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才培养的方式

人才培养的方式

人才培养的方式

人才培养的方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高校

一、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战略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优化结构、办出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要贯彻落实国家高等教育方针政策,需要树立求变创新意识,持续不断的改革,以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这种变革不是全国整齐划一的模式,各大高校要结合自身地域优势,发挥本校传统学科优势,办出特色。各高校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的关键在各校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在国家新的教育政策指导下,各高校积极主动的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贯彻教育思想、落实高等教育方针政策。本文以广东省华南农业大学为例,阐述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原则,以及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中突出自身特色具体做法。

二、修订的原则

鉴于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在修订的过程中务必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1、准确定位

学校发展定位指:学校结合自身特色和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制定学校发展总体战略目标,根据总体战略目标给学校人才培养准确定位,然后各专业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下制订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比如,华南农业大学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为实现此目标,对培养人才的定位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型、应用型和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结合地域特征,构建符合学校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新农村建设需要新时期人才。

2、统筹协调

首先,学校根据战略发展目标,统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校战略目标一致。因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学校为节约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校级公共基础课需要由学校在总体目标的指导下,提供不同课型的公共基础课供不同学科专业来选择,还包括,学分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也要由学校设置统一的规范。其次,因大多学校都是多学科、综合性大学,经常出现各专业课程交叉现象,需要学校统一协调。比如,校级公共平台课程,学校必须统一协调,在最高学分限定的情况下,如何分配专业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之间的学分,就必须有学校组织协调,共同寻求平衡点。华南农业大学统一要求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由五部分构成,分别是:通识教育课程、基础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和就业创业教育。对于通识教育课程,比如英语、政治课程国家有统一规定,文科公共选修课和理科公共选修课程的学分分配需要学校统一设定;对于基础教育课程的协调工作量比较大,比如数理化课程,不同专业对知识深度和广度需求不同,学校要组织开课单位设置不同的课型供不同专业选择,同时也在原则上要求本校的一级学科需要选择的类型。

3、循序渐进

按照步骤循序渐进的完成,首先学校制定统一的指导思想和设置原则,第二步是,校级、院级和专业平台课程的协调工作,第三步是,各专业在以上条件之下设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a校首先是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 广泛征求各教学单位意见,交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通过。然后,召开教学单位会议,在国家既定教育方针政策指导下,协商英语、政治的学分、学时分配等问题,协商完成之后。交给各学院、各专业在以上商定结果的前提之下制订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按期交到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审核。最后,学校审核主要两个方面:一是,确保各专业遵照前期协调确定的结果,设置专业培养方案,包括校级平台课课型、总学时、总学分等;二是,形式审核,按照学校要求的格式统一排版,便于统一印刷和以后的教务管理。

4、动态管理

我国教育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民教育需求发生变化,知识体系也在不断更新。因此人才培养方案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要在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保持更新,建立人才培养方案动态管理机制。一般情况下,一届学生之后要对人才培养方案大修一次。

华南农业大学规定,人才培养方案是每4年进行一次大的修订,然后是对实施中的培养方案,发现有不合适的问题,每间隔2年可以对其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三、突出特色的举措

1、课程设置层次合理

以“三级平台+模块”的课程设置体系。自2001年开始,华南农业大学校按照现代教育理念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的要求,构建了“三级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方案;所谓三级指:全校统一设置通识教育平台,包括公共课的实验课程进行整合,设立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便于全校保持一致,提高课程管理的效率,比如英语、政治、文科类全校选修课和理科类全校选修课;第二个平台就是,按照一级学科分类,设置大类基础课程,考虑到二级学科的特点,个别同一学科门类下的二级学科差异较大,二级平台课每门课程又设置不同课型,供不同二级学科选择,比如,大学数学,在该校设置4种课型,难度较大的两个课型供理工科和数学要求较高的学科,两个难度较小的课型供文学、管理学科和数学要求不高的学科选择。第三个平台是,各二级学科设置本学科必修课程,供本学科下面的几个专业学习。模块是指,每个专业把课程性质相同专业课程组成一个模块,要求学生在每个模块选求一定量的课程。

2、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首先,给拔尖创新人才搭建平台。华南农业大学以优势学科为依托,创设丁颖实验班。设置丁颖实验的教育理念是,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创新教育为核心,坚持“重素质,夯基础,强能力,扬个性”的育人理念;培养目标是:依托优势专业加强科研训练和实践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自2008年起开设了经济管理类、植物科学类、动物科学类三个“丁颖实验班”,旨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实行“六个专门”:制定专门的培养方案、专门安排高水平的教师授课、专门安排实验室、专门安排教室、专门组织实践教学、专门安排指导教师 。在低年级阶段进行小班教学,夯实基础,强化通识,实行导师制,学生参与导师课题和科研训练;高年级专业阶段,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根据前期对导师熟悉情况和个人学习兴趣爱好,正式选择导师,加强实践教学与科研训练。

其次,给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提供成长空间。华南农业大学于2007年启动了“红满堂计划”。实施“红满堂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拔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的优秀本科生,进行重点培养,促使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要求,每年在高年级学生中遴选200名优秀学生,每学年给每个学生1000元资助。并为每位学生配备指导教师,由学生和导师共同商定培养方案,实施个性化培养,结合其个人特长,给每位学生安排一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在导师指导下加强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行优生优培。学校为进入“红满堂计划”的学生提供跨专业、推荐读研方面有一定的优惠政策。然后对立进入“红满堂计划”的项目中期检查,合格的颁发荣誉证书。

3、密切联系社会需求、重视实践能力培养

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市场经济发展比较完善的特点,设置“就业与创业”教育环节,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针对不同专业,在大学四年连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华南农业大学在2009年人才培养方案中,专门设立了“就业与创业”教育环节,共6个学分,3个学分是学校统和学院开设的理论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提升与就业指导》《创业教育讲座》,将课堂教学与创业创新实践相结合;另外3个学分是学生创新与创业实践性活动。

四、小结

培养方案是落实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蓝本,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直接决定着一所学校人才培改革的成功与否。本文以广东省华南农业大学为例,制订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应该主意的四个原则,即:准确定位、统筹协调、循序渐进和动态管理。学校应该结合本校实际,制订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a校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市,课程设置和管理上结合本校实际,实施“三级平台+模块”的课程设置方式,通过“丁颖实验班”、“红满堂计划”以及学生创新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尤其是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市场机制比较完善的特点,重视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和实践。

人才培养的方式范文第2篇

中国经济步入深化发展的新时期,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数量逐步增加,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也相应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由过去的精英教育逐渐转变为大众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高校中经济管理专业的主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功能和目的均发生了变化,由塑造精英人才、培育社会化人才向培养专业化的精英和知识、技能型的人才过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

会计作为一项经济管理活动,除了从事会计岗位的人员需要具备会计知识和能力外,其他从事综合经济管理岗位的人员也需要具备一定的会计知识和能力。会计类专业的毕业生适合于政府、事业单位、公司企业、金融证券机构的会计、审计工作以及管理咨询等工作。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更加突出。据统计,目前有近1400家境内上市公司中,几10万家国有企业、近50万家外资企业、300多万家民营企业需要专业的审计和会计服务。为了适应社会经济不断深化发展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高等教育趋向大众化的新形势,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而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人才作为一种新型人才类型应该具备有以下特征:

(一)不同于学术型本科会计人才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大体分为学术型人才(从事科学研宄)和应用型人才(从事技术转化)两类。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不同于学术型本科会计人才。学术型本科会计人才的培养以会计学科体系为本位,注重学术性,通过系统的学科理论教育和专业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主要是为升入研宄生教育做准备。而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以适应会计行业市场需要为目标来组织教学,侧重于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应用会计理论解决企业具体财务问题的能力。

由于绝大多数企业认为会计是一门技术性和实务性很强的工作,因而更注重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除了具有本科学历以外,还应当具备一定的实战经验或技能,并持有过硬的职业资格证书。

(二)培养目标不再是传统的“账房先生”

据调查显示,目前会计行业处于低端人才相对饱和,高级人才告急阶段。出纳、普通会计人员并未出现供不应求,而有过硬的专业背景、持国际认可的会计执业资格证书,并在相关行业中有一定资历的中高级会计人才紧缺。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跨国企业及一些外国企业家纷纷在华设立公司,这就需要大量熟悉国际会计准则的本土高级财会人才。目前进入国内的外企越来越多,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也越来越多,业务的日益国际化要求会计人员除了熟悉中国的会计准则外,还要对国外财会领域的运作规则、法律法规等相当了解,熟悉海外主要的融资市场,熟悉一些主要国家的会计准则和制度。当然,要做到这些,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外语能力的要求也相当高。“容永道会计学奖学金”的设立者、前永道会计师实务所主席永道先生在上海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近几年国内会计人才成长很快,但整体业务水平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他认为,优秀的会计师要不断的学习新的东西,在专业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还要始终保持诚信的品德,不做假账,乐于助人。

因此,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人才不再是只会记账、算账的传统意义上的“账房先生”,而应该是具备“管理型”人才特质的会计人才。不但要具有牢固的财会专业知识,而且要有广泛的知识面,掌握会计电算化技能,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以及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这些能力形成了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的能力框架。

二、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己有300余家高校开设会计专业课程,23家高校开设了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人才市场上会计本科专业的毕业生较多,但受到青睐的却寥寥无几。可以说,我国高校本科会计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与会计职业要求有偏差

目前,大多数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的表述较为笼统。学习者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目标没有具体说明,因而在理解上随意性较大。现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仍然偏重“学校本位”,与会计实践缺乏有机联系,忽视会计职业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与会计职业实践不一致

以基础会计为例,国内很多教材将环环相扣的会计循环过程人为割断,将会计工作步骤与该步骤所应用的工具相互分离,且各步骤之间的顺序也被打乱和颠倒,教学内容显得七零八落,使初学者很难窥得全貌,令学生难学,教师难教。

此外,很多教师教学时未能注意对会计系列的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加以整合(比如中、高级会计课程存在相互衔接、重复的内容),不利于学生对知识整体的理解和把握,客观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

现行会计专业本科教学内容及计划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教学环节的安排采取的是“理论教学结束后进行为期一到两周的模拟实训”,必然会使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不可能把实践教学放在主要位置,学生也不会把实践技能锻炼放到首要位置。

此外,理论教学以讲授为主,学生没有任何感性认识,完全依靠自己的想象去推理实际业务的处理程序和方式,而实践教学则完全依赖理论教学的需要进行安排,其教学内容、目标、要求、范围及性质均不够明确,不够具体,二者相互脱节容易加大教师与学生的负荷,导致“事倍功半”的效果,故需要重新整合。

三、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策略

世界各国大学对大学毕业生应当具备的关键能力有各自不同的界定和各自的培养策略。本文针对我国高校会计本科教育的现状,将构建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分为教学策略、学习策略和支持策略。

(一)教学策略

第一,课程反映社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在专业方向设置方面,进一步细分就业市场,根据市场调研,及时增设或调转市场需要的专业方向和专业课程。如传统的会计专业具体可细化为分为三个专业方向:企业会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和银行会计。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对资产评估、审计鉴证、纳税筹划、管理咨询等方面的人才需求出现缺口,会计专业又可以细化为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会计师等专业课程,并相应增设与注册认证考试科目有关的课程。这种随着环境发展的需要及时增加或调换专业和课程的方式,使得应用型本科会计教育能紧跟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反映市场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变化,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始终处于动态匹配状态,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第二,培养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知识的广泛性和发展性,学校不可能将会计专业知识全部教给学生。因此,学校应注重最持久、最基本的基础课程。对于会计学专业本科生而言,必须完成核心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经济学、管理学、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以及相关选修课程。这些基础课程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重视作为就业能力核心的基本素质的培养,不同于高职高专教育。

第三,在课堂内外呈现工作情景。应用型本科高等教育应当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把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融合在课堂中,创设工作情境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如,美国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邀请企业参与课堂教学,做就业讲座,与学生互动。在会计专业实验实训方面,应加大投入力度,建设设施先进的实训室,大力开辟校内外实训基地,改善实训硬件条件。同时,进一步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严格教学工作流程,为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软条件。另外,还可以通过公司实习、暑假打工活动、创业计划竞赛、学生社团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学习策略

面对会计专业各种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各种急功近利的世俗观念、过重的学习压力往往使某些学生丧失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效率。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一定的学习策略非常重要,这有助于他们更高效、更主动地学习,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学习策略主要有:(1)自主性学习。大学课堂教学应避免教师“一言堂”局面出现,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巧妙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吸引学生互动学习。(2)体验式学习。强调“学会做事”和“在作中学”“模拟企业环境”为展示和发展学生的会计实践和操作能力提供平台。(3)合作式学习。鼓励学习者相互学习,包括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承担任务,如ERP沙盘训练、SYB创业团队训练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4)反思性学习。对于研宄对象之间的联系勤于总结和归纳,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醒悟,有助于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支持策略

第一,政府为应用型本科大学生能力的培养提供服务平台。首先,教育管理部门应当改革传统的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把评估高校或教师的重心由“科研成果”适度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倾斜。其次,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让企业参与大学生专业能力标准的制定及培养过程。另外,政府拨款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资金,协助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来实现会计专业大学生应用能力的训练。

第二,公司企业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交流和实践平台。高校与企业之间可以建立紧密的长期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这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企业高管、CFO等进入高校,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介绍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职业需求,介绍公司的创立及运营过程等,使学生具有职业意识,自觉地、有目标地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工作过程的机会,使他们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通用电气有一个专门为培养财务管理人员而设置的FMP财务领导力培训项目(Fi¬nancialManagementProgram),76°%的现任GE业务集团CFO均毕业于FMP。该项目自1995年在中国展开,招聘进入FMP项目的大学生,整个培训期为两年,其间将经历4个为期半年的轮岗,在不同的GE业务集团从事4项。

第三,积极推动和鼓励会计师事务所向优秀学生提供资助的助学机制。建立注会协会、会计师实务所与相关院校的合作机制,畅通学生到国内、国外大中型会计师实务所的实习渠道。建立开放、系统、递进的人才跟踪培养机制,实现深度、持续和系统培养。

人才培养的方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模型;人才培养;探索

一、专业管理的目标描述

专业人才队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企业各项工作的落脚点。专业人才队伍的工作能力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整体水平。加强人才队伍素质,提高业务能力,形成科学的评价系统和培养体系成为企业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在全面评估专业人才业务能力的基础上,对专业技术人才能力现状进行诊断,建立胜任素质模型,为专业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个人职业发展提供科学工具。

二、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1.前期准备

调研工作:对具有代表性的基层单位和部室进行工作调研,开展关键人物访谈,通过收集资料、现场跟踪等方式梳理岗位职责,同时结合公司发展战略和企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参考,为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建立基础。

2.在职诊断

根据前期调研工作,分析各岗位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选取典型胜任力要素进行评价试题设计。试题设计如下:笔试包括一般能力倾向测验、个性测验、专业测试、职业倾向测试。面试包括:综合素质考评(可选择访谈、无领导小组讨论、结构化面试)。360度民意调查:全面考察员工综合能力。

3.模型建立

(1)模型指标的确立方式。

1)战略与企业文化演绎。从企业战略、愿景、使命以及价值观推导所需的素质要素。这种演绎方法强调组织的要求能够反映组织的战略方向与目标对组织成员的素质要求,可能这些素质在当前的组织成员中并不普遍具备,但却对组织未来的成功至关重要,所以这种方法具有未来导向性。

2)BEI分析。选取合格的员工必须包含优秀的员工,研究他们身上所共同具有的、高水平的素质要求:通过分析素质提及率确认素质;参与人员对素质模型的意见,定量修订。BEI分析流程如图1所示。

胜任力素质模型的建构流程如图2所示。

公司胜任能力模型采取了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的分级描述,避免了胜任力评级客观化和模糊化的弊端,另外还采用了胜任素质分要素定义的方式更清晰地界定了每个要素的内涵和评价点,可以较好地改善评价者对要素理解不一致的问题以及对不同等级行为方式理解不一致的问题。由于需要更加清晰的定义和分级描述,所以投入了大量精力用于行为方式归类梳理和分级对照。通过整理分析前期收集数据及资料编写素质手册确定胜任力素质指标,建立素质模型,并对素质模型进行验证。

4.模型的实际运用

(1)胜任能力评估体系。胜任能力评估是对员工的关键胜任行为方式进行评估。由于胜任能力模型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自我学习和行为改进,因此首先是用于员工的自我反思和调整。胜任能力评估体系也能运用于员工的选拔,由直接上级和其他相关人员的评估,能够对竞聘者的岗位胜任能力作出更有依据、更为客观的评价,从而改变员工选聘只重专业能力和经验成果不重岗位适应性和发展性的局面。

(2)基于胜任能力模型的培训体系。

1)开展专项素质提升培训。中层干部、管理专责和班组长是公司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各项政策指令的直接执行单位。通过胜任力模型的诊断,公司开展中层干部履职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和中层干部创新能力提升培训班,参培人数达到196人次。开展管理专责、班组长执行力提升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升特色培训,参培人数达到263人次。通过培训,公司中层干部队伍和管理专责及班组长队伍的各项能力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岗位胜任力素质大幅提升。

2)开展针对性培训活动,提升整体胜任力水平。针对职工对新业务应用能力不强的问题开展专门的技能竞赛活动。今年公司营销部智能表具大量换装,但由于职工对新技术掌握不够及时,导致项目整体进展缓慢。针对这种情况,公司举行了智能表具安装专题竞赛活动,营销部选派智能表具安装人员参加竞赛。竞赛前邀请厂家技术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对智能表具的原理、常见问题处理和安装调试进行了详细讲解。人们的学习积极性明显增强,学习效果显著。竞赛过程中,选手们奋勇争先,取得了优异成绩。竞赛后,公司按名次给予选手相应奖励,并通报表扬。通过竞赛活动,职工业务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大大推动了公司智能表具换装业务的开展。

(3)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绩效考核体系。基于胜任力的绩效管理主要是通过将员工个体目标和单位组织目标相结合,为考核工作提供操作层面的支持不断获取、使用、激励和开发员工个体的胜任力,以提高员工个体的绩效,进而实现组织发展目标的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静海公司实施的全员绩效管理的过程中,通过胜任力模型对各岗位进行细致的岗位分析,找到每个岗位核心胜任力作为绩效考核的核心指标,使考核指标能够充分体现各岗位性质和工作要求,形成综合考核体系。在此,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使绩效管理覆盖了绩效产生的全过程,包括绩效目标的设定、绩效监控、评估和反馈等一系列相互交叉、相互联系的环节。

公司通过绩效考核体系开展公司全员绩效管理工作,签订绩效合约,合约中将各岗位的胜任力指标纳入其中,使考核更具有针对性,提升了绩效考核的效果。

(4)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才培养选拔体系。基于胜任力模型可以为后备人才的评价、选拔和开发提供有效的工具。企业选择生产经营活动价值链中的重要岗位进行胜任力特征分析,选用人才时作为评价依据,起到“降低因关键岗位用人不当而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和危险”的效果。

1)后备干部选拔任用。静海公司以胜任力模型为指导,开展了后备干部培养工作,共为公司培养选拔优秀中层后备干部30余名,为公司的中层干部梯队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坚实的基础。

2)管理专责和班组长竞聘上岗。“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期间,管理专责和班组长编制减少。为了能为公司选拔出优秀人才,公司以胜任力模型为指导开展了公司管理专责和班组长竞聘上岗活动。通过以胜任力模型为指导并结合结构化面试,公司一些优秀管理专责和班组长通过竞聘走上工作岗位。这些优秀人才走上工作岗位为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今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建立公司人才库。公司以胜任力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包括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在内的公司人才库。将公司各方面的人才都纳入人才库,并实行动态管理,建立人才能上能下、能出能进的机制,为公司各类人才任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5)基于胜任力模型的职业发展规划。

1)岗位能力评估。结合静海公司实际,根据胜任力模型选取考核指标。选取适当测评工具对专业人才开展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出具个人测评报告,给出岗位胜任评价,制订个人职业发展规划。针对测评结果反映出的问题,结合公司的战略目标,设计系统性的培训课程,全面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2)职业发展规划。以测评结果为依据,给出员工的职业发展建议。可以发掘员工的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高应对竞争的能力和成功的机会。

三、评估与改进

1.专业管理的评估方法

通过员工个人测评来对员工的岗位胜任力水平进行测评,评估人才培养效果。

2.专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1)胜任力模型的全面推广可能难度较大,给正常的工作秩序带来不利影响,产生较大风险。

(2)岗位性质和职责更新较快,导致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变化。

3.今后的改进方向或对策

(1)胜任能力模型的使用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胜任能力模型能够广泛应用于人力资源各个模块的工作中,但是在胜任能力模型运用初期需要注意找好在应用中的切入点,使员工有一个熟悉的过程,之后再循序推广到其他模块中的应用,慢慢建立起基于胜任力素质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切忌操之过急。

人才培养的方式范文第4篇

目前,我国物流学学科体系是由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三个子学科构成的,每个学科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内涵、目标和特点。我国物流学科体系已初具规模,学科专业的设置渐趋完善,但在专业培养方向上,高等院校的物流专业设置大多是粗放型的,在精细化、专业化方面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大部分院校的物流专业设置与研究方向非常相似,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大同小异,缺乏特色。只有部分院校根据发展定位与资源优势在方向上有所侧重,比如与海洋、交通运输相关的院校侧重港口物流、国际物流、物流工程与技术等,理工科院校侧重物流工程与技术、物流设施与装备等,文科类和大部分高职院校则侧重物流管理、外贸物流、流通经营等。因此,高等院校必须改革目前的物流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构建适应物流业发展与学校定位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物流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物流系统由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配送和信息处理等七大系统构成。从物流工作的活动范围上看,可分为国内物流和国外物流;从物流业务性质上分,又可分为物流管理、物流设计规划、物流技术等三方面。所以,物流人才应该是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由于物流业务和技术跨度较大,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在确定培养层次的基础上选择一定的专业范围进行准确定位。如,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具有较强的学习和交流能力,扎实的经济和管理理论基础,坚实的外语、数学和计算机基础,系统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的动态、最新物流概念、物流管理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具有物流管理和经营的实际运作能力,能在物流业及各类工商企业、跨国公司从事物流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工作;既能适应现代物流管理的需要,又能从事物流系统优化设计和物流经营、管理、决策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综上,物流管理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概述为: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和工具,初步通晓工程理论,具备高等数学、运筹学、计算机应用、物流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能独立进行物流计划、预测、决策、经营等工作的专业人才。通过四年的本科教育,能胜任与物流专业相关的职业层次,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和技能操作水平。而研究生教育则对理论层次的要求更高。只有真正实现人才培养“宽口径”和专业知识“厚基础”的结合,才能突出各高校“应用型”或“研究型”的特色。

二、师资队伍建设

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有一支适应高校物流教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难度很大、费时较长的系统工程。为了让教师队伍朝“双师型”方向发展,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一方面要在理论上进一步深造,选送一些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物流专业办得成功的院校进修学习,引进一些高层次的物流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要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物流实践活动,为教师构筑一个实践的平台。例如,选择现代化程度较高的物流企业,让教师深入到企业的各个工作环节参与一定的业务管理工作;或者利用科研和教学实习活动进行现场调查研究,增强教师的物流实践能力。

三、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可以分为基础课程(语言、自然科学与数学基础、社会科学基础、工具类基础等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管理理论与经济类、市场营销类、计算机应用类、物流理论类等课程)、专业课程(国际物流、采购与供应管理、物流战略、物流系统、供应链管理、供应链实施与策略、物流运输

人才培养的方式范文第5篇

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受到教育类型、办学层次、办学形式等因素的影响,更受到区域社会经济特征、学校办学模式、专业类型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同层面上有不同的具体体现,如中职、高职、五年一贯制高职等教育类型的区别,“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形式和模式特征应该有其差异性和个性化。从学校层面讲,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学校办学模式、专业特征、地方区域经济社会或行业发展状况。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与区域经济、专业教育基本规律相结合,并使之校本化,即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地区性、专业性、特色性、可操作性进行深入探索、研究,并进行观念总结与实践,形成典型模式。

模式校本化的关键点在于其专业化特征,主要把握两个规律,加强两个研究:一是加强专业社会适应度的研究,把握专业教育基本规律性。不同专业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其专业教育基本规律性不同,如会计类专业与机电类等工科专业,无论是培养规格、职业入门、职业面向、课程体系构架、就业领域,都有很大的差异性,由此带来其培养模式同样有很大的差异和特色性。因此,要提升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及就业层面的吻合度,并以此为基础定位校本化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加强职业教育基本特征与专业的职业发展特征吻合度的把握和研究,提升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吻合度,并以此为基础优化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目标标识化——解决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培养目标定位问题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特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因此,构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把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放在首位,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为学生的顺利就业服务、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服务。在此基础上,将职业教育的共性培养目标落实到不同的专业层面上,形成该专业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这就是专业培养目标的标识化。

专业培养目标的标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职业入门资格为基础(从业资格),形成培养目标的就业方向标识;二是以专业岗位职业能力为指向(技术技能型),形成就业质量标识;三是以职业教育层次(中职、高职)培养规格为教育质量标识。培养目标的标识定位既要有低端定位(取得从业资格证书),又要有高端定位(为职业发展做好知识、技能的准备)。不同专业培养目标的标识不同,从而形成“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校本化、专业化特色。

三、课程功能化——解决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定位与功能承载的问题

专业的课程框架及课程体系如何构建,课程运作体系、课程功能的清晰度等问题,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也是确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性质、范围、路径、方式的重点领域。因此,在构建校本化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进程中,需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专业的课程体系开发问题。一般来讲,校本化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开发至少涉及四个课程模块:(1)彰显职业教育基本特征,注重培养综合素质,突出生活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构建以提升综合素质为指向的职业素养课程模块系统;(2)以职业资格(从业资格)为基础、提高专业知识为指向的专业核心课程模块系统;(3)以提升专业技能为指向的专业实训项目课程模块系统;(4)以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指向的拓展课程模块系统等。四个较为完善、层次分明、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的课程模块体系,形成课程梯度,循序渐进、从简到难,稳步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同时凸显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高素质、高技能相融合的校本化、专业化的职业教育特色。

二是要把所设的各个课程的功能搞清楚。(1)课程功能承载度:为什么服务,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是基础课还是专业主干课程,与职业岗位的关系如何等。(2)课程的性质:是项目课程还是学科课程,是以项目为主课程,还是以学科为主课程等。(3)课程改革的指向:课程存在什么问题,改什么等。(4)课程目标的清晰度:课程分担的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知识、素质、态度)分解等。(5)课程内容融合度:学历与从业资格的融合,知识与技能的融合,就业与可持续发展的融合等。

四、运作情景化——解决课程运作平面化、呈现多样性的问题

一是明晰专业课程的教学运作链路系统。从课程运作策略来看,专业课程可划分两个运作链路系统:(1)遵循“知识—能力”教学链路主线,构建以“理实一体化”为载体的专业理论知识课程系统。这一课程系统的教学实施运作,主要在学校的教学环境中,通过课堂教学或校内实训基地等教学路径完成。(2)遵循“技能—知识”教学链路主线,以项目课程为载体的专业实践项目课程系统。这一课程系统的教学实施运作,主要是在合作企业的经营、生产、服务环境中,通过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教学路径完成。这个链路系统充分体现专业的特色烙印。由此,“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校本化、特色化、操作化也主要体现在这个课程链路系统中。

二是实现课程实施呈现的多样性。使课程尽可能具有空间性(多媒体的运用、教学车间等)、展示性(视频、课件、产品)、仿真性(实做、顶岗)、愉悦性(音乐、快乐教育)、时效性(资源库的支撑、校企合作成果)。

三是课程教学的情境性。使课程的教学实施尽可能地概念动漫化、人物形象化、逻辑图表化、呈现多样化。加强课程网络平台的建设、学生动态自学和自荐功能建设,在课程教学层面形成校企合作的良好态势。

五、教师团队化——解决教师“教书”为“教课程”、推动&l dquo;现代学徒制”问题

一是课程教师团队的建设。遵循“二八”规律,建设课程的教学团队,逐步培养相对稳定的优秀教学团队。在此基础上,有目标培育专业负责人和课程负责人,在彰显教师个性化教学特色的基础上,提升规范化的教师共性化教学的维度,使教师以依赖教材为主转变为依赖教学团队为主,教师“教书”转为“教课程”。

二是“师傅”团队的建设。“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离不开“师傅”这一兼职教师队伍,“师傅”团队的建设质量直接影响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教学实施的质量和效果。“师傅”团队的建设特色和创新,也正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校本化、专业化的特色创新。

六、评估开放化——解决教育质量评价平面化、封闭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