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护理康复方案

护理康复方案

护理康复方案

护理康复方案范文第1篇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方案对糖尿病患者治疗及康复的作用与意义。方法:以我院2009年7月至今收治的首次被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行个性化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时的依从性及各项生理与心理指标间的差异。结果:在患者出院后三个月进行复诊,观察组依从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糖尿病;个性化护理;依从性。

糖尿病(DM)是一组与遗传和环境有关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为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或因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而导致的血糖,血脂及电解质等体内物质代谢紊乱引发的一类临床综合症,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故名糖尿病。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数目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呈现低龄化趋势,在糖尿病患者中,尤其是年轻的糖尿病患者往往对医嘱的依从情况不好,或因对疾病认识的不足,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进而拒绝配合治疗或消极对待治疗[1]。如何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成为了临床护理工作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为探索糖尿病整体护理方法,我院自2009年7月始,在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开展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护理措施方案,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在其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文以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间收治的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202人,其中男性患者108人,女性94人,平均年龄(51.9±8.4)岁,所有研究对象被要求为在我院首次被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患者一般状况可,无其他系统严重疾病及长期用药史。所有对象均被告知实验目的及方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未见显著差异(P

1.2 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均遵医嘱用药,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案,包括糖尿病健康教育、运动锻炼、以降糖降压降血脂为目的的生活习惯矫正及病情自我监测项目。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有所改进,于入院伊始即对患者病情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根据患者评估结果对患者施以个性化护理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饮食及运动计划;开展小组讨论、专题讲座等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项目,帮助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治疗策略,消除患者满不在乎或惊恐万分等不良心理状态,并建立正确的康复观念;在患者出院时,由主管护师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关依从性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综合指导,并将护理意见及患者承诺落于书面,以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到院外治疗中。两组患者在出院时发放随访卡,内容包括饮食、运动及用药情况等,用以评价患者依从性,并于出院三个月后复诊时回收此随访卡,计算得分,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得分。同时在复诊时测量患者各项生理指标情况及心理健康状态,比较其差异。

1.3 统计方法:所有数据经epidata双向核查录入计算机,经SPSS17.0对实验前后两组数据的改变值行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经过三个月的院外治疗,两组患者中均有一部分随访卡丢失,其中对照组回收有效随访卡89份,回收率88.1%,观察组回收有效随访卡92份,回收率91.1%,两组患者在回收率方面未见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在依从性得分方面,对照组平均分数为72.8±15.1,观察组平均得分83.6±4.9,两组患者行t检验得P

2.2 两组患者生化及心理状况方面的比较:患者出院后三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复诊,两组患者中均未出现死亡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病例。在各项生理指标的检测中,观察组患者血糖、尿微量白蛋白含量(UAER)及总胆固醇(TC)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

3 讨论

根据相关文献研究结果,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与饮食习惯、运动及心理压力或应激有显著相关,这些生理或心理活动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分泌量增加,使血糖相应升高而引起糖尿病。更为重要的是,糖尿病无法彻底治愈,患者需终身治疗,随着病程的延长,会出现一些对患者造成不可逆转损害的严重并发症,加之在我国传统意识及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患者往往会产生焦虑及抑郁情况,更是严重的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患者生理及心理状态的恶化,会增加包括下丘脑边缘系统等在内的神经内分泌及免疫调解系统功能紊乱,更一步影响血糖,加重病情。所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生理及心理状态,是提高患者生存治疗的重要途径。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各生理及心理指标水平较对照组均有更积极的改善(P

参考文献

[1]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78-79.

[2] 冯玉芳.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院外治疗依从性的临床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5):15-16.

护理康复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急性期康复方案;\动功能;脑卒中

DOI:10.14163/ki.11-5547/r.2017.16.088

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抢救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残率与病死率, 防止出现各种并发症状, 对于患者运行能力有恢复有着十分重要意义。肢体偏瘫是脑卒中疾病十分常见的障碍之一, 对于症状严重程度较高的患者, 肢体障碍对生活处理能力与运动功能方面的损害十分明显, 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也给患者的经济与心理造成了巨大的负担[1, 2]。因此, 在为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在运动功能方面的受到的影响, 依照患者治疗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康复方案, 最大程度上降低并发症的并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12月82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女19例, 男21例, 平均年龄(62.15±5.15)岁, 其中脑出血患者15例、脑梗死患者25例, 左侧偏瘫21例、右侧偏瘫19例;观察组女20例, 男22例, 平均年龄(61.33±7.13)岁, 其中脑出血患者18例、脑梗死患者24例, 左侧偏瘫22例、右侧偏瘫20例。两组患者在脑瘫侧、卒中类型、性别以及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患者采用常规的康复护理方法。

1. 2. 2 观察组 患者采用专门制定的康复方案进行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内容如下。

1. 2. 2. 1 入院1~4周 护理人员需要与主治医师进行积极主动的沟通与配合, 掌握各项急救操作方法, 向患者家属详细阐述疾病康复方面的有关知识, 重点介绍康复护理的具体内容以及需求注意的有关事项。指导患者增加自我管理能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卧床进行定期的调整, 做好被动活动工作, 调节患者呼吸并定时翻身。

1. 2. 2. 2 入院5~8周 采用神经促通技术, 对康复训练的具体方法进行专门的指导, 比如坐位平衡、站立平衡以及上下楼梯训练等, 对患者行走能力进行加强, 训练频率为2次/d, 30 min/次, 5次/周。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 需要使患者能够逐渐恢复梳洗、穿衣以及进食等方面的能力;相关的康复护理工作需要在护理方案与主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由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处于长期卧床病态, 因此需要加强患者的调整护理。另外, 由于脑出血患者在运动功能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障碍, 需要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多进行锻炼, 依照自身的机体功能恢复情况来进行体育活动, 避免出现静脉血栓、关节强直以及肌肉萎缩等方面的症状。相关的活动需要涉及到对于上肢及下肢的运动, 其中上肢运动包含伸肘、外旋以及外展等, 下肢运动包含踝背伸、内收以及屈曲等, 患者在参与户外活动时需要注意避免出现过重、过急的问题, 遵循时间从短到长, 次数从少到多的基本原则, 长期坚持才能够得到明显效果, 同时需要注意做好各项保护措施。在自我能力训练方面, 则需要重点加强对于患者的鼓励, 使患者对于生活重新燃起希望。

1. 2. 2. 3 8周以后 对于出院的患者, 护理人员需要将主治医师对患者的嘱咐进行重复讲述, 详细记录患者的联系方式, 定期进行回访, 或由患者主动回医院复诊, 询问患者在出院期间内的自我护理情况。

1. 3 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以及治疗后8周采用SIS评分 、FMA评分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运动能力进行评估。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SIS评分比较 对照组患者, 治疗前SIS评分为(322.2±53.3)分, 治疗后4周SIS评分为(356.0±62.1)分,

治疗后8周SIS评分为(411.4±45.1)分;观察组患者, 治疗前SIS评分为(309.3±52.6)分, 治疗后4周SIS评分为(412.5±

52.6)分, 治疗后8周SIS评分为(515.3±67.2)分;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SI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4、8周, 观察组患者的S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2. 2 两组患者的FMA评分比较 对照组患者, 治疗前FMA评分为(25.4±5.5)分, 治疗后4周FMA评分为(32.2±6.1)分, 治疗后8周FMA评分为(41.3±5.2)分;观察组患者, 治疗前FMA评分为(24.1±4.3)分, 治疗后4周FMA评分为(41.7±

5.0)分, 治疗后8周FMA评分为(44.0±3.5)分;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FMA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4、8周, 观察组患者的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3 讨论

脑卒中是当前我国临床医学中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 多发于老年患者, 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3]。肢体功能障碍是该疾病常见的并发症, 由于脑卒中疾病的致病机理十分复杂, 由该疾病而引发的肢体功能障碍目前尚未形成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案, 为了加速患者在运动功能方面的康复, 只能为患者提供专门的康复护理干预。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提升患者运动能力的方式改自我管理能力, 一方面方便接下来的治疗工作, 另一方面也能够提升患者对于治疗的信心[4]。

对已往的康复治疗方案进行优化, 形成新型的康复治疗手段以及理论是改善患者护理体现、提高患者康复速度的重要方法, 针对脑卒中疾病护理工作复杂、康复周期较长的特点对相关护理手段进进行改良, 同时加强患者心理以及生理方面的干预[5]。经实验研究发现,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SI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4、8周, 观察组患者的SIS评分[(412.5±52.6)、(515.3±67.2)分]均高于对照组[(356.0±62.1)、(411.4±45.1)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4、8周, 观察组患者的FMA评分[(41.7±5.0)、(44.0±3.5)分]均高于对照组[(32.2±6.1)、(41.3±5.2)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综上所述, 依照专门的急性期康复护理方案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运动功能, 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俞亚浓, 叶夏秋. 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2, 26(6):129-131.

[2] 陈红霞, 谢仁明, 谢雁鸣, 等. 早期中医综合康复方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29(6):113-114.

[3] 朱防震, 胡方煜, 陈海F, 等. 脑卒中早期范化康复方案对患者认知功能、运动功能的影响. 中国实用医药, 2015(18):279-280.

护理康复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康复护理学;教学方法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跨科性学科, 是现代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WHO列为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并列的四大医学体系之一[1]。康复护理学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护理对象主要是残疾者、老年人、老年病和慢性病患者。康复护理的目的是使残疾者的残存程度和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重建心身平衡,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生活自理能力[2]。作为现代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应该学习和掌握康复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及技能,以便在今后工作中更好地识别、了解和解决患者功能维护与促进的问题,在各自领域开展康复护理的研究与探索,进一步丰富康复护理的理论与实践。

        康复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尝试应用了参与式教学法,旨在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实际操作的技能。现具体介绍如下:

        1参与式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

        参与式教学是一种新式教学方法,它在观念、方法、模式等方面不同于传统式教学, 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已逐步应用于多领域、多学科的教学。

        参与式教学的特点: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平等互尊互动,共同设计课题。该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生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3]。

        参与式教学的方法多样化(小讲座、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灵活多变、集思广义、头脑风暴、角色扮演等)。通过运用“参与式方法”使每个学生能够在紧张活泼、忙碌有序的氛围中获得亲身的体验和感受, 并调动自己的已有经验, 在合作交流中生成自己的新经验[4]。从而真正领略到培训的要义, 在行为上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 将新的理念和做法渗透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鉴于参与式教学的特点、优点、效果,应该更快更好地运用推广、改进、丰富、提高,使这一新式教学方法更加完善,对改进康复护理学的教学质量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参与式教学方法在《康复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1“参与式方法”教学过程

        2.2.1分组:教师可根据班级情况进行分组。我们有意识根据性别、民族进行搭配,每个学习小组10人, 这样可以保证小组讨论效果,保证学习顺利进行。

        2.2.2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是参与式教学的主体部分,就是让学生参与到某些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来,与教师互动学习,互动研究,共同提高。教学设计要明确课时分配、课程内容以及每个章节内容的参与式过程和方法。在活动中,我们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使用各种参与式教学方法。

        首先,使学生明确康复护理学课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例如用“头脑风暴”法,使学生了解康复、康复医学、康复护理学的概念、区别和联系等。

        其次,整个教学中穿插各种“小组活动”的方式,即围绕一个需小组成员互相协作才能完成的任务, 或是需要讨论才能形成正确、全面认识的话题展开。一般先由教师创设情境、引入话题、布置任务, 然后进行小组活动。

如教学设计“做一天残疾人”活动,由各小组扮演不同类型残疾人,上课之前完成一天的残疾人角色扮演,深入体会残疾人在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并考虑我们和社会能为残疾人做什么?创建无障碍服务设施的必要性?如何从自身做起,改进残疾人的生存环境?各小组对以上问题进行讨论,写出小组讨论意见,最后推选1名成员在课堂进行汇报,其他成员可进行补充,使学生们充分思考,积极讨论,课堂气氛活跃。通过这次小组活动,学生们感到相互间协调、配合的重要性,凝聚力有所增强,有的小组甚至深入到临床康复科,更加深刻的理解康复的意义和重要性,对课程产生较强的兴趣。通过辩论和演讲,可以丰富学习内容,使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考虑和观察问题,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康复护理学课程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法。

护理康复方案范文第4篇

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神经内一科 河北省邢台市 054000

【摘 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中的运用价值。方法: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号将114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的健康知识掌握、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得分,并记录两组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健康知识掌握、遵医行为、生活质量得分分别为(90.4±6.8) 分、(87.5±8.7) 分、(76.4±18.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12.446、11.525、13.472,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7.2±3.7)d,显著短于对照组(t=5.113,p<0.05)。结论:在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环节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值得临床运用。

关键词 脑梗塞;康复功能锻炼;护理干预;临床护理路径

康复功能锻炼对于改善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1]。针对传统护理干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差、康复锻炼效果不理想等情况,近年来我院积极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 年8 月-2014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共114 例为对象。其中:男67 例(58.77%),女47 例(41.23%);年龄60-75 岁,平均(66.4±5.6)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6 例(31.58%),初中49 例(42.98%),高中18 例(15.79%),大专及以上11 例(9.65%)。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 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包括健康指导、心理干预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主要内容包括:① 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

组织有关医护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并进行技能考核。考核通过后,方能参与临床护理路径相关工作。② 制定工作方案。以时间为横轴,以护理内容为纵轴,确定每天的具体工作。在入院后3 天内,主要是病情评估、了解患者及家属需求、制定个性化方案。在入院3 天后,则主要了解护理方案实施情况,并收集反馈信息,进行必要的调整。在入院第7 天后,重点是督促方案落实,增强患者遵医意识。出院后进行必要的跟踪随访等。③ 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士长任组长,明确小组成员责任。

责任护士具体实施,根据每日工作计划进行护理干预,并实施相应内容。定时分析方案实施情况,并根据实施和患者康复情况予以动态调整。

1.3 观察指标

在患者出院时进行健康知识和遵医行为评价。健康知识评价采用我院自制的测评试卷,由患者作答,遵医行为评价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日常表现进行打分。总分均为100 分,得分越高表明健康知识掌握或遵医行为越好。记录患者住院时间。在患者出院3 月后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16)进行生活质量评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使用spss19.0 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使用均数± 标准差表示,t 检验法检验。计数资料使用例(%)表示,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康复功能锻炼作为脑梗塞患者治疗的重要环节,强化护理干预有利于获得更理想的结果[2]。但是,传统的护理干预由于缺乏人文关怀,反馈机制不完善,患者及家属的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护理干预效果与预期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提高了护理的针对性,通过明确阶段性目标,可以充分调动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的参与能动性,并且让康复方案具有动态性,能够及时调整,在现代护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3]。

从本组资料来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观察组,无论是健康知识掌握评分、遵医行为评分还是出院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论与周松茂[4] 的结论是一致的。本研究结果证实了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在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中具有重要的运用价值。此外,从住院时间来看,观察组住院时间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护理路径干预之所以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可能与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具有更好的计划性、阶段性、动态性有关。此外,该干预模式也将患者及家属纳入护理之中,调动了他们的护理积极性,有利于获得更好的干预效果。

综上,在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以显著提升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改善遵医情况,缩短住院时间,并且可以提供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运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汤月银, 陈惠莲. 临床护理路径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05):164-165.

[2] 宋凤云. 观察优质护理应用于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的效果[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17):147,149.

护理康复方案范文第5篇

1资料与方法

自制“骨科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表”,让患者和家属自行填写,再进行归纳总结。随机选择10个星期的星期一,给骨科患者发放调查表格,患者当天填写回收。10d共发放调查表格300份,回收有效表格288份,有效表格回收率96%。

2结果

对288张“骨科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表”进行总结归纳,骨科患者及其家属对健康教育需求表现在这几方面:疾病(伤情)相关知识、治疗方案与疗程、治疗费用、愈后情况、合理用药与饮食、康复训练、复诊随访等方面。具体需求所占比例见表1。

3讨论

从调查表格来看,骨科患者对健康需求程度依次为疾病(伤情)相关知识、治疗方案与疗程、治疗费用(大概)、康复训练、合理用药与饮食、合理用药与饮食、愈后情况、复诊随访及其他。特别是疾病(伤情)相关知识,达到了百分之百。其次治疗方案与疗程、治疗费用、康复训练、合理用药与饮食四方面需求超过调查者的50%,说明随着患者知识层面提高,患者对健康需求的内容也较专业和具体。患者需要知道疾病(伤情)的相关信息,甚至希望参与到资料方案中来,与医生增强互动,做到治疗目的明确,治疗费用透明,治疗效果显著。而患者对于饮食、康复训练、复诊等方面的需求表明患者强烈的康复欲望,希望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可以得到最好的康复,进一步提高治疗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