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急性痛风病应用

急性痛风病应用

急性痛风病应用

急性痛风病应用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关节炎,痛风性;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文献综述

痛风性关节炎是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组代谢性疾病,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结晶所致的特征性急慢性关节炎,严重者可造成骨质破坏、关节畸形,甚至可引起肾损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发病率已日益增加。在中国痛风患者已占1 %~2 %[1]。有研究预计在21世纪,痛风在我国将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2号代谢病[2]。本病属于中医学“痛风”“痹证”“历节”等范畴。现代医学对痛风性关节炎治疗已经取得较大的进展,但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办法,且长期服药,不良反应较大,使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传统中医药独特的辨证体系,在治疗、缓解本病的病情、减少西药副作用和防止疾病发展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笔者总结了各医家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探索治疗本病的有效方药,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痛风病名首见于元代朱丹溪《格致余论》。在《格致余论・痛风》中有记载:“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

朱丹溪认为,痛风的病因病机有风、痰、湿、瘀之分。《诸病源候论》亦言:“历节风之状……此由饮酒后腠理开,汗出当风之所致也。亦有血气虚,受风邪而得之者,风历关节与血气相搏交击,故疼痛也”等。现代医家根据对此病证的不同认识,对其病因病机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谢明等[3]认为痛风是属于“痹证”,而过多的尿酸则是一种不该有的“痰浊”“湿浊”,故痛风的主要病因是先天脾肾功能失调,痰浊内生,发为痹证。刘孟渊[4]指出痛风的病因: 高尿酸血症乃湿浊之毒也,而痛风的病机是以脾肾亏虚为本,以湿浊内盛、湿痰互结为标。

赵凯等[5]总结奚九一教授治疗痛风的经验,提出“脾肾两虚、内湿致痹”之观点,认为湿浊之邪是痛风发病的重要病因和机理。韩亚兰等[6]认为痛风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年迈脏气日衰,加之饮食不节,恣食肥甘厚味,脏腑功能失调,以脾肾二脏功能失调为主。刘友章[7]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湿、热、痰、瘀为其病机。以湿浊为标,正虚为本,脾肾亏虚乃为发病关键,并根据“热盛则痛,湿盛则肿”,提出“痛多属痰火,肿多为风湿”之观点。向阳[8]通过对痛风的病因病机分析,病因上提出“湿、热、寒、痰、瘀、虚”六端;病机上提出“湿邪郁聚为毒”。朱良春[9]提出“痛风非风”观点,认为痛风是浊毒瘀滞血中,不得泄利所致。盖国忠[10]则强调湿毒内伏血分是本病病机关键。

2 临床治疗

2.1 分期论治 通过临床实践,我们一般把痛风分为两大时期治疗,即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起病急骤,突发关节剧烈疼痛,伴局部皮温升高、肤色晦红、关节肿胀,压痛明显,及其他全身症状,此期以“治其标”为原则。

范琴舒[11]在痛风急性期,治以祛邪为主,方用四妙散和五味消毒饮加减。吕兰凯[12]认为在急性期,应治以清热通腑、凉血解毒、通络止痛为主,常用土茯苓、萆、生大黄、杜仲、熟地黄、徐长卿、毛冬青、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忍冬藤、生地黄、牡丹皮、水牛角片、木瓜。尹新华[13]在痛风急性期,则采用化瘀泄浊治其标,方用自拟化瘀泄浊,方用土茯苓、赤芍、萆、车前草、地龙、防己、川牛膝、薏苡仁、银花藤,热甚者,加黄柏、生地、水牛角;寒化者,加桂枝、麻黄、细辛、炙川乌。

慢性期,一般由急性期发展变化而来,可见关节肿痛缓解或时好时痛,全身症状的改善,此期以“治其本”为原则。周乃玉[14]把慢性期分为缓解期和缓解稳定期。缓解期,湿浊、瘀、热在经络及骨节,治以通络化瘀、祛湿泄浊为法,方用仙方活命饮合二妙丸加减;缓解稳定期,仍需继续服药预防复发,治以健脾利湿、解毒消肿、活血化瘀为法,方用薏苡仁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吕兰凯[12]把慢性期分为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2个阶段。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治以健脾补肾、化痰散结、祛瘀通络为主,常用土茯苓、桑寄生、杜仲、络石藤、川牛膝、党参、茯苓、徐长卿、川芎、当归、桃仁、红花、半夏;痛风性肾病治以补肾为主,兼消余邪,常用方:制首乌、女贞子、旱莲草、桑枝、续断、怀牛膝、桑寄生、土茯苓、熟地黄、当归、红花。尹新华[13]把慢性期分为间歇期和无症状期,采用调理脾肾清浊功能治其本,方用加味防己黄芪汤,药用黄芪、薏苡仁、防己、白术、地龙、苍术、车前草、土茯苓、萆、川牛膝、青皮、陈皮、海藻。

2.2 辨证施治 由于个体差异、病程变化等因素,疾病过程中每一时期表现出来的证候是不一样的,因此通过分析,明确病变所处的时期,及该时期的病位、病性,便可抓住辨证的实质。因此,痛风性关节炎的辨证施治,常基于分期论治的基础上,进行辨证治疗。周保林等[15]认急性痛风以标实为主,病位在脾、肝“肝主筋,束骨而利关节”“诸痛皆属于肝”,可出现湿热蕴结,湿(痰)瘀互结,浊毒阴滞,注入骨节之象,因此把急性痛风分为湿热蕴结型、湿(痰)瘀血互结型。湿热蕴结型,治以清热利湿、宣痹止痛、泄浊解毒,方用龙胆泻肝汤或三妙散加减,常用龙胆草、焦栀、黄芩、柴胡、车前子、泽泻、苍术、黄柏、薏苡仁、萆、土茯苓、木通、防己、滑石、连翘、虎杖、忍冬藤等;湿(痰)瘀血互结型,治以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泻浊解毒,方用桃红饮合三妙散加减,常用桃仁、红花、川芎、当归、威灵仙、地鳖虫、地龙、萆、土茯苓、防己、苍术、黄柏、薏苡仁、泽兰、乳香、金银花等。包晓红[16]将急性痛风分为4型:湿热痹阻型,治以清热通络、祛风除湿为主;寒湿痹阻型,治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为主;痰瘀痹阻型,治以活血化瘀、化痰通络为主;肝肾不足型,治以补益气血、调补肝肾、祛风胜湿、活络止痛为主。朱连和[17]认为湿热痹阻证是急性痛风的基础证型,而此证亦可夹瘀、夹风、夹痰,因此把急性痛风分为湿热痹阻型、湿热痹阻夹瘀型、湿热痹阻夹风型、湿热痹阻夹痰型,并准备通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最为相关证候因素,以简化证型,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

此外,部分医家在痛风的辨证治疗上,偏重于慢性痛风的预防和治疗。林昌松[18]把慢性痛风分为4型进行论治:肝肾亏虚型,治以独活寄生汤加减;脾胃亏虚型,治以半夏泻心汤加减;寒热错杂型,治以《金匮》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瘀血阻络型,治以《金匮》桂枝茯苓丸加减。唐丽等[19]根据慢性痛风的不同中医辨证分型,应用不同的方药治疗,其中湿热蕴结型,治以清热利湿、活络散结、解毒止痛,药用金银花、连翘、薏苡仁、丹皮、黄柏、大黄、威灵仙、延胡索、忍冬藤、萆、茜草、泽兰;瘀热蕴结型,治以清热化瘀、通络止痛,药用茜草、泽兰、赤芍药、桃仁、红花、水蛭、大黄、防己、甘草、知母;痰浊阻滞,治以温补脾肾、燥湿化痰、通络泻浊,药用党参、白术、陈皮、黄芪、半夏、白芥子、萆、土茯苓、车前子、木通、吴茱萸;肝肾阴虚型,治以滋补肝肾、填髓养骨、活络止痛,药用熟地黄、山萸肉、山药、丹皮、泽泻、川牛膝、杜仲、续断、秦艽、地龙、海风藤、虎杖。刘英华等[20]认为慢性痛风的主要证型是脾肾亏虚、湿浊阻滞,应以补肾健脾、祛湿泄浊为法,以平胃散合济生肾气丸为基础方,随症加减化裁,药用苍术、厚朴、陈皮、熟地黄、山萸肉、怀山药、丹皮、泽泻、茯苓、熟附片(先煎)、桂枝、车前子、川牛膝、甘草。

2.3 专方加减 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具有其明显的一致性,均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临床上许多医家在前人治疗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总结、发展和创新,专方治疗本病,疗效甚佳。韩雅东[21]拟纳入108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0例应用二妙散合宣痹汤加减治疗(药用黄柏、防己、薏苡仁、金钱草、连翘、金银花、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败酱草、防风、羌活、独活、牛膝、忍冬藤、桑枝、地龙、延胡索),对照组48例,采用秋水仙碱、别嘌呤醇常规治疗。两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 100 %,对照组总有效93.75 %。杨学信[22]通过观察14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其中对照组67例口服双氯芬酸钾片,治疗组7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清热利湿、活血止痛四妙散合四物汤加味(苍术、黄柏、川牛膝、当归、川芎、生地黄、白芍药、延胡索、萆、茯苓、青风藤、泽泻、虎杖、秦艽、海风藤、土茯苓、地龙、全蝎、晚蚕砂)辨证加味,总有效率分别为70.15 %和93.15 %(P

3 小 结

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终身性疾病,西医治疗的目的是:①控制高尿酸血症,预防尿酸盐沉积;②迅速终止急性关节炎的发作;③防止尿酸结石形成和肾功能损害。然而,西药毒副作用较大,长期使用可能引起肝肾损害、骨髓抑制、胃肠不适,甚至消化性溃疡、出血等,这就增加了患者对药物不良作用的担心,也影响了治疗的信心,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临床实践表明过度的身心疲劳、精神紧张、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均可使血尿酸骤然升高,而诱发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或加重[24],这就给临床带来了新的困难。因此,寻求中医药治疗的有效方法,显得尤其重要,不仅可从药物治疗上缓解疼痛、改善病情、减少副作用,还可调畅情志、调和脏腑,从而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众所皆知,中医药的重要优势在于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即不仅从外因感受病邪辨证,还究其体质因素、气候条件、生活环境、饮食情况等,因证立法,循法遣方,然后用药。针对痛风高尿酸血症的特点,临床许多医家在治疗痛风中都强调利尿以增加尿酸排泄的重要性,一些中药如土茯苓、车前子、萆等都已在现代药理研究中被证明具有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这些中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无疑提高了中医治疗痛风的疗效。然而,有几点仍值得深思:①痛风早期发病隐匿,部分患者仅有血尿酸升高,而无关节疼痛、肿胀的表现,尚不引起患者和医护人员重视;另有部分痛风急性发作时,可能由于某些原因,造成血尿酸暂时不高,而只有关节疼痛,这就易造成漏诊和混淆;②临床上广泛存在中医辨证分型标准的不统一,临床研究时病例数较少,缺少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且对照方法值得商榷;③本病发病急骤,发病时疼痛剧烈,病程缠绵反复,且饮食控制方面有较多的禁忌和注意事项,许多患者易出现焦虑烦躁现象,应给予信心,必要时还应予一定的心理辅导,使其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综上,今后应注重上述方面的研究,以进一步深入探讨本病的论治规律,开发出更多更具疗效的中药,使中医药能够得到客观的评价。

4 参考文献

[1] 张立生,刘小立.现代疼痛学[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948.

[2] 旷惠桃.中医药治疗痛风研究概述[J].湖南中医杂志,2005,21(2):79-80.

[3] 谢明,李威.中成药治疗痛风病现状调查[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4):461-462.

[4] 刘孟渊.加味四妙散治疗高尿酸血症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1,35(4):677.

[5] 赵凯,张磊,赵兆琳.奚九一教授治疗痛风经验介绍[J].河南中医,2008,28(11):30-31.

[6] 韩亚兰,刘国霞针药并用治疗痛风28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6,22(4):131.

[7] 侯丽颖,刘静,樊冬梅.刘友章教授治疗痛风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8,40 (6):9-10.

[8] 向阳.中西医结合、内外兼治痛风性关节炎8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0,18(3):22-24.

[9] 王亚平.朱良春对丹溪痛风学说的发展创新[N].中国中医药报,2006-07-24.

[10] 赫伟彦.盖国忠教授论治急性痛风关节炎经验[J].中国中医急症,2004,13(9):606.

[11] 范琴舒.痛风病机与分期证治探讨[J].浙江中医杂志,2007,42(2):74.

[12] 申康.吕兰凯治疗痛风经验[J].中医杂志,2007,48(8):691-692.

[13] 尹新华.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73例疗效观察[J].新疆中医药,2007,25(1):36.

[14] 谢幼红,王北.周乃玉治疗痛风的经验[J].北京中医,2006,25(6):339.

[15] 周保林,柏喜桂.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证治规律探讨[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28(5):6.

[16] 包晓红.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辨证施护[J].中国中医急症,2011, 20(11):1892.

[17] 朱连和.有关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健康月刊,2011, 30(10):243.

[18] 姬森国,徐强,王笑丹,等,林昌松教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经验[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8):138-139.

[19] 唐丽,薛鹏飞,丁卡.中医药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8):578-579.

[20] 刘英华,邓玉艳,伍德军.平胃散合济生肾气丸加减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30例[J].四川中医,2007,25(9):50.

[21] 韩雅东.二妙散合宣痹汤加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108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1,28(3):102-103.

[22] 杨学信.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73例[J].光明中医,2011, 26(1):131.

急性痛风病应用范文第2篇

近年来,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而且有年轻化趋势,不典型病例也日渐增多,更容易造成误诊误治。

常见诊断误区

误区一:痛风是男人的“专利”

的确,本病90%以上发生于成年男性。古代对本病就有酗酒、暴食和纵欲过度而致病的说法,因此被称为是“酒神和爱神祭坛上的祭品”。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成年女子因雌激素可促进尿酸排泄,故而痛风比较少见。若多吃高嘌呤食物,尤其是在绝经后,也容易发生痛风,所以痛风并非男人的“专利”。

误区二:症状典型但血尿酸不高,可排除痛风

诚然,确诊痛风是以血尿酸增高为特征。但也有部分患者急性发作时由于在“应激”状态下,体内分泌大量糖皮质激素,可促使尿酸排泄,血尿酸检查暂时未必升高。因此,不能据此忽略痛风的诊断。

误区三:下肢不痛就不可能是痛风

少数患者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可发生于上肢关节、喉头、脊椎、下颌骨等非常见或要害的部位,要高度警惕。所以,任何部位的急性关节炎都应检测血尿酸。

误区四:多关节痛不可能是痛风

事实上,有少数痛风早期发作并不典型,疼痛轻微,甚至无疼痛,而以骨关节破坏及功能障碍为首发症状,易被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骨肿瘤、脊髓压迫症等。所以,凡不明原因的关节痛或功能障碍,均应检测血尿酸,以免挂一漏万。

误区五:血尿酸短期内急剧增高考虑为特发性痛风

若无诱因可循的血尿酸急剧增高或痛风急性发作,切记应排除恶性肿瘤。笔者“文革”期间,曾遇见一位白血病化疗后患者,因尿酸大量排出,尿酸盐结晶堵塞肾小管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幸得及时明确诊治才逃过一劫。

误区六:没有关节炎的肾脏病不可能是痛风性肾病

据统计,约15%的痛风患者可无关节炎或在关节炎发生之前已引起痛风性肾病。尿酸在尿液中的溶解度很低,当尿偏酸性时,容易在肾小管形成结晶,引起间质性肾炎或尿酸性肾结石。

常见治疗误区

误区一:患了痛风应严格“忌口”

因为尿酸是由内源性和外源性嘌呤碱氧化分解而来,所以当痛风患者血尿酸超过535微摩尔/升的红色警戒线时,应忌吃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羊肉、贝壳类、酵母等,尤其在盛宴时同时饮酒,会使血尿酸急剧升高。经常饮酒不仅增加嘌呤的合成,而且使血乳酸增高,阻碍尿酸在肾脏的排泄。

治疗痛风要以人为本,在服用降尿酸药使血尿酸低于416微摩尔/升后,可适当放宽饮食的限制,吃些猪、牛、兔肉,河鱼、家禽、河虾和豆类食品;又因为嘌呤呈水溶性,若弃去这些食物的汤水则更为安全。若血尿酸降至360微摩尔/升以下,可在降尿酸药的保护下酌情进食高嘌呤食物,但需要定期检测血尿酸,不得超过416微摩尔/升的橙色警戒线。

误区二:秋水仙碱是治痛风的特效药

秋水仙碱问世已近200年,确实是缓解痛风急性发作的特效药。但此药一般在使用数小时后才起效,延迟用药未必奏效,且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并无降低尿酸的作用,所以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只用于急性期。

误区三:痛风急性发作时应及时用降尿酸药

降尿酸药不仅本身无消炎止痛作用,而且用药早期可使骨关节中的尿酸进入血液,诱发痛风急性发作,医学上称为“转移性痛风”。所以,降尿酸药只能在急性症状缓解后长期服用以“治本”。

误区四:别嘌呤醇是防治痛风的经典药

别嘌呤醇用于抑制尿酸的生成,理论上只适用于占10%的特发性痛风、继发性痛风、痛风石较大较多和并发痛风性肾病的患者。用药期间应警惕药疹、血细胞减少及肝功能损害,用量过大过久,还有形成黄嘌呤肾结石之虞。

误区五:促尿酸排泄药万无一失

因为特发性痛风90%是由于肾脏排泄尿酸有缺陷,而且此类药物不良反应很少,其中尤其是苯溴马龙不仅能促进肾脏排泄尿酸,还可促使尿酸从肠道排泄,堪称个中翘楚。但已有痛风性肾病,若排酸过多,可加重肾功能损害,所以服用该药宜多饮水,并加用苏打片碱化尿液以策安全。

误区六:重症高尿酸血症应将促进排泄药和抑制生成药合用

急性痛风病应用范文第3篇

关键词:痛风;尿酸;治疗

近几年来,国内外痛风患病率逐年增加为0.84%,人口普查发病率约占9.6%[2,3]。目前发病较前年龄更小,病情严重性越重[4]。其增高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某些疾病如:肥胖,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器官移植等。(2)某些药物的使用会提升血尿酸水平。如:利尿剂,脱水剂、低剂量水杨酸的使用。(3)普查面比以前更深入,或高发地区人口向低发地区移民增多等因素。(4)部分病人就诊太晚,已存在肾功能不全,尤其终末期肾病使血尿酸排除减少,生成增加,使痛风变得更加难治[5]。有人证明血尿酸水平与以后痛风发生率和首次发作的年龄之间均有直接关系[6]。目前痛风尚无根治办法,现行治疗的目的是及时控制痛风关节炎急性发作并降低尿酸水平,以预防尿酸盐沉积导致关节破坏及肾脏损害,本文综述了近年痛风防治的主要概况。

1预防为主

1.1控制痛风,首先是每日的身体锻炼和控制体重在60多个临床试验基础上[6],1项前瞻性研究观察了50000名男性12年,观察中有730例新发病例。后者仅有痛风石或尿酸盐结晶。从饮食角度研究提示:红肉类饮食会增加痛风的风险,不能作为健康饮食。但日常1-2样菜品并不会增加痛风的风险,可能是因为低脂摄入的结果。鱼是一种重要的食物,可以增加痛风的风险。但很多前瞻性研究认为它有较强的心脏保护作用。如果确实需要,可以将鱼油作为代替品,因为它不含嘌呤。坚果、豆类、和富含嘌呤的蔬菜,尽管它们能增加痛风的风险,但发现它们对痛风的发作并无影响。同时还因为它们对防病有益,如降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的风险,综合考虑可以放开食用。最近有人认为维生素C能增加尿酸盐性痛风的发生,同时也能降低尿酸盐的水平,总的认为每天在0.5克的用量是安全的。

酒精摄入与高尿酸血症相关,并可诱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研究证明[7],乙醇代谢能使乳酸浓度增加,乳酸可抑制肾小管分泌尿酸,降低尿酸的排泄。同时乙醇能促进腺嘌呤核苷酸加速分解,使尿酸合成增加。啤酒是增加痛风风险的重要物质,但通过对酒量的随访,发现每天1小杯白酒不会增加痛风的风险[6]。如果患者需要心血管保护作用,可以适量饮白酒。

1.2痛风并发疾病的控制

在CARDIA研究[8]中发现:几乎所有的代谢综合征病人都并发高尿酸血症。并发高尿酸血症代谢综合征病人的体重指素(BMI),空腹胰岛素水平、甘油三酯水平明显增高,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1项由13位病员为对象的开放的非双盲对照组的试验表明[9]:降低热量和胆固醇,提高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饮食后将平均体重降低7.7Kg,血尿酸由平均9.6mg/dl(566μmol/L)降至7.9mg/dl(465μmol/L),发病率由2.1%降至0.6%。可能长期以来提倡痛风患者低嘌呤、低蛋白饮食,但低嘌呤饮食往往为高碳水化合物和饱和脂肪酸,能降低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不利于尿酸的排泄。长时间痛风与胰岛素抵抗呈恶性循环。因此肥胖、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必须首先控制基础疾病。MRFIT研究[10]结果提示痛风病员心肌梗塞的风险增加26%,高尿酸血症增加11%的风险。因此心脏病、高血压等患者要严格控制原发病。肾功能不全、肾结石等与高尿酸血症可互为因果。必须尽早对因治疗这些疾病。

1.3避免使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

某些利尿药、脱水剂,特别是噻嗪类,虽然其利尿作用可促进尿酸的排泄,但同时也减少了肾小管对尿酸的分泌,最终导致血尿酸的升高。早有研究[11]显示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氯沙坦可抑制尿酸盐/阴离子交换,促进尿酸的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当与双氢克尿噻合用时,可缓解双氢尿噻的尿酸潴留作用。阿司匹林对肾脏排尿酸的作用具有剂量相关效应,即在小剂量抑制尿酸盐从肾小管分泌,使血尿酸水平增加,在大剂量时(大于3g/d)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而增加尿酸的排泄。研究表明[12],无肾脏疾患的老年人服药用阿司匹林75mg/d一周后肾功能和尿酸代谢即有明显改变,尿酸排泄减少。但当剂量增加至150mg/d和325mg/d后,尿酸排泄逐渐恢复到接近原始水平。目前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应用非常普遍,应引起痛风患者的注意。接受器官移植患者应用环孢素可抑制肾小管分泌尿酸,使肾脏对其清除减少而引起高尿酸血症,而利尿药物的应用及伴随的肾功能受损或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也能促进患者的高尿酸血症的产生。其他抑制尿酸排泄的药物还有青霉素,维生素B1,维生素B12,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烟酸,左旋多巴等均应尽量避免使用。

2急性痛风的治疗

2.1秋水仙碱为急性痛风的一线用药

痛风急性发作的24小时内服用秋水仙碱疗效最好,24小时后疗效降低。秋水仙碱可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肾功能衰竭,脱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肝坏死,癫痫发作,甚至死亡,应用时必须慎重。大多数患者在临床完全缓解之前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由于有效剂量和中毒剂量相近,则限制了该药的广泛应用。

2.2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

NSAID成为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药物。可选用其中任何一种,禁止同时服用两种或多种NSAID。否则疗效不增加,而不良反应增加。一旦症状减轻即逐渐减量,57天停用。

2.3当上述药物无效或产生不良反应时,可考虑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如强地松,起始剂量为0.5~1mg/Kg,3~7天后迅速减量或停用,疗程不超过2周。对单个或两个关节受累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关节腔内注射皮质类固醇可以缓解其症状。对NSAID禁忌或无效的多关节炎患者,亦可辅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类固醇。

2.4大多数患者在器官移植后需要用小剂量泼尼松维持治疗,这些患者一旦出现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可将泼尼松增加至0.5~1mg/(Kg·d)维持3~7天后逐渐减量,至2周停止。

值得注意的是:降尿酸药物不仅没有抗炎止痛治疗急性关节炎的作用,而且还会因不正确使用血尿酸下降过快,促使关节内痛风石表面溶解,形成不溶性结晶而加重炎症反应或关节炎迁移,故在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期不宜使用。

3间歇期及慢性期的治疗

经过饮食和体重控制,血尿酸水平仍在410~470μmol/L以上;痛风性关节炎每年发作2次以上;有肾结石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考虑降尿酸治疗。用药后能使血尿酸维持正常或接近正常,可以防止痛风的急性发作,防止痛风石形成,减轻肾功能损害。但在急性期应用可能会动员尿酸入血,诱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须慎重。

降低尿酸水平的药物有两类:促进尿酸排泄(苯溴马龙,丙磺舒,苯磺唑酮)和抑制尿酸生成(别嘌呤醇)的药物。选用原则:根据肾功能及24小时尿酸排出量决定。肾功能损害者,24小时尿酸排出量<600mg,用排尿酸药会造成尿酸盐结石,加重肾损害,故应选用抑制尿酸生成药物。血尿酸增高明显、或痛风石大量沉积者,可以两者合用。可以尽快降低尿酸,使痛风石消退。无论是选用排尿酸药还是抑制血尿酸生成药,用药剂量都可采用小剂量逐渐增量法,这样既可以避免大量尿酸盐在肾小管及间质沉积,引起急性尿酸性肾病;又可以避免血尿酸水平急剧下降而诱发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小剂量递增法还有利于发现药物不良反应。排尿酸的药物使用要同时加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并多饮水使每天尿量维持在2000ml以上,以利尿酸排泄。

别嘌呤醇被公认耐受性好,其生物利用度>60%,但有大约5%引起尿酸盐增加。其副作用严重的可以导致重症皮炎、间质性肾炎、脉管炎等致死性疾病。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要减量使用。据报道其临床依从性差,只有18%的人能坚持服用至24月[13]。所以,目前急需新的抑制尿酸药诞生。对于反复发作的痛风性关节炎,可预防性应用小剂量秋水仙碱。每日应用0.5~1.0mg可阻止痛风发作,减轻其严重程度。

4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可能性随血尿酸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但高血尿酸症的患者只有5%~12%发展为痛风。除非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和放疗致细胞破坏增多血尿酸生成增加,通常认为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者血尿酸水平在470~530μmol/L无需降尿酸治疗。大多数学者认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之间并无本质上区别,可视为痛风的早期阶段。主要应寻找高尿酸的病因和相关因素,进行对因处理。血尿酸过高者应予别嘌醇治疗[14]。器官移植患者中痛风的患病率高,有明确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病史的患者,在移植后可同时根据肾功能情况给予降尿酸药苯溴马隆或别嘌醇等治疗,才可以减少痛风的发作。

总之,痛风虽然是一种看似不致命的普通疾病,但是高尿酸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和危害是很大的,其已发现的危害和防治的研究还只是冰山一角。为了开发更好的防治方案,需要我们今后更加深入的研究。

急性痛风病应用范文第4篇

每到“黄金周”,热爱旅游的人们就开始“跃跃欲试”,他们总希望能尽情享受大自然的壮美。但旅游期间,总有不少意外的情况发生――

突发心绞痛

患有冠心病的人,在旅游途中,特别当迎风疾走、爬山或登高时,可突发心绞痛。如果旅游者一旦在途中发生心绞痛,该如何进行现场急救呢?

首先,发病者应原地蹲下或取舒适休息。同行者应让病人思想放松,不要过分紧张,并松开病人的衣领、裤带,如果天气阴凉应注意病人的保暖。

其次,可立即给其含服硝酸甘油1片,约在1~3分钟内就能奏效,持续时间约半小时;或含服消心痛1~2片,一般5分钟奏效,持续作用2小时。同时,还可给病人口服1片安定,这样既可镇静又可加强镇痛药的作用。在剧烈疼痛时,可将亚硝酸异戎酯(小玻璃管药)放在手绢或纱布内压碎,放在鼻孔前吸入,疼痛会迅速缓解。此外,口服冠心苏合丸1粒或麝香保心丸2粒,也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的作用。

无急救药时,可指掐病人的内关穴(图1),深压该穴位有止痛的作用。

毒蛇咬伤

每年4~11月,是蛇类活动的季节,人们在森林和草地中行走时,可能会被毒蛇咬伤,这时应及时进行现场处理。

首先,让病人立即卧倒,切勿走动,更不能奔跑,以免丧失急救时间,使毒液扩散。

马上取下身上的带子,如领带、鞋带或皮带等,在咬伤部位的近心端(离心脏近的那一端)扎紧,或两端都扎紧(图2),以防止毒液吸收,每15~3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1分钟,一般捆扎时间不超过2小时。

立即用茶水、清水、或1~2%的高猛酸钾溶液冲洗伤口,在紧急的情况下,也可用小便冲洗;伤处可用火灼,这样可直接破坏蛇毒,但注意不要造成烧伤;此外,还可用口反复吸吮伤口的毒液(口腔内粘膜有损伤时禁忌),吸后切记要漱口。

可能的话,将伤口组织及时以十字形切开,并用负压反复抽吸毒液,直至吸不出毒液或局部消肿为止。如有蛇药(南通蛇药或上海蛇药均可),可取数片溶化后调成糊状,涂于伤口周围,约距伤口2厘米处,不可涂在伤口上。同时,首次可口服南通蛇药20片或上海蛇药30毫升。如果没带蛇药,可用烟丝或草药半边莲、虎杖捣碎敷伤口。

经上述处理后,抬高患肢,禁止活动,并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将病人送入医院进一步救治。

被蜂蜇伤

在野外旅游的途中,被蜜蜂蜇伤并不罕见。被蜂类蜇刺后,轻者在局部可见有红斑、丘疹或风疹,局部有烧灼感和刺痛;重者局部潮红、肿胀、剧痛或瘙痒、水泡形成,并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最严重者,可立即出现面部、眼睑肿胀,甚至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和神志不清,如不及时急救可引起死亡。

旅途中一旦有人被蜜蜂蜇刺,千万不要慌张,应及时采用以下急救方法:

皮肤发痒处,应涂抹药膏止痒,不要用手抓。

可用镊子或缝衣针将残留在伤处的毒刺挑出;用力掐住被蜇伤处,反复吸吮,也可用拔火罐等方法吸出毒汁;然后,再用肥皂水不断清洗患处。

经上处理后,可在患处涂搽氨水、5~10%碳酸氢钠溶液或肥皂水。在螫伤周围,涂上南通蛇药片、地塞米松软膏等,或用新鲜蒲公英30~60克捣烂外敷。

在紧急的情况下,可用止血带捆扎伤口的近心端,每隔15分钟放松一次,捆扎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如病人病情不见缓解或出现过敏性反应,则应当机立断将病人送入医院抢救。

突发风疹块

风疹块在医学上称为荨麻疹。假期的休闲常常令人们食欲大增,而暴饮暴食常常可引起突发性风疹块。除此之外,紧张、烦恼、抑郁等心理因素、药物过敏和日光等也会引发风疹块。

风疹块急性发作常持续数小时或数天,皮肤可突然出现鲜红色或浅黄色风团,几小时内便波及全身,病人自觉奇痒、烧灼感或刺痛;有的还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最严重者风团累及喉头和支气管,可引起咽喉堵塞、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等,立即进行现场急救。

口服服用苯海拉明或盐酸赛庚啶片,可减轻或缓解症状,控制急性发作。

对特别严重的病例,尤其发生喉头水肿的病人,应用0.1%肾上腺素0.5~1毫升皮下注射,必要时可每隔20~30分钟注射0.5毫升。

同时,应积极寻找和处理引起风疹块的诱发因素。

飞虫钻进耳道内

游客在欣赏花草树木时,偶然会发生小飞虫闯入耳道的意外事件,痛得你直跺脚。这时,你用小木棍去掏它,小虫子将越钻越深,可一直钻到深处的耳膜上,严重时可穿破耳膜而造成耳聋。

那么,一旦有小飞虫突然钻入耳道内应如何紧急处理呢?应智取小飞虫。

病人到黑暗的地方,急救者用手电筒照耳朵,使耳道能对着灯光,由于小飞虫喜欢光亮,就会朝着光源处爬向耳朵外面。

如无效,可向患病的耳朵内滴几滴花生油或菜油,飞虫碰上油,其肢膀即被淹湿无法张开。此时,急救者可用一根铁丝,将其头部弯成一个钓子,然后轻轻地将小飞虫掏出耳道外。

如果经上述处理仍不能将其掏出耳外,应立即将病人送入医院急救。

别让运动伤了你

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教授 费国忠/第三军医大学生理教研室副教授 高旭滨

对喜欢运动的人而言,七天的假期可是个难得的机会,可以在运动中尽情地放松自己。然而,由于繁忙的学习和工作,大多数人平时都缺乏锻炼,突然大量的运动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身体伤害。当你在运动中不慎受了伤,一定要知道该怎样正确及时地处理,可千万――

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运动形式,可运动过量或方法不当,都容易带来身体伤害,给你的欢乐假期蒙上一层阴影。所以,喜欢运动的你可别忘了备上一些常用药物,以便在意外事件发生后能紧急处理。一种新的外用抗炎镇痛药毕斯福凝胶(编者注:具体介绍详见本期“常用药超市”栏目)就是不错的选择,它的最大特点是可以直接针对患处用药,在15分钟左右就可以迅速缓解关节等各种软组织损伤。而且它仅重20克,比一些瓶装的携带更方便。

在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有如下几种:

擦 伤

即皮肤的表皮擦伤,各种运动都可能引起。如擦伤的部位较浅,只需涂红药水即可;如擦伤创面较脏或有渗血时,应先用生理盐水把伤口清洗后再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

肌肉拉伤

指肌纤维撕裂而致的损伤。如果运动前热身不足,或运动过度,就容易出现肌肉拉伤。肌肉拉伤会引起疼痛感,可根据疼痛的程度推断受伤的轻重,疼痛越重表示受伤越重。一旦出现痛感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在痛点敷上冰块或冷毛巾,保持30分钟,以减少局部充血、水肿,切忌立即搓揉及热敷。经过初步处理之后,可在疼痛处涂搽抗炎镇痛药物毕斯福凝胶,或喷洒云南白药气雾剂等,需要提醒的是,在用气雾剂时要特别注意使用安全。

挫 伤

指由于身体局部受到钝器打击而引起的组织损伤,在剧烈运动时,若撞击到足球门柱、篮球架等硬物时,有可能引起挫伤。轻度挫伤不需特殊处理,经冷敷后可涂搽抗炎镇痛药物(如毕斯福凝胶)或活血化淤药物(如红花油),但注意活血化淤药物应在受伤24小时后才能使用;也可局部贴上伤湿止痛膏,但若皮肤有瘙痒等过敏反应时应立即停用。在挫伤发生后的第一天,应予以冷敷,第二天改为热敷,约一周后便可基本恢复。较重的挫伤应及时到医院处理。

扭 伤

扭伤最常见的部位是膝、踝关节,典型的症状是突然关节部位肿胀、剧烈疼痛、局部皮肤颜色变化等。不同部位的扭伤,其治疗方法也不同,但均可外用抗炎镇痛药物应急处理。

当有人发生意外扭伤,同行者在进行现场急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不要让病人走路,也不要让其用扭伤膝或踝的那只脚站立,应松开病人的鞋带,方便时可脱鞋,在转送医院之前还应根据RICE原则进行救护(图3、图4)。

R:休息 严重踝关节损伤可有组织撕破或甚至骨折,可用夹板固定使扭伤关节完全休息,嘱咐病人不要随便走动,以免加重损伤。

I:冷敷 在关节扭伤的部位,用冰块或冷毛巾外敷,或将患处浸于冷水内15~30分钟,有利于消除疼痛、肿胀和肌肉痉挛。

C:压迫 在长距离转运时,应将患处加压弹性绷带,这可防止内出血,但包扎时要注意不要太紧,以免影响被扎部位下面的血液循环。

E:抬高 将患肢抬高,可在肢体下面垫上一个枕头,使患处与心脏水平相同,这会减少到伤处的血循环,因此可起到控制内出血的作用。

以上救护措施,应在病人受伤后的30分钟内进行。这种现场急救措施,将明显减轻病人的伤痛,并对稳定伤情、积极治疗起到重要作用。

在进行上述处理的同时,可以及时在受伤部位局部用药,以缓解疼痛,毕斯福凝胶、云南白药气雾剂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使用毕斯福凝胶时,只需根据受伤部位的大小挤出一点轻轻涂匀即可。

利用假期锻炼身体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但运动前一定要先做好准备活动,穿戴好各种防护器具,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一旦发生了运动损伤,应该掌握正确的急救措施,千万别让运动伤了你!

节日里,痛风患者怎么吃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 蒲昭和

在节日里,除了旅游和运动,那些嘴馋的人可以有时间大饱口福了!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尽情享受各种美味,不少人因为本身患有的一些疾病,不得不严格遵守一定的饮食原则,痛风患者就是其中的典型。

众所周知,许多富含嘌呤的食物(如动物的内脏、鱼、虾、蟹、鸡、鸭、蛋等)都会诱发痛风。过去,有不少人主张痛风患者应严格限制含嘌呤的食物。其实,让痛风患者完全不吃含嘌呤的食物,既不可能也不可取。因为限制嘌呤食物时,也限制了蛋白质的摄入,长期如此会影响人体的营养状况。

一般说来,每100克含嘌呤低于50毫克的食物为低嘌呤食品,痛风患者可以食用。这些低嘌呤食物主要有米、麦、高粱、玉米、马铃薯、甘薯、面条、通心粉、鸡蛋、牛奶、果汁、茶、蜂蜜等,多数水果和绿叶蔬菜也属低嘌呤食物。急、慢性痛风病人不要吃高嘌呤食物(每100克含嘌呤150~500毫克);慢性期或间隙期病人,可以适量地选用一些中嘌呤食物(每100克含嘌呤50~150毫克),其中的肉、鱼、禽类每日以60~90克为宜。

下表中列出一些常见的含中、高嘌呤食物,供痛风患者参考或选择性食用。

相关知识

痛风发作时的应急处理

在节日里,如果你仍然因为饮食不当而诱发了痛风,就必须清楚痛风急性发作后的处理方法,以便能及时解决疼痛。

急性痛风病应用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痛风;尿酸;治疗

   

近几年来,国内外痛风患病率逐年增加为0.84%,人口普查发病率约占9.6%[2,3]。目前发病较前年龄更小,病情严重性越重[4]。其增高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某些疾病如:肥胖,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器官移植等。(2)某些药物的使用会提升血尿酸水平。如:利尿剂,脱水剂、低剂量水杨酸的使用。(3)普查面比以前更深入,或高发地区人口向低发地区移民增多等因素。(4)部分病人就诊太晚,已存在肾功能不全,尤其终末期肾病使血尿酸排除减少,生成增加,使痛风变得更加难治[5]。有人证明血尿酸水平与以后痛风发生率和首次发作的年龄之间均有直接关系[6]。目前痛风尚无根治办法,现行治疗的目的是及时控制痛风关节炎急性发作并降低尿酸水平,以预防尿酸盐沉积导致关节破坏及肾脏损害,本文综述了近年痛风防治的主要概况。

1  预防为主

1.1  控制痛风,首先是每日的身体锻炼和控制体重  在60多个临床试验基础上[6],1项前瞻性研究观察了50000名男性12年,观察中有730例新发病例。后者仅有痛风石或尿酸盐结晶。从饮食角度研究提示:红肉类饮食会增加痛风的风险,不能作为健康饮食。但日常1-2样菜品并不会增加痛风的风险,可能是因为低脂摄入的结果。鱼是一种重要的食物,可以增加痛风的风险。但很多前瞻性研究认为它有较强的心脏保护作用。如果确实需要,可以将鱼油作为代替品,因为它不含嘌呤。坚果、豆类、和富含嘌呤的蔬菜,尽管它们能增加痛风的风险,但发现它们对痛风的发作并无影响。同时还因为它们对防病有益,如降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的风险,综合考虑可以放开食用。最近有人认为维生素C能增加尿酸盐性痛风的发生,同时也能降低尿酸盐的水平,总的认为每天在0.5克的用量是安全的。

   

酒精摄入与高尿酸血症相关,并可诱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研究证明[7],乙醇代谢能使乳酸浓度增加,乳酸可抑制肾小管分泌尿酸,降低尿酸的排泄。同时乙醇能促进腺嘌呤核苷酸加速分解,使尿酸合成增加。啤酒是增加痛风风险的重要物质,但通过对酒量的随访,发现每天1小杯白酒不会增加痛风的风险[6]。如果患者需要心血管保护作用,可以适量饮白酒。

1.2  痛风并发疾病的控制

在CARDIA研究[8]中发现:几乎所有的代谢综合征病人都并发高尿酸血症。并发高尿酸血症代谢综合征病人的体重指素(BMI),空腹胰岛素水平、甘油三酯水平明显增高,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1项由13位病员为对象的开放的非双盲对照组的试验表明[9]:降低热量和胆固醇,提高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饮食后将平均体重降低7.7Kg,血尿酸由平均9.6mg/dl(566μmol/L)降至7.9mg/dl(465μmol/L),发病率由2.1%降至0.6%。可能长期以来提倡痛风患者低嘌呤、低蛋白饮食,但低嘌呤饮食往往为高碳水化合物和饱和脂肪酸,能降低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不利于尿酸的排泄。长时间痛风与胰岛素抵抗呈恶性循环。因此肥胖、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必须首先控制基础疾病。MRFIT 研究[10]结果提示痛风病员心肌梗塞的风险增加26%,高尿酸血症增加11%的风险。因此心脏病、高血压等患者要严格控制原发病。肾功能不全、肾结石等与高尿酸血症可互为因果。必须尽早对因治疗这些疾病。

1.3  避免使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

某些利尿药、脱水剂,特别是噻嗪类,虽然其利尿作用可促进尿酸的排泄,但同时也减少了肾小管对尿酸的分泌,最终导致血尿酸的升高。早有研究[11]显示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氯沙坦可抑制尿酸盐/阴离子交换,促进尿酸的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当与双氢克尿噻合用时,可缓解双氢尿噻的尿酸潴留作用。阿司匹林对肾脏排尿酸的作用具有剂量相关效应,即在小剂量抑制尿酸盐从肾小管分泌,使血尿酸水平增加,在大剂量时(大于3g/d)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而增加尿酸的排泄。研究表明[12],无肾脏疾患的老年人服药用阿司匹林75mg/d一周后肾功能和尿酸代谢即有明显改变,尿酸排泄减少。但当剂量增加至150mg/d和325mg/d后,尿酸排泄逐渐恢复到接近原始水平。目前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应用非常普遍,应引起痛风患者的注意。接受器官移植患者应用环孢素可抑制肾小管分泌尿酸,使肾脏对其清除减少而引起高尿酸血症,而利尿药物的应用及伴随的肾功能受损或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也能促进患者的高尿酸血症的产生。其他抑制尿酸排泄的药物还有青霉素,维生素B1,维生素B12,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烟酸,左旋多巴等均应尽量避免使用。

2  急性痛风的治疗

2.1  秋水仙碱为急性痛风的一线用药

痛风急性发作的24小时内服用秋水仙碱疗效最好,24小时后疗效降低。秋水仙碱可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肾功能衰竭,脱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肝坏死,癫痫发作,甚至死亡,应用时必须慎重。大多数患者在临床完全缓解之前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由于有效剂量和中毒剂量相近,则限制了该药的广泛应用。

2.2  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成为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药物。可选用其中任何一种,禁止同时服用两种或多种NSAID。否则疗效不增加,而不良反应增加。一旦症状减轻即逐渐减量,57天停用。

2.3  当上述药物无效或产生不良反应时,可考虑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如强地松,起始剂量为0.5~1mg/Kg,3~7天后迅速减量或停用,疗程不超过2周。对单个或两个关节受累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关节腔内注射皮质类固醇可以缓解其症状。对NSAID禁忌或无效的多关节炎患者,亦可辅助性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类固醇。

2.4  大多数患者在器官移植后需要用小剂量泼尼松维持治疗,这些患者一旦出现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可将泼尼松增加至0.5~1mg/(Kg·d)维持3~7天后逐渐减量,至2周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