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护理和医学影像

护理和医学影像

护理和医学影像

护理和医学影像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院影像设备;维护;管理;医疗安全

【中图分类号】R45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018-01

随着医疗卫生技术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的是医院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医院医疗设备的现代化更要要求严格的维护与管理,尤其影像设备在医院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临床诊断有引导作用,必须制定相应的维护管理制度与模式,来保证影像设备的正常运转。医学影像设备主要包括X线成像设备;超声成像设备;磁共振成像设备和核医学成像设备。

1医院成立专门影像设备维修部

医院组织专业的影像设备维修人员构成维修部,负责购买时设备的选择和检查,设备使用中的故障处理,日常的设备维护和检修;再者负责医院影像设备使用人员的基本设备常识的培养,确保设备的正确使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影像设备的日常维护原则

保持科室通风良好,避免机器受潮、生锈,经常清洁机器表面,避免灰尘进入机壳内部,避免阳光直射仪器的显示屏,经常检查电源线和接地线,避免机器由于电的原因烧坏,经常检查机器的运转情况,定期给设备,及时更换破损零件。定期检测是对医疗设备定期进行的维护、保养以及理化性能或功能的测试验证,需要借助于专门的检测仪器,由临床工程师配合计量完成并保存检测记录和粘贴检测标识,或进行详细记录。条件许可时,可利用设备自带或另购质检设备进行质控工作。

3设备应及时维修

每个设备包括零件都有一定的使用期限,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检修,破损的零件一定要及时更换,老化的机器一定要在维修后再继续使用,避免设备损坏以后送厂家维修,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

4建立使用档案的严格管理措施

建立影像设备技术使用档案,是提高影像设备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目的在于了解影像设备的购置、安装、调试情况;了解影像设备的使用和工作性能;有利于对影像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和检修;可以不断的总结管理经验,提高影像设备的效能;有利于责任制的落实,做到有章可循。建立影像设备的使用档案,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应由专人负责,认真填写,详细记录,不要怕麻烦,管理部门和科主任要经常督促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把这一工作落实到实处。

总之,影像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十分重要,标志着一个医院的医疗安全和质量,影像设备是能够看到医生看不到的病灶部位,有助于医生正确做出诊断,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再者更能避免一些由于机器的原因造成的失误而误认为是医生的原因,能够给医务人员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避免更多的医疗纠纷案件。笔者建议医院能够重视影像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创造更好的医疗条件。

参考文献

[1]石冬,杜天会,杨东奎;浅谈医院影像设备维修[J];医疗设备信息;2007年07期

[2]郑新国;现代医学影像设备与放射技术人员素质心态的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1997年11期

护理和医学影像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疗设备;医院;反射科;医学影像设备

在现代高新科学技术的影响之下,医疗研究领域之中的技术含量也在不断的发生提升,并且通过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也使得现代医疗设备在疾病的治疗以及诊断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性能,尤其是放射科室之中的医学影像类型的设备,具有了更高的精确度,使患者病情的诊治更加高效,但与此同时,医学影像设备之中科技含的提升,也给医疗工作者对于相关设备的维护带来了一定难度。

1 现阶段在医学影响设备方面的现状

经过多次的更新换代,现阶段各大医院之中都已经配备了先进程度较高的光学医疗设备,并且在医疗工作人员积极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情况下,各个医院之中的操作技师都能够较为熟练的对科室之内的光学检测设备进行操作,并且一些操作人员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医疗设备在运行时候的工作原理,但是经过大量的调查发现,虽然这些操作人员对操作方式较为了解,但是对于如何有效的对医疗设备进行维护有明显的不足之处,还有一部分操作人员认为在科室内相应的医疗设备维护内容就是要保证科室内部的整洁,甚至还有一部分的操作人员,认为医疗设备的维护工作并不在操作人员的工作范围内,而是应该由相应的技术工程师来完成保养工作,这些情况的出现都会对医学影像设备的正常使用埋下安全隐患。

2 提升医学影像设备相应的维护以及使用工作有效性的措施

2.1 强化日常维护工作

医学影像设备相应的维护工作是一项长久工作,需要相关人员能够每天都定时进行。在实际的保养过程中,需要在科室之中选的出专门的人员负责相关设备的维护工作,出了比较基础的表面灰尘清理工作,还需要维护人员能够根据设备正常使用中出现的参数偏差进行矫正、重点检查医学影像设备之中比较容易出现松动的零件,如果出现松动就要在第一时间内将零件拧紧,也要对医学影像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检查各个部分的零件是否全部完好无损。

2.2 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

医学影像设备之中所蕴含科技含量提升的同时,也对操作人员的综合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需操作人员不仅掌握设备相应的使用规程以及操作关键点,还需要操作人员了解医学影像设备在运行时候的原理以及大致的机械结构,这样不仅能够更方便操作人员更好的使用设备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治疗,同时也能使得操作人员的维护工作更加的到位,并且在操作人员较为深入的掌握了设备结构、原理的基础上,一旦医学影像设备发生故障也能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机械故障严重化。针对放射科的新进人员,需要全面地加强系统化的技术操作培训工作,在此过程中,可以由具备娴熟的仪器操作水平的技术人员或者医师进行带教,为新进人员全面地介绍影像设备的基本情况包括性能、结构、注意事项等;在培训一个月后,新进人员方可独立进行操作。而针对大型设备,需要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系统化的培训,经过规范化的考试并且成绩合格后,为其发放大型设备上岗证,持证方可上岗独立操作相关的仪器设备。

3 具体的维护措施

在对医学影像设备进行维护的时候,由于这些设备往往都具有较为精密的机械结构、较高的科技含量,所以在进行维护的时候需要维护人员遵照相应的规范进行。

3.1 电气性能方面的检查

现阶段各大医院之中所使用的医学影像设备一般都有较大的功率以及外形,这些设备往往都具有较大的耗电量,所以在这些电气设备在进行使用之前,操作人员首先就要对设备所使用的电源进行检查,确保电源所提供的电压在一个标准范围内,避免因为电源电压问题做成的设备故障。

3.2 使用环境方面的影响

在对医学影像设备进行维护的时候,不可避免的需要操作人员能够对设备运行环境之中各方面因素进行控制,使得设备处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之中。而在众多的环境影响因素之中,湿度是一个比较突出的影响因素,所以操作人员要能够保证设备运行环境中湿度以及温度能够基本恒定。

3.3 其他方面的维护措施

(1)下班前对机器和机房进行常规清洁,填写工作中异常情况记录。

(2)定时刻盘、储存(设专人负责)和删除已投照、扫描病人的信息,以提高主机工作效率。

(3)检查设备与网络系统中其他设备连接完好,并处正常状态。

(4)按照设备系统要求的开机顺序依次开机,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设备,进行工作。使用设备过程中必须爱护设备,不可粗暴操作。

(5)工作中注意观察仪表指数有无异常、有无异常声音和气味;图像显示有无异常。

(6)工作中如有病人的呕吐物、血渍及排泄物或造影剂等污染机器,应及时处理,防止漏入机器或腐蚀机器表面。只能用肥皂或清水清洁塑料表面。切勿使用任何腐蚀性、溶解性或气体消毒剂。清洁时必须关断电源。

(7)如使用喷雾器进行消毒,必须先关断电源,待设备冷却后用塑料布将之完全盖好,待消毒剂完全沉淀后才能去掉塑料布,确保没有水或其他液体进入设备,方可开机。

4 紧急情况处理

如出现仪表指数异常、打火、烧焦气味、机壳带电、放电声音等立即关机、切断电源,向上级技师或科主任、器械师、维修人员报告,严禁带故障工作。防止故障进一步扩大造成严重后果。

5 定期检查与维修

专业工程师需要定期(至少每两年1次)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工作,检查内容包括:(1)对设备的完整性进行检查,确定其是否存在损坏或缺陷情况,观察仪器设备是否有污迹,同时也要对仪器部件的磨损情况进行检查。(2)针对和安全密切相关的输出参数,要全面检查。(3)对监视、安全系统进行观察,同时也要留意显示、指示系统的实际情况。(4)做好电气安全性的检查工作,并要注意检查内部电源供应情况。(5)在检查工作结束时,要及时地填写测试报告,针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地责令相关人员进行整改,以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

结束语

做好t学影像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不是简简单单地做个记录巡查,而是能通过日常的细小工作,可以有效地提前发现设备隐患故障;使其有效地延长设备的寿命;使其有效地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好的医学装备,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日常维护保养是关键。

参考文献

[1]顾欣.放射科医疗设备的日常管理及维护[J].中国医学备,2007年6月.56页.

[2]许树林等.放射科在医学影像设备使用和维护中的管理措施[J].科学管理,2004年第7期.34页.

护理和医学影像范文第3篇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促使我国医疗设备不断更新换代,尤其是数字化影像医疗设备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强化设备管理和维护是保障其正常发挥效益的基本措施,文章将针对如何做好数字化影像医疗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展开论述,给予行之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

数字化影像;医疗设备;管理;维护;措施

数字化影像医疗设备在各大医院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属于核心医疗设备,它在医院所有设备中占据极大的比例,促进医院工作效率的不断提升。正因为该设备为医院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收益,因此加强对其管理与维护也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将对这部分内容进行重点阐述,提出设备管理和维护的相关措施,以此作为参考依据。

1培养专业人才

针对数字化影像设备而言,要想做好其管理与维护工作,就必须依靠专业人才,他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影像专业知识,同时还需对设备维护知识有所涉猎,这样才能保障该设备正常运作,发挥真正的效益。除此之外,这类人才还必须对以下方面知识熟练应用,比如医学知识、计算机知识以及网络知识,熟练使用分各项软件,对于设备经常出现的硬件或是软件问题,能够了解基本的解决方法,对于设备的常规的维护必须清楚了解。数字化影像设备只有维持正常作业状态才会发挥真正的功能,一旦出现故障或是年久失修,将会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因此需要知识技能全面的复合型人才对其进行管理与维护,并对相关的工作人员实施岗前培训,依据操作规程进行,对于该影像设备而言,其必须具备独立的专属计算机,同时还需独享一个工作站,上述相关信息不得随意更改。针对所有设备来说,做好详细的存档工作,记录好工作日志,严格执行以下制度,即交接班制度,安排专人进行设备的管理,主要针对重要数据,还涉及到信息资料。如非本科室人员,严禁上机操作,不可以拷贝资料以及程序,教学中涵盖的影像资料,除管理员之外,不能随意拷贝复制。针对维护与操作人员而言,他们必须对设备进行管理,定期对其进行维护,即使出现极小的故障,也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处理,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并做好相应记录。如若该设备出现硬件或是软件问题,维修工程必须及时对其进行排除,非专业人员不得私自拆卸设备。除此之外,医技人员、工程人员,两者要经常进行交流沟通,共同探讨如何合理有效使用设备,做好其管理与维护工作。

2做好存档、传输以及管理

数字化影像医疗设备需要定期对其进行管理与维护,这样才能保障该设备的正常运行。除此之外,还必须对设备进行优化管理,包含其网络存档、传输与管理,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使其创造极佳的社会效益,并且获得良好经济收益。针对数字化影像而言,其主要是通过PACS系统运用,以此使影像信息发生变化,实现数字化,这相较于传统医疗模式有所创新,突破了时空限制,以数字化的形式,采取无胶片方式开展以下活动,如影像资料采集、阅读、存储以及管理等等,这样不仅为临床医学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数字化图像具有一定的优势,如高清晰度,这可以帮助医生直观了解到早期病变,对于一些比较细微的病症,也能及时发现,从一定意义上讲,影像诊断水平大大提升,而且其准确率与效率也有所提高。针对数字化影像而言,其在医院网络以下工序,即存档、传输以及管理,这些工序看似简单,实则程序极其复杂,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涵盖了先进计算机技术、数字影像以及医院信息管理,因此优化该项工程具有现实意义,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以下功能,比如数字影像极其数据收集、影像管理、显示与处理以及硬件拷贝与输出等,还涉及到比较重要的工作流程,诊断报告系统等。因此针对数字化影像来说,其在医院网络中的以下方面其实是紧密相连的,即存档、传输以及管理,这对于医院的医疗工作起到了极大的帮助,如医院准确诊疗率有所提升、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医疗流程有所缩短,因此数字化影像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3开展预防性维护

数字化影像医疗设备对于医院而言可谓是一个好帮手,一旦其出现故障将会影响到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必须加强其管理与维护,这其中预防性维护非常关键,这可以保障该设备能够实现最大功能性。针对预防性维护而言,它属于一种超前意识,在故障未发生之前就对其进行维护,以修代养,化被动为主动,医院必须具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这样针对数字化影像设备进行维护,他们不仅要具备医学常识,懂得机械相关知识,对电子专业也要有所涉猎,并对专业人员进行有效培训,使其具备上述知识储备,以此应对预防性维修,这样才能保障数字化影像设备的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对于预防性维护来说,其在模式上实现创新,做到了防患于未然,实现了良性循环机制,主动对设备进行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在日常工作中,设备维修人员可以定期对其进行检查维修,主要针对以下方面:如参量的检测、校正与调整、将机房的温湿度维持在正常标准,做好设备的保养工作,机件不会发热受潮,做好清洁处理,去除灰尘沉积,避免发生静电现象,进而击穿设备零件。依据相关调查显示,数字化影像设备发生故障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由于设备电源、运行环境,这两种因素引起故障占到了45%,人为操作不当比例为15%,自然损害占40%。由上述数据可以得知,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少故障发生频率。

4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化影像医疗设备在医院的实际医疗过程中发挥了极大的功效。要想使该设备可以持久的为医院医疗工作出力就必须做好相关的管理与维护工作,文章从三个层面分析了如何提高数字化影像设备的工作效率以及使用年限,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作者:李晓艳 单位:贵州省瓮安县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刘颖辉.论数字化影像医疗设备管理与维护[J].科技通报,2013(02)

护理和医学影像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辐射防护;实习生;知识知晓率;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19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5(c)-0150-03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CT、ECT、数字减影、核磁共振、超声、放射治疗、医用加速器以及介入性诊断治疗等放射技术已深入到医学诊疗的各个领域[1]。医学影像设备和技术从种类、数量到质量都有较大发展, 与此同时患者接受放射诊断和治疗的频率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技术的发展、设备的更新, 给广大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医学利益, 同时也给放射工作人员带来了潜在的辐射危害[2]。医学辐射安全防护已成为辐射防护领域影响面最广的重要课题。美国密西根大学已将医学辐射防护课程作为学生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并成立医学辐射防护工程学系来研究和开设相关课程[3]。我国也越来越重视辐射对医务人员的影响研究,《放射性肿瘤判断标准》(GBZ97-2002)等标准的颁布,对放射工作人员中发生的恶性肿瘤源自辐射的病因做出的判断具有法律效力[4]。但是,由于放射工作人员对射线的危害意识薄弱, 没有严格按照放射防护规章制度操作, 在辐射源操作过程中怕麻烦而不佩戴或少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从而受到过量照射等情况时有发生,放射工作人员存在比较严重的健康隐患[5]。为此,本次研究探讨医学影像学实习生辐射防护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提高辐射防护意识,为促进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2011~2012年在西双版纳州某医院实习的218名医学影像学实习生,平均年龄(23.8±9.7)岁,其中男生104名,占47.71%;女性114名,占52.29%;本科99名,占45.41%;专科119名,占54.59%。

1.2 研究方法

对该院全体医学影像学实习生进行普查,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学历等基本人口学信息和辐射防护知识来源、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正确的辐射防护措施等调查项目。问卷设计后请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修改,在现场调查前进行预调查,调查员经过专家统一培训,统一标准和认识。现场调查时问卷由研究对象填写,共发放问卷224份,回收问卷224份,问卷回收率100.00%,有效问卷218份,问卷有效率97.32%。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二人平行录入有效数据,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有效数据导入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在α = 0.05的检验水准进行统计推断。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辐射防护知识来源

医学影像学实习生辐射防护知识有56.42%(123/218)来源于带教老师,55.05%(120/218)来源于课堂学习,31.19%(68/218)来源于课本,20.18%(44/218)来源于同学。本科学历实习生主要来源于课堂学习(67.68%,67/99),专科学历实习生主要来源于带教老师(66.39%,79/119),二者在课堂学习(χ2= 11.300,P = 0.021)和带教老师(χ2= 9.117,P = 0.037)这两种知识来源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辐射防护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以回答正确5个问题及以上为知晓,回答正确不足5个为不知晓,本次研究中本科和专科辐射防护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6.48%和68.29%。专科学历实习生,本科学历实习生在诊断技术的优化选择和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知晓率高于专科学历实习生,但在正确的辐射防护措施方面知晓率低于于专科学历实习生(P < 0.05)。见表2。

2.3 辐射防护知识知晓率影响因素分析

以医学影像学实习生辐射防护知识知晓情况为因变量(不知晓 = 1,知晓 = 0),以性别、学历、民族、知识来源等因素为自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男生(OR = 1.041)是辐射防护知识不知晓的危险因素;本科学历(OR = 0.391)和知识来源于带教老师(OR = 0.663)是辐射防护知识知晓的促进因素。见表3。

3 讨论

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快速发展对其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规定新参加放射性工作的人员要进行放射防护的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放射工作证才可从事放射性工作。所以医学影像学专业医师不仅要懂得自身的安全防护,而且还要懂得对患者的防护[6]。本次研究提示,医学影像学实习生辐射防护知识主要来源于带教老师(56.42%)和课堂学习(55.05%),本科学历实习生主要来源于课堂学习,专科学历实习生主要来源于带教老师,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可见,带教老师的讲解和课堂学习是影像医学实习生辐射防护知识的主要来源,课堂学习是理论知识的来源,带教老师在医学实践中的讲解是会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有研究显示,放射防护课程与其他医学课程相比,存在着内容繁多、学时少的特点,这在无形中使医学生产生“非主科”意识,认为放射防护课程是教学大纲“要我学”,而非“我要学”,在潜意识中影响了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就更需要带教老师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加强辐射防护的健康教育[7]。

本科实习生和专科实习生的辐射防护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6.48%和68.29%。说明医学影像专业实习生对辐射防护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全面,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本科实习生对诊断、治疗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在实施放射诊断检查前对不同检查方法进行利弊分析,在保证诊断效果的前提下,优先采用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的诊断技术等诊断技术的优化选择原则知晓率高于专科生。同时,本科实习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知晓率高于专科实习生,说明本科实习生对辐射防护专业的知识掌握程度比专科生全面,需要加强专科学历实习生的专业知识。但在操作前穿铅衣,戴铅帽、口罩、橡皮手套,穿专用鞋,防止污染日常衣物和头发以及吸收放射性气体,严禁在工作场所饮水、进食物和存放食物,以及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认真准备,熟练操作,合理应用时间、距离、屏蔽三种防护手段、降低辐射量等辐射防护措施方面知晓率低于专科学历实习生,说明本科实习生对实践操作中基本的、常规的辐射防护知识有所忽略,需要带教老师强调。二者在辐射来源、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4792-84)以及人体接受过量辐射可以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染色体变异或畸形变不可逆的辐射损害等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三方面的知晓率均不高,也需要加强学习。

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OR = 1.041)是辐射防护知识不知晓的危险因素,说明男生与女生相比对自身健康不够关注,对辐射防护的意识有待提高。本科学历(OR = 0.391)和知识来源于带教老师(OR = 0.663)辐射防护知识知晓的促进因素,说明本科生相对专科生对本专业知识掌握的更为全面,需要加强专科生的健康教育,同时说明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的健康教育对实习生加强辐射防护知识有重要的作用,每一位带教老师都要积极主动地对实习生进行辐射防护教育,增强辐射防护意识,促进健康[8-10]。

[参考文献]

[1] 强永刚. 医学辐射防护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13.

[2] 陈福华,袁建华. 放射科减少X射线辐射的措施[J]. 中国辐射卫生,2010,19(4):417-418.

[3] 廖永华. 加强医学生辐射安全文化教育的思考[J]. 医学教育探索,2010,9(9):1269-1271.

[4] 汪莹. X射线在医学影像诊断领域的应用及发展[J]. 广东科技,2009,(16):101-102.

[5] 何祥金,陈劲,魏江涛,等. 内江市放射工作人员过量照射原因分析及对策[J]. 中国辐射卫生,2010,19(4):419-420.

[6] 强永刚,林伟,廖永华,等. 医学影像专业开设辐射防护课程的教学探索医学影像专业开设辐射防护课程的教学探索[J]. 2005,4(2):113-115.

[7] 陈渝,高加蓉,郎朗. 临床放射物理与防护的教学难点及改革探索[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99-113.

[8] 邬仁会. 临床核医学辐射的防护与护理[J].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6):935-936.

[9] 李明,李新明,李玲,等. 某医院核医学影像检查医护人员的辐射评价与对策[J]. 中国辐射卫生,2009,18(2):177-178.

护理和医学影像范文第5篇

1 医院影像科受感染的原因

这如前面所说,因为目前影像科中的人员复杂,极易造成医院影像科的感染。众所周知,医院的一切都关乎性命安全,因此一丝一毫的差错都不能有,在影像科也如此,如果影像科被感染,将会造成对患者或者体检者的体检结果误差,甚至导致误治,这些都是比较危险的。医院影像科受到感染一般有以下几个原因:

1.1 医院医务人员的原因。医务人员是影响设备最直接、最频繁的接触者,因此影像科的设备被感染,跟医务人员有直接的关系[1]。但是目前医院影像科的大部分医务人员对设备感染的防范意识还比较弱,一般医务人员都只注重本科室的诊疗业绩,对影像科的感染管理还比较缺乏认识,因为认识方面的不到位,所以参与管理的意识也不强。而且很多医务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往往只为了自身的方便,不注重对患者的隔离及自身个人卫生,在使用影响设备的过程中经常不带口罩、帽子、手套等,这直接造成了对影响设备的感染。但是因为影像设备被感染不会突然产生不良影响,它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经过一定的积累之后才会显现其危害,因此在设备被感染的过程中,医务人员通常无法察觉,长此以往,便使部分医务人员产生了麻痹思想。此外目前在医院中大部分影像科室都是多人使用一套设备,很难落实到设备保护个人责任制,这一原因也造成了医务人员对公共财产的保护意识淡薄。

1.2 医院影像室及影像设备自身的原因。影像设备一般都是体积比较大,不容易搬动,所以只能长期放在室内,因此影像室内的卫生对影像设备的感染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为X线防护的需要,各个检查室的门和窗都经常处于关闭的状态,室内空气不能经常流通,这就很容易造成室内空气被污染;还有检查室内的检查床不像住院部那样是单人长期使用,而是多人短期使用,所以经常出现长期不能换洗的情况,这也助长了细菌的滋生;影像室内部一般非专业操作人员是不允许入内,因此卫生也得不到及时打扰。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影像科室内细菌的滋生,而这些细菌都必然会传染到影像设备上,影像设备被感染就不可避免了[2]。

而在使用X线透视、CT、MRI等设备对检查者进行各类检查时,因为不能把感染患者和非感染患者严格地区分开,所以造成了病原微生物从患者传播给医务人员或者在患者与患者之间传播,仪器设备被污染后又不注意消毒,因此这也严重地影响了医院影像设备的感染。

1.3 医院管理制度方面的原因。现在很多医院都是只注重拓展业务,只关注各种设备的引进和购买,很容易忽略对设备后期的保护维修等方面的管理。前面也提到,目前大部分医院都还不能做到一人一套设备,很多医院都是几个人甚至一个科室共同使用一套设备,这就造成实施设备管理个人责任制度的困难,因为经常都是多人使用,所以一旦发现设备有问题,也不能明确是谁的责任。而且随着医院业务的扩展,操作影像设备的已不仅仅是传统的专业技师,很多非专业的医务人员也经常接触设备,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很多规定和原则都不能落到实处。

2 防范影像科感染的措施

2.1 完善管理制度,做好预防感染工作。质量方面的管理,是医院影像科的根本,只有在质量方面过关了,才能有效地避免影像科的感染。作为影像科的工作人员,应该按照相关的制度的规则严格地做好“三查七对”工作,并及时与临床科室做好沟通,只有这样才能将感染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将存在的隐患程度降到最低[3]。

2.2 提高医院医务人员的感染防范意识。在医院中,应该适当加大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医务人员的感染防范意识,也可以提高其认识水平和操作能力。医院的感染管理比较复杂,这就很容易造成对影像科医务人员设备管理水平的疏漏。因此医院应该分期对其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其思想上及操作上的水平。只有,把影像科医务人员的综合水平提高了,才能真正做到对影像设备感染的防范。

2.3 注重设备质量,提高影像科的室内环境管理。设备自身的质量决定了被感染程度的严重与否,因此医院在购置影像设备的时候不能只注重价格,还要更注重质量,只有在质量上得到保证,对影像设备感染的防范才会有基本保障。而影像科室的室内卫生则是决定设备是否被感染的重要原因,因此医院应该把影像科室的室内卫生落到实处,不能忽视。

总之,医院影像科室在医院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很多疾病的检查及治疗也越来越离不开影像设备的辅助,因此对影像设备的管理也越来越重要,防范影像科医院感染就更不能被忽视。但是防范感染不是一件容易的是,因为病毒的传染和细菌的滋生都是无形的,所以这就需要医护人员时时刻刻的注意对设备的卫生和维护,对设备使用人员进行专业训练,保证设备使用的安全和卫生,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医院影像科感染的防范。

参考文献

[1] 崔英,郭海燕,秦安华.CT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