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影艺术的发展

电影艺术的发展

电影艺术的发展

电影艺术的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电视电影艺术创作艺术市场

电视电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极为普遍的娱乐方式,电视电影的创作方式,源于电影艺术中的人物塑造、拍摄规律以及叙事风格等,但其放映方式,却需要满足电视的播放要求,即电视电影是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的有机融合体。在现阶段新旧媒体交融的发展形势之下,电视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个性化的娱乐艺术形式,能够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中国电视电影艺术创作的个性化发展

电视电影的观众群体有一定的局限性,面向家庭的电视电影,在创作过程中,应着重考虑其题材的个性化。电视电影的选材,首先要明确电视电影的教育与启发价值,据CCTC6的电视电影节目审查结果,80%以上的电视电影都是现实主义题材。着重反应群众真实生活的题材,更贴近观众的内心,也更适用于家庭共享节目的范畴,电视电影的创作具有投资小、周期短、小制作等优势;电视电影在电视频道上播放,所以其传播面积广,能够更好的满足现实主义题材的时效性要求。例如,《虎皮枫木》这一作品,以真实人物事迹为启发,对陈祖华寻找虎皮枫木的8年历程进行艺术刻画,呈现给观众的不仅是视觉方面的艺术欣赏,对观众精神方面,同样能够带来一定的启发。

在人物塑造方面,电视电影应重视人物艺术价值的提升,只有影片中的人物足够鲜活,才能让整个情节更加的引人入胜,也只有观众沉浸于故事当中,才能真正的体会到主人公的情感波动,通过他们的人生感怀联想于自身,进而达到通过电视电影艺术引导观众思想与意识的效果。高利强导演是一个十分优秀的电视电影导演,其作品尤其以人物塑造见长,无论是《扎西的长征》中的老班长和扎西,还是《会牌工人》中的徐振国,又或是《督察队长》中的沈泉与朱豪,都切实反映了各类人的生活特点与职业责任。高利强导演镜头中的普通人、小人物,多取材于现实,但成功的人物塑造手法,让人物的感染力并不比英雄式的主人公差,以由浅入深的主题呈现方式,能够更好的启迪现代学子的生活、职业以及梦想追求,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二、中国电视电影艺术人才的个性化发展

在艺术的发展进程中,时尚、创新是其持续发展的根本,对于电视电影艺术来说同样如此,为保证这一根本,就需要相关人才储备的充足性,电视电影艺术人才的个性化发展,是其整体发展的支持与保障。现阶段无论是电视导演还是电影导演,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缺乏创新与冒险精神,小说作品翻拍、动漫作品翻拍、经典作品翻拍、续集、前传等创作形式较为普遍,这种现象的行程与电影工业的惰性有一定关系,在电影类型化发展大道一定程度的时候,制约了导演思想与才能的个性化发展。这种发展状况若要改变,就需要不断注入大批优秀的青年电影与电视导演,而电视电影的个性化发展,刚好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在电视电影的发展过程中,没有票房压力也没有市场竞争,这种艺术创作环境对青年导演来说是一个十分有利的平台,如《王勃之死》、《天天天蓝》等作品中,表现了艺术探索过程的从容与轻松,其中张扬的、个性的导演风格,能够满足青年导演对艺术创作的最初期望。优秀的青年导演需要培养,要重视多元化的意识探索,培养他们对电影语言的熟悉程度,同时还要保证其人文素养水平,而电视电影的个性化发展,能够相应的为其提供发展平台。在现阶段的电影市场上,青年导演难以获得大量的资金与良好的平台,电视电影则能够让其有机会展示才华,将电视电影作为优秀电影导演的培养平台,以中国电影的整体发展为目标,为其不断提供鲜活力量,是中国电视电影个性化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同时也是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必要基础。

三、中国电视电影艺术市场的个性化发展

电影频道的开通,相应的符合其播放要求的作品需求量也就不断提升,由此,为电视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现阶段的市场发展当中,存在市场目标模糊、审查标准不清晰等问题,作品评价缺乏一定的客观性,导致现阶段电视电影艺术创作的创新劲力不足,观众的欣赏热情不够。因此,电视电影的市场化运作还有待完善,形成完整的生产系统,有助于电视电影的整体发展与前行。电视电影的个性化发展,作品质量与资金投入的矛盾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受到广告利益最大化的影响,国内很少出品短篇电视剧,而大众化的影院电影也很难满足电视电影的播放需求与引进标准,各电影频道在自行制作电视电影的过程中,人力、财力、物力都极其有限,最终导致作品数量也难以满足相应的播放需求。基于此种发展状态,在未来的电视电影发展进程中,需要以类型化发展为导向,促进电视电影行业制作更多类型鲜明的电影作品,优化电视电影的题材样式格局,进而缩短与市场化运作之间的差距;另外,电影频道作为电视电影的播送平台,也需要通过品牌树立等手段,优化文化产业布局,促进电视电影在影视行业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四、结束语

电影艺术的发展范文第2篇

新锐视点

从当前电影创作风格的潮流中,可以发现“新学院派电影”的创作风格顺应了时代的发展,符合时代提倡的主题,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应。在原有电影的基础上,秉承了新时代电影创作艺术的总体特征,展现了文化强国的基本特征。

一、国产电影从“学院派”到“新学院派”的发展历程

国产电影的“学院派”主要是指是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一种影视风格。“学院派”影视风格是一种历史的选择,它将新中国电影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影视创作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种影视风格具有明确的师承关系。由于国产电影的发展史比较漫长,并把几个时代的影片风格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几个时代的电影创作风格形成了紧密的关联,促进了影视产业的飞速发展。但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电影创作理论影响了中国电影的创作思维模式,中国的电影创作开始尝试美学的影视创作风格,这些影视创作人的风格日趋多样化,逐步成为国产电影艺术与国际电影艺术沟通交流的桥梁[1]。

自2012年后,国产电影的艺术风格经历了长时期的改革与创新,很多电影学院的教师与学生联手主导新型的影片,放映学生时代的主题。如《失恋33天》《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北京爱情故事》《初恋未满》等,这些优秀的影片作品摒弃了传统的创作风格,并借鉴西方的影片艺术创作技巧,将中国电影的传统精华因素与西方影片风格有效结合起来,创作了一部部脍炙人口的影片。国产电影在转变艺术风格时,把 “新学院派”的影视概念全新地展示出来。从中可以看出,“新学院派”电影是“学院派”电影艺术的延续,将电影的艺术风格进行了全新的改变。同时,“新学院派”国产电影的艺术创作别树一帜,颇具独特的艺术特色,展现出最具独特的艺术风格表现力,体现出中国的特色,将中国的美学特征完美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弘扬新时代的精神理念,满足了观众的需求。

二、国产电影语境与“新学院派”电影风格的成功转型国产艺术电影创作的风格,是与时展的主题相结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结合在一起的,具体结合中国国情创作的。但“新学院派”电影的创作,是以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作为基础的,这种艺术创作融合了时代精神,展现了新时代的社会风貌,使国产电影的艺术发展更具特色,在相对独立的环境下迅速成长起来。“新学院派”国产电影创作风格的成功转型,符合中国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具有重要的社会舆论导向作用。

“新学院派”电影创作是将中国电影事业与国际电影事业有机结合在一起,促进国产电影朝着更好的趋势发展。国产电影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创作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国产电影,并依据这些电影的风格进行创作修改,更容易获得观众的喜爱。国产电影产业的改革与创新,都是以文化改革作为时代背景,这些丰厚的历史积淀进一步促进了国产电影艺术风格的转变历程。根据十八大提出的要求可以看出,文化产业的发展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因此,“新学院派”电影创作的风格要具体结合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融入影视创作中,这一思想将逐步深化影视文化体制的创新与改革,为影视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国产电影要依据十八大的思想,制定相关的文化制度,影视风格要紧密结合新时代的环境,不能与文化精髓脱离。

当前我国的国产电影,受到了金融、财税等政策的扶持,这将成为电影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为电影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国产电影的创作探索、市场反响、投资渠道等多方面显示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因此,国产电影的多项指标都居于世界前列,成为影视文化创作的佼佼者,并在2013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推动了电影事业的持续发展。

中国电影产业取得良好的绩效,与中国影人的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密切相关。“新学院派”的电影创作主要有丰厚的现实基础、足够的物质基础作为影视创作的基础与前提,使艺术电影的创作呈现出多样化发展。尤其是当今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精神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人们对电影艺术文化的需求,更加注重影视文化的精神内涵,认可一些贴近群众生活的作品。新学院派电影的创作正是迎合了人们的心理需求,成为电影艺术创作的重要力量,带动电影市场朝着主动选择的方向发展。

随着中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国产电影的艺术发展也逐步加快,国产电影也日益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也必将会迎来崭新的春天。同时,国内的影片逐步进入黄金时期,呈现出社会文化的丰富多样化。依据国家电影院的规划建设来看,数字化城市影院2015年将会成功覆盖到各个县城内,新增的电影银幕也将重点集中到二、三线城市区域,推动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据相关数据统计,新疆的电影院在2012年只有50余家,但在2013年就扩大到80余家,总银幕数也达到了300多块。随着电影院的增多,观影人口的数量也呈现出逐步增加的趋势。当前城镇居民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对娱乐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多,并随之产生了强烈的观影需求,这将会带动电影院的发展,加速国产电影艺术风格的转型,使国产电影的文化理念也随之变化,朝着更好更快的良好趋势发展。

国产电影艺术风格的转变,使影视发展的外部环境充满了新的需求,影视文化的丰富性,传达着群众对优秀文化的渴求。同时,影视文化也起着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任务。从世界影视的发展史可以看出,好莱坞电影对全球影视的发展有较大的冲击,还有一些非英语的电影文化也困扰着电影创始人,对电影的创作风格整体上难以把握。

自2012年2月以来,中方与美方就WTO电影的相关问题展开了探讨,国内电影的艺术风格成功地发生了转型,影视者在新的环境下,坚守影视文化市场环境,获得了初步的胜利,这将促进国内影视文化的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中国影视创作人必须结合相关的市场形势,对电影的创作发展进行深入的探索,只有这样,才能维护电影文化的安全,保证国产电影的艺术风格能够得到较好的转型,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刻地展现在观众眼前,提升中国民族文化的自信,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让更多的人去深入了解。

内在的激情与欲望,是电影创作者的精神动力,也体现出国产电影丰厚的艺术积淀,这是“新学院派”电影创作者的精神动力。在改革开放的年代,电影创作者只有发挥自身的优势,大胆对电影风格进行创新与探索,才能将国产电影的影响力拓展得更深。同时,电影创作人也应注意培养出各种各样的艺术人才,引导新人创作出积极丰富的艺术作品,将时展的主题展现得更加深刻。当前随着影视学院的飞速发展,培养出了一批批影视创作人才,这也是“新学院派”电影创作风格成功转型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当前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产电影的创作风格日趋生活化、平民化,更能贴近观众的实际生活,表达观众的心声。国产电影以一种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更能给观众带来美好的心理体验与情感体验。

从“新学院派”电影创作群体可以看出,新型的电影风格打破了传统的创作理念,延伸到新的创作领域。随着经济的发展,影视文化的教育日益丰富,在全国各地的相关高等院校得以开枝散叶。这些影视传播学院作为中国电影艺术人才的培养基地,源源不断地为电影事业的发展输送人才,并将中国电影的主题与创作理念传递给新人,影视文化的思想将会影响到更多的创作者,使电影的创作风格更加丰富多样。

三、“新学院派”电影创作的主要特征

“新学院派”影视创作遵循时代的主题,具备鲜明的艺术风格,这些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继承“学院派”的创作精神,成为电影创作的不竭动力。这种新型的影视教育理念,为电影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影视学院的教学理念,将使得影视学院不断追求艺术价值与美学价值。影视代表作《万箭穿心》是北京电影学院教师的代表作,师生在创作实践的过程中,始终维护学院派的精神,这些作品在国际电影节上崭露头角,也成为电影学院教学的重要理念。

第二,“新学院派”电影对美学的追求,是其自身发展的不竭动力,最终成为影视创作者的追求目标。“新学院派”电影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主要着眼于社会改革,用直面的现实角度描绘国家与个体的社会关系。“新学院派”电影创作的现实主义,主要用“接地气”的真实摹段,从不同角度阐释了社会的主题,展现新时代的精神风貌,使国内影视文化达到艺术与观赏性高度统一。

第三,积极探讨与青春主题相关的内容,这是“新学院派”电影对主流观众的直接回应。以“青春”为主题的影片类型,是当前中国主流电影创作的主题部分。从中国观影群体来看,社会青年对青春题材的主题颇感兴趣,反映青春的成长经历,将会逐步成为电影创作者优先选用的题材。

第四,对电影种类的探索,使“新学院派”电影的语言与语法更加丰富。高校学院的影视教育者秉承新型的教学理念与价值观念,结合中国传统的文化精髓与新时代主题,对电影的创作题材进行创新与改革,并积极探索新兴的叙事方式与技术手段,这为国产电影的艺术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4]。

四、“新学院派”电影对现实生活的期待

“新学院派”电影创作对其生长环境的现实也给予了高度重视,这主要从理论构架上对电影市场进行评价与创作,促使“新学院派”电影尽快成为国产电影创作实践的翘楚,成为中国影视文化的名片。

“新学院派”电影对现实生活的期待,也要依靠现代化的高科技技术,科技创新必然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引领。当前的社会经历着重要的转型阶段,如果影视创作者能够抓住这个机遇,利用信息技术创作出更多的经典影片,将会为电影事业的发展提供空间,提升电影作品的精神内涵,对观众更有教育意义。当前的数字技术、文化与科技有效融合,这是影视创作的大好机会。影视创作者不仅要加强自身的创作理念,学习先进的知识,还要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人才,推动国产电影的有效发展。

此外,基于电影的工业属性,绝大多数的电影创作需要借鉴市场的经验,站在市场的角度上,去挖掘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风格与主题[5]。因此,影视创作者要结合时代的背景,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把影视业的发展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同时,也要结合“新学院派”电影的创作精华,鼓励电影影人进行电影艺术风格的探索,创作出更有特色的国产电影,推动电影产业朝着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迎来百花齐放的盛世局面。

电影艺术的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微电影;创作和传播;发展分析

一、微电影的定义和兴起

关于微电影的定义,尚没有权威部门或著作提出相关定义,但是从其表现来看,可以对其进行特征性的总结。第一是微容量,微电影的长度一般都在十分钟之内,最长的也不过二十分钟。第二是微型制作,微电影在制作上和普通的电影没有可比性,其准入门槛低,几乎所有人都可以拿起手中的摄像器材进行拍摄,所以它是一种微型制作。第三是微平台,相比于传统影片来说,微电影的播出主要是通过网站、手机等网络形式,所以能够更加贴近观众。2010年底,香港当红影星吴彦祖主演的凯迪拉克品牌的汽车广告《一触即发》,被认为是微电影的首创,这部广告虽然只有90秒,却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此引发了微电影拍摄的热潮,一大批微电影应运而生,涵盖了爱情、励志、青春、悬疑等多种题材,涌现出了《老男孩》《父亲》《看球记》等多部优秀的作品,很多网站看到了微电影发展的广阔前景,纷纷为微电影设置专栏,甚至由网站组织进行微电影的拍摄。如今,微电影已经成为一种时下流行的电影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探讨。

二、微电影的艺术特征和现状分析

(一)影片内容的至高无上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总体来说可以划分为内容和形式两大部分。如果按内容细分,还可以划分为十几个小项,那么作为一部只有几分钟的电影来说,最为重要的元素是什么?通过对多数作品的总结,可以看出微电影是以内容为重的,这一个观点也得到了专业人士的认可和肯定。2011年,在中国传媒产业的高峰论坛上,与会的专家、学者和部分微电影的创作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终大家一致认为:面对日新月异的传媒形式,唯有“内容为王”才是最大的利器,即无论电影的外部环境和作品的形式如何变化,电影的内容总是受众的第一需要。而且从微电影本身来说,微电影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正因为在这个生活节奏快和工作压力大的时代,人们很难保证有时间和精力去影院花费两三个小时观看一场电影,如果微电影的艺术水准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是十分乐于接受这种新电影形式的。这就从客观上对微电影的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在内容上既要新鲜有趣、贴近生活,同时也必须具有一定的内涵,能够给人以启迪和思考。以筷子兄弟创作的微电影《父亲》之父女篇为例,作为警察的父亲在性格脾气上较为火爆,可能有时不能很好地表达出自己对于女儿的爱,但是这并不能说明这是一位没有责任感的父亲,他不但有着对于女儿深切的爱,还有着自己特殊的表达方式。在女儿结婚的时候,他穿上了早已脱下的警服,骑上了老式的三轮摩托车,来到了婚礼现场,凝重而又自豪地牵起女儿的手,将女儿托付给了另一个男人。影片一经播出,立刻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甚至获得了“催泪弹”的称号,其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只有这种有着深刻内容性的作品才能和观众产生一种最单纯、最原始和最本质的交流和互动,微电影在形式上跟传统影片不具有可比性,也只有通过对内容的深入挖掘,另辟蹊径,以小见大,哪怕只是一个仅有几秒钟的镜头,却能够一下子获得观众内心的共鸣。

(二)多元化的发展平台

网络平台无疑是微电影的母体。2005年,优酷网率先将Youtube视频网站的经营模式传入了中国。随后国内的视频网站,如土豆网、56视频、六间房等,都纷纷建设完成,倡导用户们上传自己喜欢的视频。通过这种视频的上传,观众们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2010年,通信技术迎来了全新的发展,3G手机、手机电视等功能的实现也为视频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作为微电影来说,其自身的快速发展,让很多网站都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商机,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微电影进行投入,在获得了良好经济收益的同时,客观上也推动了微电影的发展,使得微电影能够有一个多元化的发展平台。2011年,优酷网站推出了专门的微电影项目:“幸福59厘米”,鼓励普通民众上传他们的微电影作品,并且邀请专业人士担任评委。大赛涌现出了多部优秀的作品,优酷网的浏览量也一下子暴涨,一跃成为当时微电影的门户网站。随后,爱奇艺影视推出“城市映象”系列,以各地的城市作为切入点,展现这个城市的人物和故事,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一些视频网站也开始和传统的电视媒体形成合作关系,力求进一步扩展微电影的展示渠道,盛大网络就和湖南广电一起成立了“华盛影视”主打微电影,挖掘优秀的微电影人才,汇集优秀的微电影作品,同时借助于两家媒体本身的力量,逐渐形成了一个从文学到剧本、从拍摄到放映、从传播到反馈的产业链条,无论是各大网站的重磅出击,还是主动和其他媒体形式的联合,都在客观上推进了微电影在多元化平台上的多元化发展。

(三)影片和观众积极的互动

微电影在传播过程中,有一个不同于传统电影的重要特点就是注重和观众之间的交流,观众们在对微电影进行浏览和点播的时候,可以随时随地发表他们自己的看法,特别是当一部分人对于某一部影片较为偏爱时,往往会形成一个群体,在这个群体中,随着成员们交往的逐步深入,渐渐地就会产生出一位“领袖人物”,他们往往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为独特的看法,为其他的成员们所认可,并且还可以通过这位“领袖人物”将观众们的意见传达给制作方,彻底改变传统电影在电影批评方面高高在上的姿态,观众们也由此感受到了一种体验和参与的乐趣。而作为微电影的提供方,各大视频网站也都在方便观众们欣赏的环节上下工夫,多数网站都具有强大的搜索功能,可以按照不同的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查找,满足不同观众们的不同需要。不仅如此,很多由网站主办的微电影拍摄,还主动邀请广大网络观众参与其中,比如网易的“7电影”,就公开征集优秀的剧本、演员和海报的创作等,大大提高观众们参与的积极性,也给了微电影创作本身以很多新的启示和借鉴。

三、微电影未来发展的分析

(一)微电影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从当前的发展来看,微电影无疑是具有广阔前景的。首先,微电影带来了巨大的经济价值。从微电影诞生以来,特别是一些视频网站,直接多了一个稳定的收益增长点,很多网站从微电影播出的第一天起就开始盈利,这种突出影响效果让广大厂家开始重视视频网站的广告效应,自然也就增加了资金的投入,很多广告预算直接倾斜于微电影栏目。对于网站、微电影和厂家三方来说,都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其次是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电影人才。传统电影的拍摄对于普通人来说,无疑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而微电影的准入门槛较低,几乎所有人都有可能当导演,如果他们的作品足够优秀,就会获得高点击率和高知名度,所以很多有着电影梦想和才华的人涌现出来,推进了中国电影的人才培育。很多已经成名的影视演员,也纷纷加入了微电影的拍摄行列,他们将微电影的拍摄看作是自己由演员到导演转型的试验田,已经有几十位一线的演员都拍摄了自己的微电影作品,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拍摄的过程中,也使得他们对电影有了全新的认识。最后是微电影具有的独立艺术价值。在超短的时间内,却要表现出和电影胶片一样的视觉效果和审美意义,那么微电影就一定要在手法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比如在叙事方式上受制于时间的限制,微电影不能采取传统影片中的平铺直叙的叙事方式,而要采取一种错位的方式,从一个多维的角度下进行叙述,从而更加具有表现力和冲击力,这就给了传统的电影创作以很大的影响,也展现出了微电影自身所具有的艺术价值。

(二)微电影需要加强监管的力度

近年来,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作为一种新兴网络文化业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有些节目脏话连篇,内容粗俗,格调低下;有些节目刻意展示低级趣味的场面;有些则毫无掩饰地展示血腥暴力动作和场面。2012年7月,国家广电总局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要肩负起自己的职责,对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一律先审后播,在节目播出前,应组织审核人员进行内容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上网播出。《通知》还要求网络视听节目服务行业协会,积极开展行业自律活动,组织审核人员培训与考核,抓紧健全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引导会员单位传播健康有益的视听节目,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一方面是网民反应强烈,要求政府依法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另一方面是致力于制作、播出优秀的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的视听网站反应强烈,要求政府部门及时约束,防止不良节目占据优良节目的时间和空间。

(三)微电影需要更多的创意

虽然微电影如今的发展顺应人心,得到了各个部门的关注和爱护,但是并不意味着微电影的发展没有瓶颈,当前一个需要认真面对的现实就是创意的缺乏。前文提到,微电影是以内容为王的,剧本的内容要有新意和创意,才能够满足观众们的审美需要,然而恰恰是这个最为关键的环节制约着微电影的发展。传统电影向来有对文学名著改编的习惯,但是受制于微电影的容量,微电影显然不能采取这种方式。

综上所述,数字和网络时代的来临,在大大改变了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新的艺术形式,微电影就是其中之一。对于这一新兴事物的兴起,不但不能够置之不理,反而要予以认真和及时的关注。从当前微电影发展来看,微电影呈现出了鲜明的艺术特征,受到了多数人的欢迎,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不少的问题,需要得到专业电影人士和广大观众的帮助和支持,从而使微电影的发展能够扬长避短、突破瓶颈。相信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微电影一定能够成为真正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优秀艺术形式。

[参考文献]

[1] 莫康孙.从“电影植入广告”到微电影[J].中国广告,2011(08).

[2] 刘佳佳.从“鲶鱼效应”看微电影对广告的影响[J].经济论坛,2011(10).

[3] 康初莹.“微”传播时代的微电影营销模式解读[J].新闻界,2011(07).

[4] 唐磊.微电影网络狂欢后投诚主流院线[J].中国新闻周刊,2011(11).

电影艺术的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影艺术;银幕英雄;艺术形象;塑造;新中国;政治;商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J902 文献标识码:A

英雄崇拜是一个永恒的令人感兴趣的主题。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英雄形象,一个伟大的民族在任何时代都会涌现出一批具有时代特征的英雄人物。卡莱尔在《英雄与英雄崇拜》一书中认为英雄就是各个领域中的杰出人物,英雄们的壮举影响并造就了世界的文明史。英雄满足了众生关于时想的“人”的形象的想象与崇拜心理,也满足了寻求心理安全与慰藉、弥补自身局限的需要。百年中国电影史上,英雄形象与英雄主义始终存在。本文集中论述的是新中国成立至今银幕英雄的历史变迁。为了更好地解剖这一主题,本文将从时代语境、塑造方法、电影样式、民族特征、观众接受等方面简要阐述新中国银幕英雄形象的时代变化。

一、“十七年”激情昂扬的国家政治英雄成就经典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开始了从商业电影向国家政治电影的转型。电影作为党的事业的组成部分,承担着塑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重责。塑造战争与和平时期的英雄形象成为言说新政权合法性、树立崭新的社会政治信仰、构织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必然选择与轻省渠道。除了政治的需要,从普通民众的角度讲,他们也需要银幕英雄满足自己对新的国家与社会建设的热烈激情与理想化期许。

“十七年”电影的英雄形象塑造都必须遵循政治第一的原则,英雄人物的行动无外乎都是革命英雄主义和忘我的集体主义的证明。在政治与艺术的博弈中,“十七年”孕育出了许多优秀的“红色经典”电影,谱写了一系列深入人心的英雄形象。这些英雄人物根据不同的电影样式可以分为如下四类:一是革命战争或当代战争题材的大多取自真人的意志坚定视死如归的战斗英雄形象,如《赵一曼》中的赵一曼、《烈火中永生》中的许云峰、江姐,《青春之歌》中的卢嘉川,《钢铁战士》中的连长张志坚、《红色娘子军》的洪常青,《平原游击队》中的李向阳,《英雄儿女》中的王成,《狼牙山五壮士》中的英雄群体;二是革命战争中逐渐成长起来的英雄形象,如《》的、《青春之歌》的林道静、《红色娘子军》的吴琼花、《回民支队》的马本斋等,激励着年青一代人的成长。三是反特惊险样式电影中机智勇敢的英雄形象,《智取华山》《野火春风斗古城》《羊城暗哨》《英雄虎胆》《地下尖兵》《虎穴追踪》《铁道游击队》《永不消失的电波》等的许多机智沉着、坚定果敢的英雄人物。四是社会主义和平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劳动积极分子,如《李双双》《今天我休息》《锦上添花》《哥俩好》《大李老李和小李》等,尤其李双双热爱集体、乐于助人和自私的喜旺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英雄人物是政治意识形态的自觉信奉者、执行者和传播者,表达了无产阶级的立场与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一个有理想、而且为理想奋斗的优秀人物的写照。

“十七年”电影英雄形象塑造是成功的,不仅影响了当时的观众,也有许多成为历史的经典记忆。“十七年”英雄人物的塑造方法体现了银幕英雄塑造的四点基本规律:

一英雄人物有鲜明、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信仰与政治基调,符合时代要求。新中国电影观念与电影体制都保证了英雄人物的政治第一性原则,同时也符合东西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峙的世界格局。好莱坞的007同样诞生于东西方的冷战时期,直到世界政治形势的巨变、东欧阵营的瓦解使得007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从1989到1995年007沉寂了六年,直到赋予詹姆斯·邦德一个反恐怖的新主题,才重新回归商业的英雄。

二是英雄要有生动的个性,这来自于其独特的人生经历、有效编织的矛盾冲突和较鲜明的性格特征。例如《》就成功塑造了一个鲜活可爱的成长起来的英雄人物。有普通人的缺点、弱点,为当兵把16岁说成17岁,发牢骚、耍小心眼等,个性争强好胜、质朴坦率。影片充分展示了环境与个体之间的关系,既写了对环境的适应,也写了他与环境的矛盾;既写了个性的冲突,也写了环境对个性成长的改造与激励,直到竞选爆破队长成功,他的性格塑造才算完成,舍身炸碉堡的英雄壮举由之变得真实可信。“十七年”银幕英雄塑造是很值得研究的,后来所谓塑造“有缺点的英雄”在当时就已经做得很出色。

三是符合民族文化审美理想的英雄形象塑造。红色经典电影在张扬革命英雄主义的同时也张扬了民族精神,电影创作者体现出民族的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使得它们所塑造的英雄人物不仅仅是政治英雄,而且是地道的民族英雄形象。由于东西方的对峙,“十七年”里中国电影与西方电影的交流很少,相对闭塞单一的环境与特有的政治文化体制都使得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民族审美文化情趣得到充分发扬,文化气质单纯,电影艺术以塑造工农兵形象为主的要求加深了这一点;同时,东西方的对峙与差距并没有让贫穷落后的中国丧失掉自信,反而因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对信仰与理想的坚守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自豪。所以,“十七年”的银幕英雄是具有鲜明的民族主体性的英雄形象。纵观世界电影,基本每个国家的电影都把本民族的英雄主义精神张扬得崇高、威严、神圣,“十七年”的银幕英雄塑造达到了这一点。

四是英雄形象的能力与品德较出众,在意志、毅力与勇气方面超出凡常;英雄人物的扮演者有良好的外形与气质魅力,演技出色。

电影艺术的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艺术电影;出路

2016年我国第一部电影法《电影产业促进法》出炉,在经济和政策双重保障下,我国电影市场活跃。然而电影产业巨大成功的阴影之下,是艺术电影的痛苦挣扎与妥协。类型化、商业化,成为我国电影发展的总体趋势,商业电影日益成为消费者热衷追逐的对象。相反,《山河故人》等艺术电影却在享受着高口碑的同时沉寂于商业电影的光辉中。而《白日焰火》《狼图腾》等仿佛寻找到了艺术与商业的“平衡点”,使得影片的艺术隐喻在商业浪潮下得到认可,逐渐模糊了艺术和商业的二元对立。那么,是否这种商业妥协才是当下艺术电影在商业侵袭下的求生之道?抑或依旧保持追求纯粹的艺术才是发展正道?本文将从美、法两国艺术电影政策着眼,探究在日益商业化的中国,艺术电影该如何寻求出路。

一、艺术电影概念解析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消费活动,兼具艺术性和商业性。而对这两种属性不同的追求,也就推动了两种相互对立的电影类型的产生发展,即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一直以来对于艺术电影的定义非常繁多,因此我们先从艺术电影的“他者”――商业电影的概念着手进行解析。商业电影,顾名思义,是对以票房为核心的商业价值的追求。在文化消费主义审美浪潮下,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商业电影必须以消费者为导向,通过明星效应、感官刺激、营销运作等方式来满足消费者求新心理,从而吸引更多的潜在受众。这也就要求商业电影拒绝剑走偏锋,用迎合大众常识的价值观、夺人眼球的类型化故事来平均不同层次细分市场的消费者审美需求,来实现受众群体的最大化可能。而商业电影的成功,则只能在既定的框架内,追求故事内容、音乐等各种细节的完美化,以此脱颖而出将更多票房收入囊中。

那么,相对而言,艺术电影的能指则为追求艺术价值的电影类型。它更加侧重于对现实和社会的批判,是对人性和社会深度和边界的探索,充满浓厚的哲理与隐喻意味。同时对立于商业电影,艺术电影常常是“逆常识”的:艺术电影揭示社会的阴郁、伤疤,从而直击痛点引发观影者的反思。因此艺术电影缺乏娱乐性,而它的压抑沉痛又进一步将多数观众拒之门外。 艺术电影的拍摄初衷旨在导演主体的个人诉求,以期达到对主流商业电影的一种背离与反叛。这一特点在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时期得到极致发展,作者的隐喻变成电影批评和电影理论中关键结构性概念。由此可以看出,艺术电影的内容和表达都是个人色彩浓重且独创化的,这在根本上将艺术电影局限为导演和其知音的小众狂欢。

相较于艺术电影,文艺片作为艺术电影向商业电影妥协的产物占据了更大的国内票房市场。文艺片是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持续碰撞与对话融合的结果,多指具有人文、社会关怀,具有较为浅显的隐喻意味,受众较小,商业气息较淡薄的电影类型。但也正因为文艺片的存在,使得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概念模糊,为艺术电影的保护增加了难度。2015年,全国共生产电影686部,其中得以进入院线上映的票房仅358部,占总数的52.18%,票房过亿的电影数为47部,占总数的6.9%。由此可见,我国电影市场的繁荣仅属于少部分影片,而很多成绩平平的电影则选择投机取巧地给自己打上文艺片的标签,以此瓜分本属于艺术电影的市场和投资。《唐山大地震》《太阳照常升起》等影片,虽然所建构的故事是沉痛的故事,表达沉郁的情感,但抛开表面的符号来看,影片还是通过类型化的悲剧来表达人性的阳面,从元素选择、场景制作到宣传营销都竭力吸引观众,商业意味浓重。而中小成本电影《中国合伙人》《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更是以“文艺”作为营销点,通过消费记忆来吸引观众。本文认为这两种文艺片都不可称之为艺术电影,当艺术电影开始迎合受众的时候,导演便丧失了在电影场域中进行意义诠释的自由权利,转而被文化消费主义所左右,艺术电影也就失去了自己。而在以感官刺激和满足为审美的当下,社会需要冷静审视的目光,带领并启发更多人探索人性和社会的灰色地带,从而引发思考与反省。

二、美、法两国艺术电影政策

在漫长的电影发展史上,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一直在电影场域内进行对话和博弈,彼此对立而又逐渐融合。19世纪,欧洲大陆三大电影运动后艺术电影得到蓬勃发展,电影艺术表达与商业诉求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彼此碰撞融合。艺术电影应该选择独立还是向商业电影妥协成为一个恒久的话题。在博弈的过程中,电影市场出现了两大对立阵营――法国选择了坚守电影的艺术表达,一直是艺术电影发展的标杆;而以市场为核心的好莱坞则毫不掩饰对艺术电影的收编和产业化运作的欲望。本文将立足于美、法两国艺术电影政策,反思我国艺术电影的发展。

(一)法国艺术电影政策

为了抵制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消费主义文化的入侵,法国始终奉行“文化例外”“文化多样性”理念,坚持将电影排除在自由贸易商品之外,以此来保护国家文化独立和民族文化认同,并通^扶持艺术电影的发展,用艺术优势替代工业优势来抵制好莱坞商业电影对本土电影市场的垄断。 法国国家电影中心(CNC)就诞生于这样的历史背景。CNC的主要职能是“控制法国电影生产的融资、展览利润、组织专业教育体系和对电影产品实行资助”。由此,法国开始并坚持走上了以国家电影中心为核心的涵盖艺术电影制作、发行、放映等多个维度的国家政策扶持之路。

法国对于艺术电影的扶持偏重于制作环节。主要由国家电影中心执行,利用特别附加税和电视营业税对电影产业进行自动资助和选择性资助。自动资助是在电影发行后自动划入账户的资助,可被用作制作新片或偿还债务。选择性资助则主要针对艺术电影。该项资助需要所申报的影片在通过审核后方能获得,通常仅有10%的法国电影获得此项资助。为了鼓励新兴导演和推动艺术电影的发展,该资助项目会优先选择处女作和艺术性强的影片进行资助。由此可以看出,法国艺术电影的成功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扶植。除政府扶持外,法国政府还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个人和企业通过银行对电影进行投资,但所投金额不可超过总制片成本的49%,而作为回报投资者可享受最高25%的所得税减免。

在电影发行放映方面,法国除了提供资金和技术扶持外,还针对影院设立了相应的限定条件。CNC在《电影和动画比例》中规定――拥有多放映厅的影院,要遵循多元化原则,同一部影片最多只能占据25%的排片,为艺术电影的放映提供了必要的空间。与此同时,法国每年给予放映“艺术与实验”片库中影片场次占比达65%以上的影院“艺术与实验电影院”的头衔,并予以具体资金扶持。除却资金补贴外,CNC还针对DVD、电视台等其他影片发行渠道设定限制条件,从而通过赋予影院有期限的专有权,推动艺术与实验电影院的发展。

想要切实有效地实施对艺术电影的扶持,必须有严谨科学的艺术影片评选标准。法国负责艺术影片评选的有两部门――艺术影片推荐评审会和法国艺术联合会(AFCAE)。AFCAE的“艺术与实验电影推荐委员会”负责主持每月两次的艺术影片评审会,更新艺术与实验电影片库,并下放给各影院,为艺术与实验电影院的评选奠定基础。此外,法国还通过资助戛纳电影节实现对艺术电影的评选工作。戛纳一直专注于追求艺术性,使其在艺术影片评选标准方面享有话语权。戛纳的享誉世界既是法国对于艺术影片追求的折射和推广,同时也推动了法国艺术影片评选标准的完善化。

(二)美国艺术电影政策

在美国,文化首先是商业的,电影产业也不例外。好莱坞发展至今已演变成由强大资本执掌权力的特殊文化场域。美国文化的商业和实用主义在根源上决定了好莱坞电影的商业血统。而身患大片综合征的好莱坞电影充斥着科技、场景、声效奇观,而文本叙事功能则被忽视,即使在16世纪末曾出现过“文艺复兴”思潮,但在市场经营和它所滋养的大片之下留给艺术追求的空间在不断缩小,甚至被收编。大卫・博德维尔认为虽然美国艺术电影叙事不同于好莱坞主流电影的封闭式大团圆结局的叙事方式,但所暗含的隐喻依旧是顺应常识而浅显易懂的,因此美国艺术电影在实质上是非常接近于主流商业电影的。

在美国,艺术电影以独立电影的形式出现。然而,美国艺术电影并未消亡,而是另辟蹊径寻找到了专属的发展路径。他们相对于法国艺术电影,对艺术性的执着显得非常温和。美国艺术电影立足于特定观众,一直在探寻艺术表达与商业价值间的融合。20世纪80年代,独立电影市场协会(AFMA)成立,致力于成为独立制片电影的代言人,并在逐渐发展中与美国电影协会比肩而立。独立制片商会(SIMPP)和独立制片商联合会(IMPP)等小型组织和机构共同构成了独立电影服务和保护体系。在发行方面,美国艺术电影建构了一条差异化发售路径。这条路径主要由艺术影院、电影节、美国电影市场(AFM)、独立电影频道、网络平台等构成。与法国相同的是,电影节成为艺术电影发行的重要途径。

若法国艺术电影政策的能指是电影艺术性的独立,那么美国的艺术电影发展则指向电影场域内艺术与商业融合的微妙平衡。但无论是法国还是美国,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电影发展模式,都给艺术电影留出了相对独立发展的空间。因此笔者认为在电影发展过程中,首先应该给艺术性独立发展的空间,能够让其不受干扰地自由表达。商业与艺术均无错,个人选择而已,但国家或者社会有义务给予商业和艺术各自发展的空间,只有这样,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才能在博弈中相取力量,而不是放任商业电影肆意侵蚀艺术电影空间。

三、我国艺术电影发展的反思

近年来我国电影产业蓬勃发展,接连涌现出“现象级”作品。但常年占据国内电影票房榜单的无外乎好莱坞大片、IP电影和粉丝电影三类,艺术电影的身影鲜少出现,即使是载誉而归的《山河故人》和《归来》也无奈于被票房浪潮打没的命运。面对生存空间受到各种压制的窘境,和在北京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2016年受电影局委托由中国电影资料馆牵头院线、艺术电影制片人等共同组建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以期在发行放映环节为艺术电影的发展开辟独立空间,正式拉开了国家对艺术电影进行政策扶持的序幕。但缺乏良好的文化氛围和严谨的艺术电影评选标准,对艺术电影的政策倾斜很容易成为商业电影、院线“挂羊头卖狗肉”的良好机遇。因此,笔者认为在我国电影市场身患大片综合征的当下,营造观影需要多元化的氛围,为艺术电影自由叙事发声提供相对独立的空间,是当务之急。

(一)票房制单一评价体系的反思

伴随着电影票房的节节攀升,对于电影的关注度牢牢聚焦电影票房,造成了以票房为单一评价体系的畸形价值观,由此整个电影产业度弥漫着“票房焦虑”。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文化增量成倍上涨,王健林更是大胆预测两年内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电影市场。而这些快速的成功,正在潜移默化中助长着电影产业快速致富的暴发户心态。无论是粉丝电影、还是近两年被各方趋之若鹜的IP电影――《寻龙诀》《小时代》等,成为席卷电影市场的主力军,揽金无数。这无疑都是暴发户心态的直接体现,这些影片在艺术性方面没有丝毫野心,仅借助原有IP的叙事结构和既有粉丝群体,融合红明星、恢弘场面和骇人技术等吸金元素,通过对细节的完美化追求重建甚至部分重建原有故事,即可达到在既定粉丝圈吸金的目的。这些电影的观众在观影时更多的是对原IP情怀的消费或是对特定明星的追捧,本身对电影叙事就没有过多期待。而电影制片人只是对原有故事的产业化重现,不需要也不可能有法国作者论电影那般的自我表达。这些无疑助推着电影产业对于商业性的追逐和对艺术性的背离。而强大的资本又进一步缩小并吸纳吞并着艺术电影狭小的生存空间。然而反观国外,无论是坚持艺术性追求的法国还是商业为准则的美国,都存有艺术性和商业性对话沟通的平台,使得艺术和商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进行势均力敌的较量。而这正是我国目前所欠缺的。艺术电影常常在戛纳、奥斯卡独领,而我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长春电影节则基本由商业电影或所谓文艺片霸占。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上海电影节中,中国电影更是鲜有上榜。这既说明了我国艺术电影的艰难处境,同是也折射出我国电影评价体系中对艺术性追求的缺失。作为电影艺术的殿堂,电影节至关重要。在美国,电影节成为商业压迫下的艺术电影发售的重要渠道,而我国甚至关上了上帝给艺术电影留下的这扇窗。

(二)立足发行环节扶持政策的反思

虽然目前我国对于艺术电影创作环节的资金扶持仍为空白,但民间力量对于艺术电影的推广一直存在:从MOMA百老汇电影中心、卫西谛牵头的“后窗放映”、上海艺术电影联盟(SAFF)到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我国一直试图依托商业院线搭建一条跨院线的虚拟艺术影院,但就目前而言收效甚微。首先笔者认为立足于发行环节的扶持虽然能够起到对接艺术影片和特定观众的作用,但这种扶持是缺乏长远眼光的。而艺术电影片源的缺失才是其生命力不足的关键性原因。很多独立导演在电影创作时面临资金不足、融资困难的问题,甚至被逼迫走出扎根的文化土壤、背离最有共鸣的观众,像是无家可归的孩子流浪在国外电影节,以获得坚守艺术性的资金支持。好莱坞类型片的充斥和本土文化的式微是令人遗憾的,这点我国应该借鉴法国经验,始终坚持文化多样性原则,不仅保护我国商业电影作品,更应为本土文化叙事表达和中华民族个性发声撑起保护伞。通过排片限制,打破国内院线完全逐利化的现象,开辟艺术影片专属空间。其次,国内缺乏艺术影片评选标准。诚然,电影的艺术性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但也不能因此而放任观众进行意义解构。营养丰富的食物无论如何消化都能有利于身w健康,只是程度多少不同而已,而一盘垃圾食品除了能让你发胖以外别无用处。而且,缺乏评选标准,很可能进一步诱使市场失势的商业电影,给自己贴上文艺片的标签,利用政策灰色地带“挂羊头卖狗肉”享政策之优惠,行吸金之实。借鉴美法两国成熟经验,我国当务之急是建立起由文学家、高校学者、文艺评论家等来自各界、具有较高文化鉴赏能力的人组成多人评审委员会,定期对进行申报的艺术影片进行评审,建立起具有我国特色的艺术电影库,并充分发挥国内外电影节的作用,依托历史悠久电影节成熟的评选机制,发现我国优秀的艺术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