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市场经济

企业市场经济

企业市场经济

企业市场经济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精神食粮塑造价值观念

企业文化为企业员工共同认同和遵守的企业道德提供了良好的精神食粮,并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念。企业文化的内容是比较丰富的,它的主要要素包括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风尚和企业的市场形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能促进企业良好形象的树立,同时,企业员工的文化底蕴的发挥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推动社会进步起着主动、积极的作用。具体来说,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具有导向功能、融合功能、激励功能、凝聚功能和辐射功能。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不但可以在本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而且还会通过不同的社会渠道对社会产生良好的作用,一个企业的员工看起来活动在本企业,但是他还可以通过同学、朋友、家庭成员和社会各方面进行交流,他们在社会的交流中就会反应出所在企业良好的精神面貌,这种良好的精神风貌将带动其它企业竞相效仿,甚至提高整个宏观管理水平和改变企业的微观世界,使企业员工在潜移默化的文化氛围中接受共同的价值观念,并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行为;改变人们头脑中的等级观念,使他们协调地融合于企业文化之中;使全体员工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进一步增强,为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一、我国企业文化的基本现状

我国企业文化在工业经济时代就开始形成,在企业文化中企业的经营理念就在于尽可能地占有和支配自然资源。因此在评价这个企业的实力时,就要看它占有和支配自然资源的总量。这一条件在工业革命时期确实得到了提高生产和经济效率,快速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这个阶段的企业文化氛围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个时代企业发展的个性。在工业革命时期从企业文化的任何一个角度看,都可以体现出企业的发展是以自然资源占有和支配为中心,企业在生产经营上要尽可能地独占自然资源,因而企业就会从社会掠夺更多的自然资源。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资源分配实施的是平均主义,这就促使企业产生膨胀的资源占有意识,因而抢计划、增项目、要资金、拼资源,这就是当时企业争取发展的现状。我国大多数企业在改革开放初期,当步入市场经济时发现企业这样得经营模式得到的结果是亏损严重,其主要原因在于它的思维定式仍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沿袭,反应在企业文化上,一方面没有从计划经济的企业文化模式向市场经济的企业文化模式转变,另一方面,也没有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没有适应从计划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向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转变的规律。仍然沿袭着传统的企业文化观念,它必然与当今市场条件下的管理制度发生碰撞,不能较好地进行企业文化在新时期的整合与发展,使企业文化得以重新塑造成为适应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企业文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的建设中,要充分认识和深入考察信息化为基础的企业现状,可以看出,无论是企业的价值观,还是企业的行为准则,在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的企业文化都有异于传统工业经济中的企业文化模式。这会使企业培育起一种重视速度的企业文化成为当务之急,在未来的商战中,不再是大吃小,而是快吃慢。

企业的速度文化。企业文化的发展与现代信息网络相关,现代信息网络可以用实时的速度收集、处理和应用与其相关的信息,它可以使企业的经济节奏加快,也可以使企业的产品老化加快,因而创新周期的缩短是必然的,它使传统的竞争因素得以减弱,企业相互间的竞争成为一种时间和速度的竞争。这就使企业认识到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需重视速度的企业文化的发展。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所遵循的不再是大吃小的传统规律,而是快吃慢的新型模式。

企业的创新文化。企业的创新来自企业员工自身素质的创造性发挥。企业的创新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的创新文化已经得到发展和加强,创新文化的发展将促进企业经营的发展,企业文化将成为企业发展的力量之泉,那时候,企业的发展主要是依据企业的先进技术和企业的创新意识。

企业的学习和文化。今天的经济全球化与技术革新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得以高速发展,现代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受到市场竞争的挑战。成本——市场学派的费农认为:产品生命是指市场上的营销生命,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而这个周期在不同技术水平的国家里,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其间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正是这一时差,表现为不同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它反映出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化,为了便于区分,费农把这些国家依次分成创新国(一般为最发达国家)、一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企业的融合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企业文化时期,还有一个时代的特征,那就是要讲文化和企业融合在一起。世界经济的发展走向世界,打破了国家的界限,是世界经济贸易走向全球化,这使经济贸易的竞争更加复杂,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这在全球的许多企业内所进行的兼并或行业间的联盟都有过鲜明的例证,只要把握好企业与文化的关系,更好地获得各种信息,使企业中的人才和资源共享。就可以使企业形成跨文化的优秀群体组织,它会使企业不断融合多种文化,同时,全球新经济的到来为企业文化铺平了道路。近年来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的兼并,就是通过全球性的合作来实现优势互补的。

二、我国企业文化的发展目标

l、企业文化要突出中国特色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迎来了新经济的春天,经济全球化,经济无国界使世界各民族的相互依赖性空前加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理性对待和吸取世界各民族企业发展的优秀文化,与我国现有的企业文化融合起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企业要以创新为主,要有独创的精神,不要沿着别人的老路走,要形成自主独创的产品、创造名牌企业效应,才能占领国际市场竞争的制高点。

2、企业发展依靠“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企业无论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的竞争都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生存之本,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中更要注重企业文化要为经济的发展服务,要注重培养从事本行业的研究开发与企业管理的中、高级人员,为他们提供竞争力的机会和良好的福利待遇,要加强企业员工可塑性的发展空间,为员工创造一个宽松、协调的工作环境,这样企业员工就可将深厚的技术储备和丰富的业务知识,全身心的投入到企业的工作中,使企业的发展得到全面的提升。

3、企业发展与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的发展依靠企业的制度文化,企业的制度文化主要是管理制度、人事干部制度和分配制度。制度文化的健康发展可以为企业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在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中制定和谐的制度,可以保障员工的权利,也可以激发员工的热情。制度文化是企业发展目标的措施和手段。它可以成为职工行为规范的模式,使员工的活动合理进行,同时也是维护职工共同利益的一种强制手段。一个优秀的制度文化必然是人性、科学、实用的管理方式的体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的文化发展得到大的发展,在国际、国内的经济大环境中,我国的企业的发展和生存必须摆脱狭隘的闭关意识、地方主义,主动参与全球企业文化的多元化进程,在发展中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使我国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企业文化的魅力,迎接新经济的挑战。

参考文献:

企业市场经济范文第2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条件;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管理现状;建议措施

企业的根本目的是获得更多的盈利,追求利润最大化也是每个企业永恒不变的目标。为了使企业能够高效协调运转,提高经济效益,获得更多盈利,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市场形势和企业经营状况的经济管理模式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经济管理模式,则会使企业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企业盈利的目标自然也难以实现。随着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发展和完善,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也进入一个需要调整优化的关键阶段,过去单纯依靠增加产能来提高盈利的经营模式也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的要求。一些企业管理混乱、经营无序、盲目投资,结果投入不小,盈利不高,甚至是连年亏损,究其原因,还是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出现了问题。笔者认为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要摆脱传统经营理念的束缚,转变思路,构建起以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企业经济管理新模式。如此才能使企业不断适应市场形势发展,不断满足市场需求,有序经营,高效运转,在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谋得一席之地。

一、企业经济管理的概述

1.企业经济管理的内涵。企业经济管理是企业制度管理的重要组成,是对企业资金、资产等各类经济资源进行规划、调配和监督使用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企业经济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与企业的财务管理、生产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企业发展规划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经济管理与企业经营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调配和利润的最大化,而经济管理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手段。当前,在我国市场经济日益成熟完善的情况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内容更多、任务更重、涉及面更广。其内容不仅仅只是按照生产经营规律和自身特点来进行成本费用的控制和产品价格的制定,而是将企业看作社会经济系统的一部分,按照市场经济特点和规律,对整个企业相关经济活动的管理,如企业资金的筹集、调配,人员薪酬的制定,生产经营的组织等。只有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济管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并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管理模式,才能保证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企业对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的适应能力。2.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特征。企业经济管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形势而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济管理必须要紧跟市场形势,掌握企业实时动态,对经济管理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使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而言,当前企业经济管理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关联性。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工作,如原料采购、人员聘用、产品研发、生产技术革新以及产品的运输、销售等都离不开必要的资金支持,都涉及资金的管理和运用,而经济管理则是对企业资产、资金的管理监督。因此,企业经济管理与企业其他各项管理工作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关系到企业各项工作的成败。指导性。企业经济管理形成的财务指标,客观地反映了企业的资金状况,往往是企业高层决策的体现。而这也为企业管理者构建企业发展蓝图,制定日常管理方针和经营目标提供了指导依据。干预性。企业经济管理的干预性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价值形式对企业经营管理各环节的渗透,通过经济管理措施,企业可以对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进行直接的干预和控制,从而使企业运转更为协调高效,资源分配更为合理,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快速提高。3.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几种模式。市场经济与传统的计划经济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这种环境下,经营主体的性质、经营范围、经营方式和经营理念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此推动了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转变。根据企业经营管理侧重点的不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可分为以下三种:一是知识型管理模式,这是一种将人才和技术作为核心资源的企业管理模式,它更为注重对人才的培养,注重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和对技术的开发利用,以此来推动企业产品创新,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二是财务型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更注重对企业成本的控制和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各种管理措施实现企业的低成本、高效率运作,从而促进企业利润最大化;三是信息型管理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信息对于企业经营的作用已不可同日而语,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如原材料信息、市场供求信息、产品信息等,都是企业调整经营策略的重要依据,企业也只有加强对市场信息的获取和利用,才能使企业经营与市场发展保持步调一致。

二、当前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经济管理理念落后。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尤其是一些国有企业,其经济管理理念还较为落后,还遵循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强调生产指标的经济管理模式。管理中只片面重视产能、产量,而忽视对市场形势和市场供需关系的调查分析,甚至违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盲目经营,使企业发展与市场相脱节,继而导致企业产品竞争力不强,产品积压滞销以及资金周转紧张等一系列问题,企业经营举步维艰。2.管理制度不健全。由于对企业经济管理认识不足和经济管理模式的落后,一些企业并未建立起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体系,各项管理工作临时性、随意性较强。管理制度缺陷致使企业经济管理缺乏科学的工作计划和合理的任务目标,管理组织协调性不强,缺乏原则规范和监督管控。由于企业无法全面掌控经济管理活动,从而也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造成了很大影响。3.企业组织结构不完善。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很多方面还不够成熟,一些企业经济管理的组织结构还不够完善合理,缺乏灵活变通,致使企业经济管理难以正常高效开展。有的企业只是片面强调生产组织与技术,没有设置专门的企业经济管理部门,企业经济管理的相关工作事务往往由其他部门人员兼职代办。此外,一些企业在组织管理权限方面也没有明确的划分,开展具体的经济管理活动时,各部门职责也不明确,推诿扯皮现象较多,工作缺乏组织协调,管理过程混乱低效。4.人力资源管理不合理。有的企业管理者只是单纯重视生产指标,认为生产技术人才才是企业经营的基础,因而在人才的招收和培养上,只是片面地重视生产技术人才的招收和培养,而忽视了对经济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殊不知经济管理才是生产经营各项工作的基础,这种情况也造成了企业专门的经济管理人才的匮乏。由于专业化管理人才的缺失,经济管理工作受到很大制约,为了完成工作任务,有时又不得不从其他部门借调人员,各部门之间人员流动频繁,进而也导致了经济管理工作临时性和欠专业性的问题。

三、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优化措施

1.更新经济管理理念。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更新与完善,首先应转变思想,提高对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视程度,树立起以市场为中心的经济管理新理念,并建立起符合市场规律、紧跟行业动态、适应企业实际的企业经济管理新模式,并不断加以优化完善。企业管理者应通过制度完善、组织建设、人才培养等措施将这种重视态度和理念自上而下地传达给企业各级人员,甚至是普通员工,将依靠市场、围绕市场、迎合市场的管理理念渗透到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同时,在多变的市场经济形势下,企业还应强化员工对于经济管理模式的革新意识,以国家政策、经济法律法规为根基,市场需求为方向,企业形势为依据,不断探索企业经济管理的新模式,对经济管理的各项工作不断加以调整完善。2.完善经济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是保证经济管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和前提。首先企业应完善经济管理的各项工作细则措施,包括业务流程、工作标准等,促进经济管理制度化运行,以确保经济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此外,企业还应完善经济管理内控制度,加强对经济管理工作的监督管控,使企业内部监督、审计常态化、规范化,规范管理人员行为,及时制止经济管理中不合规行为;同时完善考核奖惩,对于经济监督审计中查处的违规违纪、等问题要常抓不懈,严打严控,以确保企业各部门严格照章办事,认真贯彻执行企业经济管理的各项制度方针,保障经济管理工作任务目标的完成。3.健全经济管理组织结构。企业应建立专门的经济管理部门机构,专门负责经济管理的各项工作,消除经济管理的临时性;同时明确企业其他各部门的任务职责范围,捋清责任关系,完善企业组织机构,使各部门分工明确、工作有序,成为一个高效运行的整体。企业经济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和管理模式的探索与优化更新离不开专业化管理人才的支持。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专业化人才是比较匮乏的,企业经济管理各项工作面临着无人主管、少人执行的尴尬。因此,企业在重视生产技术人才培养的同时,还应加大投入,加快对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并将其补充到相关岗位,专门负责企业经济管理相关事务。通过完善组织机构和专业人才培养,确保企业经济管理的专业化运行。

参考文献:

[1]王文生,赵国栋.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4(20).

[2]董艳峰.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思考[J].魅力中国,2014(2).

[3]侯丽英.探究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J].商情,2013(7).

企业市场经济范文第3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经济管理;经济发展

1前言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历了较长时间,随着迅速发展的经济,市场竞争在市场经济体系下日趋激烈,企业应迅速适应。若企业发展与市场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将增大企业发展的难度。在该种环境下使企业保持稳定性发展及进步方向的更全面,确定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及其发展是对该状况预防和解决的一个比较有效的具体措施。但因我国不具有较长的经济管理发展史、较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及手段创新性不足、选择不适宜的经济管理模式等原因,造成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问题较大,若解决问题不及时,将造成企业经济管理模式难以发挥良好作用,进而难以适应变化的市场经济而影响其发展。

2市场经济和企业经济管理

市场经济运作无需政府进行介入指导,主要利用市场供求关系自我调控,是公平自由的一种经济体系,开放性、平等性、竞争性及法制性都是其主要特点。相对于计划经济的优越性,市场经济效率较高、活力较强,对企业运作具有带动作用及对市场范围进行开拓,增大市场激烈竞争力使经济加速发展,使活力注入经济。随着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主线呈现出如重视工业而限制农业发展,使城乡差距不断加大,逐渐降低农民社会地位等一些问题,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对于进一步扩大、激化社会不安定因素也具有间接作用,进而对社会安定产生不利影响。

3企业基于市场经济的经济管理模式中的常见问题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经济管理模式需向其逐渐靠拢,进而使企业与市场经济保持一致的发展方向。对其实景研究是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发展的第一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进而确定关键原因,以采取有效解决措施。有关研究结果显示,不完善的相关管理制度、不达标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及存在漏洞的管理体系等都是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中的主要问题。一是经济管理制度。主要是制定的管理内容及管理内容相对比较模糊、不明确,管理人员实施有效管理的难度较大;较为固定的管理条例不具有企业特色,影响企业发展;管理制度缺乏执行力,管理制度作用不明显等。二是经济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经济管理人员是重要组成成分,其综合素质、管理素养、工作状态及能力等对经济管理质量及其发展都具有直接影响。因工作者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比较书面化的教育、变通性不足及固定性过高,都对自由发展具有一定限制,导致照搬照抄所学内容,或计划未进行合理及了解全面时就开展经济管理,进而对企业造成一定损失而影响企业正常发展等后果比较严重。经济管理人员固定的想法、工作态度不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缺乏工作热情、工作能力不高、实际观察不足、忽视对企业的了解等问题,都造成经济管理人员普遍较低的素质,进而使我国经济管理人员相对贫瘠。三是经济管理体系。不完整、不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也是难以正常发展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因素之一,经济管理体系相对落后不符合市场经济,相关部门之间衔接性不足,各部门不能严密配合、缺乏合作精神及反感管理等都是导致经济管理体系完善度不够的主要原因。

4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模式的改进

一是对相关经济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完善。有关经济管理制度中内容与企业现状不够全面,采取科学结合方法全面细致的补充,相关制度中具有模糊不确定的条例,明确化、界限化有争议部分。创新经济管理制度使其具有企业特色及对企业发展更适合,执行具有强制性;管理人员有关规章制度应研究其存在的问题,进而制定企业的管理人员规章制度具有有效性、完善性、科学性适合性;奖罚制度应由企业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合理,但应确保企业奖罚制度中各方力度的平衡并具有适度性。二是经济管理人员提高综合素质。定期培训能力知识及择优录取经济管理人员是提高其综合素质的一个关键,对最新管理信息及企业有关经济状况及时掌握,使其管理能力及掌握知识的情况不断提高,思维活跃变通性增加。三是经济管理体系的完善。重视企业提高对经济管理的认识是完善经济管理体系的一个主要措施,在各部门之间增加联系及相互之间进行合作对管理进行制约。

5结语

综上所述,不可忽视市场经济发挥的重要作用,市场经济对于我国经济及综合国力发展和稳定都具有重要作用。企业发展应对这种环境提高适应性,主要措施就是发展与企业发展需求相符的经济管理模式,并对这种模式不断发展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张锦辉.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济弹性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5(8).

[2]周会云.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研究[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1).

[3]刘洋,开滦.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成本管理模式的探讨[J],新财经(理论版),2016(2).

企业市场经济范文第4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企业之间竞争愈加激烈,我国许多企业都面临不同程度的严峻形势,因此,我们要从企业自身出发,制定多方面的创新策略,改变运行机制,提高生产技术,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实行有效且高效的管理模式,加强科技领域的建设,不断完善企业管理策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保证企业能稳定持续发展。

 

一、企业经济管理概述

 

企业经济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企业和客户创造最大的经济价值。

 

1. 经济管理是企业围绕切实可行、有长远规划的战略目标工作中,引入经济管理体系,用管理的手段去发现和解决企业管理中的问题,通过适当的管理系统去维持企业利润的稳定。

 

2. 经济管理体系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部分,其中包括制定企业战略目标、设置组织机构和职能、经济管理体系、内部考核、人力资源、生产持续改进以及企业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等的管理体系。

 

在制定企业经济管理策略的过程中,必须把生产与经营作为主要部分,同时还要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在生产和制造产品的过程中,要对成本进行严格控制,对原材料、人工、销售等方面的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所以,企业要根据企业经营模式和经济管理策略对企业整体结构进行有效调整,确保企业资源能够得到科学合理的管理。只有企业不断完善现存的经济管理策略,充分利用好企业现有资源,再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情况进行整体规划,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二、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下的企业经济管理现状

 

企业经济管理是结合企业整体规划,并根据市场经济的变化而制定出的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策略。由于市场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企业经济的正常发展,企业经济管理就会存在不同程度上的问题。

 

(一)企业经济管理理念落后

 

大多数企业还是在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这将成为阻止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最大障碍。在如今企业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只有结合市场经济发展情况和企业自身发展情况,才能制定出适合企业经济快速发展的管理策略,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将陈旧落后的管理理念及时进行创新。一些企业仍是把经济利益放在企业发展的首要地位,忽视了长远持久的企业发展规划,使企业经济管理形成混乱不堪的局面,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使企业逐步陷入经济危机中。

 

(二)管理制度不完善

 

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它是企业管理者对企业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对现有经济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就目前来看,大多数企业对管理制度体系不重视,造成企业经济管理体系与实际管理情况大相径庭,就会导致企业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大漏洞,致使企业陷入管理危机。另外,一些企业制定管理体系时,没有根据经济管理制度和市场经济具体情况,导致制定出的管理策略理论性太强,华而不实,不能很好地应用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失去了实用性。

 

(三)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突出

 

在企业的体制中,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它包括企业人员的招聘与培训、岗位分配以及各种考核等,许多公司缺乏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思考,资源投入不足,对人力资源工作缺乏系统的规划,管理者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没有完全承担起自己的职责,没有充分认识和发挥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的作用。一些企业人员流动性大,对岗位职责无法进行落实,就会加大人力资源的负担,常常会出现人力资源管理混乱的情况。同时,人力资源管理部的人员流动性也比较大,对工作的交接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缺乏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四)管理机构缺乏灵活性

 

企业管理中会出现不同的管理模式,各个部门都会根据部门性质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模式,这就会导致有些制度相互冲突、相互矛盾、相互限制,从而导致企业的管理模式处于停滞状态,不能正常运行。一些企业盲目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缺乏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并且对经济管理体制不重视,致使机构体制出现衔接不当、管理混乱的情况,与经济发展的规律相违背,必然会影响企业的长久持续发展,使企业陷入经济和管理的双重危机。

 

三、市场经济发展管理下企业经济管理策略分析

 

(一)创新企业经济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

 

为改变陈旧落后的企业经济管理理念,就应加大对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力度,让企业从上到下的员工都重视起来。

 

(1)企业管理者要坚持长久发展的眼光管理企业,制定长久可持续的整体规划,不能只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忽视企业的长久发展,制定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理念的创新主要是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制定企业战略的实施方案,要有全局性和先进性,在执行中,不断促进企业对多元化竞争方式进行创新,使企业在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占据优势地位。

 

(3)制定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时,要把危机管理理念融入到管理中,提高企业的危机意识,制定完整的危机管理和解决危机的措施,使企业全体人员居安思危,做好随时应对市场变化的准备。

 

(二)不断完善组织机构

 

企业的整体管理都是从上层到下层不断壮大的管理模式,类似于“金字塔式”的结构,使各个管理部门能科学合理地衔接在一起。这种管理方式要进行不断优化,就需要从整体管理方面作为着眼点,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组织结构。作为金字塔上层的管理者,必须熟练把握企业管理的全部程序,不断熟悉了解法律法规,让企业的管理策略能落实具体的工作中。作为金字塔中层的管理者,要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熟悉企业整体的管理策略,制定出与企业整体策略相配套、符合企业发展策略的管理方案。在执行管理策略时,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制定的方案进行评估审核,不断进行完善,制定出满足企业经济发展的管理制度。此外,还应做好领导与基层员工之间的沟通协调,真正关心基层员工的需求,真正做到上情下达。

 

(三)强化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

 

针对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的部门管理不当、管理措施执行不到位的情况,需要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1)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企业当前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应及时进行分析和评价。管理人员要转变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不仅要有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还应具备基本的工作能力。

 

(2)对人力资源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减少资源的浪费,将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充分发掘员工的潜力,给员工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降低企业员工的流动性。

 

(3)建立完善的竞争奖励机制,充分发挥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的作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同时要做好员工岗前培训,提高员工在实际工作的能力,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沟通,从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管理能力。

 

(四)建立完善的监督约束机制

 

在执行企业的经济管理策略时,要建立完善的监督约束机制,任何一项工作的顺利完成,都离不开有效约束和监督。企业从开始到发展壮大都需要一个过程的存在,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经济管理策略即使再完善,都无法抵挡外部环境的影响。面对这些外部环境的影响,企业需要根据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将经济管理策略和市场经济发展情况相结合,从企业内部机制入手,建立完善的约束机制,明确企业管理的核心,约束各级管理人员要在制度规定的范围内开展工作,确保企业经济管理策略能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

 

(五)企业经济管理策略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

 

为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企业经济管理策略可以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在一起。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更加高效准确地分析出市场环境的变化,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使企业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经济管理策略。

 

(1)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企业经济管理策略的控制力度,确保随着市场变化而做出调整的经济管理策略的科学性、合理性。

 

(2)根据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寻找企业经济管理策略存在的不足,并及时进行修改,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监督约束,促进企业能又好又快发展。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科学性对企业经济管理策略进行风险评估,对企业可能承受的风险进行研究,进而提升了企业所制定出的经济管理策略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企业要想持续长久地发展,就必须和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保持一致,制定出可行的企业经济管理策略和确定企业长期的战略发展目标。在执行经济管理策略时,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不断完善现有体制和组织结构的同时,还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提升企业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当然,企业现在的经济管理策略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通过系统的管理制度去不断进行规范,不断对企业经济管理策略进行创新,紧跟市场经济发展的脚步,同时还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通力合作,互相配合,不断进行创新,共同推动企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作者:张克柏 来源:楚商 2016年2期

企业市场经济范文第5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高校;企业经济学;影响

高校企业经济学是相对独立于整体微观经济学的学科,是通过综合分析考量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经济管理理念进行创新而设置的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是在遵守基础性的微观经济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企业经济管理理念的革新过程。目前,我国高校企业经济学的教学现状依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完善,基于此,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背景下,本文简单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企业经济学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所产生的教学问题,提出几点建设性改进或完善策略,期望本文的分析阐述能够为我国的高校企业经济学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指导。

一、浅析我国高校企业经济学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

1.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教育的价值

目前,虽然我国大多数的高校均设置了企业经济学这一专业,但是,由于全国各地的高校并没有设置统一系统的教学大纲,甚至连企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都不明确,缺乏统一、科学认识,而且各大高校的企业经济学研究认识自始至终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现状认知不深刻,缺乏与时俱进的调整和相应的教学结构,忽视实际的企业经济学教学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研究,依然停留在照本宣科的传授理论知识,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并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举个例子,在企业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注重学生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的分析、粗浅的理解,依然采用板书的形式,将深奥的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并没有进行一系列的市场调查考证,考证相应的理论知识能否有效的契合我国企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与鲜明的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或者相应的案例进行有机融合,学生不懂得其教育价值,而且灌输式的教学课堂,往往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同时不利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

2.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均比较落后

实际上,我国正式引入企业经济学的时间较晚,而且大量的教学内容均来自于国外,与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情况相脱节,其中大量的教学案例均为国外比较典型、成功的案例,与我国高校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思考判断能力等实际上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以企业经济学理论教学为例:企业经济学的理论知识的创设,大多数情况下,是以完全信息假设作为设立的前提,如在博弈论的引入中,国外的理论知识为,不完全信息模型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均衡解,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制度、法律体系与国外的差别,国外的消费者以及产品生产者之间掌握的信息,所出现信息不对称的几率比较小,因此,该理论对国外企业的经济发展行为具有极强的解释力。但是,我国消费者与产品生产者所掌握的信息,存在严重的不对称现象,所以,该理论对我国企业经济发展行为的解释力不强。因此,不符合我国经济制度、法律体系的教学内容,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实现全面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除了教学内容的落后,在教学手段上也比较落伍,难以满足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高校,在企业经济学教学中,依然采用传统老旧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形式上表现为:学生从一个大学校门不是直接过渡到社会,而是重新走入另一所校门,即社会课堂,在高校学习期间,学生对企业经济运行几乎没有实质性的认识,更谈不上了解企业,而且现实生活中,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已经严重脱节于现代企业经济的实际运行,无用武之地,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阐述几点建设性问题的改进或完善策略

1.理论与实践的共同关注,甚至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根据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特点及规律,制定详细的、科学的企业经济学教学体系,重视教学结构的与时俱进,集中精力研究市场经济发展与企业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明确的掌握我国企业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其中,重点考量我国的法制环境以及相应的产权制度,将其与国外发达国家的企业经济学教学理念区分开来,构建企业诚信体系。另外,在立足于企业文化、市场行为以及市场绩效三者统一协调的基础上,在尊重国外企业经济学理论的就前提下,将其作为我国现阶段企业经济学教学研究的重点与方向,与此同时,提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国情的企业经济学理论,并加强其研究力度。

2.编订适应我国学生学习、掌握的教材内容,并多渠道的拓展教学手段

目前,我国高校企业经济学教材内容有待进一步规范和调整,应该根据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转台,全国范围内所有设立了企业经济学专业的高校,集思广益,确定与我国企业产业发展实际情况相一致的企业经济学内容,促使学生所学习、掌握的理论知识能够更加高效、优质的解释我国企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产业行为或现象,从而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少一些拿来主义,多一些中国特色,从而在提升教材内容编订质量的基础上,全面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便他们毕业后顺利就业。另外,还需要多渠道的拓展教学手段,如: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构建企业经济学教学信息资源的共享平台,教师、学生均可以跨时空界限的实现线上线下互动,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将学生由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学习,同时,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技术交流活动,鼓励支持学生积极参与,全面的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强化,形成持久而强大的良性循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从而全面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毕业后顺利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结语

总之,为了全面的提升我国高校企业经济学教学水平,需要在结合我国当前市场积极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融入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内容(案例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多渠道的拓展教学手段并加以优化等。本文的分析阐述可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但是不能忽视其研究价值,期望本文能够为我国的高校企业经济学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指导,产生一定的积极效用。

参考文献:

[1]李国文.从经济学视角分析我企业失信问题[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科技财经,2012,19(6):9.

[2]王均.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中国高校产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9,17(9):156-158.

[3]赵嘉馨.上海市属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运营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25(11):215-216.

[4]龚丽敏,江诗松.多理论视角的新兴经济企业战略与行为研究最新进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4,36(7):72-80.