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网络能力

计算机网络能力

计算机网络能力

计算机网络能力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创新能力;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研究

教师在进行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课堂中,需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培育,结合以往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经验进行课堂教育体系的层次性构建,并且还要融入我国先进的技术来实现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有效完善以及调整,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平台以及空间,从而使得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效果和培养能够有效提高,帮助学生职业能力进行提升。

一、高校传统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教师在当前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课堂中,在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时,需要对以往课堂教学中呈现出来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而搭建良好的教育平台,提高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效果以及质量。假如教师并没有加强对这一问题重视程度的话,那么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高校计算机作为重要的必修课程,在高等计算机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当前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和各行各业进行了相互的渗透以及融合,并且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相关岗位对于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在不断的增加,高校要紧跟当前时展的方向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仍然是普遍运用的。与此同时教师在课堂开始之前也没有对课堂教育内容进行多方位地整合以及科学性的研究,教师所讲述的一些理论知识,完全不符合学生当前的理解能力以及认知能力,再加上教师所实施的教学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所以学生无法将课堂所讲授的知识内容灵活地应用于实践中来指导自身的实践操作,严重影响了学生专业水平的有效提高。其次,在高校计算机教学课堂中,教师所实施的网络实验教学次数和比例是比较少的,纯理论的教学模式的弊端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严重影响了学生专业能力和操作水平的有效提高[1]。因此在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课堂中,在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时,教师需要从这些问题的时候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为主来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多方位地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

二、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不断更新和转换教学理念

为了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在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中得以有效地提高和锻炼,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理念及有效的更新以及调整,从而为创新能力教学模式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在创新能力教学模式中,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角色,改变以往教学模式中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开始之前要充分地发挥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进行学习资源的有效整合,搭建一体化的网络实验教学平台,从而促进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加深对相关知识内容的印象,开阔学生的学习眼界[2]。与此同时教师在转变自身教学观念时还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以往课堂的主导角色转变为课堂的引导角色,对学生学习思路进行良好的启发以及引导,从而保证学生更加高效率地进行知识内容的学习,只有对课堂教学理念进行优化性的提升,才可以使教师冲破以往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弊端以及不足之处,从而实现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现代化转型,为实施创新能力教学模式提供重要的基础和开端,促进后续教学的有序进行。

(二)完善计算机教学项目设计

教师在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课堂中,在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时,需要对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进行科学性的项目设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需要根据课堂教学的重点明确项目的布置内容,根据这节课所讲述的知识进行相关项目的学习和任务的安排,教师在设置学生的学习内容时,要充分地分析教师所设定的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当前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存在着较大的难度,从而使得教师所设定的项目学习内容能够具备可操作性和真实性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设置学习项目时,也要具备一定的难度,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专业能力进行层次性的探究以及分析。教师在实施项目教学法时要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或者是书籍的方式进行资69料的有效查阅以及补充,引导学生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掌握更多课外的知识,教师在开展创新能力教学模式中,需要认识到创新能力教学模式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的重要影响作用,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教师所开展的创新能力教学模式中能够学习到有用的知识和新的技能。在学生探究教师所开展的学习项目时,教师需要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进行良好的关注以及引导,着重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丰富学生的学习情感,从而使学生能够激发起对课堂知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有助于凸显创新能力教学模式的作用。

(三)加强教学项目实践和检验

在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能够加深对相关知识内容的印象,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教师需要实施项目教学的实践和检验环节,对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完善以及调整,从而提高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效果和水平。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时,要充分的了解不同专业的学习需求以及原有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让学生能够结合自身专业的需求和要求来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另外教师还要对当前信息化发展规律进行充分的挖掘,在了解市场发展变化的基础上,科学的设置项目教学的任务,比如对于一些理科生来说,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入有关机械制图方面的内容,从而突出可操作性的特征,在对文科学生进行教学时,要更加侧重的是一些办公软件的教学,通过不同项目的设定来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主要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多方位的评价以及分析,促进学生专业水平的有效提高,教师需要将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操作水平进行相互的融合,搭建独特性的考核方式,从而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

(四)突出实验内容的针对性

教师在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课堂中,在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时,需要突出实验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从而帮助学生全面素质有效提高,教师在课堂开始之前需要明确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主要思路,比如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要为学生融入有关基础知识方面的教学,从而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3]。其次还需要结合网络管理和应用设计方面内容,让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技能实现综合性的发展,对于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说,发展速度是非常快速的,因此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时需要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特征,教师需要充分地结合我国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特点,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开展符合当前市场发展的一些特殊性应用,从而使得网络技术和网络设备能够实现有效的更新,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相互的融合,形成连贯性的实验学习过程。教师在班级教学过程中,需要以基础理论为主要的内容配合着综合性和辅助性的实验项目,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制定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在实验教学中,教师需要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可操作性,要在网络中融入一些新的实验内容,及时地将实验设备和实验辅助工具融入日常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网络技术,从而保证学生可以将课堂所学到知识内容应用于实际中,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

(五)突出网络实验的开放性特征

在高校计算机教学课堂中开展网络实验教学时,教师需要突出网络实验教学开放性和综合性的特征,从而保证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锻炼。开放性主要是指实验内容的开放性,需要让学生结合自身所学的知识内容以及自身的计算机基础更加灵活和多样性的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在班级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结合自身理解能力和最为感兴趣的内容,在指定范围内进行自主性的选题,在后续学习中对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从而保证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教师在进行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时需要对开放时间进行灵活性的处理,让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时间和能力。更加有条理地来进行网络实验的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提高,对于计算机网络实验来说是学生的必修课程,教师可以适当地减少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内容,更多的增设一些综合性的实验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有效的培育,教师需要提供充足的实验条件,配备专业性的实验设备,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更加自主性地进行实验。

计算机网络能力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创新能力 计算机网络教学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全球经济与科技竞争的关键性因素就是是否具备创新能力,能否展开创新。但是,创新的关键主要在人才,人才的培养与成长则关键在于教育。所以,在目前我国大力实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特别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在高等教育当中,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极为关键的内容。怎样在计算机网络教学过程全面贯彻落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当前广大教育工作人员急需思考的问题。

1 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有关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院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坚持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作为主线,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作为目标,对学生知识、能力、培养方案以及素质结构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①毕业生必须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技术应用水平、较宽的知识面以及较高的素质水平等;在对制定教学内容体系与课程时,必须坚持以“应用”作为主要特征;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实践教学的主要目标,同时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占据一定比例。②学生期望在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等方面获得较为科学、有效的培养与锻炼,从而掌握丰富的知识与应对问题的手段与方式,从而使学生自身的社会竞争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其次,技能型、创新性人才是当前企业的需要。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是促使该时代继续前进与发展的重要条件与动力源泉,并且是这个时代的一个关键性标志。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大背景下,企业要想得以生存与继续发展,那么就必须拥有一批具备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的高素质、高端技能人才。

2 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1 转变教师教育观念

要想有效进行计算机网络教学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首先就要求计算机教学教师具备创新的教育观念,只有这样方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进行计算机网络教学过程,教师不应单单传授课本知识给学生,还必须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并且对各个学生的创造性予以高度关注。通过多媒体演示教学,教师向学生讲解各个知识点,且要求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以便加深学生的印象与对知识的理解。作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师,不单单是上好一堂课,而是向学生介绍获取知识的有效手段与方法,使学生主动收集、分析以及整理信息。另外,教师应该坚持以人才为本的原则,促使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在计算机网络教学过程中,以人才为本的教学不可以选取统一的原则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教学模式教导学生;应该注重学生学习的责任意识的培养,充分自强、自控以及自律。通常而言,单独一个人是难以完成计算机应用系统的,需要若干个人的团结合作,因此,在注重学生个性教育的过程中,还必须强调团队精神的教育。

2.2 优化教学内容

对教学内容加以创新,就是将落后、陈旧的教学内容予以去除,并且将推动学生发明创造的知识和将开发学生创新潜力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伴随着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持续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同样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与时俱进,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予以优化改革,是极为重要的。计算机网络理论应和具体情况有机结合,充分注重理论知识的分析与运用,并且对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予以适度说明,进而有效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知识。

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将TCP/IP协议族作为主线,在讲授通信网络的过程中,还必须强调因特网的运用,注重对重难点问题的讲解与说明,添加目前最新的网络技术。教师在教学时,还应该坚持以下几点原则:第一,必须选择深度适中的理论知识,创新人才应该掌握一定深度的理论知识,不可仅仅停滞在网络产品的使用、配量等层面上。第二,不但要包含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内容,同时还必须将重点突显出来,例如路由器的结构及其选择机制、客户服务器的工作方式等等。③第三,向学生讲解当前社会中最前沿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讲解广域网、局域网或者是高速网络的发展技术,比如在高速网中,讲解SMDS、ATM等。第四,对网络设计和运用内的重点问题予以高度关注,例如IP电话、网络系统以及链路容量优化等等。

2.3 优化实践教学环节

众所周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尤其是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是具备高端技能的专业人才。所以,高等院校在开展计算机网络教学过程中,应该与普通高等教育相区别,构建不一样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在对教学实践进行设计时,强调学生专业运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进行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过程中,仅仅关注理论教授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还应该强化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实践有机结合,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计算机网络思想意识,真正理解并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操作,进而使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例如在校园网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无线网络产品、路由器、网卡以及交换机等的价格与性能,让学生在进行设计时渗入网络产品性价比概念,进而提供更优质的运用服务。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还能了解网络工程集成设计的一般方法,掌握综合布线的设计与施工的要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自主收集资料、调查、探索,逐渐形成了科学的态度,培养创新精神与能力。

2.4 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

选取适当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最佳课堂氛围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直使用一种教学方式,应该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例如,可以采取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在进行实验课时,依据一定的标准将全体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制定一个目标,要求小组成员分工开展实践活动,在实验完成之后对小组及其小组成员进行评分。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3 结束语

综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还影响着整个民族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人员,应该更新教育观念,从而确保我国素质教育目标的贯彻落实。在开展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而进一步深化我国的素质教育,为学生成为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打下基础。

注释

① 孟春宇.信息技术对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8):62-64.

计算机网络能力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层次学习结构。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10-0000-01

How to Improve the Network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bility of Computer Major Students

Sui Chunrong

(Xingtai University,Xingtai054000,China)

Abstract:The student’s ability raising are based on the school’s curriculum system and curriculum content and learning method. This paper will tell you how to improve students' network skills insystem construction,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learning methods .

Keywords:The course system based on the working process;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learning

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的基础差异较大,兴趣爱好各异,计算机专业的情况也如此,学校传统模式的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因此,在计算机技能教学中,采用“重基础、重能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素质,苦学多练,为将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课程体系建设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建网-管网-用网”的职业能力,让学生在“建网-管网-用网”工作过程中获得所需要的知识技能。

针对提高学生的网络技能的方法,首先针对这三种要求确立相应的课程体系,它的构建是基于工作过程的,也就是与整体化的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在制定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计划时,要求所有学生掌握计算机专业最基础的课程,如操作系统(Windows XP)、计算机网络基础、网页制作这三门课程,并需要了解学习期间所有计算机专业课程,由于基础差异或以后要从事的职业方向不同,在对待余下的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掌握程度上,可分别实施教育。对将从事网站制作的大部分女生和部分男生,要求其掌握Photoshop、Flash、ACCESS、SQL、ASP等软件的操作技能;对将从事计算机网络维护的大部分动手能力较强的男生和部分有兴趣的女生,要求其掌握计算机发展概况、计算机组网和维护技能;对将来进行网络搭建的学生来说,要求其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知识,能够调试交换机和路由器,能对网络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等课程。采用这种方法,将使所有学生在了解计算机的各种课程的基础上,能有重点地掌握或精通某一方面的课程,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调研,针对网络工程、网络开发、网络艺术设计三个方向的岗位创建具体的学习情境--教学项目。教学项目中注重工学交替及“双证”课程的融合。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是一个动态建立过程。要根据行业制定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等,并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要保证课程内容体现职业性,必须有行业、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共同参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尤其是在岗位工作过程(任务)调研与典型工作过程(任务)归纳、行动领域确定、课程内容设置等方面,必须要征求行业、企业专家意见并进行论证,才能确保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能够根据行业调研信息和企业专家的反馈意见,及时进行调整和变化,以适应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

二、课程内容

突出实践,基于工作过程的岗位实践能力目标主要指培养“建网-管网-用网”三个模块的实践能力。本专业依据工学交替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以实际工作过程制定的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形成课程标准,重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层次结构呈现,例如网络课,它的结构包括:

(一)基础层次学习

理论上让学生掌握网络搭建和维护基本知识,并在实践中掌握网络搭建和维护的方法。

1.要理解网络设计所使用分层模型和分层方法,例如OSI七层模型。

2.网络基础知识。这将帮助你了解用于构建网络的最基本的设备,这包括路由器、集线器、交换机和防火墙等一切设备。

3.TCP/IP网络协议。这是大多数计算机在网络上相互通信依据的标准。这将教会你网络部门提供的基本应用服务,如域名服务(DNS)和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NP)。

4.简单网络管理协议。这是以所有的网络设备中的最普遍的方式访问管理数据的最常用的方法。应让学生掌握常见协议,如:以太网协议,FTP协议,RIP协议,OSPF协议,ICMP协议,SMB/CIFS协议等。就是对路由协议的精确掌握,路由是整个互联网最基础的,最重要的,也是最精髓的东西。其他的东西可以认为是基于IP的具体应用和改良,如vpn,mpls等等。

(二)高层次学习

需要掌握常用的链路层技术,包括常用局域网技术和广域网技术,例如以太网的链路管理csma/cd,二层寻址,具体的协议封装,Frame-relay的虚电路的设计思想和二层寻址方法等等。链路技术过于繁多,全部掌握是不可能的,只要掌握常用的,对于其他的,让学生作为了解也就足够。在技能上让学生学会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高级设置。

(三)更高层次学习

学习一下物理层技术,例如信号编码和调制,其中很多内容和通信技术相关。有了这些基础,就可以知道在物理介质中信号究竟是怎么传输的。另外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IOS的命令,对于IOS,让学生掌握常用的就可以,其他的可以在工作中查阅手册。

三、学习的方法

技术是在实践中锻炼和积累下来的,要踏实并且勤学苦练,在学习中我们应该让学生掌握这种学习方法,有目标积极地学习和实践。

(一)学会归纳

学习知识或者技能的过程,不但需要我们掌握各种相关知识和技能,也能抽象出独立的思维体系,抽象出来的思维体系不仅适用于网络技术,也对其它学科学习有一定促进作用。

(二)学会记忆

对于网络,具体技术很多,但是常用的却很少。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学会如何去记忆这些网络技术,能在最短时间内找到这个知识点在什么地方,并回忆起来,能在网络出现问题时或一些其他环境中能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来解决问题,苦学多练才是学习网络知识的重要方法。

(三)学会记录

再好的记忆不如落实到纸上,学习也是如此,把具体学习过程记录下来,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提供资料。

(四)学会总结

教师在学生解决了问题后,要求学生不断总结,既要求掌握排除故障的方法,也要求牢记出现问题时的错误操作方法,以免在以后的操作中犯同样的错误。总结要及时进行,总结之前,学生学到的是很多知识点,通过总结可以让学生看到的是一个知识面,将多个总结拼在一起,就能得到对于相关知识的整体认识。

(五)学会思考

对于一个知识点,每次思考,对于知识点的理解都会不同,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才能把所学内容记忆最深。

(六)学会描述与表达

通过给他人讲解与描述,可以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这就是深入的学习方法。讲在学习中永远都是一种好的方法。我们只有真正明白了一个道理,才能讲述给别人听。另外多与同层次或者水平高的同行交流,也会从中学会不少自己欠缺的内容。

(七)学会自学

现在获取知识的方法很多,但在具体学习中,传统的纸质教科书依然是学生主要的学习资料,但也可以从网络上找些相关案例来学习和借鉴,这对学生加深教学内容理解和扩展知识面都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使用这样的课程体系,加上我们上述的学习方法,学生的网络应用及操作技能会有极大的提高。

计算机网络能力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软件仿真实训

中图分类号:TP393-4

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中,如何根据这门新兴学科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特点进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呢?目前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环节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吗?结合这些问题,本文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1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1 教学内容。目前,我国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内容总体上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原理部分,主要是以TCP/IP和OSI参考模型为主介绍网络的层次模型及网络协议;第二部分是网络技术部分,介绍网络硬件设备(如网卡、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及一些典型的广域网和局域网技术,(如FDDI,X.25,顿中继、ATM、无线网等);第三部分,网络应用部分,包括网络操作系统功能及应用,网络安全及管理,Internet的特点与应用。在实验课程中,进行的一些主要实验有验证性实验、网络安全实验、组网实验等。当然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和难易程度也有所不同。

1.2 教学模式。从当前多数高校的教学情况来看,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授课基本都是一个模式:讲授课和实验课。其中讲授课比重较大,实验课比重则小些,而且讲授课与实验课的结合程度不是很紧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主要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有以下几种:传统的粉笔板书教学、PowerPoint幻灯片教学、CAI课件教学等。实验课的教学环节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实验内容,并在实验过程中给予指导和评定。

2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实验教学重视不够。在实验教学中,只开设验证性实验,缺少设计性实验,更没有大中型网络规划方面的实验,使得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得不到培养,满足不了计算机网络在知识、技术等多方面的要求。

2.2 教学硬件设备不足。实验用的路由器、交换机和防火墙等设备昂贵,由于资金缺乏,无法为实验教学配备这些教学设备,导致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许多实验只能用教学模拟软件来模拟实现。模拟实验由于学生无法接触到实际的网络设备,更不用说用其来组网了,所以无法达到教学目的。

2.3 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双师型”教师缺乏,大多数教师没有参与过大型网络,如GSM网络、TD-SCDMA网络、LTE网络等的实践经验,缺乏对大型网络设备的认识,导致网络实验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脱离。

3 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教改研究

3.1 NS-2仿真平台。NS-2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网络仿真器,本质上是一个离散事件模拟器,由UC Berkeley开发而成。它本身有一个虚拟时钟,所有的仿真都由离散事件驱动。NS-2是一种针对网络技术的源代码公开的、免费的软件模拟平台,研究人员使用它可以很容易地进行网络技术的开发,而且发展到今天,它所包含的模块几乎涉及到了网络技术的所有方面。所以,NS成了目前学术界广泛使用的一种网络模拟软件。此外,NS也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被广泛应用在网络技术的教学方面。因此,目前在学术界和教育界,有大量的人正在使用或试图使用NS。目前NS-2可以用于仿真各种不同的IP网,已经实现的一些仿真有网络传输协议,比如TCP和UDP,业务源流量产生器,比如FTP,Telnet,Web CBR和VBR;路由队列管理机制,比如Droptail,RED和CBQ,路由算法比如AODV、DSDV、DS。用仿真器进行教学灵活、生动、直观。运用NS-2,特别是NAM 工具的动画演示可以清楚深刻地向学生演示网络协议的运行过程。通过NS-2进行教学,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网络协议的行为,了解各种环境或其他因素对网络的影响,也可以通过对比来演示各种策略的优缺点。

3.2 Sniffer(嗅探)。Sniffer是一个获取网络包、分析包、产生包的软件,Snif-fer可以在全部7层协议上进行解码。Sniffer采用类似剥洋葱的方式从最低层开始,一直到第7层,每一层使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别[3]。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分层和协议簇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同时也非常抽象,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Sniffer分析数据包的解码功能,来帮助学生理解。通过设置抓取一个访问网站的HTTP数据报文,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应用报文是如何从应用层到传输层再到网络层接着到链路层逐层进行封装,并且可以看到各层中相应协议规定结构的具体内容,通过这样的演示和实验,使学生可以建立清晰的分层结构模型以及理解各层是如何协同工作的。

Sniffer网络分析仪是一个网络故障、性能和安全管理的有力工具,它能够自动地帮助网络专业人员维护网络,查找故障,极大地简化了发现和解决网络问题的过程,广泛适用于Eth-ernet、Fast Ethernet、Token Ring、Switched LANs、FDDI、X.25、DDN、Frame Relay、ISDN、ATM和Gigabits等网络。

3.3 Boson netsim。Boson netsim是目前操作最接近真实环境的模拟工具。与真实实验相比,使用它省去了我们制作网线连接设备,频繁变换CONSOLE 线,不停地往返于设备之间的环节。同时,它的命令也和最新的Cisco的IOS保持一致,它可以模拟出Cisco的中端产品35系列交换机和45系列路由器。它还具备一项非常强大的功能,那就是自定义网络拓扑结构及连接。通过Boson软件,我们可以随意构建网络,PC、交换机、路由器都可被模拟出来,而且它还能模拟出多种连接方式(如PSTN、ISDN、PPP等)。Boson NetSim有两个组成部分:Boson Network Designer(实验拓扑图设计软件)和BosonNetSim(实验环境模拟器)。Boson NetSim安装结束以后,在桌面上会产成两个图标:Boson Network Designer 和 BosonNetSim。其中Boson Network Designer用来绘制网络拓扑图,Network Designer可让用户构建自己的网络结构或在实验中查看网络拓扑结构。我们就是通过这个组件搭建自己的免费实验室的。Boson NetSim用来进行设备配置练习,是最重要的组件,用户可以选择网络拓扑结构中不同的路由、交换设备并进行配置,也就是说输入指令、切换设备都是在Con-trol Panel中进行。全部的配置命令均在这个组件中输入。

4 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决定了该课程在教学活动中必须紧扣实践,而仿真式的实验教学方法正是基于“实践中求真知”的原则展开的。使学生真正掌握和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计算机网络是一个迅猛发展的学科领域,新的技术和应用层出不穷,在后续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将关注这些新变化,并不断对课程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达到传授知识、提升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沈德海.基于NS-2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探索[J].渤海大学学报,2005(04):371-372.

[2]刘彦保.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1(03):80-81.

计算机网络能力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作过程 高职 计算机 职业能力 优化

[作者简介]林喜辉(1973- ),男,广西北海人,北海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学与应用。(广西 北海 536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0JGB208)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3-0121-02

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各个领域都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应用型人才有很大需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自然成为高职院校的一大热点。但是,如何满足愈加苛刻的市场需求,培养合格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门人才,是每个高职院校都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培养具有高职业能力的毕业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命力所在,也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能在激烈的招生和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要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就必须改革职业教育的一些弊端,用更加科学的方法重新审视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本文主要探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培养模式,根据专业的培养定位和目标,以具体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从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出发,逐步确立专业课程,再经过教学模式的优化设计,让学生在完整的工作过程中学习专业课程,以适应企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岗位和职业要求。

一、在职业教育中强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必要性

虽然传统双元制的职业教育模式能拉近学校与生产企业的距离,但是这种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弊端,使得职业教育出现脱离生产实际的趋势,引起很多生产企业的不满。主要表现为:在教学内容上,难以协调在学校与实习企业两个地点所进行的教学内容,学校教学主要指向专业理论,侧重传授自然科学知识和专业工程知识,而不能把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纳入教学范畴;企业的教学内容虽然能指向实践技能的训练,但这种技能却往往独立于实际的工作过程,与典型工作任务相分离,学生也就难以理解所学的理论和技能与将来所要从事职业的关系。在学习地点上,学校的教学局限在教室和实验室中,学生缺乏对真实的工作环境与工作任务的理解与熟悉;而企业的教学,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教学,主要是在培训车间进行的,这些培训车间独立于企业生产过程之外,这样学生在学习期间很难接触到企业的真实情景。综上所述,如果职业教育无法改变这种脱离实际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那么学生毕业时恐怕都不能完成他们所学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更不用说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了。

笔者认为,职业教育模式不应是专业知识及应用的简单组合,而应在了解整个职业劳动过程的基础上,结合职业劳动过程,进行知识的组织和传授。计算机网络专业是一个讲求实际应用能力,且竞争激烈的行业,如果培养的学生对技术的掌握与熟练应用程度低,对行业发展变化的适应能力不够,自然就无法达到企业对职业技术层次人才的选择标准。因此,笔者认为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是值得借鉴的。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能力优化思路

德国著名职业教育学者Rauner教授认为,“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由此可以看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是一种强调学生在实践情境中通过自我构建知识而形成的行动体系,这与传统的学科型课程方案――以结构逻辑为中心,由专业学科构成的学科体系全然不同。选择授课内容和对知识点的合理排序是开发这种课程体系过程中首先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传统的课程体系注重实际存在的显性理论知识,其重点是让学生知道“是什么”和“为什么”,讲究每门课程内容的理论性,其中内容排序上虽然能够按照学生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安排,但是往往与实践有很大的割裂性,常常出现学生在进行相关实践活动时便将所学过的理论知识遗忘的现象;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则强调帮助学生解决“怎么做”和“怎样做才更好”的问题,这就决定其在内容上必须按照认知规律,在一个大的工作过程中从易到难地选取一个个小的工作过程或者学习情境,且能通过实践活动反映出来的知识点。

近年来,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中,笔者对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新进行了探索和设计。基本思路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教学,将传统学科课程体系中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方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方式,帮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的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训练其相关职业技能。在主要技术课程内容方面,要狠抓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也要以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需的知识为基础,课程内容要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术能力和技能的要求,每个项目的学习要以典型案例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合理利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同时,确实还需把人才培养定好位,因材施教,充分保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技能训练为重点,真正体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原则。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能力优化方案

1.确定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笔者通过市场调研,得出一般的计算机网络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主要有网络产品售前、售后技术员、网络布线技术员、网络设备技术支持员、助理信息安全师、网页设计师、网络管理员等。然后依据目标岗位群的主要工作过程,总结出13个典型工作任务,并据此确定了8个相应的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它们的对应关系详见下表。

根据上表统计出的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习领域,同时结合典型工作任务对专业技能学习的不同要求,我们概括出五大学习领域:计算机软、硬件配置与管理,网络规划与设计,系统、设备配置与管理,网络应用开发,网络管理与维护。每个学习领域主要分为公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和拓展学习领域。按照职业岗位的核心能力进行由简单到复杂的分层阶梯的渐进式培养:计算机软、硬件配置与管理―网络规划与设计―系统、设备配置与管理―网络应用开发―网络管理与维护。

2.设计以行动导向为目标的教学模式。一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将任务驱动教学思想贯彻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中,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例如在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这一学习领域中,教师在讲授综合布线理论知识后,可假设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学校信息楼案例,给学生讲解如何设计网络结构示意图、信息点统计表、软硬件清单、各布线子系统结构及功能等,并利用教学资源教会学生配备支持校园网日常运行的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防火墙等。在这一系列的课程讲解后,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提交一份设计报告,并以成果展示的形式点评优秀的设计。

二是基于网络的主题协作教学模式。这里所说的主题协作学习并非简单地让几个学生通过合作完成某一项学习任务的策略,而是强调在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的前提下,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共同的学习目标指引下,使个人和他人的学习成果最大化而互助合作的所有相关行为。例如在微机原理课程学习中,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选择近两年开发出的新技术进行介绍,叙述它们的工作原理、功能或者将其性能与以往的同类技术作比较,以电子作品的形式提交成果,让学生通过小组协作学习方式,在网络环境下收集、整理网络资源进行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收集、整理)、小组协作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应用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

三是游戏化教学模式。游戏以其带有学习、竞争、娱乐的特征,为枯燥的学习过程带来了趣味性,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游戏中还能很好地模拟现实工作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增强对工作过程的体验性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如教师在讲授ASP动态网页设计时,可以在学生中开展一场动态网页设计大赛,展示学生自己设计制作的网页成果,并评选出优胜者,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教师要给予必要的引导与讲解,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网站建设从前期策划到服务器配置优化再到网页设计制作的整个工作流程,切实体现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理念。

四是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面向工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因此通过工作来促进学习过程的优化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构建了一个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包含基本技能、单项能力和综合能力三个部分,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融为一体,让学生通过真实的工作现场感知、现场操作过程来学习专业知识,理解专业理论,培养专业操作技能。同时,在工学结合的学习过程中将相关专业知识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掌握相辅相成、互相配合,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平台的选择方面,学校要因地制宜地通过校园网及校信息网络中心、校企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和实际网络工程设计与施工现场,给学生提供锻炼网络系统组建与维护能力的机会。在实训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让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参与本校校园网工程建设和后期的维护更新工作。

3.打造高品质的教师队伍。教师是教学的具体落实者,因此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师资队伍是实现所有教学思想的关键。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主要来源于高校,且不乏硕士、博士,虽然一般都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但却普遍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特别是对企业一线的技术和开发流程较生疏,未必能够很好地贯彻面向工作过程的教学思想。因此,为了达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要求,就必须建设一支“双师素质+双师结构”型,既有扎实的教学理论基础又具备丰富的项目工作开发经验的师资队伍。高职院校可从网络产品开发企业或者提供网络解决方案的公司中,聘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和一定教学能力的行业专家和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让其参与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实训指导等工作,并负责培养、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此外,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实际的生产实践,开展教师“大练兵”工作。

4.建立侧重工作过程的考核制度。当前很多传统考核制度以是否完成知识的识记作为评价标准,考核形式多采用期末闭卷笔试的形式,学生在考试前只需把所学知识和典型题型背熟就可以应付考核,这种方式不但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会使职业教育脱离实践而变成应试教育。基于工作导向的考核,必须强调的是在工作过程基础上的考核。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学生的成绩评定分为理论知识、工作过程、平时成绩三个部分:第一,理论知识考核,占总成绩的40%。以专业知识掌握和网络解决方案设计为基础,重点在知识点的考查,由于网络专业内容广,知识点多,在期末采用开卷笔试的办法进行考核。第二,工作过程考核,占总成绩的40%。从平时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职业道德、团体协作能力等方面评估。同时开展小组间的学生互评,评定结果作为考核的参考依据。考核要贯穿各个学习实践任务,形成考评与学习相辅相成的教学模式,并且促进学生团结协作,树立集体意识,提升沟通交流能力。第三,平时成绩,占20%。主要根据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考勤、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等给出学生平时成绩。

[参考文献]

[1]吴建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J].计算机教育,2010(11).

[2]兰先芳.高职教育“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的构建[J].职大学报,2011(1).

[3]李圣良.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6(6).

[4]张士萍,张振东.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