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才培养理论

人才培养理论范文精选

人才培养理论

人才培养理论范文第1篇

1.1课程设置和教学评价

1.1.1课程设置缺乏专业特色,实践性、应用性不足首先,从整体角度来看,社会实践课程所占的比重很小、学时少,且所进行的实践活动并未与专业对接,仅是例如军事技能训练、暑期社会实践和社会调研等一些实践项目。其次,从基础必修课设置来看,基本是传统科目,没有特色化开设。与国内其他高校该专业课程设置对比来看,缺少对数理课程的修习,学生普遍逻辑运算能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专业的职业选择。最后,从专业课课程设置来看本专业和学术性专业无明显差别,且部分课程内容交叉重复,教材仍是以理论性为主,未突出应用型特征。

1.1.2教学评价机制缺位,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从学业考核与评价来看,学生学业考核与评价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但又是教学过程的重要构成环节,采取什么样的学业考核与评价方式方法以及考核与评价的结果是否客观公正,反过来又对课堂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牵制和制约作用。专业课程考核的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30%)和卷面成绩(70%)组成。其中,平时成绩仅以课堂表现和考勤状况为参照系,而忽视了对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起到强化鼓励实践教学环节的作用。另外,卷面成绩所占综合成绩的比重过大,多数学生仅需在考前临时“抱佛脚”,便能够取得一份不错的成绩,这对于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无任何帮助。

1.2师资力量和教学模式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加强高等院校内涵建设、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大提高大发展的关键期,各高等院校之间的办学水平竞争已更多地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学科建设水平的竞争,而这些方面的竞争都离不开一支优秀而有特色的教师队伍作为后盾。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更为注重知识的实践性、应用性。这就需要一批“双师型”的教师,但目前该专业“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较低。教学过程中,该专业以学术性培养层次教师任课为主,缺乏具有在政府或企事业单位任职经历丰富的“双素质”型教师。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仍以传统的填鸭式、说教式、多媒体教学方法为主,这与学术型本科教学无异,更别说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特征。在对行政管理专业部分学生“希望老师采取的教学方式”的问卷调查中,有59%的同学选择了实践教学,而仅有3%选择传统填鸭式教学。对于本专业的教师来说,进行教学模式变革已经迫在眉睫。

2海南智慧旅游岛建设与应用型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改革的相关性

2013年10月,在海南万宁举行的全球智慧城市高峰论坛(万宁)筹备大会上国家行政学院汪玉凯教授建议:“海南不仅要建设国际旅游岛,还要建设智慧岛。”智慧岛建设是实质是以高新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形成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的集成系统,提升全岛的感知能力、对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为岛上民众生活、旅游选择、农业发展等提供指向。海南是一个人口数量适中、地域面积适中的经济单元综合体。国家已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此背景下,探索建设全国智慧旅游先行试验区,再将海南作为一个大的智慧城市来总体规划、设计、实施,不仅能获得省级管理的权限便利,更能对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产生示范作用。从新加坡建设“智慧国”的经验来看,政府治理和企业互助开发是其成功的核心因素。同样的,海南智慧旅游岛建设也需要智慧的政府和相关技术产业进行资源整合、科学规划。而它们不仅需要有能力的学术性人才进行思考、创新,也需要有立足区域实情,站在应用管理前线进行指导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应用型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未来的发展会与政府、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政府———学校”、“学校———企业”连接式双向关系网。首先,为了增强本专业学生的应用性、行业性,扩大实践课程比重也定是大势所趋。其次,由于行政管理对口的岗位有限,大致包括公务员、秘书、行政专员、行政助理、行政主管、前台接待、人事专员等,因此政府、企业行政部门便成了合适的实训基地,开设一定的实训交换课程,对培养本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操作应用能力有很大帮助。在课程内容间穿插政企实训课程,便于本专业学生更早接触政府、企业,能够加深学生对政策的理解度和认可度,并积累实践经验。最后,这些应用型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在之后的工作中能够推动政策的落实,紧握政策舆论导向。在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当代社会,海南智慧岛的建设便成为国际旅游岛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建设智慧岛所形成的新的需求,尤其是对面向岗位、应用性强的职业管理人才的需要,也成为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应用型行政管理专业的重要缘由之一。

3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3.1优化课程设置,扩大实践课程比重,推动建设“第二课堂”课程设置是区分学术型和应用型本科的关键所在,在构建应用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时候一定要有取舍,有所突出。首先,要调整公共基础必修课与专业课与学科基础必修课之间的学时分配。从我国国情出发要兼顾“厚基础”和“强应用”在实际操作上是不可行的,因此,要适当削减一部分公共基础必修课的学时,并将多余的学时调整到其他专业性课程上面,保证专业的“强应用”。其次,充实学科必修基础课课程,扩大专业选修课的课程范围,侧重于学科建设的实践性、应用性。最后,扩大实践课程比重,积极建设第二课堂。对于课程设置而言,就应当在培养方案中增加专业课程学时,调配实践课程比例,安排实践项目。聘请丰富实践经验有较高理论素养政府官员、企业高管来学校开展职业讲座,增加学生对所要从事的职业的认知度。

3.2改革学生毕业条件,促进学位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挂钩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从业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这对行业性、应用性有突出要求的应用型本科来说更是评判其职业能力的标准之一。从应用型本科建设角度来看,可以将职业资格证书与学位证书挂钩,把获取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作为毕业的条件之一,最大程度上激发应用型本科学生修习相关课程的积极性。对于应用型行政管理本科专业而言,人力资源师、企业信息管理师、项目管理师等可以作为考核标准。

3.3转变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手段,特别重视英语教学

3.3.1丰富教学方式,注重案例教学对行政管理这类涉及面广,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高的专业,传统教学无法满足其需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启发式教育,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换位教学、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案例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方式,被视为是未来大学教改的重要方向。案例学习是师生之间进行的双向互动,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启发性教育,学生又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发表自己的见解,深化对课程的认识,积累案例经验。例如,在对地方政府治理、行政管理学、信息管理基础等课程的教学时可以结合新加坡智慧国建设的案例,让学生对海南智慧岛建设有初步认识。

3.3.2更新教学手段,加强实验教学,加快学科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是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专业专业素养和操作能力的可靠途径,大力建设行政管理专业的实验室。行政管理专业来说,可以尝试建立公共管理综合实验室、电子政务实验室、公共政策分析实验室、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验室、企业管理模拟实验室等,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3.3.3重视英语教学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依托“六个平台”,其中建设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平台,将对海南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中指出:发挥海南对外开放排头兵的作用,依托博鳌亚洲论坛的品牌优势,全方位开展区域性、国际性经贸文化交流活动以及高层次的外交外事活动,使海南成为我国立足亚洲、面向世界的重要国际交往平台。要实现《意见》中所提出的目标,必须加大对英语教学的投入。就本专业而言,英语能力培养应该被划为核心内容之一。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适当增设一些口语课程,建立英语口语实验室、情景交际实验室、英文写作实验室等,取代传统的理论式教学,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3.4重视建设实训基地,开辟“第三课堂”,促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与用人单位的紧密合作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成功办学的前提和标志之一,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为实现应用型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塑造一批能适应岗位需求,应用性、行业性强的岗位人才,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推进“政校合作”、“校企合作”便成为教学体系改良的重点。因此,针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良,建议在确保学生安全的条件下,开辟以校外实训为主的“第三课堂”。

人才培养理论范文第2篇

我国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第一所学校是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地旅游产业的兴起,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的旅游管理专业如同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但是根据市场调研发现,这些学校自身的竞争能力很难与日益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形成正比。首先,很多企业在招聘后反应,自己单位招聘来的员工,知识技能并不能完全和自己的岗位相适应。很大一部分人才甚至还存在“眼高手低”的懒惰情况。对于很多基础的事情,互相推诿,不想去做,即所谓的“低不就”。但对于一些待遇较好但要求也相对较高的工作,互相竞争,却又多无能力去胜任,即所谓的“高不成”。以上所述种种都不完全符合企业的用人要求。为了满足企业的用人计划,企业往往不得不另外花上大笔额外的开销来对招聘的员工进行继续教育,这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种损失。其次,从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来说,他们毕业后一般都会到旅游公司工作。但是往往工作一年左右,大多数人都会反应说自己不能完全适应企业的工作状况。认为现在从事的工作和自己的专业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认为该岗位不能体现自身的实际水平。因而大多数纷纷选择“跳槽”这一行为,到别的单位另谋高就。此种行为致使旅游企业的人才并不稳定,人才流动性大,人才流失严重。众所周知,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性较强、应用性也较强,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向性。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在新时代应该一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为目标、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因为唯有培养出高素质、基础雄厚、知识面广、操作能力强的综合性人才才能迎合未来旅游专业的战略发展要求。

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弊端的原因

现在在旅游管理专业同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中旅游行业所需要的人才要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错位。致使很多企业宁可到同行业中花大价钱去“挖墙脚”,聘相应的高管人才,也不会选择到一些专门的高等教育学校去招聘接受国专业培养的人才。长此以往导致旅游管理专业分人才培养模式与实际工作需求之间脱节越来越严重。根据最新的研究调查发现,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往往很难和有几年工作经验的人员竞争,这些接受国专业培养的“正规军”之所以竞争力这么低的原因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教学手段单一陈旧很多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即以教师在课堂上的教授为主,整节课以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为主要形式,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来自老师的知识灌输。这种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过分与强调传授学生的理论知识,促使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但是这种理论往往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缺乏实际的锻炼。因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一般较弱,在如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很难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除此之外,院方在专业的乐橙设置体系上仍然存在着重点不突出的特点。每一个院校在基本课程的设置上大多数比较接近,因而往往有浪费教学资源、课程设置趋于重复的弊端。

(二)师资队伍素质不强老师是学生的领头羊,老师带领的好,学生才能更清楚明白发展的方向。但是目前在各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中,任课教师的师资队伍并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大多数地方的很多旅游高校的管理专业的任课教师都是来源于其他专业,比如历史、地理、文学等专业。这些教师本身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知识理论就不成熟,在任课的时候就难免会捉襟见肘。尤其是在实践指导上,更是缺乏实践性的指导。进一步说,很多的院校都不能从实际上为学生提供一些专门用来锻炼的模拟实验室,致使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与实践和市场需求脱节比较严重,降低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对策研究

伴随着我国旅游行业如火如荼的发展,旅游企业对于拥有专门素质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于一些具有实践操作技能以及拥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人才的需求更是很大。然而,根据近几年对市场的观察,越来越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却很难找到合适的单位,顺利实现就业。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很难就业,企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又很大,这样的矛盾一直很奇怪的存在着。这两者之间的巨大反差,不仅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对于旅游行业的发展也极为不利。因此,对其弊端的改革迫在眉睫:

(一)合理设置专业课程、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了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学校需要相应的对本专业的课程进行更科学的设置。各高等院校应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模式,将“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积极与省(区)内外的著名旅游企业、旅游行政机关及其它部门间建立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合作共建教学实验室和实训实践基地。

(二)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强化教学质量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因此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竞争力的基础性环节。具体说来,一方面学校要积极鼓励现任教师继续学习,到继续学院进修,夯实旅游专业的理论知识,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研究的水平。另一方面,学校可以结合本校的发展需求,聘请一些专业比较强的教师到校任课,多组织一些相关活动,提高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三)引导毕业生对自身的就业进行正确定位学校需要根据实际,设立相应的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了解企业的需求,灵活性的调动自己的就业定位。辅助学生更好的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

人才培养理论范文第3篇

灾难救援工作侧重于院外救护与管理,灾难医学救援不仅仅强调医学救治,更多与组织管理、运行和指挥协调等工作有关。灾难医学管理人才是建立在科学人才培养平台上针对灾难医学学科进行综合培养的,能够对灾难医学的学科建设、基本理论、灾难医学资源准备、控制、评估和改进等理论结合实践,通过管理活动指导灾难医学活动相关的人员,使医学资源在灾难中发挥最高的效率及最好的效果,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灾难对人类健康的损害。

1.1培养目的灾难医学管理人才培养目的是“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科学地建立灾难医学学科体系,通过研究灾难医学中所需的医学资源准备、调配、应急等实现对灾难的合理、科学应对,减少灾难对人类及人类社会的危害,从而构建和谐社会。灾难医学管理人才需围绕着三个核心要素进行培养,即灾难医学需求、灾难医学资源及其资源利用管理,分别对灾难医疗救治、疾病控制、心理卫生服务和康复医疗四个方面的医学技术实施,及其药品、血液、医学装备、后勤、信息和行政六个方面的医疗技术实施保障给予研究,并促使其能够将灾难医学管理学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的结合和深化,产生出诸如灾难医学信息学、灾难医学流行病学等灾难医学的衍生学科。

1.2培养对象灾难是一个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灾难医学管理人才培养的对象也应具有社会化的倾向。具体而言,灾难是由其累及的社区及其与灾难医学资源利用相关联的社会空间构成,灾难医学管理人才的培养对象就不应当是仅仅具有医学资源的调配能力,还应当在跨文化的人才和非医学性的能够利用和管理社会资源的对象中寻找,例如了解或熟知区域性地理气候特征、地区民俗文化的人员。与灾难医学相关的社会资源随着灾难范围而变化,高度重视这一点,相关人才的培养才能满足灾难医学的需求,满足一系列社会资源组成的灾难医学救援体系,因而人才培养的对象需涉及应急储备物资管理,常规物资储备管理、医疗救援应急物资管理、灾难早期医疗救援物资管理、救治标识物资管理、灾难中后期医疗救援物资管理等方面。

1.3培养模式灾难医学管理人才的培养首先是明确灾难医学管理的内涵和明确培养灾难医学管理人才的目的,其次是建立灾难医学管理的知识体系:(1)灾难发生和发展过程与医学需求之间的关系;(2)灾难医学需求的空间范围及其特征;(3)灾难医学资源所处的社会空间及其资源调度;(4)社会学空间中的灾难医学资源的特性和配置问题;(5)灾难医学资源的利用和管理;(6)灾难不同阶段的管理范畴与内容;(7)随着健康受到灾难累及人员的移动和生物学灾害因子的扩展而扩大的条件下的相关需求及其相关资源(医学资源、社会资源等)的合理配置等。再次,灾难医学实践性强,可通过模拟并结合真实案例的手段开展培训。模拟应当想方设法做到准确、合理、科学,其模拟的主要内容应包括:(1)灾难发生前,为灾难医学管理预案制定和灾难医学资源准备;(2)灾难发生后,灾难医学管理预案启动、实施效力及其评价,补充性适宜方案的制定及其实施,对医学资源利用的综合评估等。同时在案例学习方面可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或存在的不足,例如2013年美国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处置工作体现了对灾难准备实施全面的管理所带来的益处,2014年江苏昆山“8•2”特大爆炸事故紧急救援中存在的问题等等。现代管理学认为,人们获得管理经验的最好方法是通过实际的团队项目操作而非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因此,灾难医学管理人才的培养可以采用“行动导向型教学方法”,即按照“问题-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完整的行动过程,通过采用桌面推演、情景模拟、指挥部模拟演练等多种实战特征明显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通过参与获得较强的行动能力,该方法并不是忽视知识、忽视理论,而是将传授知识与提高能力,特别是提高行动能力结合起来,使人才培养能够在做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做事提高行为能力。

1.4培养考核协调是灾难医学管理的本质,科学决策、快速反应、灵活机动是对灾难医学管理的基本要求。因此对灾难医学管理人才的考核应当依托灾难管理的本质与基本要求,以寻求灾难医学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为导向,考核其管理手段与措施是否能够满足灾难社区医学需求。灾难医学管理的主体是人,对象则包括人和物、空间与时间、个体与群体等,考核是观察灾难医学管理的主体人对其所管理对象的协调能力。灾难医学管理人才尽管大多数时间内缺乏实际的应用实践,但随着灾难医学的发展,人才的知识储备应当与时俱进,应当注意调整专业知识、学习和掌握最新的信息化手段、尽可能武装最新的科技设备等,同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考核使人的主体作用向前延伸。灾难医学管理人才的培养是为解决如何充分利用灾难状态中的医学资源问题,考核可将其分为7个环节,依次为:灾难医学人才需求分析、灾难医学人才资源分析、灾难医学人才管理组织建立、灾难医学管理人才方案制定、灾难医学管理人才方案实施、灾难医学管理人才评估和灾难医学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改进。以上环节以灾难医学需求满足度和灾难医学资源利用率为尺度对灾难医学管理人才培养活动给予评估和改进,是对灾难医学相关活动进行综合评估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形成了灾难医学管理人才培养的闭合环。考核时,应采用现实中的方针、准则及标准,例如选择个人真实的工作岗位,现实中承担的工作职责,现实中的工作条例,考核中的流程与预案也是真正的灾难管理工作流程与预案,通过场景模拟考核,使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实际状态下的灾难医学管理需求,提高应对问题的能力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从而在真实的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地应对灾难。

1.5培养管理近年来,我国对灾难医学日益重视,但在管理方面依然非常欠缺。建立人才队伍固然重要,但实现在培养人才队伍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管理却是一个较新的课题,需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避免人才培养的科目重复、知识结构雷同、人才效能无法最大程度的发挥与人才的流失,例如初期培养时管理知识局限在单一或很少的学科领域,进行下一阶段培养时,知识结构仍然重复没有得到更新,使得难以在实际的灾难到来时发挥作用。为了克服以上缺点,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建立专门化的灾难医学管理人才培养系统、可用的注册制度、大型的人才数据库等,通过一系列专业的人才管理途径与机制,强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管理,做到有的放矢,知识结构不断巩固、翻新、强化,又避免人才资源的无法流通,保证人才的合理调剂与配伍,在统一的框架内实行人才资源的磨合和配伍,实现人才培养的效能最大化,确保灾难应对的过程中实现灾难医学技术资源管理及灾难医学技术保障资源管理的双优化,确保合理利用灾难医学资源满足灾难医学需求。

2小结

人才培养理论范文第4篇

1.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现阶段,大部分企业经人力资源管理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建立了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进而降低企业的成本,增加企业的价值。

2.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性较强

通常情况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性较强,都是围绕人力资源的规划与战略、员工的培训、人才的储备、绩效考核等方面开展工作,不同的企业对每项工作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内容是一样的。

3.人力资源管理关注员工的生涯规划

目前,我国企业比较重视员工的开发与培训,关注员工的生涯规划,已经制定并形成了制度化的培训工作,主要包括了管理技能培训、业务知识培训和企业文化培训,使得员工更好地为企业工作,创造出更高的价值,能够提升企业的业绩和影响力,对于企业和员工,都是一种双赢的管理手段。

二、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

1.坚实的理论基础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首先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员工开发与培训、人才素质测评、绩效管理、工作分析、组织行为学等。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心理学是一门至关重要的课程,从员工的招聘到关系管理,都涉及到心理学知识。此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还要学习与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例如《劳动合同法》、《劳动法》等。

2.敬业精神与实干精神

这是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对于刚参加工作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在吃苦耐劳和责任心上往往都做的不够好,需要改进,在工作时,不仅需要努力,还需要虚心学习。同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要有团队合作意识和业务素质。

3.良好的沟通能力

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在工作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善于锻炼自己的言语表达能力,培养自己的语言技巧和艺术,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根据人群的不同身份、地位,进行恰当的沟通协调,平衡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促进企业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企业视角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措施

1.设置科学的专业课程,为学生奠定坚实的专业知识

为了适应新时期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他们熟练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设置科学的专业课程,课程中要包括职业生涯管理、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人际关系学、劳动法、绩效管理等,培养学生成为综合素质水平较高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2.设置合理的实践课程,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合理安排实践课程,能够加深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合理的实践课程有效弥补了人力资源专业人才培训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积累一定专业知识和经验。人力资源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要结合真实的企业案例,调动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进入企业收集相关资料,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具体地,可以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认识学习、专业课程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验和专业实习四个方面入手,完成实践课程的设置和实施。

3.专业教师配合,针对性地塑造学生的职业个性

人才培养理论范文第5篇

(一)构建财务管理专业模块教学体系

目前高职教育大多采取的“2+1”的教学模式,即二年在学校学习,一年去企业顶岗实习。这种学习方式就导致了学生在校课程学习的任务比较重,理论授课和实践授课的安排也比较紧凑,所以在进行教学体系构建时要求课程开设时间有序、内容衔接得当。我们围绕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按照职业技能和素质要求将课程体系模块化,课程模块化根据基础知识教学、企业职业能力需求、专业相关技能培养、学生素质提升等几个方面来构建系统化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体系,这能使学生专项学习好各模块要求具备的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行理论结合实践。

(二)以企业需求为导向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的是职业技能型人才,但是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培养的高级人才如果没有被企业所接纳,那院校的培养模式无疑是不完善的。通过对贵州省几十家企业人才需求的调查研究发现,企业需要的并不仅仅是一专多能这样的人才,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责任心也是他们考虑的重要的一方面。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打造学生强硬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和责任心的养成。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来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就业率。

(三)优化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实践平台

财务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重视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也体现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点。要满足学生专业的实践要求,应该构建财务管理专业的综合实践平台。财务管理专业实践平台并不是孤立的,它涉及教学和学生实习的整个过程,包括理实一体教学、校内仿真实训、校外顶岗实习这三个方面。理实一体教学的实践又称为课堂模拟实践,它是实践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过程中穿插进行的。学生通过课堂模拟实践才能初步的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起来,例如基础会计的课程,教师在讲授了会计做账的知识内容后,学生在通过实践模拟进行账务处理,两者配合起来才能真正掌握课程内容。校内仿真实训是按照教学体系中的模块化教学环节来实施的,用一段集中的时间(比如一周或一个月)用来进行课程整体的实践活动,在此实践过程中,教师只作为一个引导,主要注重的是学生自主的实践操作,主要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校外顶岗实习主要放在学生第三年的顶岗实习,要求学生选择企业、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或者证券公司、投资公司等一线金融机构去实习,实际参与企业或者单位的日常财务工作,使学生熟悉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实际掌握真正的职业技能。

(四)突出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教育的发展的核心离不开师资队伍的建设,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中也加大对教师的选拔和培养,所以提出院校应该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全国骨干教师网络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研修班和研讨会,并能聘请校外企业家或者工商、税务、投资等各界专家担任兼职教师等办法来共同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

二、新旧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比研究

(一)解决了专业定位不明确的问题

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的定位基本相同,虽有不同的侧重点,也导致了教师和学生对专业的了解比较浅显,很多学生就认为财务管理专业就是会计专业,只不过是名称叫法不同而已。所以前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也以偏向会计为主。在新的模式中采用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式,既贴合了企业需要,也明确了专业定位。既使可能也会偏向会计类,但这样是在有了明确定位的前提下形成的。

(二)完善课程体系设置

前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主要是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主,教学安排上也是按部就班的先上基础课后上核心课,并且在主干课程上也没有根据财务管理专业的特点和培养目标来设置。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模块化教学体系,以模块化技能培养为主要目的,按照相应的模块来开设课程,完善整个课程体系的设置。

(三)专业实践教学实现系统化

前期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的教学并不形成一个系统化,对于实践教学还主要停留在案例教学这个层次,由于财务工作的保密性,案例的数据也体现不出来工作的实际情况。虽然多数院校也有实训场所,但是实践内容多零散,校外顶岗实习也不能满足社会实践要求。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将理实一体教学、校内仿真实训、校外顶岗实习形成递进式的连贯教学,是实践学习系统化。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

(一)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当今人才必备技能之一。会计的信息化发展也要求会计类专业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能力,所以在基础教学的培养中,要加强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考证

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类考证,比如“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会计师”、“银行从业资格”等专业相关的资格认证考试。由于“会计从业资格证”是会计人员准入会计行业工作的必须证书,所以尤其鼓励和帮助学生通过该证的考试。并且通过各种职业考试,在取得资格认证的同时可以辅助对专业课程的学习。

(三)开展深度校企合作

虽然企业需要的财务管理人才在数量上越来越多,但是需求的数量相较于其他专业来讲还是少得很多,学生大部分都不能在顶岗实习环节能找到专业相匹配的岗位。开展深度的校企合作,一方面可以解决一部分的顶岗实习岗位,在教学环节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合作企业中的财会专家帮助组成兼职师资队伍的问题。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