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才工作意见

人才工作意见范文精选

人才工作意见

人才工作意见范文第1篇

第一条为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创造公开、平等、竞争的政策环境和人才脱颖而出的运行机制,做好我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的选拔和管理工作,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知识分子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积极性、创造性,更好地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多做贡献,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参照《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选拔管理办法》,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市各行业、各学科的生产、建设、科研、教学等单位(包括中央、省在宝单位),在第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条全市选拔、管理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工作,在市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

第二章选拔条件

第四条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人选,必须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政策,遵纪守法,清正廉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恪尽职守,施展才华,自觉奉献,热爱,扎根,年龄一般在55岁以下,近四年取得的成绩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

(一)在引进、开发、推广应用科学技术方面

1.获省(部)级技术(农业)推广成果一、二等奖的人员,三等奖的前两位人员;获市级技术(农业)推广成果一等奖的前三位、二等奖的前两位和两项以上三等奖的首位人员。

2.获两项以上国家专利(其中一项为发明专利),实施后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的人员。

3.获省(部)级优秀产品奖、技术开发奖、名牌产品奖、产学研联合开发成果奖,并获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的人员。

4.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国内外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或者在企业技术改造中解决了重大技术难题,成绩突出,效益显著,受到国家部委、省委、省政府或市委、市政府表彰奖励的人员。

(二)在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

1.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人员。

2.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国际合作奖的一等奖前五位、二等奖前四位、三等奖前三位、四等奖前两位人员。

3.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的人员,三等奖的前两位人员。

4.获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前三位、二等奖的前两位或两项以上三等奖的首位人员。

5.获市级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的首位人员。

(三)在重点科研设计、攻关项目或在工程和工艺美术设计方面,获国家设计奖或获得两项以上省(部)级优秀设计一等奖,并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的人员,或获得省(部)级优秀设计二等奖的前两位人员。

(四)在支援中小企业、乡镇企业,领办创办国有、集体企业和其他经济实体,或者在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工作中,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受到国家部委、省委、省政府或市委、市政府表彰奖励的人员。

(五)在教学第一线教书育人,成绩卓著,获得省级以上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特级教师称号的教育工作者。

(六)在医疗卫生第一线工作,医疗技术和临床实践效果达到省内先进水平,特别是在诊断治疗疑难疾病方面做出较大贡献,居省内领先地位;或在预防保健等方面对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提出有效预防对策和防治措施,在省内外有影响的著名医务工作者。

(七)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政治方向明确,学术造诣深,具有创造性研究成果,入选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人员;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或两项以上二等奖的人员;或市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的首位人员;在国家一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过三篇以上论文,或出版过一部以上有较大影响的学术专著,对两个文明建设起到重大推动作用,被省内外同行公认在学术研究方面起着重要带头作用的人员。

(八)在文学创作、艺术表演、新闻出版工作中成绩优异,对繁荣和促进我市的文化艺术事业做出卓越贡献,获“五个一工程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以及梅花奖、文华奖、华表奖、金鸡奖、百花奖、金鹰奖、全国好新闻奖、范长江奖、邹韬奋奖和百佳新闻工作者、中国图书奖以及获市级文学艺术成果奖一等奖的首位人员,在省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作家、画家、表演艺术家、工艺美术家、记者、编辑。

(九)在重点体育项目中,培养出多次获得全省重大体育比赛冠军的运动队、运动员,对我市体育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教练员。

(十)在科学管理方面,有一套行之有效,具有较高推广价值的现代化管理理论和经验,对推动科技进步和促进生产力发展成效显著,连续三年以上获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所管理的单位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的主要管理者。

第三章选拔原则与程序

第五条选拔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坚持民主、公开、平等、择优的原则,以对社会的实际贡献和政治表现为依据,不受身份、专业技术职务、学历、资历的限制,坚持好中选优,真正拔尖。

第六条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的选拔工作,采取定期申报、集中审批的办法,每两年进行一次。

第七条选拔评审市有突出贡献技尖人才的工作,由市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按照专业特点,分别在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市经贸委、市城乡建设规划局、市卫生局、市委农工部归口。设立六个评议小组,负责各口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的初评工作。每个评议小组由七至九人组成,设组长、副组长各一人,成员由领导干部、知名专家和组织、人事部门的干部担任,其中专家不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评议小组成员人选由各归口主管部门提名,市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市上设立拔尖人才评审委员会,由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科委、市科协等部门的分管领导和各评议小组组长组成。评审委员会主任由市委组织部分管部长担任,副主任由市人事局、市科委、市科协分管领导担任。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设在市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八条选拔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采取自下而上逐级推荐的办法。选拔对象由所在单位推荐,也可由同行专家、学术团体推荐,担任主要领导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须由主管部门提名推荐,并征求所在单位群众的意见,经本单位党委或行政领导集体研究通过,统一填写《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呈报表》一式四份,并附证明本人主要贡献的材料及奖状、证书等原件及复印件,按隶属关系逐级上报,各县(区)和市级各部门的组织、人事部门,对本县(区)、本系统拟推荐的人选进行初步筛选,提出推荐名单,连同上述有关材料、证件报市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九条对各县(区)、市级各部门推荐的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的人选,按照下列程序进行评审。

(一)市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收到的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人选的材料审查核实后,按各人所从事的专业,归口分送各评议小组。

(二)各评议小组根据选拔条件逐人进行评议,对符合条件的人选,按照各人的贡献和事迹等,排列出名次,报市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后,提交市拔尖人才评审委员会评审。

评议小组的评议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出席,方能进行评议。评议时要充分听取专家的意见。

(三)评审委员会根据各评议小组设定的人选,经充分酝酿、综合平衡后,提出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人选名单,报市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第十条被批准为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的人员,由市委、市政府命名表彰、颁发荣誉证书、市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知其所在单位落实有关待遇。

第四章管理

第十一条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由市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管理,日常工作委托县(区)、市级部门和专家所在单位具体负责。

第十二条对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实行动态管理,管理期限一般为四年。管理期满,重新进行选拔调整。对在管理期间没有新的科研成果和突出工作实绩者,或者不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管理期满后,原则上不再列入管理范围;对那些科研、生产周期较长,三、五年不易出成果的项目,只要有阶段性成果或突破性进展,可继续保留。对管理期限内因工作失职造成严重事故或重大经济损失等严重后果,或者有违法乱纪行为,以及其他原因不宜继续作为拔尖人才管理的,由所在单位提出意见,按照拔尖人才选拔程序逐级上报,经市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审查同意后,取消其荣誉称号和有关待遇。

第十三条建立考核制度和考绩档案,实行目标管理。每年年初,由拔尖人才根据各自科研、业务发展等情况提出本年度工作计划,应完成的目标任务,由所在单位签署意见,经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抄报县(区)委组织部和市级主管部门备案。每年对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进行一次考核。具体考核工作,委托县(区)委组织部和市级主管部门的组织、人事部门负责。考核内容,以年初拟定的目标任务为重点,包括本年度内的学术、业务和其他工作方面的实绩。工作实绩应有量的统计。考核结果于第二年一月底前报市委组织部和市人事局存入拔尖人才考绩档案和人才信息库,作为实施动态管理的重要依据。根据考核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促进专家政治、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

第十四条建立与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联系制度。市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召开座谈会、调查走访、书信来往等方式,经常了解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所在县(区)、部门和单位的组织、人事管理机构要关心他们的工作、学习、学术活动和生活、健康状况,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并及时向市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有关情况。

所在单位及主管部门对市有突出贡献技尖人才的调动、拔尖人才技术职务评聘和工资、奖惩、健康状况以及退休等方面的重大变化,应及时向市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调往市外的,要报经市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后,按管理权限办理。

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退休后,原则上不再列入管理范围,市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继续保持与他们的联系。主管部门和所在单位要注意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关心他们的晚年生活,为他们继续发挥余热提供条件。

第五章工作条件与生活待遇

第十五条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在阅读有关业务文件方面,与所在单位领导享受同等待遇。对上级有关重要指示精神和本单位的重大决定,所在单位党政组织要及时向他们通报。对拔尖人才违法违纪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须同时报告市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十六条有关部门和所在单位要积极为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改善工作、学习条件。

(一)优先安排他们急需的科研经费、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等。对拔尖人才申报的科研课题,在同等条件下,所在单位应优先申报,各级业务主管部门要优先安排,确保科研经费及时到位,专款专用。对拔尖人才科研成果的开发应用,所在单位和各有关部门在政策、经费等方面应给予支持和照顾。

(二)要保证他们所担负业务工作的相对稳定,使用不当时应及时调整。减少不必要的社会兼职,以保证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从事业务工作。根据工作需要为他们配备助手,助手人选应征得拔尖人才本人同意。

(三)关心他们的知识拓展和更新,积极为他们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交流活动和出国进修、考察提供机会和条件。

第十七条被授予“市有突出贡献技尖人才”称号的,在享有此称号期间享受以下待遇:

(一)由市财政列入专项预算(该款项由市财政划拨市委知工办,由市委知工办发放),每月发给5O元补贴。

(二)由市卫生局统一核发特约医疗证书,凭证就近在市内各指定医院就诊,需住院者,应安排在干部病房。

每年由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组织集中对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所需经费由市财政统一支出。

(三)每年不少于10天的休假或短期疗养。

(四)夫妻两地分居的,优先解决其配偶的工作调动、户口迁转等问题。配偶是在职人员的,由组织人事、劳动部门负责调动,不受流向限制;配偶是农村户口的,可安排在专业技术人员“农转非”指标中优先予以解决。身边无子女的,可调一名在外地工作的子女(包括子女的配偶)到身边工作。配偶和子女的调入原则上由拔尖人才所在单位解决。

(五)有待业子女的,由县区劳动部门或专家所在单位优先照顾解决一名符合条件的子女就业。

(六)在住房、因公出差方面,应不低于高级科技人员待遇。如单位住房条件有限,应不低于本单位领导干部的住房标准。

(七)到退休年龄时仍享有“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荣誉称号者,本人身体能够坚持正常工作,经批准,可适当延长退休年龄。

(八)因公、因病用车,由所在单位予以保证。

第六章附则

第十八条推荐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人选,应从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中评选产生。

第十九条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宣传媒介,应积极宣传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的奋斗业绩和精神风范,以扩大社会影响,进一步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

第二十条选拔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各县(区)和市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严格选拔,宁缺勿滥。对在评选工作中弄虚作假、谎报成果、骗取荣誉的,一经查实,即取消荣誉称号及有关待遇,并按照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对利用选拔机会进行压制、诬陷、打击报复者,要追究责任,由主管部门,按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后果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1997年底以前,已经市委、市政府命名表彰的“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仍按市上原有规定执行。

人才工作意见范文第2篇

进一步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系。全区各单位要牢固确立“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理念,把党管人才工作作为加强班子执政能力建设的“一号工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明确区委书记、街镇(园区)党(工)委书记主抓人才,区长、主任(镇长)主抓教育,专职副书记主抓科技,形成人才、教育、科技三位一体、协调高效的领导机制。着力健全区、街镇(园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相关部门或内设机构主要负责同志组成;区级机关部门、区属企事业单位要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规范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有效发挥领导小组谋划大局、把握方向、整合力量、破解难题职能,审议人才工作重要文件、重要活动和重点项目,重大事项要报同级党委(党组)审定。加大在重点村(居)和企事业单位建立人才工作领导机构的力度,努力构建区、街(镇)、村(居)三级人才工作领导体系,逐步实现党管人才工作全覆盖。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统筹协调。建立全区域人才工作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区、化工园区人才工作。组织部门要在党委(党组)领导下,坚持牵头不包办、抓总不包揽、统筹不代替,重点做好总体规划实施、重要政策制定、重点工程策划、重大典型宣传等工作。充分发挥区委组织部对全区域人才工作的牵头抓总作用,切实加强区人才工作办公室自身建设,确保编制、职责、人员、经费四到位;充分激发街镇(园区)招才引智积极性,各街镇(园区)要设立人才工作办公室并配备精干人员;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两新”组织设立人才专员,充实人才工作一线力量。注重在实践中提高各级干部的人才工作水平,有针对性地把有激情、有韧劲、敢担当、有潜力的年轻骨干力量放到人才工作一线岗位重点培养锻炼。进一步完善各司其职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加强部门沟通协调、理清单位职责分工、狠抓工作落实推进,在重点人才职责部门设立专门服务窗口。宣传部门要切实履行人才工作宣传职能;人社、科技部门要充分发挥专项办作用,在人才引进、人才申报、政策兑现、技术服务等方面充分发挥渠道优势和业务优势;财政部门要确保人才资助资金和人才工作经费;承担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的部门要切实履行好职责;统战、编制、教育、统计、税务、工商、法制等部门要根据各自分工,明确重点、密切配合,共同构建协同高效科学的工作落实机制。台办、侨办、外事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工商联等单位要发挥各自优势,找准定位、主动作为,推动全社会广泛支持和参与人才工作。切实加强与驻区大企业沟通联络,与知名猎头公司合作,积极引导中介机构参与和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形成“人才引领、科技创业,制度先试、园区先行”的强大合力。

突出抓好党管人才工作重点

进一步健全人才发展政策体系。紧盯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切实加大与中央、省、市有关部门对接力度,畅通信息,争取资源,力争在“”的组织实施上走在全市前列。建立区和街镇(园区)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开展人才工作专项调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经常性开展人才工作调研的工作机制。在区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政策创新工作组,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发展的新要求,持续推进人才政策的完善和创新,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努力形成“洼地效应”。大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强力推进人才公寓建设,全面落实“蓝卡”创新政策集成功能,健全完善人才公寓、人才落户、子女入学、医疗体检等相关配套政策及其操作流程,切实为各类人才提供优质的安居环境和配套服务。进一步推进重点人才工程。全面整合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工作力量,扎实推进部级“紫金人才特区”创建和“321计划”、“科技九条”、“创业七策”,以及“英才计划”、“集聚985行动计划”等“1+3+2”重点人才工程。建立健全重点人才工程目标责任制,按照“五年目标年度化、年度目标具体化”的思路,逐年逐项细化分解重点任务和时间节点,明确责任主体和具体责任人。街镇(园区)和区级机关部门要结合自身特点和工作实际,统筹实施重点人才工程,形成上下衔接、综合配套的人才工程支撑体系。各级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要对重点人才工程的实施加强协调指导,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逐项听取工程进展情况汇报,统一组织重点项目验收评估,确保重点人才工程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人才工作意见范文第3篇

今年来,县委围绕深化巩固全省“双培双带”示范县成果,坚持把实用人才工作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努力构筑双培高地,充分发挥双带作用,使实用人才队伍迸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一是创新思路,集聚培育,全力开发实用人才资源。坚持引智与育才相结合,多措并举强化乡土人才培养。采取“走出去”开阔视野的形式,组织全县优秀实用人才赴新西兰、杨凌、山东寿光等产业发达地区参观培训500多人次;通过“请进来”开展校县合作等形式,充分发挥西农大猕猴桃试验站、市猕猴桃专家大院等院校研发机构专家教授的作用,培育高级农技师1200多名。创新人才培训模式,着力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今年共举办种养殖技术培训班59场次,培训农村党员干部和实用人才12000多人次。开辟了农村人才技术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目前,全县具有中专以上文凭和农艺师、技师等职称的实用人才已达1650多名。全面摸底建档,县乡村分级建立了涵盖种养殖业、农产品储销、机械加工、科技研发等行业4500多人的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

二是优化环境,包抓扶持,为农村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健全完善了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开发、包抓帮扶、发挥作用、表彰激励、经费投入五项机制,形成县人才办牵头抓总、部门各尽其职、镇村积极推动,农村实用人才广泛参与的工作新格局。实行包抓联点,强化任务落实。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别包抓一个乡镇、农口单位分别结对包抓帮扶2-3个农村实用人才重点村,一包三年不变,通过项目扶持、资金帮扶、信息共享等多种形式,共为重点村开展培训86场次,解决困难问题153件,提供项目支持12个,对实用人才全力扶持。在全县开展“创建双培双带示范村、创一流人才环境,争当优秀农村实用人才标兵、创最佳示范成果”活动,通过示范带动,抓点带面,促进了全县“双培双带”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是创新载体,搭建平台,充分发挥实用人才作用。围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群众增收”主题,在全县实用人才中开展以“创办或加入一个农业专业协会、带动推广一项新的实用技术、培养一名致富能手、提一条促进增收的合理化意见建议、结对帮扶一户贫困户”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活动,引导全县4500多名实用人才申报落实年度目标任务22000多条,搭建了实用人才引领农村发展的有效平台。被评为全国劳模的横渠镇红祥村党总支书记刘满存带领全村群众发展无公害红提葡萄4500多亩,仅此一项就增加群众收入达到8500多元。齐镇党家寨村实用人才张晓文积极研发大樱桃新品种,攻克樱桃种植技术难题,组织成立了大樱桃协会,示范带动本村镇和邻近县群众种植大樱桃已达12000多亩,仅此一项人均增收8000多元。广大实用人才踊跃争当“双带先锋”,创办科技示范基地、优良种植繁育基地、无公害标准化农业示范园共20多个,建设了一批颇具影响的“猕猴桃村”、“草莓村”、“樱桃村”、“葡萄村”“奶牛村”,全县“一村一品”格局基本形成。实用人才新办领办协会或经济组织85个,发展会员10万名,农业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9亿多元。在猕猴桃种植销售能手祁生荣、齐峰、白梅等一大批产业领军人才的示范带动下,截止目前,全县今年猕猴桃新增面积达到24.7亩,全县果品产销经济组织达到20家,实现生产销售收入12亿元,农民增加人均现金收入达到6341元,比上年增长29.3%。

人才工作意见范文第4篇

首先,编制好人才规划,引领人才优先发展。构筑人才平台,优化人才环境,在全社会营造爱才惜才、识才用才的良好风尚。

第二,科技工作既要见物也要见人,梳理科技政策、创新工作机制,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技人员服务基层、服务企业的能力。推进与高校院所的战略合作,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促进科技人员向企业集聚,推进企业自主创新。

第三,围绕“培养、拓展、提升、留人”八个字做好文章,全面加强我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培养模式。引导和支持院校与企业开展大范围、深层次合作,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用性和有效性。加强职业院校建设,增强培养后备技术工人和高技能人才的能力。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督促和指导企业落实职工培训责任,结合企业发展需要,开展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培训,不断提升职工技能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扩大职业资格证书覆盖面。开发符合企业要求的培训项目和相关标准,丰富培训内容。改革评价方式,积极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评价,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第四,结合“三农”工作实际,围绕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抓好以用为本、选拔认定实用人才。从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全区应达到每个村至少培养2-3名县级以上农村实用人才,并从中发展至少1名党员的目标。

关于人才培养方面,建议:

1、加大农业及企业科技人才培养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和科技管理专家。

2、重视教师的培养培训。要落实教师培训经费,加快选拔和培养一批懂教育、会管理、善教学的学者型或教育专家型校长,建立校长兼课制度,通过校长的示范和引导,提高学校教师“爱教、乐教”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校工作氛围。

3、开展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医生和招聘执业医师工作,提高社区临床医生中的全科医师比例。大力实施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在职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4、加快我区高职人才培养。政府应尽快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以鼓励企业包括民营、中小企业等主动接纳学生实习,以强化技工人才的培育。

5、对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要有资助活动计划。比如通过设立新人才启动工程和专项资助资金,扶持大专以上毕业的待业或已就业的年轻人,让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年轻人有所实践、有所作为、有所创新,为开创新事业打下良好基础。

6、培养各级行政管理人才。管理人才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十二五期间我区要造就一批品德高尚、文化素质高、一心为公、业务能力强、熟悉区情、懂管理、统筹协调决策能力强、切实践行“精神”的各级管理型人才。

关于留住和引进人才方面,我认为:

1、政府应出台政策,设立中小企业者及纳税大户专门荣誉奖项,调动其发展壮大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2、鼓励企业建大学生公寓、经济适用房,以留住人才;对高级人才的引进,可以采用留“智”不留人的方式,只要人才是为我所用,不一定留在本地,在发达城市同样可以为我们做服务。

3、设立企业科技人才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区内企业科研单位引进人才的资金补助,在津贴、医保等方面给予保障。

4、理顺招聘机制,出台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外地优秀人才。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人才,做好待遇留人、感情留人这篇文章。

5、基层农林和卫生等方面的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应当高度重视基层工作人员的培养,适度放宽职称评定比例。

总之,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抓好贯彻落实。

一、抓好人才发展规划编制。根据国家、省、市人才发展规划的重要精神,在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认真抓好区“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把人才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做到同步规划、同步推进、优先发展。

二、着力改善人才发展环境。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切实缓解人才的住房难问题。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政策,加快推进我区人才限价房、人才公寓和人才专项住房等各类政策性人才住房保障工作的进程,不断健全人才住房保障体系。同时,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等形式,协调解决高层次人才子女就学入托等问题,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三、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提升人才工作理念。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理念,加快构建开放的人才工作格局,确保把人才“优先发展”落实到谋划和推进“十二五”发展中,做到人才工作优先谋划、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资本优先积累、人才投入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以人才优先发展引领科学发展、支撑转型升级。

人才工作意见范文第5篇

一)人才队伍发展现状。

积极实施了人才强县”战略,出台了一系列适合人才工作的配套政策,形成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人才工作氛围,使我县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年底,全县各类人才总量达8877人,比年增加2434人,平均每年增长7.6%每万人拥有各类人才373人。其中党政管理人才1332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425人,专业技术人才4628人,技术工人755人,农村实用技能人才1737人,分别占人才总量的15%4.7%52.1%8.5%19.7%人才队伍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3596人,占人才总量的40.5%,把人才工作考核纳入目标责任考核的重点项目。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比年增加1357人,平均每年增长12%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62人,中级职称1792占专业技术人员的42%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有所突破,入选“333科技人才工程”3人,入选“555创新人才工程”5人,报送庆阳市领军人才18人,评选省级农村优秀实用人才1名。

二)存在问题。

1人才总量不足。仅占全县劳动力资源的6.8%比全国平均比重低2个百分点。每万人拥有人才373人。全市375人/万人)全县各类人才8877人。也低于全省、全市水平(全省526人/万人。初级职称和学历较低人才比例偏大。仅占人才总量的4.72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县企事业单位人才中具有高、中、初级职称人员的比列是1:10.9:16.5低于全省水平。高层次人才数量不足。高新技术和关键领域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如卫生、石油、煤炭、旅游等行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匮乏。

2人才分布不平衡。县人才队伍存在机关事业单位多于生产一线。前塬多于山后等分布不均衡现象。全县各类人才近80%集中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农、林、牧、旅游等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单位经营管理人才相对不足。城镇多于农村。事业单位的人才又主要集中在教育、卫生系统。

3人才队伍开发投入不足。由于我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高层次人才津贴补贴不能规范到位。走进来的少,人才开发投入力度不大。高学历人才考出去的多。经费投入不足,致使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困难。

4人才工作机制不够完善。目前我县人才管理机制、培养机制、引进机制、激励机制还不健全。盘活用好现有人才。各类人才的积极效能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不完善。开发实用人才还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

二、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全会及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以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为方向。以调整人才结构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机制环境建设为保障,着力加强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以农业经济为中心,以工业经济为支撑”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人才模式与结构,为构建“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总体思路

实施一个战略(人才强县战略)围绕两个重点(工业强县战略人才促进工程和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坚持“四项原则”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培养机制。激励机制)实施“六大工程”选拔领军人才工程,坚持协调发展原则、坚持务求实效原则、坚持市场配置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原则)完善“四项机制”管理机制。引进机制。项目引进人才工程,紧缺人才补充工程,离乡人才回归工程,高校毕业生安置工程,高层次人才重点培养工程)开展“五大主题培训”党政干部人才培训、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构建“三大服务平台”人才资源市场平台、人才资源信息平台、人才资源培训平台)促进全县人才工作整体发展。

三)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不断创新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增强人才实力,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优化人才工作环境。激发人才活力,形成人才合力。

二是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把人才开发与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人才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确定人才开发的重点。确保人才队伍的规模、素质、结构与布局适应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是坚持务求实效原则。以企事业单位、农业生产一线、高新技术产业、重大建设工程和项目为重点。用好存量人才。引进紧缺人才,从解决突出矛盾入手。挖掘潜在人才。培养后继人才,储备未来人才,全面提高各行业各层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四是坚持市场配置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政策引导和政府宏观调控。坚持人人可以成才的理念,培育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逐步建立人才资源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相协调的动态机制。树立和落实科学人才观。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重点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四)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是人才总量进一步增加。人才结构不断适应经济结构。人才环境不断改善,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取得较大突破。着力造就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结构优、创新能力强的人才队伍。

具体指标是

1人才总量逐步扩大。全县各级各类人才总量争取达到14377人。平均每年增加约1100人。其中党政管理人才1532人、专业技术人才7339人、高技能人才1880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051人、农村实用技能人才2575人。积极实施“六大工程”力争到2015年。占全县劳动力资源的10.2%以上。

2人才素质显著提高。着力开展六项主题培训工程。力争全县各类人才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达到10064人。占专业技术人才的45%以上;享受国家津补贴的高层次领军人才达到120人。努力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占人才总量的70%以上;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达到3328人。

3人才结构明显优化。紧紧围“绕产业开发。采取派出培养、高薪引进、项目带动等措施。促进人才在产业、行业、区域间合理分布,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思路。进一步实现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调整一体联动。促使人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职能结构趋于合理。特别是为电子信息、煤油工业、卫生医疗、科技文化、食品加工等产业集群引进和培养各类高、精、尖专业技术人才,使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占人才总量比重超过60%。

4人才管理机制不断完善。进一步消除期间人才工作的体制性障碍。促进人才有序流动;建立多元化的人才激励机制。努力实现人才资本增值;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大人才市场建设力度。加大对人才的有效激励;建立并完善人才开发投入机制。消除人才的后顾之忧;构建开放灵活、协调高效的党管人才工作运行机制,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和组织保障。

5人才市场建设日趋完善。着重构建三大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布局合理、种类齐全、功能健全、服务周到规模经营、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管理体系和服务平台。通过规范人事、择业指导、职业培训等中介服务。优化人才政务环境、工作环境、服务环境和创业环境。加快大中专毕业生、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进入市场的速度。提高人才市场社会化服务水准。

三、重点内容

以“工业强县战略人才促进工程”和“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为重点,全县上下一心。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以盘活用好现有人才、开发、培养、引进紧缺人才为着力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完善机制,创新思路,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1完善四项机制。

一是完善人才管理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县各类人才数据库”加强现有人才的有效管理和合理使用;建立健全人才竞争机制。实行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让优秀人才通过公开竞争找到能施展才干的岗位;努力改善人才的工作条件。为人才营造宽松、舒畅的工作环境;解决好人才生活待遇问题,主动为人才排忧解难。进一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确保各类人才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

二是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利用好县内外教育培训资源。着力增强政策部门集成合力。引入专家决策机制,积极开展五大主题培训。加强统筹协调。借助外部专家智力资源,进一步做好专业技术人的再培训、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工作。人才主管部门要制定人才培养教育规划,要有计划地“送出去请进来”进行高新技术和重点人才的培养。同时要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度,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广覆盖的社会人才培训体系,不断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

三是完善人才引进机制。不断完善有利于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着重引进创业人才和创新人才。要全部放开接纳,建立健全科学、开放的人才引进机制。对有创新能力又有创业积极性的各类人才。并实行“优才优价”来去自由政策机制。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举,鼓励各单位在引进项目、技术、资金的同时,千方百计引进人才。

四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继续创新人才考核评价机制。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对有特殊贡献的人才实施政治关怀、政策倾斜、绩优绩酬、政府奖励等激励政策。兼职的人才实行兼薪制度。大力宣传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和人才工作的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建立充分体现人才价值、与人才贡献相适应、与外部市场相接轨的人才薪酬激励机制。以实际成果、业绩和贡献为主要依据。让这些人得到更多的贡献回报。大胆探索尝试对高层次人才实行高薪制度。确立人人争做贡献,人人立志成才,人人都能成才的社会舆论导向。

2实施六大工程。

一是实施选拔领军人才工程。紧紧围绕全县专项人才开发配置计划所涉及的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组建领军人才团队。充分发挥团队的传、帮、带作用。充分利用各种科研资源,选拔配置领军人才。制定并落实传、帮、带责任目标计划。争取资金和项目。开发技术攻关活动,促进产业升级,推动行业科学发展。

二是实施项目人才配置工程。突出发展抓项目主题。坚持依靠项目招才引智。全面实施项目人才配套工程。围绕煤炭、石油、农产品深加工、文化旅游等重大项目。依靠人才做强项目思路。

三是实施急需紧缺人才补充工程。依据实际。加大紧缺人才引进、补充力度。制定有利于人才补充的政策措施。凡对引进的紧缺特殊人才,着眼县情。着力解决影响人才引进、补充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不论是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企业经营管理单位,均由县财政出资,办理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对引进人才子女读书、就业要优先保障。

及时通报建设情况以及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和有关惠民政策。争取他对家乡的建设在项目、信息、人才和资金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四是实施离乡人才智力回归工程。建立县外工作的籍知名人才联系网络。加强信息沟通和智力交流。

继续积极稳妥地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支农援村”就业援助”进村进社”三支一扶”等就业政策。创业。五是实施高校毕业生安置工程。抢抓机遇。5年时间引进1500名高校毕业生来我县就业。

六是实施高层次人才重点培养工程。以全县专项人才开发配置计划为重点。根据重点项目实施需要。进行重点、集中培养。由组织、人事部门牵头并协助行业主管部门。每年选拔一批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到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高校、医院、企业研修深造。

3开展五大主题培训。

一是开展党政干部执政能力培训工程。认真贯彻《干部教育培训条例》以抓班子、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为主线。以电子政务、依法行政、外语等应用知识和技能为培训重点。每年选拔50名优秀中青年干部到市、县两级党校培训。以提升党政干部人才队伍的职业能力、思想观念、职业操守、文化修养为目的主要实施两项培训计划:一是按照全县公务员培训计划。争取用5年时间将现有干部轮训一遍。二是充分发挥党校培训基地作用。

二是开展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工程。紧紧围绕我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重点培养一批精干高效的教育、信息、金融、财经、法律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一批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社会科学人才。要继续深化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体制改革,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积极配套实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专业技术人才密集的事业单位,继续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以岗位管理代替身份管理,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同管理,建立人才自主择业的市场机制。努力扩大人才增量的同时,盘活用好存量人才。围绕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继续实施好“333555人才工程。五年内培养100名省级专业技术人才,500名市级学术人才,1000名县级科技后备人才,2000名乡镇村级技术骨干。高、中级职称人员的比例达到45%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70%

三是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工程。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经营管理理念、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为目的适应全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对全县经营管理人才或后备经营管理人才的学历、学位及对国内外先进水平、先进经验进行专题培训。形成一支具有较强的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管理创新能力,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国际竞争能力为核心。力争通过5年左右时间。促进工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建设进程的高素质复合型企业管理人才队伍。

四是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从适应县域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出发。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大力推广“定向培养”职教发展模式,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鼓励技术工人一专多能,提高实用技能。加快技术工人的知识化进程,不断优化技术工人的知识和文化结构。十二五”末使初级、中级、高级(含技师、高级技师)比例基本趋于合理,分别达到30%45%和25%

五是开展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工程。围绕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依托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农广校等培训机构。与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实用人才。主要实施两项培训计划:一是每年重点培养一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村致富带头人。二是通过持续推进“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工程”和“阳光工程”等项目工程,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造就一支有觉悟、懂科技、善创业。每年培训一大批以初高中毕业生为主体的农村劳动力,不断壮大乡村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才、种养能手和能工巧匠队伍。

4构建三大服务平台。

一是构建人才资源市场平台。努力推进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业务整合。积极争取项目建设资金。不断改善市场的硬件设施,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争取在5年内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标准化的人力资源市场。提高人员的职业素质与服务能力,为人才资源开发提供全方位的基础性服务。

二是构建人才资源信息平台。依据县域经济发展要求以及人才开发的需要。建成覆盖全区域。发展方便实用的人才资源网络和区域网站。通过网络、网站将人才资源市场与各培训基地、各用人单位联网,配合现代化、标准化的人力资源市场平台建设需求。动态的开放式的人才资源信息库。由网络完成有形市场的服务功能,通过网上信息收集与、网上登记招聘、网上办理人事及社保手续等,实现人才资源信息平台与市场平台合二为一。

三是构建人才资源培训平台。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建立健全人才资源继续教育体系。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以主导产业为导向。以县内外的教育资源为依托。进一步加大对现有培训学校、中心的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充实师资力量,提高师资水平,使其成为我县人才资源培训的主力军;全力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认证机构,积极实施培训项目的开发、开设、管理和培训补贴工作,依法建立和完善职工培训制度。经过5年的发展建设,逐步形成与我县主导产业相配套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四、保障措施

一要树立正确人才发展理念。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人才开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更新观念。充分认识人才优势是最大的优势。各级党政部门和广大干部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人都可成才、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投入的思想观念,树立人才需要持续投入理念,人才闲置是最大浪费理念,人才流动是消除惰性、保持活力的理念,为我县人才队伍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不断优化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加强和改进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抓总。上下联动贯通,左右协调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总体规划制定、重点人才培养、重要政策统筹的人才工作格局。各乡镇、各部门(单位)主要领导要按照“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要求,把人才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及时发现和解决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努力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三要加强重大项目工程的建设实施。积极争取项目。适应发展需求。完成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系统建设项目,多方筹措资金。逐步做好人力资源市场大楼和培训中心工程项目建设。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2个社区和10个乡镇的劳动保障事务站(所)平台建设,稳步推进人才服务机构的硬件建设和软件配套工程,努力提升人力资源市场与人才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四要加大人才资源开发投入力度。首先要牢固树立人才投资才是效益最大的投资观念。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要建立和完善人才开发基金制度,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其次。多渠道筹措专项基金,为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提供经费保障;第三,重大项目建设和科研经费中,要安排一部分资金,用于人才培训和开发;第四,县、乡、村三级要进一步加大对人才开发的投入力度,将人才开发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逐年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