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交流的必要性

文化交流的必要性

文化交流的必要性

文化交流的必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包容意识 文化感知能力 有效交流

交流素养和能力的构成,包括文化宽容态度和文化尊重意识,即尊重参与沟通,协调、进行信息分享各方的不同文化背景,包容不同于本国文化的思维方式、谈吐表述模式;出于各自的立场,在各自的态度、意向上进行协调与沟通,表达各自的立场观点,通过有意义的信息传递、接收与反馈,用包容的态度达成彼此间的理解;以对方的表述习惯和方式进行信息共享,使参与交流的各方在一定程度上,寻求某种共识,或者产生互动,由此实现各自的合理意愿,维持各方的进步和发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传统都是独特的,它的形成有着的深远的历史背景、地域因素的影响;其中占重要影响地位的因素主要有:该国家或民族所经历的特有的历史事件、其独特的历史经历;该国家或民族在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等等。这些诸多因素的不断地交织、演变并逐渐积淀最终了形成某国家或某民族的特有的人生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准则、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这一切构成了各民族之间特有文化,导致文化上的彼此差异。因此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所具有的文化都是其特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都应当受到应有的尊重。这种对各种不同于自身文化的外来文化的尊重包容意识,是文化理解能力的一项基本要素。

一、文化交际中的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

这里所提的文化交流涵盖了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

日益频繁进行的国际交流活动,使对于文化交流的基本概念也逐渐明确地分离出了文化交际和文化交流的不同层次,各有着不同的侧重。

(一)文化交际的含义

从民间的、国与国之间的交际交流层面讲,对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个人之间,群体之间,组织机构之间交流活动,或是国与国之间的交际。它侧重于各种形式的交际往来,其愿望主要是增进彼此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和睦彼此间的关系,这种交流侧重于是不同的文化交际,发生的层面广泛多样,是文化交流的基本形式和基础。

(二)文化交流的实质目的:信息共享

从国家与国家之间或民族之间的角度讲,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传统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准则、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的接触,是在更深层次上的各种文化观念,习俗、行为模式的对话、沟通、协调。在这个层面上的文化交际实际是各种文化信息的分享、交流。国际事务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的最终目的是:信息共享,通过有意义的信息传递、接收与反馈,在各自的态度、意向上进行协调与沟通,表达各自的立场观点,寻求某种共识,或者产生互动,由此实现各自的合理意愿,维持各方的进步和发展。

(三)有效的文化交流的能力要素: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

要实现有效的文化交流,文化交流者必须具备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语言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任何一种语言都必然植根于特定文化的环境之中,是某特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随该特有文化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对自身文化又起着载体的作用:传承特定文化的内涵,并使之不断发展。各民族之间文化上的种种差异也必然在各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汪榕培 ,卢晓娟:《英语词汇学教程》)。然而在与不同文化背景者交流实际中,人们更多地关注于语言的流畅度。文化的交流、交际能力诸多因素影响,它不仅仅取决于外语语言能力、语言技巧,它还涉及到语言以外诸如政治、社会、文化、心理、习俗等许多因素。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母语不同语言的人在交际时,即使双方都使用相同的语言交谈,并且语言表述都流利到几乎没有语言障碍的程度,也同样会产生语用的不得体或语言迁移的错误,究其缘由,是因为双方母语文化背景的差异,最终导致交际中的文化性失误,即一方不了解另一方的文化价值观中的社会、文化、心理、习俗,甚至特有的身体语言所能提示的信息、意图所至,归结为交流者的文化能力有所欠缺。

二、实现“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在于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同步发展

对于文化能力,H.H.Stern(1992)认为:它不仅包含谙熟社会的规范,约定俗成的行为规则,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结构的构成定位,而且还包含从文化的视角辨认重要事实的能力以及具备区分可接受的文化成分和不可接受的文化成分。

文化能力具体表现为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力。文化理解能力是文化能力的实质核心,是深层层面不同文化交流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只有具备了文化理解能力,才能在各种不同文化交流中做到得体,减少不必要的曲解和误会,它有力保障达成交流的愿望,从而提高交流的有效度。文化理解能力除去对其他文化特性特点的敏锐感悟力,而应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

第一,在要树立文化平等观,承认各民族文化都具有合理性的。在文化交际交流中,对不同于本族文化的他文化具有包容意识。由此可见,实现有效的文化交流,在必须具备良好的目标语言的听说能力的同时还要具备对其他文化特点的敏锐感受力、充分尊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不排斥与自身文化相异的其他文化意识中或价值观中的合理成分。交际双方变换视角,以对方文化的价值观来看待和评价对方的所作所为,跳出自身文化价值观的习惯性定势,容忍、尊重并理解彼此间存在的不同。对其他文化在交流中应持有的态度是: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

由于文化能力所包括的最基本组成有:对其他文化特点的辨识力,即感受力;对不同于自身文化的包容意识,即对其他外来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意识,它们是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有力保障;认知其他文化的先决条件是对其他文化的敏锐度,表现为在与他文化背景人士的交流过程中对对方的意愿、态度给予及时的反应和反馈;文化包容意识,这个文化能力的基本因素,即对与自身文化不同甚至差异很大的其他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充分理解和包容,影响着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交流各参与方的所持的态度,认同感以及相互间的接纳程度,对于跨文化交流的有效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由此外语教学不仅是要使学习者掌握目标语,而且还要使他们通过学习了解该语言所依附的文化,使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得到同步发展,才是避免与不同文化背景人们交流中的误会、失误,充分地交换各种交流信息,理解彼此的交流意图、交流愿望,以达成真正意义上的“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三、文化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学中需要更多的关注

2004年由高等教育司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地提出大学英语教学总体目标是使学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 。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与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有明显的两大不同点:

其一,特别强调了听说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占有的重要地位;

其二,突出强调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流。

外语教学的核心目的在这里清晰地突出强调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流。外语学习者以按目标语言的思维习惯和交流模式,明确地表明态度、观点,阐述理由,进行论证说明,采用来自不同文化的交流对方所习惯的思维方式和交流方式,才能循得有效交流的有效达成途径,保障可能收获的最大交流成效,才真正地体现了对其他文化的敏锐感受力和包容意识,外语教学决不仅仅是培养听说读写四会能力,同时,让外语学习者真正理解文化能力内涵,并实践性地运用文化能力;为学生树立起这样的文化意识:既不能盲目模仿其他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也不能看不起自身的母语文化;每个文化都有着其各自的特点上、历史渊源和地理位置的成因,在跨文化接触交流中正确地理解来自它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从而实现在深层次上进行观念、意图上的有效沟通。

因此,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应以中、小学阶段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教学为基础,对于英语学习者的文化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要予以足够的重视。要在坚持文化交流原则基础上,采用对比分析形式,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注意提高学生的文化感悟力和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学生不仅掌握孤立的语法规则、词汇或句型,而且了解不同语言的文化背景,学会并习惯在实际交流中运用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应立足于教材,将文化背景知识融入到课堂语言教学中去,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了解西方文化,切实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其次,我们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使文化因素的导人在与英语本族语使用者交往时应该非常实用。坚持相关性与实用性原则,着重选择在跨文化交际中会经常用到,并可以促使这些交流顺利而有效地持续进行的文化内容,结合语言的教学和训练施教,使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卓有成效。(郭绍波,董 燕:《寓文化教学于大学英语教学初探》)

四、文化能力培养:大学英语教学中需要更多关注

我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学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英语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应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文化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文化知识教学在语言学习中不是可有可无的第五种技能,教师必须使文化教学始终渗透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把文化教学融合进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培养对各种他语文化间的深层差异的敏锐感知和辨认力,对学生进行文化能力训练,使它不游离于英语语言的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在学生中树立起对其它文化的宽厚的包容意识,坚持以文化交流的原则为出发点,发掘教材的内容素材,加强对学生的文化能力的培养,使英语学习者在发展英语的语言技能的同时,树立起不同文化交流中必需的文化意识尤其是文化包容意识,奠定良好的文化实际交流基础,在交流过程中能够以其它文化背景人士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习惯的从事习惯,进行不同种类信息的充分分享、交流。尽可能地减少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导致的交流误会、沟通障碍,以达成卓有成效地进行沟通和交流。最终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总体目标:使学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

参考文献

[1]赵厚宪,赵 霞:《论文化教学原则》(2002年9月, 外语教学第23卷第5期)

[2]吴文虎主编:《传播学概论》( P3-4.,武汉大学出版社)

[3]郭绍波,董 燕:《寓文化教学于大学英语教学初探》

[4]官希慧:《论语言能力、文化能力和交际能力之间的关系》

文化交流的必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外语教学;跨文化教育;实施途径

一、在高校外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闭关锁国所引发的惨痛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只有顺应全球化的历史发展潮流,主动打开国门,拥抱世界,融入世界大环境中去才能更好的发展。因为,将自己作为孤立的个体,凭自己的想象和莫须有的自信来盲目发展只会让自己与世界脱节,在不了解世界发展新形势的情况下,也不会知晓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实力。为此,只有带着友好的交往态度,融入世界,走进其他国家才能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同样,我国的教育事业要想取得更大的突破成就也必须要立足于全球化的现实,走出国门,取长补短才能更加明白我们的弱项所在。为此,我们必须要在高校的外语教学中融入跨文化教育这一重要内容。因为我国要走向世界,最不可缺少的就是人才,而我国培养出来的人才若没有一定的交际能力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就不能保证我国可以更好的顺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要加强高校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是为了使得高校培养的人才更加具有国际交流意识以及全球化观念,可以更好的了解与分析外来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而将其内化为促进我国发展的积极动力。在这样的人才培养策略推动下,闭关锁国所带来的历史悲剧就不会再重现,取而代之的将是我国民族复兴伟业的顺利完成。

二、在高校外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教育的主要策略分析

(一)发展壮大高校的外语教师队伍

在外语教学中要想更好的向学生灌输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以及基本的观念并传授给学生基本的沟通、表达与理解能力,最基本的就是要发展壮大高校的外语教师队伍。当前,高校的学生大都具有足够的学习意识、学习习惯以及良好的素质,能不能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还是极为重要的。毕竟优秀的教师都具有着超前的意识,而且学识足够渊博,在处理本民族文化与看待外来民族的问题上能够拿捏住更加准确的尺度,学生跟随这样的老师学习,在长久的熏陶下,学生就会受到来自教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其跨文化交流能力也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二)设置更加具有目标性、系统性、实践性以及国际性的课程体系

高校要想更好的培养人才就必须得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基础。只有在课程体系的指导下,教师才能更加深刻的明白自己承担着怎样的教学任务,也才能在课程体系的指导下更好的设计自己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有意义指导。而对于学生而言,只有在明白自己要接受怎样的课程教育之后才能给自己制定恰当的学习目标,才能更好地学习任务。当今的外语教学并不是让学生简单的了解外来民族文化,更是为了与外民族沟通交流做准备,这就意味着高效的外语课程体系设置应该更加具有目标性、系统性、实践性以及国际性这四个特征。为此,高校外语教研室必须要紧紧围绕这四个特征开设相应的外语课程体系,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课程体系的建立也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循序渐进。同时在外语教学的课程体系设置中也要注意深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关于外民族的基本外交礼仪、交流时外民族不喜欢交谈的内容等,都要有基本的了解和掌握。

(三)营造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为跨文化教育设置多种活动

课堂学习是高校学生在外语教学中接受跨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但是仅仅依靠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课下付出更多的努力。虽然高校学生在学习方面会有足够的自觉性,但是学校也要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为学生的跨文化教育与学习以及实践设计多种活动,搭建多样化的平台,使得学生的跨文化交流的学习与运用都能够随时进行。例如:招收留学生,学生进行多种形式交流学习,如1+2+1,3.5+1.5,4+1,2+2等,举办多种文化节邀请国外院校的师生来华参加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形成了互学互访的态势,有助于中国学生了解校外和国外的文化,充实学生的文化生活,让学生们真正体会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同时也有助于国内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加强国外对中国的了解。

文化交流的必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化交流 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随民族的发展而发展。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随着国际交往的迅速发展,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着越来越多的思想交流,被称为“跨文化的交流”。在跨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交流双方经常会遇到一些障碍。但在许多情况下,交流受阻或失败不是由语言引起的。“大至人们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小至人们的言谈举止、风俗习惯都是文化背景的重要内容,都会影响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原因在于“文化差异影响.误导信息的获得,造成交流障碍。”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特定的文化背景,这种特定的文化背景给异国语言学习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并极可能在国际交往中引起误解。在我国,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学习英语来了解异国文化,这使得英语教学在学习异国文化中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在过去传统的教与学过程中,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贝}1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流。而实际上由干对英美文化中一些非语言形式的文化背景、社会准则了解不够,进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较差,重视语言形式的学习而忽视了语言在实际场合的运用,忽视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结果,在与外国人的交流中常常出现障碍,甚至产生误会。所以,如何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加强文化教育以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变的异常重要。

1、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流”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由干交流的双方来自干不同的文化环境,分别受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的影响,各自形成不同的语言习惯,因而人们在交流中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使他们得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障碍。

    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侧重于语言教学,一味地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强调语言的正确性,致使学生不顾场合、时间、交流对象及其他因素的差异,一开口常常是“汉语思维,英语形式”。这容易引起文化冲突,造成双方感情上的不愉快。因此,我们应该抓住不同语言交流产生误解和冲突的焦点,突破文体障碍,把跨文化交流作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正确得体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中、英文化的差异范围较广,大至社会阶层、家庭结构、职业活动,小至约会、打电话、饮食起居等。如果忽视了这些差异,人们在交流中就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愿而导致交流失败。为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应只重视语言教学而忽视语用教学,而应向学生不断渗透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指导他们把握主要的语用差异。

1.1文化意识渗透的内容

    文化意识渗透的内容可以说纷繁复杂,包罗万象。但其实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两大类,即知识文化和交流文化。知识文化包括社会组织、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学术思想、民族、宗教、文学、艺术、地理、历史、科技等。交流文化则包括社会习俗、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日常行为准则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基础上,针对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文化和交流文化内容,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进行强化和渗透。此外对干非语言形式的文化如手势语、体态语、声音声调控制,服饰、环境因素、时间语言等,教师也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恰如其分的渗透,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以前,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很少强调文化教育,近年来跨文化交流已成为英语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许多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都开设厂跨文化交流的必修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一些教师已经认识到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的关系,在教学中也有意识地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这就给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使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浑然一体。要使外语教学从只注重培养语言素质和文学欣赏能力向培养文化素养过渡,使文化规则成为交流能力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教材采用原汁原味的语言素材、语言规范,实用,内容丰富,涉及语言、文化、教育、生物等多方面,其中有很多体现了英美民族文化特点的文章。这样的选材有利于教师结合文化背景、文化蕴iii,通过对比,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很重要的是要了解中西方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宗教信仰、审美趣味方面的根本差异。”

    英语教学中注重文化差异的传授,会加深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交流中不至干造成语用失误。每一种语言都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地传授语言知识,应该尽力引导学生去认识文化差异,了解西方国家特别是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学生在理解语言时只注重表层结构,往往忽略语言所反映的深层语义。有时只靠表层结构分析并不能完全正确领会说、写者的真实意图,这时,就需要指导学生依据自己的文化知识对英语语言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推论,以正确理解其所要表达的言外之意。

1.2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人类的交流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要成功地教授一门外语就必须重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大学英语教学的最主要任务是培养跨文化交流的人才,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美国社会学家海姆斯曾提出过交流能力的四个要素:语法性、可行性、得体性和现实性。其中得体性和现实性直接和文化有关。得体性主要是指在说话的对象、话题、场合、身份等不同的情况下,要使用不同的得体语言,这就涉及到文化背景的问题。现实性主要指要使用真实、地道的英语,这也是只靠语言知识不能解决的问题。文化教学是培养学生交流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差异往往会给语言学习及国际交往带来诸多不便,因而,作为语言学习者,了解目的语与母语之间的文化背景差异极有必要。

文化交流的必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国际交流生;短期汉语培训;整体语言教学

随着中国软实力的不断提高和汉语热的持续升温,全世界范围汉语学习者日益增多。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从2004年开始进行海外孔子学院的建设和推广,为全世界汉语学习者提供权威的汉语教材和规范的教学渠道,迄今已有300余所孔子学院和近300个孔子学堂遍布全世界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海外学习汉语和接触中华文化的主要途径和渠道。

然而,随着高校间国际文化交流的兴起,来华进行短期学习的国际交流生应运而生,并呈现快速大幅度增长趋势。交流生们或在国内略微接触过汉语学习,或对汉语一窍不通,进入中国高校后必然要面对系统化的学习。由于高校间汉语国际教育水平的参差不齐,短期汉语培训存在大量问题,而这些问题势必影响国际文化交流的深入和国际汉语推广的进程。

一、国际交流生短期汉语培训的特点

笔者于2010年至2011年先后承担来自德国、意大利和乌克兰等国的国际交流生汉语培训任务,共对18位来自7个国家的交流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课堂教学试验。结果显示,与普通对外汉语学习者(尤指进行过海外汉语学习和来华长期进修等形式的学生)相比,国际交流生短期汉语培训具有以下特点。

1.自发的学习动机

随着中国经济在国际地位中的不断凸显,海外学校出于商务目的,相继开设汉语教学。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至少已有109个国家的三千多所学校开设了汉语专业或相关课程,迄今已有四千多万学生。除了在海外接受汉语教学外,越来越多外国学生选择来到中国,进入高校汉语专业,系统地学习汉语知识。因此,无论是孔子学院的海外学生,还是前来中国专业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除了出于对汉语的兴趣之外,也或多或少受着求职、求学等因素的影响。

与上述两类学习者不同的是,国际交流生通过国际间高校特定交流项目前来中国,自愿报名并承担费用。18位受访者在回答“选择汉语作为外语学习的原因”时,16位选择“出于对汉语的浓厚兴趣所致”,只有2位是为将来求职做准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国际交流生的学习动机更为自发,源自内部的学习需求使得其更为自主地接受信息并配合教学的开展。

2.明确的学习目的

国际交流生通常抱着旅行和学习相结合的目的,希望通过几个月的学习掌握简单的日常交际用语和汉语基本规则,为今后是否系统地学习汉语进行评估和反思,而他们在中国学习汉语的成绩在其回国后能作为学分互认所用。

3.迫切的学习需求

国际交流生进入陌生的汉语语言环境中,需要迅速掌握汉语“生存语言”才能应对基本的生存需要。而相对孤立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缺乏足够的外界帮助,交流生只能靠自己的语言能力完成各类日常生活任务。因此,他们有更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自发地学习汉语。

4.灵活的授课模式

在笔者所调查的四个国际交流生项目中,有共计2人的德国团、共计5人的意大利团、共计5人的乌克兰团和共计10人的非洲团。国际交流生代表团的规模一般不会超过30人,得天独厚的小班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各种教学研究的开展和教学改革的执行。

二、国际交流生短期汉语培训存在的问题

短期汉语培训作为新兴项目,教学内容和方法都处于摸索阶段,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也在所难免。

1.不分级别的分班形式

交流生项目周期较短,通常独立成班,由专门教师授课。学习者汉语水平参差不齐,且学科背景和知识结构相距甚大,教学难以兼顾个体性和整体性。

2.缺乏规范性的教学内容

交流生项目难成规律,通常由接收他们的学校自行确定教学内容,缺乏统一的教学计划和大纲,所用教材也各不相同。例如,浙江大学开设汉语听说课、读写课及中华文化课,周学时为21学时,并辅以每周4学时的文化考察,采用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成功之路》系列教材;而浙江传媒学院设有综合汉语、汉语听力课和汉语口语课,周学时为16学时,其余课程则由交换生自主选择进行旁听,采用杨寄洲编著的《汉语教程》系列。两校在教学主题的选择、教学顺序的编排、语言知识的侧重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

3.流动的教师队伍

国际交流生项目通常由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师或研究生承担授课任务,教学层次和课程并不固定,存在不稳定性和较大的流动性。相关教师除承担对外汉语教学任务外,还需承担常规教学和科研任务,难以对交流生的教学倾注过多精力。

4.脱离实际的教学内容

在笔者所做的调查中,关于“对教学中最不满意的部分”,超过半数受访者认为课堂教学的内容难以运用于日常交际,此类观点在初级班更为普遍。教学过于聚焦拼音与音调的练习和纠错,以至于在日常生活中依然不具备使用汉语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交流生回国前依然不能掌握最为基本的汉语交际能力,不得不说是这一培训项目的最大讽刺。关于调查中“最希望学习和掌握的内容”一项,大部分受访者选择了汉字和日常交际用语,而这些部分在初级阶段的培训中甚至未曾涉及。部分项目采用拼音授课,学习者缺乏对汉字的直观认识,难以建立对汉语的记忆图式。

三、国际交流生短期汉语培训改进对策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整体语言教学关于语言教学的整体性、学生主体性、教学内容真实性等原则,与国际交流生短期汉语培训的教学初衷契合,可以做以下探索。

1.以交流生为本确定班级形式和授课模式

国际交流生通常依托于高校相关学院,以项目为单位独立成班。由于原有汉语水平参差不齐,统一成班难以提供学习者所需要的理解性输入。根据汉语水平和学习侧重合理分班,兼顾普遍水平,有针对性地提供输入材料,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此外,也可安排本校学生作为一对一的语伴辅助学习,既节约教学成本,又能在合作学习中增进文化理解,同时也有利于消除交流生的生存恐惧感和学习焦虑感。根据古德曼教授“从整体到部分”的教学理念,同步开设听说课和读写课,考虑到交流生汉语水平所限,初级读写课可以辅以拼音,但汉字必须同时出现。

2.延伸教学场地,加强文化体验

交流生来到中国,除了想了解和学习汉语外,对中国的文化和风土人情更是具有浓厚兴趣。俄国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语言能力是通过与他人进行意见和思想的交流而习得的。因此,交流生必须“走出去”,走出课堂,走到真实语境中。课堂教学之外的文化考察和文化体验必不可少,体验中国传统节日、品尝中国食物、参观文化展览、游览风景名胜,让学习者在亲身体验中走近中华文化。在这一系列的文化观摩中,学习者将不可避免地与汉语母语者进行沟通,也会体验到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冲突和矛盾。教师一方面围绕文化观摩进行语言教学,设置话题进行听说读写全方位练习;另一方面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完成文化知识的讲解,将中华文化的精髓直观地传输给交流生,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课堂交际力求真实有效

虚假交际一直是第二语言教学课堂中最易出现也是阻碍学习者获取二语思维的最大障碍。要想进行真实有效的课堂交际,首先要从教学材料的选择上入手。从日常生活中择取教学材料,报纸、广告、影视作品,甚至菜单、路标等,只要是母语者在汉语环境下日常接触和使用的材料,加以选择和必要的编排,都可以作为教学材料呈现给交流生们。通过这些地道的目的语输入,可以快速培养交流生的汉语思维,提高他们使用汉语进行日常交际的能力。教学材料的选择也可以兼顾交流生来到中国之后所遇问题或困难的顺序,譬如钱币兑换、问路、点餐、游览、报警之类的章节进行优先安排。

从日常生活中除了可以择取教学材料外,同时还可以获取到真实的多元化语音。诚然,对外汉语教学必须采用标准普通话进行讲授,但交流生学习汉语后却将面临形形掺杂各地方言的汉语。所以,在用标准音进行教授的同时,有目的地进行多元化语音听力训练,是很有必要的。

4.探索新型的评价和测验方式

交流生项目不同于普通教学形式,若以常规的考试形式检验学习成果,既不可行,也不合理。探索适合交流生项目的评价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也关乎整体语言教学的内涵建设。

交流生个人档案制管理可以作为短期汉语培训新型评价的探索。在培训初始,教师除了备注必要的基本信息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备注交流生的原有汉语水平、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认知风格等。随着培训班的开展,个人档案中及时收纳交流生的各项课堂演示、作业习作、文化观摩等,根据课堂教学和文化体验时时更新。个人档案直观体现交流生的学习动态,也是教师根据个体学习特征改进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有力依据。交流生最终得到的评价结果将根据教师整理过后的个人档案进行综合考量,每次练习和活动的表现都按照一定比例折算入最终成绩,并结合个人原有汉语水平,得到综合后的评价结果。

5.整合师资,规范大纲

过于流动的师资队伍一直是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的最大限制。国际交流生项目应着力形成固定的教学师资队伍,加强培训力度,提高教学技能,使教师精于因材施教地安排教学内容和形式。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普遍性和国际交流生的特殊性,制定规范、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为短期汉语培训确立指导性思想和教学依据。在此基础上,加强教师的教学素质培养,提升其根据学习者特色编排和选择教学主题和材料的能力,鼓励教师从真实语境和现实生活中寻求教学素材。

文化交流的必要性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出发,阐明了所有语言的学习都是文化学习。着重分析了文化教学在军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进而提出随着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及我军对外交流合作的不断加强,培养军校学员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成为新时期军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在军校大学英语教学中,需要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起来,加强学员对目标语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培养学员良好的综合文化素养,全面提高学员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一、语言与文化教学

文化语言学研究表明,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儿童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在习得该民族的文化。所以,语言和语言的应用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Agar创造了“语言文化”这一术语,强调语言文化的不可分割性。他认为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任何研究都不能将两者孤立起来,否则两个概念都会被扭曲。Heath指出:“所有的语言学习都是文化学习。”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语言是“文化知识得以交流、协商、论证乃至变迁的象征性媒介”,而“以文化为基础的社会活动、社会环境及社会行为则是语言传授及学习过程中最强有力的影响因素”。

学校、社会群体及家庭工作场所对二语习得者的交际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因为它们构建和塑造学习者的交际常规及交际方法。作为大学本科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价值取向是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及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对英语文化的认识与学习过程中,获得一种新的文化视野。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应将语言分析和文化比较相结合,不断增强学员对文化差异的比较,从而拓展国际视野。要让学员认识到不同的语言不仅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差异,在交际规则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如果对某些状况下所折射的文化全然不知,忽视它们的差异,那么其交流一定会受到阻碍。语言与文化的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了语言交流中文化的重要地位,目标文化的传递、目标文化的学习是学员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基础。语言的交流实际是文化的交流,语言学习本质上是一个文化学习的过程,不应将文化退变为语言学习的背景,是文化让语言的交流成为可能[#]。所以,外语教学不是纯语言教学,更是一种文化教学。外语教育涉及外国文化教育。语言教育离不开文化教育,文化知识对于成功的语言学习非常必要。因此,教语言必须教文化。

二、文化教学在军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

目前,在军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学员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不容乐观,文化意识较淡薄。学员不能用英语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来理解、运用英语,同时也缺乏对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礼节常识的了解。其主要原因是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还没有完全真正地重视语言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学习与实践严重脱节。当前,对大学英语四、六级和各类等级考试过度重视的这种考试体制也误导了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和学习者的学习方向。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过分依赖教员,习惯被动接受式的教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由于军校管理比较严格,学员自主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加之学员的积极主动性不够,他们很少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关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书籍,而是将大部分时间用于背单词、短语、句型和大量做模拟题上,学员文化意识薄弱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语言的学习过程就是文化的认知过程。英语教学界已经开始关注文化意识与文化教学,军校教员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也意识到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但由于应试教育依然占着上风,教员们在文化教学的实践中感到力不从心,课堂上往往偏重语言知识的教学,从而忽视了文化教学。有的教员把英语当作一门知识课来教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只顾讲解语言点或语法,对文化教学视而不见,把语言与文化人为地隔开。这些做法与目前进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格格不人的。著名语言学家Brown认为语言学习者失败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没能把文化学习和语言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由于学员自己没有足够注重目标文化知识的学习,所以导致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不高。大多数学员毕业以后要到基层去任职,于是便认为英语使用的机会很少,且与将来从事的工作关系不大,因而文化学习的动机强度不够。而且,军校对学员的军事素质和思想素质要求较高,业余时间军事训练、公差勤务和政治学习时间较多,学员能够个人支配的时间相对较少,学员投人到目标文化学习的时间更少。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英语教员自身的文化素养不够,教学观念陈旧,投入到文化学习的时间与精力不足。在实施文化教学的过程中,没有让学员在对不同文化的了解中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洞察力,没有让学员多层次、多渠道地了解跨文化知识,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比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文化差异不够,导致学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不强,对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交际规则、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够。语言教学不能脱离文化教学而独立存在,既然外语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那么文化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文化教学是当代革命军人的发展基础

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知识和风俗习惯,有助于学习者进一步了解该族语言并用其进行沟通和交流,增强语言学习能力,提高语言综合文化素养。大学英语教学就应当注重文化教学。在培养学员正确运用目标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能力。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不同文化间的互相了解并非易事,其交流常常会遇到困难。因此,教员在课堂上除了教授语言知识外,适时、适度地导人相关的文化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中西文化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文化差异必然会造成多种语言现象的不同。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愈加密切,这必然涉及到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我们不得不和一些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外民族人们交流,了解文化差异和学习目标文化显得日益重要。文化意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只有具有一定的文化意识,才能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根据话题、场景和文化背景使用得体的语言,才能理解语言所承载的社会文化,才能更有效地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流。随着各国军队的交流越来越多,如中国海军远赴亚丁湾护航,中国军队与外军举行首次联合训练,为纪念中国海军成立60周年而邀请多国海军举行的友好交流活动,多国海军的高层研讨,多国舰艇海上阅兵式,舰艇专业交流,文化体育交流和海上舶板比赛等多项活动,都体现着我军对外交流的强烈愿望。社会迫切需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外交官,军队更需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新型军事人才。目前,英语是当今世界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英语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因此,学好英语对实现上述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文化是语言的基础,学习英语这门语言的同时就应该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进行深层次的理解,用英语进行思维,理解在英语文化背景中生活的人,这样才能无障碍地进行沟通与交流。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员十分有必要使学员在掌握英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同时,学习和适应英美文化,增强他们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这种敏感性有助于学员运用目标语言,拓宽知识面,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如何使大学英语教学迎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适应当代军队发展的需要,如何提高学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对大学英语教员和目前英语教学模式提出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