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大势分析

经济大势分析

经济大势分析

经济大势分析范文第1篇

张笑容知名投行高级副总裁、互联网首席分析师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互联网+共享经济。关于这个题目,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说传统互联网共享经济和传统互联网以及PC已经成了一个旧时代,另外一层含义是说互联网+共享经济,互联网+是个新词,今年两会后传遍了神州大地。

既然要谈互联网领域的分享经济,前面说的两个世界,一个旧世界一个新世界,就都得关注,但是要换一个角度。这个角度从哪里来呢?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上做的政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到了两个大的方向,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刺激信息消费。这里面透露出一些做法,比如降低信息成本,降低网费,推广低价智能手机,全面推进三网融合。第三点是刺激新兴消费,推动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消费浪潮。

从政府报告来看,互联网+主要有这么几种做法,第一个是加强信息网络基础建设,政府着眼于制造业,提出工业互联网这一观念。另一个是现代农业,也即农业互联网。其次还有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三网融合,等等。这是政府提出的互联网+。业界互联网公司,包括马化腾、李彦宏等都提出过很多关于互联网+的看法。

那么,问题来了,互联网+究竟是怎么进行创新的?我个人觉得互联网+大致有三种创新模式:第一种叫做“平台迁移”,拿QQ来说,从电脑端迁移到手机端,就是一种基础创新,而PC+移动个人服务就是这样一种创新。第二种创新模式以微信为代表,最近在做微信公共服务。第三种模式以滴滴打车为代表,它是把移动服务和传统服务(出租车服务)结合到一起的典范,是共享经济的信息平台,一边是司机,一边是乘客。它对传统行业起到了一种颠覆性的作用。我在想,滴滴打车可以在这种模式的基础上推出滴滴教练,通过滴滴的模式找一个私人教练,摆脱到驾校报道,到教练场学车的路子,是不是效益更高一些?这种模式是比较有生命力的。

下面讲第三个问题,谈一下互联网+的未来发展是什么样子。我准备从四个维度来讲,这四个维度分别是:个人,家庭,企业,以及移动。个人实际是指个人消费互联网,这个已经进入了成熟期,涨不动了。历年的报告显示,网民数量已经达到了6.49亿,约占总人口二分之一不到,由此中国社会被划分为两半,一半是有网社会,一半是无网社会,网站也有335万个,但现在都用智能手机,装的都是APP,这会使网站数量减少。在这样的形势下,互联网应该向农村发展,降低上网费用,普及上网终端,这样才能带动一些网民出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互联网发展水平实际上还不能和美国相提并论,从基础设施来看,我国互联网宽带还有很大的提速空间,ICT署名上非常落后,全世界排名第86位。由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以个人消费为特点的互联网已经进入成熟期,目前亟需一个新的蓝海。这个蓝海在哪里呢?我们发现,互联网已经从个人消费服务领域进入到了企业生产服务领域。目前出现的很多创新,已经超越了互联网经济的范畴。

第二个讲讲家庭互联网,像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智能汽车、O2O餐饮等在今年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那么,智能汽车究竟是不是忽悠,是不是更大的泡沫?个人认为,它实际上是另一个产业崛起的前期,世界上很多产业巨头已经进入了这个领域。家庭互联网领域的第二个现象是可穿戴设备,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在今年会有一个小爆发。我个人的看法是,这个产业目前的局面是“有硬无软”,缺的是应用,如果应用齐备,这个产业应该会得到快速发展。第三个现象是智能家电(智能家居),从去年下半年起就一直是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很多大企业已经进入了这个领域。家庭互联网目前已经成型,这个网络上缺的是运用,从实际使用的效果来看,它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下面第三个讲讲产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的用户从个人转变到了企业,说明互联网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有两层意思,第一次就单个企业而言,它需要创新,过去我们说企业的信息化,现在则叫企业的互联网化,企业经营管理和生产的方方面面都要采用互联网系统,而不是过去常用的IP系统。第二个层面是企业集群,企业的集群成为一个行业,成为一个产业。企业集群互联网化的主要表现是三大产业的互联网化,包括工业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服务业互联网。现在大家都谈互联网+企业,现在看来又出现了互联网-,你不接触互联网技术和理念模式,你这个行业就会没落。所以我认为以后在行业中发展比较有生命力的将是互联网+企业,产业巨头都在朝这个方向发展。

那么,怎样才算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呢?我认为至少具备下面几个要素。首先是数据,数据将决定一家企业的价值,过去人们以用户衡量互联网公司,用户量大,价值就高,一些电子商务公司也用交易额、利润率来衡量,但互联网+发现这些指标都不能用了。大家更看重的是数据,企业的运行时需要以数据为中心来进行决策的。第二个要素是经营模式,经营模式更多的是O2O,还有一种是OTT,它的威力现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另外一个是C2B,都有巨大的市场。

经济大势分析范文第2篇

同志们:

今天,镇党委、政府在这里召开全镇经济形势分析暨解放思想大讨论动员会议,主要任务是分析我镇财政经济运行情况,研究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动员和组织全镇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促进全镇经济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刚才,镇党委副副书记刘绍明同志将就解放思想大讨论作了动员,后面安林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就全镇经济运行情况及下半年经济工作先讲三点意见。

一、全镇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我镇是典型的农业大镇,经济基础薄弱,资源贫乏,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面临的困难多,形势相当严峻。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团结、求实、负重、拼搏的理念,团结和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认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镇经济总体上保持了持续较快增长势头。上半年全镇生产总值完成22836万元,同比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761万元,同比增长10%;第二产业增加值4469万元,同比增长21.8%;第三产业增加值5579万元,同比增长29.3%。盘点全镇经济工作,主要呈现六个特点:

(一)经济位次攀升,发展势头强劲。2003年,全县开始实行镇域经济目标考核,我镇的经济位次排在全县的倒数二三位。经过近几年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全镇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2005年,我镇经济发展位次从第18位上升为第7位,前进11位,从三类镇的倒数第二位一跃而为二类镇的第一位。今年上半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gdp)实现2283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1%;二、三产业比重实现44.1%;工业总产值完成598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4%,占全年计划的60.1%;5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134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9%,占全年计划的55.1%;民营经济新增注册资金完成147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73.5%;固定资产投入完成728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3%,占全年计划的5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62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3%;镇级财政收入完成96.1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56.2%,同比增长68.6%;镇级工商税收完成37.5万元,同比增长38.9%。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

(二)农业经济稳步协调发展。今年以来,我们进一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进一步加大财政的支农力度,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起步工作。今年小春增长3.2%,大春作物目前长势良好,预计能够增产增收。农业结构调整得到优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今年上半年,我们狠抓了产业化基地建设,按照因地制宜,群众自愿的原则,建成了以华容、三溪等村为示范的优质密本南瓜基地1756亩,全镇共完成以南瓜为主的蔬菜基地22060亩。建成优质加工型辣椒基地8521亩。完成优质稻种植面积20536亩,分别都超计划完成了县政府下达给我镇的目标任务。认真落实农业扶持政策,种粮食综合直补工作全面展开;积极争取沼气池建设项目,全镇共争取沼气池建设350口,直接为群众发放补贴可达35万元。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完善,继续巩固以梨子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带动其它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新组建了沾滩甜竹专业合作社和华容蔬菜专业合作社,搭建起了企业和农户的“桥梁”、“纽带”。抓好扶贫开发攻坚,认真编制了“十一五”扶贫规划,继续抓好市级扶贫村扶贫项目的实施,狠抓对口扶贫工作。抓好新农村建设规划,抽调专门人员深入宣传发动和村情调查,目前示范村石坪的规划已通过市里评审,推进村华容的规划已上报评审。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推广微耕机32台;进一步加强对农技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加大对全镇14340亩退耕还林的管护力度,确保退耕户的利益,另外,还开展了对2005年新进入的4500亩退耕地的登记发证工作。

(三)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在公路建设方面,重点抓了永(新)—紫(荆)公路整治,设置了路标、定界、落实了道班房,为移交交通局养护做好了准备工作,目前已通过县交通局的初步验收。对永(新)—罗(家)、沾(滩)—文(家坝)公路进行了从新发包,落实了专门责任人。还组织资金和人力,继续加大了对鸡(公嘴)—长(田)、紫(荆)—白(堰溪)、保(觉)—嘉(坪)、罗(家)—中(峰)、青(杠秧)—木(瓜)等五条公路的维修整治力度。新动工了望场村马(桑岗)—熊(家石板)公路和利群村三(元桥)—小(坪子)公路。积极配合抓好“綦四”公路建设中的服务工作。今年1—6月,“綦四”公路建设在我镇境内新增拆迁房屋5户;落实弃土场6个,面积86.125亩;兑现拆迁补偿金额522万元,其中房屋63万元;我们还切实加强建设过程中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半年调解矛盾纠纷27起,其中土地权属纠纷22起,工伤事件纠纷5起,涉案赔偿金额23万元,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在水利建设方面,今年年初,为有效保证春播用水,我们切实加强了病险水库和山坪塘整治,狠抓农田水利建设,积极推行节水灌溉。到目前为止,已整治山坪塘11口,修复水毁工程92处,改造提灌站2处,新增防渗渠道5.3公里,新建山坪塘1口、小水池44口,恢复改善灌面4750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80亩,解决饮水困难人口1500人。水利建设累计完成积累工44.7万个工日,完成土石方22.36万立方米,完成投资94.9万元。

(四)招商引资呈健康态势。继续以“解放思想、跨越发展,建设綦西北经济强镇”为指导,去年开始,我们提出了实施“工业强镇”发展战略,坚持“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的思路和“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方针,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一是招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副组长的招商引资领导小组,落实专门人员负责招商协调,尽量为招商引资提供宽松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二是加大对曲美河旅游公司和重庆仲景药业制药厂的协调服务工作,仲景药厂建设拆迁的老大难问题在今年上半年得到了彻底解决,对推进工程进度提供了可靠保证;大兴寺农民新村拆迁安置房即将完工,半岛内土地补偿兑现工作正在进行。三是加大对关、停、并、转企业的盘活力度,引进重庆全泰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对铁合金厂进行了整体收购,主要生产低冰镍,目前,该企业已经进场,正在对厂房设备进行改造,预计两三个月后即可投产。四是引进重庆金霸房地产公司、重庆赵发公司等企业到我镇对陈家河坝片区进行整体开发,拟征用土地200多亩,投资超亿元,有望建成我县第一家乡镇花园别墅小区。五是发展民营经济,坚持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关于发展民营经济的各项优惠政策,拓宽市场准入,大力扶持和培育个体私营企业,今年上半年,民营经济新增注册资金147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73.5%。

(五)小城镇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继续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城镇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一是编制完成了月亮湾的控制性详规方案,规划面积150亩,现已审查通过;对陈家河坝片区进行了规划调整,规划面积200余亩。二是审核发放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9份,城镇规划面积15757.8平方米。三是城镇设施和功能不断完善,改造了主大街路灯35盏,完成了对汽配街、农贸街、溜冰场、老车站、电厂集资楼和陈家河坝新区经济型路灯的安装;建成了乡镇门球场。今年上半年全镇新增城区面积4.2亩,同比增长1.5%,新增城镇人口315人,同比增长1.5%。竣工城镇房屋面积5328平方米,同比增长21%,建成农民新村两个,大兴寺农民新村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已即将完工;望场农民新村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

(六)财政收支稳健运行。我镇是典型的纯农业镇,农业税取消后,财政收入总量非常低。为了缓解财政困境,通过发展经济、培植税源、加强征管等有效措施,效果十分明显,财政收入呈逐年增长趋势。2005年全镇镇级财政收入比2004年增长55.1%,今年上半年实现镇级财政收入96.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8.6%;2005年镇级工商税收比2004年增长47.9%,今年上半年镇级工商税收比去年同期增长38.9%。在社会扶养费征收、非税收入组织、闭置资产变现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壮大资金总量。此外,还积极争取项目、争取资金,近一年的时间,共争取上级各项补助300多万元,不但保证了全镇的正常运转和对历年欠债的分期消化,还投资150万元修通了永紫公路,投资100多万元,购买了镇广播站办公楼、指导站办公楼、政府会议室和社保服务大厅。同时对农村公路建设、水利建设、农业产业化项目、招商引资工作等,也加大了投入,为全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财政保障。

经济的发展,得益于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成绩来之不易,应当倍加珍惜。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横向比纵向比,我们发展快,进步快,增长幅度大,成绩显著。但认真分析我镇的财政经济结构和人均占有量,与先进的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镇经济发展中还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发展形势非常严峻,实现永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还需要我们付出更艰辛的努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经济基础薄弱,人均指标低。2005年,全镇生产总值41479万元,总量居全县第五位,但人均gdp仅5530元,比全县人均生产总值9798元低4448元,仅占平均数的56%。镇级财政收入147万元,总量居全县第11位,人均财政收入仅19.6元,比全县平均水平低15倍。镇级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仅0.35%,相当于全县平均水平的1/10,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70。因此,从总体看,我镇的经济基础还相当薄弱,镇域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相当低,要挤进经济强镇行列,我们还任重而道远。

第二、经济结构不合理,二三产业比重偏低。从gdp构成来看,近几年我镇产业调整步伐加快,二三产业比重逐年提高,2004年为36.1%,2005年为43.8%,今年上半年为44.1%,经济结构发展的大趋势朝着良性方向发展。但全镇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仍未摆脱60:15:25的格局,今年1至6月,我镇三次产业比重为56:20:24,与全县三次产业比重17:40:43相比,我镇二三产业比重比全县低了39个百分点,差距非常之大。农业经济是我镇主打经济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工业、旅游、建筑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所占份额过低,导致镇域经济对政府的贡献低,财政形势异常严峻,政府的经济调控功能极差。

第三、财政形势严峻,收支状况堪忧。从财力构成来看,补贴收入比重超过90%,镇级财政收入比例不足10%,说明我镇是典型的补贴型财政,镇财政造血功能严重不足。从支出结构来看,人员经费等刚性支出占预算支出的94%,说明我镇吃饭和建设的矛盾相当突出,财政对经济的输血功能严重障碍,建设性支出无钱安排,是典型的吃饭财政。从财政赤字和债务来看,2002年底,我镇财政赤字456万元,2003至2005年,财政虽然结余126万元,但2005年底仍有财政赤字330万元,需要由今后的财政结余来消化;2001年底,全镇债务总额2358万元,经过四年的债务消化,2005年底仍有债务1225万元(其中包含1984年至1992年大办企业时为乡镇企业担保的银行贷款174万元,如扣除该部分或有债务,我镇05年底债务总额为1051万元),这些都将成为阻碍我镇经济发展的沉重的财政负担。

第四、重点项目建设矛盾较多,推进缓慢。全县重点建设项目20个,永新有4个,占20%。除马颈水库升坝整治已完成招投标因公路断道未开工外,其余三个项目均已动工建设。北中公路建设,县境内全长38公里,征地1100余亩,拆迁近100户,在永新镇境内,公路里程、征地、拆迁都占全县的一半以上,战线特别长,工作量非常之大,矛盾也特别复杂;大兴寺旅游开发,由于受征地手续、补偿政策调整和开发建设过程中种种历史和现实原因的影响,目前农民拆迁安置房尚未建成,农民无法迁出,土地房屋补偿款兑付工作缓慢,业主投资进程受阻;沾滩仲景药业的建设,虽然房屋拆迁土地补偿安置工作已全面完成,但建设过程中业主与承建方发生纠纷,迟迟未得到解决,厂房平基建设仍未复工。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镇境内的固定资产投资力度,进而影响全镇的经济发展。

第五、思想不够解放,发展意识淡薄。部分同志思想仍然不够解放,发展的意识树立不牢、思路不宽,有意识的回避矛盾和问题,缺乏干事业的闯劲。在工作上精神不振,缺乏激情,按部就班,得过且过,压力不大甚至没有压力,对能否完成工作任务抱无所谓的态度,没把主要精力和心思用于抓发展、抓经济、抓收入上。有的干部作风不扎实,不深入基层,搞“坐党门诊”;有的干部工作责任心不强,甚至搞副业,上班无精打采,搞副业兢兢业业;有的怕接触矛盾,打不破情面,不敢得罪人,好人主义思想严重,一直充当“好好先生”;有的计较攀比,重名重利,要么喜欢平均主义,见不得别人多得一分,要么见荣誉利益就上,一叫干事就要钱,一见困难就让,一遇麻烦事就玩失踪;有的干部纪律意识淡薄,规矩差,架子大,门难进、验难看、事难办,甚至不给好处就不办实事;有的信谣、传谣甚至造谣,爱写人民来信,爱打小报告,爱制造是非,爱挑拨离间,影响团结;有的干部不爱学习,素质低下,爱打牌,常酗酒闹事,影响干部形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全镇的投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镇域经济的发展速度。

二、下半年经济工作安排

今年既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又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能否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关系到本届政府任务能否完成,关系到能否为“十一五”发展开好头、起好步,可以说确实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保持如履薄冰的心态,自加压力,迎难而上,以更强的改革精神、更浓的开放意识、更实的发展举措、更大的工作干劲、更好的和谐氛围,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全力做好下半年的各项工作。

认真分析目前全镇的发展环境,永新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很好的机遇。一是农业产业化项目。全县三大项目,我镇占两个,辣椒项目计划8000亩,现完成8521亩,示范片计划300亩,现完成654亩;蔬菜项目计划两万亩,现完成22060亩,示范片计划1000亩,现完成1756亩。二是新农村建设。全市示范村100个,綦江3个,我镇石坪村是其中之一;全市推进村900个,綦江28个,我镇华容村也名列其中。能够纳入示范村和推进村的笼子,就意味着能够争取到市县的资金扶持,这对全镇的新农村建设必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三是北中公路建设,总投资近三亿元。一方面,将对我镇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投资拉动,另一方面,北中公路拉近了我镇与县城的距离,使我镇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和交通优势,将推动全镇的经济发展,场镇附近1.7公里的北中公路主干道,对场镇的开发建设将带来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四是招商引资。我镇自2004年以来,年年有较大的项目落户永新,这些项目的成功引进,增添了全镇经济的发展后劲。上述项目的引进,使我镇经济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上述项目的实施,对全镇的工作也是不小的挑战,项目多,矛盾就多,工作量就大,处理好了完成了,就将促进全镇的经济发展,处理不好完不成项目,不但会阻碍全镇的经济发展,而且还会损害永新的投资环境,影响今后的招商工作,甚至对全镇干部的工作能力和干部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同时,我们面临的挑战还来自于财政造血功能严重不足的压力,来自于财政对项目推进输血不足、经济支撑不够的困境。因此,完成2006年镇域经济的各项目标任务,我们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只要我们紧紧抓住机遇,勇敢迎接挑战,全年经济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具体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优化投资环境为核心,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招商引资是借力发展、扩大投资、扩张经济总量的重要手段,有利于解决资本原始积累和政府财力不足的问题。招商引资是我镇发展经济的当务之急,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镇上下要牢固树立“镇外就是外,内资外资都是资”和“以诚招商”、“全民招商”的理念,多找门路,勤于协调,想一切办法,尽一切努力,争取引进更多项目。镇里准备成立招商办,专门负责招商引资工作。结合永新的区域特色和经济结构的实际情况,我镇招商引资应主要从两个方向引进项目,一是建安房房地产业。这不仅因为建安房地产业仍是我镇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税源,而具有引进的必要,还因为我镇的区域优势和北中公路建设给我镇场镇开发带来的发展潜力,而具有引进的市场和可能。二是工业项目。这是改善我镇产业结构,扭转财政严峻形势的必然要求,只有工业发展起来了,二产的比重提高了,我镇经济结构才能合理,消费水平才能提高,扩大场镇规模才有产业支撑。招商引资必然涉及用地,但目前永新的地价比古南镇还高,这很不正常,严重违反了国家政策,很容易吓跑投资者。我们要下决心规范用地秩序,打击违法占地、哄抬地价、私自违法倒卖土地、人为抬高用地门槛等阻碍投资的种种行为,以优化投资环境。要营造“人人都是投资环境、处处都是投资环境、事事都是投资环境”的良好氛围,各部门、各单位和任何个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任何事情上,都要牢记优化投资环境的观念,时时为投资者着想,处处为投资者打算,不能有任何私心杂念和部门利益、个人利益。全镇上下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永新经济是一个整体,只有全镇经济发展了,才能使我们每个单位、每个部门、每个人得到发展。维护永新发展的大好形势,为永新发展作出贡献,不仅是我们应尽的职责,也是我们利益所在,“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那些为了眼前利益和个人利益,对引进企业吃拿卡要,阻碍永新发展的行为最终必然使本单位、本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受到损害。希望大家一切以永新发展大局为重,摒弃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积极热情地为引进企业服务。当前,对全泰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低冰镍项目,我们要全力搞好占地、原铁合金厂遗留问题处理、公司水电气供应等服务协调工作,促成该项目早日投产;对沾滩仲景药业项目,要敦促业主加快建设投资力度;对大兴寺旅游开发项目,要尽快建成农民新村,作好土地补偿和房屋拆迁安置工作,并敦促业主在能够开工建设的局部景点动工修建;对月亮湾片区房地产开发项目,要搞好服务协调,催促工程进度;对有投资意向的重庆金霸公司和赵发公司陈家河片区房地产开发项目,一定要体现诚意,紧盯不放,促成签订正式协议。

(二)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扶农、促农、惠农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围绕农民增收这一核心,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一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和规划工作。多方筹资,加大投入,整合各类支农资金,全面推进石坪示范村建设,完成华容村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其余30个村的规划编制工作。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积极扶持镇域特色项目发展,突出抓好万亩梨园和三溪、华容蔬菜、辣椒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加强示范片后期管理,确保特色项目增产增效。三是搞好退耕还林管护工作。上半年全镇退耕还林管护合格率仅71%,同比下降26.4%。全镇涉及退耕还林20个村,有11个村合格率为100%,但有9个村情况非常糟糕,木瓜村合格72%、石塔村合格63%、垭口村合格率为0、长田合格57%,生坪合格63%、建胜合格25%、三合合格40%、保觉合格25%、双合合格3%。希望这些村的挂片领导、驻村干部和村干部认真反思,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在下半年采取有效措施,迎头赶上,确保下半年合格率在95%以上。四是加强大春作物的后期管理和田间管理,当前尤其要搞好病虫害防治,保证今年农业生产增产增收。五是强化企业管理工作。镇经发办要切实转变观念,不能局限于原来农业办公室的职能,只管农业,不管企业。在经发办内部要设专人,专门负责企业工作。随着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和引进企业的增多,在适当的时候,根据工作的需要,完全有可能恢复成立企业办公室,以适应对全镇企业进行管理、服务、协调的需要。经发办要对镇境内企业的发展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他们的困难,需要镇里出面协调的,镇经发办要积极协调,搞好服务,真正为企业的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促进企业提速增效,壮大全镇经济总量。六是农经统计工作。要充分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以镇域经济目标为核心,把全镇各行各业的建设成果充分统计上来。

(三)以北中公路建设为主线,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北中公路建设是全县的重点工程,也是我镇难得的发展机遇,从长远来看必将极大地推动永新经济的发展。但我们也应看到,北中公路建设过程中由于交通的不便,必然对物资的运进运出带来影响,因此也可以说北中公路在建设期内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镇的经济发展,工程进度越慢,工期越长,对我镇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越大。搞好北中公路建设的有关工作,是我镇工作的重点。要按县指挥部的安排,尽快完成协议签订、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租用和资金兑付等项工作,积极与两个合同段和各施工单位衔接,了解他们施工的困难和矛盾,及时处理和排除各种纠纷,确保工程顺利推进,不能因我们的工作而影响了工程进度。要结合北中公路的建设,调整我镇的场镇规划,使场镇建设功能分区合理,布局恰当。抓好场镇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和布局水、电、气、下水道等管网设施,逐步改造木大桥、公厕等陈旧破烂的市政设施。搞好城管工作,加大城管综合执法力度,搞好整治拆违、占道出店经营,根除转盘乱停车辆、乱占道路的顽症。要以北中公路建设为契机,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全镇的公路路网结构,完成青木公路、张扬公路、鸡长公路和梨区公路的整治,力争年底前验收合格通客车;加快永紫公路整治力度,作好移交县交通局代养的准备工作,确保在近期内顺利移交;积极整治罗中路、紫白路和原通乡公路,保证全镇人民的出行和物流的畅通;抓住十一五期间通村油路建设的机遇,作好准备工作,争取我镇规划的投资达7620万元15条153公里的镇村道纳入十一五期间全县通村油路规划。

(四)以增收节支为手段,保证财政收支正常运转

财政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集中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成效和质量。下半年,我们要紧紧围绕“保运转、保稳定、促发展”,扎实抓好财政工作。在增加收入方面,一是强化税收征管。加强与税务部门衔接,搞好房地产业已完工项目的税收结算,强化在建项目的税收征管,加大零散税收的征管力度,堵塞税收征管漏洞;特别是要关注北中公路建设过程中的税收控制,重点是资源税,确保在永新境内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税收不外流;加强欠税追收工作,确保不增加新欠,扩大陈欠追收成果。二是非税收入管理。要结合全县“一金两费”的清理追收工作,加大镇境内土地出让金和配套费的征缴,对业主已缴纳到县里的出让金和配套费,财政部门要积极与县相关部门协调,按财政体制把镇级应得部分及时划回;任何部门、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减免土地出让金和配套费。三是部门收费管理。凡是有收费的部门,要及时清理本部门半年的收入情况,找差距,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措施,做到应收尽收,坚决杜绝违反政策规定乱收费。四是争取资金补助。各部门、各单位要协调好上级关系,千方百计要项目、要资金,壮大资金总量,齐心协力缓解财政困难。

在节约支出方面,要加强预算约束,维护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强财政资金跟踪问效管理,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把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要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坚决查处公款私存、坐收坐支、私设“小金库”等违纪行为;要严格支出审批和控制,各分管领导和办公室主任在签批支出时一定要严格把关,不要怕得罪人,不能认为公家的钱就可以随便签字,让一些心术不正的人钻空子,混水摸鱼;要健全管理制度,特别是对用车和打字复印的管理,镇里准备出台相关规定,取消对外租车和打字复印,各部门用车由党政办统一调度,各部门配齐电脑,自行处理相关文件和资料,考盘到党政办统一打印;要厉行节约,认真清理财政支出范围,对违规擅自公费考察、“两费”开支巨大、负债高消费等问题,要深挖细查、公开曝光,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财经责任。各部门要积极响应党中央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从节水、节电、节经费、节办公用品、减少外出、减少会议、减少日常接待等方面入手,精打细算过日子。领导干部要切实发挥表率作用,大兴节约之风,努力在机关事业单位中形成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良好风尚。

(五)以全年任务为目标,努力完成其他各项工作

一是安全稳定工作。“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稳定压倒一切”。安全稳定这根弦必须时刻绷紧,一刻也不能松懈。特别是当前正处于盛夏季节,气温高,降雨大,易发生洪灾、旱灾、火灾和地质灾害。各村、各有关部门特别要做好防汛抗旱、地质灾害防治和防火安全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要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巩固平安创建成果,确保实现“两降三无”目标,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要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层层落实稳定责任,搞好矛盾纠纷排查和协调处理,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派出所、司法所、法庭和镇综治办要密切配合,尽力化解矛盾,对无理取闹、煽动串联、扰乱正常工作秩序的人和事,要给予依法惩治和严厉打击,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二是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完成2006年计划生育工作,只剩两个月时间,时间短,形势相当严峻,问题很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符合政策生育率低。今年全镇符合政策生育率只有91.67%,如含漏统五年统算仅有85.9%,清溪、木瓜、沾滩三个村符合政策生育率特别低。其次是出生人口漏统错统多。今年半年自查查出漏统39人,错统17人。漏统较多的双合10人,保觉7人,长田6人;错统较多石坪4人,保觉3人。第三是部分村社会扶养费追收乏力。有10个村今年社会扶养费征收为0,分别是清溪、垭口、木瓜、八井、沾滩、上厂、双池、三会、罗家、罗汉。村支两委要抓紧最后两个月时间,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加大计生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与镇计生办一起,逐一清理上报违法怀孕对象,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要督促已婚无生育证的育龄妇女采取以安环为主的长效避孕措施,把计生工作重心前移;市里在9月份可能对县全年计生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各村要在8月31日前完成5岁以下出生人口的清理,在9月2日计生报表时对未报表的出生小孩全部上报;要加大社会扶养费的追收,下半年县法院将对部分拒不交纳社会扶养费的尖子户进行强制执行,各村要摸排好人员上报计生办;各村要按照镇里的安排部署,搞好目前正在进行的生殖健康普查,搞好人口计生村民自治和有关基础管理的帐卡册资料,本月内必须完成交计生办验收,确保今年计划生育工作不出问题,顺利达标。

此外,下半年还要全力推进基层民主政治、民政优抚、社保、审计、武装、民兵、预备役、工会、退休干部管理、青年妇女儿童、统战、老龄、保密、档案、残疾人等各项工作,确保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三、几点工作要求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永新是一个农业大镇,长期小农经济的影响,一些陈旧的观念禁锢着我们的思维,束缚着我们的手脚,制约着我们的发展。当前永新面临很好的发展机遇,但机遇不等于发展,只有抓住了机遇,才能得到发展。要抓住机遇,克服镇域经济存在的诸多矛盾和困难,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很大。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坚决破除不合时宜的思想束缚,牢固树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观念,不能墨守成规、按部就班,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开拓创新,以思想的大解放求得观念的大更新,以观念的大更新求得经济的大发展。

(二)理清思路,明确目标。从去年开始,镇里对发展战略进行了重新定位,实践证明“工业强镇、旅游兴镇、果菜富民”的发展思路是符合永新实际的,只要沿着这一思路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永新的经济结构和财政形势一定会得到改观。各村也要结合本村实际,理清发展思路。各村、各部门要认真盘点上半年工作,对照年初目标查找差距,哪些完成了,哪些在做,哪些还没做,要组织回头看,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要多从主观上努力,多从自身找原因,针对问题和不足采取得力措施,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在当前这个时期,要克服两种思想,首先是“小进则满”,盲目乐观的思想。认为好象目标已经完成或完成得差不多了,相对以往有很大的进步了,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不思进取,缺乏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精神和气魄。其次是无所作为的思想。认为要换届了,何去何从还不知晓,因而不想干事,或者认为要完成某些目标任务难度太大,根本就完成不了目标任务,由此而产生出消极情绪,丧失了信心和斗志。

(三)突出重点,保证一般。所谓重点工作,就是上级重视,或对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大事,或对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大事,或者是影响大而又不易妥善解决的难事。这些事我们要花大精力、下大力气加以解决。镇有镇的重点,村有村的重点,部门也有部门的重点;有近期重点,还有远期重点。各村、各部门要结合本部门、本地区实际,排出下半年自己的重点工作,一项一项的推进,一个一个地落实。我们要坚定信心、直面困难,做到重点难点在哪里就攻坚克难到哪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同时,突出重点,也要兼顾一般,不是说重点工作完成了,其他事情就不做了,要通过重点工作的推进,有效带动面上一般工作的落实,确保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四)转变作风,求真务实。从全镇经济形势的分析可以看到,我们与全县平均水平差距还很大,离“小康”的水平还很远,永新还处于一种相当贫穷落后的状态。全镇上下、广大干部群众来不得半点偷闲、懈怠、浮夸和虚假。各村、各部门必须彻底摒弃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不良作风,强化有所为、快作为、好作为的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静心静气,脚踏实地,少说多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到工作上,真正为永新经济的发展献计献策。

经济大势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宏观经济;领导干部;把握能力

[中图分类号]D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3)09-0056-04

同志曾在讲话中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而正确分析把握宏观经济形势,是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基础,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能力之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深刻转型的特殊时期,“十二五”开局已经两年,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科学分析判断宏观经济形势的能力尤为重要。

一、增强把握宏观经济形势能力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然十分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大量存在。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正在复苏之中,但复苏进程还很脆弱、很不平衡;从国内看,虽然发展的有利条件较多,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很高,但面临的矛盾也仍然不少。从深层次和长远来分析,宏观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并不是一个短期现象,而呈现出一种常态化,并将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日益加深。在这种情况下,能否清醒地认识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妥善处理好长期累积和不断出现的诸多问题和矛盾,关系到能否巩固当前经济总体回升向好的趋势,关系到能否顺利为“十二五”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加强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把握能力,积极引导经济社会良性有序发展。

导致宏观经济形势复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积极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现已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存、在市场竞争中共同发展的多元所有制结构。个体经营者、私营企业主、资本所有者、中介组织人员以及民营经济、“三资企业”中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新的经济利益主体大量出现。多元化的经济主体各自有其独立利益,分别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环境以及对经济活动的预期等相互博弈、分散决策,从而增加了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运行的复杂性。其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处在初步建立阶段,经济运行市场化的基础已经确立,但计划经济的思维和管理方式仍然在现实中存在一定“市场”,企业和政府的行为机制具有双重性和复杂性,正如同志讲话所言,市场经济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再次,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还没有完全改变,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城市化进程滞后,城乡关系不协调,特别是在当前各类问题叠加而致的“矛盾凸显期”,使宏观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客观上增加了正确把握经济形势的难度。最后,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生产要素、劳务、资本、技术等流动更加迅速,国际经济与国内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国际产业转移、各国经济政策制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将会更加明显,这些都大大增加了宏观经济形势的复杂性。

二、增强把握宏观经济形势能力的有效途径

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借助于经过经济发展实践检验相对成熟的经济学理论和各种有效分析工具,辩证认识经济运行的主客观现状和条件,致力全面把握宏观经济形势规律。

1.把握宏观经济形势的理论基础。领导干部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目前我国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所依据的凯恩斯理论等更是各级领导干部增强把握宏观经济形势能力务必熟知的基本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等多领域内的有关理论,立论基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主题是发展。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理论,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分配理论,提出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职能,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系列内容;对外开放的理论,提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发展、新成果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上,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1]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凯恩斯经济理论主张政府应主动干预市场经济的运行。该理论认为,社会的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这里所称的“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当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时,社会对商品的需求超过商品的供给,生产厂家就会增雇工人,扩大生产;反之,总需求价格小于总供给价格时,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生产厂家或者被迫降价出售商品,或让一部分商品滞销,因无法实现其最低利润而裁减雇员,收缩生产。因此,就业量取决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点,由于在短期内,生产成本和正常利润波动不大,因而生产厂家愿意供给的产量不会有很大变动,总供给基本是稳定的。这样,就业量实际上取决于总需求,这个与总供给相均衡的总需求就是有效需求。[2]在干预经济的方式上,凯恩斯强调运用财政政策,而且主要是赤字财政政策来干预经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是随着资本主义“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没落应运而生的,他的理论开创了总量分析的宏观经济学,为分析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制定宏观经济管理政策,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上世纪80年代,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已经历经30余年的计划经济时代所导致的“短缺经济”仍然有其影响。随着经济体制的逐步改革,社会生产力逐步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至20世纪90年代,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鉴于此,我国宏观经济发展与调控充分借鉴凯恩斯经济理论,以其所主张的“逆经济风向行事”和“相机抉择”为经济运行的主要原则,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行的“需求管理”的方式运用到中国经济的实践之中。应该说,在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影响下,无论是通过直接增加需求还是通过影响人们的预期,都使总需求有所增加。但是由于民间投资和居民消费都没有被带动起来,总需求仍然不振。这主要因为凯恩斯理论在我国运用的市场体制还不够成熟,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在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模式有效的宏观调控机制时,以凯恩斯经济理论为主的西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经验是值得借鉴的,但必须充分与我国市场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以更好地利于我国宏观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2.把握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原则。分析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被实践证明科学成熟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和科学通行的分析工具,遵循宏观与微观结合、总量与结构结合、现状与趋势结合、国内与国际结合的原则,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并用,准确判断经济运行的基本面和主要问题,丰富和深化对经济运行总体状况的认识,正确确定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重点和政策组合,更好地把握经济发展趋势和经济变化的维度。

要把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结合起来,宏观分析是把握宏观形势的基本依据,微观分析是宏观分析的基础,没有宏观分析的微观基础,宏观分析无异于缘木求鱼。宏观分析,重点进行总量、结构、财政、金融分析;微观分析,重点考察企业行为:销售、利润、库存、订单、企业家信息(11项PMI指数),居民行为:收入、消费、储蓄、信心(消费者信心指数)。要把总量分析与结构分析结合起来,总量分析是宏观分析的基本内容和最高层次,因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相互关系是整个宏观经济运行的主线,总量分析主要分析总供给和总需求,主要包括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在我国经济目前正处在以结构变革为中心的新成长阶段,结构政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结构分析主要是分析各主体、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包括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城乡、区域、收入分配等。要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加强趋势分析,现状分析,主要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趋势分析,主要进行增量分析、边际变化分析、环比分析(趋势往往领先同比1-2个季度)、景气分析(先行指标分析)。要把国内经济放在国际环境大背景下去审视,重视国内国际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国际分析主要分析国家经济和政策、产业发展和科技发展、国际商品市场和价格、国际贸易、国际金融(汇率、利率、股市、资本流动等),在分析国内宏观经济形势时,必须做到宏观和微观相结合。

3.把握宏观经济形势的主要方法。西方宏观经济学主要运用总量分析方法来研究市场经济运行。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采用凯恩斯主义调控宏观经济。但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出现“滞胀性”经济危机。凯恩斯主义的科学性在西方经济学界因此受到质疑,新自由主义逐渐开始盛行。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尤其是2008年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发端、至今余波未平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新自由主义的地位迅速动摇,西方经济学界“回到凯恩斯”的声音日益强大。尽管对于近年来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系列矛盾,西方宏观经济学也在与时俱进,并先后出现了“新古典综合”、货币主义(代表人物弗里德曼)、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新凯恩斯主义、后凯恩斯主义和奥地利学派等多个流派,但是这些理论并没有超越或代替凯恩斯主义,而是与凯恩斯主义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凯恩斯主义在实践上已证明其存在难以言说的种种弊端,可以称得上与其一脉相承的改良后的各种西方宏观经济学流派也非促进宏观经济理论和方法走向科学的途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学界一直关注与宏观经济分析密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再生产理论的研究和应用,但是受制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对立的观念束缚,早期的研究和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舍弃了商品与货币流通、资本流通等,对马克思宏观经济方法的理解和应用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或片面性就成为了必然。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后,经济学界开始普遍关注市场经济的流通关系,尤其在运用计量经济模型方法分析、实证方法和预测宏观经济运行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但是,过犹不及,在拓展研究视野、方法的同时也出现了另一种严重倾向:有人把凯恩斯主义奉为唯一的现代宏观经济学,并将之作为一种科学的经济理论体系,甚至认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操作实践只能依赖于它,并发展到直接套用凯恩斯主义来分析我国的宏观经济问题并提出对策。而对马克思宏观经济分析方法的应用和发展置若罔闻,甚至将其完全抛弃。事实上,要实事求是地调控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必须抛掉对于凯恩斯主义的迷思。宏观经济分析是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资本论》及其关于西方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的理论对于资本主义经济进行过一系列科学的宏观分析。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认真继承、研究、运用和发展马克思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显然是可行且不可缺失的。马克思主义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是科学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在经济学领域的体现和应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唯有与新的经济实践相结合,以马克思宏观经济分析方法为主,博采凯恩斯主义等西方宏观经济学主要流派众家之长,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持续发展。

三、提高把握宏观经济形势能力的素质

1.加强学习打好基础。对于同样经济现象的分析,理论素养不同,分析水平就不同。提高把握宏观经济形势能力的素质,首先必须加强学习。要加强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在当下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发展观既是我们党执政理念、执政方略、执政举措的新的理论概括,又是关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规律和本质的探索和总结,尤其应该进一步深刻领会。要理解影响宏观经济总量和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了解价格、税率、利率、汇率等调控手段的特点,把握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基本原理。要加强学习掌握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理论。比如:现代产权制度理论、现代企业制度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关系理论、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理论,了解资本流动、国际贸易的规则和特点。要加强学习我国和世界经济发展史特别是近现代经济发展史,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的理论和工具,不断总结实际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2.调查研究掌握实情。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功。重视调查研究,加强调查研究,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调查研究作为一个重要的领导方法和领导环节,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了解实际情况。只有掌握了实情,才能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的客观状况和发展趋势。如果没能完全了解实际情况,甚至被虚假信息所蒙蔽,那就很难做出正确判断和把握。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围绕大局,把握中心,确定调研方向,在宏观上把握大局,在微观上抓住重点,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问题的实质,发现一些有规律性的东西。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社会、一个信息时代,处处留心皆信息。领导干部只要心细,随时随地注意掌握情况,都能为自己的调研找到准确、实在的第一手资料和有参考价值的情况。调查研究要调查了解和听取各方面的情况反映,“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好的坏的都要听,要广泛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情况反映。在掌握相关资料后,要认真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形成有质量、有深度的调研材料。领导干部工作忙,时间比较紧,动手写文章的时间可能不多,但也要抽时间多写调研文章。

3.科学分析准确把握。掌握实情,是分析把握宏观经济形势的基础和前提,但要真正准确研判宏观经济形势,各级领导干部还必须密切结合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实际,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所获得的材料进行审核、检验、分类、汇编等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的总体情况。在这一过程中,要坚持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深入解剖经济现象之间、经济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抓取主要的、关键性的信息,努力从经济运行的现状中找出宏观经济发展的趋势,从纷繁复杂的宏观经济表象中揭示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切实准确把握宏观经济运行的脉搏。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把握宏观经济形势的能力是领导干部的核心能力之一。针对当前领导干部的实际情况,各地各部门应充分创造条件,以增强领导干部分析把握宏观经济形势能力素质为重点,优化领导干部队伍知识结构,提升领导干部队伍服务发展能力。比如可以组织领导干部成员到知名高校进行宏观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专题培训,或者邀请高层次专家教授举办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专题讲座,通过从理论到实务的专题化学习,全面提升领导干部对宏观经济形势、外向型经济等专业知识的掌握理解水平和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高效服务的能力。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情况是好的,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关系趋于改善,经济与社会发展趋于协调,一些突出矛盾正在逐步缓解,但是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然十分复杂。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务必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充分估计面临宏观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冷静观察,沉着应对,比以往更加重视和加强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研判工作,为有效调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力求巩固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

参考文献:

[1]张根海.美国金融危机的社会根源及凯恩斯主义的回归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9,(12).

[2](美)曼昆.宏观经济学(6)[M].张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72.

[3]邓小平文选(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3.

[4]高新民:论构建良性互动的党群关系[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4).

经济大势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经济型酒店;成本控制;战略成本管理

上海锦江之星品牌的创立,拉开了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序幕,我国酒店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国际酒店集团的关注。国际酒店业采取连锁经营方式,管理手段系统化、垄断化、集团化,经营管理水平完善,面对喜来登、希尔顿、香格里拉等国际知名酒店带来的竞争压力,我们必须深化酒店成本管理改革,实施战略成本控制,以增强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市场竞争力。本文基于成本控制理论,进一步研究我国经济型酒店成本控制问题,并提出了战略成本控制方法,为我国经济型酒店成本控制改善提供参考。

一、经济型酒店成本控制现状

(一)经济型酒店概况

我国经济型酒店开端的标志是上海锦江之星品牌的创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至今形成了三大类别:一是国际酒店管理集团,二是如家、锦江之星等全国性品牌,三是莫泰、七天类型的区域性品牌。本文从市场规模、价格状况以及市场绩效等方面对国内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概况进行调查。在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经济型酒店占酒店总量70%以上,形成了成熟的酒店业态;而我国经济型酒店兴起时间较短,还处于新兴业态,统计局2012年数据显示,全国住宿客房数共计357.3万间,其中属于星级酒店的仅有约21万间,其余374万间由经济连锁酒店、小旅馆、中低档宾馆及招待所等构成。而经济型酒店连锁品牌前三强也在不断扩大规模,以期能够占据更大市场份额以实现规模效益。由于我国经济酒店处于新兴业态,不同城市消费者接受度及消费能力的不同,以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经济酒店价格在不同区域、不同品牌,甚至在同一区域处于不同位置的房间价格都有区别。而各经济型酒店为占据更大市场份额所采取的不同营销手段使得价格差异较为显著。但从整个产业成长来看,这种价格差异属于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表现。成熟的经济型酒店资源配置绩效很高,净利润率更是高达40%-60%。但在价格、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以及成本费用等方面还有诸多待改进之处,产业规模和经济效益仍有待提高。

(二)经济型酒店实施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经济型酒店的自有优势使其成为低成本高回报的投资品种,受到众多投资商的青睐。许多经济型酒店通过控制人工成本来提高利润空间,将服务自动化,客房打扫外包,降低员工与客房比例,不断扩大非人工服务范围并同时完善人工服务细节,既让客人满意又能保证酒店低成本运营两部分。酒店成本大致可分为前期建造成本和运营成本。前期建造成本需要考虑酒店选址、建造费用、酒店设施配备三方面;运营成本则需要控制管理成本、人工成本、采购成本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酒店想要保持活力,必须有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一是因为成本控制能够使企业具有更大的低价竞争优势;二是能够保证酒店拥有更充足的流动资金,成本控制减少了酒店各环节的成本,节省的资金可用于员工培训、增加福利或者尝试推出酒店个性化服务等方面,增强酒店竞争力。

(三)经济型酒店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在成本控制方面,我国经济型酒店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缺乏全局观。常常以初期经营成本预估长期经营成本,例如降低初期投入成本,选取的材料质量难以保证,后期不得不频繁维修甚至更换。二是产业形象不清晰,价格跨度大。我国对经济型酒店界定标准一般是价位在200元左右,但实际上不同区域酒店价格差异很大,使消费者难以形成标准的价格预期,对经济型酒店长期发展十分不利。三是行业发展不规范,管理水平偏低。我国经济型酒店大多是由原来的低星级酒店改造而来,并且采取自营或承包方式经营,缺乏专业人才的指导,导致酒店管理模式落后,服务水平较差,运营成本高。四是缺少能与国外酒店抗衡的品牌。经过分析,本文得出经济型酒店成本控制问题的成因如下:一是投资的盲目性。缺乏科学的论证,没有明确经济型酒店的经营理念,投资回报率低。二是缺乏专业的行业管理。国内经济型酒店没有统一的行业规范,很多酒店只是生搬硬套国外的管理模式,缺乏有效的管理。三是专业化人才短缺。经济型酒店相对于星级酒店组织结构简单,对员工的要求更高,而实际上能够身兼多职的复合型人才寥寥无几。四是品牌意识薄弱,未形成规模优势。我国经济型酒店没有形成影响力巨大的品牌,仅有的锦江之星、如家等品牌也只在地区有一定影响力。

二、基于价值链的经济型酒店战略成本控制方法

(一)价值链的基本构成

价值链是企业经营活动中各种价值创造活动的集合。价值链的基本构成如图1。企业内部的价值链活动包括各种内部作业活动,由图1可以看出,企业各项价值活动都参与创造利润,利润的数额等于价值链上各项作业活动创造的总价值与消耗的总成本的差额。进一步分析价值链上的作业活动,可以将其分为核心的基本活动和必要的辅助活动,基本活动覆盖了生产经营、市场影响及服务、内外部后勤和服务。辅助活动主要是企业的管理活动,如基础管理、人员管理和技术研发等。

(二)基于价值链的战略成本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不仅受到企业自身价值链的影响,还会受供应商和买方价值链的影响,甚至有时还应考虑够供应商和买方的上下游企业的价值链。在对价值链进行分析时,可以通过对自身以及相关上下游企业的价值链的分析,来挖掘自身的竞争优势。因此,价值链分析是企业战略成本分析的一种有效方法,产业价值链是价值链分析的重要内容。产业价值链是指某一产业从原材料的开发到形成最终产品所消耗的价值创造活动的集合。每个企业都是产业价值链中作业活动的一个部分,它们互为竞争对手或合作伙伴。在战略成本管理视角之下,往往将企业置于其所属的产业价值链中,了解企业与其上下游供应商、经销商间的关系,并以此来建立战略联盟进而降低企业的成本;同时,企业通过将自身与产业价值链进行对比,发现企业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识别出具有竞争优势的作业活动,以指导企业的经营战略,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企业价值链分析是通过对企业内部的价值作业进行分析开发,推进各个作业活动的优化以及相互协调,并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来权衡取舍各项价值活动。在经营过程中了解竞争优势,确立核心业务非常关键,企业通过对内部价值链的分析识别企业的价值活动,确认其分布状态以及在价值链中的位置,并将价值活动的成本和贡献的价值相比较,分析其合理性和贡献率,尽量降低非增值作业的发生率,提高增值活动的效率。而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的核心是分析竞争对手的价值链,了解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及对企业的威胁,并与企业进行比较,从而识别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避开竞争对手的优势,据此制定更加有利的竞争策略。综上所述,价值链分析在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表现在:确认并分解企业价值链上的各项作业活动,明确各项活动的贡献;识别企业价值活动之间的联系以及与上下游企业价值链的联系;根据企业各项活动的贡献及联系,优化企业的价值链。

三、基于价值链的经济型酒店战略成本控制

(一)经济型酒店的战略环境分析

在将价值链分析应用于经济型酒店之前,有必要对酒店的战略环境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外部环境、产业环境和内部环境分析。针对经济型酒店的外部环境分析,可以采用PEST分析方法,主要分析其外部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外部环境良好,国内政治稳定、居民收入提高以及旅游业的发展都为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针对产业分析,本文采用波特五力分析方法,建立酒店的五力分析模型如图2所示。潜在对手指一些比较知名的酒店集团,这些集团将经济型酒店市场带入了新的激烈竞争中,我国经济型酒店在面对这些酒店集团时,竞争优势较弱。目前替代产品的威胁不大,经济型酒店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替代品较少。在买方方面,选择面越来越广、了解的信息越来越全面,使得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不断增强,买方会对酒店在价格和质量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酒店业的供应商集中程度较高,在讨价还价中处于有利的地位。我国经济型酒店处于起步阶段,内部优势在于电子信息平台的应用、不断增强的竞争意识,但是内部环境也存在较多问题,如管理不严、人力资源的缺乏、竞争手段较为单一、没有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这些问题都是我国经济型酒店发展的劣势。

(二)经济型酒店的价值链分析

通过对战略环境各个方面的分析,可以发现经济型酒店的成本管理还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可以通过价值链分析来识别竞争优势,获取市场竞争的优势地位。(1)经济型酒店产业的价值链分析。经济型酒店是服务的供应商,同时也是各种资源的消费者,是整个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可以通过产业价值链分析,利用供应商和买方的价值链降低成本,取得竞争优势,经济型酒店的产业价值链如图3。通过分析上下游价值链,可以识别出在产业价值链中可以利用的节点。从上游价值链来看,酒店类企业的建设需要大量设备,经营过程要消耗大量资源,二者之和接近总成本的一半,因此,如果与供应商建立战略联盟,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取得竞争优势。从下游价值链来看,酒店应注意了解客户的需求、信息来源、酒店入住率等,通过对客户方面因素的分析,制定相应的服务和定价策略。(2)企业自身的价值链分析。企业价值链中的每个作业活动消耗的成本和创造的价值都不同,进行价值链分析可以识别其中的非增值和增值活动,从而优化企业价值链。经济型酒店自身的价值链如图4。通过对经济型酒店自身价值链的分析,可以确定酒店其各项作业活动所产生的效益,根据各项活动之间的关系,调整酒店的价值链,如将非增值活动进行外包、提高增值活动的效率,可以节省酒店人力和物力资源,建立起更有优势的价值链,从而提高其市场竞争力。(3)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分析。经济型酒店的竞争对手主要包括星级酒店以及其他经济型酒店企业,通过对竞争对手的价值链进行分析,包括了解竞争对手的客房价格、入住率以及服务等信息,同时还可以与竞争对手的供应商及其大客户进行交流,深入了解竞争对手,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改进,并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包括定价、促销等策略,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经济型酒店可以根据产业、自身和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分析所得到的信息优化自身价值链,如将某些作业活动外包、与上游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等,制定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成本控制策略,从而获得成本优势,占据市场竞争的有利地位。

作者:李波 单位: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聂晶:《战略成本管理中的价值链分析》,《财会月刊》2006年第7期。

经济大势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区域经济优势 资源优化配置 区域经济学

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经济优势

1、区域经济优势的定义

区域经济优势,是指经过与其他区域之间的比较体现出来的本区域所具有的适合某些特定生产发展的比较优势条件,如在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所具有的更好条件。具体来讲,区域经济优势包括自然资源优势和社会资源优势(人力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资本优势等)。

2、区域经济优势的特征

(1)区域经济优势存在于区际联系中。一个区域通过与其他区域的联系和比较,就会逐渐发现自身具有的经济优势,所以区域经济优势不是只就自身而言的,而是经过不断地区际联系和对比凸显出来的。区域经济优势的存在离不开区际联系。

(2)区域经济优势只有在市场竞争中才能实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一个区域所具有的经济优势会逐渐显现,然而只是确定了自己的经济优势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充分利用所具有的各种优势、致力于将优势发挥至极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3)区域经济优势是一种动态的优势。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地激烈进行,区域经济发展所具有的优势也会随之不断的变化而不是保持一成不变。只有保持区域经济优势的动态变化,持续最大化动态的区域经济优势,才能推动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稳定和快速发展。

3、最大化区域经济优势的条件

(1)确定区域经济优势。依据以下几条原则:建立在比较利益原则的基础上;要符合区域宏观布局和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综合分析评价本区域经济发展的所有有利与不利条件。

(2)分析利于区域经济优势发挥的资源。根据所具有的区域优势,分析要推进这种优势的发展和扩张所需要的资源,即区域具有哪些优势资源,进而可以利用这些优势资源最大化区域经济优势。

(3)优化区域优势资源配置。在明确了区域经济优势和区域优势资源之后,要根据区域本身的特征和发展阶段优化配置优势资源,争取以最少的优势资源消耗换得最大的产出效益,将优势资源合理配置在效用最大的用途上。

二、区域资源优化配置

1、资源配置、资源优化配置和区域资源优化配置

(1)资源配置的内涵。资源指的是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人力、财力等各种要素的总和。由于对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在面对人类需求时资源总显得相对稀缺,这就要求人们需要合理配置现有的相对稀缺的各种资源,以最少资源消耗获得最大商品和劳务产出为目标进行生产。资源配置,就是指对相对稀缺的资源在各种不同用途上进行比较进而做出选择。

(2)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资源优化配置,指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规律而不是人的主观意志,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实现资源配置,也就是说,通过市场自由竞争和“理性经济人”自由选择,根据价值规律自动调节需求和供给双方的资源分配,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实现优胜劣汰,进而实现对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3)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根据上述资源配置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定义,不难得出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定义。区域资源优化配置,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在不同时间、不同部门间合理分配资源。依据帕累托定律,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指的是在各部门或个人之间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已经达到这样的状态,即使重新配置资源都不能使任何人的情况变好,同时也不会使其他人的情况变坏。

区域资源配置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强弱。因此,区域资源的配置能力是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建设的主要环节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区域资源配置能力是由资源的配置规模、配置强度、配置结构以及配置效果等组成的。

2、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

(1)推动区域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效率的提高。在经济迅速发展和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一个区域要想在经济发展中获得一席之地,就要合理利用所拥有的有限资源,优化配置稀缺资源,争取资源利用的效益最大化。而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需要高新科技的应用,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管理,从而可以有效地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动整个区域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2)引导区域按照市场需求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实现产需衔接。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需求瞬息万变的环境中,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可以将有限的区域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根据市场的供求状况及时调整生产经营方向,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市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命”,关系到区域经济效益的整体发展,按照市场需求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实现产需衔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能够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顺应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机制,增强区域竞争优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区域必然为争夺市场份额展开激烈的竞争。竞争作为外部的强制力,促使区域合理有效的利用有限资源、根据市场竞争状态优化优势资源配置,从而促进区域强化经营管理、降低资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和增强区域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最大化区域经济优势优化资源配置

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具体的产业或项目而言,就是优化利用资源为实现区域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优化区域资源配置需要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和自然因素等各方面的因素。依靠市场运行机制,针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情况,有效地对区域资源进行最优配置,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依靠市场进行调节,同时也需要宏观政策的支持,只有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区域优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推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对区域优势资源利用进行合理性分析

资源的合理性分析,包括对资源利用的有效性、有偿性、科学性、经济性及综合性等的分析。对区域内各项资源尤其是优势资源的利用,都要经过充分的合理性分析,确定如何配置各项资源才能尽可能的发挥出区域优势,实现最优效益,确保区域内每项资源都能够得到最有效、最科学、最经济并且最合理和最持久的利用。

2、区域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

区域内的资源是共享的,即便是不同产业部门间的资源,也可以依据各自的优势和需要来组合各部门间的资源和生产要素,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最优生产。资源的共享性要求以最大化区域优势为原则和前提,把区域内相对稀缺的资源综合起来,根据资源本身的特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产业间优化配置各种可利用的有限资源,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整体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3、不同经济成分间的资源配置

区域中可能存在多种经济成分,这就需要协调各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尽管经济成分不同,却可能需要同样的资源和要素。除了按照市场竞争的原则自动形成资源分配,也需要政府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和需要,对有限的优势资源进行统筹和规划,以促进区域经济最优发展为目标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市场和政府相结合,促进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区域发挥优势在竞争中赢得优势地位的必然要求。

4、区域产业部门内资源的最优配置

前面提到不同产业部门间需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那么在同一产业部门内部,更是需要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分配。一个区域的经济优势大小取决于对区域优势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发展区域经济,要充分发掘自身所具有的潜力和优势,在区域产业内根据资源的特点的市场需求合理分配有限的资源,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尽管区域竞争力的形成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要素却是区域的资源优势和资源的配置。这二者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的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区域的比较优势,并最终能够形成区域自身独特的竞争力。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了区域优势和资源配置的内涵和作用,具体介绍了通过最大化区域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内容和过程,对区域资源优化配置进行了分析,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竞争也愈演愈烈,为了在竞争中争得一席之位,各区域都在为如何加速经济发展努力奋斗,如特色经济、绿色经济、红色经济等等都是为了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实际上,每个区域相对于其他区域来说都会具有的独特的一些优势,如自然资源优势、技术优势、知识优势或是资本优势等。区域可以充分利用自身所拥有的这些优势,扬长避短,合理分配优势资源落实市场需求,将优势努力发挥直至最大化,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走向稳定、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蒋满元、唐玉斌:基于区域经济学基本假定的区域竞争力形成机制解释[J].财贸研究,2005(2).

[2] 安虎森:有关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的一些思考(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2).

[3] 孟庆红:区域特色产业的选择与培育――基于区域优势的理论分析与政策路径[J].经济问题探索,2003(9).

[4] 孟庆红:区域优势的经济学分析[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5] 宋德勇、李金滟:区域优势产业:区域产业研究的新思路[J].当代经济,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