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才培养战略规划

人才培养战略规划

人才培养战略规划

人才培养战略规划范文第1篇

摘要:新时期,物流产业人才培养必须要有战略性。考虑当前我国物流人才需求特点,提出多导师制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探讨了其体系化发展思路;结合实践经验,归纳了我国战略性物流人才多导师制培养模式实施的若干保障机制。

关键词:战略性物流人才;多导师制;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G 642.3 文献标识码:A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04年8月的权威预测,中国物流人才缺口为500万左右,其中高级物流人才缺口约为40万。教育部高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认为,2010年我国大专以上物流人才需求量为30―40万人。物流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与此同时,很多物流公司人员却在不断流失,有些物流公司也在裁减富余人员。一方面是大量人才需求缺口,另一方面却是人才流失和富余人员的裁减,供给与需求之间显然出现了错位,而根源显然是在供给,即物流人才培养。

当前我国物流产业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复合型转变,伴随着过渡时期的不确定性,企业对人才需求和高校对人才培养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错位。因此,首先,当前阶段,物流产业人才培养必须要有战略性;其次,在此背景下,还要求与之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保障机制。

1.战略性物流人才培养特点

目前,我国物流人才培养还主要是以宽口径、大众化教育为主。这不仅不能有效衔接供给与需求,而且也没有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潜力。经过近几十年发展,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和高等教育组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教育资源日益丰富,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入多样化、创新化发展时代。

(1)单纯技能型人才向技能创新型人才转变。物流业涉及面广,业务知识综合性强,相对于单纯技能型人才,应用创新型人才具有更广泛的适应能力,更综合的专业知识,是当前企业广泛需求的新型复合性应用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是现代高等教育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而提出的,它是以培养学生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岗位适应性,具有技术创新和技术二次开发能力,具有良好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取向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系的总称[1]。

(2)学校单向培养向校企联合培养转变。学校通过与企业紧密合作,建立面向市场的双赢式教学模式,搭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平台。通过此平台,把学生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建立与产业、企业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岗位紧密结合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与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相衔接的课程体系;通过建立物流产业人才基地,基地实行公司化运作,校方与企业方形成利益共同体,以基地为中心,向外接受订单进行加工与生产,对内完成学生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与实训;通过联合培养,开办面向行业的特色专业,引入企业专业人才加入到教学团队进行教学,开设专业课程,提供真实实训场所,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工作环境,满足企业需求。

(3)单一培养模式向复合培养模式转变。学校根据专业建设需要,与相关企业进行多层次、全方位合作,从战略角度开展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培养方向和职业能力规划等。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比如:实现“工学交替”的“滚动式”培养模式;实施“定单式”和“多导师制”培养模式;复合模式等。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适应能力。

2.战略性物流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2.1 培养目标规划

按照我国高等教育物流本科普遍培养方案,以四年为一个周期。在大学起始阶段就规划各阶段培养目标,通过分阶段、分层次、有目的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的结合,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应变适应能力等。考虑企业需求的战略性物流人才培养目标规划可以分为以下层次:

(1)战略性科研创新型人才。这类人才属于研究型人才,强调特定物流领域知识的精深化,比如:物流系统研究、物流工程项目规划及其实现技术和解决方案研究等;

(2)战略性管理创新型人才。这类人才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强调复合性,擅长工程实施与管理等,比如:企业物流部门经理或主管、物流项目经理或主管等;

(3)战略性技能创新型人才。这类人才立足于具体专业技术岗位,在具体物流业务上具有熟练的技能和良好应用创新能力,比如:仓储、运输、包装、物流信息化应用等。

2.2 培养模式框架

我国高等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末步入数量和规模扩张上的黄金时期以来,很快实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2]。针对现代企业发展状况及其对物流人才的需求特点,构建高等院校战略性物流人才多导师制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整体框架,如下图1所示。

图1 战略性物流人才多导师制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框架

此模式框架的核心理念在于基于多导师制满足企业需求与学校在人才培养规划、教学方案设计及企业对学生能力需求的多方位、立体化互动培养,做到不同类型培养目标、学生、教学课程体系设计、教学资源配置与教学方案及其保障机制等的一条龙科学管理。关键是针对特定阶段培养方案双向选择指导老师,特别是校外导师,是整个培养模式框架的中枢和纽带。其中,培养目标规划、学生管理与教学课程体系是基础和前提,确定了不同类型学生培养要达到的指标;教学方案管理是针对基础和前提在条件许可情况下所制定的教学解决方案,即教学方案体系;与企业需求规划相对应的教学资源配置、保障机制和培养效果评估是在企业需求基础上保障人才培养达到特定效果的措施与机制等;跟踪、反馈与再教育是通过学校与企业联合开展毕业人才效能的跟踪管理与相关再教育服务,保障毕业生快速成熟和人尽其才。这四个方面在整体上通过双向选择、参数化科学匹配等手段进行无缝对接,形成一个高效、完整和科学的战略性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2.3 体系建设

现代高等教育已经突破了传统单纯的课堂式教学模式而向多元化、立体式、社会化教学模式发展,教育信息化、网络化、精英化与大众化等教学理念同时存在,并相互促进、相互补充[3]。因此,随着高等教育资源的巨大丰富和经济社会对人才需求特别是各类创新型人才的广泛需求,现代高等教育真正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在此背景下,各高等院校应立足于自身办学特色,从战略角度培养适合企业或社会需求的高层次特色人才。基于以上模式框架,战略性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主要涉及到四个方面。

第一,战略性物流人才需求体系建设。比如:战略性科研创新型人才、战略性管理创新型人才和战略性技能创新型人才需求,并根据行业、企业特点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子层次,形成一个体系,方便对接;

第二,学生与课程体系建设。学生管理与课程设置是高等院校管理的基础工程,也是战略性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内容。按照科学、开放、公正和服务原则协调各方诉求,并结合人才需求体系进行评估、优化,设计若干对接参数;

第三,教学方案体系建设。核心是充分发挥现有教学资源,积极挖掘潜在资源,针对具体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进行针对性、个性化方案定制,每四年一个周期,并进行科学计算、预测、决策与控制;

第四,教学资源体系建设。教学资源体系是一个长期积累与优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完成包括教学团队的打造、实验软件和实验仪器与实训装备购置、实习基地与校外合作伙伴选择等的逐步确定与完善。

3.保障机制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无论中央和地方各级教育部门,还是广大高等院校都应该立足于经济社会人才需求特点,面向长远,做好各层次战略性物流人才培养保障工作,不断充实和完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1)培养目标与方案联合规划。实践证明,高校与企业产学合作的深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和学校所具有的科研实力,而人才质量优劣最终要由社会和企业来鉴定。因此,企业与学校应形成良好的互动合作机制。企业积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规格的确定和教学计划制定,共享教学资源,根据企业需求共同研究制定多阶段、多层次培养目标和方案,系统设计物流专业核心课程等,及时向学校反馈人才需求信息,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起快捷、通畅的人才培养信息流。

(2)校外培训基地与师资队伍建设。构建联合教育实施平台,建设产学研紧密型基地是开展战略性物流人才校企联合培养的基础,从而把教学与生产相结合,把实践教学作为理论与实际、知识与能力的结合点,驱动课程体系建设。另外,不同培养阶段针对培养目标配备不同指导老师,形成“校内+校外”联合多导师制培养模式,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多层次、针对性管理需求。一般来说,较普遍的导师配置方式是校内与校外采取1:n方式,而校内全程指导可由一名指导老师负责,而校外根据岗位需求可轮换多名指导老师。同时,在培养过程中,通过校内老师、学生与校外老师的合作,校内老师可深入到企业一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毕业生职业通道规划。在看到此联合培养模式诸多优势的同时,也应注意其不足,即毕业生职业去向的不确定性风险。因此,一方面,要切实做好人才培养目标战略规划;另一方面,要加强毕业生校企联合培养期间职业通道规划。从而,在培养方案制定之初就让学生对自己四年后的就业去向有较清晰的认识,并在此后的学习过程中目标明确、有的放矢,提高了培养效率。比如:对一名本科毕业生来说,较普遍的上升通道有管理通道和技术通道,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会有意识的加强岗位职业素养的认识与积累,相当于缩短了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时间。

4.结束语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物流人才培养着重基础知识教育,与实践脱节严重,实用性不强,对学生个性化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不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现代社会,高校人才培养必须坚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不断创新培养模式,精细化培养目标与方案,不断满足社会特别是行业、企业对人才的战略性需求。实践表明,建立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实行导师制管理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具有教育性、技术性、实践性和服务性等综合效能,是实现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肖辉赞. 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208-209.

[2] 刘尧,刘岩.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趋势[J]. 教育与现代化,2009,(1):62-68.

[3] 陈学云,冯春梅. 我国物流教育发展和创新的路径选择[J]. 物流技术,2011,30(3):154-156.

[4] 文斌,李岚,刘秀娟. 普通高等学校实施本科导师制的实践与反思[J]. 教育与职业,2011,(35):36-38.

Discuss on an University-enterprise Joint Training Mode Practice about Multi-tutorial System of Strategic Logistics Talents in New Period

ZHANG Chanjun, LEI Yinsheng

(College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an 430023, China)

人才培养战略规划范文第2篇

问:教育“十二五”规划的背景和基本定位是什么?

答:“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关键五年。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在全面分析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等一系列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举措。推进“十二五”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加快人力资源强国建设步伐,为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对于实现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目标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教育“十二五”规划在编制过程中,着重体现了两个方面的基本定位:

一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子规划与支撑规划。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主题、服务主线是“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根据“十二五”期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规划在分析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总需求和需求结构的基础上,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重点和关键环节,特别是突出了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供给体制与国家的产业结构、区域发展、城镇化战略和对外开放战略紧密协同。

二是教育规划纲要的启动计划和行动计划。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从现在起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其所确定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都要在“十二五”期间启动落实。根据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总体要求,“十二五”规划对规划纲要目标任务进行了细化和分解,分步推进,力图在“十二五”期间为实现规划纲要总目标起好步,夯实制度基础、人才基础和条件基础。

问:请简要介绍一下规划编制的主要过程。

答:教育“十二五”规划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刘延东国务委员高度重视,亲自听取规划编制工作汇报,并多次对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自2009年10月份开始正式启动教育“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规划编制主要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研究起草阶段。认真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以及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讲话精神。组织有关高校及研究机构开展了27项重点课题研究,并开展系统调研,听取经济、社会、教育等各方面专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志的意见。

二是征求意见阶段。先后三次征求了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5个计划单列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征求了48个中央部门和国务院部委、四总部、、8个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及有关人民团体的意见,对各方面意见和建议都逐条梳理,认真研究吸收。

问:请介绍一下这次规划编制的主要特点。

答:教育“十二五”规划的核心是两个词:一是“服务”,二是“落实”。服务就是突出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和人的全面发展服务,落实就是要把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总体目标和战略任务落到实处。为此,教育“十二五”规划编制做到了“两个同步”:

一是与国家总体规划和重大专项规划编制同步。一方面认真研究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新战略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另一方面做好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项目与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衔接工作,并与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城镇化体系建设等国家重大专项规划、西部大开发等区域发展规划和各主体功能区的规划编制紧密结合,及时将各专项规划的精神体现到教育“十二五”规划中,将教育发展的要求反映到上述国家规划中。

二是与教育规划纲要贯彻实施同步。教育“十二五”规划的起草过程也是不断吸纳最新政策成果和实践成果的过程。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后,一系列重大教育政策相继出台,许多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各地在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中也积极探索和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这些政策和实践成果都在规划中予以充分体现。

问:如何理解“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答:“十二五”时期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关键五年。在指导思想上,规划按照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创新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为主线,坚持尊重规律、科学发展和依法治教,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服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规划突出强调了要为全面实现教育规划纲要目标任务奠定三个方面的基础:

一是制度基础。“十二五”时期是加快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五年。教育规划纲要将改革放在突出位置,提出了六大改革举措,并明确提出组织开展十大改革试点项目。教育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育“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更新教育观念,把推动改革创新、完善重大制度作为战略重点,以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为抓手,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核心,创新国家教育制度,努力为实现教育规划纲要目标奠定制度基础。

二是人才基础。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规划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重要位置,提出以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坚持人才兴教战略,推进教师制度改革,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实现教育强国目标奠定人才基础。

三是条件基础。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离不开办学条件保障。“十二五”时期是推进教育发展重大项目的关键五年,教育规划纲要后,十大教育发展重大项目相继启动实施。规划明确提出了要以落实重大工程项目作为战略抓手,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为“十二五”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条件保障和物质基础。

问:如何理解“十二五”期间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

答:“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总目标是:全面提高教育服务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为实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按照总体目标的要求,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分目标:

一是教育事业发展目标。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这一目标,并明确了2015年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教育“十二五”规划对规划纲要有关指标进行了分解,提出了分区域、分城乡的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目标,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力求使目标更具有可操作性。在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目标方面,提出到2015年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又一个重要战略目标。此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考虑到教育规划纲要以来,学前教育发展的良好形势和各地的积极性,规划将2015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目标由60%调整为65%,学前一年、两年毛入园率目标也相应做了调整,其他主要指标与教育规划纲要目标衔接一致。

二是教育体系和制度建设目标。在体系建设方面,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的部署和现代教育体系建设的客观要求,提出了初步建成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基本适应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和加强社会建设需求的现代教育体系的目标。在制度建设方面,提出教育体制更富活力、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教育制度创新取得重要突破、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投入体制更加完善的目标。

三是教育支撑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目标。教育“十二五”规划从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人才培养结构方面提出了教育支撑经济发展的目标;从高校科研水平、科研成果、发明专利授权数方面提出了高等教育服务科技创新的目标,努力提升教育支撑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能力水平。

四是教育服务社会和文化建设目标。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教育“十二五”规划分别从教育公平、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教育资助政策体系面提出了教育服务社会建设的目标。同时,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出了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目标。

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是对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的进一步细化、实化和量化,充分体现了为规划纲要目标任务奠定基础的这一战略定位。

问:为什么教育“十二五”规划把体系建设和制度创新放在突出位置?

答:教育规划纲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以终身教育理念系统规划了以国民教育为主体、覆盖人一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教育“十二五”规划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加强关键和薄弱环节为着力点,从健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高等教育体系、推进继续教育体系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现代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这是五年规划第一次对教育体系建设的任务进行系统设计和规划,是对教育规划纲要体系建设目标任务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其中,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有关内容与刚刚的国家重点专项规划《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保持同步,也是第一次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完整表述。

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完善现代教育体系的关键是体制机制改革,体制机制改革的目标是国家教育制度建设。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后,国家设立了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展开,一些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对各地在推进教育改革试点中取得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模式,必须加以推广,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教育制度。规划把重大教育制度的改革创新作为着力点,提出了关系教育改革发展全局、教育系统及全社会关心的十一个方面的制度建设任务,包括教育“三个优先”的保障制度、教育公平制度、教育与经济社会结合的制度、民办教育制度、现代学校制度、教育家办学制度、完善政府教育管理制度、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制度、教育标准和绩效评价制度、教育督导制度以及考试招生制度。这些制度建设既是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很多领域也是人们群众关心的热点。规划提出要努力通过改革创新,在一些重大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为“十二五”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问:教育“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推进人才培养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哪些重要举措?

答:教育规划纲要和人才规划纲要都明确提出了推进人才培养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目标任务。要提高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能力和支撑能力,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大力推进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是“十二五”期间教育改革发展重大的战略性任务。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推进人才培养结构调整的三个方面的重要举措:

一是加快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根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布局,加快相关新兴学科建设和急需人才培养;服务国家产业发展和文化发展、社会建设以及公共服务需要,加快培养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急需人才,面向“三农”的急需紧缺人才,以及文化、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国防等方面的急需人才。

二是扩大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学科专业建设,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拓宽复合型人才培养渠道,扩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比例。

三是建立人才培养与供给结构调整机制。完善人才需求预测与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对接。完善政策机制,加强对学科专业结构的宏观调控,促进学校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问:“十二五”期间推进教育公平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平。推进教育公平,保障人人有受教育的机会,是“十二五”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规划在两个方面提出了推进教育公平的措施:

一是在制度上,将完善教育公平制度作为一项国家教育制度明确提出,以制度促公平。通过健全法制保障,完善资源配置制度,促进教育资源向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困难地区、薄弱学校和弱势群体倾斜。同时,健全保障教育公平的规则程序,用规范管理维护教育公平。

二是在具体政策上,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和完善资助体系为重点,扩大和保障公平受教育的机会。规划按照基本公共服务普及普惠的要求,提出巩固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本建立学前教育体系,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享有更加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同时,完善教育资助政策体系,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残疾儿童少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弱势群体受教育机会。

问:“十二五”期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什么具体措施?

答: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教育“十二五”规划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目标贯穿全篇,重大制度建设如投入保障制度、教育标准和绩效评价制度、招生考试制度等都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任务来总体设计,一些重大政策措施如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实施教育发展重大项目、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等都直接服务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规划强调了三个方面的重要举措:

一是建立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评价制度是教育教学的指挥棒,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形成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办法和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抓导向、抓评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规划提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能力为重,加强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同时,特别强调了创新人才培养,提出要加强动手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实施卓越工程师、医师、农林和法律等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拓宽创新型人才的成长途径;结合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等具体措施。

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教师。规划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从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鼓励优秀人才终身从教、实行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四个方面提出了“十二五”教师队伍建设的举措,通过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问:教育“十二五”规划为什么把区域发展战略摆在重要位置?

答: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将区域发展战略放在突出位置,提出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并按照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的资源承载能力、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提出了不同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开发方向。

教育是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规划从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需要出发,提出了对不同类型的主体功能区实行差别化的教育政策,并提出了提升高等教育支撑区域发展的能力,加大对中西部教育发展支持力度,加快缩小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民族地区教育加快发展,优化城乡教育布局和资源配置,加强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等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提高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促进区域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问:教育“十二五”规划32个专栏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规划文本在体例上采取了正文加专栏的形式,共设立了32个专栏。规划正文主要是阐明发展改革思路,专栏集中表述教育改革和发展具体政策措施,是对规划正文部分的补充,突出规划的行动性和可操作性,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主要成就和“十二五”主要目标,各一个专栏。

二是教育发展重大工程计划,共12个专栏,包括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特殊教育工程等“十二五”启动实施的教育发展重大项目,对目标、任务、覆盖范围及实施步骤等进行了具体说明。

三是教育改革试点,共11个专栏。规划纲要明确了十大改革试点任务,专栏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中的专项改革、重点领域综合改革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的目标任务、具体改革举措、试点范围进行了具体说明。

四是人才培养与新兴学科建设,共3个专栏,根据国家“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和布局,以及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需求,提出了“十二五”新兴学科建设的重点和急需人才培养的方向。

五是体系和标准建设,包括继续教育体系、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国家教育标准体系、国家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四个专栏,提出了“十二五”相关体系和标准的基本架构、建设目标和建设重点。

问:如何确保教育“十二五”规划的落实?

答:教育“十二五”规划是指导“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确保规划的贯彻落实,是顺利实现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教育规划纲要目标任务的关键。

一是要落实责任分工。推动各地对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责任分工,制订实施方案,对“十二五”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制定时间表、路线图。

人才培养战略规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 培训 出版社 人才

党的十报告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企业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同时,也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这为在数字出版时代的出版单位带来了新的方向、新的信心、新的机遇。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出版单位必须通过自身的数字化变革迎接新的挑战。唯有拥抱和融入新技术,才能抓住出版业这次新的发展机遇,成功转型,在波澜壮阔的数字化浪潮中再次站立潮头。

数字化变革使得传统出版业市场竞争加剧,出版转型对传统出版的编辑、发行、营销、管理工作都带来了严峻挑战。在当今全媒体数字化出版快速发展时代,越来越多的出版社比以往越发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那么,传统出版社的人才如何适应市场需求?培训成为出版社经营人才的首选方式。新员工入职教育需要学习掌握工作流程;老员工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领导层需要不断学习以保证政策和管理的科学性。

1.做好培训规划是做好人才培训教育、获取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人才是兴社之源、强社之本。人才的合理使用,能够最大限度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人的能力就能如同核动力的聚集装载到一起,新的企业文化氛围也就会随之形成。进入数字化全媒体出版时代,出版社的各项业务工作结构急需调整,人才的知识结构更是如此,而人才战略毫无疑问是传统出版业迎接数字化出版挑战的工作重要内容之一。

尽管出版社各级领导都十分重视人才的引进、培养与使用,但从目前的客观状况来看,一方面是核心业务工作发展必需的具有一定特长专门人才相对缺乏,另一方面则是不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人力数量不断臃肿。

众所周知,尽管劳动用工制度在不断完善,社会保险也在不断完善,一味大量地从社会上引进人才,仍不是解决人才相对匮乏现象的最佳办法。那么,如何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都有一个从具备相应的基础知识到熟悉适应、熟练掌握相应技能的过程。人才的使用都有在知识结构上二次开发的过程,正如产品的原材料,一开始并不是什么产品,而只是具备许多基本功能的毛坯,只有经过精心地加工,才能够成为真正所需要的产品,如何使用、如何加工这块原材料则是能否成为理想产品的关键,而这个关键就是管理者的首要任务之一。

国内外无数成功企业的经验告诉我们,欲建成一流企业,必先有一批一流的员工。而一流员工的形成,又必须把好两个关口:招聘关和培训关。

职工培训该怎样顺应当下的发展趋势呢?管理层必须认识到培训和培养员工是任何意义上人力资源管理的活动中心——如果没有把培训看作是实现经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很难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的需要。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培养和塑造优秀人才,很重要一点就是必须重视培训规划。

所谓企业培训规划是指对企业组织内培训的战略规划,企业培训规划必须密切结合企业战略,从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和开发战略出发,满足组织及员工两方面的要求,考虑企业资源条件与员工素质基础,考虑人才培养的超前性及培训效果的不确定性,确定职工培训的目标,选择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

2.如何进行培训规划

2.1做好培训规划必须重视培训规划

做好切实可行又能够为出版社带来明显效益的培训规划,首先必须从根本上重视培训规划,必须根据业务工作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培训计划,。

2.2做好培训规划必须落实相关部门

提供必要的人力和组织保障是做好培训规划的重要前提。培训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关键是落实负责人或负责单位。

2.3要善于营造培训的良好氛围

作为培训规划者,应该善于营造学习型团队的良好氛围。

2.4了解制订培训规划的必要步骤

制定培训规划需要了解必要的步骤,掌握这些必要的步骤,不仅可以事半功倍,而且可以监测和监督培训规划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5清晰界定培训的目标和内容

清晰界定培训的具体目标和内容是做好培训规划重要的一步。培训规划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组织分析、工作分析、个体分析来界定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

2.6重视适当培训方法的选择

一般的培训服务商都是根据自身的情况提供培训方法,而出版社必须要有清晰的头脑根据本社实际情况来选择培训方法。每种培训方法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因此必须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选择适当的培训方法。方法的选择除了要考虑人员特点外,还要靠出版社客观条件的可能性。培训方法选择适当不仅可以满足培训目标的实现,而且还可以满足出版社发展的需要。

2.7重视培训学员的选择

除普遍轮训之外,参加培训的学员必须经过适当的挑选。因为培训要花钱,这笔钱应当用在有一定潜力的人员身上,这样就可以做到投资省、见效快。

2.8制定培训规划表

制表是为了明确培训的内容、时间、地点、方式、要求等,同时也便于安排其他工作。

3.抓好职工培训工作的几个重要方面

3.1使培训工作成为出版社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

企业发展战略中无论是产品开发战略、产业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战略还是组织结构战略,离开了相应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支撑都是不可能建立和实施的。欲使出版社整体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具备能同一流出版社抗衡的竞争力,没有更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作保证,是根本不可能的。因而出版社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必须把职工培训放在突出的位置,使之成为出版社发展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

3.2使职工培训成为对职工的内在激励方式之一

在坚持传统的外在性激励(主要体现为工资、奖励、表彰等)同时,更为注重对职工进行内在性激励(使工作本身充满挑战性、充满兴趣,能满足职工的成就感、好胜心、个人乐趣),这是西方国家创新能力越来越强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职工培训促进职工全面发展和个性完善,提升职工的从业本领和个人人格,可以有效地克服当前我国众多企业在激励中过于单一地运用物质性激励而导致激励效应每况愈下的弊端,可以引导广大职工摆脱对物质需要的片面追求,转而向往较高层次的“工作生活质量”,将有意义、有价值、有竞争性的工作视为人生的重要内容,职工从事这样的工作主要是为了满足其成就感,实现其创造欲,而不在乎物质报酬的多少。这样将会极有利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也极有利于培养一流的企业文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3.3重视培训的投资效益分析

职工培训是出版社重要的资本投入之一,同其他资本的使用和增值一样。必须注重培训的投资效益分析,即培训必须要能在不同程度上直接同出版社效益增长相衔接,使培训有利于培养造就一批优秀职工,有利于出版社拔尖人才的迅速成长和提高,这样也才能凸显培训的战略价值。

4.做好培训工作的保障与措施

4.1依法建立劳动、培训关系

根据《劳动法》及相关法规,与职工建立相对稳定的劳动关系,明确职工与出版社在培训教育等方面的权力、义务及违约责任。

4.2加强企业文化教育,增强企业凝聚力

任何一个出版社,企业文化建设都是至关重要的。加强企业文化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以事业吸引人,增强企业凝聚力尤为重要。

4.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出版社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实际情况,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对真正的人才和学有所长的专门人员实施有效的激励。一个有事业的人,能够相信出版社的发展潜力,只要激励有效,同样是能留住人才的,同时也能激励其他人员不断学习,努力提高。

4.4鼓励学习,加大岗位培训力度

数字化全媒体出版时代,出版社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观念会有极大转变,对个人进行智力投资,提高素质,体现价值,增强竞争能力作为个人行为这一观念将被职工广泛接受。所以,自己投资接受培训的比例会明显上升,出版社就应适时地调整培训政策,对基础学历教育及以提高自身基本素质为主的培训,应以个人投资为主。同时,应加大岗位培训力度,鼓励自学,鼓励岗位成才,在不脱产的情况下,采取业余、半脱产、函授、自学、师带徒、在职攻读学位等多种形式的培训。

4.5加大考核力度,提高整体素质

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对稳定职工队伍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是很重要的基础。而出版社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大考试考核力度是有效的途径和办法之一。这要求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考试考核标准和制度,做到既切合出版社的实际需要,又客观、公正。

4.6完善培训制度,提高培训质量

职工培训,特别是脱产的培训,对人员的选拔应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和长远的规划,培养什么样的人,送什么人去培养,人事、培训部门应作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同时对培训后人员应有一套考核、证价办法。这是培训工作的一个难点,也是今后企业培训工作的重点,必须逐步完善,这样才能保证质量,提高培训回报率。

5.结语

人才培养战略规划范文第4篇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with characteristics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used to be run by the state industry department and now by the national education authority or local government is the answer to "what kind of university to build" and "how to build the university”. For the formul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with characteristics, we must first understand the special nature of this kind of universities, focus on the differences, features, directional and long-term,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features, subject characteristics, educating specialty, research characteristics,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mote the science development of school.

关键词: 行业划转高校;特色发展战略;思考;研究

Key words: universities which used to be run by the state industry department and now by the national education authority or local government;development strategy with characteristics;thinking;research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3-0230-02

0 引言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要建设人才强国,就必须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实现高等教育百花齐放,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全面进入了大众化阶段,高校要想在竞争中突围而出,需要根据自身类别的历史使命,在“有所为,有所不为”中彰显特色。因此不同的高校也应该有不同的特色战略。

1 行业划转高校特色发展的必要性

行业划转高校是指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过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由原来的国家行业主管部门管理调整至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或者地方政府管理的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高校。行业划转高校高校具有扎根行业服务地方、学科专业主要围绕行业的产业链进行设置、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主要服务于行业的鲜明特点。行业划转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业高素质人才培养、原始性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如何加快建设与发展,在建设高教强国的实践中做出新的贡献,是行业划转高校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期,也是行业工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更是高等教育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中长期教育、科技、人才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建设科教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国家战略为行业划转院校发展提供了许多新机遇,但同时行业划转院校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是资源获取面临困难。目前,资金和人才已成为制约行业划转院校发展的突出问题。资金获取困难在各划转高校都不同程度存在。由于行业院士、高层人才资源有限,主要集中在少数院校,加上行业企业和各地行业研究院所的人才分流,高层次人才获取难度大。二是特色优势有所弱化。追求建设综合型大学的过程导致了学校行业特色被弱化,全国许多高校专业设置和服务领域向煤炭领域渗透,与行业行业争夺市场,使行业院校竞争优势被弱化。三是高等教育政策转变。《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高等学校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自主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制定学校规划并组织实施,自主设置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机构。”在这种形势下,行业划转高校只有不断加强符合行业需求的已有学科方向建设,积极探索和催生引领行业发展的新兴学科方向,加大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才能保持和形成新的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

2 行业划转高校特色发展战略的内涵

高校特色发展,是指一所高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师生与社会普遍认同的、具有独特品格和较高美誉度的发展特征。它是高校对“建设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和“如何建设这样的大学”所进行的目标设定和蓝图设计。具体地说,就是指高校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通过对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状况、趋势以及学校的自身状况的把握,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发展目标的规划。从本质上讲,是为争取地位而确立目标,并借此整合资源的组织行为。

行业划转高校特色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是将行业高校提供的知识活动或教育服务差异化,通过行业高校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知识活动与竞争对手的明显区别,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树立起一些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独特性的东西。可以概括为办学特色的形成坚持“人无我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根据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结合自身的办学传统来培育办学特色。行业划转高校特色发展战略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认识:一是战略思想,它是特色发展战略的灵魂,系统概括了高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思路,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所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二是战略目标,它是特色发展战略的核心,它集中概括了高校在一个时期内所追求的事业发展的奋斗目标,体现办学活动主体在对办学规律把握基础上的价值追求。三是战略定位。它是特色战略目标的具体化,包括发展规模定位、办学层次与形式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服务对象定位等诸多方面。四是战略任务。它是特色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所在,具体包括学科建设战略、队伍建设战略、人才培养战略、科研发展战略、校园建设战略、特色建设战略等诸方面。五是战略保障。它是实施战略规划的重要保障和有效抓手,它系统地提出了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必须采取的政策和策略。

特色发展战略具有显著的特征:一是独特性。它是依据学校自身的历史文化、现有的资源条件和自身的优势提炼办学特色,根据学与行业和地方社会经济互动形成办学特色,是学校明显有别于其他高校的独特办学风格、鲜明的个性展示和较高的美誉度与公信力,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二是方向性。它是高校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具有定向功能的发展目标,是对高校未来发展趋势的科学预见和创新思考,是关于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和怎样建设一个大学的问题。学校的大政方针、改革发展需要按照特色发展战略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来确定,是学校发展建设的指南针。三是认可性。特色发展,反映了高校在办学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并对办学主体和学生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它支配着学校内部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吸引优质教育资源流向最能体现和突出高校特色发展的领域和项目。特色发展是学校的“名片”,影响广泛,也是高校被社会认同或赞誉的焦点和亮点。四是全局性。它不只是强调学校某一方面的重要性,而是通过明确学校的定位确立学校发展目标,通过学校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来协调学校各方面的关系,使整个学校处于最佳的发展状态。

3 行业划转高校特色发展战略的路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因此,行业划转高校更要在办学定位、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服务上强化特色发展,使学校优势更优,特色更特。

3.1 战略思想要符合规律 行业高校立足自身实际,以战略的眼光,通过科学的环境分析、合理的战略思维、缜密的研究论证等环节,形成适合学校的发展战略。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人民满意的大学;顺应人民群众接受更好更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新期待,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大力提升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稳定办学规模,提高教育质量,优化学科结构,增强办学效益;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坚持开放办学、和谐发展、科学发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突破瓶颈为重点,提高学校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进而推动学校实现跨越式、可持续的发展。

3.2 战略目标、定位要科学合理 行业划转高校有着行业和地方两个特质。首先,战略目标既不能“触手可及”,也不能“遥不可及”,不符实情、不贴实际,要“尽力跳起来摘得到”。其次,发展目标要抓住服务行业和地方这两个发展平台和资源源泉,紧密契合行业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经过多年发展实践和广泛的交流,行业划转院校目前已形成了“科学定位,各安其位”的共识。行业划转院校在制定发展战略和学校重大政策方针时,要结合自身的历史与现状、所处外部环境及行业发展的需要,确定其办学类型是属于研究型大学,还是研究教学型大学,或是教学型大学,找准定位并各安其位,明确高校的战略愿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3.3 战略任务要强化特色 学科建设是高校特色发展的核心与龙头,行业划转高校应不为各种各样的诱惑、干扰所动,坚持行业特色学科优先发展原则,进一步凝练优势和特色,整合力量把主干学科做精做强,打造重点优势学科在全国范围内的制高点,而在不具优势的领域减少与其它高校的较量。同时,要瞄准行业发展新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前沿,坚持动态发展,与时俱进,拓宽学科建设思路,通过现有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交叉发展,不断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以形成关联度高、互为支撑、结构合理的学科生态群。同时,要根据学科特色,确立人才培养特色、科研特色等等。从国家对高校的功能定位上来讲,行业划转高校无疑有别于以探索人类知识的未知领域和培养高水平的学术性人才为主要功能的研究型大学,其主要人才定位应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上,其服务面向也主要在行业和地方上。

3.4 战略保障要扎实有效 首先,要实施依法治校,完善大学章程,加强制度建设,将特色战略制度化、政策化,不使学校因校领导更换而使得战略发展朝令夕改。其次,要对战略实施动态管理,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和行业发展规律,紧跟国家大政方针变化和学校实际发展需要,及时对规划进行动态调整,保证规划的权威性和科学性。要积极构建数据平台,加强规划数据分析,对规划实施的绩效进行系统性评估和判定,对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总结、积极推广。要加强对规划的管理工作,密切关注实施进程,定期检查、评估、监督规划的落实,及时对规划实施进行评估总结,切实增强执行力度。

参考文献:

[1]张树广.行业高校战略制定的几个问题[J].现代教育科学,2006,(2).

人才培养战略规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长期性;针对性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课题组在前期的研究中,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了高校培养青年教师系统的仿真模型,研究了高效青年教师培养的动态过程,通过仿真分析得出了高校青年教师培养需要长期、持久的投入的结论;结论同时也验证了人力资本投资的长期性。但是,由于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带来的人才的需求日益剧增,青年教师培养环境呈现出新的特点,使得青年教师的培养过程变得日益复杂,需要高校依据环境的变化和培养对象的特征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因此,对于高校而言,青年教师培养的长期性和针对性如何有效的结合、确保培养效益的实现,已经成为新的课题。

一、高校青年教师培养长期性和针对性的重要性

青年教师的培养是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老年教师等其他队伍相比,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对于高校的发展更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精神状态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从这个角度讲,青年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事业发展的希望。这就要求高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投入要具有长期性,将青年教师培养作为学校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内容,从战略角度进行规划。同时,由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青年教师接受高等教育以后,并不能一劳永逸,还必须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应变能力,以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社会和飞速发展的科学教育事业的需要。因此,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内容决定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必须全面、连贯、持久。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在内容上包括青年教师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新技术、新理论,了解新成果、新动向的学习和接受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很明显,这些都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的。

同时,随着高校规模扩大带来的青年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环境也逐渐复杂化。一方面培养对象――青年教师的需求呈现不同的特征,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要实现对青年教师的有效管理与激励。首先应了解青年教师需求特征,进而影响和指导他们的行为。只有充分了解青年教师的需求,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充分了解青年教师的工作状况与需求,在此基础之上运用适当的激励策略,以激励为主导,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实现学校与个人的共同发展,这对培养过程的针对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不同高校面临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不尽相同,并且这种环境随着当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发展而日益多变,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要适时修正或者完善。因此,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不仅要具有长期性,针对性也不能忽视。

二、青年教师培养长期性和针对性割裂的现状

高校青年教师培养长期性(战略性)能够保证培养过程沿着预期方向发展,保证各个阶段的培养符合培养要求,从而实现培养效益;培养的针对性则能够保证培养过程中投入向效益转化的有效性,保证培养效益的质量。两者不仅缺一不可,还相互联系。如果两者不能有效地结合,就会出现两种局面:

1、青年教师培养只有长期性而缺少针对性,则会导致青年教师培养过程缺乏实效,培养规划变成书面,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由于没有尊重青年教师的个性需求,导致青年教师忠诚度低。同时,由于高校不能针对青年教师的需求做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导致学校的管理不能满足青年教师的个性,造成满意度下降的后果,严重削弱了青年教师才能的发挥;高校不能依据变化的环境对青年教师培养的投入额度、投入结构、投入时间、管理重点适时变化,就难免导致原有的培养规划不能适应环境,使得培养规划变成空文,培养效益无法得到保证。实际中很多高校的青年教师培养只见规划、不见实效就是这种局面的反映。

2、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只有针对性没有长期性,缺乏统一指导,偏离培养目标,管理措施混乱,便不能形成有效的培养效益,并且培养规划的抵御风险能力低。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如果没有长期的、战略的规划,会导致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学校的发展不能保持同步,大大降低高校发展的潜力;同时,由于缺乏长期的规划,培养过程缺乏方向上的指导,容易出现不同的培养内容和计划发生冲突,特别是在环境多变情况下失去管理效率,不能有效地抵御环境风险。现实中部分高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投入很高,制定的政策也很多变,但青年教师的人才流失依旧很严重,这就是这种现象的反映。

三、高校青年教师培养长期性和针对性结合的模式

实现高校青年教师培养长期性和针对性的有效结合,才能保证培养效益实现。高校青年教师培养长期性和针对性关系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帮助建立高校青年教师培养长期性和针对性结合的模式。(图1)

如图1所示,高校制定的短期的、具体的针对性措施由于满足了青年教师和培养环境的需求,能够带来有效的阶段性培养效益。但是,这些针对性的措施必须是在长期的规划之下,这样各个阶段性效益才能有效地形成最终的培养效益。

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要有战略规划,从高校战略角度出发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规划,是高校对教师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内容。培养具有战略性,才能够保证高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有充足的投入、连贯的管理,是实现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效益的保证。同时,从青年教师的需求和环境出发,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措施,能够确保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投入有效地向效益转化。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在战略规划前提下实施针对性措施。针对性不是绝对性的,是在规划中依据管理需求的具体实施,针对性措施不能偏离高校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另一方面高校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进行战略规划时,要明确长期性不是毫无根据的,也必须依据高校人力资源特点和环境,制定适合自身人力资源管理的长期规划,即长期性约束下有针对性,针对性方向上有长期性,两者是统一的。

四、结语

笔者在前期的研究中对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过程进行系统动力学的研究,研究的结论之一是培养效益实现的长期性,这是保证高校教师人力资本投资管理的战略性、确保培养效益实现的关键;同时,在仿真模型中,众多的变量(如环境、教师忠诚度等)一旦发生改变,也会直接影响培养效益水平,这实际上也验证了高校青年教师培养针对性的重要性,这是保证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效益有效性的关键。长期性和针对性的关系也验证了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的系统观点:长期性和针对性不是一对矛盾,高校应在青年教师的培养规划中,站在战略的高度,保证对青年教师培养的战略性和连贯性,确保投入的充足;在具体实施中,要依据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长期的规划下有针对性,针对性的方向上具有长期性,即实现长期性和针对性的有效结合,才能真正提升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的效益水平,这也符合系统动力学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何欣.谈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2]黄松青.论人力资源管理与完善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工作机制.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