨益,一方面,企业派出的兼职教师可以充分展示推广企业价值理念、文化特色,为后备人才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校企双方的师资共建,将逐渐形成一支科学规范的师资队伍,服务于企业内部员工、客户群体的培训教育、技能提升等。

4.科研共创。科研是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高校与行业企业在科研开发方面有良好的合作前景。高职院校拥有经验丰富的科研团队,系统完善的实验实训设施,数量庞大的专业人才储备,有助于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专业技术难题。高校应高度重视企业的发展需求,共同设立科研项目,组织学生参与项目攻关。项目开发过程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还有助于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意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企业合规人才培养范文第3篇

【关键词】蔗糖产业 复合型人才 协同培养 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C-0096-03

人才是广西糖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推动糖产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近年来,广西糖产业生产规模不大,发展不稳定,生产机械化水平相对比较低,生产技术人员工资待遇低,影响了广西蔗糖产业人才的培养。当前,企业生产、技术与管理人才不能满足广西糖业二次创业发展规划需求,研究广西蔗糖产业人才协同培养,对广西蔗糖产业经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广西蔗糖产业人才需求特点

甘蔗生产区域性强,全国主要分布在广西和云南两省区。广西甘蔗区重点在桂南、桂西南、桂中地区农村,主要种植在十度以下的山地和田地。广西甘蔗种植、糖生产从业人员多数是农民,生产技术与管理人才占极少数,人才流动性大。

(一)广西蔗糖产业需要企业一线各技术与管理的多样性人才。广西蔗糖产业是集蔗糖产业研发、生产、管理、贸易、物流、文化于一体的蔗、糖、果、休闲食品产业。要推动糖产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要求广西蔗糖产业各类人才满足蔗糖产业研发、生产、管理、贸易、物流、文化、糖果、休闲食品生产企业一线各技术与管理需要。因此,只有培养符合企业一线各技术与管理的多样性、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才能满足广西蔗糖产业创新发展要求,使得广西制糖企业在中国与国际食糖企业中有竞争力。

从自治区糖业发展k公室了解到,2016年度广西种植总面积达1120万亩以上,甘蔗年产量达到4700万吨,年产糖量总达到570万吨,同比2015年分别增长6%和12%。由于甘蔗种植生产主要以农户为主,生产机械化农具类型少,农具设备自动化、田间管理智能化程度低,甘蔗种植、采收、运输的全程机械化水平70%以上,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水平相对比较低。因而广西甘蔗种植产业急需熟悉甘蔗种植生产农艺和甘蔗生产机械相关知识技术人员,同时,急需开发甘蔗种植农具设备自动化、生产机械化、田间管理智能化的技术和管理多样性人才。

(二)广西蔗糖产业需要复合型人才。广西甘蔗种植生产管理需要培养有先进种植技术、高效灌溉技术、计算机技术及物联网技术的一体化复合型人才。甘蔗种植的深耕深松、种苗培育、节水灌溉、智能化施肥等环节管理,都需要田间管理灌溉技术、计算机技术推广应用。甘蔗种植生产管理应用物联网技术,在甘蔗种植生产过程智能控制和甘蔗成长综合指数监测、信息处理中,建立甘蔗种植信息服务平台,都需要吸引生产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的聚集。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科技创新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需要为学生多样化成才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具有广西地方标准的《糖料蔗灌溉定额及灌溉技术规程》(DB 45/T 1197―2015),开始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和运用,需要一批甘蔗种植生产管理、灌溉技术、生产技术和信息处理一体化复合型人才。

为制糖企业提供完整的数据分析与有效的决策,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需要复合型人才。结合制糖企业的经营特点,面向制糖企业集团量身定制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平台覆盖制糖企业的主要经营活动,包含企业的农务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数据挖掘与决策分析、生产质量分析管理等子系统。运用ERP思想,采用先进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对制糖企业的资源进行整合,优化了制糖企业业务流程,实现了精细化管理、实时管理和分级考核管理。这需要有了解采购、生产、销售技术、计算机技术、管理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三)广西制糖企业需要创新型人才。从广西机械工业研究院了解到:广西90多家甘蔗制糖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糖料蔗区乡镇,中小型糖厂的数量占比较大,生产能力低下,糖厂自动化水平基本处于单机或局部工序自动控制的水平,成了一个个“自控孤岛”,未能真正实现制糖生产系统进行全局规划和自动控制、智能化均衡生产;制糖生产企业推进糖业节能和清洁生产力度不大,与国外同行企业相比,在信息化、智能化、人均劳动生产率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因而制糖行业还要提升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需要生产工艺智能化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创新人才合作创新。

广西蔗糖产业生产链短,原糖生产产品单一,原糖生产与精炼糖生产分离不到位。糖产业下游企业,如蔗糖产业文化、糖果产品、休闲食品生产链尚须统一规划,统一推进;糖产业下游的朗姆酒产品、生物化工产品、蔗汁饮品等尚须形成规模。这些问题都要广西蔗糖产业政策支持、金融支持、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联动机制,推进广西蔗糖产业生产产品多样化;推进科技创新人才服务广西蔗糖产业生产规模化、生产智能化;推进广西中职、高职、应用本科院校合作,协同培养制糖企业需要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人才,做好做强广西蔗糖产业。

广西需要大批国际化的电子商务、期货管理和大数据服务的专业人才。由于受国际糖价影响,广西糖现货价格不稳定。广西糖业二次创业规划要求初步建成糖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建立糖业的营销体系,规范糖批发市场信息的,规范糖流通秩序;完善食糖网上现货交易规则,引导食糖现货交易市场健康发展;规避市场风险,加强广西现货市场与国内外期货市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构建多层次的食糖网上交易市场体系。这些内容都要有一批大数据分析服务,了解国际化电子商务、期货管理的人才创新完成。

二、广西蔗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对学习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达到成为某类专门专业人才的方法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是回答“怎么培养人”的问题,它与教育目的“培养什么人”相对应。人才培养模式包含具体的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内容、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流程、人才培养制度和人才培养评价等。

人才培养要回答“怎么培养人”的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思考:一是人才培养类型。蔗糖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生产工艺智能化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创新的研发工程师,更需要现场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人员;同样需要更多生产技能人才。二是人才培养专业定位。蔗糖产业区域性季节性强;广西蔗糖产业生产链短,原糖生产产品单一;广西蔗糖产业复合性强,生产效率低。蔗糖产业需要制糖生产与管理专业人才,更需要涉及甘蔗种植生产管理、灌溉技术、生产技术和信息处理一体化多学科多专业复合型人才。三是行业自身特点需要。广西要推动糖产业转型升级,保障糖产业可持续发展。蔗糖产业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蔗糖产业技术升级和技术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需要有对多个学科较深了解的跨专业人才,更需要能具有统筹整体产业链、能够领导蔗糖产业技术开发和实施的复合型人才。

院校企协同培养模式指实施人才培养过程中,院、校、企各方按照约定职责、权利和义务,以培养专业人才为目的,对培养专业人才一系列有计划、有目标教育活动进行分析研究、系统总结,提出院、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一系列基本制度。院校企协同培养模式是创新一种区域化高校合作、校企、社会团体合作,培养产业需要卓越专业人才的办学新模式。

广西蔗糖产业技术人才院校企协同培养模式是指院、校、企协同担当共同培养责任,各方按照蔗糖产业人才计划、目标要求,约定各方职责、权利和义务,协同广西区域中职、高职、应用本科院校和广西蔗糖企业,加强在人才培养培训与师资建设、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教学和科研实验、就业创业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形成蔗糖产业技能人才+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协同培养的机制。坚持依法合作,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障合作各方的合法权益;坚持互利共赢,院校企各方平等自愿开展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三、广西蔗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树立人才培养服务蔗糖产业发展理念,落实院校企协同培养蔗糖产业人才责任。广西高度重视糖产业稳定发展,推动糖产业转型升级,人才和技术是广西糖产业发展的核心。职业教育要树立人才培养服务蔗糖产业发展理念,人才培养要符合蔗糖产业技术发展需要、转型升级需要、生产管理创新需要。建立中职、高职、应用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合作的政策支持、金融支持、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联动机制,坚持互利共赢,院校企各方平等自愿开展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使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教学满足广西蔗糖产业转型升级和生产技术和管理的要求。通过协议方式约定各方权利义务,落实共同培养蔗糖产业人才责任,以共同育人、共同发展开展合作活动。建立院校企合作的过程管理和绩效评价制度,定期对合作成效进行总结,共同解决合作中的问题,不断提高合作的水平,为广西蔗糖产业培养企业急需的多样性、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创新符合广西蔗糖产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人才培养的水平。

(二)创新院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模式,开展系统规划、联合培养,多种形式合作。加强广西的中职、高职、应用本科院校合作,以蔗糖种植、生产、贸易技术与管理复合型人才为核心,对接广西蔗糖产业链和产业群,明确中职、高职、应用本科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定位。实行院、校、企协同共同培养蔗糖产业人才责任,各方按照蔗糖产业人才计划、目标和要求,约定各方职责、权利和义务。开展系统规划、联合培养,多种形式合作,共同制订中职、高职、应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广西蔗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共同开展技能竞赛、社会服务等。重点合作建设广西轻工高级技工学校制糖生产实训基地,培养蔗糖产业技能人才;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制糖生产实训基地,培养蔗糖产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广西机械工业研究院和广西大学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培养蔗糖产业科技创新人才。

系统规划蔗糖产业复合型人才培训,实现企业员工培训、人才培养融通,实现人才培养、技术创新融通。进行构建体现蔗糖生产工学结合特色的培训体系、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共同开发广西蔗糖产业复合型人才培训、培养校本课程和教材,减少课程设置重复,课程内容重叠等。中职高职应用本科院校教学实训室建设实行统筹规划、资源互补、实训有偿分享机制。如广西甘蔗研究所建设蔗糖育种、种植实训,广西轻工高级技工学校建设制糖生产过程、工艺实训,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制糖生产检测、技术管理、经营管理实训,广西机械工业研究院和广西大学建设制糖研发、技术创新、大数据服务实训等。

(三)建立广西蔗糖院校企发展联盟,系统规划中职、高职、应用本科院校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团队。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是实现广西蔗糖产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保障。教学团队应实行老中青结合、专兼职教师结合、多学科多类型技术人员结合。系统规划教学团队,解决中职、高职、应用本科院校教师之间不沟通,实习实训基地低水平重复建设,难以形成特色,而且容易让人觉得中职、高职、应用本科教师服务水平不高、定位不清的问题。遴选兼职教师重点从熟悉广西蔗糖研发、生产、产品、贸易、物流、文化领域的单位中选工程师或技师,建设蔗糖育种种植、制糖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教学团队,作为专业的兼职教师聘请承担教学任务。

从广西机械工业研究院了解到,2011年广西成立制糖关键工艺及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大学、院所和区内多个糖业集团等14家单位积极响应和参与,联盟以提升制糖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共同突破制糖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形成创新合力。联盟成立以来,联合制糖行业的产学研资源优势,已陆续开展了组织新技术推广应用、制糖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联合攻关、人才培训、国际技术交流等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形成了高水平的技术团队。

(四)系统规划广西蔗糖企业生产培训基地,共同建设实训实习平台,建立资源互补,实训培养有偿分享机制。系统规划广西蔗糖企业生产培训基地,建立中职、高职、应用本科院校联盟工作站。如广西轻工高级技工学校以小型糖厂生产设备,模拟实际进行生产等内容开展培训、教学、科研实验。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糖厂模拟生产澄清和蒸发DCS系统控制,降低清汁与糖浆的纯度差,提高制炼的收回率及产糖率,提高产品的质量等内容开展培训、教学、科研实验。广西甘蔗研究所和广西农垦良圻制糖有限公司等国内企业合作,共建院校联盟工作站,组织具有相关企业工作经历的学校专业教师,为企业开展技术革新。聘请院校教师和企业的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每名院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组成工作小组签订工作任务书,明确其为企业技术服务、科技开发服务、职工培训教学内容;明确院校学生技能培训任务、实训基地建设等相应的任务,共同服务广西蔗糖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广西糖业二次创业总体方案(2015―2020年)的通知[Z].

[2]林克松,石伟平.改革语境下的职业教育研究[J].教育研究,2015(5)

企业合规人才培养范文第4篇

摘要:新时期,物流产业人才培养必须要有战略性。考虑当前我国物流人才需求特点,提出多导师制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探讨了其体系化发展思路;结合实践经验,归纳了我国战略性物流人才多导师制培养模式实施的若干保障机制。

关键词:战略性物流人才;多导师制;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G 642.3 文献标识码:A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04年8月的权威预测,中国物流人才缺口为500万左右,其中高级物流人才缺口约为40万。教育部高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认为,2010年我国大专以上物流人才需求量为30―40万人。物流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与此同时,很多物流公司人员却在不断流失,有些物流公司也在裁减富余人员。一方面是大量人才需求缺口,另一方面却是人才流失和富余人员的裁减,供给与需求之间显然出现了错位,而根源显然是在供给,即物流人才培养。

当前我国物流产业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复合型转变,伴随着过渡时期的不确定性,企业对人才需求和高校对人才培养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错位。因此,首先,当前阶段,物流产业人才培养必须要有战略性;其次,在此背景下,还要求与之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保障机制。

1.战略性物流人才培养特点

目前,我国物流人才培养还主要是以宽口径、大众化教育为主。这不仅不能有效衔接供给与需求,而且也没有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潜力。经过近几十年发展,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和高等教育组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教育资源日益丰富,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入多样化、创新化发展时代。

(1)单纯技能型人才向技能创新型人才转变。物流业涉及面广,业务知识综合性强,相对于单纯技能型人才,应用创新型人才具有更广泛的适应能力,更综合的专业知识,是当前企业广泛需求的新型复合性应用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是现代高等教育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而提出的,它是以培养学生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岗位适应性,具有技术创新和技术二次开发能力,具有良好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取向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系的总称[1]。

(2)学校单向培养向校企联合培养转变。学校通过与企业紧密合作,建立面向市场的双赢式教学模式,搭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平台。通过此平台,把学生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建立与产业、企业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岗位紧密结合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与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相衔接的课程体系;通过建立物流产业人才基地,基地实行公司化运作,校方与企业方形成利益共同体,以基地为中心,向外接受订单进行加工与生产,对内完成学生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与实训;通过联合培养,开办面向行业的特色专业,引入企业专业人才加入到教学团队进行教学,开设专业课程,提供真实实训场所,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工作环境,满足企业需求。

(3)单一培养模式向复合培养模式转变。学校根据专业建设需要,与相关企业进行多层次、全方位合作,从战略角度开展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培养方向和职业能力规划等。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比如:实现“工学交替”的“滚动式”培养模式;实施“定单式”和“多导师制”培养模式;复合模式等。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适应能力。

2.战略性物流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2.1 培养目标规划

按照我国高等教育物流本科普遍培养方案,以四年为一个周期。在大学起始阶段就规划各阶段培养目标,通过分阶段、分层次、有目的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的结合,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应变适应能力等。考虑企业需求的战略性物流人才培养目标规划可以分为以下层次:

(1)战略性科研创新型人才。这类人才属于研究型人才,强调特定物流领域知识的精深化,比如:物流系统研究、物流工程项目规划及其实现技术和解决方案研究等;

(2)战略性管理创新型人才。这类人才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强调复合性,擅长工程实施与管理等,比如:企业物流部门经理或主管、物流项目经理或主管等;

(3)战略性技能创新型人才。这类人才立足于具体专业技术岗位,在具体物流业务上具有熟练的技能和良好应用创新能力,比如:仓储、运输、包装、物流信息化应用等。

2.2 培养模式框架

我国高等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末步入数量和规模扩张上的黄金时期以来,很快实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2]。针对现代企业发展状况及其对物流人才的需求特点,构建高等院校战略性物流人才多导师制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整体框架,如下图1所示。

图1 战略性物流人才多导师制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框架

此模式框架的核心理念在于基于多导师制满足企业需求与学校在人才培养规划、教学方案设计及企业对学生能力需求的多方位、立体化互动培养,做到不同类型培养目标、学生、教学课程体系设计、教学资源配置与教学方案及其保障机制等的一条龙科学管理。关键是针对特定阶段培养方案双向选择指导老师,特别是校外导师,是整个培养模式框架的中枢和纽带。其中,培养目标规划、学生管理与教学课程体系是基础和前提,确定了不同类型学生培养要达到的指标;教学方案管理是针对基础和前提在条件许可情况下所制定的教学解决方案,即教学方案体系;与企业需求规划相对应的教学资源配置、保障机制和培养效果评估是在企业需求基础上保障人才培养达到特定效果的措施与机制等;跟踪、反馈与再教育是通过学校与企业联合开展毕业人才效能的跟踪管理与相关再教育服务,保障毕业生快速成熟和人尽其才。这四个方面在整体上通过双向选择、参数化科学匹配等手段进行无缝对接,形成一个高效、完整和科学的战略性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2.3 体系建设

现代高等教育已经突破了传统单纯的课堂式教学模式而向多元化、立体式、社会化教学模式发展,教育信息化、网络化、精英化与大众化等教学理念同时存在,并相互促进、相互补充[3]。因此,随着高等教育资源的巨大丰富和经济社会对人才需求特别是各类创新型人才的广泛需求,现代高等教育真正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在此背景下,各高等院校应立足于自身办学特色,从战略角度培养适合企业或社会需求的高层次特色人才。基于以上模式框架,战略性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主要涉及到四个方面。

第一,战略性物流人才需求体系建设。比如:战略性科研创新型人才、战略性管理创新型人才和战略性技能创新型人才需求,并根据行业、企业特点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子层次,形成一个体系,方便对接;

第二,学生与课程体系建设。学生管理与课程设置是高等院校管理的基础工程,也是战略性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内容。按照科学、开放、公正和服务原则协调各方诉求,并结合人才需求体系进行评估、优化,设计若干对接参数;

第三,教学方案体系建设。核心是充分发挥现有教学资源,积极挖掘潜在资源,针对具体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进行针对性、个性化方案定制,每四年一个周期,并进行科学计算、预测、决策与控制;

第四,教学资源体系建设。教学资源体系是一个长期积累与优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完成包括教学团队的打造、实验软件和实验仪器与实训装备购置、实习基地与校外合作伙伴选择等的逐步确定与完善。

3.保障机制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无论中央和地方各级教育部门,还是广大高等院校都应该立足于经济社会人才需求特点,面向长远,做好各层次战略性物流人才培养保障工作,不断充实和完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1)培养目标与方案联合规划。实践证明,高校与企业产学合作的深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和学校所具有的科研实力,而人才质量优劣最终要由社会和企业来鉴定。因此,企业与学校应形成良好的互动合作机制。企业积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规格的确定和教学计划制定,共享教学资源,根据企业需求共同研究制定多阶段、多层次培养目标和方案,系统设计物流专业核心课程等,及时向学校反馈人才需求信息,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起快捷、通畅的人才培养信息流。

(2)校外培训基地与师资队伍建设。构建联合教育实施平台,建设产学研紧密型基地是开展战略性物流人才校企联合培养的基础,从而把教学与生产相结合,把实践教学作为理论与实际、知识与能力的结合点,驱动课程体系建设。另外,不同培养阶段针对培养目标配备不同指导老师,形成“校内+校外”联合多导师制培养模式,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多层次、针对性管理需求。一般来说,较普遍的导师配置方式是校内与校外采取1:n方式,而校内全程指导可由一名指导老师负责,而校外根据岗位需求可轮换多名指导老师。同时,在培养过程中,通过校内老师、学生与校外老师的合作,校内老师可深入到企业一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毕业生职业通道规划。在看到此联合培养模式诸多优势的同时,也应注意其不足,即毕业生职业去向的不确定性风险。因此,一方面,要切实做好人才培养目标战略规划;另一方面,要加强毕业生校企联合培养期间职业通道规划。从而,在培养方案制定之初就让学生对自己四年后的就业去向有较清晰的认识,并在此后的学习过程中目标明确、有的放矢,提高了培养效率。比如:对一名本科毕业生来说,较普遍的上升通道有管理通道和技术通道,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会有意识的加强岗位职业素养的认识与积累,相当于缩短了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时间。

4.结束语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物流人才培养着重基础知识教育,与实践脱节严重,实用性不强,对学生个性化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不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现代社会,高校人才培养必须坚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不断创新培养模式,精细化培养目标与方案,不断满足社会特别是行业、企业对人才的战略性需求。实践表明,建立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实行导师制管理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具有教育性、技术性、实践性和服务性等综合效能,是实现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肖辉赞. 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208-209.

[2] 刘尧,刘岩.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趋势[J]. 教育与现代化,2009,(1):62-68.

[3] 陈学云,冯春梅. 我国物流教育发展和创新的路径选择[J]. 物流技术,2011,30(3):154-156.

[4] 文斌,李岚,刘秀娟. 普通高等学校实施本科导师制的实践与反思[J]. 教育与职业,2011,(35):36-38.

Discuss on an University-enterprise Joint Training Mode Practice about Multi-tutorial System of Strategic Logistics Talents in New Period

ZHANG Chanjun, LEI Yinsheng

(College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an 430023, China)

企业合规人才培养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生命周期;高技能人才;成长阶梯

1导言职称论文

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面临稳定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问题,其凸显的是高技能人才供需严重不平衡的问题。对制约高技能人才成长的培养和鉴定模式上,学界和国家部门都进行了许多有益的理论探索和多元化实践。例如,针对社会鉴定高技能人才与企业实际需求不符的矛盾,国家积极推行“企业鉴定模式”——由大型权威企业自行培养与鉴定,国家认可颁布的一种新型高技能人才成长路径。这种既发挥大企业实力优势又满足其自身需求的“量体裁衣”式模式,是一种培养与鉴定体制创新的大胆尝试,适应了社会的发展。除此之外,还有“企业高校联合培养”模式、国家推动的高技能人才见习培养基地模式等,高技能人才培养鉴定路径越来越具有多样性。然而,对占据中国税收的50%,GDP60%,提供就业70%的中小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与鉴定模式的研究与举措都见之甚少,直接制约了中国经济结构升级转型的步伐。本文结合中小企业成长的周期性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与成长的阶梯性的特点,结合中小企业成长中高技能人才需求变化和社会供给的矛盾,通过“反证”的思维角度积极探索满足中小企业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培养与鉴定模式的可能选择,为现实中国家举措提供理论参考。

2中小企业生命周期和高技能人才需求

2.1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与判别

企业生命周期是分析企业一段时间内动态发展过程的一种参照模式,在一个连续的时间段内,依据一定的标准人为地将企业的发展划分为若干个阶段,通过研究不同阶段的特征,归纳企业从诞生到衰退的发展规律的方法。不同研究虽然选择的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标准不同,但基本上都以Greiner(1972)的理论为核心,围绕着诞生、成长、壮大,直至死亡的这一主线确定企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目前,通过对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国内对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进行判别的经典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孙建强(2003)提出的关于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界定方法。他认为收入增长率、市场占有增长率、科技成果转化增长率、成本降低率与规模扩张率是对企业发展影响较大的因素,并可以根据这些因素对企业的影响力分别赋予权重,据此确定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二是李勇峰(2004)等从总资产、无形资产、销售收入、现金净流量、生产成本、利润、R&D投入、运营能力等影响企业生命周期的因素来建立企业生命周期坐标系,根据这个函数关系描述企业生命周期系数随时间的变化。本文则依据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产规模、营业额、收入增长率等几个变量,将企业发展周期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2.2中小企业成长周期各阶段的高技能人才需求培养特点

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因自身资金规模和发展实力不断增强,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呈现出社会招聘、委托培养和自身培养方式变迁。而从经济学理论上看,决定其最终选择的是其在各阶段的成本与收益的博弈过程。具体分析上,社会招聘成本C1、委托培养成本C2和自身培养成本C3间关系有:C1(1)初创期此阶段的中小企业资金实力、营业规模都比较小,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更多考虑的是生存发展的问题。而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必须在竞争环境中具有自身的比较优势:或低成本,或新服务,或新产品。如果是低成本,那么此阶段企业去花钱委托和自身培养的可能性就比较小,更多会选择社会招聘;如果是新产品或新服务,那则需相应的专有的高技能人才,由于特有高技能人才薪金昂贵,企业可能会选择先找低技能再自身培养的方式。初创阶段的企业,主要关注的是降低成本和差异化自己产品服务,对高技能人才更多选择核心人才争取入伙加盟,非核心技能人才低招自身培养。

(2)成长期此阶段中小企业产品服务较有前景,符合社会需求,市场不断扩大,企业更多考虑的是扩大员工和产品规模,但资金同样存在不足的限制。企业为扩大生产急需符合自身需求高技能人才,而周期又不能太长,这时企业会选择低成本招募现有的技能人才。此阶段,权衡成本收益,企业更乐于社会招聘或委托培养。

(3)成熟期此阶段的中小企业生产已具规模、市场稳定,员工队伍也具有阶梯层次,企业主要关注点是提高效率、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这时候的企业具有了规模优势,已能负担自身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费用,也可容忍漫长的成长时间,只要能获得符合自身需求的熟练高技能人才为企业开拓新产品新市场,企业都乐于接受。此时,企业会选择自身培养为主,委托培养为辅的方式。

(4)衰退期此阶段企业产品服务落后不符合市场需求,市场不断被蚕食,面临着或死亡或蜕变的选择,企业关注的是求生延命。这个阶段企业与初创企业有相似也有不同。相似的是需求生存,不同的是其具有一定规模的熟练技能人才,资金也具有优势。但其面对的是技术老化和产品更新换代的现实,其要生存只能选择更具前景的新型高技能人才。此时,企业会选择高新聘请高技能人才。

3中小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鉴定模式探索

中小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鉴定模式,是指中小企业中高技能人才的成长鉴定模式,即国家对中小企业中的技能人才授予高级技能职称的方法途径。中小企业因其在全国经济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决定了其高级技能人才培养鉴定模式探索的重要性,中小企业又因其发展规模等多方限制决定了其自有模式的特殊性。技能人才职称有初级技工、中级技工、高级技工、初级技师和高级技师五级。其中高级技工、初级技师和高级技师又称为高级技能人才。由以上五级职称的排列,我们可以看到技能人才的成长具有时间递进性,成阶梯状,我们称为技能人才的成长阶梯。

高级技能人才成长阶段可分为培养、鉴定两个阶段。培养主体主要是培训班式社会培养、高校职业学习培养、校企联合培养、政府见习基地培养和企业自身培养。鉴定主体是具有政府背景的国家各地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鉴定和政府推动的大型企业鉴定。而中小企业高级技能人才培养鉴定模式的主要制约是社会培养鉴定满足不了其自身需求和自身培养鉴定又无资金技术实力的矛盾,所以其培养鉴定模式应在关注其自身成长需求的同时打通上述矛盾通道上进行探索。

中小企业成长的生命周期的特点,决定了其在不同阶段因人才需求而乐意接受的高级技能人才培养方式存在差异。结合其乐意接受的培养方式差异与现有鉴定模式的不同,我们来推行中小企业高级技能人才成长路径。其思路是:中小企业通过签订协议等方式委托大型企业或培养或鉴定,这样可以有效规避自身培养鉴定的高成本和社会培养鉴定的低技能的矛盾。但在具体推行上存在许多限制,首先,中小企业同大企业签协议时因信息地位不对称需较大谈判成本,其次,培养费和鉴定费因不具有社会化难以确定等。为了规避这种信息地位的不对称,我们可采用政府积极推动的集中谈判的方式确定。这时,当地政府可首先从本地选择具有“企业培养鉴定”实力的大型企业,授予其具有培养鉴定的资格。其次,由政府牵头根据大型企业培养和鉴定中所耗费的人员、器材等费用和一定比例费来确定中小企业委托大型企业的培养费Ca和鉴定费Cb。

在这种模式中,成长周期中中小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鉴定费用具有以下特点:初创期中,中小企业技能人才需求特点是高级技能人才入伙、招募低职称技能人才自身培养再委托大企业鉴定,只需支付鉴定费Cb。成长期中,中小企业选择社会招聘和委托培养方式。这时,社会招聘的只需社会或原企业培养鉴定,企业支付较低招聘费;委托大型企业培养鉴定需支付费用为培养费Ca和鉴定费Cb。在成熟期中,其选择自身培养或委托培养。自身培养支付费用为委托鉴定费Cb,而委托培养鉴定费用为Ca+Cb。在衰退期中,中小企业选择高新招聘高薪高技能人才,支付招聘费和高薪。

这样做的优势有,不仅解决了中小企业高技能人才成长困局,而且规避了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委托培养费谈判的信息不对称地位,另外,大企业也可通过集中培养鉴定的方式发挥规模经济作用,有效降低自身培养鉴定的成本,这可谓是“一石三鸟”的举措。

4结论

中小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资金筹集、技术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则从中小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鉴定模式的角度入手进行了理论逻辑上的探索。关于高技能人才培养鉴定模式的研究同样众多,但基于企业动态发展中高级技能人才需求角度入手研究的极为少见,本文具备以上优势,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但在本文研究中,对中小企业成长周期具体划分没有给出详细标准,这个也是理论上有着争议的内容,但这不是本文重点,所以对本文结论影响不大。另外,在企业成长各阶段的高技能人才获取费用上的衡量也缺乏严密性,有待新的深入研究。最后,在推行中小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鉴定模式上,政府的主体推动作用不可忽视,如何在立法规则上具体界定这种新型高技能人才成长路径中的中小企业、大企业和政府地位,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艳莹,高东.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进展述评[J].经济研究导刊,2007(5):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